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人员风险控制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体系人员风险控制文件
1总则
1.1 目的
为避免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变动、组织架构不合理、人员配置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特制定本管理文件。
1.2依据
《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许可证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质量风险管理程序》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经营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的风险管理。
2 职责
详见《质量风险管理职责》。
3 细则: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风险点描述
3.1风险1:企业负责人的质量风险意识不强
3.1.1风险描述:
3.1.1.1公司负责人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风险意识不足,对质量风险的决断容易错判或误判;
3.1.1.2公司负责人未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部及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风险意识不足,对质量风险的决断易错判或误判。
3.1.2风险评估: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 为16,处理等级中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
3.1.3风险控制措施:
3.1.3.1公司负责人作为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加强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基本的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程序,对质量问题能做出基本预判;
3.1.3.2引进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考核控制;
3.1.3.3公司负责人根据质量管理的需求,提供人、财、物、权等支持,保障质量管理人员能正确履行职责,当出现业务与质量管理冲突时,支持质量管理人员的决定;
3.1.3.4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确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程序及各环节风险控制文件,协助公司负责人共同做好质量风险管控。
3.2风险2:质量负责人不能有效履行职责
3.2.1.1公司质量负责人未由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不能独立履行质量裁决权;
3.2.1.2实际质量负责人与许可证内容不一致,存在挂职兼职现象,对本公司质量文件不熟悉;
3.2.1.3质量负责人执业资格或从业年限不符合要求,能力欠缺,不能有效履行职责。
3.2.2风险评估: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 为10,处理等级低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
3.2.3风险控制措施:
3.2.3.1公司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质量负责人必须为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与许可证一致,不得挂职兼职;
3.2.3.2质量负责人应加强学习,定期参加国家或相关监管部门的继续教育,熟悉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药学专业知识、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
3.2.3.3在岗位说明书中明确质量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必须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具备正确判断和保障实施的能力的人员担任;
3.2.3.4利用集团优势,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巡查及交流,提升质量负责人管理能力。
3.3风险3: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不能有效履行职责
3.3.1风险描述:
3.3.1.1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执业资格或从业年限不符合要求,对本公司的质量文件不熟悉,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
3.3.1.2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挂职或兼职,不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
文件不熟悉,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
3.3.1.3对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计算机系统权限分配不合理,不能对药品经营各环节(如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运输配送、销售、售后、不合格品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等)进行有效质量控制。
3.3.2风险评估: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 为16,处理等级中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
3.3.3风险控制措施:
3.3.3.1公司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人任职资格,必须具有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担任;
3.3.3.2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应加强学习,定期参加国家或相关监管部门的继续教育,熟悉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药学专业知识、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
3.3.3.3合理分配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计算机系统权限,实现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对药品经营各环节(如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运输配送、销售、售后、不合格品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等)进行有效质量控制;
3.3.3.4利用集团优势,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巡查及交流,提升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管理能力。
3.4风险4: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不健全
3.4.1风险描述:
3.4.1.1公司设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不相适应;
3.4.1.2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权限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不能落地,造成经营风险。
3.4.2风险评估: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 为16,处理等级中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
3.4.3风险控制措施:
3.4.3.1严格按照GSP相关要求,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3.4.3.2根据体系架构,设置相应组织,配备相应的人员;
3.4.3.3制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定期开展审核、修订。
3.5风险5:未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各部门、各岗位未正确履行职责
3.5.1.1公司未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5.1.2各部门、各岗位质量管理职责不清晰,或有文件未全面执行,未真正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5.1.3各部门、各岗位未正确履行职责,质量管理控制不能有效执行。
3.5.2风险评估:
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 为10,处理等级低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
3.5.3风险控制措施:
3.5.3.1根据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明确各岗位的管理目标;
3.5.3.2定期开展员工培训,让员工熟悉本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及管理目标;
3.5.3.3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目标考核方案,定期考核,对未达成管理目标的纳入部门及员工绩效。
3.6风险6:人员构成不合理、配置不足
3.6.1风险描述:
3.6.1.1关键岗位任用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人员任职资格、经验、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本职工作,造成本岗位技术学习、掌握困难;
3.6.1.2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兼职或挂职,不能有效开展工作。
3.6.2风险评估:根据《质量风险管理程序》及质量风险管理小组的讨论结果,该风险点的风险优先指数RPN为12,处理等级低级,采用风险预防控制技术。
3.6.3风险控制措施:
3.6.3.1企管部梳理各岗位人员定员定编,组织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关键岗位岗位不得兼职挂职,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能任职;
3.6.3.1各部门协助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做好公司岗位资格认证,协助员工提升自身素质;
3.6.3.3加大培训力度,并纳入考核,加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动性。
3.7风险7:部分岗位人员学历、职称或专业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