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有趣的平衡教案与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平衡-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平衡——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杠杆平衡的原理,能够运用杠杆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杠杆平衡原理2. 杠杆的分类3.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跷跷板、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平衡原理。
2. 新课:讲解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杠杆的平衡条件。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杠杆平衡原理,并讲解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5.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在讲解杠杆平衡原理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杠杆平衡的条件。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杠杆平衡原理,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和“实践”环节。
这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平衡原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步骤。
一、新课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环节,教师应首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杠杆的概念,如跷跷板、天平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
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①粉笔盒的重力。
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
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
④人推墙壁的力。
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1、边演示边问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方向受力物体的状态重力地球钩码竖直向下保持静止拉力弹簧钩码竖直向上保持静止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2、按书本图2-22演示(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平衡》教案(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平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立齐的平衡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物体的比较和平衡。
教具:天平(已正确校准)、若干物体(例如:铅笔、橡皮擦、书籍、水杯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呈现一张两侧物体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的概念。
2. 引入:出示一些物体,通过让学生估计各物体的重量、使用天平进行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使用天平的意识。
3. 游戏:将物体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依次选择物体放在天平的两边,并判断是否平衡,直到找到能使天平平衡的组合。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平衡的要点,以及使用天平进行比较和平衡的方法。
5. 拓展: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物体,用天平进行比较、判断平衡与否,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6. 游戏:分成小组进行“平衡大挑战”,每组选出3个同学分别选择一组物体进行平衡,比较哪个组平衡最好。
教案二:物体的平衡点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平衡点与现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具: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卡片、书籍、积木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呈现一幅物体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平衡点在哪里。
2. 观察实验:给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观察物体平衡时的情况,并找出物体的平衡点。
3. 实验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物体,进行实验探究物体的平衡点,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4. 分享交流: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分享,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平衡点。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平衡点与物体形状的联系,以及如何找到物体的平衡点。
6. 拓展: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物体的平衡点,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教案三:平衡游戏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巩固平衡的概念和使用天平比较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天平(已正确校准)、若干物体(例如:球、木块、石头等)教学步骤:1. 导入:呈现一个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平衡的概念和使用天平比较物体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第【1】篇〗《有趣的平衡》,这节课几乎全部是学生的理论操作,是一节全新的实验课,有两点给我印象很深。
整个过程围绕活动的主题,贯穿“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认知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杠杆平衡规律的数学活动,这不仅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事物探究规律,更表达了教者的创新意识。
第一情境创设环节从游戏入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探究与发现”环节,学生在猜想、实验、观察、交流发现等一系列活动中,顺利完成了从“间接经历”到“直接经历”的迈入,由特殊到一般的的概括,“应用与拓展”环节,精心设计两道题,并照应开头的情境引入题,有一定的兴趣性,针对性和综合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第【2】篇〗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
“困而不谋则穷,穷而不战则亡”务必改变了。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善,较为成功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
一、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理解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差或方法少。
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忙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
这也是让我们十分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
他们做完了题不明白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有趣的平衡》属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活动内容分为制作实验用具、体会杠杆原理、体会反比例关系三个部分组成。
教与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比例知识的巩固,而且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分析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学情分析有趣的平衡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平衡现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他们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未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为此,重视有趣的平衡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左边的棋子数乘刻度数等于右边的棋子数乘上刻度数,初步感知杠杆原理。
同时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3、教学目标⑴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体会所学的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⑵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抽象概括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学好数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体会杠杆原理,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5、教学难点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动手操作、直观发现、探究概括、应用升华等措施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大的规律,真正对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三、说学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在思维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综合考虑,本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人人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平衡》
标题:《有趣的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平衡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衡的概念2. 平衡实验3. 平衡问题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天平,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平衡?平衡有什么特点?2. 探究新知(1)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平,理解平衡的概念:当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它们在天平两端保持水平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平衡。
(2)平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平衡的概念。
实验一: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实验二: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质量不相等的物体,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实验三:在天平一端放置物体,另一端放置砝码,调整砝码的数量,使天平保持平衡。
(3)平衡问题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平衡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小华和小明分别拿着一袋苹果,小华的苹果比小明多3个。
如果小华给小明2个苹果,那么小华和小明谁的苹果多?分析:根据题意,小华的苹果比小明多3个,可以表示为小华的苹果数 = 小明的苹果数 3。
当小华给小明2个苹果后,小华的苹果数减少2个,小明的苹果数增加2个,此时小华的苹果数 = 小明的苹果数 1。
因此,小华的苹果仍然比小明多。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平衡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衡的概念和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平衡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平衡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平衡的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 有趣的平衡》-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 有趣的平衡》-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衡的概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衡的原理。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天平上的平衡情况。
3.能够掌握通过增加或减少质量来实现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平衡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2.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物体的平衡情况。
3.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平衡的概念与物体平衡的原理。
2.运用增减质量实现平衡。
四、教学准备1.实验用的天平和不同形状的物体。
2.图形化的教学辅助材料。
3.学生学习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平衡。
第二步: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力平衡,不会发生位移。
2.讲解物体在天平上的平衡情况,如何通过增减质量实现平衡。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1.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天平两端,观察其平衡情况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通过增减质量的方式实现平衡,探讨其中的规律。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平衡的概念和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第五步:小结(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结,确认他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2.回答课后习题,巩固增减质量实现平衡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平衡的原理,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总结,以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为《6.5.4 有趣的平衡》的教案内容,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第【1】篇〗《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
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
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平衡规律的寻求和抽象。
教具学具课件、简易称、勾码、小组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1.初始经验调动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这几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跷跷板、天平等图片)生:平衡。
……(教师板书课题)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
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板书)2.加深经验感悟。
师: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动画课件),怎样做,才能使跷跷板平衡?生:轻的一端加重,轻的一端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师: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
(板书:距离)师:那么,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应该在操作与实验中去寻找“平衡的规律”。
二、实验探索规律1.实验摸索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组有一根标有刻度的铁棒,25个质量相等的勾码。
5根线圈,同学们通过悬挂勾码并通过调整刻度数和增减勾码数来寻找平衡的规律。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堂六年级下册数学的课堂——《有趣的平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平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99页的第116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平衡的概念和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平衡。
我们将会通过实验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平衡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平衡,并能够运用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平衡。
难点则是如何运用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练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平衡尺、小球、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入平衡的概念。
我会拿出一个平衡尺,将它放在桌子上,然后放一个小球在平衡尺的一端,让学生们观察平衡尺是否保持平衡。
3.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
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平衡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平衡的概念和判断平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一个物体放在平衡尺的一端,另一端放一个小球,如何调整小球的位置,使平衡尺保持平衡?2.一个木块放在桌子上,如何放置木块,使桌子保持平衡?答案:1.将小球向远离物体的一端移动,使两端的重量相等,平衡尺即可保持平衡。
2.将木块放在桌子的中央,使桌子的两端重量相等,桌子即可保持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平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将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拓展延伸,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这就是我为大家设计的《有趣的平衡》教学内容。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会对平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平衡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2、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
3、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动手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活动难点: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胶袋、棋子,实验记录表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1、游戏引入做平衡小游戏,提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板书课题:平衡)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2、加深经验感悟。
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轻的一端加重,或让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 距离)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会在操作实验中去找到“平衡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规律,研究问题,体会杠杆原理实验准备:把米尺的50厘米处作为中心点,系上绳子。
往两边每10厘米标记为一格。
实验要求:(1)4人一组,组员明确分工,共同参与。
(2)边操作边记录,填写实验记录单。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米尺保持平衡的规律1)出示探索问题:①如果塑料袋挂在米尺左右两边的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持平衡?②如果左右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持平衡③发现的规律是:____2)小组汇报。
2023年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精选3篇)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有趣的平衡》属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活动内容分为制作实验用具、体会杠杆原理、体会反比例关系三个部分组成。
教与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比例知识的巩固,而且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分析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学情分析有趣的平衡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平衡现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他们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未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为此,重视有趣的平衡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左边的棋子数乘刻度数等于右边的棋子数乘上刻度数,初步感知杠杆原理。
同时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3、教学目标⑴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体会所学的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⑵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抽象概括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学好数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体会杠杆原理,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5、教学难点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动手操作、直观发现、探究概括、应用升华等措施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大的规律,真正对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三、说学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在思维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综合考虑,本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人人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平衡》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趣的平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天平平衡的情况?”比如,在市场上称重时,如何通过调整物品的位置使天平保持平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衡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天平平衡原理和质量与距离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天平平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天平平衡的基本原理。
4.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探索平衡原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敢于创新,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5.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天平的平衡原理:重点讲解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掌握质量与力的平衡关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注重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有趣的平衡》这一课后,我深感学生对平衡原理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对质量与距离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理解天平平衡原理时,虽然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但在抽象出数学表达式上还存在一定难度。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学设计【第1篇】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练习,《有趣的平衡》。
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发现规律,初步感知杠杆原理。
[2]应用规律,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1.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并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
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这一规律。
2.2 教学难点体会杠杆原理,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3. 教学用具自制的杠杆,棋子,塑料袋等实验工具,多媒体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多媒体展示】制作要求:(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200px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
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你们在玩跷跷板时,什么时候能够保持平衡?[3]建立猜想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大胆猜测一下,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想法:生1:两端一样长时。
生2:两端放的东西一样重时。
生3:重的一端短一点,轻的一端长一点时。
生4:支撑点放在中间时。
……【板书】有趣的平衡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杠杆师:介绍杠杆、钩码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5.3有趣的平衡教案
石头的力矩 = 100N × 2m = 200Nm
小华施加的力矩 = F × 1m
由于杠杆平衡,力矩相等,所以:
200Nm = F × 1m
F = 200N
所以小华需要在距离支点1m处施加200N的力。
5. 题型五:杠杆平衡问题的综合应用题
题目:在一条小河边,有一根长度为4m的杠杆,一端系着一个小桶,另一端系着一个重物。小桶距离支点2m,重物距离支点1m。如果小桶装满水后的总重为40N,求重物的质量,使得杠杆平衡。
- 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平衡概念,如化学中的化学平衡、生物学中的生态平衡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2. 拓展建议:
-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科技馆,亲身感受杠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寻找和观察平衡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 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如制作简单的杠杆秤或平衡玩具,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平衡案例进行分析,如跷跷板、天平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平衡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平衡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平衡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a. 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
b. 参与度: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需要教师关注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 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规范、不熟练的情况,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d. 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需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有趣的平衡)-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有趣的平衡)人教版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4(有趣的平衡)人教版我是一名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有趣的平衡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六章的第5节,主要学习了平衡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衡的定义,掌握判断平衡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能够运用平衡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平衡的判断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平衡的原理进行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平衡游戏,引发学生对平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平衡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衡的原理。
3. 实践: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平衡木和小球来实际操作平衡的概念。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平衡的理解。
4. 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衡的原理进行解答。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平衡的定义、判断方法和平衡的应用。
通过板书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平衡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一个物体放在平衡木上,如何判断它是平衡的?(2)一个天平两边放着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何使天平平衡?2. 答案:(1)一个物体放在平衡木上,可以通过观察物体是否在平衡木的中心线上来判断是否平衡。
如果物体在中心线上,且不倾斜,则物体是平衡的。
(2)一个天平两边放着不同质量的物体,可以通过移动物体在天平两边的位置来使天平平衡。
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向较轻的一边移动,或将较轻的物体向较重的一边移动,直到天平两边平衡为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平衡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衡的定义和判断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什么问题?
结合前面的实验,猜一猜表格中的棋子数分别填多少呢?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
3.应用规律,体会比例关系。
(1)提问:用我们学过的比例知识,你能解释这个数学活动现象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小结: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多。
因此,当左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综合与实践”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领域来考虑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背景来提出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努力体现“用中学”“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要通过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应用化、综合化、丰富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有趣的平衡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初步感受杠杆原理,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关系。
经历应用反比例关系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实验操作、探究发现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讲授1.教师:谁能说一说反比例的意义?能举例说明两种相关的量成反比例吗?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活动。
(1)制作实验用具。
教师提前布置实验用具,学生准备。
①准备的竹竿长度是一米,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②在竹竿中点处打孔栓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③从中点处开始每隔8㎝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
④选用的棋子、装棋子的塑料袋要完全一样。
(2)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①CAI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平衡?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放相同数量的棋子才能平衡。
②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2: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距中点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③课件展示第三幅图,问题3:左边的塑料袋放在刻度3上,放入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棋子才能平衡?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要放3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问题4: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入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教师:通过上述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趣的平衡板反思第【1】篇〗9月14——10月12我们六年级组数学教师完成了小组教学任务。
我们这此的小组教学中的研究课题是“体现新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构成的过程”。
在课题的指导下老师们从备课、上课、评课几方面认真准备,出色的完成里此次的小组教学。
徐冰老师教学的资料是《倒数》师生互动全面发展是本课的一大特色。
整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与学生对话,围绕文本互动的过程。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
教师创设了与生围绕“倒数”这个知识目标进行民主、平等、和谐、生动的对话交流的动态情景,在对话交流中,包含了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为规范等多方面的有机组合,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素养提高。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这是本课体现的第二大特色。
个性是学生对倒数好处、方法的再创造的过程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本节课的第三大特色。
数学课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数学奥秘,又有效调动全体学生敢于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表自己想法,学会反思、调控、修正自己的观点等优良品质。
教师用板书学生姓名的特有方式既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又到达表扬激励及榜样的作用,激起学生的思维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的局面。
高浏颖老师教学的资料是《分数除法的好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高老师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构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如教学时围绕例题6/7÷2重点展开探索,带给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重点探究后,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口算做一做,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
5.综合与实践
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初步感受杠杆原理,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关系。
经历应用反比例关系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实验操作、探究发现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讲授
1.教师:谁能说一说反比例的意义?能举例说明两种相关的量成反比例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活动。
(1)制作实验用具。
教师提前布置实验用具,学生准备。
①准备的竹竿长度是一米,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②在竹竿中点处打孔栓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③从中点处开始每隔8㎝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
④选用的棋子、装棋子的塑料袋要完全一样。
(2)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①CAI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相同的地方,放相同数量的棋子才能平衡。
②课件展示第二幅图,问题2: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如果左右两个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到距中点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③课件展示第三幅图,问题3:左边的塑料袋放在刻度3上,放入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棋子才能平衡?
组织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要放3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问题4: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入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教师:通过上述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一般条件下竹竿平衡的规律是:左边的刻度数×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棋子数
(3)应用规律,体会比例关系。
①课件展示教材第112页4幅图,问题1: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呢?
组织学生应用上面所总结的规律填一填,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互相评议。
组织学生验证。
②教师: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刻度数和所放的棋子数的关系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白: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大。
因此,右边的刻度和所放棋子数成反比例关系。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4时有趣的平衡
左边的刻度数×棋子数=右边的刻度数×棋子数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它分为以下4个主要类型:综合应用型,操作活动型,数学欣赏型,数学素养型。
解决综合应用问题的步骤大致为:
(1)确定课题。
(2)商定活动方案。
(3)论证活动方案。
(4)总结评价。
总之,“实践与综合应用”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领域来考虑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背来提出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努力体现“用中学”“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要通过活动促进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应用化、合化、丰富化。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