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 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学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
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案方法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案情境,采用材料解读、讲授法、启发式教案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
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案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案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近代史 解放战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之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 三大战役B. 渡江战役 C. 北平和平解放 D. 南京解放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4.“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与此描述相符合的战略部署是()A. 百团大战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淮海战役5.八年级二班全体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了关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主动撤离延安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表的一些观点,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 敌强我弱,避实就虎是正确的选择B. 不能与敌人硬拼,人存地存、人失地失C. 发挥我军善于运动战的优势 D. 撤离延安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人的安全6.“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西安事变B. 卢沟桥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7. 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北伐战争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8.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C.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9.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
历史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一)准备阶段1、背景:①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
②国支持蒋阴谋发动内战。
2、时间:年月3、双方目的:国民党:共产党:。
4、结果: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5、意义:(二)战略开始1、内战爆发的标志: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发动进攻。
(三)战略防御2、转战陕北:①1947进攻解放区。
②党中央主动撤离、转战。
③、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进攻。
(四)战略大决战(1948.9——1949.1)1、在三大战役中,最先发动的是战役;歼敌人数最多的是战役。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五)结束:渡江战役,时间:结果:南京解放,意义。
3、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中共中央决策英明指挥正确(主要原因)②解放军士气高涨,英勇善战③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④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4、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5、历史上发生在南京的大事有哪些?其中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1.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①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国民政府的腐败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④解放区在军事、经济上的优势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组历史事件直接有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北平和谈4. 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一部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影片。
那么,你这部影片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⑤平津战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5. 1948年9月,首先发动对国民党主力战略大决战的部队是( )A.中原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C.东北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6.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A. 三大战役后 B. 渡江战役后 C. 南京解放后 D. 全国大陆解放后7.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淮海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渡江战役④平津战役A.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①③②8.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阶级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_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
经 过
三大战役的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当 时的形势,谈谈你的读后感。
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 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 基础。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名称 辽沈 林、罗 战役 东北 解放军 结果 歼敌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关门打狗
歼敌55.5万 刘邓、 中原、华 淮海 中间突破 陈粟、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战役 谭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战役 聂 歼敌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共产党
重庆谈判
过程: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飞抵重庆谈判
结果: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协 定 内 容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的合法地位;
意义Hale Waihona Puke 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内战爆发
全 面 进 攻 过 程
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 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原因: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7 、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局部抗 战的开始。
二、西安事变。
背景:
1 、日军占领东北后,侵略华北,中华民族面临民 族危机; 2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 党的主张, 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调集大批军 队围攻红军; 4 、 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 北红军。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都遭到无理拒绝。
六、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实
(一)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部 队);敌后战场(共产党部队)。 (二)中国在抗战期间取得的三次胜利: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两次胜利),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胜 利
)。
(三)、平型关大捷
1 、参加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2 、时间: 1937 年 9 月。
7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和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
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卢沟桥事变 —— 七七事变
1 、背景: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从三面包围北平。卢沟 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唯一通道。 2 、爆发标志: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 南的卢沟桥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3 、影响: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
3 、主要战绩: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4 、影响: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粉碎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四)台儿庄战役
1 、时间: 1938 年春。 2 、指挥者:国民党司令李宗仁 。
中国近代史
抗日战争(1937— 1945)
1938年12月
1939 年1月 1940年3月 1940年8月至12月 1941年 1941年12月 1942年5月 1945年4月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8月 1945年 1945年10月25日
解放战争(1945— 1949)
1946年 1946年5月4 日 1946年6月26日 1947年7月至9月 1948年9月12日 1948年11月
1901年
1903年 1904年开始 1901年~1911年 1905年
1906年 1908年 1910年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8月 1913年 1914年初 1914年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1914年秋 、北洋军阀时期(1912- 1915年5月9日 1919) 1915年12月25日 1915年 1916年3月22日 1916年 1917年初 1918年 1918年5月 1919年
解放战争(1945— 1949)
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 月 1949年3月 1949年4月21日 1949年4月23日 1949年5月27日 1949年6月30日 1949年9月 1949年10月1日
重要事件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 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 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 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两广自然灾害 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 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 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 为通商口岸; 2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 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 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 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 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 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 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 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辛酉政变、曾国藩被命为四省总督、洋务运动开始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担任总理大臣 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清军围攻天京、安庆陷落 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2)1842年《南京条约》2、鸦片战争后(1)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学技术)(3)西装、西餐、西式建筑,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1851年金田起义(2)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3)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及衰的转折点(4)1859年《资政新篇》(5)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8年《天津条约》(2)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5、19世纪60年代(1)“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出现(地主阶级学技术)(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6、19世纪60、70年代(1)近代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产生(资产阶级学制度)7、19世纪中后期人力车、自行车传入中国8、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9、1876——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0、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电报线,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1、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1894年黄海海战(2)1895年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签定13、19世纪末(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中日战争后)(2)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895——1912年)(3)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国人办报形成高潮(5)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等人的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出现(6)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15、1906年无线电报、第一个有轨电车出现16、1911年辛亥革命(1)1894年兴中会成立(2)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提出(3)1911年黄花岗起义(4)1911年5月保路运动(收回利权运动)(5)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1912年1——2月南北和谈(革命党人与袁世凯)(8)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9)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019中考历史作业课件: 中国近代史主题五 解放战争(共17张PPT)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 统一战线;经济上,土地改革运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 众的支持;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 战略方针,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外,中国国民党 坚持独裁内战,失去了民心。(意思相近即可)
(4)“插入敌人的胸膛”这一军事行动的结果如何?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取得重大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 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 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 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 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 动战略决战。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2.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
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
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D (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签署了“双十协定”
8.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 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 为B ( )
A.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大决战开始了 D.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9.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 确定为(B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 国共关系的变化 C.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的几次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几次战争中国近代史的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 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这场战争所以被称为鸦片战争,主要是其起因是由于中国实行禁绝鸦片的政策,并委派林则除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执行禁烟使命。
利益受到损害的英国人开始叫嚣战争,1840年2月,派出了一支仅有4000人的远征军,后虽兵力不断增加,最多时也仅有20000人。
这样一支远征军远涉重洋在完全没有后方(尽管当时印度是其殖民地)的情况下,想征服一个拥有几亿人口常备军80万的国家,几乎是一种海盗式的投机行为。
然而在经历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的清政府其腐败程度已不足形容,战争开始的时候,朝廷内从皇帝到大臣,几乎没人能说清英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无法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应付这样一种侵略。
面对着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军连克厦门、定海、镇海,继而又攻陷宁波,外强中干的道光皇帝在和战之间几经摇摆后,终于选择投降,19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自锁的国策,自此列强纷至沓来,开始了一百多年内忧外患战乱频扔的历史;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人长期以来自以为尊的心态,在极度的自尊遭打击后而变为极度的自卑,从而在当时中国人心中谈洋色变。
这场战争中值得关注的是林则除通过号召和组织民众,成功地抵御了英军的进攻,另外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抗英战斗,给英军以沉重打击。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蕴藏的反抗侵略的无穷力量。
2.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8月-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
1894年(按中国干支纪年为甲午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政府派出了一支2500人的军队进驻牙山,根据《中日天津条约》规定(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知照了日本外务省,而意图吞并朝鲜的日本政府立即派兵入朝,并占据了汉城附近的军事要地。
中国近代史论文---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推荐文档)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因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
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
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
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从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人民军队对日作战共12.5万余次,打死、打伤和俘虏日本侵略军和伪军170多万,牵制了日本侵华军总兵力的半数以上,成为中国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在抗日战争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人民革命力量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民兵约220万人,抗日根据地大小19块,人口1亿多,共产党员120余万,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解放战争讲解
考研政治十九期知识点:解放战争此知识点包含三方面内容: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战后的政治形势,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在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1945年,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人民解放军经过8个月的作战,歼敌71万,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国民党军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打退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军队进行的一场全面内战,发生在1946年至1949年之间。
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是指解放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战役,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以下是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期间。
这场战役以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在平津地区的大规模攻势为特点,最终导致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占领北平和天津。
2.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期间。
这场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在淮河流域地区的大规模攻势,最终导致解放军击溃了国民党的中央军群,解放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极大地改变了解放战争的形势。
3. 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即1949年4月至5月期间。
这场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成功渡过长江,对国民党在江南地区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导致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4. 解放军的战略原则: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原则。
其中,重点可以包括:以华北地区为重点,构筑包围、围剿、解围的战略体系;采取歼灭战的战略,以优势兵力集中、统一指挥,迅速歼灭国民党军;注重游击战争,组织农民游击队发展前线游击战争,削弱国民党军队实力等。
以上是关于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概括
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赔款2100万元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赔款2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赔款4.5亿两白银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北京中考历史知识梳理之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解放战争)
红军长征
原因:.1934.10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战略转移。
时间:1934.10-1936.10
内容:①1935.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1935.10.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二、中国近现代史
主题
内容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39.6.3
内容:在广州虎门海滩销烟
意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精神:坦荡无私】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8)
①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
②赔款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英协定关税。
结果: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
1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
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民族危机。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时局图)
【书p15甲午战争形势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近代文学艺术
新中国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初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1925.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改编国民革命军
41926.7出师北伐,打击军阀张孙、吴,取得了巨大成功。
51927.4.1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4.18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解放战争》(共48张PPT)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1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8年秋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三
大
平津战役
战
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指挥
林彪,罗 刘伯承,陈毅,林彪,罗荣桓,
荣桓
邓小平
聂荣臻
歼敌47万, 战果 解放东北
★谈判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三回合:将革命进行到底
时间:1949年1月-1949年4月
双方:
VS
表现: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 京,国民政府覆灭了。
江阴
湖口
渡江战役 (1949、4、21)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
毛“钟泽山东风《雨七起律苍•黄人,民百解万放雄军师占过领大南江京.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重庆谈判
我要思考 思考……
★ 蒋介石为什么不立即发动内战? ①迫于假国和内平外要、求真和内平战的压力。
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 蒋介石三邀毛泽东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争取时间部署军队、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
★假如你是毛泽东,你会去重庆谈判吗?
尽可能争争取取和和平平、民揭穿主蒋介石阴谋
重庆谈判
独
和
(2)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946.6—1949年)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蒋介石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权。
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结果:签署了“双十协定”(又叫《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持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时间:1946年1月10日地点:重庆内容:并通过一系列协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2.经过: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顶峰。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四、解放区的自卫反击1.毛泽东提出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2.作战方式: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反击①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②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1.措施(1)土地政策的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1840_1949第七讲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协商 概况 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
会议
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标志
内战
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
谈
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
判
国方案
“双十协定”
(1)对国民党:赢得了发动内战的时间
影响 (2)对共产党: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地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赢得了民心,历史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和国家利益的政党
返回子目录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地点 重庆
政治
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
结果
放区的重点进攻
返回子目录
解 (1)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
放 背 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区
景
(2)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 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
军 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击 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返回子目录
考点二
1947年土地改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统编教材八上第24课(P114~P118)☜ 课标要求: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
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总论:列强发动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向半殖民地国家过渡。
面对民族危机,统治者以“中体西用”的原则展开自救,但由于变革的不彻底导致甲午战争战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西方的经济侵略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逐渐向资本输出为主。
这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但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流增多,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的服饰,餐饮,建筑,娱乐等领域都可见到西方影响的印记(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近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政治: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南京条约》和中美,中法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政治史26,27页,经济史70,72,73页);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政治史33—35页)经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影响,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从现代化看影响及不足;政治上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自救行为;经济上表现为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开办了一批军工及民用企业;其经营方式特殊。
关于这批企业的性质,学术界争议很大,只须知道它们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即可。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产生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影响。
经济史35,36页);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经济史76—78页)文化:早期维新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2、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3、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限于被动地位。
“双十协定”哪项内容真正实现?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 争端。 〃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 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 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 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 领导地位。
基本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 和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意义:1、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 空前的。 2、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 成定局。
国共北平和谈:1949年1月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 被迫下野,李宗仁任代 理总统。
解放战争(1946.夏---1949.10.1)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 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本节基本结构:
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时期 1945、8—1946、6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和平死了)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国民党: 1、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
2、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
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美蒋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进行谈判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重庆谈判 1945.8 (一)重庆谈判的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二)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 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和政治民主化问题。 (三)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意义:
(内战爆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军事上: 标志性事件: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意义) 经济上:土地改革(时间、意义) 战争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三大战役(时间,意义)
胜利阶段:1949、1-1949、10
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两种命运
民主和平 联合政府
4、新中国成立 :
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命取得基本胜利!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 历史。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 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 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 解放斗争的士气。 4、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948年秋
战略决战
战役 起至 名称 时间 辽沈 1948.9 战役 —11 参战 歼灭和改 历史 编敌人数 部队 作用 东北解放军 完全解放了东 北全境
47万 55万 52万
淮海 1948.11 中原解放军 战役 —1949.1 华东解放军 平津 1948.11 东北解放军 战役 —1949.1 华北解放军
2、召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推翻了政协通过的和平民主建国的路线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五、解放战争(1946至1949): 1、标志: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 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2月后又 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解放区 ,遭到反击。 2、进程: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些阶段? 北平和谈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1946.6 1948.9 1949.1 1947夏 解放南京
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
南京总统府,蒋介 石办公桌上的日历 永远定格在了这一 天——民国三十八 年五、解放战争(1946至1949):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春 西柏坡 (1)背景: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2)决定:工作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 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中共“七大”
专制内战 一党独裁
国民党“六大”
毛泽东先生勋鉴: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 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戳力,从 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 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 蒋中正 八月二十日
思考:国共谈判的目的有何不同?
国民党要员陶希圣:“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 ,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 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 ,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 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三、政治协商会议 1946.1.10 重庆 再次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以政治民 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的和平建国 的途径。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四、国民党破坏“双十协定” 1、迫害民主人士
暗杀民主人士,使得国民党在政治上失去了 民心,民主党派转而支持共产党,加速了国 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
粉碎全面、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重点进攻
敌强我弱 敌人兵力不 足 三大战役的 胜利 基本歼灭敌 人主力
1949.4
国民党统 治被推翻
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265 万人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