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至初三历史知识点必背。精编版
七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a7a41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e.png)
七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
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培养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七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历史1.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明,包括夏、商、周等朝代,以及其它诸多的王朝。
这些朝代的兴衰、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
2.封建社会: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等级制度。
封建社会中,封建王朝统治全国,地方上的官员拥有土地,而农民则要为地主提供劳动力和税收。
3.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只要考取功名,晋身仕途就有机会。
二、世界古代历史1.埃及文明:埃及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特点是以尼罗河为中心,建成了庞大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庙,还有独特的书写方式——象形文字。
2.印度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如莫亚文明、哈拉帕文明等,分布在印度次大陆。
其中,印度教、佛教影响深远,塔吉玛哈尔是著名的印度建筑之一。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它对决定了欧洲文化与政治发展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的民主制度以及罗马的法律体系一直影响到今天。
三、近现代史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一场革命,随后传播到欧洲各国和全球。
它标志着手工业生产逐渐被机械化和工厂化代替,从而催生了现代工业社会。
2.世界两次大战: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集结了全球范围的战争,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启示。
3.冷战与后冷战时期: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局势被称为冷战。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后冷战时期,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经济发展等成为重要的议题。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点,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增强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更深入的历史知识打下基础。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990a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d.png)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社会从农耕时代到城市文明时代的转变•农耕时代: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转向农业生产方式,出现固定生活的定居村落。
•城市文明时代: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人们开始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2. 古代文明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古代文明:黄河流域的先民创造了华夏文明,出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等。
•埃及古代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发展了独特的宗教、文字等。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二、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夏商周时期: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出现了夏、商、周,形成了封建制度。
•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汉开创了统一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相继衰落,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
•隋唐时期:隋炀帝统一全国,唐开创了盛世。
2. 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丝绸之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贸易路线,带动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西汉时期:张骞使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的交流。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
3.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东汉末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巅峰,影响了社会文化。
三、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1. 辽金宋元时期的边疆政策•辽朝:设立了边镇,筑城修垣,确保边境安全。
•北宋:设置了安抚使,与辽朝签订澶渊之盟,维持边境稳定。
•南宋:实行武装冲击政策,保卫边疆。
2.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放宽海禁政策,鼓励海上贸易。
3. 近代世界史的发展•工业革命:以英国为首,工业化大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殖民主义:欧洲列强殖民掠夺,剥削殖民地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为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与传播、辽金宋元时期的边疆政策、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以及近代世界史的发展等内容。
7-9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7-9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3db9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4.png)
7-9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7-9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历史这门课程是我们初中三年都要的,所以学好历史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你知道7到9年级的历史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7-9年级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7年级历史知识点一、隋唐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
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三)玄奘西行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与罗斯福新政一、《美国的悲剧》作者:德莱塞,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的腐败。
二、“黑色星期四”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
2、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主要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1)、严重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严重的经济危机,还引发了深刻的政治危机(3)、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求出路: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而【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b473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b.png)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门学科,它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与事实,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掌握历史知识对于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历史七到九年级常见的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出现,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2. 亚洲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等。
3. 非洲古代文明:尼罗河文明、亚历山大港等。
4. 欧洲古代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等。
二、古代帝国与王朝的兴衰1. 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起与灭亡: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史。
2. 其他帝国与王朝:罗马帝国、希腊城邦、拜占庭帝国等。
三、世界古代文明与交往1. 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路。
2. 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播: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影响。
3. 欧洲的探险与殖民: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与殖民地的建立。
4. 蒙古帝国的兴起: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四、现代史与现代化的崛起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全球化的影响。
2. 法国大革命与民主主义思潮的传播: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现代化:印度、中国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与现代化进程。
4.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重大影响。
五、中国近现代史的变革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影响。
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与解放中国的历程。
3.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4. 现代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
六、世界现代史的变革1. 联合国的建立与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重构。
初一至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至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15eb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3.png)
初一至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一、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进程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约始于300万年前,至约1.1万年前结束。
这个时期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石器作为工具。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后的一个历史时期,大约始于1.1万年前,终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
这个时期出现了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兴起,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饲养牲畜,并使用更先进的石器、陶器和纺织品。
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夏、商、周三代的演变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而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朝代。
这三个朝代相互衔接,走向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尼罗河的重要性埃及文明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它的兴起与尼罗河密不可分。
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使得埃及成为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并且形成了以尼罗河为中心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两河流域的重要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兴起与两河流域密不可分。
两河流域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这两条河流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也为其经济、农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莫亚文明的特点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它的兴起与印度河流域的河水灌溉系统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体现了城市规划、工艺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莫亚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三、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国家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政治斗争,但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学说和思想家。
秦、汉、唐三大王朝的统一与繁荣秦、汉和唐三大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王朝。
初一至初三历史知识点必背。精编版
![初一至初三历史知识点必背。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0e7cee02020740bf1e9b1e.png)
⋯⋯⋯⋯⋯⋯⋯⋯⋯⋯⋯⋯⋯⋯⋯⋯⋯⋯⋯⋯⋯⋯⋯最新料介绍⋯⋯⋯⋯⋯⋯⋯⋯⋯⋯⋯⋯⋯⋯⋯⋯⋯⋯⋯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源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及地址?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前。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3 万年前。
生活地址: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特点有哪些?答:元谋人:会制造工具。
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
北京人:(1)会制造打制石器和木棒。
(2)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留火种。
(3)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初期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1)使用打制石器。
(2)会人工取火,靠收集打猎为生,还会打鱼。
(3)他们生活在由血缘关系联合起来的氏族中,共同劳动,共同分派食品,没有贫荣华贱的差异。
3.河姆渡人生活时间、地址及生产生活特点?答: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 年。
他们生活在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
生产生活特点:( 1)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栽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水稻的国家)。
(2)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屋,过定居生活,已会发掘水井。
(3)他们饲养牲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4.半坡居民生活时间、地址及生产生活特点,以及历史意义?答: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在今陕西西安邻近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特点:(1)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粟的国家),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饲养猪、狗等动物,还会打猎打鱼。
(3)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炕。
(4)能够制造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初期文字的雏形。
(5)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意义: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5.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的知识点:1.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部落。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1135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a.png)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1.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了解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人类迁徙的方式和原因。
2. 文明的发展:认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帝国等。
3. 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以及春秋战国
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变革。
4. 世界古代的历史:了解世界各大洲古代的历史,包括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家的重
要事件和文化成就。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1. 中世纪的欧洲: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 中国古代科技: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和应用。
3. 世界古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了解世界古代的贸易路线和文化交流,包括丝绸之路、海
上丝绸之路等。
4.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影响:认识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教会对社会的影响。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1. 世界近现代的历史:了解世界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
重要事件。
2.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包括清朝的衰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3. 世界现代的政治与经济:认识世界近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包括各国政治体制的
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方式。
4. 中国现代的政治与经济:认识中国现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如中共的领导、改革开
放等。
以上为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初一到初三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七至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
![七至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0caa9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9.png)
七至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文明的定义与特征2. 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3. 源于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两河文明4. 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5. 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6. 源于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华文明二、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辉煌1. 古埃及帝国的兴起与发展2. 古巴比伦与亚述帝国的对峙3.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与德里苏丹国4. 古希腊城邦的兴衰与英雄时代5. 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扩张三、古代中国的历史演进1. 夏、商、周的兴衰更替2.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 秦朝的统一与儒家思想的确立4. 汉朝的疆域拓展与丝绸之路的开辟5.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四、中世纪欧洲与东亚文明的交汇1. 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2.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3. 北方草原民族的崛起与西欧封建社会的转型4. 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繁荣5. 元朝的建立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五、近代世界的嬗变与冲突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2. 东方世界的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3. 19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与不平等条约4. 一战与二战的爆发与世界格局的重塑5. 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强对抗与国际局势的动荡六、现代中国的崛起与发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3. 经济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4. 社会发展与民主进程的挑战与机遇5.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与发展总结:以上是七至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概述,通过了解这些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从而对历史和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历史是人类前行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七到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到九年级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cb4b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f.png)
七到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一、七年级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有商代、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封建社会初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成果。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字、货币和法律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
2. 世界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
埃及是著名的河谷文明,以金字塔和法老墓葬而闻名。
巴比伦文明在现今伊拉克一带,发展了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
印度河流域文明在现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发展了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二、八年级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辽金元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是文化和艺术繁荣的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宋辽金元时期是南北朝分裂后的统一时期,金元是外族政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世界中古历史世界中古历史包括欧洲的封建社会、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等。
欧洲的封建社会是农民与领主关系的典型,以封建领主的庄园制度为基础,民众生活在农奴制度下。
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文明的发源地,科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蒙古帝国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统治范围广泛。
三、九年级历史知识点1.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包括清朝末年的危机和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和抗日战争。
清末危机主要指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社会的动荡,引发了许多重要思潮和变革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一个封建皇朝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高度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七至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至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2693f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b.png)
七至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需要背诵知识点的学科。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历史课程都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七至九年级是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需要背诵。
本文将介绍七至九年级历史学科中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建立在夏朝的基础上,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规定的封建王朝。
2.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封制国家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多国并立、兵戎相见的时代。
3. 秦朝和汉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朝是继承秦朝统一思想和制度并发展的王朝。
4.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其中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南北朝时期。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2. 民主革命与共产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和共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革命,前者是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后者则是社会主义革命。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华民族以巨大的牺牲精神最终获得了胜利。
4.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解放战争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第三部分: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和体系。
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以众多城邦的分立和民主政治制度而闻名。
3.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法律、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时期,由教会和贵族统治,同时也是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的时期。
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1.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进行远洋航海并建立殖民地的时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9b0c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f.png)
历史七到九年级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经验和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对历史七到九年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1.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人类最早的活动、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语言的出现等。
2. 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法老王、金字塔、法老的墓葬、象形文字等。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地理条件、城市计划、印度教、佛教的兴起等。
4. 中国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代君主制度、青铜器的繁荣、兵马俑的发现等。
5. 犹太教和希腊罗马古代文明:摩西十诫、雅典民主、罗马帝国、古希腊哲学等。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1. 我国古代史概述: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古代东亚文明:日本、朝鲜、蒙古帝国、越南等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3. 欧洲中世纪文明: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4. 印度、伊斯兰和非洲古代文明: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非洲的金、盐贸易等。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1. 近代世界史概述: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等。
2. 中国古代以来的政治制度变迁: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晚清的改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纳粹德国的崛起、日本对亚洲的侵略、冷战的起因和结果等。
4. 现代中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
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指导未来的发展。
历史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学以致用。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点,还要学会思考、分析和评估历史事件的影响,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历史纪录片等途径,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7-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7-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d108e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c.png)
7-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门证明人类进步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对于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点的掌握不仅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球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总结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历史知识要点,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介绍了早期人类聚居地的发展、人类的狩猎和采集生活方式以及农业的出现。
还探讨了古埃及和古代河流文明的特点。
2. 高古时期:了解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学生们能够了解希腊民主制度、奥运会、罗马法律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3. 早期基督教:学生们了解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并初步认识到它对欧洲人文主义和文化的影响。
此外,还学习了穆斯林帝国、中国唐朝和日本奈良时代的重要内容。
二、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中世纪:介绍了中世纪的主要特征,包括封建主义、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等。
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欧洲封建制度和宗教战争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2. 文艺复兴时期:学生们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并学习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伟大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作品。
3. 时代的大发现:探讨了哥伦布和马哥孛罗等探险家的重要发现和探险成就,以及这些发现对世界地理和经济的影响。
三、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1. 近代社会变革:学生们了解了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此外,还研究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拿破仑时代和英国工人阶级运动等。
2. 帝国主义时代:学生们探讨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扩张,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的殖民地和殖民政策。
3. 两次世界大战:学生们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他们还能够理解纳粹主义的思想和纳粹德国的侵略。
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学生们可以对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和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全球意识。
七年级-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九年级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644ab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1.png)
七年级-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历史知识点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历史知识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人们、事件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在的社会和文明。
在本文中,将介绍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1.1 古代中国的英雄人物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古代中国的英雄人物。
例如: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等。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的思想和成就。
1.2 古代中国的朝代和文化在七年级历史中,我们还将学习到一些古代中国的朝代和文化。
例如:夏、商、周朝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等。
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而提高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2.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2.1 世界古代文明在八年级历史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世界古代文明的知识点。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王、希腊的雅典民主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罗马的斗兽场和法律制度等。
这些知识点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并与中国古代文明进行对比,进一步拓宽我们的历史视野。
2.2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在八年级历史中,我们还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
例如:农耕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影响、佛教和道教的传入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和变迁,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
3.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3.1 世界现代史在九年级的历史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世界现代史的知识点。
例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发展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在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2 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历史中,我们还将学习到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点。
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a1790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等内容。
以下是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变,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商朝的兴起和崩溃、周朝的分封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等。
2. 世界古代史,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兴衰和文化特点,以及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影响等内容。
3. 中国中世纪史,主要包括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唐代的开元盛世、宋代的科技进步、元代的统一和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等。
4. 世界中世纪史,主要包括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等重要事件和影响。
5. 中国近代史,主要包括清朝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崩溃、近代
中国的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等内容。
6. 世界近代史,主要包括欧洲的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和影响。
以上是部编版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七到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历史七到九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6c15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4.png)
历史七到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七到九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介绍历史七到九年级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一、七年级下册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夏、商、周三个时期。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2.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指的是人类发展早期的文明,其中包括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等。
3. 道家与儒家思想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倡导个人修养与内在自由;儒家注重礼仪、孝道,提倡仁义道德。
二、八年级下册知识点1. 西方古代文明西方古代文明指的是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对于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东方古代文明东方古代文明包括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它们在科学、文学、哲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欧洲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兴盛和崩溃,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等重要事件。
三、九年级下册知识点1. 近代史近代史是指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世界发生了很多重大变革,如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等。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指19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事件。
3. 世界两次大战世界两次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上是历史七到九年级下册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提高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一至初三全套)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一至初三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a99dceee80eb6294dd886cc8.png)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55d1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d.png)
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让我们了解过去、思考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了解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七年级历史知识点1.古代文明我们会学习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文明对于社会的影响。
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及古罗马文明等等。
2.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我们会学习如何研究历史、如何从各种文献中寻找证据、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欧洲中世纪、中国的唐朝和宋朝等等。
3.地理与文化我们会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和文化,并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以及这些相似和不同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4.历史的时期我们需要了解人类历史的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国家时代、城市时代等等,以及这些时期之间的转变和影响。
二、八年级历史知识点1.世界大战我们会学习世界大战的起因、发展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谈判,如一战以及二战等等。
2.多个时期的比较我们会比较多个时期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如美国内战和越南战争等等。
3.文化比较我们会比较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如日本和中国文化。
4.社会经济问题我们会了解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历史的影响,如工业革命、以及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等等。
三、九年级历史知识点1.政治制度我们会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如单一制度和多党制度等等。
2.大众文化我们会了解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如音乐文化、电影文化、旅游文化等等。
3.世界经济我们会了解世界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现状,如GDP和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等等。
4.国际政治我们会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如国际关系、安全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等等。
结语:以上就是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历史虽然是一门文科,但是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了解历史,思考历史,并且将历史结合现实,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20张图梳理完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初一到初三都要看(速收藏)
![20张图梳理完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初一到初三都要看(速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016dc1f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1.png)
20张图梳理完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初一到初三都要看(速收
藏)
这里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并且以专题梳理的思维导图展现出来,所以初一到初三的同学们暑假都可以对照着过一遍!
1.列强的侵略
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3.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的历程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5.国民革命运动
6.国共十年内战
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9.民族资本主义和教育、科技、思想、艺术的成就
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孩子英语差,进群咨询学习。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a80c44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3.png)
初一到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前言初一到初三是学生接触历史的起点,历史知识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初一到初三中的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正文初一古代文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中华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的传统舞蹈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秦朝和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和宋朝初三近代史•☐明清时代•☐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中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上是初一到初三中的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和近代史的发展,培养对历史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历史知识,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努力成为有历史眼光的人!前言初一到初三是学生接触历史的起点,历史知识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初一到初三中的历史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正文初一古代文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中华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的传统舞蹈初二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秦朝和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和宋朝初三近代史•明清时代•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中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尾以上是初一到初三中的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和近代史的发展,培养对历史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历史知识,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努力成为有历史眼光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答: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
生活地点: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特征有哪些?答:元谋人:会制造工具。
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1)会制造打制石器和木棒。
(2)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3)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1)使用打制石器。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3)他们生活在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中,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3.河姆渡人生活时间、地点及生产生活特征?答: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
他们生活在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
生产生活特征:(1)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已会挖掘水井。
(3)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4.半坡居民生活时间、地点及生产生活特征,以及历史意义?答: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生活在黄河流域,在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特征:(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2)饲养猪、狗等动物,还会打猎捕鱼。
(3)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炕。
(4)能够制造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5)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意义: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5.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的知识点:1.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部落。
此后,炎帝、黄帝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必考) 2.黄帝——“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3.禅让制:(1)方式:征求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
(2)顺序:尧——舜——禹。
(3)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禹建立的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统治:(1)国家产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都城: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3)国家机构: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夏桀的残暴统治: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是有名的暴君,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他的暴政。
5.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6.商朝的强大:汤是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7.盘庚迁殷: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后,都城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8.商纣的暴政: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9.周的兴起:(1)位置:渭水流域。
(2)措施:国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渐强大。
(1)目的: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展示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西周的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爆发了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2.青铜文明: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发展演变:①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②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③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④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代表:①商朝的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②商周时期的“三星堆”文化。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齐备。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商朝已具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13.春秋争霸:一、东周的开始:(1)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2)阶段: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诸侯争霸的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三、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1)齐桓公称霸(2)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富强起来。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
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四、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发展: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的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六、都江堰:七、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背景:(1)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一些奴隶主将其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3)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2.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3.商鞅变法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的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八、文字的演变1.甲骨文:商朝人刻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3.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叫大篆。
战国时期,出现帛书。
1.文学: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离骚》。
2.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十一、孔子1.孔子的地位、思想主张、教育成就及影响。
地位:春秋晚期如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1)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
(2)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4)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十二、老子的地位及思想主张:1.老子的地位: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2.思想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十三、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思想流派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的建立1.秦朝建立:从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建立的意义: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1.措施:(1)经济: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2)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3)思想:发布禁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又把暗中批评爱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4)军事:命蒙恬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统一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措施的作用:(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3)统一车轨,加速了中央政府对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控制。
(4)“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3.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大泽乡起义1.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暴政:修建,和骊山陵墓、修长城等,造成了繁重的徭役,迫使农门脱离生产。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此外还有沉重的赋税和残酷的刑法。
(2)秦二世的暴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他与赵高狼狈为奸,统治十分黑暗。
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时间:公元前209年起因:九百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遇雨,不能按期到达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经过和结果:起义军接连攻下几座县城,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派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但是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