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试题及答案初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对/错)答案:对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错)答案:对3.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教育的平等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对/错)答案:错试题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对/错)答案:错2.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对/错)答案:对3.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初中生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是自我认同与角色困惑。
(对/错)答案:对试题三: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错)答案:对3.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对/错)答案:对试题四:初中数学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应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对/错)答案:对3.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
(对/错)答案:对试题五:初中英语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对/错)答案:对2. 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应体现语言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对/错)3.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
(对/错)答案:对试题六:初中科学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对/错)答案:对2. 初中科学教材的编排应体现科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对/错)答案:对3. 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
(对/错)答案:对试题七: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知识与能力1.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证科二试题及答案
教师证科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答案:B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答案:B3. 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
A. 主体B. 客体C. 工具D. 媒介答案:A4.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检验教师教学效果D. 增加学校收入答案:B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材为中心C. 以教师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6. 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
A. 机会公平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A. 教学技能B. 教育理念C. 教育研究D. 教育创新答案:B8.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知识记忆能力B. 应试技巧C. 创新思维能力D. 标准答案答案:C9.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严厉批评B. 惩罚为主C. 尊重学生D. 忽视问题答案:C10.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
A. 提高考试分数B. 增加课程数量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扩大学校规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能力C. 情感态度D. 道德修养答案:ABCD12.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
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ABC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的行为是()。
A. 体罚学生B. 歧视学生C. 忽视学生D. 过度依赖教材答案:ABCD14.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
A. 参加培训B. 教学反思C. 教育研究D. 同行交流答案:ABCD15.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
A. 政策支持B. 社会参与C. 家庭配合D. 学校努力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
高中教资科二试题及答案
高中教资科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高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力D. 功答案:B2. 化学中,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A3. 在生物学中,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高中数学中的基本初等函数?A. 指数函数B. 对数函数C. 三角函数D. 幂函数答案:D5.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6. 在高中英语课程中,以下哪个词组表示“在某种程度上”?A. In a wayB. In a momentC. In a hurryD. In a rush答案:A7.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B8. 高中政治课程中,以下哪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D9.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A. 自我复制B. 快速计算C. 存储数据D. 处理信息答案:A10. 高中美术课程中,以下哪种绘画技法属于印象派?A. 线条勾勒B. 色彩渲染C. 光影对比D. 抽象表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化学中,元素周期表的第16族元素被称为_______。
答案:氧族元素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_______。
答案:加倍4. 圆的周长公式是_______。
答案:2πr5. 英语中,表示“无论如何”的短语是_______。
答案:no matter what6.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中国和_______。
答案:欧洲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_______、友善。
2023上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
23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答案]D。
解析:陶行知。
2.[答案]C.解析:永恒性。
3.[答案]B。
解析: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
4.[答案]A。
解析:生产力水平。
5.[答案]D.解析:环境的潜移默化。
6.[答案]A。
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7.[答案]D。
解析:九年一贯。
8.[答案]C。
解析:布鲁纳。
9.[答案]A。
解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10.[答案]C。
解析:特朗普制。
11.[答案]C。
解析:榜样示范法。
12.[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13.[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14.[答案]A。
解析:自我效能15.[答案]B。
解析:坚韧性16.[答案]A。
解析:动荡性17.[答案]B。
解析:适应问题18.[答案]C。
解析:退行19.[答案]A。
解析:认同阶段20.[答案]c。
解析:专断型。
21.[答案]B.解析:群体促成的纪律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答案】这道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教育的属性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
在教育的社会属性中包括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是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后代的教育会继承前一代教育的元素进而继续发展。
例如中国古代的提倡儒家文化,而如今我们仍然倡导儒家文化。
所以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的。
因此这道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23.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答案】这道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学科二】2019下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答案
2019下教资笔试最后三套卷(三)《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D【解析】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论述教育的本质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从而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
故本题选D项。
2.B【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
结合题干信息,目前我国的教育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育存在不同,正是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故本题选B项。
3.D【解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故本题选D项。
4.C【解析】学校精神文化又称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道德观念等。
故本题选C项。
5.A【解析】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题干中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属于内在因素,属于内发论的代表观点。
故本题选A 项。
6.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故本题选A项。
7.D【解析】行动研究法的主体是教师,是以提高行动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故本题选D项。
8.B【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里克文提出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故本题选B项。
9.D【解析】现代课程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特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故本题选D项。
10.C【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故本题选C项。
11.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自觉利用自身因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
故本题选A项。
12.D【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辨析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根据教育的概念可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教育,要满足:第一,有目的;第二,增进知识和技能或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题干中的说法,没满足“有目的”,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2】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题干中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所以是不全面的。
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3】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题干中的说法混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4】教育形态一定会跟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该表述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力发展,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落后于较为先进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种是生产力落后,但受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内容、方法等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2020教师资格证 易错题集------易错题100题(中学)
D.学生的身心健康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定,下面不属
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
A.探索多种评价方式
B.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C.建立多样的评价标准
D.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
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所有的优秀教师调配给该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小题 ,每小题2分,共58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法》,学校或者其 他教育机构对教师 进行考核的内容
不包括(
)。A.业务水平
)。
12.A. 应当引咎辞 职
B.应被就地免职
13.C. 应承担刑事 责任
D.应受行政训诫
14.《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提 出,对中小学教 师实
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15.每三年一周 期的全员培训
16.每七年一周 期的全员培训
17.每五年一周 期的全员培训
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经年满14岁
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5.Word中,可多次重
复进行格式复制的操作步骤是(
)。
左单击格式刷按钮
右单击格式刷按钮
左双击格式刷按钮
右双击格式刷按钮
教师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后回学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 11·
限制其与其他学生接触
小强的腿虽有残疾,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时,当地普通学校却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一、单选选择题1. [答案] A。
《学记》2. [答案] C。
教育3. [答案] A。
生产力4. [答案] D。
分支型学制5. [答案] B。
个人本位6. [答案] D。
从小学到高中7. [答案]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8. [答案] A。
特朗普制9. [答案] B。
形成性评价10. [答案] C。
品德评价法11. [答案] D。
疏导原则12. [答案] B。
注意分散13. [答案] B。
行为主义学习观,14. [答案] C。
附属内驱力15. [答案] D。
形式运算16. [答案] B。
心理自我17. [答案] A。
理性情绪疗法18. [答案] D。
完成作业后玩游戏19. [答案] C。
寻求认可20. [答案] C。
消极21. [答案] A。
教学操作二.辦析题2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此观点错误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猴子不是人,所以不是教育。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此观点错误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班会、校会、周会、晨会、事实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而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一种, 德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两外老师的任务:教书育人,除了育人还要教书.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此观点错误顺向迁移:是按方向来分类正迁移:是按迁移的结果和性质划分的所以不是一一个维度,错误25.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此观点正确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心理定势使人们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心理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所以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作用2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个别教育工作.(1)优等生的个别教育(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中学教师资格证错题集
中学教师资格证错题集在备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题。
这些错题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可能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我在备考过程中整理的错题集,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是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
在这一科目中,有一道关于教育目的的题目让我印象深刻。
题目是这样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师的教学目标”。
当时我选择了 A、B、C,而忽略了 D 选项。
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我明白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教育目的层次结构中的一部分。
它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这道题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理解不能片面,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道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错题。
题目是:“在教育研究中,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属于()。
A 实验研究法 B 调查研究法 C 行动研究法 D 个案研究法”。
我选错了,选成了 A 选项。
其实正确答案应该是 B 选项,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来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而实验研究法是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因果关系。
这道题让我明白了在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时,一定要清晰地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能混淆。
在综合素质部分,也有不少容易出错的题目。
比如有一道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题目:“以下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的是()。
A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B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C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D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我误选了 D 选项,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属于“爱岗敬业”的要求,而不是“关爱学生”。
这道题提醒我在复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要对每个规范的具体要求熟记于心,不能张冠李戴。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及答案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C【解析】题目中考查的是配置性评价的含义。
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 )A.意向的发展B.情感的发展C.意志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B【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答案】B【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故选择B。
科目二易错选择题及易考简答题
科目二易错选择题及易考简答题1.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政治制度)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制度)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2.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学记》)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非制度化教育,不是制度化教育)5.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本体功能包括: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经验和人才的选择人口功能包括:提高人的质量,社交的质量经济功能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劳动力再生产、科学技术再生产6.“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7.目前我国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历史性)8.常考的教育家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2)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3)《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4)苏格拉底:“产婆术”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公共教育6)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学习过程为“模仿—理论——联系”三阶段7)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8)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儿童本位9)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10)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11)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四阶段教学”理论,教育学教学原则1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13)马卡连柯:流浪犯罪儿童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14)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9.影响人格发展的理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易错题集锦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易错题集锦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盐酸除铁锈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正确答案:B2、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是()A.泰山核电站B.岭澳核电站C.大亚湾核电站D.田湾核电站正确答案:C3、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四大洋中还会不断扩张的是( )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正确答案:C4、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的机构是A.卫生行政部门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D.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正确答案:D5、对于鲁迅《风筝》的导人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
A.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B.多媒体显示清代高鼎的《村居》,导入新课C.让学生讨论风筝的相关话题,先激发其兴趣,进而导入新课D.直接讲授有关风筝的知识,接着进入正课正确答案:D6、人身体上最接近15毫米长度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正确答案:A7、“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这是()中规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确答案:B8、对某一数学题,小李用不同于教师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老师看到后大发雷霆。
当众训斥小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A.关注学科的教育理念B.关注人的教学理念C.教会学生知识的教育理念D.教育者为中心正确答案:B9、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亚硫酸氢钠可作为A.抗氧剂B.pH调节剂C.金属离子络合剂D.着色剂E.矫味剂正确答案:A10、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愈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
A.叶酸B.维生素C.谷氨酸D.维生素正确答案:B1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法典,其中包括了诉论、财产、家庭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50道易错题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2016—10—26 俺要考教师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得现有水平与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得评价称之为( ).ﻩ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C【解析】题目中考查得就是配置性评价得含义.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得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得学生所作得评价,多半就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ﻩﻩﻩﻩﻩﻩ2、人得身心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得发展,心理得发展包括认知得发展与( )A、意向得发展B、情感得发展C、意志得发展D、思维得发展【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意向两方面得发展,认知得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得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得发展.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ﻩﻩﻩ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得而制定得有关课程设置得文件就是( )ﻩ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ﻩ【答案】Bﻩ【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得而制定得有关课程设置得文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与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得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得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得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就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得人,学生发展得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得条件就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得结合B、个体与环境得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得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得统一ﻩ【答案】Bﻩ【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得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与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得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得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得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得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得相互作用就是学生发展得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得条件。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中学-科二)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中学-科二)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的教育家是A.蔡元培B.黄炎培C.杨贤江D 陶行知【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故本题答案选D项。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独立性【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故本题答案选C项。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共同点是()。
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A生产力水平B.政府重视C.人口数量D文化传统【答案】A。
【中学教资·科目二真题】2017上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中学)
2017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㊁单项选择题1.ʌ答案ɔCʌ解析ɔ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掀起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㊂他倡导实质教育,主张重视实科教育,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㊂2.ʌ答案ɔDʌ解析ɔ某一方面在某一时间发展速度特别迅速 这是发展的关键期㊂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㊂3.ʌ答案ɔBʌ解析ɔ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 这都是‘学记“原文㊂4.ʌ答案ɔAʌ解析ɔ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这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使个人得到发展,因此是个人本位论㊂5.ʌ答案ɔCʌ解析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㊁政治经济制度㊁民族和文化传统都是不一样的,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确是一致的,这会影响学制,使得学制设置在很多方面高度一致㊂6.ʌ答案ɔBʌ解析ɔ螺旋式的组织形式指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阶段都要学习,但学习的难度不一样㊂小学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中学用抽象证明的方式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是螺旋式课程的体现㊂7.ʌ答案ɔBʌ解析ɔ沿海城市在各个学校开展海洋课程,这是一个区域性的课程,属于地方课程㊂8.ʌ答案ɔBʌ解析ɔ按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同,课分为两类:单一课和综合课㊂单一课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包括新授课㊁复习课㊁练习课㊁检查课等㊂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在一节课内同时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任务的课㊂本题中,李老师的语文课既检查复习,又讲授新教材,这就包含了多种任务,因此应选综合课㊂9.ʌ答案ɔCʌ解析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是通过对话,让青年学生明晰道理,获得知识㊂所以它是谈话法的体现㊂10.ʌ答案ɔAʌ解析ɔ王老师通过树立廉颇将军知错能改的形象,帮助犯错学生改正错误,这是榜样示范法的体现㊂11.ʌ答案ɔDʌ解析ɔ陈老师通过杏的比喻,让学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走出早恋,这样的循循善诱正是疏导原则的体现㊂德育原则中有的放矢原则的说法㊂12.ʌ答案ɔBʌ解析ɔ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㊂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㊂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㊁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㊂怎样游泳属于程序性知识㊂13.ʌ答案ɔBʌ解析ɔ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㊂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㊂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㊂顺应性迁移也叫协调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㊂而题干中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处于同一概括级别,所以正确答案为B㊂14.ʌ答案ɔBʌ解析ɔ被提问对小马来说是厌恶刺激,坐在后排不被提问,是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坐在后面的行为增加㊂符合负强化的概念㊂15.ʌ答案ɔDʌ解析ɔ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㊁权威阶段㊁可逆阶段以及公正阶段㊂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5 6岁之前的儿童基本处于无规则阶段㊂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㊂而处于权威阶段的6 8岁的孩子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㊂处于他律道德水平㊂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㊂而可逆性阶段(9 10岁)儿童把规则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㊂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㊂处于公正阶段(11 12岁后)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以公道㊁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㊂他们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同情㊁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做判断㊂16.ʌ答案ɔAʌ解析ɔ弗里德曼总结的A型人格(性格)具有6种基本特征:(1)强烈持久的目标动机;(2)处处追求完美的内在倾向;(3)强烈持久的追求赞誉与进步的欲望;(4)连续卷入多项事务,挑战极限压力;(5)习惯于突击完成工作;(6)经常特意地使自己的心理与身体处于机警状态㊂B型人格与A型人格相反,属于一种舒缓的㊁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格特点㊂C型人格是大多数癌症病人的一种普遍人格特征,表现为:好忍声吞气,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负性情绪体验过多㊂D型人格又称为忧伤症人格,这类人常常比较忧伤而且孤独,同时对自己忧伤与孤独的心情一味地进行压抑,比较沉默寡言㊂根据以上描述,晓楠属于A型人格㊂17.ʌ答案ɔCʌ解析ɔ题干描述符合补偿的内涵,补偿也叫代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㊂18.ʌ答案ɔCʌ解析ɔ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㊂小艾检查书包符合强迫行为的内涵㊂19.ʌ答案ɔCʌ解析ɔ课堂功能分为维持㊁促进和发展功能㊂题干描述符合发展功能内涵,即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㊂20.ʌ答案ɔBʌ解析ɔ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及关注学生阶段㊂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㊂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大小㊁时间的压力和核对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㊂关注学生的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㊂题干当中的描述符合关注情境阶段的特征㊂21.ʌ答案ɔDʌ解析ɔ识记型题目,是对教学反思定义的考核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㊂是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㊂二㊁辨析题22.ʌ参考答案ɔ(1)题目说法错误㊂(2)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㊁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特点㊂但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㊂(3)综上所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受到社会的生产力㊁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制约,题目说法错误㊂2017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23.ʌ参考答案ɔ(1)题目说法错误㊂(2)知识不等于智力,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㊂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能力的高低㊂知识转化为是有条件的,教给学生的科学规律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智力㊂(3)可见智力的高低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题目说法错误㊂24.ʌ参考答案ɔ(1)题目说法错误㊂(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㊂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㊂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㊂当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时,这种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果学生接受学习是死记硬背式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机械的接受学习㊂(3)综上所述,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题目说法错误㊂25.ʌ参考答案ɔ(1)题目说法错误㊂(2)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认为道德发展水平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逾越㊂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㊂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推理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大都处于习俗水平;但是只有少数人会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㊂(3)因此,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虽然顺序固定,但发展速度及水平因人而异,题目说法错误㊂三㊁简答题26.ʌ参考答案ɔ(1)确立目标㊂(2)建立班委会㊂(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㊂(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㊂27.ʌ参考答案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㊂(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㊁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㊁综合性和选择性㊂(3)改变课程内容难㊁繁㊁偏㊁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㊂(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㊁死记硬背㊁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㊁乐于探究㊁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㊂(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㊁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㊂(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㊁地方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㊁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㊂28.ʌ参考答案ɔ(1)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约5秒~1分钟㊂(2)信息容量有限,为7ʃ2个组块㊂(3)意识清晰,主体对于正在操作㊁使用的记忆,有清晰的意识㊂(4)易受干扰,如有其他信息出现会干扰到短时记忆㊂29.ʌ参考答案ɔ(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㊂(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㊂(3)尊重与理解学生相结合原则㊂(4)学生主体性原则㊂(5)个别化对待原则㊂(6)整体性发展原则㊂四㊁材料分析题30.ʌ参考答案ɔ(1)周老师的评语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㊂(2)①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㊂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㊂材料中周老师根据小赵㊁小张㊁小黄三个同学不同的特点,评语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诙谐的打油诗或流畅的古文,并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㊂②周老师评语中对学生的要求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㊂长善救失原则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㊂材料中周老师看到小赵的聪明㊁小张的熟练电脑技术以及小黄的高语文水平,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积极发展,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㊂③周老师的做法还体现了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㊂材料中周老师的评语先扬后抑,处处以信任尊重关爱学生为前提,并且根据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小赵同学更是表明自己一定执行要求,体现了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㊂④周老师的做法同时体现了疏导原则㊂疏导原则要求给学生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且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㊂材料中周老师评价小张㊁小赵和小黄三个同学时,先使用肯定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坚持正面教育,并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比如引导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正是疏导原则的体现㊂31.ʌ参考答案ɔ(1)两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有不同:小明是场独立型,小罗是场依存型㊂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㊂结合材料所述,小明在遇到问题时,常用个人经验独立地进行判断,喜欢用概括的与逻辑的方式分析问题,很少受到同学与老师建议的影响㊂属于场独立型㊂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㊂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㊂结合材料所述,小罗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并且善于察言观色,关注社会问题,因此,属于场依存型㊂(2)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不同方法㊂场独立性学生擅长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教学㊂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㊂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㊂。
2022年上半年教资真题及答案(中学科目二)
2022年上半年教资真题及答案(中学科目二)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A.杨贤江B.陶行知C.黄炎培D.李大钊【答案】 A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巨人传》 C.《太阳城》 D.《爱弥儿》【答案】 D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
这种现象说明()。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答案】 D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个案研究【答案】 B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A.科学性B.阶段性C.生产性D.独立性【答案】 C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 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泵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
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C7.《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杈利。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答案】 A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A.国家统一管理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答案】 D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A.范例教学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D.非指导教学【答案】 C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教师资格:中学科二 真题解析
教资中学科二:真题解析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
A.国家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0.某中学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C【解析】题目中考查的是配置性评价的含义。
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 )A.意向的发展B.情感的发展C.意志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B【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答案】B【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故选择B。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三)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四)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内涵基本一致。
5.下列不属于替代性评价方法的是()A.量表评价法B.表现性评价C.概念图D.档案袋评价法【答案】A【解析】替代性评价最初是针对传统纸笔标准化测验评价方式的不足而提出的。
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
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概念图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替代性评价方法。
6.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大教学论》C.《学记》D.《普通教育学》【答案】A【解析】考察对教育史的知识掌握情况。
B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端的标志。
C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D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7.影响受教育者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文化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生产力【答案】C【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也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8.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原本难懂的理论知识。
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
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强调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
故选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重点,讲最关键的部分,促进学生的理解,体现了()原则。
A.循序渐进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抓重点,讲关键,遵循学科内部逻辑,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10.“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生编纂发表.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他认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11.“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 )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B.疏导性C.一致性D.导向性【答案】D【解析】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贯彻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2.我国的职业教师是从()开始出现的。
A.夏B.秦C.商D.汉【答案】C【解析】我国的职业教师是从商朝开始出现的。
13.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 )A.所接受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答案】C【解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本题选C14.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
15.“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个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A【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的内容有:“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题选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1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提高道德认识B.陶冶道德情感C.培养道德行为D.组织活动和交往【答案】D【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
(3)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受教育者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17.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体的能动性D.教育【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先天可能性,要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还有赖于后天生活中的环境影响。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
主观能动性起的是决定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学校教育(教育)起的是主导作用。
由题干中可知,题中强调的是起现实作用的环境,它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资源。
所以选B18.下列不属于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是()A.加强综合性B.突出科学性C.加强实践性D.加强弹性【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的“认识-实践”说认为:1.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为(1)学生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2)学生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3)学生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2.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表现为(1)实践目的的特殊性;(2)实践环境的特殊性;(3)实践方式的特殊性。
所以,统一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了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特征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过程。
选A。
23.人们能够感知到事物远小近大的透视关系依赖于()A.距离感觉B.差别感受性C.深度知觉D.立体感觉能力【答案】C【解析】深度感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差别感受性是感受物体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选项ABD均属于感觉范畴。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面向全体学生C.强调创新教育D.取消应试教育【答案】B【解析】全体性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换言之,素质教育不要求也不允许对入学的儿童按照某种标准(例如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差异)进行筛选。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