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合集下载

2023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23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23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简答题1.(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本题 6 分)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2.(简答)如何理解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意义。

(本题 6 分)答案:(1)真理:真理是指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2)谬误:谬误是指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真理与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简答)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各自的含义答案:(1)不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2)可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有量的变化,实现价值增殖。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①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②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简答)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及其消极的影响有哪些?(本题6 分)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1)生产全球化。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以及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结合紧密。

(2)贸易全球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贸易全球化迅猛发展。

(3)资本全球化。

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

2)消极影响: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崇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答:实现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6.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如何说说如何对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集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集合

1、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答:(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当这个矛盾打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3、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在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较早时期,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而投入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则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他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绝对地租。

所以,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重要)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

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

(2分)2、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12分)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分)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1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分)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分)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分)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世纪法国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 19世纪四十年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1社会历史条件(经济社会根源①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③无产阶级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与资产阶级做斗争。

(2思想理论条件(思想渊源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理论成果,其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3 社会实践条件(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 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 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答: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答:(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

简答一、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世界三大工人企业爆发,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答: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四、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论述)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①、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死板的理论,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理论,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

9、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答:(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是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要的过程。

10、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答:(1)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是人民群众争取自由、平等、民主和幸福的强大力量。

(3)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人类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矛盾观点和单一观点的对立;第三,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而形而上学则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静止性。

3)在研究、工作和生活中。

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注重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

避免孤立观点和单一观点的误区,同时也要克服形而上学的影响,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现出更加高级的形态。

掌握这一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经济建设中,我们需要对旧有经济模式进行否定,但同时也需要在新经济模式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但同时也需要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中的例子来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例如,一个人对于同一个物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因为他们的主观意识不同。

但是,这个物品本身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个人意识的不同而改变。

马原概论简答题

马原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1.认识事物的度有何意义?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定义:度是保持事物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意义: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①量变。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规模、程度在增减,双方的内部结构和整个事物的内部结构在变化,这就是量变。

②质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在质变时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特点是统一体的分解、静止、平衡、相持的破坏。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2.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试根据二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客观真理的实现一个动态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①绝对真理: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

B.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

②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

A.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最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最完整版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⑵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答案要点】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成果;⑶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成果。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要点】见教材P15-18。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共4 点)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己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简答题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从客观方面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再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革命性和积极性的不断增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

马恩二人一方面注重批判吸收前人的成果,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另一方面将理论与指导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二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实践性和阶级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些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之间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等。

2.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基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力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等;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分配时建立的相互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演变,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3.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矛盾普遍存在并且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事物的矛盾的认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提供了科学基础。

4.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社会形态的崩溃和新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这些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对于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1、简述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征,以及哲学回答关于世界观的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对立的观点和看法?特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和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产生的对立观和看法: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含义、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概念: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内容:1)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

2)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理论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3、简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概念、内容、存在形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派别,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分别形成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反对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习题,简要的说就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4.马克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深刻性,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的统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没有了存在的的意义。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是共同理想的目标7.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以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2.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和物质(本体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认识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的其他问题(状态问题):辩证法: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食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世界万物都是静止、彼此孤立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3.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源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源4.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时间(持续性和顺序性一维性)和空间(广延性和伸张性三维性)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6.实践的本质: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7.实践的主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8.实践的客体: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9.实践的特点:客观性(区别于唯心主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社会历史性10.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1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物质生活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观点: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13.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一性(相对)和斗争性(绝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普遍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14.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15.物质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重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16.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17.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8.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9.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原理2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答:1.意识和物质哪个是本源,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关于本体论的讨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属于认识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二.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重要意义:○1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观点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物质能被意识所反映的观点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三.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答:1.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2.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1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坚持了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 什么是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克思基本原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认识和改造社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实在的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并通过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以及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有计划的经济管理。

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

5. 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什么指导意义?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引着人们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

马克思基本原理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鼓励人们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基本原理还倡导了社会公正、平等和人类解放的理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了思想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8、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15、简述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6、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

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现代生产和现
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9、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考试大收集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