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课程代码:00814)
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第一章先文艺思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尚书•尧典》
第三节《论语》
第四节墨子
第五节老子
第六节庄子
第七节孟子
第八节荀子
第二章两汉文论
第五章概述
第六章《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七章《毛诗序》
第八章《礼记•乐记》
第九章《法言•吾子》
第十章《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第十一章《离骚经序》
第十二章《论衡》
第三章晋南北朝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丕
第三节陆机
第四节《抱朴子•钧世》
第五节《宋书•灵运传论》
第六节《文心雕龙》
第七节《诗品序》
第八节《文选序》
第九节《金楼子•立言》
第四章唐宋金元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王勃集序》
第三节《与左氏虬修竹篇序》
第四节《诗格》
第五节《戏为六绝句》第六节《诗式》
第七节愈
第八节《董氏武陵集纪》
第九节《与元九书》
第十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第十一节司空图
第十二节欧阳修
第十三节轼
第十四节《词论》
第十五节《白石道人诗说》
第十六节《沧浪诗话•诗辨》
第十七节《心境记》
第十八节《论诗三十首》
第五章明清近代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诗集自序》
第三节《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第四节《四溟诗话》
第五节《童心说》
第六节《曲律》
第七节袁宏道
第八节《序山歌》
第九节《读第五才子书法》
第十节《读三国志法》
第十一节王夫之
第十二节《闲情偶寄•立主脑》
第十三节《原诗•篇》
第十四节《答大宗伯论诗书》
第十五节《复鲁絜非书》
第十六节《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第十七节《书汤海秋诗集后》
第十八节《人境庐诗草自序》
第十九节《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第二十节《人间词话》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1:《古代文论名篇选读》精读篇目附录2: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程之一,其容除“绪论”外,根据时代先后分先文艺思想、两汉文论、晋南北朝文论、唐宋金元文论、明清近代文论五部分,其中两汉文论、晋南北朝文论为重点,唐宋金元文论、明清近代文论为次重点,绪论和先文艺思想为一般章。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为大学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理论课程之一,与《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构成互渗互补又互相推进的知识系统。本课程的设置,将使学生在以往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简要历史、发展概况,读懂古代文学理论原著,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文论家、代表性文论著作、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想,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其理论涵,掌握其主要观点,评价其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理论素养以及阅读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步关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农业性、宗法性对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畴的特点;理解中国古代文论偏重抒情言志的文学观念;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论民族特色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
(二)课程容及考核要求
识记:
1.儒、道两大思想传统,均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部规律;
2.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3.欧阳修《六一诗话》为最早的诗话;唐圭璋《词话丛编》是重要的词学文献;
4.最早用评点法进行文学批评的是南宋末年辰翁;金圣叹把评点批评推向高峰;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竹坡《金瓶梅》评点、脂砚斋《红楼梦》评点是最重要的小说评点。
简单应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如下: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因素的影响的。
(1)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成了重要的审美畴,师古、复古为革新等文学思潮时而可见。由于古代文论家往往又是诗人、散文家,论著情文并茂。如陆机《文赋》,杜甫《戏为六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