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刺吸式害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叶跳虫、浮尘子。 2.分类 同翅目,叶蝉科。 3.分布 分布我国各茶区,是各茶区普遍发生的
优势种。 4.寄主 茶树、豆类、蔬菜等。
(一)分布与危害
5.危害特点
芽叶受害后表现凋 萎,叶脉 、叶尖及 叶缘红变,以至于 枯焦;
节间短缩、 质地变 脆;
全年中尤以第二轮 茶受害最重。
二、其他叶蝉类
水稻黄矮病
水稻普通矮缩病
四、叶蝉类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越冬基数; 2.灯光诱杀 在成虫期利用灯光诱杀,可以大量消灭成
虫;
3.网捕 成虫早晨不活跃,可以在露水未平时,进行网 捕;
4.化学防治 可以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 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喷 杀。
柑橘粉虱
(二)识别特征
成虫 体长1.2毫
米,谈黄色 翅半透明,
披白色蜡粉
柑橘粉虱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浙江一年发生3代。
2.越冬 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 3.成虫习性 喜隐湿,喜白天活动。
4.幼虫习性 幼虫孵化后经数小时即在叶背固定; 分泌白色棉絮状蜡丝。
柑橘粉虱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根触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在浙江、湖南省茶区 为3代/年 。第1、2、3代若虫孵 化盛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上旬至10月 上旬;
2.越冬 以老熟雌若虫和雄虫前蛹在茶树枝干上越冬;
3.习性 一般枝干上的虫数最多(雌虫及第3代雄虫); 雄虫则第l、2代多数分布在叶缘的锯齿间。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加强茶园栽培管 理合理施肥,采养结合,以增茶 树长势和抗性。强及时锄草,清蔸亮脚;
3.人工防治 对于龟蜡蚧、红腊蚧、角蜡蚧等虫体较; 大的蚧类,可采取用竹刀刮除,并将刮下的虫体集中 堆放,待寄生蜂羽化后在处理。
三、茶园蚧类的防治方法
4.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蜡蚧扁角跳小 蜂、单带巨角跳小蜂等;
其他蚧类
(四)蛇眼蚧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
雌虫介壳似蚌壳形背面隆 起, 暗褐色,边缘浅褐色稍 带白边
其他蚧类
(五)茶梨蚧Pinnaspis theae (Mask.)
雄介壳较小,白色, 两侧平行,背面有2 条纵沟,形成3条纵 脊
雄介壳
雌介壳棕色至棕褐色, 中部较宽,前端有2
➢后期周缘具白色蜡圈。
黑刺粉虱
(二)识别特征
4.蛹 壳黑色有光泽,椭
圆形;
背面及周缘共有 29—30对黑刺, 背部常附有2个若 虫脱皮壳
黑刺粉虱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长江中下游茶区 1年4代;
2.越冬 以老龄若虫或蛹在被害叶背越冬, 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
3.产卵 卵多产在成叶或嫩叶背面;
第二节 蚧类
主要种类
一、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opomca
Cockerell
二.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Maskell)
一、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opomca Cockerell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长白盾蚧、长白介壳虫、梨长白介、日本 长白蚧、茶虱子;
(Walker)
二、青蛾蜡蝉 Geisha mariginellus Guer
一、碧蛾蜡蝉 Geisha distinctissima (Walker) 二、青蛾蜡蝉 Geisha mariginellus Guer
青蛾蜡蝉成虫
碧蛾蜡蝉、青碧蛾蛾蜡蜡蝉成蝉虫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茶蛾腊蝉 碧蛾蜡蝉、绿蛾蜡蝉、黄翅羽衣、 桔白蜡虫、碧蜡蝉。
泌蜡质。
三、其他蚧类
1.龟蜡蚧 2.角腊蚧 3.椰圆蚧 4.蛇眼蚧 5.茶梨蚧 6.茶牡沥蚧
其他蚧类
(一)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 Guaind
雌虫介壳呈椭圆形, 背面隆 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 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 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 雄虫蜡壳长椭圆形,有13个 突起
(二)珊瑚粉虱A leurotuberculatus aucubae
(Kuwana)
珊瑚粉虱
成虫 体长0.83毫米,谈黄色, 白粉薄;前后 翅白色半透明;前翅较其他粉虱狭长
蛹壳 椭圆形,黑色,尾部较窄;周围有一圈蜡 丝;
四、茶园粉虱类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分批勤采,减少新稍上的卵量加强茶 园管理,结合修剪疏除脚枝压低虫口;
➢ 主要为害当年生春梢、夏梢 和早秋梢。
黑刺粉虱
(二)识别特征
1.成虫
成虫体长约1.2毫米, 橙黄色,复眼红色。
前翅紫褐色,周缘有7 个白斑
黑刺粉虱
(二)识别特征
2.卵 ➢卵香蕉形,一端较
圆钝,并有一短柄 固着在叶背上;

➢初产时乳白色,后
渐转为黄褐色、紫
褐色。
黑刺粉虱
(二)识别特征
3.幼虫
➢幼虫初孵时长椭圆形, 固定后很快转黑色,背 面出现2条弯曲的白色蜡线 ;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年发生代9~15代,在广东有13代,世代重叠、全年有两 个危害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6月,第二个高峰期 在9-10月;
2.越冬 海南以成虫越冬,其它地方无明显越冬现;
3.成虫习性 具趋嫩性 只危害嫩梢芽叶; 畏光怕湿 晨早霜水未干时不太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
篷内转移; 逐日产卵 卵是逐日产出,每日产1-2粒,因此决定了它
2.分类 同翅目,盾蚧科; 3.分布 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省;
4.寄主 茶树、苹果、梨、李、梅、柑桔、樱桃、柿、 山楂、无花果、丁香等。
(一)分布与危害

5.为害症状 雌虫和若虫 用针口器刺 入茶树枝、 叶组织取汁 液,消耗茶 树养分,使 树势衰弱。
(二)识别特征
雄虫
雌虫
雄若介虫壳
雌介壳
1.成虫
2. 保护和利用天敌 重要的一环是不要盲目打药。以 保护寄生蜂和瓢虫, 即在发现有粉虱黑 蜂寄生的田块,不要用药,待其寄生率 提高后,摘下有卵叶片,移放于其它茶 园中;
3.化学防治 在幼虫盛孵期喷洒10%天王星10000倍 液,次为40%水胺硫磷1000倍液。
第三节 蜡蝉类
主要种类
一、碧蛾蜡蝉 Geisha distinctissima
4.若虫固定泌蜡后,终生在原处取食 5.化蛹 若虫老熟后在原处化蛹
黑刺粉虱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 要求的气候条件是适温高湿; 2.栽培管理 郁闭阴湿低洼的茶园发生多;
3.天敌 黑刺粉虱的天敌很多,如多种寄生性小 蜂、瓢虫及腥红菌等,正常情况下能够 控制黑刺粉虱发生,
二、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
2.分类地位 同翅目,蛾蜡蝉科。 3. 国内分布 全国大部分产茶区。
4.寄主 茶、油茶、柑橘、桃、苹果、梨、柿、杨梅、 龙眼及无花果。
(一)分布与危害
➢以成虫、若虫剌吸寄主枝、 茎、叶的汁液;
➢危害严重时枝、茎和叶上 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树势 衰弱、落花。
(二)识别特征
青蛾腊蝉
碧蛾腊蝉
区别特征 前翅臀角 翅脉及翅缘
(1)雄成虫淡紫色, 前翅白色半透 明,腹未有一针 状交尾器;
(2)雌成虫纺锤形,淡 黄色,腹部分节明 显无翅;
(3)介壳 ➢雌虫介壳暗褐色纺锤
形,介点突出于头端; ➢雄介壳很小,寄生于
叶缘齿上。
产卵状
(二)识别特征
能角初
爬和孵
行足若

发虫

达椭
色 , 卵 壳
,圆 腹形 末, 有浅 尾紫

毛色

2,
1.气候 ➢成虫喜欢阴湿; ➢“梅雨”利于易受蚧侧链孢和顶孢酶等真菌的侵染;
2.栽培管理 枝叶茂密危害重
三、其他粉虱
(一)马氏粉虱Aleuro10bus marlatti Quaintance
成虫

1.成虫 胸、腹部黄色; 翅半透明,敷有白粉; 前翅有不规则的7块淡紫 色斑。
马氏粉虱
2.蛹 椭圆形,黑色,有光泽。 体长1.2毫米,宽0.9毫米; 周围有玻璃状透明的蜡丝, 整齐地围绕蛹壳的边缘
1.气候 高温、低湿对其不利,最适温度为20~25OC, 相对湿度80%以上;
2.栽培管理 喜欢郁闭、低洼、偏施氮肥的茶园取食危 害;
3. 茶龄 五年以上的新茶园危害大于成龄茶园; 4.品种
二.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Maskell)
雄成虫 雌虫蜡壳
雌成虫 卵
雄虫蜡壳
危害状
红蜡蚧
(二)识别特征
1.成虫 体连翅长3.1~3.8mm。体
黄绿色;
头冠前缘有1对绿色晕圈似 单眼(假单眼);
小盾片中部及端部有黄白色 小斑块。
(二)识别特征
产卵状及卵
2.卵
新月形,初为乳白 色,渐转淡绿,孵 化前前端透见一对 红色眼点。
(二)识别特征
3.若虫 初为乳白色,随虫龄增长
,渐变淡黄转绿; 3龄时翅芽开始显露; 5龄时翅芽伸达第五腹节。
柑橘粉虱
(一)分布与为害
1.别名 柑桔白粉虱、草粉虱、白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台湾、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4.寄主 还有茶、油茶、咖啡、桃、柿、栀子、 丁香、女贞等植物
柑橘粉虱
5.危害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粉虱产生分泌 物易诱发煤污病 ,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 树势衰弱。
个黄褐色壳点
雌介壳
被害状
其他蚧类
(六)茶牡蛎蚧Lepidosaphes fubulorum Eerris
危害状
雄介壳 雌介壳
•雄介壳长 形,稍弯 曲呈牡蛎 状 •前端有2 灰色壳点
雌介壳长 形,稍弯 曲呈牡蛎 状前端有 2灰色壳 点
三、茶园蚧类的防治方法
1、检疫防治 加强苗木引入及输出时的检疫工作;
5.化学防治 ➢ 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份散粒剂
10000倍液; ➢10%吡虫啉2000倍液(25%阿克泰水份散粒剂
10000倍液)十30%强力杀蚧800倍液;
第三节 粉虱类
粉虱类属同翅目粉虱科; 茶树上的粉虱主要有黑刺粉虱、柑橘
粉虱等;
黑刺粉虱在我国局部茶区严重成灾。
一、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胸背有4条纵纹
碧蛾腊蝉 直角
的发生代数是不整齐的;
(四)发生与环境关系
1.气候因子 时晴时雨,适温(17-28℃ )高湿季节最
利于发生;
2.栽培管理 ➢背风向阳的,发生早,春茶受害重; ➢长势郁闭、叶芽稠密、杂草丛生、间作豆类茶园发生
重; ➢品种 发芽早、芽叶较密、持嫩性较强品种受害重;
3.天敌 种类多,最主要的有卵寄生蜂、缨小蜂、 蜘蛛和虫霉等。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脐状红龟蜡蚧、红蜡虫、红蚰;
2.分类 同翅目,蜡蚧科;
3.分布 于中国的华南、西南、华中、华东、 华北及北方温室;
4.寄主 月桂 、栀子花、 桂花 、 蔷薇 、 茶 梅 、 月季 、 玫瑰 、 山茶花 、 八角金盘 、 樱花。
红蜡蚧
5.危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杆上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
害。并能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退,树冠萎缩,全株 发黑,严重危害则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红蜡蚧
(二)识别特征
雌成虫
椭圆形,背面有较厚暗红色至紫红色的蜡壳覆 盖,蜡壳顶端凹陷呈脐状;
有4条白色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
红蜡蚧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1.世代 1代/年。 2.越冬 以受精雌成虫在植物枝杆上越冬。 3.产卵于母体下卵囊内。 4.孵化盛期 虫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 5.初孵若虫善爬行。 6.定居分泌蜡质 初孵幼虫定居2~3d后开始分
第二章 刺吸式害虫
害虫类型及其危害特点
(一)口器类型:刺吸式。 (二)危害特点 组织呈褪色斑点、叶片卷曲或皱缩,造
成畸形或组织增生等。
同翅目 叶蝉类、蚧类、粉虱类、腊蝉类 、蝽类、蚜虫类。
(三)害虫类型 缨翅目 蓟马类。 双翅目 瘿蚊类。
第一节 叶蝉类
一、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来自百度文库the,1875)
其他蚧类
(二)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
雌虫蜡壳半球形,灰白 色,背顶有一钩角状突
起,周围有8个蜡突
其他蚧类
(三)椰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
雌虫介壳 近圆形, 淡黄或微 带淡褐色
雄虫橙黄色, 具一对半透
明的翅
(Quaintanca)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1.别名 桔刺粉虱;
2.分类 属同翅目粉虱科;
3.分布 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
4.寄主 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 柿、葡萄等多种植物。
黑刺粉虱
(一)分布与危害
5.危害征状与特点 ➢
若虫聚集在茶树叶背刺吸
汁液形成黄斑;
危害状
➢ 若虫排泄物“蜜露”能诱发 严重的烟霉病, 导致于茶 园一片乌黑,影响光合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