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2016年度2017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专业考试语文含内容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无锡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无锡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 1 页,共 19 页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黑森林人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仍然就这样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 间”。 B.就这样,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 间” C.漫长的两百多个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就这样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 间”。 D.就这样,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两百多个漫长的冬 天过去了。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着吃,不时窜出几只来 B.不时窜出几只,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来的食物 C.不时窜出几只,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了吃 D.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了食物,不时窜出几只来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摩肩接踵不绝于耳三三两两别有洞天 B.熙熙攘攘不绝于耳稀稀拉拉引人入胜 C.摩肩接踵不绝如缕稀稀拉拉引人入胜 D.熙熙攘攘不绝如缕三三两两别有洞天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第 4 页,共 19 页
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 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 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 今天,我们在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更深沉的追问。唯有如此,我 们对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 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摘编自杨晓华《民歌,可以重新成为时尚吗?》)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自诞生之日起,人类就自觉地通过言谈歌咏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 B.《弹歌》《诗经》同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C.借助对民歌的欣赏,人们可尝试感知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 D.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才会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歌也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以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阐述了民歌欣赏与歌唱的价值。 B.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手法,简要概述了民歌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C.文章基于当今社会生活与民歌自身价值的激烈冲突,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D.文章主要论述民歌是否具有时代价值的问题,整体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因而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一直就是时尚。 B.将现代性视为开放的结构和建构性的场域,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传统的意义。 C.传统可用来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民歌正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D.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意义的释放,能够在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8.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 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 用。从国内外各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 量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 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应在垃圾收集 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投放后应注意 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49 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根据住建部等部门的计划,到 2020 年年底,将在先行先试的 46 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所以, 很多人在分析预测,垃圾分类有望带动 2000 亿元行业新风口。从小程序识别垃圾、 智能垃圾箱到智能分拣,似乎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出现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好这个市场体系,过去历史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2017-01)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2017-01)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一、古诗文阅读(12题,42分)(一)课内文言文练习,完成1~8题。

(共18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C.仲尼厄.而作《春秋》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逸”,逃逸2.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2分)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天大雨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④会征促织⑤会不相从许⑥俱会大道口⑦会其怒A.①④⑥ B.②⑤⑥⑦C.①③⑤D.②④⑦3.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石之铿然有声者B.吾属今为之虏矣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4.下列叙述不符合《报任安书》文意的一项是()(2分)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5.下列对“甲”字的意义和用法的比较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晞一营大噪,尽甲。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③杀一老卒,何甲也?④甲者愕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⑤不同B、①②③句相同,④⑤句不同B、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⑤不同D、①③④句相同,②⑤句不同6.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以:把B.以乱天子边事以:用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以:因为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以:而7.下列叙述不符合《段太尉逸事状》原文意思的一组是()(2分)①郭晞的士卒驻扎邠州,暴横异常,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而官吏畏葸,不敢过问。

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DOC)

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DOC)

2016年秋学期无锡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2017.01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埋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常识。

(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不怕挤。

尽管▲,大家也挤不到一处。

像壳里的仁,各自各。

像太阳光里飞舞的 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 ▲ 的地方,窗对着窗。

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

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

A. 摩肩接踵热闹断绝 B.络绎不绝热闹断交C.摩肩接踵热烈断交D.络绎不绝热烈断绝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新机制运行两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 21涨23跌 17次搁浅共计61轮。

B. 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 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占总数的 34.9%oC. 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 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 苏通大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显著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的感情距离;要使传统深入省代社会生活之中,就要将它和时代、现实、时尚结合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被镶嵌于传统之中, 匚。

要使传统保持生命力,就要拉近它与当代人,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 (3 ①它需要解释②不可能支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③传统也不是優化的 ④传统不是绝对清晰明了的⑤它需要注人新的活力⑥但传统存在着裂缝 A.③⑤④①⑥② B.⑥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⑥⑤ D.⑥②④①⑤4.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嚴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5. 某语文教师为了开展课外阅读,选辑了一些名家作品,并为每个专题拟一标题,所选文章与专题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懦家智薏”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鱼我所欲也》《劝学》B•“诗韵悠长”专题:《相信未来》《六月,我们去看海》《致橡树》《再别康桥》C. “英伦经典”专题:《哈姆雷特》《鸟啼》《旧日的时光》《箭与歌》D. “发现自然”专题:《物种起源》《松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斑纹》二、文亩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清代词流派概述清代的词坛被誉为词林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清词只是宋词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词家辈出而又流派纷呈。

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若干作家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群落,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

清代词坛上的流派纷呈,是建立在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群体认同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到了清代,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与诗、文一样的独立地位,才真正从创作实践到理性认同都进入了成熟时期。

而地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清代词坛的风格流派便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明崇祯初年到清顺治朝的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以陈子龙、李雯等为领袖的云间词派盛行的时期,云间属于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

这一派词人标举南唐、北宋词,称他们的创作是“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陈子龙《幽兰草题词》)。

他们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但因纠缠于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观念之中,有意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保持距离,所以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并非相一致。

虽然如此,云间词派还是开启了一个词风转变的历史时代。

另外,在明末清初的词坛上还有浙江嘉善地区的“柳州词派”,以及以王世祯为首的广陵词人群体,后者是清代第一次形成的大规模的词人流派。

从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之间的四十多年,为阳羡词派活跃的时期。

这是清初另一个规模更大的词学流派,将陈维崧作为自己的宗主和领袖。

这一词学流派开始从观念上反拨“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偏见,在理论上主张崇情主意、不拘一格,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从创作实践来看,他们把“哀民生之多艰”和“惟歌生民病”的诗学传统,运用到词的创作之中,用民生疾苦和家国之痛的切肤感受,代替词人风流的“浅斟低唱”和“偎红倚翠”,从内容的深厚和广博上提升了词的格调。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6分)⑴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⑵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

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

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

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⑷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⑸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

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

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⑹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无锡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无锡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无锡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三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该做到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绝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做损害人民和社会的事情。

②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亲人们动如参商,一辈子也可能再难得一见。

③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两岸团圆,金瓯无缺,也梦想着能够国强民富,中华复兴。

④《国家宝藏》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成为了一档网红节目,一时间去各大博物馆参观的人趋之若鹜。

⑤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去产能的同时,各钢铁企业惨淡经营, 2017年的销售状况终于开始好转。

⑥中印双方的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已近两个月,中方表示,印度此举是在玩火,他们应该对自己在中印边境的危言危行负责。

A . ②③⑥B . ①④⑤C . ②③⑤D . ①④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在未来将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核心通用语言,是人们存活于世界的顶级能力,将像音乐、绘画和运动一样成为年轻人的基础。

B . 对于整装待发的海军战斗序列来说,国产航母这一国之重器的加入无疑不是一剂强心剂。

更重要的是,对在贸易战中咄咄逼人的美国而言,国产航母将发挥极强的威慑力。

C . “与校长进餐”如果是一场开放的、对等的沟通,就不失为一场教育者与学生的沟通实践,否则,要求学生把与校长吃饭当成不胜荣幸的事,那么就会沦为一场秀。

D . 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人心凝聚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3. (2分) (2017高三上·济宁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这家公司工作环境不错,但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我还是准备辞职,另谋高就。

江苏省无锡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敏而好学,______。

(《论语》)(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

(李密《陈情表》)(4)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5)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6)星垂平野阔,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7)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

(欧阳修《蝶恋花》)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2.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1)《全宋诗》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经过8年努力,终于在上月。

(2)针对反腐倡廉报告的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4)演戏人精益求精,演得;看戏人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

A. 告罄篡改相形见绌栩栩如生B. 告竣窜改相形见绌惟妙惟肖C. 告竣篡改捉襟见肘栩栩如生D. 告罄窜改捉襟见肘惟妙惟肖3.下列诗句,不属于田园诗的一项是()A.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B.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D.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黄山后发现它果然秀色..可餐..,真是名不虚传B. 正是七月流火....,天气十分炎热,傍晚时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地来到市政广场纳凉消暑C. 大英博物馆裁减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计划中的中国文物巡展难以举办D. 面对金融危机,公司惨淡经营....,紧紧抓住原料、生产、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年度指标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我公司运力充足,能够保障各类货物的准时运达,欢迎新老客户垂询..!B. 承蒙大家厚爱,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我有幸忝列..其中!C. 你的诗作语言隽永,仅个别字句不合韵律,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D. 拙作今日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中的自由曹雅欣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

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

其实,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

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

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陃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

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指”为信正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

并利用这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使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

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

据考证,这颗罕见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最古老的指印泥印了。

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己”。

秦汉时代盛行封泥制。

那时人们将竹简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差发时将竹简木牍用绳捆缚,然后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官私印章,以防别人偷拆。

据实物资料证实,从西周至秦汉时期,印章与指纹可交替使用,民间无印章者,“盖印时阑之以指耳”,或同时捺押印章指印。

契约应用指纹签署的做法大约出现在西汉初期,最早的做法是业主在竹简上“画指”。

所谓“画指”,是指由书契人书写契文,在契尾一一开列双方当事人及见证人、保人(指中间人)等的姓名,然后个人在自己名字下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画中指、食指两节或三节长度的线段,并在指尖、指节位置画上横线,以示契约由自己签署。

有人统计过,在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汉至五代的契约文书中,凡落款部分尚保存完好的,“画指”签署方式最为普遍。

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订立田宅买卖、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务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

公园851年,阿拉伯商人索拉罗在他写的《大唐风情》中记载:“此地,无论谁向人借钱,都要立借票(借据),借债人需要用中指和食指在借票上并排捺印。

如果双方签订契约,那么双方的指纹就印在两纸骑缝处,恰如符木相偶。

”唐以后,官府中兵丁名册、狱词、画供等,均有以指印为证的文字记载及实物留下来。

宋以后,在人口买卖契约和离婚休书上,普遍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1-16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

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

(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

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

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

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学期无锡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 2017.01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埋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常识。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不怕挤。

尽管▲,大家也挤不到一处。

像壳里的仁,各自各。

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的地方,窗对着窗。

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

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

A.摩肩接踵热闹断绝B.络绎不绝热闹断交C.摩肩接踵热烈断交D.络绎不绝热烈断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新机制运行两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 21涨23跌17次搁浅共计61轮。

B.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总数的34.9%。

C.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苏通大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显著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每个人都被镶嵌于传统之中,▲。

要使传统保持生命力,就要拉近它与当代人的感情距离;要使传统深入省代社会生活之中,就要将它和时代、现实、时尚结合起来。

①它需要解释②不可能支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③传统也不是優化的④传统不是绝对清晰明了的⑤它需要注人新的活力⑥但传统存在着裂缝A.③⑤④①⑥②B.⑥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⑥⑤D.⑥②④①⑤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嚴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5.某语文教师为了开展课外阅读,选辑了一些名家作品,并为每个专题拟一标题,所选文章与专题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懦家智薏”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鱼我所欲也》《劝学》B.“诗韵悠长”专题: 《相信未来》《六月,我们去看海》《致橡树》《再别康桥》C.“英伦经典”专题: 《哈姆雷特》《鸟啼》《旧日的时光》《箭与歌》D. “发现自然”专题: 《物种起源》《松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斑纹》二、文亩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3分)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

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悉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任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②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

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注]①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有造诣;②即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刘备之子。

蜀汉亡后,刘禅被西晋封为安乐公。

6.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何氏改醮.醮:嫁B.周门人方.之游夏方:将要C.后刘终,服.阕服:服丧D.而惜疾.从事疾:恨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舅夺.母志三军可夺帅也B.晚有儿息.去以六月息.者也C.犹蒙矜.育不矜.名节D.可次.齐桓次.问:“孔明言教何碎?”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及用法不同的是(3分)A.复以.洗马征至洛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B.斯语岂然.奚以知其然.也C...乃.迁汉中太守乃.使人复葺南阁子D.齐桓得管仲而.霸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9. 文中说李密“有才辩”,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其“才辩”体现在W些地方?(3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臣欲奉诏奔驰,則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悄,则告诉不许。

(4分)(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3分)(3)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4分)三、古诗词鉴赏(14分)1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題。

(一)蠘恋花李淸照暖曰晴成初破冻,柳眼艮梅腮,己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细钿重。

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二)武陵春李淸照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患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两词皆言“愁”,请分别概括出“愁”的内涵。

(4分)(2)两词最后两句均写了“愁",手法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6分)(3)简要概括第二首词的构思脉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2)至人无己,▲,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3)安能以皓皓之白,▲。

(《楚辞》)(4)人因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司马迁《报任安本》)(5)仰观宇宙之大,▲。

(王義之《兰亭集序》)(6)—聃红少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宫》)(7)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8)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五、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3—15题。

(10分)关于“物种起濂”,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蝝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涂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义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

但是要把像唪木乌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又如檞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

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达尔文《 <物种起源>绪论》) 13.节选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批判了什么错误的学说?(3分)14.作者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和主要方法分别是什么?(5分)15.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2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20分)神刀张望朝天上的云套在刑场上空,看杀人,天地都阴森森的。

受刑的是帏大鰺子。

韩大脖子却在笑。

行刑的是神刀铁五。

也只能是铁五。

铁五是这一带头号刽子手。

砍韩大脖子,除了铁五,别人都不够格。

三声追魂炮响过,监斩官喊了声:“开斩一”現斩的百姓们马上觉着后脖棱儿冒凉风。

韩大脖子却还在笑。

铁五缓缓提起鬼头大刀。

刀光一闪。

韩大脖子却依然在笑。

铁五横端大刀,看了看刀口,朗声说了一句:“好硬的脖子!”刀口硌破出个豁儿。

铁五直径奔向监斩官,单膝点地跪下,道行刑已毕,请大人脸刑。

”监斩官欠了欠身子,看见了刀口上的豁儿,明冷地哼出一句话:”囚犯未死,怎么说行刑已毕?” 铁五一桃粗眉,道大人容禀。

利词上说得明白,韩犯当受一刀之刑,这一刀之刑不是凌达,也不是五马分尸。

小人一刀已然欲过,若再砍第二刀,岂不违了大清律法?只怪小人手笨刀钝……”监斩官森然一笑,道:“听说你在江洶上号称神刀五爷?”铁五垂首道徒有虚名,惭愧。

”监斩官道从今往后,这‘神刀’二字,就去了吧。

啊?哈哈哈……”酒楼。

韩大脖子请神刀铁五喝酒。

韩大脖子说天津话,道:“五爷,知道我为嘛请你喝酒吗?”铁五不管他为嘛,只顾啃肘子。

韩大脖子道为报答你没砍我第二刀?嘛?明珉你说,县太爷、监斩官昴儿,我早花钱打点好啦。

你想再砍一刀也没门!”铁五道就算他想让老子再砍一刀也没门。

老子砍谁也不砍革命免。

”又啃肘子。

“嘛?革命觉?”韩大脖子一喇嘴嘛革命党啊!俺韩某人就是个江洋大盗,哪他妈是革命党啊?不过是給革命觉押过一田军火罢了,那是笔买卖,人家钱花到啦。

嘛叫革命?啊?你说嘛叫革命?”铁五吐出一块肘子肉,道那……昴你请我嘀酒干嘛?啊?”韩大脖子道:“交个朋友嘛!说实话,五爷,你那刀法,江湖少有,韩某人点名请你主刀,就是要试试你的刀法厉害还是我的铁布衫功厉害。

也就是我韩大脖子,换个主儿,脑袋早让五爷你给挪地界儿啦!哈哈哈”铁五忽觉有点反胃,想吐。

后来韩大脖子又发生了事端:把一流浪卖唱女子骗到家中,先奸后杀却成八块四下扔了,.扔大街时,夜路上与县衙捕头撞了个满怀,于是败露。

花了笔巨款上下一打点,韩大脖子又被判处“一刀之刑”,行刑者又是铁五。

韩大脖子又在笑。

刀光一闪。

铁五提着没沾半点血丝的鬼头大刀径直奔向监斩官行刑己毕。

”韩大脖子依然在笑。

监斩官瞄了一眼铁五横在头上的鬼头大刀,拖着官腔哼道这回还不错,没让人家的脖子硌破了你的刀。

”看热闹的百姓都骂:“什么世道!”正待作鸟兽散,忽见韩大脖子的脑袋缓缓从脖子上移升,刹那间那一脸欢笑变成一脸惊恐吃当”一声,头已落地,“呼”的一下满腔子血喷将出来,鲜花骤然盛开一般。

监斩官顶戴戴花翎突的一抖,一脸阴笑立时僵住。

铁五单膝点地,双手横刀,一动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