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硅藻分类鉴定(一)
法医硅藻检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法医硅藻检验技术,对疑似溺死尸体进行硅藻检测,以验证其是否生前溺水,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疑似溺死尸体内脏组织(肝脏、肾脏、肺脏等)。
2. 实验试剂:硝酸、盐酸、蛋白酶K、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培养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烧瓶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内脏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表面杂质,然后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离心管中。
2. 硅藻提取: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硝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盐酸,继续搅拌。
将混合液煮沸,使其中的硅藻溶解。
煮沸完成后,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蛋白酶K,在室温下孵育过夜。
3. 离心:将孵育好的混合液离心,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
4. 硅藻鉴定:将沉淀物用蒸馏水冲洗,去除杂质。
将冲洗后的沉淀物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用显微镜观察硅藻形态。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观察到的硅藻种类、数量等信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观察到疑似溺死尸体内脏组织中存在硅藻,且种类较多。
2. 通过对硅藻形态的观察,初步判断硅藻为淡水硅藻,可能与溺死环境有关。
3. 实验结果与尸检结果相符,支持该尸体生前溺死的结论。
五、实验讨论1. 硅藻检验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硅藻检验是法医学中诊断溺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尸体内脏组织中的硅藻种类和数量,可以推断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中,观察到疑似溺死尸体内脏组织中存在多种硅藻,且种类较多。
这可能与死者生前所处的溺死环境有关。
通过对比不同溺死环境的硅藻种类,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3.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仅针对一例疑似溺死尸体进行硅藻检验,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疑似溺死尸体内脏组织进行硅藻检验,成功检测到多种硅藻,为案件侦破提供了科学依据。
硅藻分类
光亮窗纹 藻 斑纹窗纹 藻 窗纹藻属
钝端窗纹 藻
鼠形窗纹 藻
膨大窗纹 藻
细齿菱形藻 池生菱形藻 双头菱形藻 肋缝菱形藻 菱形藻属 小头菱形藻 泉生菱形藻 谷皮菱形藻
线形菱形藻 近线形菱形 藻
螺旋双菱藻
线型双菱藻 窄双菱藻
双菱藻属 端毛双菱藻 粗壮双菱藻 卵形双菱藻
卵形藻属
弯楔藻属 单壳缝目 曲壳藻科 曲壳藻属
直链藻属 意大利直链 藻 变异直链藻
具星小环藻 梅尼小环藻 小环藻属 科曼小环藻 广缘小环藻 扭曲小环藻
无壳缝目
短壳缝目
羽纹纲 双壳缝目 管壳缝目
短壳缝科
短壳缝属
单壳缝目
四环藻属 平板藻科 平板藻属 等片藻属 无壳缝目 扇形藻属 星杆藻属 脆杆藻科 峨眉藻属 脆杆藻属 针杆藻属
普通等片 藻 等片藻属 长等片藻
舟形藻科
美壁藻属
异菱藻属
辐节藻属 羽纹藻属 舟形藻属
窄缝辐节藻 尖辐节藻 辐节藻属 矮小辐节藻 紫心辐节藻 双头辐节藻
尖异极藻 缢缩异极藻 微细异极藻 窄异极藻 异极藻属 纤细异极藻 中间异极藻 短纹异极藻 橄榄形异极 藻
棒杆藻属 窗纹藻科 细齿藻属 窗纹藻属 管壳缝目 菱板藻属 菱形藻科 菱形藻属 波缘藻属 双菱藻科 双菱藻属
Diatom
硅藻特征
单细胞藻类 壳体:上壳、下壳、壳瓣、壳环、连接带、间生带 定向:长轴、切顶轴、贯穿轴 两个面观:壳面观、带面观(中心纲与羽纹纲) 形状:中心纲:主要圆形
羽纹纲:披针形、菱形、舟形、新月形 纹饰:点纹、线纹、肋纹、孔纹
壳面特征:中轴区、中心区、中央节、极节、壳缝、
真卵形藻属
冬季等片 藻
克洛脆杆 藻 羽纹脆杆 藻 十字形脆 杆藻 短线脆杆 藻 变异脆杆 藻 连接脆杆 藻 钝脆杆藻
硅藻鉴定方法
硅藻鉴定方法
硅藻鉴定方法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海洋浮游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中。
硅藻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硅藻的鉴定和分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硅藻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种方法。
形态学鉴定是硅藻鉴定的传统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硅藻的形态特征来
进行鉴定。
硅藻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大小、壳形、壳纹、壳孔等。
形态学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和高倍镜等仪器,对硅藻进行观察和
比较。
硅藻的形态特征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因此形态学鉴定
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分子生物学鉴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硅藻鉴定方法。
分子生
物学鉴定主要通过分析硅藻的DNA序列来进行鉴定。
硅藻的DNA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多样性,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硅藻的DNA序列来进行鉴定和分类。
分子生物学鉴定需要使用PCR扩增、DNA测序等
技术,对硅藻的DNA进行分析和比较。
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但需要具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实验技能。
总的来说,硅藻的鉴定方法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鉴定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
同时,需要不断加强硅藻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硅藻
硅藻细胞的分裂生殖
复大孢子(auxospore)
•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 到一个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 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 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
小孢子
• 小孢子是中心硅藻纲一种常见的生殖方 式。细胞核和原生质经过多次分裂,形 成8、16、32、64、128个小孢子,每 个孢子具有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 逸出,相互接合为合子,然后每个合子 萌发成新个体。
• 1(2)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 形。壳面多为圆形------------圆筛藻目 • 2(1)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 3(4)细胞长圆柱形,贯壳轴很长,具 间生带--------------------------根管藻目 • 4(3)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常 具有突起-------------盒形藻目
壳面都有哪些形状?
圆形 S型形 舟形等
带面的基本形状
长方形
长长方形:纵轴面 短长方形:横轴面 壳轴:贯两壳面的轴
纵沟(Raphe)
• 纵沟是羽纹硅藻(纲)细胞壁上的一个 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一条 纵向裂缝又称壳缝。壳缝的中央和两端 细胞壁加厚,分别称中央节和端结节。 • 具纵沟的种类可以运动。
花纹
•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 • 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 独或成条(点条纹); • 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 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 而是一条直线状; • 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孔 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 • 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 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 有些种类在壳套与相连带之间具有次级相连带 又称间生带 。 • 凡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其数目1条2条 或多条。 • 花纹形状主要有三类;鱼鳞状、环状、领状。 • 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 结构,称隔片(Sepum)。 • 隔片通常与壳面平行,隔片从细胞的一端向内 延伸或从两端向中央延伸。如果隔片一端是游 离的,称为假隔片。 • 间生带和隔片都具有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水生和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了解其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采集的藻类植物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针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蒸馏水、碘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藻类植物样本采集:在池塘、溪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注意采集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藻类。
2. 藻类植物观察:1. 取一小块藻类植物样本,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2.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样本,滴加少量蒸馏水,使样本充分展平。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繁殖方式等。
3. 藻类植物鉴定:1. 根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等,参考藻类植物分类学资料,对采集的藻类植物进行鉴定。
2. 记录鉴定结果,包括藻类植物的学名、门、纲、目、科、属、种等信息。
4. 藻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1. 对采集藻类植物的水体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水质、水温、光照、底质等。
2. 分析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观察结果:1. 观察到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藻类。
2.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如水绵、丝藻等。
3.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特殊繁殖方式,如轮藻的精囊、卵囊等。
2. 藻类植物鉴定结果:1. 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共鉴定出10种,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金藻等。
2. 其中,蓝藻门的颤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硅藻等是常见种类。
实验一 硅藻分类鉴定(一).
2 、浸制标本的鉴认:根据各类标本所在瓶号,
用吸管吸取标本少许,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
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必要时有用解剖
针轻轻地触动盖玻片,使标本翻转帮助全面了 解各类中心硅藻的形态构造,有利于鉴认。
五、实验内容
1、根据硅藻的分类系统,鉴认中心硅藻 纲常见种类(属),并将各常见属进行 比较,找出其主要特征及相间的鉴别。 2、观察中心硅藻的形态构造,在鉴认各 常见属中同时进行,重点注意细胞壁的 构造及色素体形状,数目,排列位置。
(Rhizosoleniaceae)一属 细胞长圆形。细胞两端常有突起,其上有小刺,刺常伸入 邻细胞而连成链状群体。少数单独生活间生带呈环形, 半环形或鳞片状。
(7)盒形藻属(Biddulphia Gray )
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盒形藻科 (Biddulphiaceae)
细胞面袋形,壳面两端有突起,内侧有小刺,
(10)直链藻属(Melosira): 圆筛藻目、直链藻科、直链藻属 细胞呈圆球形或圆柱形,由壳面相连成链 状或念珠状。细胞壁一般较厚,有点纹或孔纹。壳面圆形。有的种类相连带 上有一线形的环状缢缩,称环沟,两细胞之间的沟状缢入部称假环沟。有的 种类壳面具棘或刺。
(12)弯角藻属(Eucampia) 盒形藻目、脆杆藻科、弯角藻属 细胞壳面狭扁形、椭圆形,在长轴的两面 极各有一个突起,顶端截平,借此与邻近细胞突起连接为链状群体,呈折扇 状或螺旋状。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
羽纹硅藻纲
中心硅藻纲:本纲包括3个目,8个科:
1.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iales)
3.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实验一 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溺死及硅藻检验动物实验
溺死及硅藻检验动物实验目的要求:1、观察溺死过程和尸体征象。
2、掌握溺死时内脏硅藻检验的一般方法及意义。
3、判断不同水流中硅藻的区别。
实验材料:(一)实验动物:大白鼠2只(二)药品器材:1、大标本缸2个。
2、姚江的水1000ml,甬江的水1000ml。
3、浓硝酸、乙醚各一瓶。
4、酒精灯、石棉网、打火机各一个。
5、烧杯2个。
6、试管及吸管若干,载玻片若干。
7、实验小动物解剖台一个,解剖器械一套。
8、离心机一台。
实验方法、步骤:1、将姚江的水和甬江的水分别盛于大标本缸内。
2、观察大白鼠的一般情况,特别注意瞳孔、口鼻部及呼吸和肢体活动情况。
3、分别将两只大白鼠用血管钳夹住颈部分别投入姚江与甬江的水中,反复沉没,直至溺死,同时观察其反应、溺死过程。
4、同时取出大白鼠,分别进行尸体表面检验及解剖。
注意边观察边比较。
特别注意观察口鼻部情况,气管、支气管内有无泡沫性液体,肺的形状和体积,肺膜上有无出血点。
5、用蒸馏水认真清洗器械,分别取出大白鼠的肺,置于烧杯中剪碎。
6、将烧杯在酒精灯上稍加烘烤,使肺组织碎块干燥无水,并不断搅动以防炭化。
7、冷却后加3ml乙醚,搅匀后再用滴管缓缓加入浓硝酸10ml,直至组织液化呈透明的淡黄色。
8、将上述肺组织消化液分别置于4只试管,离心3000转/分×10分钟,小心吸出试管上层酸液弃入水池中,在反复加蒸馏水离心2000转/分×10分钟2~3次,小心吸出上清液弃去,留管底约两滴液体,振摇。
9、吸出管底的液体,滴于玻片凹面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片有无硅藻及其种类、形态、数量,并绘图、描述所检硅藻。
实验结果:(1)姚江(2)姚江(3)甬江(4)甬江实验分析:分析大白鼠溺死过程和尸体征象以及比较姚江和甬江硅藻的特点。
1、大白鼠在溺死过程中不断挣扎抽搐,最后死亡。
2、大白鼠死后口鼻有泡沫,解剖后可见肺部水肿,呈粉红色,有泡沫。
3、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姚江的水中溺死的大白鼠分离得到的硅藻以圆形为主,有少量的为梭形和棒状,而甬江的硅藻多为长条形,且多不规则。
生物藻类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采集、鉴定和分析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进而推测其水质状况。
实验分别对萃英山下高尔夫球场小池塘和榆中县兴隆山东山脚下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的藻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实验结果1.藻类种类组成在两个调查地点,共采集到藻类植物18种,其中浮游藻类15种,沉水藻类3种。
其中,小球藻(Chlorell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等为主要优势种。
2.藻类数量分布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地点的藻类数量差异较大。
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数量较多,沉水藻类和浮游藻类数量分别为3.2×10^5个/L和1.5×10^6个/L;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数量较少,沉水藻类和浮游藻类数量分别为1.0×10^4个/L 和2.0×10^5个/L。
3.藻类群落特征通过对藻类群落的分析,发现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优势种较多,且数量分布较为均匀。
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较少,且数量分布不均匀。
4.水质状况根据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对两个地点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高尔夫球场小池塘水质较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水质较差,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三、结论1.本次实验成功采集并鉴定了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掌握了藻类采集及鉴定、群落分析方法。
2.两个调查地点的藻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水质状况、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
3.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水质较好;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水质较差。
4.藻类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在水环境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的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水质状况。
5.为改善水质,建议对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进行水质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
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油滴:油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呈光亮透明带黄色的小球状在原生质中。
藻体细胞圆筒形,以壳面相连成丝状群体。细胞壁一般较厚,有点纹或孔纹,有
的种类壳上具横沟,有的具盖盘棘(壳面上的齿棘)。直链藻和黄丝藻有些相似,
容易混淆,注意观察直链藻丝状体断裂面和黄丝藻断裂面有何不同。
(三)识别常见的硅藻
圆筛藻目 Coscinodiscales
三、实验内容和观察方法 (一)硅藻细胞壁的观察 1.取硅藻标本浓缩液一滴,加盖玻片,以低倍镜找一个角毛藻Chaetoceros sp
之群体,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群体系有很多细胞连接而成。镜中所见者都为细胞的环面观。 细胞呈短圆柱形。细胞壁有上下两壳套合而成,每壳的壳面上有角毛两根,
自壳面的两角上伸出,群体即借邻接细胞的角毛相连而成。注意角毛的粗细、 长短、伸出的方向及角毛与角毛相连接的情形。 每壳的壳面周缘略弯曲的部分称为壳衣或壳套,与壳衣相连接和壳面垂直的 部分称相连带。上下两壳的相连带称为壳环或壳环带。注意群体中各细胞的 壳衣与壳环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此比例随种而异。 细胞与细胞间有一定形状的间隙,叫细胞间隙,不同种类其形状不同。 有的种类群体两端的细胞形态与其他细胞不同,注意观察的群体有无此现象。 角毛藻壳面观多为椭圆形,因此有两种不同的环面观,即宽环面观和狭环面 观。多数情况观察到的为宽环面观。若在盖玻片旁滴加淡水,用解剖针拨动 盖玻片,将群体转动90度即可看到狭带面。
曲壳藻属 Achnanthes
藻体细胞壳面披针形、细长椭圆形或棒形,带面弯曲,一壳凸出,具假壳缝,另一壳凹入,具壳缝,中央节明显,
极节不明显。藻体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带状群体。
4. 双壳缝目 Biraphidinales (1) 舟形藻属 Nauicula 细胞舟形、两片板状色素体两侧对称排列。注意观察壳缝及其结构。
硅藻
硅藻【摘要】硅藻是真核藻类的主要类群之一,是常见浮游植物。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藻类,属金藻门,硅藻纲,个体微小,约1-2000μm。
硅藻大多都是自养,繁殖能力强,体内储存的养分为脂肪和金藻淀粉,油类常多于淀粉,所以死后容易使水体腥臭。
当大量繁殖时可使海水变红形成“赤潮”——藻华。
地质时期硅藻残骸沉积水底,构成硅藻土。
本文主要从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生殖方式、硅藻的分类、硅藻的生态分布以及其应用和作用方面对硅藻做一个总体的了解,文章会对硅藻的作用做一个比较详尽的阐述。
1 硅藻的形态结构与特征1.1硅藻的细胞壁结构硅藻的细胞壁薄而透明,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
硅藻形态多样,但其结构基本一致。
每个细胞的壁由大小两个壳片互相套合而成,类似于肥皂盒或培养皿的形态。
上面较大的壳片为上壳,套在里面较小的壳片为下壳。
两个壳片又可以分为盖面和侧面。
上下壳的盖面分别为顶、底面,上下壳之间的侧面称为壳环或壳环带,壳面周边向侧面弯曲的部分为壳套,上下壳互相套合的壳环部分为相连带(图1-1细胞壁结构)。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中心目硅藻与羽纹目硅藻的细胞壁结构构造模式图。
图1-1 硅藻细胞壁结构 1.2 硅藻的细胞壁构造硅藻的细胞壁构造(图1-2)主要指的是硅藻所具有的壳面纹饰、纵沟、间插带。
壳面纹饰有点纹、线纹、肋纹、孔纹。
点纹包括真孔和拟孔,都可分泌胶质。
细的点纹紧密排列成为线纹,粗的点纹排列成为肋纹,孔纹为蜂窝状。
多数硅藻两壳面皆具有纵沟。
间插带是在壳面与相连带之间发育的一种环状片。
1.3 硅藻的体形及定向硅藻多数表现为单细胞,也有许多种类借由细胞分泌的胶质形成丝状体、群体,形状有纺锤体、弓形、舟形、线性、圆柱形、提琴形、新月形、圆形和椭圆形。
为了正确地观察和描述硅藻,确定了3个基本轴向,分别是长轴(纵轴)、切顶轴(短轴)、贯穿轴。
分别相当于几何坐标系中的Y 、X 、Z 轴。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 -回复
海产硅藻的分类与生态-回复海产硅藻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属于硅质浮游植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
它们以硅酸盐为主要构成物质,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对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类和生态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海产硅藻的特点和生态功能。
一、分类1. 硅藻的基本特征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其细胞壁主要由硅质构成,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根据细胞形貌和孔纹结构等特征,硅藻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群。
2. 扁形硅藻扁形硅藻是一类体型扁平、结构简单的硅藻。
其细胞壁由两片称为“防具”的硅质甲壳构成,内部含有叶状叶绿体。
扁形硅藻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海洋分类单元,如硅藻纲、网藻纲等。
3. 中高形态硅藻中高形态硅藻是一类体型相对较大且形态复杂的硅藻。
它们常以链或丝状形态存在,细胞壁由硅酸盐构成,外形多样。
这类硅藻中,一些具有菲伯蓝褪色作用的种类在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上有一定的价值。
4. 圆形硅藻圆形硅藻是一类细胞形状较为圆球状的硅藻。
它们主要以个体独立存在,并分为两种主要的分类单元:不等孔纹硅藻和等孔纹硅藻。
其中不等孔纹硅藻常以团块状存在,对浮游动物起到重要的食物基础作用。
5. 硅质甲藻硅质甲藻是一类特殊的硅藻,其细胞壁分为几个相互连接的部分。
它们适应于生活在湖泊、浅海等水域中,对水体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起到很好的吸收和沉淀作用。
二、生态1. 海产硅藻的生境海产硅藻主要生活在海洋水体中,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的表层水体和沉积物表面。
由于其对光照、温度、盐度等生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硅藻可以在不同水域中繁衍生息。
2. 硅藻的生态功能(1)初级生产者: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将碳、氮、磷等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能量来源。
(2)生态基础:硅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洋食物链的形成和稳定提供了基础。
(3)氧气产生者:硅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对维持海洋中的氧气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4)钓鱼:硅藻在海底沉积物表面残留下来的硅酸盐形成硅岩,为海洋沉积物的演化提供了媒介。
一株海洋微型硅藻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属 的藻类 , 目前对其 系统 的研究 较少 , 研究 较多的主 要是作 为饵料 的种 类 , 牟 氏角 毛藻 和纤细 角毛藻 , 如 它们是 对虾 、 海胆 、 海参等 养殖 品种 的优 质饵料 。 ]
以前对 浮游植 物 的分 类学研 究 主要依靠 形态学
手段 , 形态 学 的鉴定有 诸多不 足之处 。首 先 , 但 形态 学 的鉴 定需 要有 经验 丰 富 的专 业 工作 人 员 , 且工 而 作量 大 ; 次 , 其 生物 的形态 学特征 有 时会 因环 境的变 化而改 变 , 态学 鉴 定 无法 解 决 这 一难 题 。分 子生 形
对 这株 藻进行 了分类 鉴定 。
在海 中 的浮 游微 藻 , 胞小 , 细 细胞 壁 薄 , 多数 是 单 大
个细 胞 , 有数 个 细胞 集 成群 体 的。壳 面 呈椭 圆形 也
或 圆形 , 中间略突起 , 少数 较平坦 。壳 环 面呈 长方形 至 四角形 。壳环带 不 明显 , 毛细而 长 , 端尖 。培 角 末 养过程 中细 胞形态 常有变 化 , 细胞 中间膨大 , 角毛缩 短或 消失 , 殖 方式 一 般 为无 性 的 二分 裂 繁殖 。环 繁 境不 良时 可形 成 休 眠孢 子L 。角 毛 藻 属 耐 高 温 种 3 ]
(.中 国海 洋 大 学 海 洋 生 物 遗传 育种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东 青 岛 2 6 0 ;.莆 田 海洋 渔 业 局 莆 田 海 洋 与 渔 业 1 山 6 03 2
环 境 监 测 站 , 建 莆 田 3 10 ) 福 5 1 0
关键词 :D r NA;T ; I S 角毛藻 ; 类 分
为 2 4℃ , 明暗 时间比为 1 h" h 光照度 为 13 0I。 2 1 , 2 0 x
实验藻类鉴定一
蓝藻观察与操作
2.念珠藻属:发菜、地木耳观察 取芝麻大小旳胶质丝,做水封片,用镊子
或解剖针将胶质丝合适破碎,盖上盖片, 用手指轻压盖片,使材料均匀散开,即可 镜检。 观察外形特点:胶群体内藻丝数量与形状, 是否分枝?构成藻丝旳细胞类型:异形胞、 营养细胞、厚壁孢子。
发菜 地木耳
蓝藻观察与操作
试验二 淡水藻类植物观察 及其形态、生境特点
试验目旳
1、学习藻类旳基本采集与鉴定措施。 2、经过代表水样旳制片观察,认识淡水浮
游藻类常见种类旳形态、生存特点。 3、经过代表植物观察,认识丝状、叶状体
藻类植物旳形态、生境和生存特点。
试验材料与试验内容
1. 观察颤藻(Oscillatoria) 2. 观察念珠藻属(Nostoc):发菜、地木耳 3. 了解鱼腥藻属(Anabaena):与蕨类共生 4. 观察本部校园池塘水样藻类 5. 观察滇池水样藻类
硅藻门:小环藻、舟形藻 兰藻门:微囊藻
校园池塘
水绵
空球藻
双星藻
鼓藻
盘星藻
实球藻
栅藻
角星鼓藻
代表种类
舟形硅藻 角星鼓藻
微芒藻
盘星藻 星芒藻
盘星藻 栅藻
小环藻
针杆藻
一般等片藻(硅藻) 滇池
双星藻 滇池
水绵 常见
黄丝藻 试验中心大楼前池塘
鼓藻
硅藻赤潮 及藻类来自水华富养化 (微囊藻、裸藻 等)
▪ 2、绘出颤藻丝状体一部分,示营养细胞、死细 胞、隔离盘和藻殖段。
▪ 3、另描绘一种效果最佳旳藻类图。
试验环节安排:
1. 集中讲解(25分钟) 2. 校园采集(25分钟) 3. 对比观察、绘图 (160分钟) 4. 完毕作业 (绘制好草图,回去完毕)
第三章硅藻1
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中心硅藻纲的 孔纹基本为六角形,其结构很复杂;
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 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中轴区:
中部或偏一侧具一纵向无纹的平滑区
脆杆藻科 Fragilariaceae
四环藻属Tetracyclus 平板藻属Tabellaria 等片藻属 Diatoma 扇形藻属 Meridion 蛾眉藻属 Ceratoneis 脆杆藻属 Fragilaria 针杆藻属 Synedra
无壳缝目 Araphidiales
第三章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Nhomakorabea一 、形态结构
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硅质壁上具有排 列规则花纹。细胞壁无色、透明。细胞壁的 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 相当于盒盖;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相 当于盒底。壳面平或略呈凹凸状,壳面边缘 略有倾斜的部分,叫壳套与壳套相连,和壳 面垂直的部分,叫相连带,亦称带面。
硅藻是一类真核的具光合自养、非光合异养或 光合共生体的微小生物体 。 具有硅质的细胞壁
上壳面
环带
下壳面
端隙 壳缝 线纹 中央区 点纹
极节
壳面
带面
上壳面
环带 连结刺 下壳面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 列规则的花纹。主要 有:
点纹:为普通显微镜 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 单独或成条(点条 纹)。
3小环藻属Cyclotella
细胞圆盘形,壳面花纹分外围和中央区, 外围有向中心伸入的肋纹,肋纹有宽有窄, 少数呈点条状。中央区平滑无纹或具向心 排列的不同花纹,壳面平直或有波状起伏, 或中央部分向外鼓起.
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目的核靠近一个壳面。细胞核需经染色方清楚可见,可在盖玻片边缘加一滴稀美
蓝染色液,当美蓝液染着生活着的硅藻时,细胞核先着色。
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其形状与位置因种而异。一般羽纹硅藻目的藻类,
色素体数目少,呈片状,沿壳环排列,中心硅藻目的藻类,色素体数目多,呈小
颗粒状,多沿壳面排列。注意所观察藻类色素体的形状,数目与位置。
2.有低倍镜找一个中华盒行藻Biddulphia sinenisis Greville,然后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中华盒行藻的形状及壳衣、壳环等一般构造。细胞行状象一袋面粉,壳
面呈椭圆形,壳环面有宽、狭之分,通常镜下看到的是细胞的宽环面观呈长 方形或近方形。用解剖针拨动盖玻片,转动藻体,观察其狭环面及壳面的形 状。
(1) 星杆藻属 Asterionella
细胞呈棒状,两端常膨突且往往大小不等。细胞以一端相连形成星状、螺旋状群体。仔细观察其假壳缝。
(2) 针杆藻属 Synedra
藻体细胞壳面直线状或狭披针形,具细线纹,壳环面直线状长方形,壳面具假壳缝。细胞细长,单生或相连成放射 状群体。
3. 单壳缝目 Monoraphidinales
油滴:油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呈光亮透明带黄色的小球状在原生质中。
藻体细胞圆筒形,以壳面相连成丝状群体。细胞壁一般较厚,有点纹或孔纹,有
的种类壳上具横沟,有的具盖盘棘(壳面上的齿棘)。直链藻和黄丝藻有些相似,
容易混淆,注意观察直链藻丝状体断裂面和黄丝藻断裂面有何不同。
(三)识别常见的硅藻
圆筛藻目 Coscinodiscales
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 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硅藻门常见藻类的观察,掌握其形态构 造特征,识别常见种类并正确分类。
青海湖表层沉积物硅藻种类研究
青海湖表层沉积物硅藻种类研究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湖泊,其生态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其硅藻种类对研究青海湖生态环境有一定意义。
本文从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中提取硅藻并对其进行初步种属鉴定。
根据显微镜镜下检验,发现青海湖主要藻类主要有双菱藻属、异菱藻属、布纹藻属、双眉藻属、菱形藻属、窗纹藻属、小环藻属、舟形藻属及脆杆藻属。
标签:青海湖硅藻沉积物一、前言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坐标为36°32′~37°15′N,99°36′~100°47′E,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湖面海拔约3200m,现代湖泊面积约4200km2,流域面积约29660km2[1]。
湖盆平均水深17.9米,最大水深27米。
青海湖湖区年降水量300~400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2]。
青海湖属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
青海湖流域及周围山体岩性以变质岩、酸性岩浆岩为主,西部有碳酸岩露头出露[3]。
青海湖常见浮游生物包括35属,其中每年都出现的种类有9属,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4]。
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一种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硅藻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由于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细胞壁。
硅藻在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它们靠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
硅藻一直以来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其对水体酸碱性、盐度和营养物质浓度等非常敏感,因此常被用于水质研究。
二、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本人利用自制重力采样器采集青海湖浅层沉积物以研究青海湖表层沉积物的硅藻种类,具体采样点见图1。
图1 青海湖采样点示意图(引自徐海等,2010[2])所采集样品沉积物-水界面清晰,表明样品未受扰动,符合后续试验要求。
溺死硅藻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溺死硅藻在法医学溺死鉴定中的应用;2. 掌握酶消化法提取硅藻的技术;3. 熟悉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在硅藻鉴定中的应用;4. 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溺死硅藻鉴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溺死硅藻是溺死者肺组织中的特有成分,其鉴定对于溺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酶消化法是一种高效、简便的硅藻提取方法,通过消化肺组织,使硅藻释放出来。
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硅藻,提高鉴定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量硅藻图像数据,训练出具有较高识别率的模型,从而实现自动化硅藻鉴定。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6例溺死尸体的肺组织;2. 试剂与仪器:蛋白酶K、硅藻染色剂、显微镜、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计算机等;3. 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深度学习平台等。
四、实验方法1. 硅藻提取:将肺组织置于蛋白酶K溶液中,在37℃条件下消化1小时,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2. 硅藻染色:将上清液滴在载玻片上,加入硅藻染色剂,染色5分钟;3. 图像采集:利用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对染色后的硅藻进行图像采集;4. 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硅藻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二值化等;5. 模型训练:将预处理后的硅藻图像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利用深度学习平台对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和内部验证;6. 模型测试:将测试集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计算模型的准确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硅藻提取结果:酶消化法成功提取出6例溺死尸体肺组织中的硅藻;2. 图像处理结果:经过预处理,硅藻图像质量得到提高,有利于后续的模型训练;3. 模型训练结果:经过训练,CNN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7.65%,且模型特征提取区域即为硅藻所在区域;4. 模型测试结果:实际应用中,最佳的CNN模型对溺水尸体的硅藻检测精准率高达80%以上。
六、实验结论1. 酶消化法结合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成功提取和鉴定溺死硅藻;2. 人工智能技术在溺死硅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准确性;3.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法医学溺死鉴定,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
浅议硅藻的检验
浅议硅藻的检验硅藻:多数是水域中生存的浮游单细胞生物,少数为群体或丝状物。
硅藻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淡水、海水、陆地湿润的地方、空气及食物中普遍存在。
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全世界约有16000多种,体长一般在1μm至500μm之间。
硅藻的生活环境非常广泛,地球上凡是有水滞留的地方,小至由雨水积聚成的小水坑,大至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几乎都能见到硅藻的踪迹。
硅藻细胞壁因为抵抗力强而不易被破坏,硅质含量高者,即使用浓硫酸、浓硝酸煮沸甚至高温烧灼也不被破坏。
共同特征是细胞壁由无结晶的不易破坏的含水硅酸盐构成。
细胞壁的强弱,可因含硅量的多少而异。
细胞壁含硅多者可占细胞体重50%,少者仅占4%。
硅藻细胞形状由上下两个半壳套叠而成,上下两面称壳面,上下两个半壳侧面相互套合的部分称壳环。
根据壳面上花纹的排列可分为中心目和羽纹目,各目下又分为许多种。
海水中以中心目为多,淡水中或陆地上以羽纹目为多见。
春秋两季硅藻大量繁殖。
壳面上有辐射状对称花纹的硅藻为中心目硅藻;花纹左右对称的为羽纹目硅藻。
中心目硅藻呈圆形,少数呈三角形、多边形、桐圆形、卵圆形等,羽纹目则一般呈线形、舟形、新月形、S形、棒形等。
硅藻细胞壁因为抵抗力强而不易被破坏,硅质含量高者,即使用浓硫酸、浓硝酸煮沸甚至高温灼烧也不被破坏。
由于硅藻有此特异性,因此在尸体高度腐败时也能保持其原形,有利于溺死的诊断。
硅藻的提取原则:严防污染。
每取一个器官或组织的检材应换一副干净的器械。
检材不加任何固定剂。
注意事项:尸体解剖取材时应先腹腔后胸腔,以防止肺污染其它内脏器官。
切开腹壁后用血管钳提起皮肤,换用干净的刀剪进入腹腔。
硅藻的取样要求:一、肝脏的取样,切取约10g深部组织;二、肾脏的取样,切取约10g深部组织;三、肺脏的取样,切取约2g组织;四、骨髓的取样,取约10g骨髓组织。
现场水样提取要求:一、已知尸体入水点的,同时提取入水点和尸体发现点的水样;二、未知尸体入水点的,提取尸体发现点的水样;三、水深不足1m的取靠近底部的水样;水深超过1m的取1m以下的水样,用塑料瓶装;四、取水样数量为500ml。
硅藻生物监测和初步鉴定
Krammer & Lange-Bertalot,1988系统: 将硅藻分成 1 纲 2 目 4亚目 硅藻纲Class Bacillariophyceae 中心目 Order Centrales 圆筛藻亚目 Coscinodiscineae 根管藻亚目 Rhizosoleniineae 羽纹目 Order Pennales 无壳缝亚目 Suborder Araphidineae 具壳缝亚目 Suborder Raphidineae
5. 平板藻属 Tabellaria:带面观,具平行于壳面的纵隔膜
纵隔膜
平板藻属 Tabellaria
6. 星杆藻属 Asterionella: 常形成星状群体,壳面两端不等宽
7. 等片藻属 Diatoma:具肋纹,上下两端等宽
肋纹
8. 扇形藻属 Meridion:具肋纹,上下两端不等宽
肋纹
Radial symmetry
Rotational symmetry
Triradiate form
壳缝
中央节 Central fissure
极节Terminal fissure
纹饰
三、硅藻的演化地位
硅藻和黄藻、金藻关系密切,有的学者把它
们放在一个门: 叶绿素是 a 和 c
四、硅藻门的分类系统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一、硅藻门的主要特征:
1. 细胞壁: 除含果胶质外,含有大量的硅质 上壳 下壳 壳面 带面 壳缝 上壳缝 下壳缝 中央节 极节 纹饰
1. 极节 2. 壳缝 3. 中央节 4. 带面 5. 壳面 6. 环带
二、硅藻鉴定特征:
群体形态
连状连接
具胶质柄
壳面形态
扇形藻属 Meridion
03硅藻
三、硅藻的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auxospore
硅藻进行多次分裂之后,细胞体积变小,此时细胞产生复大孢子,使细胞 恢复原始大小,但并不都是细胞复大产生。复大孢子的产生分为有性和无 性两种方式,无性方式是直接由营养细胞膨大而成,有性方式是有两个母 细胞分别产生2个配子,彼此成对结合形成两个复大孢子,复大孢子萌发形 成新的细胞
三 个 轴 三 个 面
纵轴(长、顶):壳面中央的纵线 横轴(短、切顶):壳面中央的横线
2、细胞方位
冠壳轴(壳环轴):上、下壳面中心点的相连线
壳面:由纵轴和横轴形成上、下壳面,中心硅藻类壳面呈辐射对称, 羽纹硅藻类,壳面一般细长,呈两侧对称
长轴带面:纵轴、贯壳轴形成长轴带面,带面(壳环面)一般为长方 形、方形或楔形等 短轴带面:横轴、贯壳轴形成短轴带面
(二)羽纹硅藻纲Pennat形、新月形、 弓形、“S”形或棒形,细胞表面没有刺毛和突 起。花纹为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壳缝、 假壳缝或管壳缝。
1 (2)细胞壳面无壳缝或具假壳缝-------------无壳缝目Araphidiales 2 (1)细胞壳面具壳缝
双尾藻属Ditylum
壳面中央,有一条粗 直中空的长刺,壳 面四周有很多小刺, 单生个体,环面随
间生带的多少而有
长短。适温广,世 界种
四棘藻属Atthetas
壳面中部凹入,两端各有两根粗长的刺状 突起,细胞壁极薄。
三角藻属Triceratium
壳面中部不凹入,单细胞或以突起相连成短链。壳面三角形、 四角形或多角形。壳面有排列整齐的六角形孔纹。
斜锥形突起,贯壳轴很长,并有很多间生纹。
常见种属:根管藻属
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角毛藻属(Chaetoceros) 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盒形藻科 (Biddulphiaceae) ▪ 细胞短圆柱形,细胞借角毛与邻胞交接而成链状群体或
靠壳面连成群体,少数种类为单细胞。
▪ 细胞四隅具长角毛
(6)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根管藻科
9、几内亚藻属() 单细胞或组成链状群体。细胞呈长圆柱形,断面椭圆形至圆形,扁平或
略凸,或十分伸长呈圆锥形突起,其末端具刺,刺常伸入邻胞而连成链状。 细胞壁薄,有排列规则的点纹。壳环面长。间生带呈环形,半环形或鳞片 状。
六、作业
1、写出观察鉴认的中心硅藻纲各属特征(附形 态构造)。
2、绘图: (1)圆筛藻;(2)骨条藻; 3、总结实验体会。
小环藻
(2)骨条藻属(Skeletonema) :细胞呈透镜形,圆柱形或
球形,壳缘着生1圈细刺与壳环轴平行,并与邻胞的对应刺相 接,构成直的长链。细胞间隙长或短,刺内有细管,壳套上的 细纹平行与壳环轴,色素体1-10个。有10种,均海产,我国仅 有一种:中肋骨条藻,广温广盐种。
(3)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实验一 硅藻分类鉴定(一) 中心硅藻纲——1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巩固课堂讲授知识,进一步掌握中心硅藻纲的 形态构造及分类知识。
二、实验材料
❖中心硅藻纲各常见种类的浸制标本及制 片标本。
三、实验用器和工具
❖显微镜、烧杯、液管、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擦镜纸、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
❖1、封片标本的鉴认:将封片标本置于显微镜 和载物台上,
❖2、观察中心硅藻的形态构造,在鉴认各 常见属中同时进行,重点注意细胞壁的 构造及色素体形状,数目,排列位置。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 羽纹硅藻纲
❖ 中心硅藻纲:本纲包括3个目,8个科: ❖ 1.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 2.盒形藻目 (Biddulphiales) ❖ 3.根管藻目(Rhizosoleniales)
(8)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单细胞。
细胞为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 射出肋,有支持翼状突及有利漂浮的作用。
(9)双尾藻属(Ditylum) 盒形藻目、盒形藻科、双尾藻属 单细胞,细胞呈三角形、柱形、四角柱形 或圆柱形。壳面中央有一条粗而直中空的长刺,和贯壳轴平行,有的种类在 壳面四周有许多小刺。壳环面的长短随间生带多少而改变。细胞壁薄,花纹 不明显。 。
园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细胞一般圆盘形,壳面圆形,壳面花纹呈孔纹,明显而排列 较均匀,有时边缘具小刺。色素体小而多。单独生活
(4)辐杆藻属Bacteriastrum:细胞圆柱形,壳面扁平,壳圈
射出一圈刺毛和壳环轴平行,然后与邻胞相连,并和壳环轴垂 直,而四周射出一定距离后仍分为2支。壳面观,刺毛呈“Y” 形,由壳周射出。一端的末端刺毛与另一端的末端刺毛呈圆形, 略粗,伸出后并轻弯。胞间隙小。 11种,全海产
实验一 硅藻类常见种的观察(一)
1.小环藻
2.骨条藻
19
3.圆筛藻
4
4.辐杆藻
4
5.角毛藻
4
6.根管藻
4
7.盒形藻
4
8.漂流藻
4
9.双尾藻
13
10.直链藻
9
11.弯角藻
13
12.几内亚藻
12
(1)小环藻属(Cyclotella):细胞圆盘形,壳面花纹分为外
围和中央区,外围有向中心伸入的肋纹,少数成点纹,或杂本所在瓶号, 用吸管吸取标本少许,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 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必要时有用解剖 针轻轻地触动盖玻片,使标本翻转帮助全面了 解各类中心硅藻的形态构造,有利于鉴认。
五、实验内容
❖1、根据硅藻的分类系统,鉴认中心硅藻 纲常见种类(属),并将各常见属进行 比较,找出其主要特征及相间的鉴别。
(Rhizosoleniaceae)一属
细胞长圆形。细胞两端常有突起,其上有小刺,刺常伸入 邻细胞而连成链状群体。少数单独生活间生带呈环形, 半环形或鳞片状。
(7)盒形藻属(Biddulphia Gray )
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盒形藻科 (Biddulphiaceae) 细胞面袋形,壳面两端有突起,内侧有小刺, 单独或群体生活
(10)直链藻属(Melosira): 圆筛藻目、直链藻科、直链藻属 细胞呈圆球形或圆柱形,由壳面相连成链 状或念珠状。细胞壁一般较厚,有点纹或孔纹。壳面圆形。有的种类相连带 上有一线形的环状缢缩,称环沟,两细胞之间的沟状缢入部称假环沟。有的 种类壳面具棘或刺。
(12)弯角藻属(Eucampia) 盒形藻目、脆杆藻科、弯角藻属 细胞壳面狭扁形、椭圆形,在长轴的两面 极各有一个突起,顶端截平,借此与邻近细胞突起连接为链状群体,呈折扇 状或螺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