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一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
2008年的奥运会、2009年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庆祝以及今年即将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博览会,都体现出中国日益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生动展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一、软实力的含义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通过学习,我自己认为软实力可能要说到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是内部的。一个是外部的。外部的当然比如说国家的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的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对内部来讲,文化软实力,包括民族团结精神,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点,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加之现实政策对国民的凝聚力、号召力,公民的一种创造能力,民族发展的生命力,比如我们说中华民族、民族复兴。这个民族复兴是讲这个民族复兴的愿望和能力,这种生命力表现出来。所以,讲到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讲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所指的东西,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我们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我们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充分发挥文化的这种力量在我们中国当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工作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里,文化都是在起很重要的作用。文化自身当然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对经济、政治、社会这一块来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通俗的比方,每个家庭之间互相对外显视出自家的精神风貌,如家庭的环境、生活状况、成员的文化素质等。有的家庭成员文化素质高、表现能力强就能够得到外部的认可,就有很多朋友。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素质也高但沟通能力不强,那他的朋友也就少,他在朋友间的话语权也就有限。国与国之间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他的层次要高很多,文化软实力要包含内容也是很多。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经济落后和缺乏国际地位的国家会拥有可观的“软实力”。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印度。虽然印度人很聪明,但印度综合“硬实力”不强一直使其国际影响受到
限制。从“软实力”的角度看,印度的文化和民主都应该是帮它“加分”的因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硬实力”,可以说印度没有多少实质上能影响国际政治的“软实力”。
二、发展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机遇
文化是每一民族国家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各国对自身的文化资源也越来越重视。2001年美国的一项”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项目研究报告认为,”美国文化是美国智慧和创造精神积聚而成的一种资本。这种特殊的资本既是人类成就和历史的宝藏,也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源泉。美国文化资本在当今全球知识性经济社会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社会资源,对于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寻求保存各自的民族特性和达成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正日益显现其重要性。“文化与经济的全面”联姻“当今世界,技术领域的变革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创造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全球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把”文化经济“视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部类。一些国家如英国等特别关注”创意阶层(创造性群体)“”创造性社团“”创造性劳动人群“对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出口做出的重大贡献。当代世界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包含有两大趋势:这就是当代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档化的趋势。文化的经济化,是指文化已全面进入市场,构建市场甚至左右市场,文化成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群体,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将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文化才进入当代经济发展的整体机制之中。经济的文化化强调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是实质性的。在美国,仅所谓的版权经济,包括电影,录像,音乐,出版,软件诸行业一年就创造4500亿财政收入,几近全部GDP的百分之五,为上述行业贡献了790亿的销售额。据估计,上述行业吸纳760万人就业,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速度在增长。从经济角度看文化,创造精神和文化产业成了美国在新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丰富了亿万人民的文化生活。我国的图书出版由1978年的1.45万种,发展到2006年的23.39万种;报纸由1978年的186种,增加到2006年的1935种。中国广播电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互联网迅猛发展,全国已有1.62亿网民,居世界第二位;手机用户4.87亿,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初期被外国友人描述为“大城市的夜晚如同乡村”的“寂静的中国”,变成了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文化中国。
在党的十七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民族众多,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所以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推进文化建设,使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建设富民强省要求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摆在国家今后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文化领域的发展也近乎停滞,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深厚底蕴逐渐被社会所重视,慢慢开始向外传播。就拿哲学来说,刚开始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时候,中国历史哲学的巨大成就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而就在随后的十年里,中国国内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迅速升温,相关国际交流也不断加强。孔子的儒家学说以及道家和法家等一些蕴含中国古文化积淀的理论和观点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哲学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中国的这些古文化和哲学观点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感兴趣的焦点,而中国自身在这方面研究的发展则是推动这种研究最大的动力。中国领导人和在国际上有影响华人来推广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温总理在每年两会期间答记者招待会和外出访问都要引用一些古文来传播我们自身的文化)
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国的发展也令世界惊叹。对于从事中文学习和教学的人来说,以前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了解甚至要比现代艺术还要多,因为古代的文化艺术都有一些书籍和影音资料可以参考,而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可能只是在近几十年来“突然”发展的。就拿电影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频频登上威尼斯、柏林等一些国际重要电影节的颁奖台,中国电影越来越国际化。值得一提的是,20年以前外国人看中国电影感觉“基本看不懂”,10年前他们感觉“已经全部能看懂”,而现在“又有点看不懂”。他们觉得,这是中国电影从简单的中国式思维模式的叙事电影发展到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的反映。如今,中国导演的思想进一步国际化,表现手法进一步多样化。现在看“中国大片”“有点看不懂”,其实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然,我们同国外真正大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像去年年底上映的《阿凡达》、《20102》等,但中国文化却有点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国外媒体一致以盛况空前、精彩绝伦来描述。而我们借此也把五千年厚重历史与当今中国的时代风采交相辉映,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完美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