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害虫
第二章 刺吸式害虫
碧蛾腊蝉 直角
柑橘粉虱
(一)分布与为害
1.别名 柑桔白粉虱、草粉虱、白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台湾、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4.寄主 还有茶、油茶、咖啡、桃、柿、栀子、 丁香、女贞等植物
柑橘粉虱
5.危害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粉虱产生分泌 物易诱发煤污病 ,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 树势衰弱。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年发生代9~15代,在广东有13代,世代重叠、全年有两 个危害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6月,第二个高峰期 在9-10月;
2.越冬 海南以成虫越冬,其它地方无明显越冬现;
3.成虫习性 具趋嫩性 只危害嫩梢芽叶; 畏光怕湿 晨早霜水未干时不太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
篷内转移; 逐日产卵 卵是逐日产出,每日产1-2粒,因此决定了它
泌蜡质。
三、其他蚧类
1.龟蜡蚧 2.角腊蚧 3.椰圆蚧 4.蛇眼蚧 5.茶梨蚧 6.茶牡沥蚧
其他蚧类
(一)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 Guaind
雌虫介壳呈椭圆形, 背面隆 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 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 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 雄虫蜡壳长椭圆形,有13个 突起
(Quaintanca)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桔刺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
4.寄主 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 柿、葡萄等多种植物。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5.危害征状与特点 ➢
若虫聚集在茶树叶背刺吸
汁液形成黄斑;
危害状
第九章 园林植物主要刺吸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 危害特点:若、成虫群集在嫩梢吸食汁液, 造成梢叶枯萎或畸形早落,有时诱发煤污病 (煤污病菌大多属子囊纲类真菌 )。
❖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以卵和未成熟的 雌虫越冬,4-10月为其危害期。
7
2 红蜡蚧(同翅目,蜡蚧科)
寄 主:杜鹃。 危害症状:叶背有褐色斑点状虫粪及分泌物,叶背呈锈黄色。 识别特征:成虫乳白色,背观具“X”形黑斑。 发生规律:一年7-10代。3月下旬成虫上叶背为害, 6-9月
寄 主:柑桔、雪松、枸骨等。 为害症状:枝梢细弱。 识别特征:雌成蚧棕红色,中部 隆起,中央凹陷如脐状。 发生规律:一年1代。6月上旬第 一龄幼蚧盛发,6-7月为害最重。
8
3 吹绵蚧(同翅目,绵蚧科)
寄 主:柑桔、海桐、牡丹等。 为害症状:生长衰弱,伴生煤烟。 识别特征:雌成蚧体后具绵状卵囊。 发生规律:一年2-3代。5月下旬第 一代第一龄幼蚧盛发,6-9月为害最重。
35
3 粉虱类的防治方法
❖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严防烟粉虱随着苗木和花卉的 调运传入非疫区。
❖ 园艺防治: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的杂草,以减少温 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虫源;适当修枝,保持通风透 光的环境,可以减轻黑刺粉虱和橘黄粉虱的为害。
❖ 物理防治:针对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其为 害场所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杜鹃冠网蝽
51
第六节 蝽类
荔枝蝽
52
第六节 蝽类
麻皮蝽
53
1 梨网蝽(半翅目,网蝽科)
寄 主:梨、杜鹃、海棠、樱花等。 危害症状:叶面呈苍白色斑。 识别特征:成虫长方形,黑褐色,背 观具“X”形黑斑。 发生规律:一年4-5代。3月下旬成虫 上叶背为害,7-8月为害最重。
常见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防治技术
常见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防治技术刺吸式害虫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斑点发黄,穿孔以及引发病毒病等。
吸汁害虫是指成虫、若虫以刺吸式口器或锉吸式口器取食汁液危害植物的昆虫。
常见的吸汁害虫有同翅目的蝉类、蚜虫类、木虱类、蚧壳虫类、粉虱类,半翅目的蝽类,缨翅目的蓟马类,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的螨类。
一、蝉类:同翅目蝉亚目。
主要有蚱蝉、大青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青蛾蜡蝉、斑衣蜡蝉等。
1、蚱蝉:又称知了,危害多种园林苗木。
以卵和若虫在被害枝内和土中越冬,初孵若虫钻入土中吸食植物根系汁液。
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
成熟若虫于5-8月从土中钻出来,凭着生存的本能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多在夜间20:00-22:00时和早晨4:00-6:00时段,在激素控制下开始蜕变羽化,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蜕皮时身体必须垂直面对树身,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
6月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为末期。
雌虫不能鸣,称为哑巴蝉,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通过刺破树皮吸食树汁进行营养补充后,即可开始交尾产卵,如此周而复始。
2、大青叶蝉:危害樱花、圆柏、海棠、丁香等园林植物。
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以卵越冬。
北方年生3代,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
4月孵化,于杂草、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若虫期30~50天,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
各代发生期大体为: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
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
成虫有趋光性,大青叶蝉的为害特点是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
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3、斑衣蜡蝉:喜干燥炎热处。
一年发生1代。
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
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而去。
经三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
“桂花”的主要4大虫害
防治方法与建议
防治方法
在刺吸式害虫的防治中,应注意早期防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少量发 生的害虫,可以采取人工摘除或使用黄板诱杀。对于大量发生的害虫,应采取 药剂防治,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建议
定期检查植物生长情况,特别是在温暖、湿润的季节更要加强监测。加强植物 检疫措施,防止带虫植株的引入。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物抗性,减少害虫 侵害。
02
虫害二:食叶性害虫
种类与识别
种类
食叶性害虫主要包括鳞翅目、鞘 翅目和直翅目等。
识别
食叶性害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 片缺刻、穿孔、甚至全叶被吃光 。在受害叶片上常可见到虫粪、 丝网等。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食叶性害虫多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繁殖,春秋两季容易爆发。
防治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
建议
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蛀干性害虫的发生。对于已经受 害的树木,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害虫扩散。
04
虫害四:地下害虫
种类与识别
种类
地老虎、蝼蛄、金龟子等。
VS
识别
地下害虫主要在土中咬食植物的根系,造 成植株萎蔫、枯死;土表有孔洞,洞口有 碎土堆。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建议
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应注重生态 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识别
刺吸式害虫通常较小,如蚜虫呈绿色 或黑色,叶蝉呈黄色或绿色,粉虱则 呈白色或灰色。它们通常在叶片背面 或隐蔽处活动,吸食植物汁液。
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生规律
刺吸式害虫的防治方法
刺吸式害虫的防治方法
1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方法
刺吸式害虫是很可怕的害虫,他们可以吸取我们的血液,造成痒痒、发痒及疼痛感,甚至还会传播疾病。
因此,防止刺吸式害虫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①除虫:有时除虫剂是有效的,但是过量使用可能会污染环境,它可能会降低水的pH值,以及拉伸及蠕动动物的数量。
因此,通常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运用除虫剂,控制害虫的数量。
②防护措施:采取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刺吸式害虫暴露到室内或室外的密集人群。
我们应该保护好阳台和走廊的窗户,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应该保持门窗关闭。
③土壤移动:去除刺吸式害虫的土壤措施是重要的,因为大多数刺吸式害虫通过土壤传播。
在适当的气温下,土壤移动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迅速降低土壤中刺吸式害虫的数量。
④遮阳:将室外空间遮阴防止刺吸式害虫,应尽可能使用白色面罩。
因为它能够反射阳光和热量,从而减少刺吸式害虫的活动。
⑤常规清洁:家庭成员应定期进行常规清洁,尤其是垃圾桶的周边,应该保持湿润整洁,以减少害虫的滋生。
以上就是关于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我们要努力抛弃旧习惯,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家庭环境的和谐。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办法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办法
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红蜘蛛类和虱类等。
这类害虫是以取食植物的汁液为食料,不断地进行“吸血抽髓”式榨取植物营养。
取食后植物表面无显著破损现象,但是叶片上往往出现各种颜色的斑点或畸形,如叶片皱缩、卷曲,叶、茎、根上形成虫瘿、虫瘤。
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取食时,往往将有病植物的病原微生物随同食物一起吸入体内,而后又随同唾液注入健康的植物体中,因而又起到传播病菌的作用。
很多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又是传播植物病害的主要媒介,因此其危害性更大。
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后喷药难以彻底除治。
受害叶片由绿变黄,脱落,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停止生长或萎缩甚至变形;小枝枯死,第二年较正常树木发芽晚,严重者整株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害虫危害期间在树干选择适宜操作处,对树干进行树干刮皮,刮皮深度以大树露白、幼树露绿为好,刮的深度不能太深,防止产生药害;宽度一般以20~50厘米为宜,树干越粗刮的宽度越大,树干越细刮的宽度越小,树冠越大刮的宽度越大,树冠越小刮的宽度也越小。
然后用40%氧化乐果(禁止在果树收获前1个月内使用)加水,以1:10的比例配成药液,直接涂抹于刮好的树干处,然后再用塑料布包好,防止药液蒸发,2天后防治效果明显可见。
在用药过程要安全使用农药,防止人畜中毒。
刺吸式害虫识别与防治
防治方法
• (1)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 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2)生物防治。 长角广腹纲蜂和粉虱黑蜂寄生率很高, 在黑刺粉虱老龄若虫和蛹期要控制用药, 以保护天敌。(3)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 盛发期和若虫孵化末朗,选喷50%辛硫 磷、25%优乐得、40%乐果、25%亚胺 硫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10%天 王星5000~6000倍液。
2.发生规律
• 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一年发生10代左 右,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 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 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 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 10~11月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 不大、气温适宜时最有利其发生。成、若虫怕 阳光直射,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为害。成虫产卵 在嫩梢表皮组织内。
生活习性
• 广西年生2代,以卵越冬,也有以成虫越 冬的。第1代成虫6-7月发生,第2代成虫 l0月下旬至11月发生,一般若虫发生期为 3一11月。卵多产在枯枝上。
防治方法
• (1)疏除过密的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剪去枯枝,防止成虫产卵。(3)树上出 现白色绵状物时,用木杆或竹杆触动树 枝致若虫落地捕杀。(4)禁用棘枣等作茶 园篱笆,以减少虫源。(5)药剂防治 为害 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杀螟松乳油 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 属同翅目盾蚧科。大多数产茶省有发生。主要为害 茶树。若虫和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和叶片主脉附 近,刺吸茶树汁液,引起树势衰弱。雌成虫介壳长 梨形,长约2毫米,淡褐或黄褐色,有时见有白色者。 2个蜕皮壳突出于介壳前端,介壳后半部扩大,上有 细线纹。雄介壳长条形,白色,溶蜡状.有3条纵脊, 两侧边平行。雌成虫体细长,淡黄色。长江中下游 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上越 冬。越冬雌成虫3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较长。3代 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下旬和9月上旬。 雌虫绝大部分在上、中部枝叶上,少数叶片主脉两 侧。雄虫多在叶片上,沿叶脉寄生,朝同一方向排 列整齐。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优质借鉴]
优质材料
1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
一、蝽类害虫
二、木虱类害虫
三、粉虱类害虫
四、蚜虫类害虫
五、介壳虫类害虫 六、蓟马类害虫
七、螨类
刺吸植物液汁,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繁殖
力强,为害重。直接为害造成植物各种症状,间接
传播病毒、疾病。优质材料 Nhomakorabea2
蚜虫类
同翅目。园艺植物上蚜虫种类繁多,为害严重, 主要的种类有:
8
优质材料
9
症状:若虫、成虫聚集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 变黄、萎焉、甚至枯死;分泌蜜露招致煤烟病, 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还可传播病毒病。其中B 型烟粉虱还能引起西葫芦的银叶病。 习性:喜群集于嫩叶上取食。
成虫对黄色、绿色有趋性。
优质材料
10
优质材料
11
防治
一、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大棚周围的杂草, 以减少虫源。
二、物理防治:黄板诱虫仅在苗期有效,后期只能作 为辅助措施。加强温室透风口的防虫设施,例如加 防虫网。
三、生物防治:(方斑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刺 粉虱黑蜂、斯氏寡节蚜小蜂、黄色跳小蜂)
优质材料
12
四、化学防治: (1)及早防治:发现烟粉虱及时喷药2~3次,每次间
隔5天。 (2)联合防治:集中成片的大棚,要统一联合防治。 (3)连续防治:烟粉虱暴发后,防治难度大,要用绿
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瓜蚜等蔬菜蚜虫;苹 果瘤蚜、桃蚜等果树蚜虫和花卉蚜虫。
以成虫、若虫吸食植物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 液,造成长势减弱,卷缩、变黄、凋落,甚至 死亡。同时传播多种病毒病。
一年10-20代,间歇性猖獗。 温湿度影响重大。温度15-25度,湿度75%以下。
几种常见的刺吸式害虫
2、危害
该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其次食害嫩叶。取食后,嫩叶呈孔洞或缺刻;花蕾被蛀后,苞叶张开发黄,2-3天随即脱落;食害柱头和花药,使之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害后蛀成孔洞,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
在栽培的作物中,除棉花外,还危害小麦、玉米、高粱、番茄、豆类、瓜类等
生物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每亩喷洒BT乳剂,HD—1等生物制剂200克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0倍液对棉铃虫有一定防治效果;也可在棉铃虫产卵始期至盛、末期释放赤眼蜂, 每亩释放1.5万头, 隔3~5天再放1次, 连续3~4次, 卵寄生率可达80%。
化学防治:田间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掌握在半数卵开始变黑时开始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000倍液。3龄前喷洒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10%[1比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辛·甲·高氯乳油(棉虫净) 等。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采收前9天停止用药。
3、防治方法
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农业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可选择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0%毒·啶乳油1500倍、4.5%高氯乳油1000倍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5%溴虫氰菊酯1000倍混合喷雾,见效快,持效期长。为提高防效,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
化学防治 应用螨危4000-5000倍(每瓶100毫升兑水800-1000市斤)均匀喷雾,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原理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原理
刺吸式口器是一种特殊的口器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中,例如蚊子、虱子、蜱等。
这种口器结构由吸纳或刺入宿主体内的刺和管道组成,用于吸取宿主的体液,如血液、植物汁液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疾病:某些刺吸性口器害虫是病媒生物,它们在吸取宿主的体液时会将病原体带入宿主体内,从而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蜱可以传播莱姆病、回归热等。
2. 寄生虫害:部分刺吸式口器害虫会寄生在宿主体内,以宿主体液为食并从中获取营养,对宿主产生危害。
例如虱子寄生在人的头皮上,引起头虱病,严重时会引起头皮炎、瘙痒等症状。
3. 伤口扩大:刺吸式口器害虫使用刺尖刺破宿主体表,然后将管道插入伤口,从中吸食体液。
这个过程会导致宿主体表出现伤口,并有可能引起出血、瘙痒、红肿等症状。
有些害虫还会向伤口喷射唾液以防止凝血,进一步加剧伤口症状。
4. 引起过敏反应:宿主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唾液、分泌物等物质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这会引发宿主的身体免疫系统产生过敏性反应,如红肿、痒痛、发热等。
总的来说,刺吸式口器害虫通过刺破宿主体表,利用特殊的管道结构吸取宿主体
液,从而引起宿主多种不同的危害,包括疾病传播、寄生虫害、伤口扩大和引起过敏反应等。
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而言,这些刺吸式口器害虫常常是令人讨厌和危险的存在。
介壳虫及其他刺吸式害虫类
介壳虫及其他刺吸式害虫类
主要有紫薇绒蚧、草覆蚧、朝鲜球坚蚧、苹果球蚧、卫茅矢尖盾蚧、斑衣蜡蝉、国槐木虱等刺吸式害虫。
1.介壳虫类:草履蚧、苹果球蚧、朝鲜球坚蚧、卫茅尖盾蚧等。
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
介壳虫活动能力弱,其自身的传播扩散有限,分布较集中。
在苗木交换、调运过程中,加强检疫,发现此类病虫害,即停止运输,采取措施消灭。
在树木发芽前,使用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喷洒枝干,消灭越冬虫体。
结合春季浇返青水,根施3%呋喃丹颗粒。
在浇水前,用带尖的铁钎在植物根系周围每隔30厘米左右打孔,孔深10至20厘米,每平方米施3%呋喃丹4至6克,施入后掩埋浇水.
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个别枝叶有虫害时,应立即剪除或刮除虫枝、虫叶,集中烧毁,防止蔓延传播。
若虫孵化盛期,在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速扑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
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一旦介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天敌昆虫出现盛期,应避免使用有伤天敌的药剂。
2.斑衣蜡蝉和国槐木虱:斑衣蜡蝉卵块、斑衣蜡蝉若虫、国槐木虱若虫。
防治方法:喷施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喷6%吡虫啉乳油3000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至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等,均能有较好防治效果。
对于斑衣蜡蝉,也可在春季修剪树木时刮除卵块。
茶学8.刺吸式害虫
长江流域1年9~11代,闽11~12代,粤12~13代,桂13 代,琼15代 以成虫在茶丛内叶背、冬作豆类、绿肥、杂草上越冬。 3月气温10℃↑开始活动,4/上中 第1代盛发 此后每半月至1个月发生1代,11月停止繁殖 世代极为重叠(世代多,产卵期长) 卵期7~8d,若虫10d,成虫25~30d,越冬成虫150d (条件适宜)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一、叶蝉类
(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
4.发生规律与习性 趋嫩为害,芽下2~3叶叶背虫口为多。 喜横行,3龄后善爬善跳。 怕湿畏光,成虫具趋光性、趋黄性。 羽化后1~2d交尾产卵,卵散产于嫩茎皮层和木质 部之间,春32粒/雌,秋12粒/雌,夏9粒/雌。 为害程度:0级-正常未受害;1级-水渍状斑、午间 凋萎;2级-红脉期;3级-焦边期;4级-枯焦期。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二、蚧类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二、蚧类
(一)基本特征与主要种类
3.生物学特性:
过渐变态,性二型 雌:幼期3龄,无蛹期,持 续取食,卵产于介壳下 或卵囊中,每雌产卵量 几十至上千不等; 雄:2龄-前蛹,3龄-伪蛹, 2龄后不再取食。 随风、雨扩散,随茶苗、 茶种远距离传播。 喜阴湿、郁闭,常见于中、 下层枝叶。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一、叶蝉类
(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双峰型、迟单峰型、早单峰型 双峰型:平地低丘,冬季低温期,夏季高温干旱期, 为害夏、秋茶。 迟单峰型:冬季气温低,无霜期段,为害秋茶。 早单峰型:冬季温暖、夏季无酷热,为害夏、秋茶。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第二节刺吸式害虫
一、叶蝉类
蚜虫、木虱、网蝽等刺吸式类害虫的长效解决办法【园林管理】
蚜虫、木虱、网蝽等刺吸式类害虫的长效解决办法蚜虫、木虱、粉虱、叶蝉、网蝽、蓟马等刺吸式害虫被称为植物的吸血鬼,它们隐蔽群聚危害,不断吸食植物汁液,使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失绿变色或卷曲、皱缩、变形,还传播病毒病,诱发煤污病,是园林植物上普遍多发的严重虫害。
蚜虫危害刺吸式害虫虫体小,发生量大,超强的繁殖能力能快速繁衍生息,一年最多可发生几十代,普通喷药无法根除,药后几天虫害便又卷土重来。
重复多次喷数作业不仅增加劳动成本,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石楠盘粉虱危害对频繁发生危害的刺吸式害虫,通过长效杀虫剂“一贯亚士利”的根部浇灌,能全面清除虫害,并保护植物在整个生长季内没有虫害再发生,环保长效的杀虫效果被多地园林局和苗圃基地大量应用:案例一淄博市园林局应用“一贯亚士利”对全市法桐进行灌根防治法桐方翅网蝽,灌药5天后开始死虫,灌药一个月后虫害彻底消失,焦黄叶片转绿,树势恢复,后续没有虫害再发生。
灌药前虫害表现灌药1个月后虫害消失,叶片复绿灌药一年后一直没有虫害发生案例二安丘园林局对2000棵栾树进行“一贯亚士利”灌根防治栾蚜,根部灌药后3天,大量蚜虫中毒死亡,纷纷落下,树穴内堆积着厚厚一层死亡的栾蚜。
虫害被清除干净后全年内没有虫害再发生。
一贯亚士利灌药长效防治栾蚜灌药前栾蚜危害状一贯亚士利灌药后3天栾蚜大量死亡,树穴内落入厚厚一层案例三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应用“一贯亚士利”防治青桐木虱。
灌药后7天青桐木虱明显减少,没有絮状分泌物随风飘落现象;灌药后30天青桐木虱全部消失,当年没有再出现木虱危害。
青桐木虱危害叶片上排泄物堆积灌药一个月虫害消失叶片干净案例四秋枫叶蝉在南方危害严重,2019年6月9日,珠海汇建公司门前秋枫应用“一贯亚士利”灌根长效防治叶蝉。
药前秋枫叶片被叶蝉危害至焦黄色,灌药一个月后虫害得到全面防控,树势恢复,叶片浓郁。
秋枫叶蝉危害状,一贯亚士利灌根防治根部灌药后虫害消失,对比上图效果明显案例五石楠盘粉虱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污染叶片和环境,造成树木景观效果的严重下降,由于分泌物的保护使喷药防治难度大,“一贯亚士利灌根后”,对虫害的有效防控达到了一整年!石楠盘粉虱灌药前危害表现灌药后虫害清除效果对比,药效跟踪一年后仍无虫害发生案例六高大法桐树每年深受网蝽危害,“一贯亚士利”灌根防治网蝽多年来好评不断。
刺吸式害虫1
刺吸式害虫刺吸植物液汁,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强,为害重。
直接为害造成植物各种症状,间接传播病毒、疾病。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一、蝽类害虫二、木虱类害虫三、粉虱类害虫四、蚜虫类害虫五、介壳虫类害虫六、蓟马类害虫七、螨类八、蝉类一、蝽类害虫刺吸荔枝、龙眼等果树汁液的蝽类害虫常见有荔枝蝽、方肩荔枝蝽、稻绿蝽等,均属半翅目、蝽科。
危害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嫩芽、花穗和幼果的汁液,严重时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导致落花、落果;其射出的臭液也可使嫩叶、花和果壳焦枯。
此外,还可传播龙眼鬼帚病的病原。
防治(1)人工防治:深冬和早春,越冬成虫不大活动,人工突然摇树使越冬成虫落地,然后捕杀。
采摘卵块、扫落和兜捕若虫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3)药剂防治:①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越冬成虫恢复活动时,对越冬虫口密度较大的果树进行挑治;②3月中下旬,在越冬成虫大量迁入果园时,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或品种,使用药剂挑治一次;③在若虫大量孵化期,对虫口密度高的大年果园实行全园喷药一次;虫口密度低的小年果园,可用药挑治花果多、若虫比较集中的果树.(4)注意问题:开花期严禁喷洒农药,花期和幼果期不宜使用氧化乐果、乐果和水胺硫磷等药剂。
荔枝蝽半翅目,属于荔蝽科Pentatomidae。
果树害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
识别特征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腹面被白色蜡粉,有臭腺,开口在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
卵圆球形,长2.5~2.7毫米,淡绿色,化前变为深灰色。
若虫体色红黑相间。
分布地区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也见于南亚、东南亚国家。
为害症状成虫、若虫均刺吸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
其分泌的臭液触及花蕊、嫩叶及幼果等可导致接触部位枯死,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人工捕捉,冬季低温时期(10℃以下),荔枝蝽受冷冻,不易起飞,突然猛力摇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集中烧毁;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花木刺吸式害虫防治方法
3
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园林植保 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工作的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安全
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农药和吸入有害气 体。
保护环境
选择环保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花木刺吸式害虫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措 施,确保防治效果持续有效。
05
结论
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成果
建立了完善的刺吸式害虫防治体系
04
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实践
具体实施方案
确定害虫种类
通过观察和识别,确定刺吸式 害虫的种类,了解其生活习性 和发生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
。
制定防治计划
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制 定具体的防治计划,包括防治 时间、防治方法和防治措施等 择适宜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 ,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实施防治措施
按照防治计划和农药使用说明 ,实施防治措施,注意保护环
境和生态平衡。
防治效果评估
设定评估指标
设定防治效果评估的指标,包括害虫死亡率、防 治时间、防治成本等。
实施评估
在防治实施后,对评估指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了解防治效果。
分析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防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防治提供参考。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
02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及分布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
蝉类
包括鸣蝉、蟪蛄等 ,以刺吸植物汁液 为生。
介壳虫类
包括红蜡蚧、草履 蚧等,以吸取植物 汁液为生。
刺吸式害虫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大青叶蝉和棉叶蝉
学习交流PPT
7
蝉桃 一 点 斑 叶
学习交流PPT
8
大青叶蝉
学习交流PPT
9
柿 血斑 叶 蝉
学习交流PPT
10
(二)蜡蝉类
• 主要有白蛾蜡蝉、龙眼鸡、斑衣蜡蝉,属同翅目、 蛾蜡蝉科。
• 白蛾蜡蝉为害大红花、九里香、米兰、茉莉、人 面子、假连翘、茶、桃、李、白兰花、黄皮、荔 枝、龙眼、芒果、洋紫荆、人心果、石榴、番石 榴等花木。以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其排泄 物可诱发煤烟病,使树势削弱。
学习交流PPT
30
菊姬长管蚜 危害菊花状
学习交流PPT
31
桃 粉 蚜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交流PPT
32
桃粉蚜
学习交流PPT
33
桃蚜
学习交流PPT
34
桃 蚜
学习交流PPT
35
绣线菊蚜(苹果黄蚜) 危害木瓜海棠
学习交流PPT
36
斑毛 蚜白
杨 花
学习交流PPT
37
状蚜 虫
为
害 石 楠
学习交流PPT
38
蚜虫危害刺槐状
学习交流PPT
39
木蚜 状虫
危 害 金 银
学习交流PPT
40
学习交流PPT
状蚜 虫 危 害 丝 棉 木
41
蚜虫危害鹅掌柴状
蚜虫危害紫藤状
学习交流PPT
42
月季长管蚜危害状
学习交流PPT
43
蚜虫类的防治方法
• (1)注意检查虫情,抓紧早期防治。 • (2)保护和利用天敌。 •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40%氧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2 园林植物吸汁害虫
一、刺吸害虫的发生特点
1.均具刺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 (1)引起植物养分和水分减少,影响生长发育
,严重时可引起植株枯死; (2)能分泌大量蜜露,引致煤污病的发生; (3)很多种类可能传播花木的病毒病; (4)有些种类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时使植物
(2)形态特征:(略) (3)生活史及习性:广东1年5代,世代重叠,无明显的越冬阶段。主
要以雌蚧虫在松树叶鞘包被的老针叶茎部吸食汁液危害,其次在刚抽 的嫩梢基部、新鲜球果的果鳞和新长针叶柔嫩的中下部。而在叶鞘上 部的针叶、嫩梢和球果里多为雄蚧。 此蚧虫通过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作近距离扩散,并随苗木、接穗、新 鲜球果、原木、盆景等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
1.柏小爪螨
主要刺吸为害侧柏、 圆柏、龙柏、沙地柏 等柏树的叶和嫩枝, 造成柏树叶失绿,树 势衰弱,并易招致双 条杉天牛、小蠹虫等 弱寄生蛀干、蛀枝害 虫危害而加速树枯枝、 死树。
.
(六)介壳虫类
介壳虫的种类很多。有些对植物造成严重威胁。当前 在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上,蚧虫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因是 虫体小,繁殖系数大,种类多,寄主植物更多。防治食叶 害虫的药剂对蚧虫作用不大,反而杀伤大量天敌。药物防 治不及时,效果不大。
蚧虫属同翅目、蚧总科,在形态上和木虱、粉虱、蚜 虫等有不少类似之处,容易发生混淆。但蚧虫无论在它的 若虫期或成虫期,它的足末端仅有一个爪,有的种类雌成 虫足已消失,只要见到有较长的口针和不分头胸腹的虫体, 就是蚧虫。
(2)识别特征:雌成虫橘红色,背面隆起,体外被有黄 白色的蜡质粉及絮状纤维。腹部后方有白色卵囊,囊上有 14~16条纵条纹,卵产于囊中。
(3)生活习性:该虫一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广东1年 3~4代,浙江2~3代,以雌成虫或若虫在枝干上越冬。
.
吹绵蚧
.
埃及吹绵介
.
月季白轮盾蚧
.
蛰囊绿绵蜡蚧和堆蜡粉蚧
防治:同叶蝉类
.
叶蝉类防治方法
(1)加强庭园绿地的管理,勤除草;结合 修剪,剪除被害枝叶以减少虫源。
(2)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成虫、若虫危害期,喷施40%氧乐
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 敌杀死2 000倍液、20%杀灭菊脂2 0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
4.开展生物防治。 5.各项防治措施应该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协调进行。
.
三、主要园林刺吸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一)叶蝉类
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身体细长。 体后逐渐变细,常能跳跃,有横走习性, 俗称浮尘子,种类很多。主要以下几种:
1.大青叶蝉,2.小绿叶蝉,3.棉叶蝉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呈
的枝叶产生伤口。 2.体形变化大。
.
3.繁殖力较强,除两性生殖外,尚有孤雌生殖。 均为不完全变态。 4.危害特征:
(1)叶片失绿,出现黄色斑点或红色等; (2)叶片卷曲,皱缩变形; (3)形成各种虫瘿; (4)嫩枝梢变色萎蔫,弯曲下垂,畸形丛生 ,甚至枯死; (5)枝叶有蜜露,诱发煤污病。
.二、刺吸害虫的防治原则源自1.加强植物检疫措施,防止蚜、蚧等刺吸害虫 随种苗 调运而传播。
2.加强害虫的监督、预测预报,以及时发现危害,避免 对植株造成严重损害。
3.化学防治时选择适宜的时期和适宜的药剂。如触杀剂、 内吸性杀虫剂或杀螨剂,以幼虫初龄期防治为好。常用药 剂有氧化乐果、辛硫磷、菊酯类农药、吡虫啉、抗虫威、 叶蝉散、蓟马灵等。
.
夹竹桃蚜和菊姬长管蚜
.
棉蚜和桃蚜
.
月季长管蚜和竹蚜
.
白兰台湾蚜
.
状棉 蚜 危 害 木 槿
.
左图为棉蚜危害菊花状 右图为棉蚜危害扶桑状
.
左图为棉蚜危害黄杨状 右图为棉蚜危害木槿状
.
菊姬长管蚜 危害菊花状
.
桃 粉 蚜
.
桃粉蚜
.
桃蚜
.
桃 蚜
.
绣线菊蚜(苹果黄蚜) 危害木瓜海棠
.
(4)生物防治。
.
(七)蓟马类
分布及危害: 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成虫、若虫
主要在花内取食危害,破坏雌雄花组织, 致使花朵提早凋谢,影响花卉的观赏价 值。
.
蓟马
.
成 虫
隐 藏 于 花 朵 状
蓟马危害大花蕙兰状
.
卵及若虫
危害状
榕管蓟马
.
蓟马类的防治措施
(1)在少数植株被危害时,可用手捏杀成虫和若 虫,或用肥皂水冲洗。
.
碧蛾蜡蝉和青蛾蜡蝉
.
斑 衣 蜡. 蝉
(三)木虱类
主要种类有蒲桃木虱、柑桔木虱、合欢 木虱、青桐木虱、樟木虱等,同翅目、 木虱科。
.
柑桔木虱和龙眼角额木虱
.
虱青 桐 木
.
.
合欢木虱
.
合欢木虱
.
樟木虱
.
木虱类的防治方法
(1)苗木调运时加强检查,禁止带虫材料外 运。
(2)结合修剪,剪除带卵枝条。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若虫发生盛期,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
.
龟蜡蚧和褐软蚧
.
黑点盾蚧和糠片盾蚧
.
考氏白盾蚧和兰花盾蚧
.
桑白盾蚧和山茶片盾蚧
.
藤圆盾蚧和仙人掌白盾蚧
.
草履蚧
.
褐软蚧
考氏. 白盾蚧
日 本 龟 蜡 蚧
.
桑白蚧
.
苏 铁 圆 盾 蚧
.
卫矛矢尖蚧
.
紫 薇 绒 蚧
红瑞木蚧
月季白轮盾蚧
.
介壳虫类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极易随苗木、果品、花 卉的调运传播。如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 (2)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 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冬季或早春,结合修 剪,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 数;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毛笔轻轻清除, 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3)化学防治。当介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 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 前,可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柴油乳剂、 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消灭越冬 代若虫和雌虫。
杜鹃冠网蝽 :是杜鹃花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 虫危害叶片,吸食汁液,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 呈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白色斑点,严重影响植 物的光合作用,致使植物生长缓慢,提早落叶。
特征:前胸背板发达,具网状花纹,向前延伸盖 住头部,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两侧伸出呈薄圆 片状的侧背片。翅膜质透明,前翅布满网状花纹, 两翅中间接合成明显“X”状花纹。
(2)形态特征:(略) (3)生活史及习性:广东1年3~4代,以第3代为主,世代重
叠现象明显。以中龄若虫越冬,没有明显的越冬阶段,但 冬季发育迟缓。寄生于当年生或2年生的松树梢头,部分 寄生于嫩枝及新鲜球果上。
.
被害林分
.
松针叶鞘部的危害状
.
被害松针
.
雌成虫
.
若虫与卵
.
3.吹绵蚧
(1)分布及危害: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较温暖的地区 。寄主很广,危害月季、海棠、海桐、金橘等。若虫和成 虫群集在枝叶上,刺吸汁液危害。严重时,叶片发黄,枝 梢枯萎,引起落叶,影响植株生长,甚至全株枯死。并能 诱发煤污病发生。
.
被害松林
.
单株被害状
.
球果被害状
.
叶鞘被害状
.
若虫与雌成虫
.
雌成虫
.
2.湿地松粉蚧
(1)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广东。是1988年因引进湿地松从美 国佐治亚州传入我国的一种危害性害虫。危害湿地松、火 炬松、长叶松、马尾松、加勒比松等松属植物。主要以若 虫危害湿地松嫩梢、嫩枝及球果。严重影响湿地松松梢生 长,重者针叶极短,不能伸展或项芽枯死、弯曲,形成丛 枝,老针叶大量脱落,球果小而弯曲,变形。是植物检疫 对象之一。
.
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氧化 乐果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 液、40%速扑杀乳油、40%乐斯本乳油、10%高效灭 百克乳油2 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3 000倍液、25 %康福多乳油5 000•倍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 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喷药时要求均匀周到 。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乳油5~10倍液打孔注 药。或地下埋施15%铁灭克颗粒剂。
《园林植物保护》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害虫
河南科技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
.
一、本节知识点
1. 蚜虫类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2. 蚧的发生与防治; 3. 叶蝉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4. 螨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5. 其它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二、本节重点
上述害虫的综合防除方案 三、本节难点
.
杜鹃冠网蝽和樟脊冠网蝽
.
梨网蝽危害状
.
梨网蝽
.
梨网蝽危 害樱花状
.
网蝽类的防治措施
(1)冬季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销毁。。 (2)保护天敌。 (3)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
,表明第1代若虫已基本孵出,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可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三硫磷乳油2 000 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40%甲胺乐乳油2 000~4 000倍液、20%辛马乳油1 500倍液、25%速灭威 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 (4)用3%呋喃丹颗粒剂埋入盆栽花木的土壤中(每盆 5g左右,入土深5cm),可达到防治该虫的目的。
(2)在大面积发生高峰前期,喷洒40%氧乐果乳 油1 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 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