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 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 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3Cl2 点燃 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2Cl2 △ SiCl4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F2 + H2 === 2HFF2 +Xe(过量)===XeF22F2(过量)+Xe===XeF4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2F2 +2NaOH===2NaF+OF2 +H2OF2 +2NaCl===2NaF+Cl2F2 +2NaBr===2NaF+Br2F2+2NaI ===2NaF+I2F2 +Cl2 (等体积)===2ClF3F2 (过量)+Cl2===2ClF37F2(过量)+I2 ===2IF7Cl2 +H2 ===2HCl3Cl2 +2P===2PCl3Cl2 +PCl3 ===PCl5Cl2 +2Na===2NaCl3Cl2 +2Fe===2FeCl3Cl2 +2FeCl2 ===2FeCl3Cl2+Cu===CuCl22Cl2+2NaBr===2NaCl+Br2Cl2 +2NaI ===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Cl2 +Na2S===2NaCl+SCl2 +H2S===2HCl+SCl2+SO2 +2H2O===H2SO4 +2HClCl2 +H2O2 ===2HCl+O22O2 +3Fe===Fe3O4O2+K===KO2S+H2===H2S2S+C===CS2S+Fe===FeSS+2Cu===Cu2S3S+2Al===Al2S3S+Zn===ZnSN2+3H2===2NH3N2+3Mg===Mg3N2N2+3Ca===Ca3N2N2+3Ba===Ba3N2N2+6Na===2Na3NN2+6K===2K3NN2+6Rb===2Rb3NP2+6H2===4PH3P+3Na===Na3P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S+O2===SO2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 HNO3(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PX3+X2===PX5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C+2Cl2===CCl4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C+CO2===2CO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SiCl4+2H2===Si(纯)+4HCl)Si(粉)+O2===SiO2Si+C===SiC(金刚砂)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3C+SiO2===SiC+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2Na+O2===Na2O22Na+S===Na2S(爆炸)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2Mg+O2===2MgOMg+S===MgS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2Mg+SiO2===2MgO+Si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 周期表示电子能级,族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单位是摩尔(mol)。
2.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4.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量(mol)与溶液体积(L)的比值。
5. 酸碱滴定- 滴定是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溶液浓度的方法。
- 酸碱滴定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进行的滴定。
三、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2. 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是盐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或碱的现象。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下面是必修一化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1. 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元素和周期表,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的原子组成的。
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6. 酸碱理论,酸是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7. 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混合性。
气体的状态可以通过气体定律(如波义尔定律、查理定律)来描述。
8. 溶液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9.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10. 酸碱中的pH,pH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 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越大表示溶液越碱,pH=7表示中性溶液。
以上是必修一化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1、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2、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3、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
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
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
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4、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5、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一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 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2.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二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化学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安全规则。
比如,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验纯等等。
同时,要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如易燃气体、易燃液体、腐蚀品等。
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3)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要下进上出。
(4)萃取和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分液是将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单位是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 602×10²³mol⁻¹表示。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单位是 g/mol。
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约为 224 L/mol。
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 mol/L。
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
3. 原子的电荷和价电子:原子的电荷由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决定,质子数目等于电子数目时,原子是中性的。
价电子是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量。
4. 原子团和离子:原子团是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
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 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电子按照能级和轨道的规则排布在原子中,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规律排列。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始物质称为反应物,新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
2. 反应物的量与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关系,摩尔质量用于计算物质的量。
3. 反应热和压力: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产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常数描述了平衡时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5.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产物的变化量,速率常数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三、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酸碱反应:酸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 酸碱指示剂和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可根据颜色改变显示酸碱溶液的酸碱度,中和反应是酸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4. 弱酸、弱碱和盐的水溶液:弱酸和弱碱的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远小于未离子化的分子浓度;盐的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等于未离子化物质的浓度。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一、化学计量基础知识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约为6.02×1023个。
3、摩尔质量: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4、气体摩尔体积: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
二、无机化合物1、氢气:最轻的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3、氮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4、氯气: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6、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7、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放热。
8、硫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大,不易挥发。
9、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三、有机化合物1、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乙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3、乙炔:无色、无味,易溶于水。
4、苯:无色、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
5、乙醇:无色、有醇香味,易溶于水。
6、乙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7、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易溶于水。
8、油脂: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难溶于水。
9、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可溶于水。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3、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4、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5、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篇1)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篇2)药品的取用和保存(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化学高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大全
化学高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大全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一化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例如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元素等等。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化学高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化学高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2. 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
4. 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2. 周期表的分区:分为s区、p区、d区、ds区和f区。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s区和p区的元素。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元素。
5. 稀有气体:周期表中最后一组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三、化学键1.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氢键: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四、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速度或生成物质的生成速度。
2.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3. 莱-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使得这种改变被抵消。
4. 酸碱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五、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3.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4.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物质。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能与酸或碱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共分为8个章节,分别是: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化合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气体与溶液、热化学与能量守恒、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社会。
下面是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1. 物质的组成:
- 纯物质与混合物
- 常见的纯物质和混合物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原子的基本结构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 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3. 化学键与化合物: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 离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态的概念
4.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 摩尔与物质的量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的概念- 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比容定律
5. 气体与溶液: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概念-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
-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6. 热化学与能量守恒: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内能、焓和焓变的概念
-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式- 燃烧反应和燃烧热
7.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物质的物理状态和性质
-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晶体结构和晶体的特点
- 分子结构与分子间力的影响
8. 化学与社会:
- 制药工业与化学
- 环境保护与化学
- 工业生产与化学
- 农业与化学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中的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指组成物质世界的一切可以被人们感知的事物。
2.元素: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不能分解为其他物质的物质。
3.化合物:由两种以上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5.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最小粒子。
6.原子: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具有元素特性。
二、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法。
2.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化学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3.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周期表1.周期表的构成: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元素,元素的周期性性质和元素周期律有关。
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周期和族组成。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周期表上横行叫做周期,周期性质有规律地重复;周期表上竖列叫做族,具有相似性质。
四、化学键1.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或共用形成的。
2.离子键:离子键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键。
3.共价键:共价键是指由非金属元素直接共享电子形成的键。
五、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用摩尔(mol)表示的物质的量。
2.摩尔质量:一个物质的质量与它的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3.摩尔体积: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与其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化学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2.还原:化学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氧化剂与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七、酸碱中和反应1.酸: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2.碱: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所产生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八、气体状态及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特性: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容易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特点。
2.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蒸发: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单位为摩尔(mol)。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为克/摩尔(g/mol)。
-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Vm = 22.4L/mol。
-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位为摩尔/升(mol/L)。
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
2. 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水的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氧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铝等。
-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盐: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亚铁、硫酸铁等。
3.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硅的存在和性质。
-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
-硅酸盐的性质和用途。
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气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3. 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性质。
-三氧化硫的性质。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4. 氨硝酸硫酸-氨的性质和用途。
-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分类: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的科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2.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质量、占有空间和有可观察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和分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改变。
4.原子与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5.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6.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表示氢;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章:固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固体的性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其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密集排列。
2.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具有有序的、重复的排列结构,具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非晶体无规则的排列结构,没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
3.晶体的分类: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组成;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组成。
第三章:液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液体的性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占有一定的体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液体的分类:溶液、悬浊液和胶体。
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均匀溶解而成;悬浊液是在溶液中存在大颗粒悬浮物;胶体是由色散相和连续相组成的混合物。
3.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在特定温度下溶解最大质量溶质。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和溶剂性质。
第四章:气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1.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可容易燃性。
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2.气体压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力引起。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摩尔和化学计量。
4. 基本的量和质关系: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 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原子结构模型:Rutherford核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
3. 原子核的特性:相对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
4.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主族和副族、周期趋势和同位素。
三、化学键的形成与分解1. 价电子和离子键:价电子的数量和价层的填充规律。
2.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概念、价电子对和多重共价键。
3. 金属键和离子键的特性:金属的性质和离子键的离子晶体结构。
4. 化学键的强度和化学键的能力。
四、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颗粒和物质的间隙。
2. 固体的结构:晶体和非晶质。
晶体的分类和晶体结构。
3. 液体的结构:液体的流动性、表面张力和粘性。
4. 气体的结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的压力。
五、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速率表达式。
2. 化学平衡: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 平衡的移动:Le Chatelier原理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4. 平衡的应用:平衡的工业应用和平衡的环境应用。
六、电解质溶液和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电离和电离度。
强酸和强碱。
2. 电导性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电导率和离子移动性。
3. 电化学和电解池:电化学反应和电解池的结构。
4. 金属的电化学性质:金属腐蚀和电化学法保护金属。
七、酸碱性与盐类1. 酸碱的概念:Arrhenius理论和Brønsted-Lowry理论。
2. 酸碱中的氢离子:pH值、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
3. 盐类的形成:酸中和反应和酸酸中和反应。
4. 盐类的性质:盐的离子性、水合物和盐的溶解性。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碳原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方法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3)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4)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5)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1.应用举例过滤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2.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3.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4.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四.除杂注意事项:除杂质,加入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胶体制备及性质1、Fe(OH)3胶体FeCl3 +3H2O== Fe(OH)3 (胶体)+3HCl 2.、胶体性质1.丁达尔效应2.介稳性3.电泳4.布朗运动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有电子转移(实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特征)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③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删——查(原子个数和电荷数)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 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电子——化合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有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得电子——化合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第三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Na与盐溶液反应,过氧化钠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HCO32—+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NaOH== Na2CO3+H2O 与H2O和CO2 Na2CO3+CO2+ H2O==2NaHCO3 不反应与盐CaCl2+Na2CO3 ==CaCO3↓+2NaCl 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五、Fe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位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最外层4个电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Na2SiO3+2HCl == H2SiO3(胶体)+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
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五、硅单质: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
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六、氯元素:位第三周期第ⅦA族,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七、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 MnCl2+2H2O+Cl2(闻法)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 +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84页)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八、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九、二氧化硫:S+O2 ===(点燃) 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