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与提高免疫力”浅析
免疫学对免疫抑制疾病的免疫疗法
![免疫学对免疫抑制疾病的免疫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599f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8.png)
免疫学对免疫抑制疾病的免疫疗法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科学领域,而免疫抑制疾病则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调节或抑制,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或失调的疾病。
免疫抑制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以及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异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过程中,免疫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抑制疾病的免疫疗法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恢复或增强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主要的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抑制剂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抗体治疗等。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免疫应答的药物,通过抑制或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达到减轻免疫系统过度活跃的目的。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或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控制自身免疫反应,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细胞免疫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免疫细胞来治疗免疫抑制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用从患者自身提取的免疫细胞,也可以使用外源的免疫细胞。
其中,最常见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是使用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移植到患者体内,修复受损的组织或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
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免疫抑制疾病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引入治疗基因来增强免疫功能或抑制异常免疫反应。
例如,在治疗免疫缺陷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患者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使其产生正常的免疫分子或细胞,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此外,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抑制特定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来减轻疾病的症状。
抗体治疗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来干预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免疫抑制疾病时,可以使用特定的抗体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功能。
例如,抗TNF-α抗体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抗CD20抗体可以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调节与免疫力增强的方法
![免疫功能调节与免疫力增强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3299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9.png)
免疫功能调节与免疫力增强的方法在当前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免疫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免疫力强,身体才会更健康。
因此,如何增强免疫力,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免疫功能调节与免疫力增强的方法。
一、均衡的饮食均衡的饮食是充分提高免疫力的基础,大部分免疫细胞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
生酮饮食、素食等饮食方式相对于传统饮食方式,营养素和热量摄入过低,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正确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建议三餐定时、定量,保证营养均衡供给,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二、坚持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锻炼多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和方式,以避免运动认为过大,反而削弱免疫力。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增强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体内产生更多抗体,提高免疫力。
除此之外,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等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所在。
四、合理使用保护护具护具不仅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免疫力的必要手段。
在外出时,我们可以戴上口罩、手套等,避免口水和血液等体液与其他人接触。
对于疫情紧张期间,建议采取必要的实体防控措施,以避免感染,从而提高免疫力。
五、可靠的保健品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保健品,可谓五花八门,免疫增强的保健品自然也是不少。
对于这种保健品,在使用前需要请教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剂师的意见。
如果选择自己购买保健品,需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组分、功效以及用药机制,同时注意所选产品的是否安全有效。
总结免疫机制应该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侵害的能力。
正确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靠的保健品可以帮助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为保障身体健康,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3d3e26320912a21614792963.png)
机体有哪些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①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 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②摄取和处理抗原,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 淋巴细胞:①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效应T细胞(TE),具有释放淋巴因 子的功能;细胞毒T细胞(TC),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有参与 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TA),可作用于TH和TS,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记忆T细胞 (TM),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其记忆细胞存活 的时间则更长
免疫抑制
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 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 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 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 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 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 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 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 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 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理化因素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 素等)、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 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 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 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 射线辐射动物(如长时间的紫外灯照射)可杀 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 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 疫功能丧失。
病毒性因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 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 染,特别是侵害呼吸系统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和沙门氏菌等,造成较 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流感(SI) SIV主要侵袭猪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此大量增殖,最终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坏死以及肺部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阻塞呼吸道并损伤肺组织。SIV对呼吸器官的病理损害容易引起其它病原的侵入,如PRRS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 猪环状病毒(PCV) 猪环状病毒病2型(PCV-2)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T)、猪增生性和 坏死性肺炎(PNP)、猪间质性肺炎(I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 虽然目前对PCV-2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机制还不很清楚,但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淋巴滤 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受害的淋巴组织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 T细胞的减少。PCV-2感染猪场亦容易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伪狂犬病、PRRS、猪细小病毒、猪流感、猪链球菌 病、猪沙门氏菌病、猪大肠杆菌病、营养性肝机能障碍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等。 猪瘟 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 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 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猪伪狂犬病 PRV感染猪只时,病毒首先在鼻咽上皮和扁桃体内复制,并随这些位置的淋巴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在单核 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内复制并损害其杀菌和细胞毒功能,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病毒抗原主要集中在淋巴组织,在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大量复制,损害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 淋巴细胞的母细胞化能力,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 非洲猪瘟(ASF) ASFV可导致外周循环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淋巴网状内皮器官细胞坏死。尽管尚未证明ASFV能在T细胞和B细胞 中复制,但其确实能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复制并损害其功能。ASFV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免疫力的抑制与免疫耐受
![免疫力的抑制与免疫耐受](https://img.taocdn.com/s3/m/b66ca3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e.png)
免疫力的抑制与免疫耐受引言免疫力是人体对外界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异己物质入侵的防御能力,它在维护人体健康和抵抗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表现为免疫力的抑制或免疫耐受现象。
本文将介绍免疫力的抑制和免疫耐受的概念、机制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免疫力的抑制免疫力的抑制是指免疫系统在应对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反应减弱的现象。
免疫力的抑制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免疫力抑制先天性免疫力抑制是指个体天生的免疫系统异常,无法正常发挥免疫功能。
这种抑制通常由遗传缺陷引起,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等。
先天性免疫力抑制的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应对外界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后天性免疫力抑制后天性免疫力抑制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力下降。
后天性免疫力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
后天性免疫力抑制可导致个体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抗感染能力下降,疾病发展迅速。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一些抗原物质的免疫反应被抑制或减弱的一种状态。
免疫耐受可以分为自身免疫耐受和移植免疫耐受两种类型。
自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物质产生的免疫反应被抑制或减弱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清除,以保持机体的免疫稳态。
然而,有时候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无法对自身抗原物质做出正确的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移植免疫耐受移植免疫耐受是指移植物在受体体内不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状态。
移植器官或组织在移植到受体体内时,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性,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被破坏。
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免疫耐受诱导方法,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免疫力的抑制与健康免疫力的抑制会导致免疫系统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应对能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免疫效果的应对措施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免疫效果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7ce73dbd64783e09122bf6.png)
j _
 ̄ s y d k z Z . c o m
影 响免疫效果 的因素及提 高免疫效果 的应对措施
闵寒香 哈 丽娜 ・ 沙力克
( 1 .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农十师 1 8 3 团畜牧兽医站,新疆北 屯 2 .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农十师畜牧兽 医站 ,新疆北屯
摘 要 :免 疫接 种 是保 证 畜禽 健康 生长 ,控 制 传染 病 发生 和流 行
8 3 6 0 0 0  ̄
8 3 6 0 0 0 )
兵 团 十师 位 于新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阿勒 泰 地 区境 内 。地处 阿 勒 泰山南麓准格尔盆地北缘 ,东起 中蒙边境青河县 山区牧场 ,西接 认 真研 究分 析影 响 畜禽 免疫 应 答 的因素 并制 定 相应 的对 策 ,获 得 哈萨 克斯 坦 ,南 抵克 拉玛 依 地 区 ,北 缘 阿勒 泰 山 。横跨 阿 勒泰 地
提 高免疫 效果 提 出了建议 。
级市 ( 筹备 中产基地 。
关键 词 :免疫 ;效 果;传 染病
截止2 0 0 8 年末 ,全 师牲 畜存 栏8 8 . 7 1 万 ( 头 )只 ,其 中牛存 栏 当前 新疆 兵 团 十师 现状 是 团场 、连 队点 多 、线 长 、面 广 ,畜 3 . 6 3 万头 ,羊 存栏 6 4 . 0 1 万 只 ,猪 存栏 2 0 . 4 7 万 头 。年 内牲畜 出栏 头 8 . 0 8 万 ( 头 )只 ,其 中牛 2 . 3 9 万 头 ,羊6 7 . 4 H 4 万 只 ,猪 2 8 . 1 2 万 禽养 殖 量大 、面广 ,散 养户 多 ,早 上放 牧 晚上 圈养 的现象 还很 普 数达 9 1 . 9 2 万羽 。全师牧业总产值8 . 7 9 亿元 ,占大农业总 遍 ,设 施养 殖业 发 展水 平低 ,卫生 防疫 条 件差 ,畜禽 应激 反应 数 头,家禽养殖7 8 . 4 2 %。 ( 查统 计年 签 ) 量 多 ,防疫 工 作难 度和 数量 较 大 。一旦 发 生动 物疫 病 ,不 仅 对畜 产值 的 1 牧业 健 康发 展 造成 严重 危 害 ,而且 影 响农 牧 民增 收 目标 的实 现 , 全师 畜 牧业 生产 方式 主 要 以千 家万 户分 散 畜禽 养 殖为 主 ,集 约化 、规模 化程 度低 。全 师在 岗畜 牧兽 医技术 人 员6 8 名 ,在 “ 预 同 时还会 引发公 共卫 生安 全 问题 。 近年 来 ,国际 国 内不断 出现高 致病 性禽 流 感 、高 致病 性 猪蓝 防 为主 、 防控结 合 、依 法 制疫 ” 的工作 方 针下 ,以政 府保 密度 、 耳病 等 重大 动 物疫 病 ,特别 是 发 生禽 流感 感染 人 后 ,引起 国际社 业务 人 员保 质量 的运行 机 制为 基础 ,全面 提升 各 级人 员 的 防疫意 会 广泛 关注 ;同时 人畜 共 患 的地方 病 呈现 抬 头趋 势 ,对 养殖 业打 识 ,认 真落 实 各项 防控 措 施 ,有 序 、有效 地做 好 各类 动物 的防疫 击严 重 。要保证 畜牧业健 康持续 发展 ,就必须把 动物疫病 防控工作 工作 ,严 防重 大动 物疫病 的发 生 。 放在发 展畜牧 业工作 的首位 ,一旦发 生动物 疫病 ,不仅对 畜牧业健 截止2 0 1 0 年5 月 ,全 师完 成 各 类 疫苗 注 射 :禽 流感 1 3 7 . 1 4 万 2 . 4 8 万 头 、猪 瘟 3 5 . 4 1 万 头 ,鸡 新 城 疫 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影响农牧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会 羽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3 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1 7 7 . 4 1 万羽 。与近几年 比较,今年防疫工作力度相对较大 ,对于 免疫 接 种是 保 证畜 禽健 康 生长 ,控制 传染 病 发 生和 流行 的重 提 高畜禽 的免 疫效果 具 有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要 手段 ,免 疫 应答 的好 坏 直接 影 响畜 禽 对传 染病 的抵抗 力 。认 真 1 . 2 我 师动 物疫 病 防治的需 要 我师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于兵团成立初期 ,经过五十余年 研究分析影响我地 区畜禽免疫应答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获 的艰苦努力,已成功消灭 了牛瘟、牛肺疫 、马鼻疽 ,近年来马传 得最 佳 的免疫 效果 ,是 当前必 须要 做好 的事 情 。 贫 也得 到 消灭 ,有效 控制 了一 些 重点 动物 疫 病 。近 年来 ,由于 饲 1 动物 防疫 的现 状 随 着西 部 大开 发 战略 的实 施 ,在 畜牧 业 生产 中发挥 了重 要作 养 方 式 由散养 转 为集 约化 、专 业 化生 产 ,畜 产 品 的大量 流 动 ,疫 用 ,相 续一 批 大学 志 愿者 加 入 了兵 团兽 医卫 生 防治 网络 中来 ,但 病 防 治基 础设 施 、检 测 和控 制疫 病 的技 术手 段 落后 等 因素 ,造 成 是 地处 偏远 边 境 的相 对欠 发 达 的第 十师 ,仍 以 自己培养 和个 人 学 原 有 已被 控制 的动物 疫病 又呈 现 暴发 流 行 的态 势 ,如 布 氏杆菌 病 习 为 主 ,正规 脱产 院校毕 业 生数 量 较少 。 同时畜 禽 的流 通愈 来 愈 等表 现 出新 的流 行特 点 。一些 动 物疫 病 如猪 繁殖 与 呼 吸障 碍综 合 频 繁 ,在 以 “ 强化 检 疫 ,科 技兴 牧 ,预 防为 主 ,群 防群 治 ”为 防 症 、猪伪 狂犬 和 禽流 感等 烈性 动 物传 染 病 已对 畜牧 业 生产 构成 严 疫 工作 的基本 路线 ,提 出 以 “ 一疫 ( 口蹄疫 )、两 瘟 ( 猪瘟 ,鸡 重威胁 并造 成严 重经 济损失 。 瘟 )、三 虫 ( 绦 虫 ,包 虫 ,疥螨 )、 四病 ( 马 鼻疽 ,马传 贫 ,牛 我师 大多 数 团场 、连 队地 处 西 北 边 境 偏 远 地 带 ,接 壤 蒙 、 哈 、俄 等 国 ,镶 嵌 在 阿勒 泰 地 区 ,各 团 场 之 间 相 距 最 远 可 达 结 核 ,布 氏杆 菌 病 )和 幼畜 病 ( 羔 痢 ,仔猪 黄 痢 、仔猪 白痢 、羔 0 0 k m以上 ,这一 特 殊 的地 理环 境 条件 ,加之 近 年来 周 边 国家 动 羊 传染 性 脓疮 )、新 发病 ( 猪传 染 性 胃肠炎 、鸡 传 染性 法 氏囊 、 2 物疫 隋的发 生 ,对兵 团畜牧 业安 全生 产带来 严 峻威胁 鸡 马立 克 病 、鸡传 染 性 喉气 管炎 )”为 中心 的防治 目标 ,当前 社 2 影 响免 疫效 果的 因素 会 发展 的大 流通 情况 下 ,禽 流感 、小反 刍兽 疫 、猪 蓝 耳病 、猪 繁 殖 与 呼 吸障碍 综 合征 等 具有 时代 气 息 的传染 病 也纷 至 沓来 ,给技 术 水 品和技 术力 量相对 薄 弱 的1 8 3 团动物卫 生事 业带 来 了新 的挑战 和要 求 。近 年来 ,随着农 业 产业 结 构 的调 整 和连 队转 型 ,畜 牧业 得 到 了快 速 发展 ,具 有 举足 轻重 的作用 。十师 建立 了相对 健 全 的 师 、团 、连 三级 动 物疫 病 防疫体 系 。该 体 系 的建立 和 运行 ,提高 了动 物 防疫 水平 ,有效 地保 护 了畜 牧业 生 产 和人 民身 体健 康 。 因 此 ,做好 动 物 防疫 对于 防止 外来 疫 情传 人 、保 障 畜牧 业 生产 和促 进 十 师经济 、维 护社会 稳 定具 有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根 据 近年 来 我 团重 大动 物疫 病 的免 疫 防疫 情况 ,我认 为 在 以 下几个 方 面提 出建议 措施 ,以期与 同仁商 榷 。
浅谈鸡群的免疫抑制
![浅谈鸡群的免疫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fc76bc73168884868762d67f.png)
对 外 界 病 原 敏 感 性 增 加 ,条 件 致
不 同 的 鸡 群 由于 母 源 抗 体 高 低 不
同 .故 首 次 免 疫 也 没 有 固 定 的 时 间 。
如 果 首 免 E 龄 过 早 ,母 源 抗 体 滴 度 过 t 高 .造 成 免 疫 效 果 较 差 , 比如 新 城 疫
藤
疫病 防治
免 疫 反 应 ,对 呼 吸 道 接 种 疫 苗 反 应 强
烈 ,易发 生 呼 吸 道症 状 。
不 良 应 激 , 往 往 使 防 御 机 能 处 于 一 种 疲 劳 状 态 , 使 接 种 的 疫 苗 不 能 产 生 应 有 的 免疫 力 。
34 疫 苗 使 用 不 当 .
教
出
.
的毒 性表 现 ,且会 有 严 重 的免 疫 抑 制反 应 .如严 重 超 量使 用 ,会 致使 鸡 群 机体
因人 为 因 素感 染 而 引起 死 亡发 生 。
科 技 推
病 原 微 生 物 方 面 的 因 素 、 又 有 营 养 和
饲 养 管 理方 面 的原 因 。
蛋 白 IG、IA、IM 减 少 。 g g g 2 免 疫抑 制的 表 现
31 疾 病 因 素 .
4 免疫 抑 制的 预 防 措施 由 于 禽 类 的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病 往 往 并 不 表 现 特 殊 的 临 床 症 状 .甚 至 常 常 以 其 它 疾 病 的形 式 表 现 出 来 ,因 此 对 于 鸡 的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病 ,单 靠 片 面 孤 立 的 手 段 难 以 奏 效 , 只 能 采 取 综 合 防
免 疫 抑 制 是 近 十 年 来 已 成 为 养 鸡 生 产 中 的 重 要 问 题 。 因 此 .正 确 了 解 免 疫 抑 制 发 生 的原 因 及 预 防 措 施 ,将 有 利 于 预 防免 疫 抑 制 的 发 生 。
免疫学中的免疫抑制研究免疫抑制细胞与分子的功能与调控
![免疫学中的免疫抑制研究免疫抑制细胞与分子的功能与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fe90b8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7.png)
免疫学中的免疫抑制研究免疫抑制细胞与分子的功能与调控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它能够识别和消除入侵的病原体,维持机体的稳态和健康。
然而,有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出现过度激活或异常反应的现象,进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移植排斥等疾病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免疫抑制研究便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免疫抑制研究的重要性、免疫抑制细胞和分子的功能以及它们的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免疫抑制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于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力。
不同于传统的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疗法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一系列的免疫性疾病。
例如,器官移植术后往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以避免器官的移植排斥。
研究发现,免疫抑制细胞和分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抑制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抗原介导的抑制性细胞(AIC细胞)等。
Treg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 T细胞亚群,它们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控制和平衡免疫反应的目的。
AIC细胞是一类能够通过特定抗原识别和杀伤效应细胞的活性来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
这些免疫抑制细胞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维持免疫平衡和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抑制分子则是指一类能够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分子。
例如,细胞因子TGF-β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调控炎症和免疫反应;另外,CTLA-4和PD-1等共刺激分子也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功能。
这些分子通过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阻断或降低免疫细胞的激活信号,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
免疫抑制细胞和分子的功能与调控机制非常复杂。
许多因素都能影响它们的生成、存活和功能表达。
研究发现,某些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如IL-2、IL-10等对Treg细胞和AIC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信号调节通路,如PI3K和STAT等,也参与了免疫抑制细胞和分子的调控。
免疫调节知识点
![免疫调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ef07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3.png)
免疫调节知识点免疫调节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或外界刺激做出的一系列调节反应。
它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调控机制,旨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免疫调节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免疫调节的两个主要方向: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
免疫增强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使其更有效地应对感染。
这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锻炼和健康饮食来实现。
另一方面,免疫抑制是为了避免过度免疫反应,以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排斥移植物等方面的损害。
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细胞疗法来实现。
其次,我们将探讨一些免疫调节的重要机制。
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T细胞的调节。
T细胞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功能的淋巴细胞。
通过识别并与抗原结合,T细胞可以分为两个亚群: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和抑制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辅助T细胞在感染时激活并促进免疫反应,而抑制性T细胞则抑制免疫活性,以防止过度炎症和损伤。
此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机制是细胞因子的调节。
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调控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功能。
其中,一些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能够吸引白细胞到感染部位,促进炎症反应。
而其他一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和白介素则可以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抗体的生成以及其他免疫反应的进行。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免疫调节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的紊乱可能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的。
了解这些免疫调节失衡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
最后,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些免疫调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例如,免疫抑制剂是可以通过抑制或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治疗免疫性疾病或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如肿瘤免疫疗法,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
![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0737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e.png)
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自身免疫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失控,攻击自己的正常组织和细胞,导致多种疾病。
免疫抑制治疗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免疫抑制治疗的原理免疫抑制治疗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并防止自身免疫系统误伤正常组织和细胞,达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目的。
免疫抑制剂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其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干扰炎症反应的形成,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二、免疫抑制治疗的优缺点免疫抑制治疗虽然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优点:1.治疗效果好:免疫抑制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性,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地缓解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2.作用迅速:免疫抑制治疗一般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这正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的优势所在,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作用。
缺点:1.不具有根治作用:免疫抑制治疗只能够减轻患者的病情,不能够根治疾病。
2.易发生副作用:免疫抑制剂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引起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副作用还需要长期使用药物引起。
三、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涌现,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1.细胞治疗法:细胞治疗法是指将患者自身免疫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再将其移植到患者体内,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尽管该疗法仍处于实验室和临床研究阶段,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微生态调节治疗法:该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患者肠道内的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微生态调节治疗法也成为了近年来亚洲医学界的热门领域。
3.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响应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个体化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基因筛查、分子诊断、影像学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指导。
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研究
![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fc24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b.png)
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研究人体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对于外来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有着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应对和防御功能。
而免疫抑制则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减弱或失去,致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或异常细胞的侵袭和破坏。
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机制,对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免疫系统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分子构成,包括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
其中免疫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这些细胞在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异常细胞和自身异常细胞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包括识别、调控、分泌抗体、吞噬等等。
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因子和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实现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B细胞和抗体形成、NK细胞的杀伤和亚型转换以及巨噬细胞的吞噬等过程。
非免疫细胞包括表皮细胞、黏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其功能主要是物理和化学障碍保护人体组织和器官,避免外来病原体的侵入和侵害。
此外,黏膜屏障上的抗菌肽和黏液等分子,也发挥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二、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在应对外来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避免过度激活或过度抑制而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其中,T细胞的调控机制非常重要。
在T细胞活化和增殖过程中,需要有正常的共刺激信号,才能保证免疫应答的顺利进行。
而在免疫应答结束后,大量的调节性T细胞会释放炎症抑制因子,避免过度炎症反应,并维持免疫平衡状态。
此外,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调节机制也非常复杂,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免疫调节的网络。
三、免疫抑制的原因和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会减弱或失去,致使人体容易受到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威胁。
这些免疫抑制的原因非常多样化,包括基因缺陷、病毒感染、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疲劳等。
免疫抑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研究
![免疫抑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5ef1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f.png)
免疫抑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研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虽然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疾病,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免疫抑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对于减少不良影响、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抑制是指通过一系列药物等手段,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降低其对外来组织或细胞的反应,从而防止或减轻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由于免疫系统是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免疫抑制的副作用往往也较大。
首先,将大量的免疫抑制剂注入体内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得机体容易感染疾病。
其次,在抑制特定免疫反应的同时,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增加另一些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失衡有关。
免疫系统是一组高度复杂的组织和分子,具有多种不同的细胞和分子类型,它协调身体对抗有害物质和外来组织。
然而,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身体正常组织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时,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多个相关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其中包括基因、感染、内环境和一些药物等因素。
有些研究表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免疫细胞的失调有关,如自身免疫病的免疫球蛋白数量、自身免疫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等都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有用的治疗手段,它可以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降低免疫组织的活性和生产的免疫球蛋白数量。
然而,免疫抑制的程度和剂量过大会导致免疫细胞减少甚至崩溃,放弃对身体组织的保护,使机体更容易感染并引起其它病变。
并且,由于体内失去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清除的能力,就会产生自身免疫病,如血管炎、肝炎、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病,深入研究免疫抑制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尤为重要。
免疫抑制剂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复杂,不同免疫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影响到不同的物理过程,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探索和改进治疗手段,制定更安全、更有效、更合理的医疗策略。
免疫抑制机制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抑制机制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bc86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1.png)
免疫抑制机制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对自己身体的组织产生异常反应而引起的疾病。
这类疾病常常是发生在免疫系统失调的情况下,而免疫抑制机制的作用在其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免疫抑制机制的角度来探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1. 免疫抑制机制的作用免疫抑制机制是保持免疫系统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和压制免疫系统的活动,避免其过度激活和损害正常组织。
这些抑制机制包括自身免疫耐受、细胞凋亡、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抑制因子等。
2. 自身免疫耐受自身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不攻击自身体内正常组织的免疫耐受机制。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阶段,包括负性选择和正性选择。
负性选择是指当免疫系统中出现自身抗原特异性细胞时,这些细胞被淘汰或逐渐浆化,从而避免它们攻击体内组织。
正性选择是指只有那些具有一定免疫反应潜能的细胞才能得以留下并发育成熟。
自身免疫耐受失调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自身免疫耐受过程损坏所致。
例如,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攻击胰岛素产生细胞引起的,而多发性硬化症则可能与自身免疫耐受的错误信号传递有关。
3.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也是一种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抑制性机制。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够清除有问题的细胞,从而避免它们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细胞凋亡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模式。
内源性凋亡是由于细胞自身的生化过程失常导致的,而外源性凋亡则可能是由于细胞受到外部刺激而引发的。
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细胞内凋亡通路失调可能是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抑制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能够限制和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
这些细胞包括免疫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免疫调节性T细胞是最研究广泛的免疫抑制细胞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其他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来限制免疫反应的激活。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探究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7118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d.png)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探究免疫调节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临床医学中,免疫调节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探究临床医学中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并对其原理与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免疫调节治疗的原理免疫调节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或者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1 免疫增强免疫增强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机体免疫细胞数量或者改善其免疫功能,以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常见的免疫增强方法包括疫苗接种、免疫药物治疗等。
1.2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指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机体免疫反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常见的免疫抑制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二、免疫调节治疗的应用免疫调节治疗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分别对其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2.1 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免疫调节治疗的目标是增强机体抵抗感染的能力。
常见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疫苗、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等。
例如,在治疗艾滋病时,常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以延缓病情进展。
2.2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免疫调节治疗的目标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反应。
例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时,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减轻炎症反应。
2.3 肿瘤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它主要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肿瘤细胞的侵袭。
常见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等。
例如,免疫细胞治疗技术——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某些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免疫调节治疗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免疫调节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力的提升方法
![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力的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bd66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7.png)
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力的提升方法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攻击,使得人体能够保持健康。
免疫力的强弱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了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本文将讨论什么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就如何提高免疫力提出一些方法。
一、什么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多种细胞和分子,它们共同协作来对抗有害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些外来生物,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形成抵抗力,包括消灭入侵者、阻止其生长、将其包裹并吞噬、促使其他细胞来消灭它们等。
对于每一次感染,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性,这意味着下一次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免疫系统将更快速、更有效地对抗它。
这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免疫力”。
二、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免疫系统的因素:1、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抵御疾病,他们的免疫系统更为有效,这些因素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2、年龄:人的免疫系统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婴儿和老年人中免疫系统的功能较弱。
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身体活动、睡眠等,都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4、压力:长期的压力可以形成慢性焦虑,影响人们的免疫系统。
5、缺少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缺乏锻炼会使免疫力下降。
三、如何提高免疫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以下是几个可以尝试的方法:1、饮食均衡:健康饮食可以提高免疫力。
保持适当的膳食均衡,特别是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2、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3、保持充足的睡眠:足够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增长而不会受到疲劳的影响,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减少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可以使我们身体减弱,从而影响免疫力。
所以,可以通过练习深度呼吸、瑜伽和冥想来减轻精神压力。
人体免疫力及其增强方法
![人体免疫力及其增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a0bd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2.png)
人体免疫力及其增强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也随之增多。
我们不能完全避免患病,但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今天,我们将探讨人体免疫力及其增强方法。
一、人体免疫力是什么?人体免疫力指的是人体抗击病毒,细菌等外来侵入者的能力。
在我们身体内,有一个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免疫系统,它可以侦测到并清除身体内的外来侵入者,同时也有治愈身体内部有病的能力。
劣质的饮食、缺乏运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压力大、熬夜等因素都会打压人体免疫力。
当免疫系统受损时,容易引发感染和疾病。
二、如何增强人体免疫力?1. 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是维持健康,增强免疫力的必要条件。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是人体必需的六类营养素,我们需要通过饮食来摄取这些营养素。
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适量吃饭,不暴饮暴食,不挑食,这样才能获得均衡营养,让身体能够保持强大的抵抗力。
2. 睡眠与放松正确的睡眠方式能规律生活,培养健康的免疫系统,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则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
此外,需要保持身心放松,降低紧张和压力,例如读书、听音乐、运动等都是缓解压力和紧张的好方法。
3. 运动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帮助机体排毒养颜,有利于人体健康。
但运动时不宜过度疲劳,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运动项目和时间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一旦体力不支,我们应该尽快停止运动,否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4. 补充营养素免疫力的增强和维持也需要人体充足的营养供应。
例如,维生素C能够改善身体的代谢,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免疫系统的活性;胡萝卜素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T细胞的数量;富含免疫物质的蜂蜜、莲子、牛肉等都是增强体内免疫力的可靠来源。
当然,在吃营养素时不应过量,因为超量摄入可能对身体有害。
“免疫抑制与提高免疫力”浅析共57页
![“免疫抑制与提高免疫力”浅析共57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29c613ad51f01dc381f11f.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免疫抑制与提高免疫·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百病之首-免疫抑制
![百病之首-免疫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daa2f709f12d2af90242e661.png)
百病之首--免疫抑制姜丽济南瑞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肉鸡的免疫抑制是一直困扰着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虽然通过使用抗生素+疫苗的模式使肉鸡主要疾病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产实践中肉鸡仍会不断发生各种疾病,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免疫抑制引起的各种疾病。
免疫抑制是免疫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失调,免疫抑制所引起的疫苗反应强,效果差,流感,新城疫,急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各种疾病频发,并发或继发感染严重,伤亡高,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应激反应大和疑难新病日趋增多,给肉鸡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们一直通过转移因子,干扰素,植物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来防治免疫抑制,但都收效甚微.而我国中医中药确对免疫抑制有深刻的研究和明显的防治效果.中医认为免疫抑制是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所致,疾病发生和变化虽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即是任何一种邪气作用机体,正气必然与之抗争,以祛除病邪和维护机体的健康。
邪气对机体具有感染侵袭、损伤形质、障碍机能等各种致病作用,正气对邪气具有抗御、免疫、修复、调节等作用,如病邪被及时抗御消除,“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得以保持,则不发病,这即是“正能胜邪”。
反之,病邪不能及时消除,机体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邪胜正负”,则百病丛生.可以说免疫抑制是百病之首,在养殖中能否有效防治免疫抑制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康宝—大病化小本品采用中医”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防治原则研制的中药方剂,针对免疫抑制所引起的疫苗反应强,效果差,流感,新城疫,急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各种疾病频发,并发或继发感染严重,伤亡高,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应激反应大和疑难新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已得到广泛证实。
康宝三大特点大病化小:康宝在重大疾病或久治不愈时使用可大病化小减少伤亡和继发感染,缩短用药疗程,降低治疗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长治久安:扶正祛邪,固本培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tibody level comparision between PCV2 and HCV
120
Positive Percentage (%)
100 80 60 40 20 0
PCV2-Ab HC-Ab
TIME (WK)
5、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支原体
细胞免疫反应
发生条件: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时,体液中的抗体不能直接与这些抗原发生特异性 结合,机体通过免疫细胞消灭清除这些抗原 三个阶段: ① 感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基本相同 ② 反应阶段: •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 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T细胞。 ③ 效应阶段: • 效应T细胞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 •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改变导致靶细胞裂解。 • 淋巴因子: ④ 产生:效应T细胞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 ⑤ 举例: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⑥ 作用: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 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增强其他有 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 干扰素:干扰病毒在靶细胞内的复制,激活自然杀伤K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
5、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 集约化生产:
(1)猪的活动范围极大受限,世代递延的结果必然是心肺功能减退; (2)许多人为应激因素,无疑影响免疫功能。急性应激与PSS基因有关, 且叠加的慢性应激在猪场比比皆是。 (3)机体疲劳和心理紧张:
大量证据证明:过冷、过热、拥挤、混群、断奶、限食、运输、噪声和约 束等这些应激因素可影响动物免疫功能(Kelley,1985); Klip等人研究证明应激可使淋巴细胞对环境破坏的敏感性升高。慢性应 激会使猪长期维持副肾皮质激素的高水平,进而抑制免疫力。
3、免疫抑制的临床表现
• 猪群中同时发生多种疾病
如:PPA、PRRS、PR、PCV、CSF、巴氏杆菌病、多发性关节炎等。
• 病程长抗感染收效甚微,不少病猪呈恶病 质状态
高度消瘦、贫血、扁平胸、鲤鱼背、 反应差、运步不稳、体温反应差。
• 在急性流行期过后,仍有散发病例持续相 当时间 • 病料中常分离出: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 杆菌、致病性链球菌等。 • 剖检常见典型或非典型的PRRS、MH、PCV CSF
5、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支原体
(1) PCV-2: 该病毒在巨噬细胞介导下,分裂素诱导下,明显抑 制 淋巴细胞的增生,从而干扰正常免疫功能; PCV还可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造成体液免疫无应答。 (2)PRRSV: 该病毒可在单核细胞系与巨噬细胞系细胞内复制,抗 PRRSV抗体能促进巨噬细胞对PRRSV的吞噬作用,从而导致该 病毒的复制增强; PRRSV还可引发无症状持续感染,且无抗体产生。
免疫抑制病
• 免疫抑制病是指由各种原因或致病因素引起,以机体免疫 系统损伤造成机体抵抗力和抗病能力下降而引发的各种疾 病的总称。 • 免疫抑制有先天性免疫抑制和后天性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的类型
对致病抗原的免疫抑制 对正常生理代谢反应的免疫抑制
3、免疫抑制的临床表现
(1)反复感染并且非常难以控制
猪群中长期发病不断,死亡率明显上升, 且多集中在断奶至中猪阶段;
特异性免疫:
• 免疫:出生后产生的,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针对某一特定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到防御作用 • 免疫特点: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特定的外 源物质刺激下产生,出现的比较慢,针对性强,作用强度 非常的强 •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 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 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决 定抗原的特异性,是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 抗体: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够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 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 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为检验1,3-1,6-?-D葡聚糖对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 为检验1,3-1,6-?-D葡聚糖对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特设计试验如下
在哺乳仔猪日粮中添加剂量为0.1%和0.2%(每组20头)的对比试验中,断奶时(28日龄)分别 检测了血液中吞噬细胞的代谢活性(Metabolic activity of blood phagocytes), 血清溶菌酶活性 (Lysozyme activity in serum), 血清中 免疫球蛋白水平(Immunoglobulin level in serum)等免疫学指标, 结果如下表:
(1)免疫的基本特性及基本功能
•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 特异性; • 免疫记忆。
• 抵抗感染; • 自身稳定; • 免疫监视。
(1)免疫的基本特性及基本功能
•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组成 •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 胞组成 •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2)免疫的分类
• 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 • 后天的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 互相为用、互相渗透、协同作用;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是互相协作、互相制约的; • 免疫是机体的重要防御反应,是有利的;但往往伴随有害 的病理过程。如:炎性反应、过敏反应(感染、免疫接种、环境
体液免疫反应
① 感应阶段: • 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 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 •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② 反应阶段: •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小部分成为记忆B 细胞 •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的再次刺激下直接快速的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 ③ 效应阶段: • 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粘附,防止感染 和疾病 • 抗体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经产母猪
后备母猪
哺乳仔猪
保育猪
合格率 阻断率
75% 53.63%
经产母猪
100% 66.7%
33.33% 37.73%
哺乳仔猪
42.86% 34.63%
保育猪
合格率
阻断率
83%
73.2%
50%
26.13%
40%
21.18%
母猪
3周龄
5周龄
合格率 阻断率
85.71% 61.64%
40% 9.14%
0% -21.18%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内容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粘膜、屏障结构 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等 出现快,作用范围广, 但作用强度弱出现慢, 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分子执行
特点
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
联系 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特异性免疫在其基础上产生,并且其形 成过程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机能。
2、免疫抑制的定义
动物免疫系统对抗原信息的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表现迟缓、滞后、低效、甚至不应 答的生理生化反应现象。
免疫抑制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异常 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 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 害,导致机体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 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5、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 营养对免疫的影响
营养与免疫 VitA、VitE、VitC、和B族维生素 铜、锌、镁、锰、硒、铁
在生产实践中,动物的生长速度并不是恒定的, 在连续几个快速生长期之间,不时出现免疫系统应 激诱发的慢速生长阶段,因而养分的需要量呈现阶 段性变化。
《营养与免疫学》
VitE可提高猪对大肠杆菌的抗体反应(Ellis和Vorhies1976)4-5周 龄,添加VitE+硒或硒,可提高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反应
(Peplowski,1981)提高猪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的细胞增殖能 力
β-胡萝卜素除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物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 (1)抗氧化功能;(2)促进辅助性T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上IL2受体的增加、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力。
某些维生素如VA、VC、VE和微量元素如 铜、锰、锌、铁、硒等,是猪免疫器官发 育、T、B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合成抗体 和补体的必须营养物质,若缺乏就会诱导 继发性器官缺陷、器官萎缩,免疫系统对 抗原刺激不敏感,应答反应弱,从而影响 机体的抗体合成,降低免疫效果。
或日粮中的抗原,甚至机体正常组织,都有可能导致超敏反应的发生。《猪病 学》)
非特异性免疫:
• 概念: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 防御功能。 • 特点:不具备抗原特异性、不需要先与抗原接触,而且能 对感染因子做出快速应答;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 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内容: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5、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 弱毒疫苗广泛应用和疫苗佐剂可引发免疫 抑制:
已知PR、EP、PPA等弱毒疫苗会对猪体造成几周的免疫抑制。
美国T.Opriessimg证实:若在短于PCV2感染4-2周接种PPA苗与MH苗,会增强 PCV2的复制、长期严重的PCV2病毒血症、加重淋巴组织的缺损。 美国M.Hoogland等人证实在PCV2感染的早期(21天),所有佐剂(油包水、 氢氧化铝、Carbopol)都会加重PCV2感染引起的淋巴组织缺损的严重程度; 而在感染后35天,油包水佐剂仍可加重病损的程度。
关节肿胀
渗出物 流出
4、免疫抑制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 • • 特异抗体的测定(如:猪瘟抗体); 淋巴细胞活力测定;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总免疫球蛋白测定: 要选择初发病或外表健康的猪,已成恶病质的猪无检测意义、 • 活体试验: (1)选择外观健康的仔猪,皮下注射卡介苗一头份; (2)40天后,左眼点结核菌素1-2滴,并在左颈部皮下注射结核 菌素一头份; (3)其后三天观察有中度以上眼结膜炎,注射部位明显肿大者为 细胞免疫阳性,否则,认为有细胞免疫抑制。 需要兽医工作者努力建立准确、方便、快速、经济的实验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