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已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唐三彩:其釉彩有黄绿白赭篮等色,色彩协调,光泽灿烂,因其流动性强,在焙烧时任其下淌,每件艺术品的颜色都呈现高淡低浓,上浅下深的层次,几种颜色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斑驳淋漓,形成一种天然绚烂的美的效果。
多为殉葬的冥器造型生动,富有神韵。
2:古画品录:著名的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写于粱代。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书中对魏晋27位画家进行评论,文章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即“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门画派:画史上的“吴门画派”是明代后期董其昌明确提出的,因核心人物沈周,文征明是江苏吴县(吴门)人故称“吴门派”主要人物还有唐寅,仇英。
其艺术风格主要继承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变元人的疏简放逸为文雅蕴藉,其画风以标士气,精笔墨,尚意趣为旨归,艺术上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风格,进而抒写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的代表,影响深远。
4: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
即黄筌,徐熙的花鸟艺术风格,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黄筌花鸟画题材多取决于宫廷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采用勾勒填色的画法,使画面形象准确生动,色彩丰富浓艳,笔致工整细腻。
徐熙的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的禽鸟,花竹,草虫蔬果。
其特点是“落墨为格”,整个画面以墨为主,色彩占次要地位,用质朴精谨的手法,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创“野逸”风格,开水墨花鸟画之先河。
(两种美学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接触的环境和事物不同,以至人生态度,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的原故。
)5: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入窑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下烧制后,于橙红色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突图案的一种陶器。
其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形成纹样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与美化的效果。
中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中国美术史考试整理资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三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美术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商代晚期几形成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礼器(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等四大类商代前期:饕餮乳钉纹方鼎最大的: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河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战国时期最突出的作品:《人物御龙帛画》第四章雕刻艺术秦汉------造型艺术最高峰(秦始皇兵马俑)西汉前期(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著名画家:顾恺之(最著名,最伟大,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女史箴图《烈女传。
仁智图》《洛神赋》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曹仲达:被誉为“曹家样”样式“曹衣出水”谢赫《画品》六法理论提倡者,六法“气骨应随经传”应勿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饿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山水画家与作品展子虔(qian)《游春图》唐。
韩滉,《五牛图》张彦《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董源《潇湘图》重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样貌结构分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断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宋李唐《采薇图》* 范宽《谿山行旅图》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公麟“白画”创造性发展成为白描书法领域赵孟頫《秋郊饮马图》《鹤华秋色图》元四家:黄公望(“画中之兰亭序”富春山居图)、吴镇、倪瓒、王蒙吴镇《渔夫图》倪瓒《鱼庒秋霁图》徐渭---晚号,青藤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重点南北宗论;1.山水画理论2.以禅喻画3以文人化进入禅宗董其昌、松江派------南北宗论提出者四王:第一代;王时敏王鉴第二代:王原祁王翬(hui)代表人恽(yun)寿平:没骨画法创始人,昌州人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髡残、石涛“二石”黄山流派:弘仁、梅青(宣城画派)、石涛金陵八大家;代表人物:龚贤(湿画法,注重画面层次,明暗对比)功力、法度严谨,重视师从自然,画风写实,其中龚贤影响最大扬州八怪:创造革新,开创题材,提倡书法入画,诗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前言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
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
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一)G分享中西绘画比较山水一直作为纯粹而且重要的精神象征存在于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生活中。
古人认为,白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
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木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
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特征,更接近于一种时空的转换,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克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
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
由于没有象西方绘画中光影、质感、透视的约束,中国山水画更多地依靠虚实、遮挡以及不规范的大小比例关系来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树木的空间,而使得对自然的表现更加肆意、主观、淋漓尽致。
所谓“低仰自得,心游太空,心融融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勿我之表,纵志于有无之间。
”一-幅画可以从山前到山后,从山顶到山脚,一幅长卷可容下一年四季、阴睛、雨雪。
它不是特定的山,特定的水。
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这种神奇这种中国哲学文化所独特的眼光和心灵,你是无法在西方风景绘画中看到的。
为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 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而这种题材在古代中国画中绝对少有O此中反映着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人体与着衣人物画从文艺复兴之时起迅猛发展,除因人文主义精神对人自身价值肯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模特。
若无模特,西方人物绘画单凭记忆想象,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模特儿为画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作灵感和依据。
但光有模特还不够。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李茂昌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旧石器时代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打击石器,大量的是人们利用自然的石块进行打猎和防御野兽旧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
二、早期石器;中国猿人时代,还有1965年在云南远谋县发现的170万年前的远谋人及其石器。
三、中期石器;中国古人时代约20万年前。
当时人们已经能双手劳动使用的石器已制成片、尖状器和石球并刻有装饰纹。
在造型上多长而薄是其特点。
如许家窑人及其文化、山西丁村人的石器等。
四、晚期石器;新人时代约在4——5万年前。
五、母系系族;大约距今四五万年的时候,火的产生与应用也是在这个时期。
约4000年前,母系氏族经过长过长期发展农业畜牧业相当发达又发明了金属冶炼与制陶技术农业取代了渔猎的主导地位。
一、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初期除打击石器外还出现一种精细的“细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表现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工艺品上。
这些工艺品既是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财富;新石器时代共分六期;齐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仰韶期。
二、细石器;细石器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所用的材料有玛瑙、碧玉、石英石、黑耀石等。
这些材料大都是质地坚硬色彩美丽的矿石。
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玉器;是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约在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把美石有意识地制成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由此发端了中国的玉文化约在5000年前辽河、黄河及长江流域都有这些玉制器。
其中以太湖良渚文化和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为夺目。
玉琮、玉璧、玉铖等的造型艺术与线刻技术已经使后人惊叹不已。
一、原始社会的陶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
二、原始社会的陶器共分三种;1、灰陶;特点是制作粗糙但时间最早2、黑陶;特点是烧制精细时间较晚3、彩陶;特点是烧制精美变化奇异色彩华丽但时间最晚;三、作为绘画来说;主要是彩陶的出现而产生了绘画;四、《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遗物它以三组舞蹈图案组成每级皆为5人舞者手拉着手动作协调地在踏跳。
中外美术史 重要知识点 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以张躁为主的呈派,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
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唐代雕塑艺术特点:①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美史复习资料

中美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之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三远”: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远、高远、平远.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仰韶文化,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海派:上海画派的主要画家任熊、任薰、任颐、虚谷、等人,他们既学习传统,而又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兰亭序:著名的行书帖.为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引酒赋诗写序.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绢本大青绿设色,51.5厘米1191.5厘米.画家在近12米的整绢上以半年的时间、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气魄和高超的技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气象万千的锦绣河山.二、简答题1、兵马俑的艺术特点.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2、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而兴,出现了新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等一批艺术石窟,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绘画题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
中国美术史复习材料.doc

中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黄河中游仰韶(红陶、彩陶),黄河上游马家窑(彩陶),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黑)长江下游河姆渡(黑陶)、良渚人血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人头形器I I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型)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型)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使其呈现赭红、黑、白等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造型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玉器和陶塑新时期时代石、玉雕的两个中心是南方良渚、北方红山(平面浮雕和线刻结合《琮》)(圆雕《碧玉龙》)新时期时代陶脂的制造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艺术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法第三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应用了镂孔印纹等手法先秦美术(夏、商、周、春秋、战国)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青铜器的分类:炊煮、盛食、酒、水、乐、兵动物纹饰主要用在造型及主体装饰,几何纹饰用在底纹和细部三星堆遗址:1986年四川广汉出土的早期巴蜀文化的代表,风格奇伟夸张,与中原迥异,工艺相当成熟最能代表战国时期绘画艺术成就的遗物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帛画,具有送死者灵魂升天的含义,表达了楚文化中简朴的道家思想湖南长沙子塘出土的西汉漆画《漆奁车骑出行图》画的是贵族出行的内容商、两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上铸铭文即金文战国时期书法带有浓重地方色彩齐楚有异,秦燕不同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及各阶段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期阶段,造型稚拙,体态轻薄,少有装饰花纹商代:青铜冶炼技术进步,种类相当丰富,早期花纹铸造较浅旦无底纹,晚期趋向繁瓣华美,浮雕的主体下布满繁密底纹,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特色周:两周前青铜仍沿袭后期风格但铭文逐渐增多,中期开始酒器减少,风格趋向简朴,造型和风格凝重典雅、冼练朴素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有什么?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要装饰)和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青铜器特征: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简史期末复习考点整理 (压缩版)

中国美术简史期末复习考点整理(谨赠予亲爱的朋友。
亲,预祝您期末考出理想成绩!另外,祝您新年快乐!)1 . 钻孔技术: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傅天仇先生所云:“钻孔,是人工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
钻孔冲破平面,它是三度空间的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这是立体装饰的开始。
”(p.4)2 .陶器与瓷器:(1)【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2)【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3)陶器与瓷器的差别(添加的): ①制作材料不同:陶器用陶土制作,瓷器则用高岭土制作;②是否施釉:陶器表面不施釉,瓷器则要施釉;③烧制温度不同:陶器的烧制温度可在700到800摄氏度,而瓷器则必须在1200摄氏度以上。
(p.7)(4)西汉后期【低温铅釉陶】的出现,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
(p.79)3 . 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周礼·考工记》的【“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
(p.21)4 . 战国帛画: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即《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p.29)5 . 书法篆刻艺术:(1)商代与西周时期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布局)】这三个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书法初步形成。
(p.31) (2)秦代书法:现存秦代小篆作品,有《泰山刻石》(残存10字)、《琅邪台刻石》(残存一面),相传均为丞相李斯所书,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秦代小篆的典型面貌。
还有《阳陵虎符》上的错金铭文也应是李斯所书,体势与刻石相同,较为圆润浑厚。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原始美术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1.早期: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盆》、《鱼纹盆》2.中期:庙底沟类型:3.晚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3.玉器刻纹在形式上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左右对称刻线圆转流畅构图匀称形象具有威慑力4.陶器的发明具有怎样的意义陶器的发明,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的标志,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它表明,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
5.中国古代建筑的萌生时期,是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6、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型公用建筑,被认为是后代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的开端。
第二章.先秦美术1.三代青铜器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武器和生产工具2.生活用品3.乐器2.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块范法和失蜡法。
3.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首先,纹饰依形而饰,形状与器形完美统一。
其次,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最后,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4.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1.初期:相当于殷商前期:还明显具有陶器的某些特点,器形幼稚古朴,简率凝重,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大型铜器则以单层凸起饕餮纹和弦纹为主,无底纹。
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
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
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
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
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第三章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体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英勇勃发的时代精神。
(完整word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推荐文档

<中国美术简史>的笔记...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 “大小李将军”(唐):李思训: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2)水墨山水:<1>王维: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以辋川为题材。
<2>张璪: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荆浩: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青铜文化
1)概论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 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藏礼于器"
(3 )制作工艺。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艺术特点(造型手法):严谨写实,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细节的处理五官面形 发髻 胡须 带钩靴等都是非常 丰富多彩的。)
⑶总体布局:采取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排山倒海的气势,敬畏。
2)百戏俑:反映秦代宫廷娱乐竞技,真人大小。
3)大型器作4)高立国大型水鸟
汉(深沉雄大)
六•西汉石刻
1)霍去病墓石刻(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
2)图案纹饰:生活气息浓郁如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
3)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大型铜编钟
秦汉
四.汉代书法
隶书(程邈)代表人物:曹全,张迁,乙瑛
五.秦汉雕塑
秦
1)陶塑兵马俑
(1)规模大。布局严谨、精密,反映出秦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排列面向东方、气势磅踽,再现了秦吞并六国的恢宏气派。
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2 )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案。
(3)流行饕餐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 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
2)举例: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
中国美术史
原始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
1)分布广泛。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狮子山兵马俑展示了西汉前期某代楚王拥兵逞骄的面貌。
青铜铸像(宏伟壮丽)
秦[12铜人,车马坑中铜车马]西汉
青铜车马仪仗俩(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
"马踏飞燕"(铜马式)
1"汉承秦制"长于刻画动态,艺术手法趋向简洁概括2陶塑兵马俑(江苏徐州狮子山)
乐舞杂伎陶俩盘(济南无雕山,塑造欢快热烈气氛) 侍女俑(西安东郊姜村白鹿原出土者最为娴静俊美)
舞女俑(西安自家口岀土者最为出色,长袖飘拂,舞步轻盈,体态极为洒脱。)
东汉陶塑
题材扩大,形象愈加生动传神
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立式说唱俑(陳县)。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得维妙维 肖,令人过目难忘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夏特点:种类少,器形小,质地薄,纹饰少,简单。
举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岀土的戈、爵、铃、鬲和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
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
2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
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養孚L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岀土的鼎、竄 舰、秃、钺后期
(3)各种石刻动物
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的主体)
1运用寓意手法,以一匹器宇轩昂、傲然卓立的战马来象征骡骑将军
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骡骑将军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仰面朝天的失败者,手中握有弓箭,尚未放下武器,这不啻是告诫人们切不可放松警惕。
2外轮廓雕刻极其准确有力,形象醒目
3依势象形,利用大的体面关系,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概括,创造了中国古代雕刻中最高的艺术成就
西周
前期
1)特点:继承了商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器形大。铭文加长。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2)举例:陕西临潼岀土的武王征商篦
后期
1)新品种,出现钟、磚、匝、鑫鹽等
2)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饕餐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长篇铭文习见。
3)大克鼎及史遁盘陕西扶风岀土的毛公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虎磚
春秋(各诸侯国的铸器增多,形成不同地区风格。)
2)分类
礼乐器,"钟鸣鼎食" 礼器:炊煮器,鼎、鬲、甌(音演)等器种
酒器,觥、爵、鮭、眾鑒、尊、弍壶、觥、甑、方彝等品种; 水器,盘、晅、鉴等器种
乐器:铃、铳、鼓、钟、磚(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
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流行饕餐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 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中期
1)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
2)流行繁缚的蟠虺纹与蟠螭纹
3)燕、赵、蔡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银新工艺
4)吴、越、楚等国出现鸟篆铭文。
5)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蟠螭纹大铜禁,”王子午”列鼎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
战国(以精致小巧的日用器为主)
1)装饰技法: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西汉纪念碑性质,现存陕西省兴平县道常村西北,汉武帝少府属官"左司空"署内的优秀石刻匠师雕造]
⑴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二野人,母牛舔犊、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
(2)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恰到好处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不作过 多雕镂。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深沉雄大。
二岩画
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耳弹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总之,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东汉石人东汉石俑
李冰石像河北望都二号墓骑马俑一一标志着圆雕技艺成熟
(1)四川灌县都江堰出土
(2)凝重雄健形貌雍容大度
(3)既是一尊历史名人纪念像,又是"水则"。
陶俑,木俑和铜兵马俑一••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艺术感染力 西汉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