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16•【字号】•【施行日期】2015.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现将《中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科技局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16日中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创中山发展新优势,根据《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中山发〔2015〕5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确立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推动创新的引导和服务作用,通过完善政策配套,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进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产业发展、创新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创新服务与企业需求等“五个对接”,努力实现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等“三个转变”,积极参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奋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让创新贯穿全市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机制灵活、创新体系完备、创新文化多元的良好创新环境和氛围,努力成为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在珠三角创新型城市群建设中走在前列,成为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十九)本意见适用于注册在(区本级)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其中涉及科技的还适用于其他行业。当年发生 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较大事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和被税务部门稽查处罚情节较重的企 业以及低效企业不得享受本政策,其中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不能评为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本意见涉及同一内容奖 励项目按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此前有关政策规定与本《意见》不符的,按本《意见》规定执行。本实施意见自2020 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2020年1月1日至本意见发布之日期间的政策,参照本意见执行。本文件规定的项目 补助、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额,包括国家、省、市补助奖励资金额度。重点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优先向区以上部门 申报补助奖励资金,不足部分由区专项资金保障。
(一)构建集群发展新格局。到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每年力争增长6.5%以上。基本形成省内外有影响力、 海洋经济特色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日趋强化的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金塘塑机螺杆园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粮油产业园区、海洋科学城等平 台,谋划建设马看:海洋通信新材料、金塘塑料新材料园区。积极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 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工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打造成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窗口。
(十)提升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全面落实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根据企业综合评价,执行市“亩均论 英雄”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树立一批高质量发展企业,对综合评价A类、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亩均税收 30万元以上且实现正增长的规上工业企业按规模大小、两化融合程度高低兼顾行业特点每年选取5家,给予每家企 业一次性平均奖励10万元。
新时代推进地方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探析
新时代推进地方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探析姚海生(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55)摘要: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时代机会。
该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利用问卷星对济宁市40家民营企业创新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济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探析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新时代机会探析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6(a)-0113-04 On the Pathway of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of Local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raYAO Haisheng(School of Marxism,Jining University,Qufu,Shandong Province,273155China)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Over the past40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vigorously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At present,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era,which has changed from the high-speed growth stag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which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star,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nnovation of40private enterprises in Jining,understa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Jining,and give the insights into the path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s;Innovation;Opportunity of the times;Exploration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企业应运而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了由小变大、从弱到强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吸纳就业、增加税收、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2022年1()月19日)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破解科技创新瓶颈,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特制定本意见。
一、全力支持创新主体提升研发能力(一)支持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对企业研发费支出实行分类支持:(1)对企业当年研发费达60万元及以上,且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除外),根据企业研发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排名分类分档进行资金支持,对排名前30%(含)、排名前30%-70%.排名末30%(含)的支持上限分别为10万元、8万元、5万元,同一企业累计享受不超过3次。
总兑现限额800万;(2)对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3年达15%(含)以上,且3年研发费总额超18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给予申报奖励当年度研发费2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50万元,每家企业仅享受1次;总兑现限额500万;(3)对研发费增长率达到20%的高新技术企业,且近三年每年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都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给予研发费增长部分10%的资金支持,最高支持30万元。
同一申报年度符合以上多个支持规定的,不重复支持,就高执行。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对承担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上级经费30%的配套资金支持(上级明确要求配套支持的除外),其中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2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承担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项目立项后拨付配套支持金额的50%,其余资金经上级科技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对新参与国家科技部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上级经费10%的配套奖励支持(上级明确要求配套支持的除外),最高不超50万元,经上级科技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实施海宁市协同创新项目,对列入海宁市协同创新示范项目的,给予项目牵头单位平均100万的经费支持,根据每个项目的验收情况进行竞争性分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府〔2018〕4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府〔2018〕4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下同)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战略转型,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一)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支持互联网、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进一批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准入许可。
(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对投资20亿元及以上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和投资10亿元及以上的关键零部件企业,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解决用地指标,并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项目所在地政府研究落实资金补助政策。
(二)积极支持传统燃油汽车企业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
贯彻落实国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度,积极推动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导入新能源乘用车车型。
对新车型导入产生的技术改造投资,与内资企业同等享受省技术改造有关财政支持政策。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三)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大力支持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
(省科技厅负责)支持引进和开发先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基地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重点在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开展运营示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解决氢源问题,降低用氢成本。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的通知-粤经信园区[2012]68号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的通知(粤经信园区〔2012〕68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现将《2012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市及园区实际情况,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执行中有什么情况、问题及建议,请与我委工业园区处联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二年二月六日2012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2011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实施《2011年推进产业转移行动计划》,“双转移”战略“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如期实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1年,全省36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总产值3468.31亿元,税收137.39亿元,同比增长77.5%和26.2%(按照不变价口径),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产值3000亿元,税收130亿元的目标。
2011年东西两翼和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0%、14.8%和19.5%,比全省高7.4个、2.2个和6.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的17.9%,比2010年高0.2个百分点。
6个产业转出市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淘汰关停企业约7.22万家,平均单个企业投资额83万元;新引进的企业约1.47万家,平均单个企业投资额7044万元,为前者的84倍,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占55%,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转移工作“三年初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
2012年是我省双转移工作由“三年初见成效”转入“五年大见成效”的攻坚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省政协“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推进双转移实现重大突破”专题协商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更加关注产业转移质的提升,进一步加快珠三角以转移促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科学发展水平,努力开创产业转移工作新局面。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高速轨道交通、云计算、部分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了高技术船舶、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高精度冷轧板、碳纤维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克了包括“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铝电解节能重大技术”、“申威SW-3众核处理器”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电机等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实现向发达国家批量出口,28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行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准发布 1.1万余项行业标准,完成了近6000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废止了538项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4.07•【字号】2024-04-16•【施行日期】2024.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发改能源〔2024〕11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4月7日广东省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和《广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扎实推动我省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2025年全省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力争达到280亿元,到2027年累计达到500亿元。
实施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改造,有序推动老旧煤电机组容量替代,有效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发电水平。
加快实施城中村配电网和存量工业园区抄表到户改造升级,显著提升城中村区域供电质量。
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不少于200个新时代电气化镇、20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
全面提升电网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推广新一代智能计量设备。
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油气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二、重点任务(一)有序推动煤电改造升级。
积极有序推进全省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工作,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前提下,2024年有序安排全省11台煤电机组开展改造升级,总计容量666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煤电清洁低碳灵活发电水平显著提升。
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市场蓬勃发展,制造业成为市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想要促使制造业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作,结合实际优化制造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提高创新能力、深化合作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本文以佛山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进行简单阐述,分析佛山市的经济发展背景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发现我市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制造业结构失衡、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企业竞争意识薄弱、金融政策尚未完善,最后提出了解决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的对策,包括优化制造业结构、全方位深化合作发展、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制定针对性金融政策。
本文从制造业、经济层面去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的拉动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笔者发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制造业经济占佛山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目前,佛山市制造业以民营企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业迎来发展机遇,但同时又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这使得制造业结构得到优化,但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创新体现在将当前佛山制造行业的现状以及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来分析,从真实的数据反映出问题的所在,最后针对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ABSTRACTMarket vigorous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domestic econom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component of the market, want to get manufacturers to further improve development spe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jobs must be completed for the practical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mprove resourceutilization,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deepen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 new way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manufacturing of Fo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oshan background, analysis of Fosha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he statu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found a lot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oshan, such as imbalance in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power insufficiency,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 is weak, the financial policy has not been perfec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shan ci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all-round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speed up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 targeted financial policy.This article from the manufacturing and economic level to analyz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ull on the economy,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found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a major way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economy accounts for larger proportion of Foshan city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ode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market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oshan is dominated by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ket econom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As a pilot city for the reform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Foshan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which has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sh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rough data, reflect the problems from the real data,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Fosh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 words: Foshan cit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目录一、引言 (1)(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二、佛山市经济发展及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 (2)(一)佛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2)(二)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 (4)三、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6)(一)制造业结构性失衡 (6)(二)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7)(三)企业竞争意识薄弱 (8)(四)金融政策尚未完善 (8)四、解决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的对策 (9)(一)优化制造业结构 (9)(二)全方位深化合作发展 (9)(三)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10)(四)制定针对性金融政策 (11)五、总结 (11)参考文献 (11)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的通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4.01.26•【字号】•【施行日期】2024.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的通知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粤府〔2023〕34号)《广东省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粤财预〔2018〕263号)《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财政支持方案(试行)》(粤财工〔2023〕13号)等要求,为做好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原则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树立“先有项目后有预算”的理念,按照“谁审批项目、谁组织申报”的原则,认真组织项目研究谋划、评审论证、入库储备等各项工作。
编入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必需具备可执行条件,确保资金一经下达即可支出使用。
二、支持方向和条件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包括:对主平台予以融资奖励、对主平台标准厂房建设予以奖励、以事后奖补方式支持产业承接地区产业项目建设投产3个方向,项目审批权限均下放至各有关地市(不得再下放给县区)。
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要求组织具体项目申报、评审论证、入库储备和排序优选等工作(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
三、项目入库工作程序(一)印发申报通知请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财政支持方案(试行)》(粤财工〔2023〕13号)的要求,结合申报指南和本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申报通知、评审工作规则等,并按要求及时发布本市2025年省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专项资金项目入库申报通知。
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 深发【2016】8号
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为提升深圳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强化创新驱动,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府效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如下措施。
企业是市场主体和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当前深圳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供给,引导新需求;必须充分认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化解企业经营压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增强市场机制内生动力;必须加快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注重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十三五”期间,我市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我市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8-10家,政策支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营商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城市发展竞争力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为提升深圳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强化创新驱动,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府效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一)培育引进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鼓励企业壮大规模拓展实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大型龙头企业和跨国企业培育引进计划,新增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专责工作小组,加大对中央企业、知名跨国公司、中国企业500强等大型企业的引进力度。
对中央企业迁入或在深圳新设立公司的、大型企业迁入并达到总部企业认定标准的,采取“一企一案”方式给予综合支持。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18•【字号】穗府办规〔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办规〔2024〕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7月18日广州市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办函〔2023〕29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扩大技术改造项目财政支持范围。
鼓励工业企业围绕扩大产能规模、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耗排放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对符合国家及省、市产业政策且纳入我市工业投资统计,在建设期内(最长不超过3年)新设备购置额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按照其新设备购置额不超过20%的比例给予事后奖励。
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置大额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已实际发生的设备付款额给予不超过20%的事后奖励,单台设备最长可连续奖励3年。
对新购置设备的支持范围从生产设备扩大到企业自用的用能设备、配电设备及配套软件。
该项措施省、市政策衔接实施,奖励比例尽量保持一致,单个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
对上述项目技术改造备案范围内的厂房建安工程投资给予不超过2%的事后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0.25•【字号】穗府办函〔2017〕263号•【施行日期】2017.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函〔2017〕26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0月25日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23号)和《广东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经信委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粤财工〔2017〕27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立足我市汽车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继续推进节能汽车发展,积极探索“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试点。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特制定本行动指南。
本行动指南指导期为2016-2018年,将根据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滚动发布。
一、现实意义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总体处在中低端,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发展服务型制造,以创新设计为桥梁,推动企业立足制造、融入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深化信息技术服务和相关金融服务等应用,升级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效能,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
信息化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加速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
发达经济体实践证明,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制造业亟需补足短板,实现转型发展。
同时,我国也迎来与全球同步创新的难得机遇,“中国制造+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为服务型制造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大技术支持,必须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融合,才能重塑制造业价值链,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有效改善供给体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工信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信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编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指引,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依据。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十二五”中小企业发展回顾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
以工业为例,截至2015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36.5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7.4%;实现税金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4.5%。
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优惠力度;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目标;财政资金转变支持方式,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认真落实《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按照《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产业基础,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坚持市域统筹推动和县域主体推进并行、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并举,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产业生态,加强载体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原则坚持创新驱动。
将创新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融合发展。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效融合,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业生态。
坚持绿色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支持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加快建设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制造业总量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o到2025年,培育形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主要任务(-)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工程。
1加快创新主体能力提升。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计划。
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每年培育5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以上。
2、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9.26•【字号】•【施行日期】2023.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反映。
省政府办公厅2023年9月26日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部署,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和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引导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做实做强做优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27年,累计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推动15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力争专精特新企业总体研发占比达到5%左右,不断提高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比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覆盖率达100%;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品牌持续提升;累计培育15个以上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0家左右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工信部联电子〔2016〕302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相关行业协会、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国智能硬件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9月19日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制定本专项行动。
一、行动背景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
在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催生智能硬件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
当前,我国智能硬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智能硬件市场空间广阔。
另一方面,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用互动不紧密、生态碎片化等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本专项行动着力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提升高端共性技术与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智能硬件的多元化需求,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增长新动能。
二、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终端产品及应用系统智能化为主线,着力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基础软硬件、核心算法与分析预测模型、先进工业设计及关键应用,提高智能硬件创新能力。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进程,加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智能硬件发展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粤发〔2015〕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初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我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加快,工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其中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25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长5.2%左右。
二、重点任务(三)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
按照“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设备、有具体项目”的要求,支持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企业研发创新载体。
引导支持已经设立专职研发机构的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到2017年底,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中型工业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0%;到2018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工业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40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1.3%左右。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各地级以上市政府)2.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汇聚、产业升级中的支撑作用。
组织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大力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提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到2018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1.3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1%。
(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各地级以上市政府)3.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作用。
引导大型骨干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组建中央研究院,提高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增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努力在新兴产业的前沿领域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实现新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与境外技术先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鼓励企业在境外收购、并购高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海外研发基地。
到2018年,实现大型工业骨干企业中央研究院30家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2.5%。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商务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4.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支持制造业企业聚焦制造业1-2个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专注发展核心业务,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巩固在专门业务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夺取细分行业的“单项冠军”。
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到2018年,培育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十三五”期间在全省遴选和扶持500家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地级以上市政府)5.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
依托重点企业,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标准、关键技术、专利保护、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建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重点支持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聚焦产业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工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兼顾重大技术和前沿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推进成果转化。
鼓励科研院所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重大装备消化创新,开发市场急需实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2016-2018年,新建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3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四)强化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1.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领域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创新型产业发展新优势。
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产业化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委托研发、测试认证、标准制定、专利运用、成果评估、转化应用、企业孵化、人才培训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带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到2018年,在重点领域创建3个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个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2.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
加强基础研究,继续组织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结合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突破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加强科技创新产品和成果标准化,组织制定前瞻性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
加强战略性新技术的前瞻部署,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基因工程、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等具有颠覆性创新领域实施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掌握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权。
2016-2018年,每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约100项,在相关重点领域新增发明专利约2300件,突破一批核心重大技术瓶颈,累计实现新增产值约3000亿元。
(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各地级以上市政府)3.发展高增长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增长产业,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新材料、新硬件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
着力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深入开展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
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现代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经济形态,催生发展高增长的新产业新业态。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为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和业务撮合。
引导有条件的创业基地积极建设“互联网+”小镇,推进互联网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推动互联网产业形成集聚规模。
到2018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增长新产业新业态产值快速增长,其中物联网产业规模达5200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达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创建“互联网+”小镇(产业型)10个、“互联网+”小镇(应用型)50个。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4.发展智能制造。
针对我省高端装备制造的薄弱环节,发展一批基础制造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利用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实现从智能装备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在流程型制造、离散型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制造新业态等六个方面,分类分步推进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分行业推广应用。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等。
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到2018年,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分别达15个和100个,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0%。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5.开展军民融合技术创新。
出台军技民用技术目录,加速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推动军民科技双向转移。
建立军民融合产业数据库(企业、技术、产品、专家),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一站式服务示范平台,推动军工和民用科技资源互动共享。
加强与军队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建设军民技术融合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平台。
支持航天系统研究院联合广东工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建设军民技术融合创新产业化中心,推动航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等军用技术产业化应用。
支持湛江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建设,支持民营实体参与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孵化一批军民结合的新兴产业。
到2018年,创建2个国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推动50项军民重大技术创新转化应用,民参军企业300家左右。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五)推进各类要素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1.加快新技术运用。
引导企业对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进优势传统工业企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机器人应用,推进设备更新和绿色改造。
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贯标试点,对照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指导试点企业开展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推广过程控制、资源计划、生产运行系统等,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