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二 一三年八月
目录
前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是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战略位置重要,土地资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引导先导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的重要增长区域、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构筑与中心城区双核驱动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等,特制定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陆域总面积约6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公里,海域面积510平方公里,下辖大家洼、央子两个街道。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
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目标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山东科学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土地资源丰富,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带动全市转型发展,促进全市乃至蓝黄“两区”科学发展、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发展优势
(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东临青烟威城市群,北靠京津冀都市圈,与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距潍坊市中心30公里,距潍坊港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济青、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区内外,贯通南北的潍日高速加快推进,益羊、德龙烟铁路将滨海与中国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区内潍坊森达美港为中国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
(二)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区内大部分为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随着沿海防潮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将持续增加。地下卤水、地热、风能等资源丰富,其中地下卤水静储量60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原盐和溴素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近海海洋
生物种类繁多,鱼、虾、蟹、贝、藻等资源丰富,是全国着名的“贝类之乡”。
(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以盐化工、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临港物流快速发展,海洋化工产能居全国前列。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实现利税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亿元、148亿元、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为::。借助丰富的土地资源、先进的发展理念和高起点规划的引导,将为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支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科技人才支撑能力较强。潍坊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700多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拥有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1家院士工作站。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研发机构18家,市级技术中心45家;2012年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家,专利申请达607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特别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建设高层次技能人才基地提供了重大机遇,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的科技人才支撑。
(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12年新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4105万美元,新增自
营进出口企业15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8168万美元,出口总额达到66943万美元。随着产业配套协作能力的加强,对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智力资源的吸引力显着提高,开放型经济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六)政策叠加优势突出。享有国家和省支持蓝黄“两区”发展的政策、省支持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以及市级更具激励动力的“飞地政策”,有利于借助政策优势,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加速向滨海区集聚发展。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到位,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推进,集成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二、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城一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提高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建设美丽新城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正在研究环渤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为其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发展经济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为创
新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挑战。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配套协作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面临一定挑战;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支撑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风暴潮威胁较大;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对资源、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争夺将不断加剧。
三、战略意义
加快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利于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强化对全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强化对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支撑,完善全省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统筹海陆资源开发和海陆产业培育,推动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蓝黄“两区”融合发展;有利于率先建立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提高永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