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区内的十四不准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区内的十四不准

国家原化工部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总结了以往的事故教训,制定了《生产区内14个不准》要求每一个化工企业必须把生产区的安全治理作为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每一个在生产区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必须明确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的严格区不,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明白各项安全要求,认真学习十四个不准的禁令,熟悉条文,严格遵守。

1、加强明火治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我国化工行业,由于明火治理不善和禁烟制度不严而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是经常发生的,造成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都颇为严峻,俗话讲:“水火无情”,化工企业的“火”,更无情,因火灾,爆炸造成的损失,比任何其它行业都大,故加强治理,严格禁烟制度对化工企业来讲,有其专门的重要意义。为了加深对这一条禁令的理解看一下事故教训的例子。

例:2000年12月8日10时许,某市石油化工厂原矿车间一运输工在车间一人偷偷点着烟后,随手将火柴杆扔掉,由于火柴杆恰好落到带有油污的破布上,引起火灾,致使整个原矿车间的操作室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如何加强明火治理呢?

大伙儿都明白,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质;(2)要有助燃物质;(3)要有引火源,在化工企业里,前两个条件在多数场合下总是同时存在,无法幸免,火源则是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要紧灾源,因此,操纵明火,消灭致灾源是防火、防爆的关键。

在化工企业中有哪些火源呢?

按火源的性质,有四类八种。第一类火源是机械性火源;①撞击,磨擦火源;②压缩热(如气体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热);第二类火源是热火源。③高温物体(一般地讲,≥100℃就算作高温物体);④热射线(如阳光,钢水的热射线);第三类火源是电火源,⑤电器火花;⑥静电火花。第四类火源是化学火源,⑦明火;⑧自然火源。

按火源的用途有:①工艺加热用火;②维修用火;③其它火源。

如何样加强明火治理呢?

第一,要求各级领导和宽敞职员都必须十分重视防火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二,了解本单位的致灾火源在哪里,并联系实际,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

第三,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第四,学习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不论什么时刻,把未成年的人(特不是小孩)带入生产区差不多上不同意的。

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存在的隐患能够归纳三大处:

1、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后,使其家长和周围的生产操作人员,分散注意力,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发生。

2、未成年人有好动和好奇心强等共同特点,进入生产区后,势必到处乱跑,各处玩耍,并用手去触、摸、弄如此就极易被运

转的设备挤、压、轧、撞和砸伤。同时,还可能发生触电和被高温、酸碱等灼烧事故。

3、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大气和环境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粉尘,毒气的污染,而未成年人耐毒、抗毒能力差,故易中毒。

由于有些人对带小孩进入生产区持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受到客观现实的惩处。

例:2001年8月5日,某化肥厂电工把自己未成年的小孩带进变电所,任其玩耍,小孩手里玩的长弹簧丝,触动碰到变电所的带电部位,小孩触电死亡,全厂停电45分钟,对那个电工和厂里损失就不言而喻了。

三、上班时刻,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这条禁令包含着两层重要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要求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上班时刻,全神贯注地干好本岗位工作,忠于职守,是每个职工应该具有的起码的劳动态度,也是对每个职工的最差不多的要求。相反,假如在岗位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离岗串岗,或者在工作时刻干私活,这是劳动纪律所不能容许的。

第二层意思,也是公布本条例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人人确保安全。化工生产的专门性,这是大伙儿都清晰的。那个地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化工生产过程。要受设备状况、原料质量,以及相关岗位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和制约,始终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中。尤其目前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工艺比较落后,设备陈旧,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各项工艺指标的操纵,大多还得依靠各岗位的人员手工操作,异常情况需要操作人员细密监视来发觉,

并及时作出推断和处理。显然,假如操作人员在上班时,睡岗、离岗、串岗和丢开岗位干不的事,那么,那个岗位事实上成了无人操作的岗位,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既无人发觉,也无人处理,或者处理不及时,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方面的事故教训是不泛其例的,现列举3例,以供吸取。

[例一]2002年8月5日凌晨3时55分,某市焦化厂苯酐车间加热炉爆炸,自重5吨的炉体,拉断连接管道,腾空飞出五百米之外落地;该车间当班操作工四人当场炸死,二人重度烧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十天后在医院死亡)。百米以内的树叶、花草被高温气浪烘焦。这次恶性爆炸事故的直接缘故是操作工睡岗,加热炉的温度压力失控所造成的。

[例二]2002年8月6日,某氮肥厂一台4.5吨/时废热锅炉爆炸,造成五人死亡,二人重伤,二人轻伤,工厂部分停产。事故缘故,是废热锅炉操作工脱岗,回到岗位发觉炉水烧干后,急向炉内进水,致使炉内压力急剧增高而发生爆炸。

[例三]1990年8月31日,某合成氨厂操作工上班睡觉,当7机转6机出现瞬间起压时,清洗塔后导气管脱落,毒气进入室内,造成该操作工中毒死亡。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经,这是人所共知的。这是因为酒内含有大量酒精的缘故。酒精最重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大脑的神经功能。当人饮酒使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和运动障碍。轻者头昏无力,动作笨拙或异常;重者恶心呕吐,神智不清,嗜睡不醒。目前的许多国家认为,当

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35~0.4‰,人的各种能力有明显降低,维持人体正常工作能力的最高同意浓度为0.2~0.3‰。

具体地讲,班前、班上喝酒有五大害处:

(1)由于人体中枢神经经常受到酒精的麻醉、抑制作用,放松了对人体运动神经的操纵,使人产生一种“解放感”,引起动作混乱,发生误操作。

(2)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上升,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时刻向后延滞,反应迟钝、缓慢,降低甚至失去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3)由于酒精作用,使分配注意的能力减退,不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到两个或几个方面去。

(4)严峻者对酒精敏感者,可使人的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全丧失。

(5)因为酒精对有些毒物有加强和联合作用,能够出现中毒,轻微中毒的,会加重中毒。

喝酒误事的情况专门多,生产人员在班前、班上喝酒而出事故的例子也许多。

[例一]2000年12月26日,某化工厂一职工午间喝了酒,酒后醉熏熏的走到离施工爆破地点只有五分钟路程的距离时,眼看就要爆破作业,他不但不隐蔽,却迷迷糊糊地声称去看“天女散花”,随着爆炸声响而倒地死亡。

[例二]1994年2月23日,某市造纸厂一锅炉工,班前喝酒,上班后头脑发昏,便倒在煤堆之间睡觉,结果被塌下来的煤掩埋而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