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经历,新生必看
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
![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5348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a.png)
受骗经历作文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受骗经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受骗经历作文篇1今天下午,我和奶奶到展销会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还想买一点好东西。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有一家商店在抽奖。
于是我们就走过去看。
“抽奖是免费的,要是抽中8就只要付30元钱购买本公司的产品。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去,用手抽出一张纸,他看了一看,是3号,告诉了店主。
店主就给了他100元,说是抽中3号得到奖金100元。
那个人又抽了一次,又是3号,店主又给了他100元钱。
他又一次把手伸进篮子里抽号码……那位男子抽了45次,都是3号。
拿到4500元钱。
那位男子刚走开,另一位年轻小伙子上去抽号码。
只见他一摸,中了一个20元,第二次他又中了一个100元。
随后又有几位中了不同程度的奖,只有少数几位付了30元买了他们公司的产品。
不知不觉中奶奶也走上去抽了一次号码。
等我看见时奶奶已经把纸摊开了。
我接过纸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中了一个8号。
店主已经拿出了洗发水。
奶奶从皮包中拿出20元钱给店主,说:“这一瓶洗发水还给你们,我白送你们20元钱。
”可是,他们不肯,非要奶奶付30元钱,并拿走洗发水。
奶奶拉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路上,我想:“那几个中百元大奖的人一定是店主安排的,他们一定是在纸上做了记号,只是我们看不出来吧了。
所以,顾客抽的大部分是8号。
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办法,反正是让顾客受骗上当的。
请广大群众注意,切勿上当。
受骗经历作文篇2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的心情格外的棒。
一路哼着小曲,和同学一起去书店看书。
看完了书,我和同学一起向公园走去,想再去公园玩玩。
路过一个卖饰品的小摊,我停下了脚步。
瞧,上面摆着各种小巧玲珑的饰品:布娃娃。
亮粉。
水晶球……真是应有尽有。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03467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4f.png)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会谈“骗”色变,听到那些诈骗事件是不是胆战心惊,接到陌生电话是不是心有余悸?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诈骗套路TOP 1网络刷单现在网络普及,更多的诈骗发生在了网上,让你猝不及防。
请听到是刷单的都不要相信,让骗子无机可乘。
电电提醒:兼职方法千万条,赚钱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警方提醒刷单就是骗局,请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相信。
TOP 2冒充熟人诈骗骗人会在互联网上获得你熟人的个人信息,或者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你熟人的社交账号,然后向你发起因紧急情况需要借钱的要求。
电电提醒:应核实熟人身份再考虑借钱或者转账。
警方提醒遇到骗子熟人要转账,借钱等操作,打个电话进行二次确认便能拆穿骗局。
TOP 3兼职诈骗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工作,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还可以赚钱补贴生活。
然而,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兼职的背后还隐藏着陷阱,很多学生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被骗走了家里给的生活费。
警方提醒在找兼职的时候,应多留一个心眼,先核实该工作单位是否正规。
如果需要先交保证金的兼职工作,那就不要去了,多半是骗人的。
TOP 4奖\助学金诈骗接到陌生来电或短信谎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告知学生有一笔助学金待领取,并要求支付手续费用等,达到使学生转账的目的,或者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才能将其奖学金转入,以转走银行卡的钱。
警方提醒学生要牢记一点:学生申请办理各类政府,高校,和社会提供的资助均为免费,工作人员不会向家长和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当接到假冒教育局工作人员的来电或短信时学生要坚持一个原则:我不信TOP 5校园贷自称是校园贷代理,有内部渠道可以帮大学生贷款,并承诺贷款不成功不收钱。
而所谓的内部渠道,不过是伪造工作证或转账记录,“证明”其有还款能力,从而赚取巨额手续费,贷款成功后还有高额的利息。
校园贷诈骗还常常引发如“敲诈勒索”“寻滋挑事”“暴力催债”等社会问题。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849a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6.png)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巨大,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成为了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大学生受骗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案例一:网络兼职诈骗小李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某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招聘兼职的广告,声称只需在家上网,每天工作几小时,就能轻松赚取几百元。
小李心动之下,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添加了对方。
对方要求小李先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并承诺工作后会返还。
小李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便按照要求转账。
结果,对方收到钱后便消失无踪,小李意识到自己被骗。
分析:此类诈骗利用了大学生想要兼职赚钱的心理,通过虚假的招聘信息诱导受害者交纳所谓的保证金或培训费。
大学生在寻找兼职时,应通过正规渠道,对于要求先交费的工作要格外警惕。
案例二:虚假购物诈骗小张在网上看到一款手机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便决定购买。
在与卖家沟通后,卖家要求小张通过非官方渠道转账支付。
小张转账后,卖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发货,最后直接失联。
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虚假购物诈骗。
分析:虚假购物诈骗通常以低价诱惑消费者,然后通过非正规渠道要求转账。
大学生在网购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要提高警惕,避免私下交易。
案例三:冒充熟人诈骗小王收到一条短信,称是其好友小赵,因为手机丢失,需要小王帮忙转账给一个紧急联系人。
小王没有多想,便按照短信中的指示进行了转账。
后来,小王联系到小赵,才知道小赵的手机并未丢失,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的诈骗。
分析:冒充熟人诈骗利用了受害者对熟人的信任,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诈骗。
大学生在接到此类信息时,应先与熟人直接联系确认,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
案例四:虚假奖学金诈骗小刘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学校财务处的工作人员,通知小刘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并要求小刘提供银行卡信息以便转账。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cbb0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6.png)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在当今社会,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
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以期提醒大家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校园兼职诈骗。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校园论坛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兼职的帖子,对方声称只要在家轻松工作,每天几个小时就能赚取可观的报酬。
小明心生兴趣,通过微信联系了对方,并按照对方指示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
随后,对方要求小明先交纳一定的“押金”作为保证金,才能开始工作。
小明照做了,但随后对方却消失了。
原来,这是一起校园兼职诈骗案件,小明被骗了数千元。
案例二,虚假投资诈骗。
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她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了一位自称是股票投资专家的“大V”,对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着自己的高额收益。
小红被对方的言辞所吸引,便通过私信向对方咨询投资事宜。
对方称只要投资一定金额,就能获得高额回报。
小红动心了,便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了对方所说的投资项目中。
然而,等到该项目到期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小红的提款请求,最终导致小红本金付之东流。
案例三,虚假求职诈骗。
小李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他在求职网站上投递了多份简历,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电话,对方声称只要交纳一定的“培训费”,就能保证录用。
小李怀疑对方的诚信,便查找了该公司的资质信息,结果发现该公司根本就不存在。
原来,这是一起虚假求职诈骗案件,小李险些上当受骗。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件,它们告诉我们,网络诈骗无处不在,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更需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在面对类似诈骗时,大学生要保持冷静,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掉以轻心,要多与家人、朋友商量,避免孤军奋战。
防骗小故事
![防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792d2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9.png)
防骗小故事谨防被骗,提高警惕,少贪便宜。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防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防骗小故事篇一大一女生钱被骗8月23日,正是新生报到的时候,某高校大一新生张婷(化名)遇到3个打扮学生模样的男子,3人自称是来看同学的,分别来自香港大学等三所高校。
3人告诉她,几人住在喜来登饭店,因钱花光了,所以面临被赶出来的境地,其中一“男生”李龙(化名)说,想和叔叔联系打钱过来,希望能借用张婷的银行卡。
张婷想,遇到有困难的人理应帮助对方。
张婷于是告诉对方:“我卡里有5100多元钱,你们打在我卡里吧。
”李龙当即便与叔叔联系,在电话里,李龙把对张婷说的话说了一遍,然后说打3万块钱到卡里,并将张婷的卡号在电话里说了。
随后,李龙3人让张婷陪同一起去提款机上看钱到了没有。
但是查询了数次都发现钱没到账上。
李龙几人提出拿卡在学校对面提款机上查询。
张婷又和3人到校外提款机上查询,钱还是没到。
李龙顺手拿过卡说:“奇怪,怎么还没到账?”随后又将卡还给了张婷,之后3人借故离开了。
3人离开后,张婷觉得这几个人有点奇怪,于是拿出银行卡检查,却发现这张卡并非自己的那张,急忙到银行查询,发现这是张废卡,而自己卡上的钱早已不翼而飞。
她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立即向派出所报了案。
防骗小故事篇二当第一个方案不成功的话,那么抢匪就会有第二个方案,让你上车继续打电话,然后又是电话没有电了,要借你的电话打一下,如果你的手机拿给他使用的话,那么他就会在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而同时又会将一些废纸装成得要的文件故意丢在路上,或是其他的一些不价钱的东西假装丢下车,要你下去帮他捡这些约张,如果你出自于好心下去捡的话,那么很抱歉朋友,你的手机也将跟你说Bye Bye了!因为心细的抢劫会给你留下一段路程的距离让你步行一下,才好有机会溜之大吉!如果你真的下车帮他们捡东西的话,那么你就中计了。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理会他,管他掉了什么再值钱的东西也不要管他,由他们自己抢好了!防骗小故事篇三当前两者的方案都没有成功后,抢匪可能会实施第三种方案,那就是硬抢的,此时往往会有另外的一此人过来以看热闹的身份现现在人群当中,如果对方看到了机会成熟了,然后就地一把夺下你手中的电话,然后就溜之大吉了!防骗小故事篇四一.立即报停挂失你的手机号码,并尽最快的速度通知你的朋友及亲人,告知你的手机被人给黑了。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5b17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png)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大学生因为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上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被骗案例。
小明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上大学的费用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
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了一份兼职广告,广告上写着“高薪兼职,时间灵活,无需经验”。
小明觉得这个兼职机会很好,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费的问题,于是他主动联系了广告上的电话。
通过电话,对方告诉小明这个兼职是为一家新开的电商公司担任推销员,他们只需要帮助销售他们的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提成。
小明对这个机会很感兴趣,觉得既能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又能锻炼自己的推销技巧,于是他决定去面试。
面试那天,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对小明说他们并不要求任何工作经验,只需要他有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然后,他给了小明一份合同,要求他支付一笔入职费用,用来购买产品的样品。
拿到合同后,小明发现虽然上面没有金额,但是有一个签字处,表示自己同意支付相应的费用。
小明回到宿舍后,和室友商量这个事情。
室友看了合同后觉得有些不对劲,劝告小明不要轻易签字,并且上网搜索了一些信息,找到了类似的骗局案例。
室友把这些信息告诉了小明,提醒他谨慎对待。
小明最终相信了室友的话,决定不签合同。
他打电话告诉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自己有所顾虑,不准备参加这个兼职了。
对方十分不屑地回答,“你这机会白白错过了”,然后挂断电话。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被骗的典型特点。
首先,大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利益的渴望,容易贪图一时的小利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其次,骗子常常利用诱人的兼职机会、高薪诱惑来引诱大学生上当。
最后,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需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困难也应该找一份正规的工作,切忌投机取巧。
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给予的承诺,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金钱交易的情况。
遇到有可疑的兼职,应该先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7150e086844769eae109ed0b.png)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
0、上大学前,以为可以赚些钱了,找份兼职挣点小钱乐呵呵
的生活;后来才发现,兼职很多,给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经验”,至于小钱嘛,就真的是小钱了哦。
大一大二找兼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虽说是大学生但能做的事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没有难度。
真不知道以前选这些是为了什么。
能力离理想是那么的远,这时你就知道大学需要我们要学什么了。
1、上大学前,以为大学是60分万岁;现在的07级师兄姐出
去找工作的时候才知道,面试的第一个问题或许是你得专业排名,或你必修课成绩的平均分。
请记着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总是最重要的。
2、上大学前,听学长学姐说,大学真的超级美好,又自由,又轻松;其实读下来,只能说比高中稍微轻松点,其实大学是最应该好好读书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学变成了释放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压力的地方。
”到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3、上大学前,听说大学都要谈恋爱,那才叫不辜负美好
时光;现在才发现,没有谈恋爱的依旧没辜负美好时光,谈了恋爱的也不见得就珍惜了这良辰美景。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跟风谈恋爱。
4、上大学前,做着在图书馆抱一堆书洒落一地然后邂逅
一个人的梦;上了大学才发现,那种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就算
发生,也一般发生在某个面容娇美、身材娇好或气质绝佳的人身上。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7bd3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b.png)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这些案例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让人们对网络交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惧和不信任。
下面,我们将以一起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为例,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个自称是留学生的女孩小红。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聊天后,小红提出见面,并称自己需要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小明出于好心答应了小红的请求,并在见面时将一定数额的钱交给了小红。
然而,事后小明才发现,小红并非留学生,而是一个专门利用网络交友骗取他人钱财的骗子。
这起案例引发了人们对网络交友的关注和担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频频发生呢?首先,网络交友的虚拟性让人们很难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轻易地伪装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虚假信息很容易蒙蔽他人的眼睛。
因此,当网友们在现实中见面时,往往很难确认对方的真实情况,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其次,一些人在进行网络交友时缺乏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他们往往轻信对方的言辞,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让他们有机可乘,轻易地蒙骗了受害者。
那么,面对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加强对网络交友的风险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进行网络交友时,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辞,要学会辨别和筛选对方的信息,避免成为骗子的目标。
其次,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观念。
网络交友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网络交友,不盲目相信或排斥,要学会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核实,慎重选择交友对象。
最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对于网络交友中的欺诈行为,我们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防范意识,一旦发现有人利用网络交友进行欺诈,要及时报警和寻求法律援助。
总之,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加强风险认识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观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交友环境。
大学生诈骗案例分析
![大学生诈骗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5711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5.png)
大学生诈骗案例分析近年来,大学生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大学生的天真和缺乏社会经验进行诈骗活动。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大学生诈骗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
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在网上购买了一款价格便宜的手机。
但是在付款后,他却再也联系不上卖家,手机也没有寄到。
经过调查,发现卖家是一个利用假身份信息注册的虚假网店,专门诈骗大学生的钱财。
这种案例属于网络交易诈骗,利用了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依赖和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导致了经济损失。
其次,还有一些电话诈骗案例。
小红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她涉嫌了洗钱活动,需要配合调查。
小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便被对方吓唬,按照对方指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到指定账户。
事后,她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这种案例属于电话诈骗,利用了大学生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恐惧心理,导致了财产损失。
另外,还有一些校园贷款诈骗案例。
小李因为生活费用紧张,便在校内某APP上申请了一笔小额贷款。
然而在申请过程中,对方要求他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和学生证等资料,结果对方却将他的个人信息泄露并进行了盗刷。
这种案例属于校园贷款诈骗,利用了大学生的急需用钱和不成熟的金融意识,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大学生诈骗案例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大学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网络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盲目相信所谓的“低息贷款”等诱人的宣传。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和金融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大学生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5d0b9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5.png)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1、虚假承诺中介陷阱: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可能不太好,希望通过打工缓解家庭困难,有个别家教中心会以几十元中介费的要求承诺提供家教机会,但可能你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这是常见的骗人方法。
防范措施:新生入学应先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不要盲目寻找各类兼职工作。
2、热情帮忙借机行窃:骗子“欺负”新生人生地不熟,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
防范措施: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被骗。
3、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到寝室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
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文具、手机、电脑之类。
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防范措施: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
4、诈骗电话: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
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
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防范措施: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5、冒充老乡趁机盗窃: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者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他们的信任,并趁机盗走学生财物。
防范措施:对陌生人要确认其身份,另外,宿舍记得及时上锁。
6、冒充老师骗钱财:新生报到后,在宿舍寝室休息,有人进来说:“你们是今年的新生吧,我是某某老师,这是某某卡请把费用交一下。
”既然“老师”来了,就赶快交钱吧,付了钱拿了卡,这个“老师”是谁,没人认识。
最后才发现被骗了。
防范措施:骗子往往就利用这个机会实施诈骗,所以要记住,在正式上课之前,你只认一个人,就是辅导员。
7、“孩子”要钱:“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到我同学的银行卡上……”由于子女到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会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情况,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犯诈骗心得通用6篇
![犯诈骗心得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0de82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e.png)
犯诈骗心得通用6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写心得,我们能更好地总结教训,避免重复错误,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犯诈骗心得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犯诈骗心得篇1这次导师课的主题是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作为一个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
大概是两三年前吧,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放暑假在家里,qq 好友突然找我,问我借钱,因为是之前的同学,也没啥防备,后来钱转过去之后,看到其他同学说的,这个人号被盗了,我才意识过来,其实怎么说呢,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会儿的自己好傻,什么人都相信,就没有一点点防备可能也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之前那会儿对这些电信诈骗什么的都不咋熟悉吧,根本不会去怀疑什么。
前段时间还有个新闻,说的是一位研究生还是博士生被骗了一笔钱,那条新闻一出来有很多人骂那个受骗者,说他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好人坏人都分不出来怎么怎么的,无一例外,都在指责他,但是下面有条评论我记得特别清,那个人说因为他上了这么多年学,平时接触的都是和他一样的人对啊,学历说明不了什么,可能刚好那个骗子跟他说家人生病了在医院需要打钱,他怎么会顾得上这么多。
最近两个月,学校里被骗的好像特别多,辅导员也强调了好多次,有次开班会也是说的这个,老师当时说如果有人让你打钱之类的,你要拿不定主意,就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去找她,然后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了一封邮件,说是什么校长室还是教务处发的来着,下面有条链接,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准备点开的,突然想到老师说的话,就跟我舍友说了,她说,学校里有事肯定通过辅导员班委传达给你,怎么可能给你发邮件,我恍然大悟,感谢我的辅导员,感谢我的舍友,要不然我又可能被骗了最近的电信诈骗真的特别猖獗,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识,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反正我是记住了,让转钱的一律都按骗子处理,让填身份证什么的也是骗子,不听不信不理睬。
犯诈骗心得篇2诈骗这个话题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身边时常有很多诈骗事件发生。
社会实践文档——大学生上当受骗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文档——大学生上当受骗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8363d1a58da0116c1749bd.png)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大学生上当受骗个案分析课程名称:学院:专业:年级:大一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5 月22 日目录一、前言 (4)二、组员分工介绍 (5)三、实施计划方案 (5)四、调查成果展示 (5)五、调查结果分析 (6)六、对策建议 (7)七、结语 (8)八、参考文献 (11)九、附录附录1(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12)附录2(采访记录) (15)附录3(网络资源) (18)附录4(心得体会) (19)大学生上当受骗个案分析前言:大学上当受骗案例是指以大学生为作案目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行为的案件。
这类案件属于诈骗案件,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上当。
案件发生后,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但给学生造成了物质损失,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学生心身受到沉重打击,学生烦恼或陷入经济困境,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案件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
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成为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防范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
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诈骗案件的发生,作案人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容易动恻隐、怜悯之心。
另一方面利用个别大学生贪图小利、爱慕虚荣的心理,靠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如假冒身份、骗取同情达到骗财骗物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一些大学生通过上网结交朋友,由于缺乏识别能力有的上当受骗,尤其个别女生交友不慎,不仅被骗钱财,还为此遭到强暴或性侵害,甚至惨遭杀害。
【冷笑话】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
![【冷笑话】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https://img.taocdn.com/s3/m/d6c3d0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7.png)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嘿,亲爱的大一新生们,欢迎你们踏入这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大学校园!在这里,你们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旅程。
不过,别急着被满眼的学术殿堂和青春活力冲昏头脑,今天,我这个“老司机”就来给你们揭秘那些大学时光里,藏在冷笑话背后的“真相”,保证让你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选课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刚入学时,听到学长学姐们谈论选课大战,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不就是选个课嘛,能有多难?”结果一到选课系统开放那天,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
屏幕上跳动的课程选项,就像俄罗斯方块里的彩色方块,需要你眼疾手快,还得有策略地堆叠。
一旦手慢,心仪的课程就“唰”地一下被抢光,只剩下那些无人问津的“冷门大块头”。
这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选课也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场心理战。
二、图书馆里的“隐形人”说起大学图书馆,那可是个学习圣地,也是冷笑话的温床。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排排书架间,有人埋头苦读,仿佛与书本融为一体,成了“隐形人”。
这些“隐形人”的特点是,无论你身边多么嘈杂,他们都能稳如泰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一旦你试图找他们借笔或问个问题,他们就会像突然“显性”一样,一脸茫然地看着你,仿佛刚从另一个星球回来。
这时候,不妨相视一笑,因为你们已经共同拥有了这段关于“隐形人”的有趣记忆。
三、食堂阿姨的“手抖艺术”大学的食堂,是另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每次排队打饭,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未知的冒险。
尤其是当你站在那个传说中的“手抖阿姨”面前时,心情更是忐忑不安。
她的手,仿佛有魔力,能准确控制每一勺饭菜的分量,时而慷慨大方,时而又吝啬得让人想哭。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请求:“阿姨,能不能多给我点肉?”只见阿姨微微一笑,手轻轻一抖,那块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缩小了一半。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但这也成了日后与朋友们津津乐道的笑料。
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案例
![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50b7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0.png)
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案例作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有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大学生求职的心理进行欺诈。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关于大学生求职被骗的真实案例。
小明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怀着对工作的渴望,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
在网上投递简历后,他很快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
面试的过程非常顺利,公司表示对他很满意,并承诺给予他一份高薪的工作。
小明非常高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然而,当小明到公司报到后,才发现这家公司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
办公室破旧不堪,同事们看起来也很落魄。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公司要求他交纳一笔“培训费”,并称这是为了培训他的技能,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欺诈手段。
小明感到非常气愤和绝望,他的求职之路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陷阱和骗局。
首先,一些不法公司利用大学生对工作的渴望,故意设置高薪诱惑,吸引他们前来应聘。
其次,他们往往会在面试过程中掩盖公司的真实情况,让求职者措手不及。
最后,他们会以各种名目要求求职者交纳费用,实际上是在进行诈骗。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意识和防范能力。
首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薪诱惑,要对公司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其次,面对面试时,要提高警惕,多和在职员工交流,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最后,对于任何要求交纳费用的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总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薪诱惑,以免落入陷阱。
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打击这种欺诈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求职环境。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一些启示和警示,让大家能够避免类似的陷阱和骗局,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大学生受骗案例
![大学生受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bf49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b.png)
大学生受骗案例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国家的未来希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却因为缺乏经验和认知能力,容易成为各种骗局的受害者。
下面就来讲述一个大学生受骗的真实案例,希望能给其他大学生敲响警钟。
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平时喜欢在网上购物,有一天他在某个购物平台上看到了一款价格便宜的手机,于是他立刻下单购买了。
然而,等他收到货物后才发现手机的质量很差,根本无法使用。
小明感到非常气愤和失望,他觉得自己被骗了。
这个案例中,小明之所以会受骗,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对网购的认知和经验。
他只看中了手机的价格,却没有注意到商家的信誉和产品质量。
在网购时,很多不法商家会利用价格诱惑消费者,然后以次充好,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因此,大学生在网购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多留心商家的信誉和评价,不要贪图小便宜而忽视产品的质量。
除了网购,大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容易受骗的情况。
比如,一些非法兼职、虚假招聘信息,以及各种投资理财诈骗等等。
在面对这些诱惑时,大学生要学会保持冷静,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和利益诱惑。
同时,也要学会向身边的老师、家长或者是有经验的朋友请教,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自己陷入骗局。
综上所述,大学生受骗案例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经验和认知能力,容易被各种诈骗手段所利用。
因此,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陷阱时,一定要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者是虚假信息,避免自己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大学生的重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64ee4a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4.png)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找工作不可心急,也不能盲目的找,而是需要冷静分析,想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再做决定,每年毕业季都会爆出某某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新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小心被套路!篇1传销陷阱小华看到了他高中时期好朋友小贝的邀请。
小贝自称已经在他所在的城市帮他留意了一个好工作,陈刚毫无戒备地来到南方,见到了她的同学。
第三天,她就被带去见“老板”。
当天陈刚即被要求交纳3800元“入会费”。
受过高等教育的陈刚怀疑自己被骗进了传销陷阱,于是拒绝了“老板”的要求,考虑着尽快离开。
但他的想法很快被察觉,被锁进了一间房里,钥匙也被夺走。
毕老师提醒: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进行店面销售,而通过传销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
而传销,其实是指公司不生产任何产品,哄骗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入会交钱发展下线,该行为已经受到了国家的严令禁止。
虚假招聘陷阱大学生李浩刚刚毕业在家中待业时,看到在网页广告弹窗中蹦出一份总经理助理的招聘信息。
当看到某国企身份并月薪7000元后,她毫无戒备地联系了招聘信息后的联系方式。
当面试过后,发现此“国企”是个20人不到的小皮包公司,安排的职位并不是月薪7+ 的“总助”而是个2000不到的“文员”的时候,她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了。
毕老师提醒:将一切未知来源的诱惑挡在门外,天上不会掉馅儿饼,找招聘信息一定要到正规的平台查询!当你在正规平台浏览到自己心仪的职位后,要先自己收集下此公司的基本信息,如:是否有经营许可证明、公司员工数量、公司主要业务和所在行业等。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充分了解此公司,还会在面试的时候为你加分哦~色情陷阱王潇是北京的一名女大学生。
想赚些外快的她立刻被一则“高薪诚聘男女公关”招聘信息吸引住了。
“你好,我想应聘女性公关的工作。
”王潇拨通了招聘信息后方联系人王女士的电话。
“是一个人吗?为了保护你的个人隐私希望你保密。
自己被骗钱的总结
![自己被骗钱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3c2b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d.png)
自己被骗钱的总结前言在现代社会,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诈骗和欺诈行为的影响。
无论我们是否经验丰富,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骗取我们的钱财。
作为一名曾经被骗过的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本文将总结我个人经历的骗局,并提供一些建议来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骗局一:网络购物欺诈我个人经历过一次网络购物欺诈的案例。
当时,我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一款特别吸引眼球的电子产品,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我打开商品页面看了看评价,结果发现评价全是五星好评,没有任何差评。
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了该产品。
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
当我支付完款项后,卖家就消失了。
我没有收到任何确认邮件或配送通知,商品也从未寄到。
我尝试联系卖家,但卖家关掉了店铺。
最后,我只能承认自己被骗了,损失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总结经验教训这次骗局让我深感痛心和后悔,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类似的骗局:1.谨慎选购:在购物时要审慎选择,特别是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要保持警惕。
如果某个优惠价格过于诱人,那就可能是一个陷阱。
2.查看评价:在购买前要详细查看商品评价,特别是差评。
如果一个商品只有好评但没有差评,那可能是一个虚假的商品页面。
3.了解卖家:在购买前,要尽量了解卖家的信誉和口碑。
如果该卖家有较多的投诉记录,那可能是个不可靠的卖家。
4.使用安全支付方式:仅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进行交易,如信用卡、支付宝等。
避免使用直接转账等不安全的方式。
5.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等。
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后,可能被用于进行诈骗活动。
骗局二:电话诈骗除了网络购物欺诈,电话诈骗也是一个常见的骗局。
我曾经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对方称我涉嫌洗钱犯罪,需要我协助调查。
电话中对方声称需要我提供我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以便帮助他们调查。
大学生校园常见的骗局有哪些
![大学生校园常见的骗局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855904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d.png)
大学生校园常见的骗局有哪些如今,大学生在校园里面被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这让校方和家长都心慌慌。
那么,大学生在校园里面,常见的骗局都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们。
大学生校园常见的骗局1、冒充大学辅导员专骗新生嫌疑人均利用大一新生对学校情况不熟悉,冒充大学辅导员,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迅速拉近双方距离。
接着,便以购买物品,销售上网卡、校园手机卡、饭卡充值、代为收缴学杂费,帮助办理助学贷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提醒:大学新生和家长要提高自防意识,新生如果遇到学校辅导员来电或见到辅导员本人,要留个心眼,应向班主任或学校核实情况,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往来2、冒充知名中介,收取中介费。
在一些小广告上面,有许多提供工作的机会,大多以高薪兼职为标题,但是有的是需要交一些中介费的,或者会员费的,正规的咱不说,有的人打着这些正规中介公司或者某大学学生会的旗号,进行宣传,让后套取中介费,消失无影。
提醒:想通过兼职勤工俭学是好的想法,但是要注意是否是正规的工作,而且第一次去的时候注意和同学结伴而行,以免陷入传销陷阱。
3、捡钱分钱实施诈骗假装跟你一起捡到巨额财物,要求你先取一部分钱给他,然后把捡的钱包给你,其实早被调包或者是不值钱的东西。
利用人爱贪便宜的的弱点,骗取钱财。
提醒:大学生若遇到此类情况,首先不要慌张,要及时离开事发现场;如果有人纠缠,立马报警,必要时可大声呼救。
4、借银行卡套取密码取款提醒:此类诈骗特点就是,利用学生涉世未深、易感情用事的特点,自称落难博取受害人同情,再实施诈骗。
同情遇到困难者没有错,但是也要提防假装可怜的骗子,不要把身份证、手机、银行卡和电脑借给陌生人。
大学生防骗小技巧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号码等轻意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
南宁师范大学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
![南宁师范大学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46637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9.png)
南宁师范大学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2021年10月23日,南宁师范大学一女生刘某与朋友通过微信进行转账汇款。
因几百元钱未到账,便到百度上搜索微信客服,结果其搜索到的微信客服为假冒客服。
“假客服”要求她到校内银行自动柜员机上进行查询。
刘某在查询过程中不断接到“假客服”电话,指导她操作。
刘某按照“假客服”指令,一步一步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输入“8888”的验证码,实际上“8888”为她转出的金额(当时卡上正好有未交的9000元学费)。
转账结束后,电话没有再继续打来,刘某也就回到了宿舍。
后刘某对于这笔钱的去向问题抱有怀疑,与辅导员老师沟通后,发觉自己被骗,于是报案。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法律常识、禁不住外界诱惑等对大学生实施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多。
大学生诈骗案例
![大学生诈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7e12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大学生诈骗案例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大学生作为受害者的案例。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缺乏对于诈骗的防范意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大学生诈骗案例,以便提高大家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第一起案例发生在某大学校园内,一名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骗子冒充银行客服人员,以“账户异常”、“身份信息泄露”等为由,要求大学生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和身份证号码。
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和警惕性,便轻信了对方的话,最终导致银行账户被盗刷,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二起案例发生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的兼职招聘信息吸引大学生应聘,要求先交纳“报名费”或“押金”等名目,以此为借口骗取大学生的钱财。
许多大学生由于急于找到兼职赚取生活费用,便上当受骗,最终导致金钱损失和心理伤害。
第三起案例发生在校园周边,一些假冒的“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在大学生活动中散发传单,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慈善捐款”活动,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捐款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行为,而是为了骗取大学生的善心和金钱。
许多大学生由于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和信任,便被骗取了金钱,最终导致了对公益事业的质疑和怀疑。
以上这些案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交纳费用或捐款,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诈骗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防范能力,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和社会环境。
总之,大学生诈骗案例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交纳费用或捐款。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诈骗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和社会环境。
希望大家都能够警醒,做一个理性、警惕的大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骗经历--新生必看
我是今年刚毕业的,现在在森纵艾德教育科技公司上班。
为了让更多学生免于被骗,写下自己的经历。
引以为戒哦。
一、淘宝刷单员
在上大四时,想做兼职挣钱,但又不想发单促销那么累。
然后就在网上找刷单这样的兼职,
我在智联招聘上看到有这样的兼职,智联页面还写着公司已验证这样的字样。
然后我就加qq了解,她先给我个链接看,我点进去是个微博的页面,介绍工作流程的,里面要求:支付宝上必须有360以上流动资金。
我看完,她让我给她看支付宝账户在360以上的截图,我发了,然后她让填写个人资料,我写完给她发过去。
发就给我发订单了,上面写的接了3单。
我就问她是完成一单就把钱返回来了吗?她说是,我就接单了,第一单上面有个包的图片,标价360元,我想到没想就下单支付了。
支付完,我就把截图发过去说完弄完了。
她让我继续弄第二单,我说我的钱和佣金还没打呢呀,我没钱了。
她说你找同学借嘛,3单完了才给返钱呢,我意识到不对啊,之前说的一单就返的。
然后就想着申请退货,结果点开订单页面上面写的是虚拟币,不能退货也不能退款。
我找qq上加的人理论,她直接把我删了,什么证据都没有。
真的被骗了。
说明一下:58同城、智联招聘、赶集网等网站上的信息有真有假,不能全信,尤其是兼职更不可信(很多兼职公司说的不收费,实际以要劳动局备案的名义收费)。
相比较而言,智联招聘有验证,找全职时可信度比较高。
二、天津电子厂打工
大二时,学校同专业有个男生跟天津一个中介公司合作,招电子厂打工的人呢。
我们总共106个人去的,去之前先交了200多说是路费和押金。
中介雇的大巴把我们从学校接到天津,到哪先给我们安排的宿舍住,我们3个人一间双人间。
晚上跟我们收钱,让交工牌费、体检费等等大概200呢吧好像。
住了一晚,第二天到中拉午了,我以为他们安排我们进厂呢,结果说工厂还没招人呢,拉我们到工业园的集体宿舍住,住了四五天都没安排活,还不给退钱。
最后说安排活,工资才1800,之前说的3000;还是男生跟女生分开的。
而且说厂子要求工作够两个月才发,他们保证干不够2个月也能把工资发了。
我们真的怕了,怕被骗就没敢去上班。
中介给退了50还是100,忘了。
很多同学都回去了。
我想着既然来了,就自己找工作吧,结果又给骗了。
后面的事真的想着都痛苦,不愿多提了。
告诫:不管做什么事,在事情还没有实现之前,千万不要把钱给交出去,交出去的钱就不是自己的了(交钱时说怎么怎么样给退钱的,千万别信,你就说你只有等事情真的已经实现了才交钱)。
而且交出去的钱,即便回来,肯定也是打过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