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工作细则
小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2023年最新小学选课走班实行方案小学选课走班实行方案【一】一、指导思想坚持“增进学生全面发展,过一种幸福完整旳教育生活”旳指导方针, 以“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 以育人为宗旨, 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关键, 以培养学生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抓住新课程原则实行旳契机, 增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切实减轻学生旳课业承担, 构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选择, 自我管理, 自我锻炼和学习旳活动模式。
满足学生运动技能, 艺体素质, 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旳需要, 增进学生个性旳健康发展, 塑造健全旳人格, 形成有助于增进学生健康成长旳校园特色文化,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形式“走班”就是学生打破本来常态下旳年级和班级组织, 根据自己旳爱好、爱好、专长, 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旳内容、形式, 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 建立新旳班集体后统一管理。
活动模式坚持“以爱好为主, 以爱好为纽带, 以爱好为起点, 以爱好为终点, 以爱好为原则”旳原则, 充足挖掘教师旳专题专长, 设置多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
到目前为止学校共设置了体育活动、美术活动、手工活动、学科趣味活动、管乐、书法等五大类活动, 合计40个社团菜单。
三、领导小组组长:王磊副组长:耿千里四、实行原则1、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
活动要坚持育人旳宗旨, 遵照教育规律和不一样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寓学于乐, 寓炼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
课外文体活动旳内容与形式力争丰富多彩, 能满足不一样专长、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层次学生旳发展需要, 增进小学生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旳全面提高, 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旳基础上良性发展旳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
教师根据自已旳实际状况自主自愿申报选修课活动课程, 学生打破年级界线, 根据自己旳爱好、专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小组。
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旳良好环境和气氛。
制订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制订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决定开展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这一举措旨在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自主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化班级管理。
本方案详细规定了选课走班的目标、流程和具体实施细则。
二、目标1. 祛除“一班一课”模式,提供多元化的选课机会,满足学生个性需求;2.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精细化、专业化的教育服务;3.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造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促进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5. 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三、实施步骤1.筹备阶段1.1 成立选课走班工作组,负责方案制定和后续实施工作;1.2 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受欢迎的选修课程;1.3 与学校各学科教师沟通,设计选修课程计划。
2.选课阶段2.1 开展选课宣传活动,向学生和家长介绍选课走班方案;2.2 制定选课时间表和流程,确保顺利进行;2.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选课,遵循规定的选课流程;2.4 学校根据学生选课结果进行课程编排和班级划分。
3.实施阶段3.1 安排教师授课,确保选修课程有足够的教学资源;3.2 学校定期组织选修课程观摩和评估活动,及时调整优化课程教学;3.3 加强课表和班级管理,确保学生选课的顺利进行;3.4 学校为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外的其他辅导和活动支持。
4.评估阶段4.1 定期开展对选课走班方案的评估和改进,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4.2 统计和分析学生选课情况和成绩表现,评估课程的好坏和改进方向;4.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选课走班方案,不断提高实施效果。
四、实施细则1.选课时间:每学期开始前一周内进行选课;2.选课流程:学生凭借电子选课系统进行选课,每学生每学期最多选修3门选修课程;3.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学科教师和学生需求开设的优质课程;4.课程编排: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合理编排课程和班级;5.课程观摩和评估: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选修课程观摩和评估活动,学生和教师必须参与。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选课形式教导处校本课程走班实施方案,是指通过学生选课的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对某些课程进行走班安排,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选课走班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选课流程1、制定选课计划对于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学校应提前制定选课计划,包括选课的对象、范围、方式、时间等。
选课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例如班级基本情况、课程需求和兴趣等。
2、宣传选课信息学校应当及时宣传选课信息,包括选课的时间、方式、课程介绍、教师信息等。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例如校内宣传、学生家长会议、校园广播、校内电子公告牌等。
3、学生选课学生在了解校本课程选课走班信息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选课。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4、审核选课结果学校应当在选课截止时间之后,对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审核。
学校应当确保每位学生都选到了自己想选的课程,并根据选课结果,安排具体的课程走班。
三、选课管理1、课表管理学校应当在选课结束后,及时为参加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学生编制课程表,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2、教师管理学校应当根据选课结果,及时安排教师授课,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同时,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管理学校应当对参加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管理。
其中包括课程学习、学习积极性、学生评价等。
四、评价体系学校应当根据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对课程走班的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
五、实施效果通过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施也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湖北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湖北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省教育部门提出了选课走班制度改革的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将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带来全面的变革和挑战。
二、实施方案。
1. 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将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设置多样化的选课走班课程。
通过加强选课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程,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校将加强课程安排和教学资源整合,确保选课走班课程的顺利开展。
2. 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将根据选课走班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将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课走班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实施效果。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推行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丰富多样的选课走班课程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质量。
3. 教师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生将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四、总结。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推行将为湖北省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教师和学生将在新的教学环境中积极适应和发展,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希望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行和落地,为湖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选课走班方案

6.教师管理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选课走班的认识和能力。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3)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选课走班教学。
7.资源保障
(1)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满足选课走班需求。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选课走班工作效率。
-选修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设置学科拓展、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等选修课程。
2.选课指导
-组织选课指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特点、选课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
-开展个性化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兴趣、特长、学习状况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合理选课方案。
五、选课走班实施流程
1.发布选课通知:提前公布选课相关信息,包括课程设置、选课时间、选课规则等。
-成立选课走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选课走班政策、监督实施过程、处理相关问题。
-设立选课走班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选课走班工作的组织实施。
2.管理制度
-制定选课走班管理制度,明确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益。
-建立健全选课走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四、课程设置与选课指导
1.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程。
高中选课走班方案
第1篇
高中选课走班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我校决定实施选课走班制度。
二、目标定位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初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选课走班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所谓选课走班,是指按照选课结果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中,即每个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选修科目。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又可以满足学科的必修和选修要求,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公平。
二、选课走班的实施方案(一)选课阶段1、确定选课通道和时间:学校应当建立选课通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短信、邮件等方式申报选课,确定选课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
2、设置选课课程:学校应该设置合理的选修科目,要求每位学生选择必修课程同时也要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科目。
选修课程应当包含多个方面,切不可只着重于某一方向。
3、指定选课方式:确定具体的选课方式,如是否限制选课门数,每门选课学生是否有所区别等。
学校可以考虑采用网络选课、纸笔选课等方式,选择具体方式应当便于学生参与,避免冗余的流程。
4、制定选课宣传策略:学校应创新选课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质量,力求让学生了解选课走班的好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选择的作用。
(二)分班阶段1、建立选课走班分班方案:学校应当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方式,制定分班方案。
分班方案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2、公示分班结果:学校应当通过学校网站、班级公告栏等方式公布分班结果,方便学生及其家长查阅。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
(三)教学阶段1、确定教学计划:分班后,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规定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不同班级的选修科目,确定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使教学计划更为精准。
2、针对性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及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对于选修课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
3、建立评价机制:针对选课走班教学的特点和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形式,以及学科竞赛、课外活动等非正式形式的评价。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是指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参加的科目,并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选课走班。
具体来说,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参加的科目。
2. 分班: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
3. 走班:学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对学生和学校有哪些影响?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对学生和学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对学生的影响:1. 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参加的科目,从而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
2.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生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这有助于学生接触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学生需要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需要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计划。
对学校的影响:1. 提高了学校的管理难度: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分班,这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需要学校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资源。
2. 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推动学校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3. 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压力: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配备更多的教师,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这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压力。
4. 促进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学校决定实施选课走班制度,打破传统班级教学模式,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实施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3. 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 促进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选课走班规则:设立选课委员会,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
选课委员会负责制定选课走班的基本规则,包括选课方式、选课时间、选课限制等。
2. 学生选课填报:通过在线选课系统,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
3. 选课调整:学校根据选课结果,进行课程的编排和调整,确保每门课程都能够顺利进行。
4. 课程安排:根据选课结果,学校安排相应的教师和教室,制定班级调整计划,确保每门课程都能够按时进行。
5. 教师培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课程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确保教学效果。
6. 实施跟踪与评估:学校对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四、实施保障:1. 软硬件支持:学校需要提供在线选课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确保学生顺利进行选课。
2. 资源配置:学校需要合理配置教师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需求。
3. 教师培训: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适应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需求。
4. 家长沟通:学校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了解选课走班制度的原因和目的,达到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课阶段:
- 学校确定选课时间和选课平台(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学生了解选课要求、课程提供情况和选课流程,并与家长讨论确定选课方向;
- 学生登录选课平台,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选课;
- 学校对选课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核。
2. 选课设置:
- 学校提供选课目录,包括各个学科的课程选项和课程介绍;
- 学校设置选课要求,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选课程等;
- 学校为学生提供选课咨询服务,解答学生对选课内容和方向的疑问。
3. 选课调整:
- 学生提交选课申请后,学校进行选课审核,查看选课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 学校根据选课情况,根据课程资源和教师配备等情况进行选课调整;
- 学校将选课结果进行公示和通知,包括确认选课课程、上课时间和教室等信息。
4. 上课安排:
- 学校根据选课结果,安排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教室;
- 学校为学生提供上课时间表和教室安排表,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课程和上课地点;
- 学校与教师协商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每个班级的课程安排合理。
5. 教学评价:
- 学校根据选课制度,进行教学评价;
- 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参加考试、完成作业等,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
- 学校与家长、学生进行教学成果的沟通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和流程可能因学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

2024年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24年开始实行走班制的中学。
第三条走班制是指中学在教学中不再按照传统的班级划分, 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长, 实行课程个性化选择, 组成不同的教学班。
第四条走班制的实施, 应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条本办法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并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学生选课和分班第六条学生选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
第七条学生选课时间为每学期开始前的一个月,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选课申请。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学生选课情况, 合理组织课程, 并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班。
第九条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学习成绩, 合理安排教学班级和人数。
第十条学校应在选课期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内, 公布学生分班结果。
第十一条学生对分班结果有异议的, 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诉。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第十三条学校应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第十四条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 建立导师制度, 进行教学指导和辅导。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估和培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教材建设, 选用适合走班制的优质教材和教辅材料。
第十七条学校要加强课程评价与考核,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第十八条学校应保障学生的课程权益, 确保学生按照选课结果, 如期获得所选的课程教学。
第四章日常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应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合理规范学生的行为。
第二十条学校要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社团组织。
选课走班工作细则

选课走班工作细则本学期,高二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课走班.选课走班对于我省所有高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为在我校开展好选课走班,年级组领导、全体老师做了大量艰辛繁琐的工作,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学情调查、一次次的征求意见,现在高二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省教育厅精神并适合我校的选课走班制度。
制订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数理化教学班考勤办法》,这些方案的出台完善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制度,必定会促进年级及学校的发展.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2009年1、分单元走班: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每一楼层(八个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共五个单元。
2、教学班编班:(1)平行分班: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其中含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两个系列,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在单元内平行分班,.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班与班之间要成绩均衡,合理搭配,便于教学评价.(2)确定座次: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
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3)组建学习小组: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3、实行单元管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1)单元管理:每单元设楼层青年管理干事2人,负责本单元的学生管理和协调工作。
每个级部正、副主任各包靠两个单元。
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德育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制度

选修课走班管理制度随着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施行, 根据《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 我校在2021级学生中正式施行选修课走班制教学管理, 使静态班级变为动态班级。
这样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 在选修课中将出现学生走班上课的教学班管理新机制。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特制定本管理意见。
第一条必修课程依然按照原行政班管理模式, 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
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仪式、课间操、班会课、自习课管理等, 组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 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条选修课实行走班制管理模式:学生在选修课之前, 走到学校设定的、他即将参加的选修课教学地点去上课。
任科教师在上课之前点好名(点名册从内网上打印), 若发现有学生缺课, 立即上报学生处;学生处则加强巡逻, 凡发现有必须参加选修课学习而未准时参加的学生, 除批评教育外, 还要通知班主任, 与班级考核挂钩。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根据学校的安排, 班主任积极主动配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2)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走班制的特点, 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和困难, 尽心尽责, 主动工作。
(3)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支持和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工作,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大集体”观念, 在教学班要注意团结友爱, 维护班级的纪律和荣誉, 培养主人翁意识, 切忌乱动乱翻其他学生的课桌;每位学生也要做好财产安全工作。
特别要求班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5)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对于不适应“走班制”的学生要多关心, 及时与任课教师协商, 尽量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 以快速投入新课程的学习中。
第三条学科走班上课要求做到“三定”: 定临时班干部、定座位、定科代表;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小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小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选课走班的基本准则1、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保证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与稳固,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为今后升学和发展奠定基础。
3、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的负担得到分散,不会在任何一个学科上过分集中。
二、选课走班的具体实施方案1、选课时间和流程为了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选课情况和流程,我们将举办家长会和学生选课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规定以下时间和流程:(1)选课宣传时间:xx月xx日-xx月xx日。
(2)选课时间:xx月xx日-xx月xx日。
(3)选课流程:①家长和学生参加选课宣传活动,了解选课情况和注意事项;②家长和学生进行选课咨询,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建议;③家长和学生填写选课表,交给班主任审核。
2、开设课程在保证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与稳固的前提下,我校拟开设以下课程:(1)语文按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规定每个层次的授课内容和方法。
(2)数学按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分班,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规定每个层次的授课内容和方法。
(3)英语按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规定每个层次的授课内容和方法。
(4)科学选课区分为数学生和文化生,数学生选择数学班,文化生选择文化班。
(5)音乐选修区分为合唱和器乐两个方向,合唱班和器乐班进行分班。
(6)美术选修区分为素描和水彩两个方向,素描班和水彩班进行分班。
(7)体育选修区分为足球和篮球两个方向,足球班和篮球班进行分班。
3、分班原则在确定分班方案时,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和老师对学生的观察,采用如下原则:(1)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根据学科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分班。
(2)科学根据是否为数学生进行分班。
(3)音乐、美术、体育三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班。
(4)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保证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我校小学选课走班的实施方案。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校决定推行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制,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选课方式1.学生按照学科分组选择校本课程。
2.根据学生成绩和发展潜力,学校会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审定,有权调整。
3.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选择校本课程,并提交选课申请表,由班主任审核后签字确认。
二、实施步骤1.初一至初三年级每学年开设2门校本课程,共6门,高一至高三年级每学年开设3门校本课程,共9门。
2.学生在校内或学校官网上查看校本课程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且符合基本要求的校本课程。
3.学生填写选课申请表,班主任审核后签字确认。
4.选课结果公布在学校官网上,学生登录系统即可查询。
5.选课结果确认后,学生根据学校安排的选课时间表,按照时间轮换选修不同的校本课程。
三、教学组织实施1.根据选课结果,学校将组织教师团队,制订每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2.教师分别负责自己所授课程的授课任务,遵循课程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
3.校本课程选修的学生在学期内需要参加相应的校本课程考试。
4.根据选课结果进行学科走班,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
5.教学评估: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程表现、各科成绩以及综合能力素质档案等进行全面评估。
四、宣传与推广1.学校将通过开展轮流上课、校内展示、宣传推广等形式,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制度的宣传和推广。
2.学生、家长、教师要积极参与宣传和推广,宣传在学校校本课程中学习的重要性。
3.学校每学年度结束后,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学生和家长、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在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作出全面、详细、明确支配的方案文件。
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篇1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同学多元化进展,实现同学终身持续进展,学校打算本学期进一步深化实施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教学,为保证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的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详细内容如下:一、实施程序1、鼓舞老师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开发拓展性课程,编撰课程资料,尽可能的形成校本教材,报学校审核。
2、学校审核后确定课程,制作成海报在宣扬栏中宣扬,向全体同学公示。
3、依据同学的学科爱好、进展潜能、将来进展的要求、同学与家长的共识、以及老师指导意见等,引导同学通过自主选课平台自主选课。
4、同学选课报名结束后,组成新的班级,根据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拓展性课程教学。
5、制定和完善拓展性课程评价方案,每学期末对同学的拓展性课程学习状况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实施时间:本方案从第6周开头实施,本学期初一、初二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统一在双周周三团队课进行。
三、实施要求:1、同学:(1)准时到达指定教室候课,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得在教室滞留,不得随便调换上课班级;(2)上课须带笔记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仔细听讲,不得在上课期间做作业;乐观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2、指导老师:(1)指导老师在第6周周一前去图书室选择一本教材,或去书店购买一本教材(凭发票报销),作为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教材;(2)第一次上课前组织部分同学打扫好上课教室的卫生,桌椅摆放整齐;(3)课前仔细备课,充分预备,充分敬重同学的爱好、潜能和将来进展的要求;上课时尽可能地做到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4)教案写在"走班选课'活动记载本上,要求每节课写两课时的教案,一学期写14节左右的教案;(5)根据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课程教学,有事不能正常开课的,必需提前向学校教学处报告,作好调课支配并准时通知同学;(6)上课期间指定一名同学做好点名工作,对无故不参与的同学准时与班主任联系,并纳入期末评价;(7)支配同学做好上课教室电灯、门窗的开关工作,课后组织同学打扫好教室卫生。
选课走班管理制度

选课走班管理制度一、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公平公正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保证选课和走班的公平,确保学生在选择课程和转班时不受到任何不公正对待。
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选课规则和程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选择所需的课程和班级。
2、科学合理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选课和走班,确保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班级。
3、透明公开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透明公开,学生和家长应该清楚了解选课和走班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学校应该及时公布选课和走班的相关信息,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选课和走班的具体要求。
4、有序稳定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有序稳定,保证选课和走班的顺利进行。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选课和走班管理机制,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学生的走班顺利进行。
二、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点1、选课指导学校应该加强选课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选课信息和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选课讲座、发布选课手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选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
2、选课监督学校应该加强选课监督,建立健全的选课监督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学生选择的课程符合学习要求。
3、走班安排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科学安排走班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调整、分班分组等方式,适时调整学生的班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
4、走班管理学校应加强走班管理,建立健全的走班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教务处等部门,对学生的走班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走班过程的顺利进行。
5、信息录入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录入系统,及时记录学生的选课和走班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学生档案等方式,记录学生的选课和走班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问题处理学校应加强问题处理,及时解决选课和走班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调查、召开会议等方式,解决学生和家长在选课和走班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确保选课和走班的顺利进行。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细则

学校高中部选科走班教学管理细则为加强选考科目分类选科走班教学管理,规范选科走班教学中教与学的行为,保证选科走班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确保教学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班级管理第一条学科学考和部分选考科目实行走班教学。
根据考生志愿和学校固二走一原则,组建学考教学班6和选考教学班6个班第二条学考与选考教学班管理实行行政班班主任与选科学科教学班任课教师(教学班班主任)共同负责制。
教学班任课教师也是该教学班的班主任,是教学班学生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
第三条教学班实行小组制管理。
教学班班主任应在课程第一讲前,以原行政班为单位,将教学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座位安排时应尽量将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教学班座位安排应有利于教学管理,座位一旦确定不允许随意调换,教学班班主任要排定并打印固定座位表,用于点名管理。
第四条建立健全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
教学班班主任应在课程第一讲前,确定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走班组长等若干学生干部,并明确相关职责。
具体职责如下:班长——总负责人、主管纪律。
督促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的工作;定期召集班级管理成员会议,及时向教学班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学习、作业情况和提出教学建议等;督促本班同学按照规定的座次坐好,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协助教学班班主任考勤,对迟到、旷课、请假同学进行登记,每次课前交教学班班主任。
副班长——主要负责卫生、安全。
安排并督促值日生在课前课后擦干净黑板、清理教室;督促同学爱护所在行政班教室的一切物品,不得翻动教室里学生的物品;检查教室内公物损失状况,并及时作好登记和报告;下课后组织同学迅速离开教室;上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负责及时关闭教学班内的投影、空调、电风扇、点灯等电源、关锁窗门。
学习委员——主要负责作业的收齐和学习信息的上传下达。
具体负责督促各行政班走班组长在每次课后次日跑操前收齐本教学班同学的作业,完成《走班课程作业登记表》登记并与作业一起交给教学班班主任;在每次上课前到教学班班主任办公室把作业领回分发给学生,同时领回《走班课程作业登记表》便于下次作业收交情况的登记。
走班排课第二轮细则(共5篇)

走班排课第二轮细则(共5篇)第一篇:走班排课第二轮细则走班排课第二轮细则1,走班课程设置:历史与化学两科作为必选科目,可以任选其一或者两者都可选。
共可以组成16个组合:1.化学物理地理;2.化学物理生物;3.化学物理政治;4.化学物理历史;5.化学地理生物;6.化学地理政治;7.化学地理历史;8.化学生物政治;9.化学生物历史;10.历史物理地理;11.历史物理生物;12.历史物理政治;13.历史地理生物;14.历史地理政治;15.历史生物政治;16.历史化学政治2,选考和学考的课时比为4:1,晚自习不排学考,剩下的6科按每科2节晚自习安排,实现晚自习走班,三晚单排3,选考分层,按单科成绩,前4个班为优生班。
(满足单科分层的前提下,选考散客均为优生的趋同)4,取消早上1.2节不排非高考学科的限制,以保证非高考学科的老师不增加。
5,学科进度按周为单位保证一致。
6,学科教师氛围AB组进行不重叠排课,方便临时性的代课和调课。
7,音体美计算机课有自己固定的上课场所(信息技术2间)8,排考系统要保证9,临时调课界面要直观友好。
第二篇:走班排课方法谈谈新高考走班排课的方法新高考后,混合教学模式给学校的排课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分层走班,都无法通过普通的排课手段解决问题。
前阵子有时间研究了一些,主要是研究行政班和走班结合下走班排课的方法,就是研究选课科目的排课方法,当然非选考科目也适用。
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并且成功排出来了。
就讲其中一种思路吧:学生选3门科目,因此我就排3节课(3节选考、3节非选考),每星期上多少节就循环多少次。
就以我们统计的数据来为例子说说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先分班后排课1.分层分班:分班分不好,后面很头痛,尽可能把相同组合分到一个班,这样约束条件就少一些,冲突更少一些2.排课:排课就是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当中找到没有冲突的那一种。
比如700多个学生,假设选课都平均的情况,有24间教室,每科有4个教师,每个教师带两个班。
实验东校走班规则

实验东校走班规则实验东校走班规则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东校决定引入走班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
走班制度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
为了确保走班制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规则。
二、选课规则1. 选课时间:每学期开始前两周为选课时间,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
2. 选课方式:学生可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选课,系统将提供详细的课程信息和说明。
3. 选课限制: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可选择8门课程,其中必修科目占总门数的一半以上。
三、课程安排1. 课程长度:每节课为45分钟,上午共有4节课,下午共有3节课。
2. 课程调整: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教师请假、校园活动等),可能需要调整部分或全部的上课时间。
调整后的具体安排将提前通知给全体师生。
3. 优先级原则:学生的选课将按照优先级原则进行安排,优先级高的课程将被优先安排在上午或下午较好的时间段。
四、选课结果1. 选课确认:学生在选课截止日期后,系统将公布选课结果,并通知学生核对确认。
2. 选课冲突:如出现选课冲突,系统将自动调整冲突的课程时间,并通知学生调整结果。
3. 调整期限:学生可在选课确认后的一周内提出调整请求,超过期限将无法再进行调整。
五、考核评价1. 考勤制度:学生应按时参加所有选修课程,迟到、早退和缺勤次数过多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2. 成绩评定:各门选修课程都将有相应的考试或考核方式,成绩将计入学生档案并影响综合评价。
3. 评语填写:每位任课教师需及时填写评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指导意见。
六、规则执行1. 规则宣传:校方将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走班规则,并解答相关问题。
2. 规则监督:学校将设立走班管理小组,负责规则的执行和监督,并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3. 违规处理:对于故意违反走班规则、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学生,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家长参与1. 家长会议:每学期开始前将组织家长会议,介绍走班制度并讨论相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课走班工作细则本学期,高二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对于我省所有高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
为在我校开展好选课走班,年级组领导、全体老师做了大量艰辛繁琐的工作,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学情调查、一次次的征求意见,现在高二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省教育厅精神并适合我校的选课走班制度。
制订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数理化教学班考勤办法》,这些方案的出台完善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制度,必定会促进年级及学校的发展。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2009年1、分单元走班: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每一楼层(八个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共五个单元。
2、教学班编班:(1)平行分班: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
其中含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两个系列,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在单元内平行分班,。
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班与班之间要成绩均衡,合理搭配,便于教学评价。
(2)确定座次: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
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
(3)组建学习小组: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3、实行单元管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1)单元管理:每单元设楼层青年管理干事2人,负责本单元的学生管理和协调工作。
每个级部正、副主任各包靠两个单元。
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双轨制”管理,从制度上弥补原来班级管理的“真空”,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全员德育中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行政班和教学班、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班主任之间是支撑关系和互补关系。
(2)教学班管理:①教学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对应行政班班主任都是教学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管理核心,全面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原行政班班主任反馈,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
任课教师主要职责:认真准备讲授内容,按时上下课,不拖堂。
负责选出教学班班长及各小组组长;认真做好座次安排、卫生值日、维持纪律等工作,自备点名册,做到及时了解并登记学生出勤情况;要将学生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及时记录上报或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协同行政班班主任及时解决。
因为任课教师未及时或未履行职责,对学校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应行政班班主任:要组建教学班学生信息登记(姓名,住址,家庭联系电话等);巡视教学班纪律卫生保持情况,并查看本教室公物教学设施学生物品保存情况。
协助处理严重的突发或违纪事宜。
②教学班学生班委会组建:A:班内设一位班长,直接对任课教师负责,如有问题直接和任课教师联系。
帮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考勤、课堂纪律维持、安排值日等常规工作。
B:组建教学班班委会,成员由班长和来自单元内各行政班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成,各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的同学到指定教室上课,对选修同一模块的本班同学及时认真考勤(同学有事负责向任课教师请假)、管理,教学班上发生的问题直接向行政班班主任汇报。
小组长同时又是课代表,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收发作业工作。
③教学班学生守则:A: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任课教师的管理,按指定位置就座,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向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请假。
B:认真按照课时计划做好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2分钟到达教室,下课1分钟迅速离开教室,保证课间得到休息。
C: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公物,不得翻动其他学生物品。
D:认真听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自觉认真地参加模块考试(包括修习不合格后的补考)。
E:自觉爱护所在教室的环境卫生,不随地乱吐、乱扔东西。
走班时自己的课桌上锁、清理好自己桌面,为其他走课同学提供方便。
来往走班走廊上安静有序。
(3)行政班管理:①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原行政班班主任做好,行政班学生的表现,是考核班主任的主要依据。
②除走班上课的学科外,其他学科及早晚自主学习时间仍在行政班内学习,原行政班学习小组根据选课情况重新组建,尽量做到选课相同的在一个学习小组。
③行政班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班级学生所在的教学班中,加强和教学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走班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4、全面实行“导师制”。
(1)“导师制”是新课程背景下为指导学生选课和落实全员德育而建立的一种师徒式的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制的补充。
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辅导10--2 0名学生,或仅限于原来的行政班,或跨原行政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略作调整。
(2)导师职责: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向学生解释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确保学生能理解手册的各项规定;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和兴趣点;帮助学生了解高校招生的各种规定,从而为学生选课提出相应的建议,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根据选课手册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创造一种温暖、真诚和开放的师生关系。
5、加强学分管理。
(1)完善、严肃学分认定办法,从制度上保障选课走班的进行。
从学习课时、修习过程、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只有修习课时达到规定课时的90%(36×90%=32.4 18×90%=16.2)、修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由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打分,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出分数,60分为及格)良好,模块考试成绩合格才给予相应模块学分。
(2)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为完成课程时的学分认定提供参考依据。
青年管理干事必须配合级部负责本楼层或所有学生的考勤记录,逐次检查教师、学生的上课情况。
(3)实行人性化的补考制度,对于那些第一次模块考试不理想,学分认定不及格的同学,年级统一组织补考。
(4)对于未办理退学手续,而不参加上课及考核者,该模块作自动放弃处理。
(5)本条例解释权归巨野实验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生评价工作,加强学分管理,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精神,学校特制定本学分认定细则。
一.组织管理1、学分认定委员会。
(1)人员组成: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全面负责实验年级学生学分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小组:(1)人员组成:组长:成员:学科备课组长学科备课小组教师(2)职责:负责对本学科学生的学分进行初步认定。
3、设立学分管理档案。
学分认定结果及时归入学生学分档案,作为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并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4. 学分仲裁组:组长:成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5.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社区服务部分和社会实践部分;研究性学习部分组长: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二.学分要求1、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2、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区实践6学分)。
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
3、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方法。
学分认定成绩包括两部分,学校统一组织的各模块考试成绩和学习过程表现成绩,其比例可掌握在6:4之间(考试科目和考试科目的比例可有所不同)。
1.过程评价共40分:其中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10分,过程质量反馈10分。
(1)出勤10分—每旷课1节扣1分(经批准的病、事假,由任课教师给学生补修所缺课时,不扣分), 旷课总节数超过总课时的1/6(即6节)时, 即不能取得该模块学分;出勤分=10×出勤课时数/模块课时数(2)课堂表现10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包括实验操作、外语包括口语):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动手参与能力强,踊跃发言,记10分; ②上课能认真听讲,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较强,有时能发言,记9分; ③上课能遵守纪律,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动手参与能力不够强,偶尔能发言,记8分; ④上课不能遵守纪律, 学习被动,不能动手参与教学活动,经常不发言,记7分或7分以下;睡觉记5分,旷课记0分,迟到记8分。
(3)作业10分—作业质量6分(作业A等6分,B等4分,C等2分),作业数量4分(一次未交扣1分,多次未交直到扣完为止)(4)平时测验占学分评定的10%,此项由任课教师记分。
2. 终结评价: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由学校统一命题组织纸笔测试(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采用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或转化为百分制)。
由备课组组织评卷,并给出成绩。
3、模块考核成绩=终结评价分×60%+过程评价分模块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满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或按一定比例确定合格人员和不合格人员。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1.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构成要素及权重(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成果;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
(2)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占30%。
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的评价分A、B、C、D四等,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
该项等级由课题评审小组考核提供。
(3)成果占50%。
研究性学习成果或活动成果的评价分为A、B、C、D四等。
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为A等,获市直级奖励的为B等,获校级奖励的为C等,不获奖的为D等。
分别给予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
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4)其余的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记录和过程记录占20%。
分为A、B、C、D四档,各档对应分值为此项分值中的满分、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分、零分。
该项等级由社团指导师提供。
2.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构成及权重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包括: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
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各占25%。
每次社区实践活动均应提供计划、记录、总结及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视材料提供情况分为A、B、C、D四档,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周是该项学分认定的前提,此项材料由班主任组织考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