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在文言文中「而」的用法一、「而」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在文言文中,「而」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连词,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它通常用于连接并列句或修饰成分,并起到衔接句子、转折或递进的作用。
同时,「而」还具有使语气更加严谨、准确的功能。
二、表示递进关系1. 学然后知不足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学如不及,则犹恐失之。
”这里的“则”与“知不足”之间通过“而”连结,表示递进关系。
可以理解为:只有真正学习了,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2. 杀人如狗而尚无愧色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通过“而”的使用,表达了“杀人如杀狗”这个动作与“无愧色”的状态之间存在着一种盛极一时、放肆至极的对立关系。
三、表示转折关系1. 顾蛇窟以窥吴江水之曲直也,则夫两泽岂敢西南流哉?此例出自司马迁所著《史记·庄子列传》。
句中的“而”起到转折的作用,表明在顾虑了蛇窟与吴江曲直之后,正是因为这种关注,两者才不敢西南流。
2. 子惠而问之《论语·公冶长》中的这个句子,通过“而”的使用表达了“子惠问一件事”的动作与前文所述人物和情节之间的转折关系。
四、表示条件关系1. 使民亲其上而兴利除害,岂非至乎!这段话出自《齐桓公问政于仲尼》。
其中的“而”起到连接前后句、表示条件关系的作用。
可以理解为:只有让民众对上级心生亲近之感,并能够推动利益增加和威胁消除,国家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2. 天以覆载于成命有常而变者谓之「性」。
《礼记·大同篇》中这个句子通过「而」连接两个从属句,在描述天体时结合「常」和「变」揭示出「性」一词所代表的深刻内涵。
五、表示递归关系1. 盈缩之间而形也,此句出自《墨子·非攻训》。
通过「而」连接,表达了盈缩之间衍生出新的形式的递归关系。
可以理解为:体现了「形」是由连续发生的「盈缩之间」所构成。
2. 优劣之间以至人矣。
此句节选自《墨子·明鬼下》。
通过「而」连接,表达了优势与劣势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社会现象的递归关系。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而的用法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8)而已,罢了。
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9)而后才,方才。
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
(11)转折连词①怒而触不周之山。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及举例文言文虚词是“实词”的对称。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文言虚词而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4)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文言虚词而的用法二:用作代词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顺承或者承接,故此看来,顺承与承接是一码事,指的都是:用“而”连接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
顺承关系就是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的用法(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doc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和例句.doc文言文中的“而”是一种虚词,常常连接两个并列的动词或句子,表示转折、转移、加强、推论、并列、顺承等不同的语义。
以下是“而”的使用方法和一些例句。
1. 表示转折“而”在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用法之一是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然而”,“可是”等,常放在句首。
例句:【1】夫水至者,必穴通而萃于下,此其情也;而斗则载水以行,此其形也。
(《淮南子·天文训》)(水流至必然向下汇聚,这是情理;但斗则能承载水并行,这是形式的不同。
)【2】悟道之人,志洋大而缪综小,此其常也;而庸人则反,志缪而思小。
(《庄子·徐无鬼》)(觉悟修道的人志向远大,而思虑繁杂细致;庸俗之人则相反,思虑偏狭局限。
)2. 表示转移或推论“而”还可以表示转移或推论,起到串联整篇文章的作用。
例句:【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卑礼,辞之士也。
乡愿之弊,往往于身;卑礼之崇,往往于国。
”(《论语·雍也》)(孔子说,“本地的愿望,是道德败坏的罪魁祸首;小节的讲究,是辞藻华丽的人的标志。
过分追求本地愿望会导致自身危害;过分崇尚小节,会影响国家社稷。
”)3. 表示加强“而”还可以表示一种加强的语气,用于强调上下关系或者否定。
例句:【4】天生一男,大丈夫也;而生一女,小人也。
(《论语·鲁国衞弟》)(生了一个男孩,是大丈夫;如果生的是女儿,就是小人。
)【5】其所去五百里,如穿韦;斯诚略也。
而已矣。
(《荀子·劝学》)(经过五百里的行程,却好像只穿了一件衣服一样;这就是谨慎行事的方法了。
)4. 表示并列在某些情况下,“而”也可以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或动词,凸显事物的共性或相似之处。
例句:【6】非木非石,而人也。
(《庄子·外篇》)(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而是人类。
)【7】既能舞且能歌,而亦人女。
(《荀子·君道》)(既能跳舞又能唱歌,是真正的人类女性。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扩展资料:
而(拼音:ér)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的下巴、面颊上的胡须。
本义指胡须或面颊上的毛。
“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词,后来被假借为人称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有时还假借为连词,连接两个词或者词组,分别表示并列、承接、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
象形字。
像人的颊毛。
甲骨文像脸颊,下垂者为颊毛,或三笔,或四笔,或五笔,不等。
西周金文像颊毛的部分逐渐与像脸颊的部分分开,而以一竖笔相连。
战国文字,又于上部添加一装饰笔画,变得与“天”字近似,故往往以左下一笔内钩,写作“而”,以与“天”字相区别。
秦代小篆,笔画渐趋平直,汉代帛书的字形已经与楷书字形基本相同。
初一文言文而的用法及例句
初一文言文而的用法及例句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文言文里而的用法及释义
文言文里而的用法及释义一、文言文中「而」的多种用法与释义(一)连词用法在文言文中,「而」常常以连词的形式出现,表示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连词用法。
1. 表示递进关系例如,《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句话:“息争琴瑟,而听筝钟。
”这里的「而」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递进关系,即先停止争斗,然后倾听音乐。
2. 表示转折关系「而」有时也可以表达转折的含义。
比如《孔子家语•坚白》中说:“鼠坚白于户,则猫避之;雪甞单则冰壮人。
”这里的「而」表示在一种情况下发生某事,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发生相反的事情。
3. 表示并列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而」还可以表达并列关系。
例如《史记·黄帝本纪》中写到:“夏后氏世衰而商纣崩。
”这里的「而」将两个动作并列起来,表示它们同时发生或者接连发生。
(二)副词用法除了作为连词,「而」在文言文中还常常充当副词使用,表示某种程度、程度高低、转折等含义。
1. 表示某种程度在一些描述行为或状态的句子中,「而」可以表示某种程度。
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说:“犹入而拜。
”这里的「而」表示进入房间并且鞠躬。
2. 表示程度高低有时候,「而」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程度。
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中写到:“智者乐水,则渴者为之载而自饮之;智者乐山,则困者为之驰而自随之。
”这里的「而」用来衡量两者之间的差异。
3. 表示转折在某些情况下,「而」也可以表示转折的含义。
例如《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人苟能摄天地之正气,则川上决决若沛然雨也;能变缪委萦则湫藏矜持。
”这里的「而」表示前后两个动作截然不同。
(三)语气词用法在文言文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用法,即「而」作为语气词使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1. 表示反问语气在反问句中,「而」可以用来增强语气。
例如《左传·昭公三十四年》中说:“然则晋国亡矣,吾何害焉?而重前存后者,以慰其君。
而的用法 文言文
一、“而”作为通假字的用法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而”作为连词的用法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1、第一个就是表顺承,顺承顾名思义就是顺下来,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可自己理解为“而后、然后、就”例句:《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核舟记》启窗而观。
而就表顺承,都是做完一件事再接着去做另外一件事情!2、第二个就是表转折,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可理解为可是,但是,却。
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环而攻之而不胜!都是可以理解为但是的意思,表转折!3、第三个表并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和、与的意思,我们学过的《核舟记》中,描写苏东坡的句子,峨冠而多髯,带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浓的络腮胡,就是说而前后表达的这两个事物,是同时存在的,互换位置,意思不变,就是表并列!4、第四个表修饰,翻译成“地”,或者不翻译,《愚公移山》中的,面山而居,就是表修饰!。
“而”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
“而”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及例句
古汉语中而的用法及例句一、古汉语中"而"的基本用法古汉语中,"而"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在文言文和古体诗词中经常出现。
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包括连词、并列助词、副词等。
下面将就其中几种常见的用法进行详细阐述。
1. "而"作为连词在文言文中,"而"通常起到连接两个并列成分的作用,并表示转折、补充或递进的关系。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薄于冰;以躯素丧之薄如冰者万夫不忧,以生欢之厚如毛者百年易已也。
"(《墨子·非攻篇》)这里的"而"连接了两组并列成分,并表达了一种递进关系。
2. "而"作为并列助词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古体书籍和经典中,经常使用"而"来构成复合谓语或复合宾语结构,强调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
例如:"青春有美丽飞翔于天际之鹰雁羽翼轻灵自由之翔而,有紧握钢枪铮铮沉痛之箍固而罗列于山川江海之岸;有丰盈长裙曼妙可爱之轩然形态,有潇洒长发飘动逍遥自在之摇曳。
"这句话中的两个并列动作分别由"翔而"和"固而罗列"来表示,并强调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3. "而"作为副词古汉语中的"而"还可以用作副词,表示转折、承接或程度上的修饰。
例如:"以德报怨,则悌也;以直报怨,则怨难胜也;以德比德,则反乎身而无怨。
人能够如此豁达顶天立地若无其事高风亮节之光辉耀目者,真乃令人敬佩愿望!"(《荀子·劝学篇》)这里的"而"用来表示前后两种方式的对比,并加强了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色彩。
二、一些关于古汉语中"而"用法的例句1. "君子坦荡荡而告诸往(《论语·颜渊》)"在这个例句中,"而"表示并列关系,并用来引出另一个动作或状态,以突出前者的特征。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词语“而”作为连词使用,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和含义。
它可以连接并列的两个句子或者概念,并加强逻辑关系,有助于整体文章结构的合理连接与推进。
以下是对“而”的几种常见用法进行探讨。
1. 递进关系在句子中,“而”可表示递进关系,将前后两个意思相关却程度不同的内容连接起来。
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而忘大谋。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递进关系,即如果过于急躁追求眼前小利,则会忽视大局策略。
2. 转折关系除了表示递进关系外,“而”还可引导一个转折点,在前文提出的观点上做出反对或修正。
例如:“吾道由德,由德至政以保正;放辟邪僻之言、绝奸邪之迹:此乱矣者也。
”这句话通过使用“而”字,将德治作为保持政治正直的基础,并以遏制邪恶势力为转折点,指出捍卫正道、遏止乱象的重要性。
3. 并列关系“而”的另一种用法是表达并列关系,将两个相同或类似的元素连接在一起。
例如:“吾闻穷者多欲,富者多福;然耕农俗人,虽贫必富。
”这个句子通过使用“而”字,将矛盾对立的概念—贫富与欲福进行并列比较,进而指出虽然农民贫穷但劳动会使他们获得物质上的丰富。
4. 表示因果关系除了上述用法外,“而”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在文言文中常被用来表示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种结果。
例如:“知足不辱乃安分与高尚之具;骄奢即取亡身之因。
”这句话通过使用“而”字,连接了满足现状和低调保持高尚品德,并指出骄奢傲慢会导致失败和灭亡。
二、文言文中“而”的例句1. 投其所好而龙化焉。
该句意为:按照对方喜好行事,就能变得如龙般不可阻挡。
2. 正始以道治天下,非聪明良士莫能堪此任也;然唯乌衣子弟而终不忘志者得堪之。
该句意为:只有智慧少年才能胜任以道德统治天下的重任,尽管黑衣族群出身,但只要志不移,就能胜任这一职责。
3. 自料救之而不可及者,中原人也。
该句意为:自认能挽救却无法达到的人是中原人。
4. 明知其人而用之,则豚犬怒而噬之矣。
而的用法 文言文例句
而的用法文言文例句介词“而”在文言文中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连接词,它可以表示转折、对比、递进等关系。
在古代文章中,使用“而”的方式特别灵活多样。
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例句,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的用法。
一级段落标题:转折关系在古代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使用“而”表示转折关系。
通过使用“而”,作者可以在文章中展示出意思上的对比或者构建起截然不同的情境。
1. “君子贱其位而贵其事。
”——《礼记·王制》这句话出自《礼记·王制》,意思是说君子看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并不以社会地位高低来衡量自己。
概括:君子注重于职责本身,而不重视自身地位。
2. “以白刃之倚德懦,犹危也;放辟邪佞之类杂讯,固蠧政坏民也。
”——《左传‧宣公十三年》这句话出自《左传》,表达了如果仅靠个人品德而不依靠武力的话,将会很危险;如果让那些邪恶和低劣之人得以放纵,就会导致政治混乱和民众困苦。
概括:仅靠个人品德是不够的,如果坏人得势也会破坏政治秩序。
3. “长者虽有智识,而耳目衰。
”——《论语·阳货》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了年长者虽然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但听力和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
概括:长者虽然有智慧,但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一级段落标题:对比关系除了表示转折关系外,“而”还常用于表达对比关系。
通过“而”的使用,可以凸显出两种相互对立或者截然不同的情况。
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论语‧大学》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民众可以从事某项工作,但不能要求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
概括:民众可以身体投入其中执行任务,但无需要求他们理解背后的原因。
2. “六师及第,九锡而已。
” ——《史记‧滑稽列传》这句话出自《史记》,强调了六师及第只能得到九品封赏,而不能再有其他的额外利益。
概括:六师及第只能获得限定的封赏,没有其他额外的好处。
3. “非有子也,时然而已。
”——《论语‧为政》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做事情不一定要有预谋和计划,顺势而为也是可以的。
“而”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
“而”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古文中而字的8种用法
古文中而字的8种用法“而”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一、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一个连词,有着广泛的用法和深刻的意义。
它常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成分,起到衔接关系、强调顺序或并列相应之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言文中"而"字的具体用法和所蕴涵的意义。
一、连接并列动词或形容词在句子中,"而"字可以连接两个并列动词或形容词,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同等重要或相关性质。
比如《孟子·尽心章》中写到:"利而忘信,乱虑得失,并浮心耳。
"这里,“利”和“忘信”、“乱虑得失”与“浮心耳”之间都是并列关系,"而"字起到了衔接词句的作用。
通过这种使用方式,整个句子更加丰富和有力。
二、连接原因和结果在古代汉语中,“而”字还常被用于连接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和一个结果状语从句。
例如《论语·述而》: "朝闻道,夕死可矣。
” 这里,“朝闻道”表达出主观上逐求修德的决心,而后面“夕死可矣”则是结果。
通过使用"而"字,使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文字表达更加精准。
三、连接假设与结论在逻辑推理中,"而"字常用来连接一个前提或假设与一个推论或结论。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有句:"民无信焉,不立。
” 这里,“民无信焉”可以视作前提条件,“不立”则是推论或结论。
通过使用 "而"字, 不仅令句子层次分明, 更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所持缺乏信仰态度的看法。
二、文言文中而字所蕴涵的意义除了具体的用法外,"而"字在文言文中还蕴含着一些深刻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表示一种相对关系,即一方与另一方形成对比或衬托。
这种对比关系可以是性质上的、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等等。
「劳思之谓力也」例句详细展示出问题本身以及解决该问题可能涉及到多个相关属性。
其次,“而”字还能表示递进和衔接关系。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和例句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和例句1. “而”有时候表示并列关系呢,就像“黑质而白章”。
你看啊,这就好比两个人并肩站着,不分先后,平等并列。
这里说那东西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而”把黑和白平等地连在一起啦,就这么简单。
2. 再说说表示递进关系的“而”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嘿,这就像爬楼梯似的,你先是博学了,这还不够呢,还要每天反省自己,更上一层楼啊。
这“而”字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着这个行为进一步发展。
3. “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时候也很常见。
像“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前一个动作“心动欲还”刚要发生,后面的“大声发于水上”就紧接着来了。
我刚想转身回去,突然水上就发出大声音了,这“而”字连接得多么自然。
4. 还有表示转折关系的“而”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可有点像逆袭的故事呢。
青色是从蓝色里提取出来的,按常理该不如蓝色吧,可结果呢?反而比蓝色还青。
这“而”字一转,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呀?5. 表修饰关系的“而”也很有趣。
“吾尝终日而思矣”。
你想啊,这个“而”就像一个小跟班,紧紧跟着前面的动作“终日”,来修饰“思”这个动作。
我一整天都在思考,“而”字让这个画面感更强了,仿佛看到一个人整天都在苦思冥想的样子。
6. “而”表示假设关系的时候也不少呢。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这就好比是一种约定,要是你们有这个想法,那就跟着我干就好了。
这“而”字就像一个假设的桥梁,如果大家有意向,那就可以进行后面的行动啦。
7. 再看表示因果关系的“而”。
“玉在山而草木润”。
这就像是一种连锁反应,有玉在山里,就好像给草木带来了福气似的,草木就滋润了。
这玉和草木润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因果联系,“而”字就把它们连接起来了,多奇妙啊。
8. 有一种情况“而”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这就像一个小宫女,站在那儿远远地看,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盼着皇上能宠幸自己呀。
这个“而”字就点明了这个行为的目的,让人一下就明白了她站在那儿张望的原因。
而的词性文言文
而的词性文言文“而”这个字(词),在文言文中具有连词、代词、助词、语气词等多个词性,意思和用法也多种多样。
1、作连词,表示以下6种关系:(1)表并列。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2) 表递进。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3) 表承接。
例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宋·苏轼《石钟山记》(4) 表转折。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5) 表假设。
例如: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6) 表修饰,连接状语。
例如:吾恂恂而起。
——柳宗元《捕蛇者说》2、作代词,表第二人称,意思是你、你的。
例如: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聊斋志异·促织》还可以表近指,意思是这样、此。
例如: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作助词,可以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例如:虞之与虢,相恃而势。
——《淮南子·人间》还可以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例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系辞上》4、作语气词。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例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例如: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语法之“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而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表修饰翻译为:...地或不翻译
表转折翻译为:但是
表并列翻译为:而且
表承接翻译为:然后或者就
表因果翻译为:所以或者因而
初中生如果对于而的用法不清楚,很容易在考试中课内文言文的选择题中出错。
在课外文言文中的两道翻译题中出错,甚至对于整篇文章意思都搞错,因此,主要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
先从课内几篇文章入手举例说明。
一:表修饰时看前后词性,往往是后面动词而前面是副词。
例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例2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
二:表示转折时,前后词语或句子形成一种对照或者反差,如:
例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例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例3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醉翁亭记》
三:表并列时词性也相同但是和转折的区别在于前后词语的含义没有对比,意思相近。
例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例2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例3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四:表承接时前后两个动作往往是先后发生的顺序,或者是事件的先后发生顺序。
例1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例2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陈涉世家》
五:
例1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例2 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来进行复习,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课外文言文中翻译好“而”的意思,并且能正确判断出其用法。
简单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全品中考网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注释】①踵:到,走到。
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
择恰当的解释。
(2分)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
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
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
....的一项是()。
(2分)例句:遂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
【答案】22、①D;②A。
23、B.
2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全品中考网
(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
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
【答案】
14.(1)擅长(2)好(2分。
每空1分)
15.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2分。
意思对即可)
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中等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景公使使者至。
▲
②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
难题
太祖时,宋白知举①,多收金银,取舍不公。
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②,欲托上旨以自重。
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③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④公议而出之。
(《宋人轶事汇编》)
注释:知举:主持科举考试。
上:皇上。
致:招致。
协:符合
①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
②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4分)
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
②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