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群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思考

摘要

本文通过对志愿服务的内涵特点进行剖析,聚焦大学生群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思考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途径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对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区的作用。

关键词

志愿服务大学生社区和谐发展

一、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点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宗教及政治背景,愿意贡献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是在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曾经给出过这样的评价:“志愿者、志愿组织和志愿行为的产生及蓬勃发展是出于全球化时代下人们这样一种更加强烈的合作需要。”

“团结、互助、友爱、进步”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也是志愿服务开展的行动纲领。“奉献”是前提,“友爱”是基础,“互助”是途径,“进步”是目的,在这八个字的引领下,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在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1.志愿性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品质

志愿服务的核心品质就是“志愿”二字,也可以理解为体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志愿者的品质。志愿服务不同于为谋生计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于为获取报酬而付出的劳动。志愿服务是作为社会人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是对现代公

民文明意识、道德观念提出的要求。

2.公益性是志愿服务的价值体现

很多人把志愿服务简单的理解为乐善好施,也有人把志愿服务看成是高唱凯歌,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局限性的。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更不是只作表面文章的政绩工程,志愿服务不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却高于法律既定的义务,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奉献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文明前进的责任,志愿服务让参与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是“助人”,也是“自助”,是整体受益的行为,是志愿服务的价值追求。志愿服务的这种公益性正是其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3.组织性是志愿服务开展的基本保证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健全完整的组织体系,离不开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管理机构、行动指导中心、各类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社团等组织形式,搭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网络框架。通过立项、调研、实施、评价等过程环环相扣,使志愿者的管理更加规范,使用更加有效,有力地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开展和良性发展。

二、承担责任、延伸触角——志愿服务的主体及内容

志愿服务的主体是人,本文将研究的主体范围缩小至大学生群体,重点探讨年轻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2006年12月5日是第21个国际志愿者日,而大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996年的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上千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大会提供了多项服务。进入21世纪,大学生

志愿者的工作范围更宽更广,除了一些日常性的服务工作外,更在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甚高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伴随着志愿者团队的成长,志愿服务也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调查显示(图1)参与社区服务、义务家教、自发的捐助帮困等等,都成为大学生们经常性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

1.在各类大型活动和突发任务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各类大型赛会相继举行,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到F1国际大奖赛,从APEC会议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这些大型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生涩起步迅速成长,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近10万名志愿者,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计划培训的志愿者数量预计将达到40万名。

大学生志愿者被安排在大型活动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最初大学生们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大学生对自身要求的提高,随着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对志愿者招募、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现在很多技术性的岗位上也有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比如F1国际大奖赛上海站的第一次比赛中,就启用远洋专业的大学生来担任赛道助理裁判,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任劳任怨而且熟悉旗语,圆满完成了裁判任务。

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赠也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形式.2006 年12月上海市血库血源告急,消息通过媒体发布后青年学生纷纷挽袖献血,短短三天就缓解了医疗部门的用血紧缺情况。来自新疆的大学生别尔得别克,2003年加入中华骨髓

库,得知配对成功的消息后他激动得说:“终于等到了”,他成为全国首例哈萨克族捐赠骨髓者。

2.以智力帮困为主的志愿服务

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研究生支教团、赴滇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进社区等志愿服务项目,都是青年人以知识和智慧帮助他人、服务他人。大学生在思想认识、知识结构、文化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以智力帮困为主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是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

大学假期为这类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从1996年开展至今已经11年了,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提供教育、医疗、农科等方面的服务已经成为一项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2006年暑期“三下乡”团队达到了214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多达3000余名。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大学生支教服务团、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

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逾万名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踏上了服务西部的征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西部地区的发展默默奉献。

3.长期开展的社区公益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首创于天津,1996年开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将志愿者服务引向了广泛的城乡社区中。比如大学生和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结对,“一对一”开展的义务家教、同伴教育等形式服务社区建设。目前,以社团、班级、党团支部等大学生基层组织为单位,和社区建立长期的服务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公益服务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2003年,沪上某高校的优秀学生培养实体“华英苑”和上海市打浦桥街道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者“大手牵小手”与街道的初中男生结对,开展男童人生发展导航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