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章防治水(2010.11.4)第一节一般规定(3条)第二百五十一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第二百五十二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
煤矿企业应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矿井应建立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每月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其他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
第二百五十三条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二节地面防治水(5条)第二百五十四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河流水系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了解当地水库、水电站大坝、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信息沟通,发现矿井水害可能影响相邻矿井时,应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第二百五十五条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基础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基础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
不能采取可靠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
第二百五十六条当矿井井口附近或者开采塌陷波及区域的地表有水体时,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一、基本条件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1)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措施。
(2)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措施二、基本要求1.机构设置机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2)冲击地压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应设地测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有分管负责人;(4)地测防治水部门配备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储量管理、矿井测量、井下钻探、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2.煤矿地质煤矿地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不同生产阶段,按期完成报告修编、提交、审批及采后总结等基础工作;(2)成果资料、原始记录、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齐全,内容规范;(3)地质预报内容完整,档案管理规范.3.煤矿测量煤矿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立健全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贯通精度、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规范;(2)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3)沉陷治理手段合理,台账资料齐全;(4)储量计算图纸、台账、统计管理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规定.4。
煤矿防治水煤矿防治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及防治水基础台账、数据管理规范,水文地质图纸、水害预报内容齐全,符合要求;(2)建立健全防排水系统,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应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构成威胁的水害进行检测、诊断和预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防治冲击地压防治冲击地压应符合以下要求:(1)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采区、工作面有规范的防冲专项设计,防冲措施科学有效;(2)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监测系统。
三、评分方法按表3—1、表3—2、表3-3、表3-4、表3-5评分,每个表总分为100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第一章矿井水害防治责任体系为了加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岗位和管理职责,确保防治水工作有序开展,矿决定成立防治水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应技术人员专职负责防治水具体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部室按其分工不同对防治水管理负有相应的责任.一、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我矿防治水工作。
二、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水害防治技术方案,对矿井防治水定期专门研究、解决水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监督并检查水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三、生产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全矿防治水具体业务技术的工作。
(一)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二)编制矿井中长期水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四)矿井防治水技术方案的编制和报批,防治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检查落实及质量验收;(五)矿井生产所需各类地质图件及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四、安全检查部负责监督检查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包括“雨季三防”的检查治理工作。
五、设备管理部负责井下排水设施、探放水设备的管理,负责矿井排水设备、探放水设备的检查、维护等工作。
六、通风灭火部监管矿井灌浆及脱水情况,并适时进行统计、分析。
通风灭火队负责各项水文地质探查及防治水工程的施工并保证其工程质量,同时对井上下注浆操作规程进行编制、报批和贯彻执行。
第二章日常工作管理制度第一节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防止我矿在生产过程中水害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制度,加强矿井水患的科学管理,推动矿井安全有序发展,根据相关规程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生产技术部要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搜集、整理好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并建档保存,及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二、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井下探放水方案、设计、技术报告,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发放给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同时履行签字程序并留底。
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汇编

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汇编一、项目实施背景XX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矿井防治水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为制定科学切实可行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翻阅大量的书籍查找需要的防治水计算公式、经验公式,为了提高编制防治水措施的质量及效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搜集防治水计算公式、经验公式进行整理,编制了防治水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汇编。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2018年1月份开始对《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钻探工程》《XX煤化钻探注浆标准》中关于防治水的计算公式、经验公式进行整理及排版2、2018年8月份开始使用。
三、项目实施过程(一)钻探计算公式1、钻具全长=累计孔深+残尺(机上余尺+机高)机高=钻机立轴固定盘至孔口之距离。
2、累计孔深=上次累计孔深+本次进尺累计孔深=钻具全长-本次残尺-减尺-钻头磨损。
3、岩(煤)层真厚度计算公式:公式:已知岩层钻探伪厚度L,钻孔倾角α,岩层倾角或钻孔方向岩层方向岩层伪倾角β,求岩层真厚度m公式:公式:(1)垂直孔:m=Lcosβ,式中β为岩层真倾角,它等于岩芯倾角。
(2)顺岩层倾向(或伪倾向)钻孔:m=Lsin(α-β)(3)逆岩层倾向(或伪倾向)钻孔:m=Lsin(α+β)主要用途:(1)用钻探资料计算岩层真厚度。
(2)设计钻孔时根据岩层厚度计算设计钻探伪厚度。
(3)反算钻孔倾角。
(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1、公式:q=CW√2gh式中:q—单孔出水量(m3/s);C—流量系数,一般取0.6~0.62;W—钻孔的断面积(m2);g—重力加速度(9.81m/s2);h—钻孔出口处的水头高度(m)。
为计算钻孔的平均放水量,可取最大水头高度的40~45%。
2、用途:(1)设计放水孔孔径孔数;(2)根据钻孔喷出水头高度估算钻孔出水量。
(三)老空积水估算公式Q 积=ΣQ 采+ΣQ 巷Q 采=KMF/cosa Q 巷=WLK式中Q 积:总积水量,m 3;ΣQ 采:采空区积水量之和,m 3; ΣQ 巷:巷道积水量之和,m 3;K :充水系数,采空区一般取K=0.25~0.5(按老空区形成时间远近选取数据,新采空区取值大),煤巷一般取K=0.5~0.8(根据巷道时间远近,巷道支护方式等选取数据),岩巷取K=0.8~1.0(按巷道支护方式,掘巷时间等选取数据);F —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M :采空区的平均采厚,m ; a:煤层倾角;W:积水巷道原有断面,m 2; L :积水巷道长度,m 。
矿井类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类常用计算公式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二、风速测定计算:V表=n/t(m/s)(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n:见表读数;t:测风时间(s)V真=a+b×V表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V真=(S-0.4)×V真÷S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迎面测风时取1.14);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三、风量的测定:Q=SV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m3/min,风速超限吗?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Q瓦=QC(m3/min)式中Q:为工作面的风量;C: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m3/min,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瓦)q瓦=(m3/t)式中Q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N:工作的天数(当月);T:当月的产量五、全矿井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Q矿=4NK(m3/min)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井下最多人数;K:系数(1.2~1.5)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Q采+∑Q掘+∑Q硐…+∑Q其他)×K式中K:校正系数(取1.2~1.8)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采×KCH4(m3/min)式中100:为系数;q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K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2.0)2、按采面气温计算:Q采=60×V×S(m3/min)式中60:为系数;V:采面的风速(温度为18~20℃时取0.8~1.0m/s,温度为20~23℃时取1.0~1.5m/s);S:采面平均断面积。
最全的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汇总,工作学习起来soeasy!

最全的煤矿防治水计算公式汇总,工作学习起来soeasy!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计算: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注]分为以下4级:1.弱富水性:q≤0.1 L/(s·m);2.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3.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4.极强富水性:q>5.0 L/(s·m)。
注: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 mm、抽水水位降深10 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当进行换算后再比较富水性。
换算方法:先根据抽水时涌水量Q和降深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或图解法确定曲线,根据Q-S曲线确定降深10 m时抽水孔的涌水量,再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孔径为91 mm时的涌水量,最后除以10 m便是单位涌水量。
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要求:一、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公式计算:1.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黏土类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H f= H k H b2.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时(图3-1):H f=H L H b式中 Hf--防隔水煤(岩)柱高度,m;Hk--采后垮落带高度,m;HL--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Hb--保护层厚度,m;α--煤层倾角,(°)。
根据式(3-1)、式(3-2)计算的值,不得小于20 m。
式中Hk、HL的计算,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相关规定。
二、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图3-2)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三、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并局部被覆盖时(图3-3),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要求如下:本矿区如无实际突水系数,可参考其他矿区资料,但选用时应当综合考虑隔水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巷道跨度或工作面的空顶距、采煤方法和顶板控制方法等一系列因素。
采区矿井用水量计算

*****煤矿****水平***采区矿井涌水量计算编制人: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日期:****水平**采区矿井涌水量计算一、**采区涌水量预算1、太原统上段L 7-8灰岩岩溶裂隙水涌水量 相关参数的确定:渗透系数(K ):根据**采区内抽水试验孔**得出L 7-8灰岩渗透系数平均值为*****m/d ;L 7-8灰岩含水层平均厚度(M ):根据**采区内钻孔资料得出含水层平均厚度为M =**m ,上距二1煤层**m ,**采区煤层底板最低标高**m 。
计算公式如下:Q 涌水量=r R KMSlg -lg 366.1水位标高:h 静=-**m 。
水位降深(S ):以静止水位标高(h 静)降至采区深部煤层底板标高(h 深)计算,即S = ** m 。
大井折算半径(r ):在**采区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得出**采区面积(S )为******m 2,则引用大井折算半径r=π/F =****m影响半径R=r+ K S 10=*****m据此计算得L 7-8灰岩含水层的涌水量为****** m 3/h. 2、太原统下段L 1-4灰岩岩溶裂隙水涌水量 (1)相关参数的确定 折算半径r=*****m渗透系数(K ):****孔和*****孔抽水试验得出渗透系数K=(0.564+0.396)/2=****m/d影响半径R=r+ K S 10=*****mL 1-4灰岩平均厚度(M ):根据**采区内钻孔资料得出平均厚度为M =****m 。
L 1-4灰岩水位标高(h 静):根据***孔资料,取h 静=-***m 。
水位降深(S ):以静止水位标高(h 静)降至二1煤层底板标高(h 深)来计算,即S = ****m 。
(2)大井法计算:Q 涌水量=rR KMSlg -lg 366.1 =*****m 3/h 此外,由**工作面回采期间知,煤层顶板砂岩水涌水量较小,一般以滴淋水为主。
而奥灰距煤层距离较远,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遇断层等地质构造情况除外)。
煤矿水文地质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

煤矿水文地质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1.水位演变计算公式1.1.叠加法公式叠加法公式是根据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线性叠加的原理,用于预测地下水位的演变。
其公式为:h = h0 + ∑(Wi * ∆hi)其中,h为未来其中一时刻地下水位,h0为当前地下水位,Wi为第i 个影响因素的权重,∆hi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变化量。
1.2.贝克公式贝克公式是采用水平二维地下水流模型分析地下水位演变的方法,用于计算远离煤矿开采区的地下水位。
其公式为:h=h0+(Q/K)*(1/π)*[(W*Ln(r1/r0)+S*(r1-r0))/(W+2*S)]其中,h为未来其中一时刻地下水位,h0为当前地下水位,Q为煤矿开采的总排水量,K为地下水流动的渗透系数,W为水井屏蔽距离的水力学属性,S为水井屏蔽距离的屏蔽系数,r1为地下水汇入水井的距离,r0为地下水通过煤矿开采区域的最短距离。
应用范围:叠加法公式适用于简化的地下水位演变预测,可以预测多个因素对地下水位的综合影响;贝克公式适用于具体的区域状况,可用于计算煤矿远离开采区的地下水位演变情况。
2.水量计算公式2.1.煤层透水量计算公式煤层透水量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煤层水文地质参数之一,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煤层水量。
其公式为:Q=K*i*A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量,K为渗透系数,i为水头斜率,A为煤层的投影面积。
2.2.煤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煤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煤层的渗透性能,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水通过单位水头的渗透量。
其公式为:K=Q/(i*A)其中,K为渗透系数,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量,i为水头斜率,A为煤层的投影面积。
应用范围:煤层透水量计算公式和煤层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煤层的水资源开采潜力和水力特性,为矿井水管理提供依据。
3.渗流计算公式3.1.边界渗流计算公式边界渗流计算公式是根据地下水位和矿井排水情况,计算边界位置处的渗流量。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范围

矿井水文地质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关于矿井突水系数临界值及计算方法的通知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函)
郑煤集团水防便函字[2010]32号关于郑煤集团矿井突水系数临界值及计算方法的通知
集团公司直管矿井及分公司: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并结合集团公司历史上所发生的实际突水情况,经有关技术人员研究论证,确定煤层底板受构造破坏的块段突水系数临界值取0.04MPa/m,正常块段突水系数临界值取0.07 MPa/m。
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
T s=
M
式中:T s——突水系数,MPa/m;
P——煤层隔水层底面或煤层底板含水层顶面承受的水压,MPa;
M——煤层底板到底板隔水层底面之间厚度,m。
特此通知。
二O一O年三月十六日。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地质、通风)

煤矿常用计算公式(地质、通风类)水文地质类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注Cp可采下式参考计算:h=0.0021H+0.0956L+0.4186Mh—煤层底板破坏深度(m);H—煤层埋藏深度(m);L—工作面倾斜长度(m);M—工作面回采高度(m)。
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㈠公式:t=L(rL-)/4Kp或H=2Kpt2/L2+rt式中t—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m);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3);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2);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m2)。
㈡公式参数取值依据: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取2.5~3.0t/m3。
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此处为计算至含水层顶面的水头高度。
Kp—一般取4.26~10 t/m2。
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㈠公式:L 0.5=式中:L—煤柱留设宽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M—煤层厚度或采高(m);P—水头压力(t/m2);Kp—煤的抗张强度(t/m2)。
㈡主要参数取值依据:Kp取值依据:河津矿区在设计太原群系煤柱留设时Kp取1.0 t/m2。
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㈠公式:Q积=∑Q采+∑Q巷Q采=KMF/cosa=KMBh/sinaQ巷=WLK式中:Q积—相互连通的各积水区总积水量(m3);∑Q采—有水力联系采空区积水量之和(m3);∑Q巷—与采空区有联系的各种巷道积水量之和(m3);K—充水系数:采空区一般用0.25~0.5,煤巷充水系数一般取0.5~0.8,岩巷取0.8~1.0;M—采空区的平均采高或煤厚(m);F—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a—煤层倾角;W—积水巷道原有断面(m2);L—不同断面巷道长度(m);B—老空走向长度(m);h—老空水头高度(m)。
矿井类计算公式

矿井类计算公式「最全整理一、常见断面面积计算:1、半圆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39×巷宽)2、三心拱形面积=巷宽×(巷高+0.26×巷宽)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巷高÷24、矩形面积=巷宽×巷高二、风速测定计算:V表=n/t (m/s) (一般为侧身法测风速)式中:V表:计算出的表速; n:见表读数; t:测风时间(s)V真=a+ b×V表式中:V真:真风速(扣除风表误差后的风速);a、b:为校正见表常数。
V平=K V真=(S-0.4)×V真÷S式中:K为校正系数(侧身法测风时K=(S-0.4)/S,迎面测风时取1.14);S为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三、风量的测定:Q=SV式中Q:井巷中的风量(m3/s);S:测风地点的井巷断面积(m2); V:井巷中的平均风速(m/s)例1:某半圆拱巷道宽2m,巷道壁高1m,风速1m/s,问此巷道风量是多少。
例2:某煤巷掘进断面积3m2,风量36 m3/min,风速超限吗?四、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瓦)Q瓦=QC(m3/min)式中Q:为工作面的风量;C:为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例:某矿井瓦斯涌出量3 m3/min,按总回风巷瓦斯浓度不超限计算矿井供风量不得小于多少。
2、相对瓦斯涌出量(q瓦)q瓦=(m3/t)式中Q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440:为每天1440分钟;N:工作的天数(当月); T:当月的产量五、全矿井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为数计算Q矿=4NK(m3/min)式中4:为《规程》第103条规定每人在井下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N:井下最多人数;K:系数(1.2~1.5)2、按独立通风的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Q采+∑Q掘+∑Q硐…+∑Q其他)×K式中K:校正系数(取1.2~1.8)六、采煤工作面需风量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采×K CH4 (m3/min)式中100:为系数; q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相对);K CH4: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2.0)2、按采面气温计算:Q采=60×V×S (m3/min)式中60:为系数;V:采面的风速(温度为18~20℃时取0.8~1.0m/s,温度为20~23℃时取1.0~1.5 m/s); S:采面平均断面积。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防治水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2012)第六章防治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百五十一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第二百五十二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加强水文地质动态观测和水害预测分析工作。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水害隐患排查及治理活动。
第二百五十三条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二节地面防治水第二百五十四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河流水系的汇水、渗漏、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了解当地水库、水电站大坝、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的信息沟通,发现矿井水害可能影响相邻矿井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第二百五十五条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的地段。
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地面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
不能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
煤矿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煤矿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一、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p p 224)8(K L p K L L t γγ-+= (4-1)式中 t --安全隔水层厚度,m ;L --巷道底板宽度,m ;γ--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 MN/m 3;K p --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MPa ;p --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 。
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Mp T = (4-2) 式中 T--突水系数,MPa/m ;p --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 ;M --底板隔水层厚度,m 。
式(4-1)主要适用于掘进工作面,式(4-2)适用于回采和掘进工作面。
按式(4-1)计算,如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小于计算值时,就是不安全的。
按式(4-2)计算,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 MPa/m ,正常块段不大于0.1 MPa/m 。
附录五 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公式一、 掘进巷道底板隔水层t L t K p γ+=22p 2 (5-1)式中 p ——底板隔水层能够承受的安全水压,MPa ;t ——隔水层厚度,m ;L ——巷道宽度,m ;γ——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MN/m 3; K p ——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MPa 。
二、采煤工作面M T p s = (5-2) 式中 M --底板隔水层厚度,m ;p --安全水压,MPa ;T s --临界突水系数,MPa/m 。
T s 值应当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造破坏的地段按0.06 MPa/m 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段按0.1 MPa/m 计算。
附录六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和预测图模式一、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附表6-1 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测表注:水害类型指地表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老空水、断裂构造水、陷落柱水、钻孔水、顶板水、底板水等。
二、水害预测图在矿井采掘工程图(月报图)上,按预报表上的项目,在可能发生水害的部位,用红颜色标上水害类型符号。
承压开采几个常用换算公式

承压开采几个常用换算公式1、1MPa=10Kgf/cm2=100t/m22、1Kgf/cm2=0.1MPa=10t/m23、1 t/m2=0.1 Kgf/cm2=0.01 MPa4、容重:(兆.牛顿)1MN/m3=100t/m35、1 t/m3=0.01 MN/m36、1MPa压力相当于100m水头高度7、1Kgf/cm2压力相当于10m水头高度8、1 t/m2压力相当于1m水头高度关于开展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各煤炭生产单位: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安排,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防治水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专项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有关规程、规定及文件落实情况《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字〔2006〕98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5〕第446号)、《河南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若干规定》(修订)、平煤〔2005〕403号(关于印发《平煤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的通知)、〔2006〕12号(关于印发《平煤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齐抓共管责任制》的通知)等规程、规定及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排水系统1、矿井、水平、采区排水系统调查(包括泵、管路、水仓,见调查表);2、矿井、水平、采区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匹配;(三)地质报告是否具备矿井地质报告,地质报告是否按规定修编;(四)涌水量预计矿井、水平、采区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是多大?实测数据?(五)承压开采情况1.存在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必须进行以下工作:(1)开采煤层,开采最低深度,是否承压,承压水头值;(2)底板隔水岩柱厚度,岩性;(3)隔水岩柱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是否测试,抵抗多大压力,分别计算采掘工作面隔水层突水系数;(4)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上、下“三带”发育高度;(5)承压水头值与隔水岩柱抵抗压力值比较;(6)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与隔水岩柱厚度比较;2.当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防治水文常用计算公式目录一、突水系数公式: (1)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 (2)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 (2)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 (3)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 (4)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 (4)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 (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 (5)㈢排水扬程的计算: (5)㈣排水管径计算: (5)㈤排水时间计算: (6)㈥水仓容量: (6)七、矿井涌水量计算: (6)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 (7)㈠容积法: (7)㈡淹没法: (7)㈢浮标法: (7)㈣堰测法: (7)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 (8)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 (9)㈠普通水泥主要性质: (9)㈡水泥浆配制公式: (9)㈢水玻璃浓度 (10)㈣粘土浆主要参数: (10)十一、钻探常用计算公式: (10)十二、单孔出水量估算公式: (11)十三、注浆压力计算公式: (11)十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表 (12)十四、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 (12)十五、巷道洞室围岩塑性破坏圈厚度计算 (14)一、突水系数公式:㈠定义:每米有效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值。
㈡公式:Ts=P/(M-Cp-Dg)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Cp—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深度(m);Dg—隔水层中危险导高(m)。
㈢公式主要用途:1.确定安全疏降水头;2.反映工作面受水威胁程度。
富水区或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Ts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大于0.1MPa/m为受水威胁。
㈣参数取值依据:Ts—常用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
一般按工作面最高水压,最薄有效隔水层厚度计算,或者对工作面分块段计算最大突水系数,取最大一个值作为工作面的最大突水系数。
P—最大水压的取值,一般根据工作面内或附近井下或地面钻孔观测水位与工作面最低标高计算而得,水压值计算至含水层顶面。
M—根据井下或地面钻孔取最小值。
Cp—肥城矿区七层煤按11m,正常块段八层煤暂按12m,九层暂按10m,十层暂按8m。
构造复杂或含水层富水性较强的块段,可适当考虑2~4倍的校正系数。
Dg—钻孔不到含水层就有涌水,稳定涌水量10m3/h以上,水压同该处下伏含水层的水压相近为危险导高。
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斯列沙辽夫公式):㈠公式:t=L(rL-)/4Kp或H=2Kpt2/L2+rt式中t—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m);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3);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2);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m2)。
㈡公式主要用途:可用来计算安全隔水层t,临界水头压力H,掘进迎头或条采安全宽度及工作面最大安全控顶距。
㈢公式存在的问题:1.底板受力变形不完全符合梁受力变化理论;2.理论以静力平衡为基础,未充分考虑矿山压力、动水压力等应力的作用。
㈣公式参数取值依据: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取2.5~3.0t/m3。
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此处为计算至含水层顶面的水头高度。
Kp—肥城矿区一般取4.26~10 t/m2。
三、防水煤柱经验公式:㈠公式:L 0.5=式中:L—煤柱留设宽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M—煤层厚度或采高(m);P—水头压力(t/m2);Kp—煤的抗张强度(t/m2)。
㈡公式主要用途:1.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柱的留设。
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同一煤层中开采煤柱留设。
3.以断层为界的井田防隔水煤柱的留设。
4.探放水超前距的计算。
㈢主要参数取值依据:Kp取值依据:肥城矿区在设计太原群系煤柱留设时Kp取1.0 t/m2。
四、老空积水量估算公式:㈠公式:Q积=∑Q采+∑Q巷Q采=KMF/cosa=KMBh/sinaQ巷=WLK式中:Q积—相互连通的各积水区总积水量(m3);∑Q采—有水力联系采空区积水量之和(m3);∑Q巷—与采空区有联系的各种巷道积水量之和(m3);K—充水系数:采空区一般用0.25~0.5,煤巷充水系数一般取0.5~0.8,岩巷取0.8~1.0;M—采空区的平均采高或煤厚(m);F—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a—煤层倾角;W—积水巷道原有断面(m2);L—不同断面巷道长度(m);B—老空走向长度(m);h—老空水头高度(m)。
㈡主要用途:1.计算老空积水量。
2.计算涌水后淹井(巷)时间。
㈢主要取参依据:采空区充水系数K 与采煤方法、回采率、煤层倾角、顶底板岩性及其碎胀程度,采后间隔时间诸因素有关;而巷道充水系数则根据煤(岩)巷和成巷时间不同及维修状况而定。
因此,须逐块逐条地选定充水系数,这是积水量预计的关键。
以走向长壁采煤法为主,新老区平均,10年前充水系数为0.20,10年内充水系数0.25~0.40。
五、明渠稳定均匀流计算公式:㈠公式Q = ω2/31/21/n R i ω= 式中 n —粗糙系数; ω—过水断面积(m 2); R —水力半径(m); R=ω/XX —湿周(米),过水断面水流和河床(或水沟)接触部分的周长; i —水力坡度(均匀流时和底坡相等)。
㈡公式主要用途:1.计算洪水流量,水沟过流量。
2.计算水渠、水沟设计尺寸。
㈢主要取参依据:粗糙系数n 可参照人工河床糙率表取值。
见《矿井地质工作手册》P469页。
井下水沟水泥砂浆护面n 取0.013;干砌块n 取0.02~0.025。
六、矿井排水能力计算公式:矿井排水能力按照《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第21条规定设计和计算。
㈠矿井正常排水能力计算:1.按正常涌水量计算:Q 1=24Q c /20式中Qc—矿井正常涌水量(m3/h)。
2.满足最大涌水量所需的排水能力:Q2=24Qmax/20式中Qmax—最大涌水量。
3.备用排水能力计算:Q3≥0.7Q14.检修排水能力公式:Q4≥0.7Q15.矿井总排水能力计算:Q=Q1+Q3+Q4㈡抢险排水能力计算:1.按水泵排水能力的利用率确定最小排水能力:Q5=KQ6/n式中 K—排水时围岩裂隙中的静贮量流出系数,取1.1~1.2; n—排水设备的利用率,立井取0.65,斜井取0.5;Q6—最大突水量。
2.按移动泵条件确定最小排水能力:Q5=Q7+Q8式中 Q7—其它水泵的排水能力; Q7= KQ6/n1n1—为运转水泵的利用率,立井取0.80,斜井取0.65。
Q8—为停止运转的水泵排水能力。
㈢排水扬程的计算:H=K1(HX+HP)式中 HX—水泵的吸水高度,卧泵取5.5m;HP—水泵的排水高度(m);K1—管路损失扬程系数,垂直管路取1.1~1.5,倾斜管路取1.25~1.30。
㈣排水管径计算:dp=式中 QB—水泵的流量(m3/h);Vp—排水管的经济流速,取1.5~2.0(m/s)。
㈤排水时间计算:1.正常涌水量排水时间计算:T=QC /nQB式中 QC—矿井正常涌水量;n—工作水泵台数;QB—水泵的流量m3/h。
2.抢险恢复排水时间计算:T=Q静/(nQB-Q动)式中 Q静—各排水阶段的静水量(m3/h);Q动—各排水阶段的动水量(m3/h);QB—排水设备的能力(m3/h);n—排水设备能力利用率,立井取0.65,斜井取0.50㈥水仓容量:1.正常涌水量在1000 m3/h以下时,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小时的涌水量。
2.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容量按下式计算:V=2(Q+3000)式中 V—水仓有效容量(m3);Q—矿井正常涌水量(m3/h)。
七、矿井涌水量计算: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有多种,矿井生产中常用比拟法和Q—S曲线法。
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在《矿井地质工作手册》P63—319页介绍很细,在此不再叙述。
八、矿井水文点流量测定计算方法:㈠容积法:Q=V/t式中 V—量器容积;t—充满容器所需时间;通常要测三次,取其平均值。
㈡淹没法:即开泵将水养子排干,然后停泵,测量恢复水位上升高度和时间。
公式 Q=FH/t式中 F—水养(窝)子断面积m2;H—水位上升高度;t—水位上升时间。
㈢浮标法:Q=L/t.F.K式中 L—水流两断面间距;F—水流断面平均值;t—流经两断面时间;K—流速系数。
当水深0.3~1.0m时,K值取0.55~0.77;断面很粗糙时取0.45~0.65;很光滑,取0.8~0.9;当水深大于1.0m时取0.78~0.85。
㈣堰测法:1.直角三角堰Q=0.014h式中 Q—流量(l/s);h —堰口上流2h 处水头高度(cm)。
2.梯形堰Q =式中 B —堰口底宽(cm);h —堰口上流2h 处水头高度(cm)。
3.矩形堰有缩流无缩流 式中 B —堰宽(cm); h —水头高度(cm)。
堰测法一般要求堰腿高大于二倍水头高度,水头高度可直接从堰口量得,计算时再加15%系数。
为了方便,一般编制换算表,查表得流量。
㈤流速仪法,参照《矿井地质工作手册》P393~404页。
九、浆液注入量预算公式:㈠2V AH R n πβ=式中 V —注浆孔浆液预算注入量(m 3); A —浆液消耗系数,一般A=1.2~1.5; H —注浆段高(m);R —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m),一般按20m 计算。
n —岩石裂隙率(%),一般根据取芯和抽压水试验来确定。
在砂岩、砂质页岩含水层n=1~3%;断层破碎带或岩溶发育的地层n 最大10%。
㈡用途:1.预计钻孔注浆量;2.根据注入量计算扩散半径。
十、常用注浆材料计算公式及参数:㈠ 普通水泥主要性质:1. 普通水泥的比重3.0~3.15,通常采用3.0。
容重为1~1.6t/m 3,通常采用1.3t/m 3。
2. 普通水泥初凝为1~3小时,终凝为5~8小时。
(初凝为水泥从加水起到维卡仪试针沉入浆液中距离底板0.5~1mm 时间;终凝为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 所需时间。
3.强度:国际普通水泥分为200、250、300、400、500、600等标号。
㈡ 水泥浆配制公式:1. 水灰比(ρ)公式:C W W W /=ρ 式中 W W —水的重量; W C —水泥的重量。
2. 水泥浆的体积计算公式:W C g V V V += 式中 V g —水泥浆的体积;V C —水泥的体积,V C =W C /d C ; W C —水泥重量; d C —水泥比重; V W —水的体积。
3. 一定水灰比配制一定体积的水泥浆所需水泥和水的量计算公式:W C =dcV/1+dc ρ W W =ρW C式中 W C —水泥重量;W W —水的用量; V —欲配浆液的体积; dc —水泥比重;ρ—水灰比。
4.浆液由稀变浓计算加水泥量公式:W c W c ])[(221ρρρ-=∆ 式中1ρ—原浆液水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