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装配图详解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第10章 装配图

【机械制图】第10章 装配图

二、装配图的内容 ——一标技必零组件题术要图序栏要的形号求 尺和寸明细栏
85±0.3
A
1
2
3
4
5
6
7
8
A-A 拆去油杯
Φ10
H9 s8
2xΦ17
90Hf99 A
A
A 180 240
55 65H9/f9
160 2 35 80 70±0.1 Φ60H8/k6
技术要求
1. 轴衬与轴承座、轴承盖间用着色检查接触情况。下轴衬与轴承座接触面 不得小于50%;上轴衬与轴承盖接触面不得小于40%。
第10章 装配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0.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0.3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0.4 装配图中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10.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0.6 部件的测绘与装配图的画法 10.7 读装配图与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一、装配图的作用 二、装配图的内容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4.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如直径、间隙或厚度小于2mm时, 以及较小斜度和锥度等,允许该部分不按原绘图比例 绘制,而适当地夸大画出以使图形清晰。
薄垫片加厚
间隙加大
薄片的剖面 符号涂黑
间隙加大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5.展开画法
为了表示 传动机构的传 动路线和零件 间的装配关系, 可假想按传动 顺序沿各轴线 剖切后,将空 间轴系依次展 开在同一平面 上画出其剖视 图。
Φ10Hs98
的8 轴径为50mm。
2×Φ17
Φ60H8 k6
160 2
70±0.1
90
H9 f9
A
A
A 180 240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2.假想画法 为了表示某个零件的运动极限位置,或部件与相邻部件的装 配关系,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如图7用双点画线表示手柄 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3.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传动系统的传动关系及各轴的装配关系,假想将各 轴按传动顺序,沿它们的轴线剖开,并展开在同一平面上。这 种展开画法在表达机床的主轴箱、进给箱、汽车的变速箱等装 置时经常运用,展开图必须进行标注,如图8所示 。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二、全部尺寸-- 零件图中的尺寸,应采用形体分析法确定零件 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 全部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以及有关公差。
ø32
6
62
ø50 ø70
1\5 ø26 13
30
54
ø14
5
1\5
ø25
657Biblioteka ø321104×M8
ø52
ø68
均布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简化画法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细 节可省略不画。装配图中的标准件可采用简化画法,如图5 ⑤ 所示。若干相同的接组件,如螺栓接等,可只画一组,其余用 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如图5 ⑦所示。 5.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上,对薄垫片、小间隙、小锥度等,允许将其适当 夸大画出,以便于画图和看图,如图图5 ⑥所示。
第十章零件图及装配图
4.外形尺寸(总体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整体轮廓大小的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 它为包装、运输和安装时所占的空间大小提供了依据。如图2 中总长160、总宽120、总高 65+Ф110/2。 5.其他重要尺寸 如零件运动的极限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尺寸,如图8-2中 两齿轮的中心距40 、110螺孔距底面高65、Ф110等均为重要 尺寸。 以上五类尺寸并不是孤立的,有的尺寸具有几种含义。因此 在标注装配图的尺寸时,不是一律都要将上述五类尺寸注齐, 而是依具体情况而定。

机械制图(第二版)课件第10章 装配图

机械制图(第二版)课件第10章  装配图
第10章 装 配 图
机械制图(第二版)课件第10章 装配图
第10章 装 配 图
把若干个零件根据设计要求并按照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 术要求装配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台机器或部件,称之为装配体。 表示装配体的图样称做装配图。装配图分为部件装配图和总 装配图。本章主要介绍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装配图的识读等方面的内容。
第10章 装 配 图
编写装配体的技术要求可参阅同类产品的图样,根据具 体情况来确定。符号类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标注。 文字类技术要求在注写时应力求准确、简练,一般应写在明 细表上方或图纸下方空白处,也可另外写成技术要求文件作 为图样的附件。
第10章 装 配 图
4.序号和明细表 为了便于读图和进行图样管理,也为了便于备料和组织 生产,有必要对装配图中各零、部件一一编注序号并对应填 写在明细表中。 1) 零、部件的序号 装配图中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编注序号。同一张装 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只编写一个序号且一般只标注一次。 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表中的序号一一对应。同一张装配 图中序号的编注方式应一致。
第10章 装 配 图
1.一组图形 通常用一组图形(包括前面介绍过的视图、剖视、断面 图等各种图样表达方法以及装配图特有的一些画法)来正确、 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的主要 结构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如图10-2所示,装 配图中具体的图样种类及数量要视装配体的大小及复杂程 度而定。
第10章 装 配 图
(5) 其他重要尺寸:有些需要在设计中确定,但又不属 于上述几尺寸的重要尺寸,我们称之为其他重要尺寸,如运 动零件的极限尺寸、主要零件的重要结构尺寸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上述所讲五类尺寸在某一张 装配图中并不一定同时出现;第二,装配图中的某一个尺寸 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作用,分属于以上几类尺寸。

机械制图-装配图

机械制图-装配图

明细栏的填写: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粗实线和细实线的使用:标题栏与明细栏的分界线、明细栏分段线、明细栏与边框线用粗实线,其余均为细实线。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10.4.1 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及画法
10.6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装配图要了解以下内容:
10.6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有关资料。通过阅读说明书,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及标题栏等资料知道部件的名称、绘图比例,概括了解部件的功用、性能和工作原理。
看视图。分析各视图的表达方法,了解它们的表达意图;了解和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从视图了解零件之间相对位置,连接形式,主要和次要装配关系;看懂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10.4.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应留出扳手空间
应留出螺钉装、拆空间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10.4.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10.4.3 定位销的合理结构
在条件允许时,销孔一般应制成通孔,以便拆装和加工。用销连接轴上零件时,轴上的零件应制有工艺螺孔,以备加工销孔时用螺钉拧紧。
定位销装配结构
10.5.2 拟定表达方案
10.5.3 画装配图的步骤
1.定方案,定比例,定图幅、画出图框。
2.合理布图,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
3.画各视图的底稿。
4.画剖面符号,标注尺寸。
5.编写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
6.检查、描深,完成装配图。
(2)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1)选择主视图
2)选择其它视图
9.3.3 装配图的序号明细
为便于读图和图样管理,装配图中应对每个不同零件编写序号,并在明细栏中依次填写序号、名称、件数、材料和备注等内容,明细栏安排在标题栏上方。

《机械制图》第十章 装配图A(球阀)

《机械制图》第十章 装配图A(球阀)

二、装配图基本表示法
1. 视图 2. 剖视图
3. 断面图 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
画法
三、装配图特殊画法
1、沿结合面剖切 或拆卸画法
假想沿某些 零件的结合面剖 切,或假想将某 些零件拆卸后, 绘出其图形,以 表达装配体内部 零件间的装配情 况。
假想沿零件的结合 面剖切,相当于把 剖切面一侧的零件 拆去,画出剩下部 分的视图。此时, 零件的结合面上不 画剖面线,但被剖 切到的零件必须画 出剖面线。
1.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 2.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 3.轴端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4.圆螺母及止退垫圈固定 5.套筒固定轴承内、外圈
台肩
轴肩 1.用轴肩固定轴承内、外圈
弹性挡圈
(a)内、外环的固定
(b)弹性挡圈
2.用弹性挡圈固定轴承内、外圈
(b)轴承挡圈
(a)轴承固定
3.轴承挡圈固定轴承内圈
(a)圆螺母(GB821-76)
5、其他重要尺寸
——经计算或选定的不能包括在 上述几类尺寸中的重要尺寸。
总体尺寸 安装尺寸
总体尺寸
二、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装配要求:装配体在装配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装配 后应达到的指标,如装配精度,装配间隙、润滑要求等。
2.使用要求:对装配体的规格,参数及维护保养,使用时的 注意事项及要求。
3.检验要求:装配体基本性能的检验,试验及操作时的要 求。
● 数字(5或7号字)
序号应标注在图形轮廓线的外边,指引线应从所指零件的可 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末端画一小圆点(不便画圆点时,可画箭 头)。指引线引出后为水平或圆圈,代表序号的数字高度应比 图中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
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

第十章装配图

第十章装配图

读装配图(一)手动气阀(根据装配示意图及成套零件图,做52页习题,或按1:1绘制装配图,画主、俯、左视图,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同装配示意图,用A3画图)
按1:1画手动气阀装配图的主视图,需进行零件编号及填写明细栏
画装配图(二):夹紧爪卡(根据装配示意图及成套零件图,按1:1绘制装配图,画主俯左视图,主视图的投射放向同装配示意图,用A3图纸。

画装配图(二):夹紧爪卡(根据装配示意图及成套零件图,按1:1绘制装配图,画主俯左视图,主视图的投射放向同装配示意图,用A3图纸。

读装配图(一)夹线体
读装配图(二):微调支承台
读装配图(三)换向阀
换向阀的工作原理与读图要求,拆画指定零件的零件图
读装配图〔四〕:齿轮泵
齿轮泵零件图:泵体
齿轮泵零件图:泵盖。

机械制图之装配图讲解

机械制图之装配图讲解

B-B
13 垫片
1
12 齿杆
1
11 紧定螺钉M6×50 1
10 盖板
1
9 螺母M10
1
8 半圆键3×16
7 齿轮
6 螺钉M6×50
5 阀盖
4 阀杆 3 锥头铆钉
2 阀门 1 阀体
软钢纸板 QB365-81 序号 名 称
45
35
GB75-85
蝶阀
Q235
设计
35
GB6170-86 制图
2、试验压力 0.4MPa,F无泄 漏。
➢ 滚动轴承可用简化画 法或示意画法表示。
螺钉省略后 画点划线
小间隙的 夸大画法
轴端省 略倒角
螺母简化
滚动轴承 简化画法
薄片涂黑代 替剖面符号
精品资料
§1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jìshù)要 求
一、尺寸标注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yījù)。因此,装配图中不需注 出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
第十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zuòyòng)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视图(shìtú)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第五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第六节 部件测绘简介
第七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八节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精品资料
§10--1 装配图的作用(zuòyòng) 和内容
2、其它视图的选择 其它视图主要是补充主视图的不足,进一步表达装配关系和
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四、画装配图的步骤
1、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的大小, 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第八讲10第10章装配图——基本知识

第八讲10第10章装配图——基本知识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二、明细栏
明细栏紧靠在标题栏上方,并顺序由下向上填写,
当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的一部分移至紧靠标题栏左 方。明细栏的编号必须与装配图的一一对应。 供学习时使用的明细栏格式如图所示。
华北电力大学
装配图结构合理性
为了保证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满足性能要求, 并给加工和装拆带来方便,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装配 结构的合理性,下面讨论几种最常见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A Ⅱ Ⅰ Ⅲ A A 展开
3
4
5″ 46′ 8°
A A
A
主 轴
箱 A A
46′ 5″ 8°
1
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特殊表达画法
6.单独表示某个零件的画法 当某个零件的形状在装配图中不易表达清楚时,可以单独 画出这个零件的视图。 必须在该视图的上方加注出该零件的名称。
A A A
泵盖
B
泵体
B
泵盖
A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LOGO
C
l
i
c
k
t
o
a
d
d
y
o
u
r
t
e
x
t
主题3 --装配图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主讲教师:杨志凌
目录
1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2
3 4 5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装配图结构合理性
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图 样,称为装配图。
表示一台完整机器的 装配图,称为总装配图。 表示机器中某个部件 (或组件)的装配图, 称为部件装配图。
1. 接触面和配合面的合理性

第10章.装配图-ppt课件

第10章.装配图-ppt课件

2. 布 置 视 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 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展零件编号。
3. 画 主 要 装 配 线
①轴承座 〔被其它零件挡住的线可不画〕
3. 画 主 要 装 配 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3. 画 主 要 装 配 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③上轴衬
3. 画 主 要 装 配 线
留意: 区分零件图与装配图在视图内容、表 达方法、尺寸标注等方面的不同。
2.拆画零件图应留意的问题:
(1) 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应根据零件的构造 外形确定,而不能盲目照抄装配图。 如齿轮油泵中,右端盖零件的外形如下:
装配图
右端盖的视图应按如下方案确定:
A-A
A
A
A-A
A
A
A
方案一
A
方案二
装配图
(2) 在装配图中允许不画的零件的工艺构造,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 应全部画出。
螺栓、螺母和垫圈不剖
轴不剖
两零件剖面 线方向相反
二、特殊画法
⒈ 沿零件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 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
沿轴承盖与 轴承座的结合面 剖切,拆去上面 部分,以表达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 装配情况。
滑动轴承
沿轴承盖与轴承 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 法,俯视图表达了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 情况。
阐明轴在左、右端盖的轴孔内 是转动的。
φ34.5H7/f6
基孔制,间隙配合
② 衔接和固定方式
弄清零件之间用什么方式衔接,零件 是如何固定、定位的。 ★ 左、右端盖与泵体?
用螺钉衔接,用销钉准确定位。 ★ 齿轮轴的轴向定位?

工程制图-第十章 装配图

工程制图-第十章 装配图

柱塞套
旋转 ◆升程改变
泵体
◆柱塞上下往复移动
螺 塞弹 簧
引起泵腔容积的变化
压力也随之改变 ◆油被不断吸进、排出
吸 油
起到供油作用
小球 弹簧
小轴 排 油
★装配及连接固定关系 共四条装配线
◆柱塞、轴套、泵体
柱塞与柱塞套装配在一起 柱塞套用螺纹与泵体连接 柱塞下部压在弹簧上
小轮 柱塞
柱塞套
泵体 螺 塞弹 簧
◆检查有无重复或遗漏 ◆统一填写序号
二、明细表
明细表——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 零件序号、名称、数量、材料、附注及标准
位 置——在标题栏的上方 上方位置不够时 可移一部分紧接标题栏左边继续填写
注意
明细表中的零件序号 应与装配图中的零件编号一致 由下往上填写 先编零件序号再填明细栏
2
1
20
序号 零件名称 数量 材料 附注及标准
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
★齿轮啮合区右边的压力降低
★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下 从进油口进入泵腔内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图
★随着齿轮的转动
齿槽中的油沿箭头方向被轮齿带到左边
高压油从出油口送到输油系统
装配图
⒊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部件结构
分析部件的装配关系 弄清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连接固定方式等
★配合关系 根据图中配合尺寸的配合代号 判别零件配合的基准制、配合种类及轴、孔的公差等级等
齿 轮 泵 立 体 图
二、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的步骤 ★按读装配图的要求 看懂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的结构形状 ★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 确定各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根据零件图的内容和画图要求 画出零件工作图
注意

装配图课件

装配图课件

防松装置
双螺母防松
弹簧垫圈防松
22
止退垫圈防松
开口销防松
为避免紧固件由于机器工作时的振动而变松,需采
用防松装置
23
滚动轴承的固定
用端盖的凸缘固定外圈 用螺母和止退垫圈固定内圈
为防止滚动轴承的轴向窜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内、
外圈采用不同形式的固定
24
定位销的安装
圆柱销定位
圆锥销定位
为使两零件在拆装时易于定位,并保证一定的装配精 度,常采用销钉定位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尾架有四条装配干线:(1)套筒及顶尖移动部分,(2) 套筒夹紧部分,(3)横向调整装置,(4)尾架与车床床身的夹紧装置。主视 图采用了沿套筒轴线剖切的全剖视图,表达尾架的主装配线(套筒、顶头 的移动部分)和横向调整的矩形导轨40H7 /h6,同时反映尾架的工 作位置。左视图采用了两处局部剖视图,上半部A -A剖视反映套筒的夹 紧部分,下半部B-B剖反映尾架与车床的固定装置。尾架的横向调整装 置在主视图上没有表达清楚,因此又选择了C -C剖视图表示。为了表示 出刻线的情况,又加选了局部视图 (D)。
25便于拆装 合理Fra bibliotek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26
合理 合理
不合理
为便于 拆装,必须 留出装拆螺 栓的空间与 板手的空间 或加手孔和 工具孔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只用一条轮廓线表示, 而未接触的两表面用两条轮廓线表示,若空隙很小可夸大 表示
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 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以示区别。同 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7
2.1.3 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可假想 沿某些零件的结合 面剖切(图B-B)

第10章 装配图(2012)

第10章 装配图(2012)

9 01-09 轴套
1 45
比例
8 01-08 密封圈 1 橡胶
重量
7 01-07 右端盖 1 Q235
日期
6 01-06 泵体
1 Q235
审核
日期
➢10.5 常见的装配结构
10.5.1 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10.5.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10.5.3 定位销的合理结构* 10.5.4 滚动轴承的固定、间隙
安装尺寸
110
技术要求
1.齿轮安装后用手转动传动齿轮轴时,应灵活。 2.两齿轮轮齿的啮合面应占齿长的3/4以上。
15 GB/T70.1 螺钉M616 12 35
5 GB/T67 垫片
2 纸 δ=1
14 GB/T1096 键 410 1 45
4 GB/T119 销 A518 4 Q235
13 GB/T6170 螺母M121.5 1 35
1 Q235
10 01-10
压紧螺母 1 35
序号 代号
名 称 数量 材料 备注
9 01-09 8 01-08
轴套 密封圈
1 45 1 橡胶
齿轮油泵
比例 重量
(图号)
7 01-07
右端盖
1 Q235
姓名
6 01-06
泵体
1 Q235
审核
(厂名)
➢10.3.2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主要为说明机器或部件在装配、检验、 使用时应达到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5 GB/T70.1螺钉M61612 35
5 G/T1096键 410 1 45
4 GB/T119 销 A518 4 Q235
13 GB/T6170螺母M121.51 35

第十章-装配图-专题知识讲座

第十章-装配图-专题知识讲座

密封圈
6. 滚动轴承旳密封(a)
6. 滚动轴承旳密封(b)
6. 滚动轴承旳密封(c)
6. 滚动轴承旳密封(d)
五、防松旳构造 五、防松旳构造
(a)用双螺母锁紧 (b)用弹簧垫圈锁紧
(d)用双耳止动垫片锁紧
(c)用开口销六角槽形螺母锁紧
六、防漏旳构造
防漏构造(a) 防漏构造(b)
双头螺柱 螺母 阀杆 压盖 填料 阀体
4. 沉孔
(b)
(a)
5. 凸台
(b)
(a) (b) 6. 轴承底座
二、螺纹连接旳合理构造
1. 通孔应不小于螺杆直径 2. 螺纹联接合理构造 3. 要留出板手活动空间 4. 要留出螺钉装、拆空间 5. 加手孔或改用双头螺柱
(a)正确
(b)不正确
1. 通孔应不小于螺杆直
(a)尾部加长
(b)退刀槽
一、零、部件序号
55
指导线可弯折一次
18
指导线末端画箭头
5 4 3
5 4
345 34 5
3
公共指导线
二、名细表
二、明细表
15 GB/T70.1 螺钉M616 12 35
5 GB/T67 垫片
2 纸 δ=1
14 GB/T1096 键 410 1 45
4 GB/T119 销 A518 4 Q235
13 GB/T6170 螺母M121.5 1 35
9 01-09 轴套
1 45
百分比
8 01-08 密封圈 1 橡胶
重量
7 01-07 右端盖 1 Q235
日期
6 01-06 泵体
1 Q235
审核
日期
§10-5 装配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扳手13
填料压 紧盖11 阀体1
阀盖2 填料垫8
密封圈3
阀芯4
调整垫5

功用:
装配图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 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内容:
(1) (2) (3) (4) 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销套5
螺母8 垫圈6 螺柱7 轴承盖4 上轴衬3
② 联接固定关系
轴承座1 下轴衬2
轴承座与轴承盖用螺柱、螺母、垫圈联接固定。 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⒉ 选择主视图
选择原则: ★ 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
滑动轴承的主 视图如何选呢?
★ 能清楚表达部件的 工作原理、主要的 装配关系或其结构 特征。
左视图
俯视图
滑动轴承
10.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性能(规格)尺寸 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例如:球阀通孔的直径20,与液体流量有关。 2.装配尺寸 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及影响其性能的重要 相对位置尺寸。 例如:球阀的阀体与阀盖的配合尺寸50 H11 。 h11 3.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例如:球阀两侧管接头尺寸M36×2。 4.外形尺寸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装配图
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⒉ 假想画法 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 相邻零部件,以及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 可用双点画线表示。
运动机件的极 限位置轮廓线 画双点画线。
⒊ 简化画法
零件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 等可不画。 滚动轴承、螺栓联 接等可采用简化画法。 ⒋ 夸大画法 薄垫片的厚度、 小间隙等可适当夸大 画出。
10.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1. 零件编号 ⑴ 编号方法 ※ ※ ※ ※ 画黑点 画指引线 细实线 横线或圆 数字(5或7号字)
• •
(≈8mm长)
7
7
5 6 7
螺纹紧固件的编号形式 7 6 5 5
6
7
5 6 7
⑵ 相同零件只对其中一个编号, 其数量填 在明细栏内。 ⑶ 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 时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⑷ 零件编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 编号,全图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整齐 排列。
滚动轴承 简化画法
垫圈厚度夸大画出
倒角、退 刀槽不画
圆角不画
10.3 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部件的功用、工作原理、装配关系 及安装关系等内容表达要完全。 ⒉ 正确 视图、剖视、规定画法、及装配关系 等的表示方法正确,符合国标规定。 ⒊ 清楚 读图时清楚易懂。 二、视图选择的步骤和方法 工作原理 配合关系 ⒈ 部件分析 结 构 联接固定关系 相对位置关系
2. 布 置 视 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在各视图之间留 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10.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 10.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10.3 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10.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0.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10.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0.7 常见装配结构 10.8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0.9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主视图
⒊ 选择其他视图
表达主视图没能表达的内容。
滑动轴承
轴衬与轴承孔 的装配关系及工作 还需选择什么 原理,需选择全剖 视图呢? 的左视图表达 。 为了清楚表达 滑动轴承的外形特 征及轴衬与其座孔 的装配情况,选择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 结合面半剖的俯视 图表达。 ⒋ 方案比较 可多考虑几种 表达方案,比较后 确定最佳方案。
注意
20 19
序号 零件名称 数量 材料 பைடு நூலகம்注及标准
2 1
序号 零件名称 数量 材料 附注及标准
标题栏
10.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分析部件,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 基础上,按下列步骤画图。 以滑动轴承为例。
⒈ 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 的比例、图幅大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 和明细栏的位置。
装配图
10.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一、规定画法 ⒈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 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两面接触
两面不配合 两面配合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邻接时,剖面线的倾 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在各 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⒊ 标准件和实心件按不剖画。
10.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机器或 部件的图样。
例:球阀是控制 液体流量的一种 填料9、10 填料垫8 开关装置。
螺母7 填料压 紧盖11 扳手13 阀杆12
螺柱6
阀体1 阀芯4 密封圈3 调整垫5
阀盖2
球阀装配体分解图
转动扳手13,阀杆12通过嵌入阀芯槽 内的扁榫转动阀芯4,使流体通过或截断。 阀杆12 螺柱6 螺母7
6 5 4 先画出需要编号零 件的指引线和横线,检 查无重复、无遗漏时, 再统一填写序号。
1
2
3
· · · ·
2.明细栏
明细栏是部件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表中填有 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附注及标准。 明细栏在标题栏的上方,当位置不够时可移 一部分紧接标题栏左边继续填写 。
明细栏中的零件序号应与装配图中的 零件编号一致,并且由下往上填写, 因此,应先编零件序号再填明细栏。
例:如图所示的滑动轴承 ⑴ 工作原理:
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的一种装置。 轴的两端分别装入滑动轴承的轴孔中转动,以传递 扭矩。
⑵ 结构分析
销套5 螺母8 垫圈6 螺柱7 轴承盖4 上轴衬3 下轴衬2
轴承座1
① 装配关系
☆ 轴承座与轴承盖 轴承座上的凹 槽与轴承盖下的凸 起配合定位。 ☆ 轴衬与轴承座孔 轴向: 轴衬两端凸缘 定位。 轴衬外表面配 径向: 合及销套定位。
螺栓、螺母和垫圈不剖
轴不剖
两零件剖面 线方向相反
二、特殊画法
⒈ 沿零件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 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
沿轴承盖与 轴承座的结合面 剖切,拆去上面 部分,以表达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 装配情况。
滑动轴承
沿轴承盖与轴承 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 法,俯视图表达了轴 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 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