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汇编
医疗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3a6e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d.png)
医疗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制度1. 概述医疗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制度旨在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的各类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仪器、设备和器具等。
2. 负责部门和人员(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执行和监督本制度;(2)医疗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3)各科室的责任人配合设备管理员完成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3. 巡检工作(1)定期巡检:设备管理员按照巡检计划,定期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巡检。
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安全标志、电源线等的正常运行情况,设备按钮、指示器、仪表等是否完好,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噪音和异味等。
(2)随机巡检:设备管理员可以不定期进行随机巡检,以确保设备在日常运行中的正常使用情况。
随机巡检不被告知的设备,评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3)巡检记录:设备管理员应及时记录巡检情况,包括所巡检设备的名称、型号、巡检日期、巡检人员、巡检结果等信息。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4. 维护保养工作(1)定期保养:设备管理员应按照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润滑、校准等。
设备管理员须使用规定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正确使用保养工具和设备。
(2)不定期保养: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例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修复和保养。
(3)保养记录:设备管理员应及时记录保养情况,包括设备的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如需更换部件或进行大修,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协调维修工作。
5. 维修工作(1)维修需求识别: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维修。
如无法判断或需要技术支持时,应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维修流程:设备管理员应根据维修流程,联系设备管理部门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维修过程中,设备管理员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技术人员,并定期跟进维修进度。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巡检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巡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7bc6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8.png)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巡检制度一、维修制度1.1维修组织机构:医院设立维修科,由专业的维修人员组成,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
1.2维修工作内容:(1)接受设备故障报修: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医院工作人员、医生或护士需及时向维修科报修,维修科应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维修现场。
(2)故障排查与维修: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并及时维修。
对于无法修复的设备,需及时申请更换或采购新设备。
(3)设备记录与维修档案:维修科需对每台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维修档案,包括设备名称、故障情况、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等信息。
二、保养制度2.1保养组织机构:医院设立保养科,由专业的保养人员组成,负责医疗设备的定期保养工作。
2.2保养工作内容:(1)设备保养计划:保养科应制定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周期及保养内容,制定保养项目清单。
(2)定期保养工作:保养人员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包括清洁、调校、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寿命延长。
(3)设备保养记录:保养科需对每次设备保养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3.1巡检组织机构:医院设立巡检科,由专业的巡检人员组成,负责医疗设备的定期巡检工作。
3.2巡检工作内容:(1)巡检计划:巡检科应制定医疗设备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周期和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部件完整性和功能是否正常等巡检内容。
(2)定期巡检工作:巡检人员按照巡检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巡检,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问题。
(3)巡检记录:巡检科需对每次设备巡检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巡检日期、巡检内容、巡检人员等信息。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巡检制度是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而建立的重要制度。
通过科学的维修、保养、巡检工作,可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与巡检制度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与巡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f85d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7.png)
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与巡检制度1. 总则为确保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医疗质量和工作安全,提高服务水平,订立本规章制度。
2. 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2.1 医院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及维护和修理设备。
2.2 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应订立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包含日常巡检、防备性维护、定期检修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 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和修理保养记录、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等,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数据。
3. 设备巡检管理3.1 每个科室设立设备巡检责任人,由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指定并培训。
3.2 设备巡检责任人应依照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巡检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
3.3设备巡检责任人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报告,并搭配维护和修理工作。
4. 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流程4.1 员工如发现设备显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向设备巡检责任人报告。
4.2 设备巡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快速评估设备的损坏情况,并决议是否需要维护和修理保养。
如需要,应及时通知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
4.3 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收到通知后,应依据情况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检修维护。
对于紧急情况,应采取紧急措施,确保设备能够恢复正常使用。
4.4 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在维护和修理保养过程中,应依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保证维护和修理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如遇到设备无法修复的情况,应及时汇报并申请更换设备。
4.5 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完成设备维护和修理后,应进行测试和验收,并将维护和修理情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5. 设备保养计划5.1 医院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部门应依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情况,订立合理的设备保养计划。
5.2 设备保养计划应包含设备的巡检周期、保养内容、保养方法等,并依据设备的不同分类订立相应的计划。
医学装备巡检维护制度
![医学装备巡检维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ffe6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2.png)
为加强医学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依据《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按照医院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学装备科负责全院医学装备的巡检维护工作。
二、维护人员应定期到科室进行巡检(即一级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消除故障隐患。
巡检主要包括查看设备的外观、部件、电源等,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
对医学装备应每月进行一次巡检。
三、应积极开展预防性维护(即二级保养),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保障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院实际情况制订。
预防性维护主要应包括内部除尘,检查设备的主体部件是否存在故障现象,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及时更换零部件等。
四、定期收集汇总医学装备使用科室的日常使用维护记
录。
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维护技术人员例会,讨论、分析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医疗设备巡检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08e4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5.png)
医疗设备巡检维护和修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加强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的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试验室设备等。
第二章巡检管理第三条巡检责任1.医疗设备科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设备的定期巡检工作,建立巡检计划并确保定时完成。
2.各临床科室内设立特地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医疗设备科。
第四条巡检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明显磕碰、锈蚀等情况。
2.设备电源: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接通,电压是否稳定。
3.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开关机、调整等功能是否正常。
4.设备操作:检查设备各项操作是否符合要求,如按键是否灵敏、显示是否清楚等。
5.设备安全: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善,如警报装置、紧急停机按钮等是否正常。
第五条巡检记录1.巡检人员应依照规定的巡检内容进行巡检,并记录巡检结果。
2.巡检记录应包含巡检日期、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和巡检结果等信息。
3.巡检记录应及时上报医疗设备科,并保存备查。
第六条异常处理1.巡检人员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刻上报医疗设备科。
2.医疗设备科收到异常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3.维护和修理人员修复设备后,应进行功能测试,并填写维护和修理记录。
第三章维护和修理管理第七条维护和修理责任1.医疗设备科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建立维护和修理计划并确保定时完成。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及时处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维护和修理流程1.维护和修理人员接到维护和修理任务后,应及时到达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要求进行维护和修理操作。
3.维护和修理人员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维护和修理操作规范。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ca27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0.png)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财产之一,对于医院来说,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保养、维修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更能保证医疗安全。
本文将介绍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巡检制度巡检内容医疗设备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外观、配件、电器设备、硬件设备、软件设备。
下面分别介绍:1.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观的整体情况,是否有严重的变形、磨损、划痕或细小碎片等,以及电缆、连接线等的连通性是否良好,还要注意插销、螺丝等紧固件是否完好。
2.配件:检查设备是否齐全,并测试配件与主体之间的联通性以保证完整性。
3.电器设备:检查设备电源、电线、插头、插座等设备系统能否正常通电,是否存在漏电或其他电器故障。
4.硬件设备:检查设备屏幕、键盘、鼠标、读卡器、打印机、扫描器等外部设备能否正常工作。
5.软件设备:检查设备软件版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浏览器等是否为最新,设备的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巡检周期医疗设备巡检周期根据设备类别、设备重要性、规范要求、经济因素和现场观察确定。
一般来说,高风险设备(如生命支持设备)每周进行巡检,中等风险的设备(如医疗诊断设备)每月进行巡检,低风险的设备(如办公用品设备)每季度进行巡检。
特殊设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制度规范制定巡检周期。
巡检人员医疗设备的巡检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巡检人员一般是设备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他们应该经过培训,并严格遵守制度要求,做好巡检记录。
保养制度保养内容医疗设备保养的内容是针对设备的不同维护需求进行的。
根据设备不同的维护要求、技术需求、设备使用时间等因素确定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清洁和消毒保养:根据制定的保养计划,对设备及其配件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保持设备的清洁状态。
2.润滑保养:对有润滑部件的设备进行润滑和防锈处理,以保护机器故障的发生,提高机器性能。
3.调试保养:对设备进行校准、检测和测试,如检测仪器准确性、精度、稳定性等,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0ac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png)
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1. 前言为了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订立本制度。
2. 维护与检修责任2.1 医院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2.2 各科室负责所属设备的日常保养、使用和设备故障的及时报修。
3. 设备维护计划3.1 设备维护部门应依据设备的类型、功能、运行时间等因素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3.2 维护计划包含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护和修理和更换部件的计划等内容。
3.3 维护计划应提前通知各科室,科室需搭配协调,确保维护计划的顺利进行。
4. 日常维护与保养4.1 科室应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定,对所属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清洁。
4.2 科室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4.3 科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日志,定期记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4.4 设备维护部门应供应科室所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和修理培训,确保科室人员具备基本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本领。
5. 设备故障报修5.1 科室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向设备维护部门报修。
5.2 设备维护部门收到故障报修后,应快速响应并派人前往处理。
5.3 设备维护部门应建立设备故障管理系统,记录故障报修的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及时向科室反馈修复进度。
6. 防备性维护6.1 设备维护部门应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运行时间和厂家建议,订立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
6.2 定期维护包含设备的检查、清洁、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6.3 定期维护应按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7. 检修与维护和修理7.1 设备维护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必需的维护和修理。
7.2 设备检修和维护和修理期间,设备维护部门应供应替代设备或其他解决方案,确保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
7.3 检修和维护和修理工作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遵从相关维护和修理标准和操作规程。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7dc6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6.png)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制度1.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规范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医疗仪器、医疗设备以及相关辅佑襄助设备等。
2. 负责部门和人员2.1 负责部门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工作。
2.2 负责人员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
同时,各科室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医疗设备的日常巡检,并帮助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
3. 巡检管理3.1 巡检内容依据医疗设备的使用频次和紧要程度,订立巡检计划,其中包含:—设备电源、接地及线缆的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设备外观及标识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设备输入输出的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连接和通信;—设备功能性能的检查,包含仪表校准、功能测试等,确保设备功能正常;—设备配件和耗材的检查,确保充分并符合要求。
3.2 巡检频率医疗设备的巡检频率应依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订立,一般分为日常巡检、定期巡检和定期校准。
•日常巡检: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每天对设备进行外观、基本功能的检查,并记录在巡检日志中。
•定期巡检: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使用频次和紧要程度,订立定期巡检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校准: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科学标准,订立设备的定期校准计划,确保设备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3.3 巡检记录与整改巡检人员应依照巡检计划进行巡检,并及时记录巡检结果。
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和缺陷,应立刻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依照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整改。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响应巡检报告,订立相应的处理措施,跟进和督促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巡检记录中。
4. 维护和修理保养管理4.1 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巡检记录和厂商要求,订立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包含维保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方法等。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ae285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3.png)
医疗设备巡检和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和修理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能,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章巡检管理第一节设备巡检目的1.确保医疗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发现设备故障、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避开对患者的健康带来风险。
3.检查设备的标志、警示灯等是否正常,防止设备误操作或安全隐患。
第二节巡检范围和周期1.巡检范围:全部医院内的医疗设备。
2.巡检周期:依据设备的类型和紧要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具体周期由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厂商的要求、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和修理历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第三节巡检内容和方法1.巡检内容:–设备的外观和清洁情况;–设备的标志、警示灯是否完好;–设备的电源、连接线等是否正常;–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设备的配件是否齐全;–设备的日志和维护和修理记录是否完整。
2.巡检方法:–依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订立巡检计划,并落实到各科室;–巡检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的专职巡检人员或科室内指定的责任人执行;–巡检人员需做好登记记录,及时上报巡检情况和发现的异常问题。
第四节巡检记录和报告1.巡检记录:–巡检人员应依照巡检计划进行巡检,并将巡检情况认真记录在巡检表中;–巡检表包含但不限于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异常情况等。
2.巡检报告:–巡检人员应将巡检表报告及时提交到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分析巡检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设备,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科室。
第三章维护和修理管理第一节设备维护和修理目的1.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供应良好的医疗服务。
2.及时修复设备故障,避开影响患者的治疗和诊断。
3.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修理本钱。
第二节维护和修理责任和权限1.维护和修理责任:–设备使用科室负责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包含设备的清洁、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巡检、维护和大修。
医疗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d710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d.png)
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制度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
第三条责任主体医院设备科是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
各临床科室应搭配设备科的工作。
第四条安全原则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需依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二章设备保养第五条保养内容1.每台医疗设备都应有特地的保养计划,包含常规保养、定期保养和季度保养等,具体保养内容由设备科订立。
2.保养内容包含设备的清洁、消毒、润滑、校准、检查等工作。
第六条保养人员1.保养工作由设备科的专业人员或具备相关技能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
保养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2.保养工作必需采取双人操作制度,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保养记录1.每次保养工作完成后,保养人员必需填写保养记录表,并自动上报给设备科。
2.保养记录表应包含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签名等紧要信息。
第八条保养周期1.不同的医疗设备依据其类型、规格和使用频率等因素,设备科应订立相应的保养周期。
2.定期保养和季度保养应采取计划、预约的方式进行,以确保保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废弃设备处理设备科应订立废弃设备的处理程序,包含设备报废、设备退役、安全处理等,确保废弃设备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三章设备维护和修理第十条维护和修理要求1.医疗设备显现故障时,设备科应及时响应并派人进行维护和修理。
2.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需依照设备科订立的维护和修理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维护和修理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维护和修理人员1.维护和修理工作由设备科的专业人员或具备相关技能的工作人员负责进行。
维护和修理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c710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8.png)
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的医疗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以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该制度适用于全部医院内的医疗设备。
2. 负责部门医院设立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医院内的全部医疗设备。
该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其中包含设备维护和修理工程师、维护和修理技术员等。
3. 设备维护和保养3.1 设备台账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情况,包含维护和修理时间、维护和修理内容、费用等。
3.2 维护计划依据设备使用情况,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订立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设备定时得到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3.3 定期维护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操作准确、安全可靠,并记录维护时间和内容。
3.4 防备性维护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设备进行防备性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显现故障并影响正常使用。
防备性维护应依据设备的特性和厂家建议进行,并记录维护时间和内容。
3.5 库存备件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建立合理的备件库存,确保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所需备件的及时供应。
备件的采购应符合医院的采购程序,并记录备件的使用和库存情况。
4. 设备故障处理4.1 故障报修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向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报修,并供应认真的故障描述。
4.2 优先级分类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依据设备故障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故障报修进行优先级分类,并依照优先级进行处理。
4.3 故障处理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及时派遣维护和修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
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维护和修理经验,确保故障得到正确解决。
4.4 故障记录和分析医疗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部门应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认真记录,并进行故障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6篇)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4510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f.png)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6篇)》,快快拿去用吧!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1、职责1、1全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信息设备管理部负责和承担。
1、2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应有专人保管、操作人员人,该保管、操作人员要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每天的清洁除尘,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经验证无误后可开机使用。
其他仪器的操作人员对使用的仪器也要做一级保养工作,科室设备负责人要经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信息管理部。
1、3设备信息管理部主任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设备各级维护和保养工作。
设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4设备信息管理部定期(2次/年)对全院的医疗设备(主要是急救设备及重要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记录巡查结果,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或设备负责人确认签字后交设备信息管理部保管。
1、5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医疗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临床使用科室有医疗设备需要维修,及时上报设备信息管理部,维修人员要尽快组织力量检修或请厂商维修,修理完毕,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告知使用科室。
1、6凡大型贵重设备和急救设备尽量与供应商签订保修或保养合同,厂商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临床工作顺利进行。
1、7每年年底针对使用科室操作人员及科室设备负责人的保养状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有关职能科室。
对厂商技术人员保养状况也进行考核。
2工作流程2、1使用科室的重要设备(包括急救设备及大型贵重设备)及常规设备应由保管、操作人员对仪器实行一级保养,即每天的清洁除尘,机械运转应按时润滑,开机前检查各种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经验证无误后可开机使用。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5ea9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f.png)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一、引言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做好医疗设备的巡检、保养和维修工作至关重要。
本制度对医疗设备的巡检、保养和维修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巡检工作1.巡检内容1.1对医疗设备进行常规巡检,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开关是否灵活,显示屏是否工作正常等。
1.2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巡检,检查电源接地是否良好,电线是否损坏,电缆连接是否松动等。
1.3对设备的仪器仪表进行巡检,检查显示是否准确,控制按钮是否敏感等。
1.4对设备的传感器和电机进行巡检,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电机是否运转平稳等。
2.巡检频率2.1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巡检。
2.2对于需要短时间运行的设备,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巡检。
3.巡检记录3.1巡检人员需填写巡检记录,包括巡检时间、巡检内容和巡检结果。
3.2对于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上报到设备管理部门。
三、保养工作1.保养内容1.1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整洁。
1.2对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洗,清除设备内部的灰尘和杂物。
1.3对设备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确保设备的运转顺畅。
1.4对设备的耗材进行更换,如电池、灯泡等。
2.保养频率2.1对于经常使用的设备,每月进行一次保养。
2.2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保养。
3.保养记录3.1保养人员需填写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结果。
3.2对于保养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上报到设备管理部门。
四、维修工作1.维修内容1.1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需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故障的排查、故障的修复和设备的调试。
2.维修流程2.1用户发现设备故障后,需立即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2设备管理部门收到故障报告后,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3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报告,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2.4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需进行设备的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医疗设备巡检与维修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巡检与维修保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d5f3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9.png)
医疗设备巡检与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医院内各类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订立本医疗设备巡检与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类医疗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修理保养等工作。
第三条医疗设备的巡检与维护和修理保养应依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及时维护和修理。
第四条医疗设备巡检与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帮助完成。
第二章巡检管理第五条医疗设备巡检应依据设备的使用频率、紧要性等因素订立巡检周期,并订立巡检计划。
第六条设备巡检人员应熟识所负责设备的结构、操作、维护和修理保养等技术要求,并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证书。
第七条设备巡检人员应依照巡检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功能、性能等,并填写设备巡检记录。
设备巡检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第九条设备巡检记录应认真记录设备的巡检情况,包含设备编号、巡检时间、巡检人员、设备状态等信息,并及时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第十条依据设备巡检记录中的问题及时订立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并进行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
第三章维护和修理保养第十一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明确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建立维护和修理保养档案。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水平的维护和修理人员负责,并保证维护和修理人员持有有效的维护和修理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维护和修理保养人员应依照维护和修理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工作应依照包含防备性维护和修理保养、故障修复、设备更换等方面的维护和修理保养措施开展。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维护和修理工具和料子,并依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维护和修理保养过程中,如发现无法修复的设备问题,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及时更换设备。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完成后,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填写维护和修理保养记录,并报送设备管理部门存档。
医院设备保养检修管理制度
![医院设备保养检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c99a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0.png)
医院设备保养检修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全部医院工作人员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要求和流程。
2. 责任与义务2.1 医院设备部门负责订立设备保养和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2.2 各科室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2.3 医院工作人员应遵守设备使用规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设备部门。
3. 设备保养3.1 设备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防备性保养两种方式。
3.2 定期保养由设备部门负责,具体保养计划由设备部门依据设备厂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订立。
3.3 各科室负责日常设备保养工作,包含设备的日常清洁、消毒、润滑和表面检查。
同时,负责定期更换设备附件和易损件。
3.4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科室的设备保养进行检查,确保保养工作的质量和及时性。
4. 设备检修4.1 设备检修工作由设备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检修计划由设备部门依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厂商要求订立。
4.2 各科室负责设备故障的报告和帮助设备部门进行检修。
4.3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包含设备的内部清洁、调整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4.4 设备检修期间,设备部门应供应备用设备,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5. 设备故障处理5.1 医院工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立刻报告设备部门。
5.2 设备部门应及时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理。
5.3 对于严重故障无法及时修复的设备,设备部门应尽快供应备用设备或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
6. 设备使用培训6.1 医院工作人员在使用新设备前必需经过设备部门的培训和考核。
6.2 设备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医院工作人员娴熟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6.3 医院新员工进入职位前,必需通过设备使用培训,并依据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7. 设备档案管理7.1 设备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医院设备档案,包含设备购置合同、技术参数、运行记录等。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本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ee24b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第三条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结合”的原则,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二章维修保养范围第四条本制度所涉及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1. X线诊断设备:如X光机、CT、MRI等;2. 超声诊断设备:如B超、彩色多普勒等;3. 内窥镜设备:如胃镜、肠镜等;4. 体外诊断设备:如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5. 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机、心脏监护仪等;6. 手术室设备:如麻醉机、高频电刀等;7. 其他重要医疗设备。
第三章维修保养责任第五条医学工程部门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第六条医学工程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维修保养团队,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
第七条使用科室应配合医学工程部门做好设备的使用培训和日常维护工作。
第四章维修保养流程第八条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流程如下:1. 日常保养:设备使用后,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定期保养: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定期进行保养;3. 故障排除: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医学工程部门,并由维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4. 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应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包括故障现象、维修方法、更换零件等;5. 保养记录:医学工程部门应建立设备保养档案,记录设备保养情况。
第五章维修保养标准第九条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如下:1. 设备外观清洁,无明显污渍、锈蚀;2. 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松动;3. 传动机构润滑良好,无异常噪音;4. 电气线路无破损,绝缘良好;5. 设备运行平稳,无异常震动;6. 设备功能正常,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第六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医学工程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疗设备维护与维修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与维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9d5c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6.png)
医疗设备维护与维护和修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维护和修理工作,全部医院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医疗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医用计算机、监护仪器、手术设备、影像设备、试验室设备等。
第二章设备维护工作第四条设备维护工作包含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
第五条定期维护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依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制造商要求,订立维护计划和维护周期,确保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第六条日常维护由科室设备管理员负责。
设备管理员负责每日设备的巡查和保养,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七条科室设备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维护技能和知识,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八条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需遵从以下原则: 1. 确保设备在停用状态下进行维护; 2. 依据设备维护手册和制造商供应的维护和修理方案进行操作; 3. 维护过程中,必需使用合适的工具和维护和修理料子,严禁使用不合格件和配件; 4. 维护完毕后,必需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第三章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第九条设备故障由科室设备管理员及时报修到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技能培训,确保维护和修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技能和知识。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必需符合以下要求: 1. 依据设备维护和修理手册和制造商供应的维护和修理方案进行操作; 2. 维护和修理人员必需严格依照维护和修理流程进行维护和修理,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3. 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必需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设备,并注意个人防护; 4. 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必需进行设备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及维护和修理记录,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供应参考依据。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合集五篇)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4da23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4.png)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合集五篇)第一篇: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为使我院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清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一、范围1.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供氧及呼叫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二、工作职责与保养1.保养维护人员(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机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对使用部门的清洁保养实施情形的检查。
(7)建立各项设备档案。
(8)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9)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10)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11)会同办公室定期盘点使用部门设备。
2.设备操作人员(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清洁保养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5)设备改善建议及报告研究如何提高利用率。
3.设备保养规范+(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应该做到:班前检查:开机前应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规范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操作设备。
班后清理:下班前,彻底清洁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整理工具使之摆放整齐。
设备维修人员每月月底收齐《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建立档案保管。
(2)二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并由设备使用主管核实验收签字。
医疗设备维护与定期检修制度
![医疗设备维护与定期检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5b9c5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d.png)
医疗设备维护与定期检修制度一、目的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正常治疗和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设备的维护与定期检修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各科室的医疗设备。
三、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订立设备维护与定期检修计划,协调各科室的设备维护工作,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记录和维护和修理记录。
2. 各科室各科室负责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依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搭配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3. 医院管理负责人医院管理负责人负责对设备管理部门和各科室进行考核,确保设备维护与定期检修工作的落实。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类型、性能以及使用情况,订立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明确维护的周期和方法,并进行备案。
2. 日常维护各科室的工作人员须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包含但不限于清洁、消毒、校准、润滑等工作。
3. 设备保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设备备件管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备件的管理,确保备件的数量充分,及时更换损坏和老化的备件。
5. 维护和修理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和各科室应建立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记录,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维护和修理结果,以便后续的排查和分析。
五、设备定期检修1. 定期检修计划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的类型、性能以及使用情况,订立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明确检修的周期和方法,并进行备案。
2. 定期检修内容定期检修包含但不限于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测、电气安全检查、性能指标测试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定期检修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和各科室应定期记录设备的检修情况,包含检修的时间、内容、结果等信息,并进行归档保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重要工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运用,维修维护工作变的日趋重要。
为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经费结构、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
巡检要求:
一、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保养。
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部门)(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血液净化)进行科室(部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二、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
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水电气路进行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三、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
维修人员立即响应,单独重点巡检。
实行分级保养:
一、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进行机器表面污渍的清洁、机械部分的紧固和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
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
二、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部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
三、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
四、重点科室(部门)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
对抢救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五、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
以不影响科室(部门)正常工作为原则,手术室主要集中在周末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重症医学科、急诊室及产房以设备空闲时轮流对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在案。
六、对一些维修保养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备件来源困难的设
备由厂家或维修站提供维修和零配件服务,并通过签订的保修合同来降低费用。
设备科维修人员监督保养过程,并登记。
维修要求:
一、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由设备科维修组负责。
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厂家,如未按维修协议及时处理,要按协议条款追究对方相应责任。
放射科、检验科等专科设备可由聘请专业维修人员协助维修。
二、维修组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部门)检修医疗设备并协助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设备及器械性能,提高使用水平和维护保养水平,以减少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损坏。
科室(部门)设备维修,须登记维修记录,维修原因,分析并反馈到临床,及时修改不正确操作。
三、报修设备、仪器、器械一律由报修科室(部门)填写报修单(急修事后补填),交设备科主任或维修组组长安排人员进行维修。
不得无故拖延或据修。
发生紧急情况时,如需外部维修,可实行先维修后论证。
四、维修人员发现属责任性损坏的设备、仪器、器械(尤其贵重或大型设备)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查明情况再与修理,不得先修后报。
五、重点科室(部门)关键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及时维修,不能对临床医疗质量造成影响。
如果设备故障严重,不能及时维修必须通知科室(部门)和设备科,必须及时找到可替代设备。
巡检人员进出重点科室(部门),必须服从重点科室(部门)着装要求。
六、实行检修登记制度,做到接受时登记,修理内容详细记录,维修人员签名负责,修复后领取人签收认可。
七、提倡修旧利废,节约原材料。
确定医疗设备以器械的报废要慎重,须报请组长,必要时由院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成批或大中型设备报废须按医院规定的审批。
八、加强设备维修材料保管,做到进料登账,发料登记,领用人签收。
保管人员有权拒发不合理用料。
设备维修购置一部分科室(部门)常用配件,同时每种设备有两个以上的院外维修公司的联系方式,以备发生紧急故障而维修部门不能及时联系公司。
九、维修工作各专业工种分工负责,团结协作。
保证临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每月底统计工作量。
维修人员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遵守操作规程。
十、非本院维修人员,未经设备科主任批准不得私自维修本院设备。
设备出院维修也必须经设备科主任批准。
操作规程:
一、仪器通电检修之前必须了解、掌握操作规程、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必须在电源断开状态下,进行拆卸机器,插拔线路板,更换元器件及保险丝等操作。
三、更换仪器配件、电子元件必须满足原电路参数要求并留有一定余量,同类品代换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验运行。
四、检修仪器电源部分故障,如更换变压器、开关电源电路等原
件,修复后应测量绝缘电阻(外壳)要求大于10兆欧以上。
五、使用电烙铁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支架并接有可靠地线,不得随意放置,电烙铁用完要及时关闭电源,搁置冷却。
六、仪器通电检修时,注意保持单手操作习惯,身体与地面保持良好绝缘。
七、仪器电源线应按国际规范连接,在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八、仪器使用结束离开时,随时关闭所有用电器开关和总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