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2雨巷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雨巷》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原文阅读与解析;2. 诗歌主题及创作背景探讨;3. 诗歌韵律分析;4. 诗歌意象及表现手法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巷》的诗歌内容,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韵律、意象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解读;现代诗歌韵律的分析。
教学重点:《雨巷》诗歌内容的学习;诗歌主题及创作背景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2. 阅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情感;3. 解析: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4. 讲解: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意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5. 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6.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现代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现代诗歌;六、板书设计1. 诗歌原文;2. 诗歌主题及创作背景;3. 重点词语、意象解读;4.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的理解与解读;2. 现代诗歌韵律的分析;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
一、诗歌意象的理解与解读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意象;2. 对诗歌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如“油纸伞”象征着什么,“雨巷”寓意着什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深层含义;3.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2雨巷
《诗两首》导学案《雨巷》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语文1.2《诗两首-雨巷》课件
而油纸伞与雨巷、 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 起来了。时间是暮春, 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 小雨,在幽深、寂静、 凄美、朦胧之外,又 平添了一份冷漠,凄 清、迷离、空蒙的氛
围,总体来说,朦胧、 感伤。
意象分析
丁香
意象分析
丁香
意象分析
丁 香 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开
花为白色或紫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
意象分析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 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 深、寂静、朦胧、凄美 的氛围。
意象分析
油纸伞
意象分析
油纸伞
意象分析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漫
意象分析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 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漫 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接合起来了。 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 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首尾呼应)两节上,从 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反复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久,悠久”;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 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 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⑤
押韵
每节压ang韵两三次,使节奏舒缓悠扬。
丁 香 丁香开花开在暮春时节,易凋
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 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 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 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意象分析 丁 香 美丽 高洁 冷艳
哀婉 愁怨 惆怅
意象分析
雨 戴巷
望 舒
“雨巷诗人”——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 诗人。
2.1《雨巷》课件48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雨巷——悠长寂寥
本来就让人感到 __幽__深__,___寂__静__,再加上 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 ______朦__胧__美____。
篱这墙个—__—___颓___圮____
是颓圯的,就是让人 有种_哀__怨___,__凄___凉__、___衰_ 败 的氛围。
丁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_迷__蒙___意__境__都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那里,永恒的中国!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 姑娘是一个重要的意 象,雨巷、油纸伞、 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 表现她的形象而服务 的。那么诗中的“丁 香一样的姑娘”有什 么样的特点?请大家 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 谈。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美丽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彷徨
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课件【三篇】.doc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
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课件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播放《*》,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姑娘象征着什么?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课件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有选择地品读诗中意象和象征意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内走向诗外,或展读或创作。
过程与方法:美读法、比较法、探究法、体验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培养审美力。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诗的情感与意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导语一: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最美的一首,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说课稿(精选15篇)
《雨巷》说课稿(精选15篇)《雨巷》说课稿(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说课稿1【说教材】《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
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派诗风的轻云,饱含着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用那回环往复的和谐音节,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
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新诗为第一单元来组织文本,显然突出了它的审美性。
《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说学情】《雨巷》是高一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也是被人们传唱不休的名作。
本课恰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领域,学会欣赏它,并喜爱上它。
以此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由浅入深地设定了如下几个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皆在诵读中完成:一读音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二读语言,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三读意象,品味诗歌的意蕴美;四读内涵,品味诗歌的思想美。
【说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等重点意象的含义,并由此把握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意象情节。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
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
将本篇的意象理解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
高中语文 12(雨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2 诗两首——雨巷[教学目标]一、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二、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三、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象征的用法二、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歌大国,诗人众多,其诗风更是多种多样。
哀婉低沉者有之,雄浑豪放者有之。
即使同一作家,其诗风也有诸多变化。
以浪漫主义大师郭沫若来说,虽然大多是《女神》、《太阳礼赞》等感情奔放的豪迈之作,也有象《天上的街市》这样细腻婉约的诗歌。
同样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感情激烈,直接讴歌对祖国的热爱;而《雨巷》则哀怨凄伤,主旨寓于意象之中。
二、作家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等。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三、创作背景《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雨巷》课件39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节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复 通感 比喻
比喻: 将“姑娘飘过”比喻为“梦”,暗示着美好的理想是渺茫的。
思考1:第二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排比、顶真。
排比: 句式结构相同,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 的声韵的方法。
第三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
雨巷 营造了一种阴暗、清冷、寂寥的氛围。
雨:迷茫、潮湿、阴冷; 巷:阴暗、狭窄、悠长。
篱墙
颓圮:坍塌、破败、凄凉。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充满传统气息。
丁香
颜色:以白色和紫色为主,象征着美丽、高洁。 外形:恰似衣襟上的盘花结,又被称为“丁香结”。 花期:开在暮春之际,容易凋零。
思考: 1、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迷茫、寂寥、凄美、惆怅、忧愁
2、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诗歌的这 种凄美、感伤的情绪?
独自、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 颓圮、哀曲
第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反复
高中语文《雨巷》课件(共27张PPT)
04
意象分析
初
/
步
/
分
/
析
除了我和“丁香姑娘”,全文还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油 复古
纸
怀旧 迷蒙
伞
雨 悠长
巷
寂寥 迷茫
篱 破败 墙 凄凉
丁 美丽
香
高洁 愁怨
意
/
象
YOU
ZHI
SAN
/
油/纸/伞
分
/
析
未作具体的描写,给读者想象空间。本身就 有_复__古__、__怀__旧__、__迷__蒙的特点。
初
/
步
/
感
/
知
SHI GE JI DIAO
诗/歌/基/调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 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彷徨”“彳亍”“冷漠”“凄清”
我
“惆怅”表现诗人孤寂、迷惘的心情。
姑 “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 娘 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雨 用了“颓坦”“寂寥”这两个词,描绘 巷 出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接着愁怨的姑娘,都是
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含蓄暗示出作者迷
惘伤感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美感。
03
初步感知
初
/
步
/
感
思考1
/
知 你对这首诗歌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低沉伤感,充满离愁和无奈。
思考2
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这篇诗歌呢? 低沉而伤感的
的小巷,在这条小巷里,一把孤寂的
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
年诗人的新声,他的心声是什么?让
高中语文 1.2《雨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D、丁香一样的姑娘
象征诗人 对人生、理想 和美好事物的 信念和追求, “丁香姑娘” 是含着忧愁的 美好理想的化 身,也表现了 诗人空虚、幻 灭和感慨的心 境。
精选课件
2、“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 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雨巷》作于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 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 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 江,忍受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
岁月》等。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
息较重。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
风格转向积极明朗。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
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
贞气节。
精选课件
创作背景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 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 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 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 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 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 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 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寥 的小巷中行走,这首诗既实又虚。
精选课件
意《 图雨
巷 》 诗
精选课件
整体把握
彷徨求索(1—2)——寻找理想 理想出现(3—4) ——可望而不可即
距离拉开(5—7)——继续彷徨追求
(1)因为诗人只是 与她邂逅在雨巷,她 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 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 的。
(2)因为这个“丁 香姑娘”本来就诗人 幻想中的形象,她根 本就没有存在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雨巷》原文和讲解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雨巷》原文和讲解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翻译家。
因其著名诗作《雨卷》而有“雨巷诗人”之称,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早期诗作凄婉朦胧,后期诗作则趋于写实、明朗,主要作品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集。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讲解《雨巷》一诗约写于1927年夏,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上。
关于《雨巷》对当时诗坛及戴望舒本人的影响,戴望舒的挚友杜衡的下面一段话可供参考:“说起《雨巷》,我们很不容易把叶圣陶先生底奖掖忘记的。
《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年,在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
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圣陶先生底有力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望舒草·序》)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高中语文 1.2《雨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ppt
问题探究
1、《雨巷》中的意象主要有那些?怎 样理解和欣赏?
编辑ppt
A、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幽深潮湿,两边是寂寥的 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 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 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
岁月》等。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
息较重。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
风格转向积极明朗。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
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
贞气节。
编辑ppt
创作背景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 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 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 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 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 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3、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 茫。”中的“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个姑娘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 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 “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 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编辑ppt
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 消失了?
雨巷
戴望舒
编辑ppt
目录
导入新课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雨巷》诗意图 整体把握
问题探究 艺术特点 拓展延伸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具体章节为《雨巷》。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诗歌的意象、韵律、情感,以及探讨诗人戴望舒的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意象、韵律等;2. 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意象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讲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4. 例题讲解:以《雨巷》为例,分析其意象、韵律、情感,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意象、韵律、情感,并在课堂上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主要内容:意象: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韵律:押韵、平仄情感:孤独、忧郁诗人:戴望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包括意象、韵律、情感等方面。
2. 答案示例:诗歌:《再别康桥》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韵律:押韵、平仄情感:离别、依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韵律、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诗歌鉴赏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的理解;2. 韵律的分析;3. 情感的把握;4.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5. 课后拓展延伸。
一、诗歌意象的理解意象是诗歌的核心,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最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语文 《雨巷》ppt课件
雨
来的阴,苦,知巷
巷
了希霾仍闷在识》 更望中然彷那青写
》
强带期渴徨令年出 的来望求,人在了
意
感了新新他压革以
蕴
伤更的的们抑命戴
痛大绚希虽的遭望
苦的丽望没黑受舒
。失彩的有暗严
《雨巷》语言特色
• 语言上重叠复沓,结构上首尾相应,象交织在 一起的抒情乐章,舒缓悠扬。
• 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错落;每节押韵两到 三次,“ang”一韵到底,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 畅的节奏。
•
我
力扎尽得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想这透,我
足超“不我一
。脱雨过被腔
,巷气压愁
却”来抑绪
心,,的,
有我我环满
余想想境腹
丁香花
• 暮春时节开放, 花期短。花多 为淡紫色或白 色,形状像结, 一簇一簇的。
它是美丽、高 洁、愁怨的象
征。
丁香诗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 同向春风: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
• • • • • •
雨巷 诗诗诗诗诗诗 歌歌歌歌歌歌 扩朗讨鉴作背 展读论赏者景
作者简介
•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州人,原名戴 梦鸥,中国“现代诗 派”的“诗坛首领”, 有“雨巷诗人”的称 誉。代表作有《我底 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 稿》,《灾
难的岁月》等诗集。
思考讨论
• 叶圣陶:“(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个新 的纪元。”
• 分析理解“雨巷”“我”和“丁 香姑娘”在诗中的意蕴。
• 整体感知本诗的意蕴。
诗歌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两首》导学案
《雨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
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
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学法指导
1.分析新诗也要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
2.鉴赏诗歌还要注意不同技巧产生的不同效果,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体会。
一、基础知识自学:
1.下列加点字注音
支撑()彷徨()寂寥()惆怅()颓圮()彳亍() 2.词语辨析
彷徨
彳亍
二、理清文章结构,按诗歌层次填写下列空白总结段落大意
雨巷傍徨一段写:雨巷阴沉悠长
二段写:美丽哀怨傍徨
想象丁香姑娘三段写:
四段写:理想—象征—现实
五段写:
六段写:
彷徨寻求希望七段写:期盼丁香姑娘
三、仿照例子看词语写出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
“彷徨”
“悠长”
“希望”
“结着愁怨”
四、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
1、“像梦飘过”、“身旁飘过”
象征美好事物转瞬即逝
2、“到了颓圮的篱墙”
3、“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4、“消了”“散了”“消散了”
五、问题导航(可讨论解决)C级
1.“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指什么?
2.你能感受到《雨巷》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吗?
3.为什么“丁香一样的姑娘”要在雨中哀怨,彷徨?
六、课外拓展
品析自读课本中《错误》一诗,请说说“你”是位什么样的人。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
七、自我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俯卧撑()彷徨()寥寥无几()惆怅()风流倜傥()枸杞()颓圮()
2.根据读音,补出字形
Yōu()愁 tuí()废 liáo()阔
3.文学常识
①戴望舒因一首诗成名后,被称为,他曾赴法国留学,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象征主义常常在朦胧的意境中表达出幽微精妙的感情。
②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重叠反复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八、教学反思:
1、通过意象分析文中的象征意义
2、了解文中写作手法的效果。
九、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课下阅读一些相关的现代诗歌。
第二题答案
三段:冷漠凄清惆怅
四段:如梦凄婉迷茫
五段:默默走尽雨巷
六段:消散颜色芬芳
第三题答案
彷徨:写出诗人在那个时代的迷惘
悠长:写出现实道路的漫长,小巷的深长
希望:写出作者是有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怨,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怨。
第四大题答案
到了颓圮的篱墙:象征精神的惆怅
远了、远了:象征留给作者的只有孤独和哀伤
散了、散了、消散了:象征理想的飘渺,诗人的伤感
第五大题答案
1、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2、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例子第四大题
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散了,散了,消散了”
3、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是象征性的意象,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第六大题答案
一个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思妇形象,具体分析如下: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第七题答案
答案:
1.俯卧撑(chēng)彷徨(huáng)寥寥无几(liáo)惆怅(chóu chàng)风流倜傥(tì tǎng)枸杞(qǐ)颓圮(tuí pǐ)
2.忧愁颓废寥阔
3.①雨巷诗人②D项,“新诗”仍然有格律诗,依旧要保持押韵的特点,只是相对自由一些。
4.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首尾两节除个别词语和标点不同外,其它语句完全相同。
这种手法构成了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同时也使得全诗笼罩在缠绵悱恻、挥之不绝的愁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