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摘要: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正文: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结构完整性以及功能符合性。
检验时,需对比产品实物与设计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确保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满足要求。
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胶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5.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1.检验前准备:了解产品设计要求、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熟悉检验标准和方法。
2.实物检验:对比实物与设计要求,检查外观质量,如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等。
3.功能检验:根据设计要求,测试产品功能是否符合规定。
4.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记录,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检验报告:编写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数量、不良品类型及处理方法等。
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1.优化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树脂和添加剂,确保塑胶件的色泽和表面质量。
2.严格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降低熔接痕、塌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完善生产工艺:优化成型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以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
4.加强品质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确保产品质量。
5.及时处理不良品:对发现的不良品,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居、家电等领域,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用户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为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供参考。
一、质量标准1. 外观质量:塑胶制品的外观应保持整洁、光滑,表面无明显划伤、气泡、变色等缺陷。
2. 尺寸精度:塑胶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产品和用途。
3. 力学性能:塑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不同的塑胶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材料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4. 耐热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热变形温度、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重量变化等。
5. 耐磨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或破碎。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磨性试验机、耐磨性杯法等。
6. 耐候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以保证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褪色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等。
7. 化学性能:塑胶制品在特定环境下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保证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变化或腐蚀。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环境介质试验、耐酸碱试验等。
8. 环境友好性:塑胶制品应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比如符合RoHS指令的限制物质含量要求。
二、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仪器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检验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3. 力学性能检验:使用拉力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塑胶制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其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4. 耐热性检验:将塑胶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是否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或使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进行检测。
5. 耐磨性检验:使用耐磨性试验机对塑胶制品进行摩擦试验,或使用耐磨性杯法进行试验,检验其耐磨性能。
塑胶件检验标准
塑胶件检验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为了确保塑胶件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塑胶件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是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质量的检验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一致性、无气泡、无瑕疵等方面。
通过目测和触摸可以初步判断塑胶件的外观质量,但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通常会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如显微镜、光学投影仪等。
其次,塑胶件的尺寸精度也是需要进行严格检验的内容之一。
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塑胶件在装配时的匹配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尺寸检验方法包括三坐标测量、投影仪测量、量具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塑胶件的尺寸精度进行检验,并且可以得出相应的数据进行评估。
另外,塑胶件的物理性能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检验。
物理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方面。
这些性能的检验需要使用专业的实验设备,如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硬度计等。
通过对这些物理性能的检验,可以全面评估塑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塑胶件的化学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耐老化性、耐候性等方面。
这些性能的检验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设备,如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
通过对这些化学性能的检验,可以评估塑胶件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和耐久性。
最后,塑胶件的环保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内容之一。
环保性能包括有害物质含量、可降解性等方面。
这些性能的检验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通过检验可以评估塑胶件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总之,塑胶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可以确保塑胶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塑胶件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塑胶件的检验标准
塑胶件的检验标准工具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
打火机。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60W日光灯下。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
检验项目及要求塑壳外观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
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材质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试装配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五金件尺寸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外观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检验方法外观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寸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
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
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
质量评定检验办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按按GB/T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
缺陷分类A级来料附件一执行。
B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
C极来按客户承认样品进行检验。
塑胶验货标准1、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公司品质标准,对胶塑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
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之。
3、定义:3.1 缺点(defect):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
塑胶件检验标准
塑胶件检验标准塑胶件作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塑胶件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塑胶件检验标准是指对塑胶件进行检验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其目的在于确保塑胶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以及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首先,塑胶件的外观检验是塑胶件检验标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表面光洁度、色泽和尺寸等方面的检测。
外观缺陷主要包括气泡、瘀伤、热缩痕、色差、异物等,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而表面光洁度和色泽则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感和外观效果。
尺寸方面的检测则是为了确认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其次,塑胶件的物理性能检验也是塑胶件检验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理性能检验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热变形温度等指标的测试。
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是评价塑胶件强度和韧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硬度则是评价塑胶件硬度和柔软性的指标,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
而热变形温度则是评价塑胶件耐热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塑胶件的化学性能检验也是塑胶件检验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化学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塑胶件的耐化学品性能、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耐化学品性能是评价塑胶件耐受化学品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在特殊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则是评价塑胶件抗紫外线和抗老化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
综上所述,塑胶件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和化学性能检验等多个方面,其目的在于保证塑胶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只有严格执行塑胶件检验标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塑胶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信赖。
因此,对塑胶件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引起重视,不断完善和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塑胶件检验标准
3PCS/LOT
2
附着力测试(印刷字体)
先对印刷部位脱脂,后将3M胶纸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静置90±30秒后,用手抓住胶带旳一端,在垂直90度方向迅速拉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3次
丝印字体内容不完整且模糊不清晰为不合格
A
D≤0.4, N≤3两点距离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B
D≤0.6, N≤3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C
无刮手旳点即可
MI
目视
3
无感划伤
目视不明显且无手感
A
L≤5mm W≤0.2mm
N≤1
MI
对比菲林
B
L≤15mm W≤0.2mm N≤2且DS≥100mm以上
MI
对比菲林
4
有感划伤
目视及手感均很明显旳划伤
1.目旳:
明确产品检查鉴定原则,有效管控产品旳品质,保证产品满足正常旳生产与客户旳规定
2.范畴:
合用于所有旳质量检查人员
3、作业内容
3.1外观检查条件:
光照度:800±200LUX(约40W日光灯下),距被测物60CM
检查距离:人眼距被测面25-35CM
观测角度: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3.8壳料外观检查
序号
项目
缺陷描述
检察面
接受原则
CR/MA/MI
检查措施
1
同色点
与产品表面颜色一致旳点
A
D≤0.5, N≤3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塑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通常根据具体的产品和行业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一般性标准和考虑因素:1. 色泽:* 颜色一致性:检查塑胶件的颜色是否与规定的标准一致。
* 色差:使用色差仪等设备测量色差,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2. 表面质量:* 气泡和孔隙:检查表面是否有气泡、孔隙或其他缺陷。
* 流痕和熔接线:检查塑胶件表面是否有流痕或熔接线,这可能是注塑过程中的痕迹。
* 瑕疵和斑点:检查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斑点。
3. 尺寸和形状:* 尺寸一致性:检查塑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形状偏差:检查塑胶件的形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4. 标志和标签:* 标志一致性:如果有印刷或标志,确保其清晰、准确。
* 标签附着:检查标签是否正确附着在塑胶件上。
5. 外观一致性:* 表面光泽:检查表面光泽是否一致。
* 图案一致性:如果有图案或纹理,确保一致性。
6. 注塑瑕疵:* 短射、翻模等:检查是否有短射、翻模、异物等注塑过程引起的缺陷。
7. 耐用性和稳定性:* 耐候性:如果塑胶件暴露在外部环境,检查其耐候性。
* 稳定性:确保塑胶件在各种条件下保持稳定性,例如温度变化、湿度等。
8. 检测设备:* 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如显微镜、光学仪器、色差仪等,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9. 检验频率:* 确定检验频率:根据生产批次和质量要求确定外观检验的频率。
10. 记录和报告:* 记录检验结果: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任何不合格项。
* 报告:生成外观检验报告,明确说明合格和不合格项。
请注意,具体的外观检验标准可能会因行业、产品类型和制造过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建议参考相关的国际、行业或公司标准以确保符合特定要求。
塑胶件质量检验规范
塑胶件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外观检验标准缺点类别检验规范检验工具缺点类别CR MA MI杂点A面:不允许杂质卡√B面:面积≤0.25mm, 间距>20mm √C面:面积≤0.3mm, 间距>80mm √刮伤A面:不允许目视√擦伤磨伤A面:不允许杂质卡√B面:长≤0.2mm,宽≤0.2mm,间距>20mm,不超过两点√C面: 长≤5mm,宽≤0.2mm,间距>80mm,不超过两点√断差段差不得超过0.10mm,有明显刮手感不可接收限度样品√顶白拉白影响机构,组装者目视√A面:经喷漆可遮盖的轻微顶白(轻微缺点) √B,C面:轻微缺点√表面光泽表面光泽,深浅不均参考限度样品. 限度样品√咬花面允许轻微缺点或参考限度样品限度样品√包胶超出包胶面边缘<0.1 mm 目视√进胶点处理后不可高出周围平面目视,手感√扭曲变形限度<1.5mm(以不影响组装为原则) 平台厚薄规√色差相同光源下比对样品,无明显色差,目视不能确定则用色差仪对比色板△Σ<1目视,色差仪√毛边边缘上宽度<0.1mm. 手感,目√缺胶A,B面不允许有视卡尺√C面:不影响装配与功能者(如:骨位之类,高<0.5mm) √气纹A、 B面:不允许√C面:直径<0.25mm,间距>50mm,允许有两点. √缩水凹限A、 B面不允许、C面:直径<0.25mm,间距>50mm,允许有两点限度样品√裂痕裂开卡尺√水口裂痕长度<0.2mm √2.0尺寸检验:根据BOM清单、图纸、检验来料尺寸与我司要求一致3.0试装检验:根据来料实物与相应机型组装检查符合组装要求。
不可出现断差、缝隙、变形、过松、过紧等不良现象(7.0项8.0项均按特殊水平S-3抽样检验)。
4.0可靠性测试:4.1百格测试:在表面处理件上用刀片在表面平面点上划1*1MM距离百格用3M 胶垂直90°贴平把内部空气排出,迅速拉起表面不可有脱落,连续3次测试达到5B水平4.2 附着力测试:表面丝印字体上用3M胶垂直90°贴平把内部空气排出,迅速拉起表面不可有脱落,连续3次测试无脱落为OK。
塑胶件通用检验标准
塑胶件通用检验标准1 范围包括所有塑料件的尺寸、外观、功能检测,适用于IQC进行来料检验,也用适于QC、QA 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对成品进行验收检查。
2 样件模具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对样件封样,最少签两套样件,一套封存于外协生产厂家,一套封存于公司IQC处,作为可接受来料的实物标准,发生品质争议时作为判断的依据。
设计人员应不定期对封存的样件作检查,以确认样件是否能继续作为检验的参考,若发现样件产生问题,不能再作为品质判断的依据,设计人员应重新签板,旧样件作废。
样件保存的部门应对样件的品质负责,发现有导致样件品质下降的问题产生,应立即与设计人员联系。
因为种种原因对模具作修改,设计人员应在修改稳定后重新签板,以替代旧的样件。
3 类别划分定义3.1塑料件分类A、内部使用塑料件:装配在产品的内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用户不会看到。
B、外部使用塑料件:装配后表露在外部,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或是开门后可看到。
C、透明塑料件:各种透明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
3.2缺陷区域划分主要面:在通常使用条件下可以直接看到的表面。
次要面:在通常使用条件下不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 尺寸检验若无特别说明,塑料件来料按技术要求检验,若不作尺寸检验,以所签样件为准,需要检验的尺寸,必须在设计图纸中标明。
未注尺寸公差按前述技术条件检验。
5 阻燃性阻燃性检验按图纸要求,符合UL94标准。
检验方法参照GB/T2408-199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6 外观检验内部使用塑料件:在正常光线下,距离为500mm,在5秒时间内作出判断。
外部使用塑料件:在正常光线下,距离为500mm,在5秒时间内作出判断。
透明塑料件:在正常光线下,距离为300mm,在5秒时间内作出判断。
(正常光线定义为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 的近似自然光, 如40W日光灯,500mm 距离)外观检验项目:(1)颜色不均此种缺陷,不论出现在主要面还是次要面上,均不接受。
塑胶件检验标准
塑胶件检验标准塑胶件作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的稳定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科学的塑胶件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等方面,对塑胶件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材料选择是塑胶件质量的基础。
塑料材料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
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这些材料的密度、硬度、耐热性等指标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其次,外观质量是塑胶件检验中的重要环节。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关注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色泽均匀度、无气泡、无瑕疵等方面,以确保产品外观的良好。
再次,尺寸偏差是影响塑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偏差可能会导致产品的装配不良甚至无法使用。
因此,在尺寸检验中,需要严格按照产品图纸要求进行测量,确保产品尺寸的精准度和一致性。
最后,力学性能是塑胶件检验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在力学性能检验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塑胶件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材料选择、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力学性能检验,可以有效提高塑胶件的质量稳定性,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塑胶件生产企业和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
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塑胶件的检验方法和要求。
本文将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外观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一致性、气泡、热缩孔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也是其质量的重要评定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尺寸公差、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与其他零部件配合良好,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进行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也是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对塑胶件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硬度、燃烧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时能够承受一定的力学和环境影响,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检验时,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塑胶件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塑胶件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以确保塑胶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塑胶件检验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推动我国塑胶件行业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塑胶件检验标准
纸带机 酒精灯
七、术语和定义
实验对象 实验项目塑胶件
高、低温实 在高温60℃,低温-40℃的环境中各放 无变形、龟裂、掉色、 高、低温试
验
置4小时,循环2次
起皮现象
验箱
抗压测试 湿热实验
使用压力仪用200N压力施压下,作用 面积为直径3mm的圆(测试塑胶平板材 料)
在湿度90%,温度45℃的环境中放置 48小时
实验仪器
橡胶件
耐酸度
在PH=4.6 和25℃的硫酸(H2SO4)溶液 目测,没有漆膜面的
中放72小时(仅塑胶电镀件)
裂纹及其它异状
按压仪
耐盐水喷雾 度
在25℃的环境下,浓度为5%的氯化钠 (NaCl)溶液中放72小时(仅塑胶电镀 件)
目测,没有漆膜面的 裂纹及其它异状
按压测试 按键按压50万次,按压频率60次/分
AQL值 : A类:0.65 B类:1.0 C类:1.5 2、依据:EDE(产品规格书)、样件;
五、检验项目
1、包装标识的确认; 2、产品外观检验(包括单体外观和丝印外观); 3、结构尺寸的检验; 4、结构配合的检验(装配检验); 5、试验项目的检验; 6、RoHS检验; 7、特殊检验。
项目 1 2
无碎裂现象,无开裂, 应力发白的现象.
无掉色、起皮现象为 合格
压力仪 恒温恒湿仪
硬度测试
用2H或3H铅笔, 头部削成棱锥体状,角 部略倒圆,夹紧后使用500g力, 来回测 试6次
擦拭后无划痕
2H或3H铅笔、 绘图橡皮
膜厚实验 疲劳实验
在产品表面用黑油性笔涂一个长约 20mm,宽小于1mm的长方形,然后用膜 厚计垂直此长方形划过,再对照计数 表计数
七、术语和定义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材料,其外观质量是评判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塑胶件的外观符合要求,制定一套严格的外观检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塑胶件外观检验的标准和相关要点。
一、外观缺陷分类首先,我们需要对塑胶件的外观缺陷进行分类。
主要的外观缺陷包括以下几类:1. 表面缺陷:表面光洁度不佳、气泡、气孔、毛刺等。
2. 几何尺寸缺陷:尺寸不准确、嵌注痕迹、异物粒子等。
3. 颜色缺陷:颜色不均匀、色差过大等。
4. 拼接缺陷:拼接处不牢固、存在接缝、开裂等。
二、外观检验标准针对上述分类的外观缺陷,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以下是常用的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1. 表面缺陷检验标准:检查表面光洁度、气泡和毛刺等缺陷。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可以制定相应的允许范围和级别。
2. 尺寸缺陷检验标准:测量塑胶件的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对于关键尺寸,需严格控制误差范围。
3. 颜色缺陷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的颜色标准,使用色差仪或人眼对塑胶件的颜色进行检验。
将颜色差异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拼接缺陷检验标准:通过物理测试或加工试验验证拼接处的强度和牢固性。
确保拼接处无开裂或接缝现象。
三、外观检验方法外观检验应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型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以下是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1. 目测检验:使用肉眼对塑胶件的外观进行检查。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缺陷和颜色缺陷的检验。
2. 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细小的缺陷进行观察和测量。
适用于尺寸缺陷和拼接缺陷的检验。
3. 物理测试:应用拉力测试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拼接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其牢固性。
四、外观检验记录与评估在外观检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评估。
以下是相关要点:1. 检验记录: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时间、检验人员、缺陷类型和数量等信息。
确保有准确的记录可供参考。
2. 缺陷评估:根据标准要求,对检出的缺陷进行评估和分类。
将其分为轻微缺陷、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等级。
塑胶件检验标准
裝配後配合縫局部間隙過大
間隙比理想情形增大0.3mm以內
間隙比理想情形增大0.2 mm以內
錯位
錯位小於0.3mm以內
錯位小於0.2 mm以內
4.1.8脫皮、燒焦、銀紋
類別
部位
接受標準
底、面殼
正面
按雜色點標準處置
側面
按雜色點標準處置
底面
按雜色點標準處置
按鍵
類別
部位
一般標準
加嚴標準
長度(mm)
條數
長度(mm)
條數
底、面殼
面殼正面
≤2
1
≤1.5
1
底、面殼側面
≤2.5
2
≤2
2
底、面殼
底殼、底面
≤3
2
≤2.5
2
透明罩
有效透明面
≤1.5
1
≤1
1
按鍵
可見面
≤1.5
1
≤1
1
b.深劃痕:傷及材質的劃傷
類別
部位
一般標準
加嚴標準
長度(mm)
條數
長度(mm)
條數
底、面殼
面殼正面
可見面
不接受
透明罩
透明面
不按受
4.1.9氣紋、流紋
指對於“光面”(指表面無飾紋,高光潔度的面)按下表處理。
類別
部位
接受標準
底面
殼
面殼正面
不接受視距35cm可見的上述缺陷。
底、面殼側面
接受視距35cm不明顯的上述缺陷共2處,每處面積小於10mm2。
底殼底面
接受視距35cm不明顯的上述缺陷。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一)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引言塑胶件是一种常见的制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外观是塑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塑胶件外观检验的标准和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
检验标准1.尺寸和形状:–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存在明显的偏差。
–塑胶件的形状应该光滑、匀称,不应该有明显的变形或扭曲现象。
2.表面质量:–表面应平整无凹凸、无翘曲、无划痕、无气泡等缺陷。
–颜色应均匀,无明显的色差或色斑。
–无杂质,如灰尘、金属颗粒等。
3.装配功能:–如果塑胶件需要进行装配,应能顺利和其他部件进行配合。
–装配后应无明显的松动和摩擦阻力过大等现象。
检验方法1.目视检查:–对塑胶件进行全面、仔细的目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检查是否存在尺寸和形状方面的问题,以及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触感检查:–轻轻触摸塑胶件表面,检查是否存在凹凸不平、翘曲等问题。
–触摸时应注意感受是否有明显的温差或凉爽感,以确保无明显气泡存在。
3.装配试验:–将塑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检查装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检测装配后的机械性能,如摩擦力、松动度等,确保其符合要求。
结论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尺寸和形状、表面质量以及装配功能等检验标准,并采取目视检查、触感检查和装配试验等方法,可以有效判断塑胶件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塑胶件将为各行业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请注意,以上文本为AI生成,仅供参考。
应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塑胶零件检验标准
塑胶零件检验标准
一、检验项目
1.包装:包装无破损,物料无受潮或有其他异常;包装袋上应注明产品名称,适用机型,生产、检验日期及物料编号。
2.外观:依照附件的IPTV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3.结构尺寸:结构尺寸符合设计图纸。
4.百格测试:用锋利刀片在测试样本表面轻划100个小网格(1mm×1mm)。
每一条划线应深及表面涂层的底层。
用99%的酒精浸泡的布块对测试样本脱脂,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纸(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着测试小网格,抓住胶纸两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2次相同试验,其标准以任一格子中间不得有脱落为合格。
5.耐磨性:笔状绘图橡皮以1KGF的力,每分钟12次,擦油漆表面100次不透底。
6.耐醇性:酒精湿润油漆表面10MIN后,以500g/cm2的力50次推擦,无明显变化。
7.表面硬度:用2H铅笔1kg力45度角,划20mm线三条,用橡皮擦拭后无划痕注:以上4、5、6、7项检验内容主要针对需喷漆的零件。
二、失效判据:
1缺陷:包装上无要求标签,结构尺寸不符合,塑胶件外观面缺陷。
2对百格测试,耐磨性,耐醇性,表面硬度测试有一个不合格,则整批不合格。
合格标准:
AQL= 0.4
产品交收按GB2828-2003一般检查水平Ⅱ级抽样方法,一次正常检查方案。
附: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检验标准
1、检验依据:①《原材料技术规格书》、②检验样板、③图纸、 ④有关技术文件。
2、抽样方案按 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Ⅱ级进行抽样检验。
3、合格质量水平按 AQL 值:B 类=1.5,C 类=2.5。
4、检测仪器、工具:游标卡尺、色差计、塞尺、电批、医用纯酒精(乙醇95%)、“思高牌”3M胶纸、 耐磨仪、5%的NaCl溶液、刀片。
5、塑胶件检验标准5.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电话机所用塑胶件(包揽喷油、电镀塑胶件)。
5.2、检查面分类:第四检查面(Ⅳ)5.3、包装、材质检验项目:类别备注内外包装不整齐,物料摆放乱。
C 内或外包装无标识,标识错,标识不完整,混料,潮湿。
B①、新机型第一次到料必须试验;②、每月每厂家抽查试验一次。
A①、新机型第一次到料必须试验;②、每月每厂家抽查试验一次。
超出规定的公差范围,影响装配。
B 超出规定的公差范围,不影响装配。
C座机<8Kgf手机<6Kgf5.4、外观检验项目:2塑胶件检验标准(第2页 共8页)座机面壳侧面、座机底壳各外表面(包括电池仓)、电池各表面、座机翻盖上盖侧面、座机翻盖下盖各外表面。
①、钢球试验:样品可取完整的外壳或能代表其中未加强的、面积最大部分,该样品应以其正常的位置支撑好。
用一个直径约50mm 、质量500g±25g 、光滑的实心钢球,使其从距样品垂直距离1300mm 处自由落到样品上,样品破损。
②、材料可燃性试验:附后第“8、塑胶件可燃性试验”。
B包装塑胶件检验标准(第1页 共8页)描述检验项目1第一检查面(Ⅰ)座机面壳正面、座机翻盖上盖正面及听筒上盖、下盖各外表面。
充电座上盖侧面、充电座下盖各外表面。
手机各内表面(拆装后才可见的塑胶件内表面)。
手机手机面壳正面、手机翻盖各面、手机背光板、LCD 透明支架。
其它座机3结构、尺寸第三检查面(Ⅲ)第二检查面(Ⅱ)手机面壳侧面、手机底壳各面、手机电池门各面、充电座上盖正面。
座机背光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除非有特别说明,缺陷分类的A面表示物料位于产品正面,B面表示物料位于产品侧面,C面表示物料位于产品底面。
6.2注塑质量收货标准(‘W’指宽度,‘L’指长度,‘Ф’指直径、‘D’指面积)
项目
塑胶件不良项目
Defective
CR
MA
MI
1.
颜色不均(色条、色线、色花),白边(分型面附近1mm处),比对样板,不超样板的颜色。
√
6.
夹水线:
A面:大于1个
√
B面L≤1mm,W≤0.2mm大于1个;
√
C面L≤1mm,W≤0.2mm大于1个;
√
7.
气纹:因气体干扰使胶件表面形成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
阴阳纹:胶料表面呈现的光洁度不同或光泽不同痕迹。
√
A面:大于1个;
√
B面L≤2mm,W≤0.2mm大于1个;
5.1检验方法:目测、手感、实配、擦拭
5.2检测工具:卡尺、标准3M胶纸、外观缺点样品、浓度为98%的酒精、图纸、塞规。
5.3检验条件
5.3.1灯光强度:60W荧光灯(照明强度达到800LUX)
5.3.2目视距离:眼睛与被测物体的距离约30cm-45cm。
5.3.3目视角度:检测角度围与被测检面成90°±45°。
4.1.6白边:指透明产品周边1mm处出现的一条白线。
4.1.7气纹:指胶件表面形成的银纹、斑纹现象。
4.1.8真空泡:指在制件壁部形成的气泡。
4.1.9刮花:胶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的花纹或线状的划痕。
4.1.10颜色不均:指同一制件上,颜色参差不齐的现象,如色条、色花、色斑。
4.1.11缺胶::胶件边缘出现不规则形状、少胶现象。
4.2.8电镀件附着力:检验电镀层与基材是否附着完好;(5PCS/LOT)
检验方法:用刀片在试件电镀面划10*10方格,每格距离为1mm,然后将3M胶纸贴牢方格表面,用手指压紧,使其方格无气泡,再手持胶纸端部使其与丝印面呈45°角,然后迅猛拉胶纸端部,使其瞬间完全脱离试件表面,看电镀层与基材有无剥离现象,没有则判ACC,如有则判MAJ。
4.4外观缺点定义
4.4.1黑点:是指诸如黑点、白点、污渍、尘、混色、丝印沙孔、脱油、凹痕及蓝黑之总称。
4.4.2丝状缺点:是指划痕、花痕、油丝、夹水纹、印痕、模花痕等线状之缺点总称。
4.4.3密集点、线状点:是指点状直径大于0.2mm和线长于2.5mm,线宽大于0.1缺陷。
5、检测方法、工具及条件
4.3.2丝印沙孔:指在丝印图案上出现小孔现象。
4.3.3漏油:指丝印容上出现不应有的积油现象。
4.3.4重影:指图案边缘有差距现象。
4.3.5不规则边:指丝印图案的笔画边缘出现锯齿的现象。
4.3.6油污:指制作件表面上粘有油渍的现象。
4.3.7耐腐蚀性:同喷油缺陷。
4.3.8丝印附着力:同喷油缺陷。
4.2.7油墨附着力:检验油墨是否能够良好地依附在塑胶基材上;(5PCS/LOT)
检验方法,手持胶纸端部使其与试件被测面呈45°角,然后瞬间把拉胶纸端部,使其瞬间完全脱离物件被测面,检查油墨与试件基材有无剥离现象,没有则判合格ACC,如有则判附着力MAJ。
4、塑胶件缺陷定义:
4.1注塑缺陷
4.1.1批锋:指在模具分型处出现多余的溢边、毛刺。
4.1.2缩水:表面出现局部凹陷的现象。
4.1.3夹水纹:指熔胶分流汇合時因不完全熔合而產生的可見接合綫。
4.1.4开裂:指胶件发生的机械创伤或潜在危险的机械创伤。
4.1.5变形:指胶件表面形状为扭曲、翘起、弯曲等现象。
√
C面:L≤1mm, W≤0.5mm接受3个,两个间距≥2cm,
√
10.
划痕(包纤维状毛絮)塑胶件表面有明显指甲感觉的凹痕。
A面:不接受或W≤0.30mm1个
B面:L≤1mm, W≤0.5mm大于1个,或者W≥0.50mm2个
C面L≤2mm,W≤0.2mm大于2个;两个间距≥2cm
√
8.
缩水:
√
A面大于1个;
B面D≤0.5cm2大于1个;
√
C面D≤0.5cm2大于2个;两个间距≥2cm
√
9.
污点,杂物:塑胶件表面没有明显刮手的感觉,不见底色,但30cm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
A面:大于1个
√
B面:L≤1mm, W≤0.3mm接受2个,两个间距≥2cm,
4.2.1色斑:指局部颜色与整体颜色不一致现象。
4.2.2脱油:指制件表面油层损坏脱落现象。
4.2.3喷油灰尘:指空气中尘埃或油墨中含有颗粒状物、残渣等,被吸附在制品表面上。
4.2.4划痕:指制件表面油膜被锐物所划伤的痕迹。
4.2.5颜色偏差:指制件颜色与样板相比较出现过淡或过艳的颜色差异。
4.2.6流纹:指喷油表面出现的油墨流动而产生的痕迹。
4.2.9油墨耐腐蚀性:是指油漆在胶件需能够抵抗一定的化学溶解。(5PCS/LOT)
检验方法:用白绵纱包着500克砝码浸湿98%酒精压在试件被测面来回擦拭20次后,看试件被测面有无缺损、脱色,没有则判ACC,如有则判MAJ。
4.3丝印缺陷定义
4.3.1丝印位置偏移:指丝印图案尺寸位置与图纸所标注尺寸位置不符。
1、目的:
建立塑胶件来料检验标准,确保塑胶件来料检验规,保证塑胶件来料符合公司的使用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件的外观、尺寸、结构及功能方面的检验。
3、抽样和接收标准:
对来料按MIL—STD—105E单次抽样计划(一次检验水准)中一般检查水平II,
AQL为CR=0、MAJ=0.40、MIN=1.5抽样检查方案进行抽样检验。
4.1.12错位:胶件组合的接合处出现高低不平。
4.1.13烧焦:指胶件型腔远端在进胶过程中部空气未排除,压缩升温导致胶件被烧。
4.1.14顶白:指胶件在成型后被顶针顶出时,因顶出力不均而造成局部反白现象。
4.1.15料花:指胶件注塑加工时,因材料烘烤温度不够或水份含量超标而出现的斑纹。
4.2喷油缺陷定义:
√
2.
变形:扭曲(机身不平),翘曲高度大于总长0.2%,弯曲高度大于总长0.2%,
√
3.
按键孔和按键周边有披锋,塑胶件周边有披锋,对功能及外观无影响的披锋长度:W≤1mm
√
4.
产品粘模
√
5.
痴模(模花):
A面:大于1个
√
B面L≤1mm,W≤0.2mm大于1个,
√
C面L≤1mm,W≤0.2mm大于2个,两个间距≥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