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害虫识别与防治
第二章 刺吸式害虫
碧蛾腊蝉 直角
柑橘粉虱
(一)分布与为害
1.别名 柑桔白粉虱、草粉虱、白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台湾、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4.寄主 还有茶、油茶、咖啡、桃、柿、栀子、 丁香、女贞等植物
柑橘粉虱
5.危害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粉虱产生分泌 物易诱发煤污病 ,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 树势衰弱。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年发生代9~15代,在广东有13代,世代重叠、全年有两 个危害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6月,第二个高峰期 在9-10月;
2.越冬 海南以成虫越冬,其它地方无明显越冬现;
3.成虫习性 具趋嫩性 只危害嫩梢芽叶; 畏光怕湿 晨早霜水未干时不太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
篷内转移; 逐日产卵 卵是逐日产出,每日产1-2粒,因此决定了它
泌蜡质。
三、其他蚧类
1.龟蜡蚧 2.角腊蚧 3.椰圆蚧 4.蛇眼蚧 5.茶梨蚧 6.茶牡沥蚧
其他蚧类
(一)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 Guaind
雌虫介壳呈椭圆形, 背面隆 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 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 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 雄虫蜡壳长椭圆形,有13个 突起
(Quaintanca)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桔刺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
4.寄主 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 柿、葡萄等多种植物。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5.危害征状与特点 ➢
若虫聚集在茶树叶背刺吸
汁液形成黄斑;
危害状
华北矿区园林植物刺吸性害虫常见种类及防治方法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9期华北矿区园林植物刺吸性害虫常见种类及防治方法耿东灿(河北任丘华北油田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2)摘 要:刺吸类害虫在华北矿区园林植物病虫害中发生最为频繁,数量多,繁殖快,危害重。
文章对华北矿区常见刺吸性害虫的种类及其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园林植物;刺吸性害虫;防治方法1 华北矿区园林植物刺吸性害虫发生种类及为害症状为害园林植物的刺吸类害虫包括蚜、蚧、木虱、粉虱类、螨类、蓟马、叶蝉、蝽蟓、网蝽等害虫,主要是同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叶螨、蜱螨目害虫。
其中,蚜、蚧、木虱、粉虱类的虫体在叶背面为害,使树叶打卷,叶片产生黄色斑点,失绿变色,随之发生落叶,其分泌油状液体的排泄物会影响树木光合作用,使地面粘滑,造成环境污染,诱发病害。
1.1 蚧类1.1.1 白蜡绵粉蚧…4月份发生,1年1代,为害白蜡、柿、核桃、悬铃木、金银木、海棠、紫叶李等植物,为害初期仅在叶背面叶脉两侧固定取食,后期转移至枝干为害。
严重时,可成片,分泌物污染环境。
1.1.2 朝鲜毛球蚧…3月中下旬发生,1年1代,为害杏、李、桃、樱桃等蔷薇科植物;表现为害枝条、枝干,引起植物叶发黄,衰弱,不结实。
1.1.3 卫矛矢尖盾蚧…5月份发生,1年2~3代,为害黄杨、卫茅、木槿、丁香、鸢尾等植物,在枝干为害严重,使植物发黄、变形,树体衰弱。
1.1.4 日本龟蜡蚧…7月份发生,1年1代,为害悬铃木、石榴、白蜡、蔷薇、月季、玫瑰、梅、女贞、黄杨、玉兰、紫薇等植物。
1.1.5 桑白盾蚧…5月、9月发生,1年2代,为害千头椿、白蜡、合欢、国槐、梅、李、桃、桑等植物。
主要在树木主干和3、4年生枝条,以枝条分叉、阴面密度大,危害后期整个枝条呈白色棒状。
1.1.6 紫薇绒蚧…6月份发生,1年2~4代,为害紫薇、石榴等,常聚集为害枝干、叶片基部,引起枝叶发黑,叶片脱落,不能正常开花,甚至死亡,分泌物诱发煤污病。
作者简介:耿东灿(1972-),女,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刺吸式害虫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大青叶蝉和棉叶蝉
学习交流PPT
7
蝉桃 一 点 斑 叶
学习交流PPT
8
大青叶蝉
学习交流PPT
9
柿 血斑 叶 蝉
学习交流PPT
10
(二)蜡蝉类
• 主要有白蛾蜡蝉、龙眼鸡、斑衣蜡蝉,属同翅目、 蛾蜡蝉科。
• 白蛾蜡蝉为害大红花、九里香、米兰、茉莉、人 面子、假连翘、茶、桃、李、白兰花、黄皮、荔 枝、龙眼、芒果、洋紫荆、人心果、石榴、番石 榴等花木。以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其排泄 物可诱发煤烟病,使树势削弱。
学习交流PPT
30
菊姬长管蚜 危害菊花状
学习交流PPT
31
桃 粉 蚜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交流PPT
32
桃粉蚜
学习交流PPT
33
桃蚜
学习交流PPT
34
桃 蚜
学习交流PPT
35
绣线菊蚜(苹果黄蚜) 危害木瓜海棠
学习交流PPT
36
斑毛 蚜白
杨 花
学习交流PPT
37
状蚜 虫
为
害 石 楠
学习交流PPT
38
蚜虫危害刺槐状
学习交流PPT
39
木蚜 状虫
危 害 金 银
学习交流PPT
40
学习交流PPT
状蚜 虫 危 害 丝 棉 木
41
蚜虫危害鹅掌柴状
蚜虫危害紫藤状
学习交流PPT
42
月季长管蚜危害状
学习交流PPT
43
蚜虫类的防治方法
• (1)注意检查虫情,抓紧早期防治。 • (2)保护和利用天敌。 •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40%氧乐果
第九章 园林植物主要刺吸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 危害特点:若、成虫群集在嫩梢吸食汁液, 造成梢叶枯萎或畸形早落,有时诱发煤污病 (煤污病菌大多属子囊纲类真菌 )。
❖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以卵和未成熟的 雌虫越冬,4-10月为其危害期。
7
2 红蜡蚧(同翅目,蜡蚧科)
寄 主:杜鹃。 危害症状:叶背有褐色斑点状虫粪及分泌物,叶背呈锈黄色。 识别特征:成虫乳白色,背观具“X”形黑斑。 发生规律:一年7-10代。3月下旬成虫上叶背为害, 6-9月
寄 主:柑桔、雪松、枸骨等。 为害症状:枝梢细弱。 识别特征:雌成蚧棕红色,中部 隆起,中央凹陷如脐状。 发生规律:一年1代。6月上旬第 一龄幼蚧盛发,6-7月为害最重。
8
3 吹绵蚧(同翅目,绵蚧科)
寄 主:柑桔、海桐、牡丹等。 为害症状:生长衰弱,伴生煤烟。 识别特征:雌成蚧体后具绵状卵囊。 发生规律:一年2-3代。5月下旬第 一代第一龄幼蚧盛发,6-9月为害最重。
35
3 粉虱类的防治方法
❖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防烟粉虱随着苗木和花卉的 调运传入非疫区。
❖ 园艺防治: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的杂草,以减少温 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虫源;适当修枝,保持通风透 光的环境,可以减轻黑刺粉虱和橘黄粉虱的为害。
❖ 物理防治:针对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其为 害场所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杜鹃冠网蝽
51
第六节 蝽类
荔枝蝽
52
第六节 蝽类
麻皮蝽
53
1 梨网蝽(半翅目,网蝽科)
寄 主:梨、杜鹃、海棠、樱花等。 危害症状:叶面呈苍白色斑。 识别特征:成虫长方形,黑褐色,背 观具“X”形黑斑。 发生规律:一年4-5代。3月下旬成虫 上叶背为害,7-8月为害最重。
“桂花”的主要4大虫害
防治方法与建议
防治方法
在刺吸式害虫的防治中,应注意早期防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少量发 生的害虫,可以采取人工摘除或使用黄板诱杀。对于大量发生的害虫,应采取 药剂防治,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建议
定期检查植物生长情况,特别是在温暖、湿润的季节更要加强监测。加强植物 检疫措施,防止带虫植株的引入。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物抗性,减少害虫 侵害。
02
虫害二:食叶性害虫
种类与识别
种类
食叶性害虫主要包括鳞翅目、鞘 翅目和直翅目等。
识别
食叶性害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 片缺刻、穿孔、甚至全叶被吃光 。在受害叶片上常可见到虫粪、 丝网等。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食叶性害虫多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繁殖,春秋两季容易爆发。
防治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
建议
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蛀干性害虫的发生。对于已经受 害的树木,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害虫扩散。
04
虫害四:地下害虫
种类与识别
种类
地老虎、蝼蛄、金龟子等。
VS
识别
地下害虫主要在土中咬食植物的根系,造 成植株萎蔫、枯死;土表有孔洞,洞口有 碎土堆。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建议
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应注重生态 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识别
刺吸式害虫通常较小,如蚜虫呈绿色 或黑色,叶蝉呈黄色或绿色,粉虱则 呈白色或灰色。它们通常在叶片背面 或隐蔽处活动,吸食植物汁液。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刺吸式害虫识别与防治48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刺吸式害虫识别与防治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苗木主要刺吸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抓住每种蚧虫的孵化期并用渗透性强的药物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用融 杀蚧螨水剂或机油乳剂作为冬季淸?园用药,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孵化期间喷施50%>杀螟 松乳油?倍液,或速扑杀乳油丨5(幻倍液或%杀灭菊酯乳油~?倍液,毎隔半个月喷丨次,连 喷2~3次。
螨类:又称红蜘蛛。食性杂,寄主植物多。主要有朱砂?叶螨、柑橘全扑爪蜗、山梢叶螨和苹 果叶螨等,常危害香樟、月季、海棠、茶花、杜鹃等。叶螨体小,圆形或卵圆形,橘黄色 或?红掲色。繁殖力强,每年可达十几代,以雌成虫或卵在枝干、树?皮下或土缝中越冬。
苗木主要刺吸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苗木主要刺吸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刺吸式害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组织的汁液,植物受 害部位?发生褪色或发黄,变成畸形,直至萎蔫死亡。主要刺吸式害虫有:
苗木网 knpru
蚜虫:有桃蚜、棉蚜、长斑蚜、缢管蚜、绣线菊蚜等,?可危害桃、海棠、月季、梅花、木槿、 石榴、无患子、紫薇、绣?线菊、枸骨等许多植物种类。该虫繁殖力强,夏季4~5天即可繁? 殖一个世代,每年达几十个世代。聚集在新叶、嫩芽及花蕾上,?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现 黄斑或黑斑,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等病害。
???(4)喷洒20%杀灭菊醋乳油---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50%杀螟松乳油^-倍液,或50% 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初期幼虫尚未散开时,连同叶片摘下杀除。随虫龄生长散开时,有吐 丝悬挂习性,容易发现捕杀。发现叶片有斑点或残缺时,寻找虫体捕杀。成虫期为纯白色, 易发现,可人工捕杀。
???(2)秋冬之际修剪时,发现卵块除下集中焕毁。
???(3)9^-10月在树干上捆绑杂草,诱杀成虫。
防治方法:结合整枝修剪,剪去蚜虫侵害严重的嫩枝、嫩芽;?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 食蚜虻、草蛉、蚜茧蜂等;喷施?&吡虫啉粉剂~倍液,或20%杀灭菊酯~倍?液,或25*鱼藤 梢乳剂~倍液,并隔1周再喷1次。
园林病虫害防治(刺吸性害虫)简版范文
园林病虫害防治(刺吸性害虫)园林病虫害防治(刺吸性害虫)引言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植物种植和园艺管理过程中,由于外来害虫入侵或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病虫害问题。
刺吸性害虫是园林病虫害中常见的一类害虫,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存和繁殖的方式对植物造成危害。
本文将介绍刺吸性害虫的特征、常见种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刺吸性害虫的特征刺吸性害虫主要通过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常见的刺吸性害虫有蚜虫、食蚜蝽、介壳虫等。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口器长而细长,适合刺入植物表皮吸食汁液;体色多样,常见的有绿色、黄色、黑色等;身体相对较小,且有一对发达的触角。
常见的刺吸性害虫蚜虫蚜虫是最常见的刺吸性害虫之一,它们以群体形式寄生于植物的嫩枝、叶片和花蕾上。
蚜虫的特点是:体表有蜡质分泌物,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种类的蚜虫寄生于不同的植物上,如瓜蚜、棉蚜等。
食蚜蝽食蚜蝽是一种比较小型的刺吸性害虫,常见于玫瑰花、菊花等园林植物上。
食蚜蝽的特点是:体色多样,包括绿色、棕色、红色等;在植物上寄生形成群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介壳虫介壳虫是一种外壳坚硬的刺吸性害虫,常见于柑桔类植物和盆栽植物上。
介壳虫的特点是:体表覆盖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其躯体不受外界伤害;雄性和雌性在形态和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
刺吸性害虫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刺吸性害虫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分泌毒液、传播病菌等方式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具体表现为:损害植物的光合能力,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寄生在枝叶上,使植物枯萎、叶片变黄、掉落;分泌的蜜露引诱蚂蚁等其他害虫,进一步加剧对植物的危害;传播植物病菌,引发病害的蔓延。
刺吸性害虫的防治方法针对刺吸性害虫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园区卫生,及时清除落叶、枯枝等植物残体,减少害虫滋生的环境;使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减少害虫的繁殖数量;手工捕捉,对个别寄生害虫进行集中清除,以阻止其数量扩大;使用化学农药,如有需要可以采用合适的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加强植物养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以减少害虫的侵害程度。
观赏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_吸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梧桐木虱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 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害,若虫期30多天。第 一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下旬为盛期;第二代 成虫于8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羽化后需补充 营养才能产卵。第一代成虫多产卵于叶背,经 两周左右孵化;第二代卵大都产在主枝阴面、 侧枝分叉处或主侧枝表皮粗糙处。发育很不整 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均有群居性, 常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居在叶背等处。若虫潜 居生活于白色蜡质物中,行走迅速;成虫飞翔 力差,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其它蝉:斑衣蜡蝉 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黑蚱蝉
综合治理办法
人工防治 清除花木周围的杂草;结合修剪,剪 除有产卵伤痕的枝条,并集中烧毁;对于蚱蝉 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 1条3~4厘米宽的塑 料薄膜带,拦截出土上树羽化的若虫,傍晚或 清晨进行捕捉消灭。 灯光诱杀 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可消灭 大量成虫。 药剂防治 对叶蝉类害虫,主要应掌握在其若虫 盛发期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50%叶蝉散乳油、90%晶体敌百虫400~500倍 液,20%杀灭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
矢尖蚧 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草履蚧。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红蜡蚧 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
康氏粉蚧
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
综合治理办法
其它木虱:樟木虱 Trioza camphorae Sasaki
综合治理方法
加强检疫。 4月上旬及时摘除着卵叶。4月中旬至5月 上旬,剪除有若虫的枝梢,集中烧毁。 在卵期、若虫期喷洒50%乐果乳油1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兼 有杀卵效果
园林花卉刺吸性害虫防治
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使植物叶片出现 黄色或白色条纹,严重时导致叶片扭曲变形。
繁殖
蓟马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一年可繁殖多代。
粉虱
种类
01
主要有白粉虱、黑粉虱等。
特点
02
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
。
繁殖
03
粉虱繁殖迅速,一年可繁殖多代,且易在植物间传播。
螨虫
种类
率。
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观察,此 时刺吸性害虫活动较为频繁,更
容易发现。
及时发现并处理害虫
一旦发现刺吸性害虫,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害虫繁殖和扩散。
使用针对性强的杀虫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有效控制害虫。
对于严重的受害区域,可以考虑隔离或销毁受影响的植物,以防止害虫进一步传播 。
选择抗虫品种的花卉
特点
刺吸性害虫口器独特,对花卉植物造 成机械损伤,影响花卉的生长和观赏 价值,甚至引起植物死亡。
园林花卉刺吸性害虫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花卉生长
刺吸性害虫吸取花卉植物 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 阻,叶片萎缩、花朵畸形 等。
传播病害
刺吸性害虫在吸取汁液的 过程中,可能传播病毒和 细菌,导致花卉病害的发 生和扩散。
利用黑光灯、蓝光灯等灯光诱杀刺吸性害虫成虫 。
色板诱杀
利用黄色或蓝色色板诱杀刺吸性害虫成虫。
3
阻隔法
利用防虫网、薄膜等材料阻隔刺吸性害虫的迁入 和扩散。
04
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实践
定期检查花卉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花卉检查,重 点关注刺吸性害虫可能出现的症
状和迹象。
在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环境改变 或新植物引进时,应增加检查频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介壳虫类害虫
概况
同翅目,蚧总科。主要的种类有红蜡蚧、栗绛蚧、桑白蚧、矢尖蚧、梨园蚧、草履蚧、吹绵蚧、日本龟蜡蚧、朝鲜球坚蚧等, 为害果树、花卉等。
症状
刺吸枝干后,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削弱树势,或引起皮层木栓化、韧皮部衰亡,皮层爆裂、抑制生长,引起落叶甚至枝 梢干枯和植株死亡。在果实上多集中在萼洼和梗洼处,形成紫红色斑点,降低果品价值。一旦发生,不加有效防治,3-5年即 可毁园。
壹 潜叶性害虫
潜叶性害虫以幼虫潜叶为害,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弯曲虫道,严重时, 叶面布满虫道,植株中下部受害较重。叶片受害后,光合作用下降, 植物早衰、落花落果。丧失商品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种类有潜叶蛾 类和潜叶蝇类。
潜叶蛾类一般为害果树,潜叶蝇类则一般为害蔬菜。
潜叶蝇类害虫喜温,蛹怕湿,土壤过湿,叶片积水影响其羽化率。
二. )药剂防治:蓟马体小,早期危害不易发现,必须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喷药防 治。喷药时除了要对植株地上部分喷雾外还要对植株所属的地面同时喷药。
三. )保护天敌
蝽类害虫
刺吸荔枝、龙眼等果树汁液的蝽类害虫常 见有荔枝蝽、方肩荔枝蝽、稻绿蝽等,均 属半翅目、蝽科。 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嫩芽、花穗和幼果 的汁液,严重时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导致 落花、落果;其射出的臭液也可使嫩叶、 花和果壳焦枯。此外,还可传播龙眼鬼帚 病的病原。
二斑叶螨及其为害
荔枝瘤瘿螨为害状正面
荔枝瘤瘿螨为害状反面
蔬菜害螨的防治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田园清洁、加强田间管理、对为害 重的田块,实行早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生活周期短——选择能杀卵的杀螨剂,否则 须连续喷药。
为害幼嫩部位、叶背——喷药的重点是植株 上部和叶背。
《刺吸害虫》课件
诊断步骤
01
02
03
采集样本
选择有疑似症状的植物部 位,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 本。
初步观察
在野外或室内观察样本, 注意其症状、虫体形态和 数量等信息。
实验室检测
将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 显微镜观察或培养等方法 进一步确诊。
常见刺吸害虫的识别特征
蚜虫
小型,绿色或黑色,常大量聚集 在叶片或嫩枝上,吸食植物汁液
控制害虫的传播途径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等特性,采用 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式减少
害虫数量。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 物资源控制刺吸害虫的数量。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 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安全间
隔期和使用方法。
05
刺吸害虫的研究进展
刺吸害虫的生态学研究
刺吸害虫的分布与传播
化学防治技术
研发新型的杀虫剂和施药技术,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刺吸害虫的抗药性研究
抗药性机制研究
探究刺吸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和遗传基础,有助于了解抗药性发展 的规律和预测抗药性的发展趋势。
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建立抗药性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刺吸 害虫的抗药性水平,为制定有效的抗 药性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分布与传播
分布
刺吸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 分布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
传播
刺吸害虫可以通过风、水、昆虫等多 种途径传播。
危害与影响
危害
刺吸害虫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植物叶片变形、落花落果等, 动物皮肤瘙痒、红肿等。
影响
刺吸害虫不仅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还可能传播病毒和病菌,对人类 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花木刺吸式害虫防治方法
利用常规的杀虫剂,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等, 对害虫进行毒杀,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
混合使用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或生长调节剂混合使 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害虫的抗药性。
物理防治方法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或频振灯 等诱杀害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
VS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某种颜色的趋性,将带有粘性 物质的色板放置在花木周围,诱使害虫粘 附在色板上,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
05
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注意事 项与建议
加强对刺吸式害虫的监测与预警
建立刺吸式害虫监测网络
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掌握害虫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预警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预测害虫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提 前制定防控措施。
加强虫情报告制度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刺吸式害虫的监测数据和防治效果,以 便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对害虫进行 感染和毒杀,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植物源农药
利用植物的提取物或代谢产物,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害虫进 行毒杀或驱避,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化学防治方法
1 2 3
昆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调节剂
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氟虫脲、氟啶脲等, 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 危害。
其他刺吸式害虫
种类
包括盲蝽、蓟马等。
识别
盲蝽通常为绿色或褐色,体型较小,在3-10毫米之间。蓟马 通常为棕色或黑色,体型更小,在1-3毫米之间。它们都以吸 取植物汁液为食,导致植物叶片卷曲、萎缩和变形。
刺吸式害虫
.
1.松突圆蚧
(1)分布与危害:该虫1982年在珠海、深圳首次发现,到1998年发生 面积110.3万hm2,连片枯死已更新砍伐14万hm2以上,分布于广东、 香港、澳门、台湾。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 、南亚松等松属植物。以成虫、若虫刺吸枝梢和针叶的汁液危害,被 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脱落,新抽枝条变短、变黄, 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
(2)在大面积发生高峰前期,喷洒40%氧乐果乳 油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 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3)盆栽花木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15%铁灭 克颗粒剂施入土中,每盆3g ~5g。
.
(八) 常见螨害
在园林植物害螨中叶螨、瘿螨发生较普 遍,主要吸取植物的汁液,直接破坏叶 片的组织,草本、木本、阔叶、针叶、 果树、花卉、灌木等都受其害。
.
龟蜡蚧和褐软蚧
.
黑点盾蚧和糠片盾蚧
.
考氏白盾蚧和兰花盾蚧
.
桑白盾蚧和山茶片盾蚧
.
藤圆盾蚧和仙人掌白盾蚧
.
草履蚧
.
褐软蚧
考氏. 白盾蚧
日 本 龟 蜡 蚧
.
桑白蚧
.
苏 铁 圆 盾 蚧
.
卫矛矢尖蚧
.
紫 薇 绒 蚧
红瑞木蚧
月季白轮盾蚧
.
介壳虫类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极易随苗木、果品、花 卉的调运传播。如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 (2)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 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冬季或早春,结合修 剪,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 数;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 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3)化学防治。当介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 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 前,可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柴油乳剂、 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消灭越冬 代若虫和雌虫。
板栗常见刺吸式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的合理性。
在营林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原生植被的保护工作,保证退耕林地生物的多样性,并尽量营造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打造混交林,全面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林分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3]。
2.4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退耕林地病虫害发生概率较大,一旦病虫害暴发,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需要将退耕林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将病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隐患立即消灭。
同时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积极构建林地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针对森林病虫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监测、及时上报和处理,特别是针对退耕林地营林初期阶段的病虫害,应加大监测力度。
2.5加强退耕还林抚育管理。
退耕林地需要做好抚育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对林木生长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还能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发育,全面提高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针对退耕林地,需要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实现树种的合理搭配。
在幼林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林地杂草的清除工作,保障林木生长过程中对水肥的需求,并适当进行松土、修剪、整枝等工作。
采用混交林营造出仿自然林的生态环境,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兼顾生态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补植。
3结束语退耕还林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由于退耕林地在造林前一直种植农作物,导致林地在营林后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而且一旦发生病虫害,控制难度较大,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做好退耕林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地的生态建设成果,实现对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确保林区生态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1]聂纪元.黑龙江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发展方向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8(6):75~76.[2]蒋文广.退耕林地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控[J].吉林农业,2016(01):94.[3]翟洪丽,牛文婧.黑龙江省丰林保护区虫害现状调查与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4(03):34~38.板栗常见的刺吸性害虫主要包括蚜虫类、红蜘蛛、介壳虫、大青叶蝉等。
刺吸、咀嚼、钻蛀式害虫,细分清巧防治
刺吸、咀嚼、钻蛀式害虫,细分清巧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多为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刺吸式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等。
这类害虫口器很特别, 它象针管子一样, 危害作物时, 将其“ 管子” 式样的嘴刺人植物组织里面去吸吮作物的汁液, 受害部位便形成各种卷叶、畸形、僵缩、枯萎及虫痪等。
,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
咀嚼式害虫——主要有粘虫、菜青虫, 蝗虫、螟虫类(三化螟、大螟等)、缕蛤, 地老虎等。
这类对作物的危害是用嘴咬嚼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作食料, 造成植物组织缺口、断裂、虫眼、钻蛀或咬光。
钻蛀式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茎蜂、树蜂等。
这类害虫以木本植物为主为主,蛀食成孔洞、隧道,使养料、水分输送受阴,树干易折断,枯萎死亡。
虫害防治关键:1、冬季清园:冬季用阿维矿物油清园,杀灭害虫和虫卵可有效控制来年的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2、春季杀卵:用施定康或爱秋在春季喷雾,作物和土面一起喷雾,杀灭虫卵,可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
3、虫害发生期:用爱秋、绿亨106、康宽杀灭咀嚼式害虫,用诺吉(啶虫脒)、阵风(吡虫啉)、吡蚜酮等杀灭刺吸式害虫。
用阿维三唑磷、农舒(辛硫磷)杀灭钻蛀性害虫。
药剂推荐:1、吡丙醚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吡丙醚是通过影响昆虫的蜕变和繁殖来控制虫害的。
吡丙醚具有内吸转移作用,可以杀死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还可通过接触叶片表面的卵(杀卵) 或成虫 (卵巢传导) 来抑制胚胎发育,但对有益昆虫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当昆虫体内存在保幼激素时,吡丙醚就会难以发挥作用,故而最好在昆虫正常情况下,不分泌或极少分泌保幼激素的阶段 (如幼虫末龄期和蛹期) 施用该药剂。
爱秋对除螨类以外的害虫都有很好的效果,每年虫害一50%速度递减。
2、顺式氯氰菊酯它是由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组成,其活性约为氯氰菊酯1-3倍,因此单位面积用量更少,效果更强,对果树食心虫效果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方法
• (1)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 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2)生物防治。 长角广腹纲蜂和粉虱黑蜂寄生率很高, 在黑刺粉虱老龄若虫和蛹期要控制用药, 以保护天敌。(3)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 盛发期和若虫孵化末朗,选喷50%辛硫 磷、25%优乐得、40%乐果、25%亚胺 硫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10%天 王星5000~6000倍液。
2.发生规律
• 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一年发生10代左 右,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 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 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 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 10~11月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 不大、气温适宜时最有利其发生。成、若虫怕 阳光直射,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为害。成虫产卵 在嫩梢表皮组织内。
生活习性
• 广西年生2代,以卵越冬,也有以成虫越 冬的。第1代成虫6-7月发生,第2代成虫 l0月下旬至11月发生,一般若虫发生期为 3一11月。卵多产在枯枝上。
防治方法
• (1)疏除过密的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剪去枯枝,防止成虫产卵。(3)树上出 现白色绵状物时,用木杆或竹杆触动树 枝致若虫落地捕杀。(4)禁用棘枣等作茶 园篱笆,以减少虫源。(5)药剂防治 为害 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杀螟松乳油 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 属同翅目盾蚧科。大多数产茶省有发生。主要为害 茶树。若虫和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和叶片主脉附 近,刺吸茶树汁液,引起树势衰弱。雌成虫介壳长 梨形,长约2毫米,淡褐或黄褐色,有时见有白色者。 2个蜕皮壳突出于介壳前端,介壳后半部扩大,上有 细线纹。雄介壳长条形,白色,溶蜡状.有3条纵脊, 两侧边平行。雌成虫体细长,淡黄色。长江中下游 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上越 冬。越冬雌成虫3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较长。3代 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下旬和9月上旬。 雌虫绝大部分在上、中部枝叶上,少数叶片主脉两 侧。雄虫多在叶片上,沿叶脉寄生,朝同一方向排 列整齐。
形态特征
2.发生规律
• 长江流域茶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 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 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1—3代若虫盛孵 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1、2代若虫孵化 比较整齐。
3.防治方法
• (1)苗木检疫。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 处理。(2)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 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 (3)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 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 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 免用药。(4)药剂防治。掌握若虫盛孵期喷药。 可用25%亚胺硫磷、喹硫磷、50%马拉硫磷、 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 秋末可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10~15倍松脂 合剂、25倍蒽油或机油乳剂。
四、蜡蝉类
• 蜡蝉是危害植物的一大类害虫。全国各 茶区均有分布,局部茶区危害较重。多 属于同翅目蛾蜡蝉科和广翅蜡蝉科的种 类。
碧蛾蜡蝉
• 学名 Geisha distinctissima(Walker)同翅目, 蛾蜡蝉科。别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 黄翅羽衣、桔白蜡虫、碧蜡蝉。分布全 国大部分产茶区。北起吉林,南至台湾、 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面临海, 西至陕西南部、湖南、四川。偏南密度 较大。
1.形态特征
• 雌虫介壳灰白色,长约1.5毫米,狭长略作 弯茄状,后端稍宽、前端有一褐色壳点。雌介 壳下面还有一层暗褐色盾壳,生活史后期、田 间常见的是暗褐色盾壳。雌成虫梨形、淡黄色。 雄成虫体细弱,具翅一对,体淡紫色,腹未有 交尾器。卵椭圆形,淡紫色,产在介壳下。初 孵若虫椭圆形,淡紫色,有足、触角,腹未有 2根尾毛,可爬行。固定后在体背分泌蜡质形 成介壳。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雄若虫喜固定 在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上,介壳细长、灰白色。 雄蛹长椭圆形,淡紫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 长江中下游茶区一年发生4代,以老龄 若虫或蛹在被害叶背越冬。翌年4月中旬 越冬成虫羽化。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是4 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 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翌年3月。 成虫羽化时,蛹壳背面呈“⊥”形裂孔。 卵多产在成叶或嫩叶背面。若虫固定泌 蜡后,终生在原处取食。若虫老熟后在 原处化蛹。
寄主
• 茶树、油茶、桑、甘蔗、花生、柑桔、 柿、桃、李、杏、苹果、梨、葡萄、栗、 杨梅、无花果等。 为寄特点 在两广主 要为害茶树、柑桔,严重时枝、茎、叶 上布满白色蜡质,致树势锐减。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约7mm,翅展21mm,黄绿色。顶短,向前 略突,侧缘脊状褐色;额长大于宽,有中脊,侧缘脊 带状褐色;喙粗短,伸至中足基节;唇基色略深;复 眼黑褐色,单眼黄色。前胸背板短,前缘中部呈弧形 前突达复眼前沿,后缘弧形凹入,背板上有2条褐色纵 带;中胸背板长,上有3条平行纵脊及2条淡褐色纵带。 腹部浅黄褐色,覆白粉。前翅宽阔,外缘平直,翅脉 黄色,脉纹密布似网状,红色细纹绕过顶角经外缘伸 至后缘爪片末端。后翅灰白色,翅脉淡黄褐色。足胫、 跗节色略深。若虫体扁平,长形,腹末截形,绿色, 被白蜡粉,腹末附白色长的绵状蜡丝。
角蜡蚧
角蜡蚧雌虫为害症状
1.形态特征:
• 雌成虫蜡壳厚,灰白色,微带紫红色, 体背隆起,中央呈角状突起,周围有8个 小角突起,直径5~9毫米,雄虫蜡壳较 小,呈放射状。雌成虫暗赤褐色至紫褐 色,虫体腹端有圆锥形突起,长约4毫米, 雄成虫长约1毫米,赤褐色,有半透明翅l 对。卵椭圆形,肉红色。若虫长椭圆形, 红褐色。
刺吸式害虫识别与防治 概述
• 刺吸式害虫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 口器的一些害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为 害茶树的芽梢、叶片、枝干、果实或根。 这类害虫隶属于同翅目、半翅目、缨翅 目和双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蜡蝉 类、蚧类、粉虱类、蚜虫类、蝽类、蓟 马类和瘿蚊等。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 • • • • • 一、叶蝉类 二、蚧类 三、粉虱类 四、卷叶蛾类 五、蜡蝉类 六、其他刺吸食害虫
1.形态特征
•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体长约3.5毫米,包 括翅长约3.8毫米。全体黄绿色。头顶中 部隐约有2个暗绿色斑点,其前方还有2 个绿色小圆圈。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 部卑全部鲜绿色。卵香蕉形,孵化前头 端出现一对红点。若虫浅黄至黄绿色, 共5龄,翅随龄期增大而加长,喜在嫩梢 芽叶上爬行。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2.发生规律
• 西南茶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茶树中下部 叶背组织内越冬。在四川,第1代若虫和成虫 分别于5月上旬及中下旬盛发;第2代分别于9 月中旬及下旬盛发。贵州两代发生均较四川早。 各代成、若虫盛发朗大体间隔10天左右。均以 第1代发生较整齐,虫口较多,5~6月间为害 较重。若虫孵化后,先聚集整齐排列在中、下 部叶背侧脉附近刺为害,以后则渐向中、上部 扩散。
茶牡蛎蚧 Lepidosaphes fubulorum Eerris
• 又名东方蛎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国内大多数产茶 省有分布,尤以西南茶区为害严重。为害茶、油条、 柿等植物。若虫和雌成虫寄生于茶树枝干和中下部叶 片上,刺吸茶树汁液,发生严重时引起树势衰弱、叶 落枝枯,甚至全株枯死。雌虫介壳长纺锤形,长3~4 毫米,稍弯曲,背面隆起,上有蚌状横纹,形似牡蛎, 暗褐色,壳点灰褐色,突出于顶端,并向前成叉状突 出。雄介壳体稍小,形状同雌介壳。雌成虫长纺锤状, 橙黄色,虫体头端和触角间分布有多数短刺。一年发 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两代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 月中旬和8月中旬。若虫孵化不整齐,一般可持续一个 月左右。每雌产卵40~60粒,卵产在介壳下。初孵若 虫性活泼,24小时左右即固定在茶树中下部枝干和叶 片上,叶片正面雄虫多于雌虫。
2.发生规律:
• 在广西桂林一年发生1代,与其他茶区相 同,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越 冬。翌年4月中旬~5月左右产卵,平均 每只雌虫可产卵89~5000余粒,具有陆 续孕卵陆续产孵的习性。6~8月若虫大 量出现,10月雄成虫羽化。
3.防治方法:
• 参照长白蚧的防治方法。
茶梨蚧、茶牡蛎蚧
茶梨蚧 Pinnaspis theae (Mask.)
五、蝽类
• 危害茶树的蝽类属半翅目不同的科。成 虫、若虫均可为害,刺吸式口器,刺吸 茶树嫩梢、芽叶,甚至茶果的汁液,造 成树势衰弱、芽叶破损、变色,对茶叶 产量、品质均有影响。在我国茶园发生 的主要有茶网蝽、绿盲蝽、茶角盲蝽、 油茶宽盾蝽。
茶网蝽
茶网蝽又名茶军配虫。属半翅目网蝽科。主 要分布在西南、华南茶区,是西南茶区的一种 重要害虫。为害茶和油茶。以成、若虫聚集在 茶树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叶面呈 现许多灰白色细小斑点,一片苍白,叶背有许 多黑色排泄物污染,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瘦小, 萌发迟缓,甚至引起落叶,影响茶叶产量和品 质。
3.防治方法
•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2)分批多次 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恶化 成、若虫的食料。(3)药剂防治。可选用40%乐 果、50%马拉磷、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 或25%优乐得1500~2000倍液。也可用20%杀 灭菊、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喷药 宜选择发生高峰前,即若虫数量上升时进行。 最好间隔7~10天,连喷2~3次。该虫分布在 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约1.2毫米,橙黄色,复眼红色。 前翅紫褐色,周缘有7个白斑。后翅淡紫色, 无斑纹。体表薄覆白色蜡粉。卵香蕉形,一端 较圆钝,并有一短柄固着在叶背上,初产时乳 白色,后渐转为黄褐色、紫褐色。幼虫初孵时 长椭圆形,淡黄色,有足,能爬行,固定后很 快转黑色,背面出现2条白色蜡线呈“8”字形。 随着虫体增大,背面出现黑色粗刺,周围出现 白色蜡圈。蛹壳黑色有光泽,椭圆形,长约1 毫米。背面及周缘共有29—30对黑刺,背部常 附有2个若虫脱皮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