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其他
此外,还有降水量变化,气温日较差降低, 极端天气增多等。
冰雹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植物对气候变化生理生态响应的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或正在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和生 物多样性产生着显著影响。 包括使生态环境退 化或丧失, 物种灭绝 速度加快,物种分布 范围发生变化,生物 物候期和物种繁殖行 为发生改变,种间关 系发生变化等。
一、气温升高
近百年来气温升高速度明显加快,且有 越来越快的趋势。
温度地质年代增加率为0. 0001℃/年或 0. 00001℃/年, 而近百年的温度增加率是约 1℃/100年≈0. 01℃/年,是地质年代的100— 1000倍[1]。
下图显示了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的地表温度 的变化及同时段的线性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明 显的看出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 。相对于1961—1990年的气候平均值。平滑曲线 (蓝线)代表10年尺度 的变化。从1850—1899时段 到2001—2005时段总温度增加为0. 76 ±0. 19℃ 。
物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C3类作物增长率明显大于 C4类作物,在CO2浓度为550μmol/mol时,C3和C4类作物 的产量将分别增加10%-20%和0%-10%,这可能是由于C3和C4 类作物对CO2 的同化途径和CO2 浓度饱和点不同决定的。
一些学者最近也指出,模型预测结果也许过高地估计了CO2浓度 升高对作物的影响,因为植物生理学家和模型研究者认识到,现实状 况下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例如虫害、杂草、营养状况、资源的竞争 、土壤水分和空气质量等,从而抵消掉了CO2浓度增加带来的正效应 。尽管目前已经将基于过程的模型应用在估算气候和CO2浓度变化对 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上,有些研究还考虑了水和氮素对作物产量的限 制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在长期及大尺度上开展CO2浓度升高所带来的 影响的研究,开展气候和CO2浓度变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共同影响 研究,尤其是在限制状况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4) 温度的升高还可能会限制或改变CO2 浓度给作物带来的影响。 (5)作物生长期间温度的升高增加了作物对 水分的需求,这会间接地降低CO2 浓度的正 效应。 因此不可单纯说二者可以增加或减少作 物产量。
4、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会改变土壤的蒸发、冠层的蒸 腾和土壤水分含量,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对植物的功能以 及水分的收支产生影响。在干旱和半干旱环境条件下,降 水格局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机理的影响甚至超过了CO2浓度 和温度升高单一因子或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
• 下图为过去10000年大气CO2浓度的变化( 相对于2005年) . 这是从冰芯资料分析和仪 器测量得到的. 纵坐标是CO2的浓度,单位为 ppm[2]。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近50 年来 CO2的浓度显著上升。
三、冰川融化
世界各地冰川变化观测和研究表明 ,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冰川退缩 成为主导趋势。据IPCC 小组估计, 1960-1990 年期间, 山地冰川的总体 物质平衡为-120±50Gt/年,相应地对 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约为0.33±0.14mm/ 年;1990-2004 年时段则增到230±66Gt/年,海平面平均上升 0.63±0.18mm/年,山地冰川物质平衡 的变化对海平面的上升贡献很大[3]。阿 尔卑斯山1850-1975 年冰川面积缩小了 35%,而到2000 年,这一比例增至 50%4]。南美冰川面积已由1950-1980 年的2700~2800km2 消减至20 世纪末 的不足2 500km2 [5]。近50年来中国西 部82.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 积减少4.5%[6]。
二、CO2浓度升高
CO2浓度也在明显升高且有加快趋势。
现在温室气体的测量表明,CO2已从工业化 前(1750年)的280ppm增加到了2005 年的379ppm 。2005年CO2 的大气浓度值已远远超出了根据冰 芯记录得到的65万年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 (180—280ppm)。并且近10年(1995-2005年)来 CO2大气浓度的增长率(每年1. 9ppm)比过去有连 续直接大气测量以来的增长速率(1960—2005:每 年1. 4ppm)要高很多。
植物提前开花可 以增强后代对环境变 暖的适应力,因为提 前开花让后代可以更 早生长,能更多地利 用温暖的季节,在与 其他植物的竞争中具 有优势。
•
•
有些生物还以另一种方式与气候变化赛跑, 那就是改变自身形态。
英国《生物学通讯》的报告说,澳洲阿德莱 德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当地植物车桑子的叶片过 去一百多年来变窄了约2毫米。在天气热的地方, 植物叶片变窄,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气候变化会影响许多地区的气候。物种的生存能 力将依赖于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对中国东北地区植物 的调查研究显示,植物拥有多种适应性,这就使之能 够在过量的降水下茁壮成长。适应性的多样化对未来 植物的生存发展来说是个好兆头。
• 科学家对一种叫羊草的中国植物进行了适应性研 究,发现它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结构和解剖 结构来应对气候变化。
温带植物较热带植物呈现出较高的光 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而温带植物较高的气 体交换速率与叶片中相应的较高氮含量有 关; 这一研究揭示来自不同热起源物种的 适应能力是与其内在的氮投资格局以及大 气碳交换中植物关键代谢过程的适应能力 密切相关的。
植物适应气候变化和特定基因有关
据国外媒体10月12日报道,面对急剧的环境变化,促进农业生产 和成功保护的能力要部分依赖于科学家对植物如何适应当地气候的理 解。 为了改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的理解,2011年10月7日发表在《科 学》杂志的研究帮助人们明确植物适应当地气候的基因基础。
6、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短期的极端气候事件,例如高温、暴雨和洪 水,以及长期(一年内或几十年)的气候极端事件和 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化,例如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均会对作物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
7、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和产量形成过程,而且还可能影响作物布局 、种植制度和农技措施等。
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生命科学学院 CYX
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 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北极气温在过去100 年间已经 增加到全球平均温度的2 倍,冰覆盖量以 每10 年3 %~5 %的速率下降,而多年厚冰 覆盖量以每年7 %~10 %的速率下降,俄罗 斯的河流排泄量在增加,永久冻土正在融 化,陆地积雪覆盖在减少。此外,在过去几 年,格陵兰冰原已经损失了巨大的边缘,远 远超过内部的增加积累量。
在不同自然原生范围内种植了不同组的芥末植物拟南芥菌株,比 如芬兰、德国、英国和西班牙。于是基因突变增加了植物对每个分布 地的适应性得到证实。
拟南芥
结果显示:
一个相对小数量的基因赋予每组拟南 芥气候偏好。不同的基因组控制对不同种 类型气候的适应性。就单个植物来说,一 组特定的气候基因的出现不一定和另一组 特定气候基因互相排斥。
பைடு நூலகம்
植物对气候变化生理生态响应的不确定性
植物对气候变化 生理生态响应的不 确定性包括植物响 应模式的复杂性、 多样性及可变性等
。
造成这些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包括:
(1)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样带研究中,往往忽略了植物的非 线性响应。 (2) 样带及定点研究中,由于各种气候因子的耦合,很难确定 各种气候因子对植物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 (3) 定点控制实验中往往忽略了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使实验结果很难代表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反映模式; (4) 在相同的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植物的响应有可能存在 明显差异。
• 在中国东北部,气候随地区变得越来越干燥。 • 羊草取样于光照相同,海拔和降水有差异的地区 。这些地区依次有湿草地,干草地,沙漠。对这 些植物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 生理结构去应对栖息地的降水量变化。
研究表明:
气候变干燥时,羊草通过增厚 叶片减小气孔来保持水分。气孔是 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与蒸发水 汽的微小通道。在干旱的地区,植 物试样具有较发达的维管系——用 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把水运送到 叶片。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也有 其生化适应性,它使细胞维持水分 免于脱水。受降水量影响的许多因 素也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植物正以进化适应气候变化
联合早报报道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自 然界的生物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英国几份科学杂志最近发表报告指出,一 些植物正发挥“适者生存”的本能,通过 改变自身生长规律来适应环境的改变。
• 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的最新报告说,美国杜 克大学研究人员观察了落基山脉地区的芥末植株等植物从 1973年到2011年的开花时间变化。结果发现,由于当地 冬天越来越暖,山上积雪融化的时间提前,这些植物的开 花时间提前了13天。
除降水量减少 及分配不均给农业 生产造成损失外,极 端降水事件的发生( 如暴雨)也会给作物 产量带来影响。
5、气温日较差(DTR)的变化
白天温度增加与夜间温度增加会对作物生长 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物的产量会随着DTR的变化 而发生改变。若日平均气温不变,DTR变大对产 物生长有利有弊。
一方面,DTR的增加会使作物产量下降。 这是因为日最高气温的增加会导致水分胁 迫发生,光合速率下降而且与DTR 升高相 联系的日最低温度的降低也可能会对寒冷 地区的作物产生冻害或造成死亡从而导致 减产。
• 另一方面, 在某些情况下,DTR的增加往往 与较高的太阳辐射相联系,这对作物产量 形成非常有益,尤其是在施肥和灌溉良好的 土地上。在作物生长和灌浆速率对最高和 最低温度较敏感的情况下,较低的夜间温度 会使作物生育期变长,从而可以生产出更多 的干物质。较低的夜间温度还会使一些水 果和坚果树作物受益,DTR的增加对它们的 生长十分有利。
3、CO2浓度升高与温度升高的交互作用
二者的交互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随着大气CO2 浓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的最 适温度会增加5~ 10℃; (2) CO2 浓度的升高会降低光呼吸 ,从而增加 净光合速率。 (3)当温度接近作物所能承受的上限温度时,不 管CO2浓度如何,此时的温度都会对产量产生抑制 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 • • • • •
CO2浓度升高 温度升高 CO2浓度升高与温度升高的交互作用 降水的变化 气温日较差(DTR)的变化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
1、CO2浓度升高
野外环境控制试验及模型研究表明,随着CO2 浓度增加,作物产 量呈增加趋势 。同时研究也表明,CO2 浓度增加对不同类型作
2、温度升高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作物中的干物质及产量会下 降。 对稻类作物而言,温度的升高首先会影响稻穗的不 育率,在开花期高温会阻止花粉囊裂开和花粉散发,致使 授粉率和谷粒数量降低,不育率上升,产量下降 。温度 升高还会改变作物的生长速率和生育期长度,从而影响产 量。温度升高延长了作物的全年生长期,这对无限生长习 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不足的地区有利,但对生育期短 的作物生长不利。温度升高使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 育期缩短。研究表明,作物生长期间气温每升高1℃,水稻 生育期将缩短7 ~8d, 冬小麦生育期将缩短17d,这就减少 了作物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由此,夜间温度升高 条件下,玉米、小麦和大豆产量的降低并不能全部归因于 夜间呼吸速率的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和生育期的缩 短也是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资孙书存研究员课题组向双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公派 留学基金等助下,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Owen Atkin教授等 合作,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 选择12个温带物种和13个热带物种进行研究,将来源于 当地的植物幼苗种植于水分和养分条件良好的控温25°C (大多数植被模型的模拟温度)的玻璃温室中,在生长期 间进行气体交换和相关叶片属性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