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一、品管圈活动的概念品管圈活动是源自日本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它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交流经验、寻找问题的方式,共同制定改善措施,确保护理品质的管理方法。
品管圈是一种围绕“预防”展开的自我改进的小组活动,通过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达到提高服务质量、预防错误、提高效率、改进工作环境等目的。
品管圈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组协作:品管圈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寻找问题,共同制定改善措施。
2. 交流经验:品管圈活动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经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3. 共同探讨问题:品管圈活动注重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4. 自我改进: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自我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改善工作质量。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高风险的工作,因此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的行为预测困难、自伤自杀行为频繁、暴力事件发生率高等特点,使得风险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目前,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系统性:部分医疗机构对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2. 缺乏经验交流: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的平台,难以共同探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忽略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途径来加以解决。
1. 提高风险意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品管圈活动中,护理人员会通过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2. 共同探讨问题品管圈活动注重小组共同探讨问题,这有利于护理人员找到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的行为预测困难,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共同探讨,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品管圈活动和精神病护理管理品管圈活动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
而精神病护理管理是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连续的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团队合作,改善服务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随着精神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和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引入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保障患者安全。
品管圈活动和精神病护理管理,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品管圈活动与精神病护理管理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将为精神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服务质量。
1.2 阐述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精神病护理管理是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康复和社会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品管圈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案。
通过定期召开品管圈会议,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分享和讨论患者的情况,共同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案。
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和交流,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品管圈会议上,护理人员可以交流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识别和改进照护质量问题。
该方法基于团队合作,从专业技能、经验和知识交流中汲取智慧,通过反思和持续改进来
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集体学习、讨论现实
案例和评估患者照护质量,团队成员可以识别出某些行为或程序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或
不适。
例如,团队成员可以分析药物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评估预防和减少自伤
行为的策略,或审查纪录定义和沟通流程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可以识别并
改善可能对患者造成风险的因素。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集体协商、制定改进计划和
实施方案、监测和反馈改变情况,团队成员可以在全面的视野下改善照护质量。
例如,团
队成员可能决定实施剂量极限预警系统来降低某个药物的过量使用,采用传染病控制措施
来减少院内感染,或制定更适合患者的疼痛管理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可以制定针对
目标问题的可行改进计划。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促进协同合作和共同进步。
通过共同学习和实践,团队成员可以增强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建立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通过持续反馈和改进,
团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例如,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开展
心理卫生教育活动,参与临床案例研讨会,或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
可以增强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
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年1月第36卷第1期 IntJNurs,January2017,Vol.36.No.1·15· 3 金秋.手术室全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主要原因在于:①舒应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适护理倡导以人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3411-3414.式,提高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②舒适护理充分发挥 4 李玉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为护士业务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动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③舒适护理有利于确保(9):862-863.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5 吕秋荣,周美英,温秀娟,等.护理干预对屈光不正行系,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LASIK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应理杂志,2014,20(17):2082-2084. 6 刘蕴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7 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参考文献 1 陆燕,易桔红,徐锡明,等.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539-1542.术期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 关柏秋,夏莹,曹晓燕,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23):2172-2173. 2 孙晓铮.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52-153.(本文编辑:腾悦)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288-3290.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冯春杰【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的 、意 义及 如何 实施 等 ,并 发 出倡 议 。
材料 、方法 、评价 测量 的工具 、环境 ”等 6个 方 面展 示
1.2 组 圈
问题 的全 貌 ,层 层 展 开 ,分 析 到 可 以采 取 对 策 为 止 ,
1.2.1 募 集 圈员 、确 定 圈 名 、圈徽 及 其 意 义 以 科 圈员集 体归 纳 出真正 的主要 原 因。
杨 玲 花
(武汉市优抚 医院护理部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 :在武汉市优抚医院所有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精
神科病房 ,开展 8个月 的品管圈活动 ;对比品管 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满意率 、护理人 员满 意率及不 同环 节护理质量 合格率 的差异与成效 。结
群体 的工作热情 、积极性 、创造性普遍提高 。结 论 :将 品管圈应 用到医院优 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 中,不仅可 以提高护理 的管理与服务质 量,
获得患者及其家属 、医生的满 意 ,也能充分发挥护理队伍 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 团队力量 ,提升医院综合服务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 】 品管圈;精神科 ;护士;优质护理
与成效 介绍 如下 :
标项 目+目标值 ;目标 值 必 须量 化 ,且具 有 一 定 的挑
1 具 体做 法
战性 。
1.1 护理 部对 护 士 长 和 护理 人 员 分 层 次 进行 医 院 1.3.5 解 析 通 过 鱼 骨 图或 关 联 图进 行 主 题 问 题
品 管圈专项 培 训 ,使 护 理人 员 明确 开 展 品 管 圈 的 目 探讨 分 析 ,找 出原 因 的关键 所 在 ,员全 程参 与 ,对 医院 护理 工作 任务 、上级 领导 或 主 管 部 门反 复 强 调 或 检 查 评 审 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QC circle)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起源于日本,是一种由员工自主组织开展的小组活动。
品管圈活动以质量改进为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行动,探索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借鉴品管圈活动的理念和方法,组织护理团队开展相关的小组活动,以提高精神病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工作,包括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
这些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共同探讨和解决治疗中的难题,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质量。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团队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在精神病护理中,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常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深入调查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行动和改进。
针对某一类患者常见的行为问题,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观察,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品管圈活动也可以帮助护理团队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在精神病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需要应对复杂的护理问题和应急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针对不同的护理环节和问题,总结出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将经验和技能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品管圈活动也可以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
精神病护理是一个复杂而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患者的变化和需求。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促进团队的沟通、协作和持续改进。
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危
险和问题。
首先,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识别危险物品的潜在风险。
团队可以通过讨论过去的
事故和风险事件,将这些问题作为品管圈活动的话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例如,团队可以
讨论患者在使用银屑病药物过程中造成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设计和实施危险物品管理计划。
通过团队的合作,可
以制定管理危险物品的标准操作程序,并确保它们得到有效执行。
例如,团队可以讨论如
何确保所有危险药物都被妥善存储和处置,并确保团队成员都收到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此外,品管圈活动还可以帮助团队持续改进危险物品管理计划。
通过定期的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检查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团队可以讨论如何
改进药品储存区域的布置,以便更好地控制风险,并寻找其他改进的机会。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倪传艳【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评估安全活动,鼓励科室积极参与品管圈活动,借助培训、专家指导以及推进会等途径,根据品管圈活动实施步骤,完成品管圈活动有效完成,并对完成情况予以专家评审.结果首期启动10个品管圈,主题包括安全防护4个、护理管理3个、差错预防1个、健康教育1个、服务满意度1个;10个品管圈中有7个完成结题,按时结题率为70.00%;7个结题品管圈中,平均目标达成率与目标进步率分别为109.96%、55.09%.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效果,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值得借鉴.【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作者】倪传艳【作者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二科,重庆 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品管圈活动主要内容为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现场以及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自愿自发的予以质量管理活动所构建的队伍。
品管圈活动比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形式更活泼,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答案以及持续改善上,充分凝聚了工作人员的智慧[1-2]。
在医院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改善医院的质量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该研究探究了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首期开展10个品管圈,总计参与142名,包括各级护理人员与部分医生。
主题包括安全防护4个、护理管理3个、差错预防1个、健康教育1个、服务满意度41个。
1.2 方法聘请院外专家对品管圈活动的予以培训以及技术指导,对其实施方案充分制定,建立领导小组,拨放一定的经费,建立完善有关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开展活动进度汇报会以及圈长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对品管圈活动予以有效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与跟踪。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精神类疾病患者因大脑功能出现紊乱易出现冲动毁物、自伤自杀以及外走他伤等相关的精神异常等症状。
针对此问题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可以保障患者本身及他人的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本文系统性地对保护性约束这一名词进行定义并分析其使用原因,介绍了保护性约束工具的进展并对列举其使用出现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明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护理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保护性约束;精神科;护理;应用进展作为一类重要的临床护理措施,应用保护性约束干预精神科病房可以限制精神类疾病患者因精神症状不佳出现的冲动毁物、自伤自杀以及外走他伤等行为,保障患者、家人及医疗人员的安全,减少对周围财物的破坏程度,保障精神科护理相关治疗的正常进行。
据资料显示,目前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率已达40%以上。
然而,由于保护性约束的护理行为带有强制性,且现在保护性约束护理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高,护理质量低下,使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和家人的认可度不高,家属对采取此约束的目的也存在疑虑。
而患者因大脑功能紊乱本身具有烦躁易怒等问题对保护性约束产生强烈抵抗,对其自身和医疗人员等造成伤害,引发后期的医疗纠纷事件。
本文系统性地对保护性约束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分析其使用原因,介绍了保护性约束工具的进展并对列举其使用出现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详见如下。
1.保护性约束的概述1.1保护性约束的定义保护性约束,也被称作约束性保护,即指在精神科的相关医疗进程中,因患者因大脑功能出现紊乱等特殊情况,医护人员对其实施一种强制性的医疗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限制患者的行为活动,降低其他意外因素对其造成的伤害。
它并不是简单性的捆绑手段,而是精神科临床用于治疗护理这类患者的特殊操作方法,内含相应的医疗风险,可有效性地辅助精神科病人的安全管理与治疗。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从2014年4月至9月月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为活动主题,开展半年品管圈活动。
结果活动实施后,患者保护约束率明显下降,与活动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对提高本科室整体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品管圈活动(QCC)的创造者是日本的石川专馨博士[1],它指在同一工作现场的所有人员自动自发的组成活动小组,共同参与进行品质管理。
这些活动小组自我启发并相互启发,全员参加维护和改善自我工作现场。
我院本科室从2014年开始采用品管圈活动,为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采用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取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方法1.1组圈我院护理部于2014年4月成立品管圈,圈员13人,文化程度本科8人,专科5人.护理部主任为品管圈活动督导员,圈员来自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均对品管圈相关知识有较多了解或有品管圈活动经验。
经过圈会议选定“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时间为2014年4月-2014年9月。
1.2 现状的把握及要因分析自制查检表,每天当班护士将被保护约束患者的诊断时间、诊断情况及被保护约束的原因进行记录统计,从2014年4月1日-4月30日连续统计1个月,召开圈员会议,以头脑风暴法讨论分析患者被保护约束的原因,经讨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2.1患者因素:通常在患者入院初期,其精神症状很丰富,行为紊乱,一时难以控制,患者的住院依从性很差。
资料显示,目前对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2]。
精神疾病患者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大脑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思维、情感、感知、行为、意志等多种异常的疾病,通常患者会出现外走、自杀、伤人、冲动、毁物、不合作、无自知力、拒绝治疗等症状。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精神科护理是一项专业的医疗工作,致力于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患者的自杀、暴力行为、自伤行为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技巧,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分析精神科患者的自杀风险。
自杀是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风险,因此对于自杀风险的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可以共同讨论和分析患者自杀行为的可能原因和触发因素,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还可以共同评估和改善现有的自杀风险评估工具和预防措施,确保其科学有效。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管理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可以共同分析和评估患者暴力行为的可能原因,如情绪激动、药物副作用等,并共同制定和改进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行为管理计划、限制措施等,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在品管圈活动中,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参与和贡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集体智慧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合作,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最终提高精神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水平。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可以共同分析和改进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暴力行为和自伤行为风险,提升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在这方面有许多的经验和技巧可以提供。
品管圈活动主要是指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反思病人护理的过程、结果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改进的策略,以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品管圈活动可以有助于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团队成员间的协作。
品管圈活动可以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和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协作水平。
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在病人护理中所起的作用,出现问题时更好地协调解决。
其次,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可以促进护理技能的提高。
在品管圈活动中,护理人员不仅可以发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向其他团队成员学习并借鉴行之有效的护理技术和方法。
患者的健康问题可能多种多样,护理人员对各种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使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和经验,更好地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健康护理服务。
再次,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工作效率。
通过定期组织品管圈活动,团队成员可以很好地分析和评估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根据评估结果,团队成员可以共同探讨改进策略,并逐渐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患者治疗的持续改善。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发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品管圈活动,团队成员可以明显地改善护理技能并共同推动患者的治疗计划更新和进步。
总之,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水平、护理技能、工作效率和患者治疗的持续改善。
随着精神病护理管理服务的不断发展,品管圈活动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目的在精神病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解决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低的问题。
方法通过组建品管圈,对现存问题进行要因分析,提出并落实了5项改进措施。
结果腕带佩戴率由活动前的73.43%提升至活动后的100%,杜绝了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护理安全,更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科室团结精神和文化建设。
标签:品管圈;精神障碍患者;腕带佩戴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也称品管圈)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与1962年所创,后来在英国、法国、韩国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地运用各种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表现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3]而表现不同的精神症状,不能正确告知身份;同时由于病房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杂;护理人员的变换、轮班、休假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准确识别患者,预防护理差错,要求患者100%佩戴腕带,但在实际工作中,佩戴率一直不达标。
我科于2013年8月组织成立“成长圈”,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用于腕带管理,取得了显著进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3年5月~8月我科每月随机检查共4次的结果为对照组,分析佩戴率低的原因;以2013年9月~12月同样4次的随机结果为试验组。
1.2方法1.2.1培训2013年3月起全科护理人员参加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使全科护理人员掌握QCC的工作方法。
1.2.2成立品管圈我科于2013年8月30日成立品管圈,圈长1名,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员6名。
结合我科特点,最终确定圈名为“成长圈”,寓意护士在工作中能力得到提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中的运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中的运用作者:郁涛谭澍王炎杨明丽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02期doi:10.3969/j .issn.1007 -614x.2018.2.103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的效果。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由51.96%提高到82.05%。
结论: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优化了操作流程,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保护性约束操作的规范性,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护理人员及周围人员、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保护性约束;品管圈;精神病住院患者;合格率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一项特殊的护理操作技术,能有效防范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治疗不配合等行为[1]。
为控制病情或确保治疗,医护人员需采取的保护性约束措施,虽然是一种直接而简单的干预措施,但因涉及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法律和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易成为患者投诉的理由,诱发护患纠纷[2]。
有研究指出约束带松紧不适宜、对约束带使用方法掌握不熟练、未按要求打结、约束时没垫衬垫、约束过紧、护士观察不及时、不认真不仔细是保护性约束的护理缺陷常见问题[3]。
为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我院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4-9月对酒与药物依赖治疗科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操作340例次。
分为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4月13日一5月10日)对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操作102例次,品管圈活动中(2015年6月1日-28日)对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操作121例次,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8月10日一9月6日)对住院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操作117例次。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涉及到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其特
殊的性质,精神科护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引入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品管圈活动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改进方法,旨在提高组织内部的沟通、合作和问题解决
能力。
在精神科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措施以
防止患者受伤或发生其他不良后果。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定期的品管圈会议,护理团队可
以共同讨论和分析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这种集体智慧的方式,团队可以更
全面地了解潜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患者安全的潜在影响。
这有助于团队采取相应的
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
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团队的沟通和合作。
在品管圈会议中,护理人员可以共同交流和
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这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及对患者护理过程
中的问题和风险的共同认识。
通过加强团队协作,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处理风险,提
高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可以改善护理过程和指南。
通过品管圈会议,团队可以共同评估和审查护
理指南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这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对护理过程进
行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护理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
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
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依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48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的48例患者则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工作。
结果观察組患者在住院救治期间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概率较低,而对照组的不良概率则较高(P<0.05)。
结论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合理化运用,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尽可能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各项效益取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品管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精神科每天需要护理的患者人数较多,且情况较为复杂。
事实上,精神类疾病的出现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更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1-2]。
基于此,我国的精神科都加强患者护理工作。
目前,品管圈护理工作凭借着其自身的优点而被广泛的运用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作业过程中,所谓的品管圈指的是由相近、相同性质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利从而实现相互合作,合理选择品管手法与工具,促进来精神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3-4]。
事实上,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35.5±8.4)岁,在对该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品管圈的方式进行操作;对照组48例,也均为女性,年龄22~47岁,平均(37.6±8.7)岁,该类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操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品管圈在精神科减少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 件发生次数的应用
品管圈在精神科减少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的应用作者:闫雪华初娜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减少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管理方法,减少精神科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从活动前的30.26%降低至活动后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品管圈在精神科能有效减少与保护性约束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关键词] 品管圈;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loops in the number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psychiatric reduction and protective constraints. Methods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and manage supplies management method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psychiatric and protective constraint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he number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protective constraints decreased from 30.26% before the activity to 7.89% after the activit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upply chain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protective constraints, reduc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care safety.[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rotective constraints; Adverse events精神疾病的患者由于受症状的支配经常会发生自伤、伤人、不配合治疗等行为,为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治疗护理顺利的进行,精神科护士在无其他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保护性约束等强制措施,即用保护带将患者强制固定在病床上,使其活动受限而制止冲动暴力行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约束率的效果观察
向爱 华 : 女, 本科 , 副主任护师 , 护 士长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3 - 2 8
≯
—
况及被保护约束 的原 因进行 记 录统 计 , 随机进行 2次 对家属保 护性约束的认知度调查 , 共 咨询 了 1 0 0人 次 , 其中 6 0人 表示对
研究对象为 2 0 1 4年 4月 ~ 2 0 1 4年 9月本院 男
病 区需保护性 约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 。 本 院护理部 于 2 0 1 4年 4月采取 自愿 报名 的形式 成
管圈活动前本院住院精 神患者 1 0 7例 , 保 护约 束患者 4 2例 , 自
制查检表 , 每天 当班护 士将被保护 约束 患者 的诊 断时间 、 诊断情
-
3 49 3.
郑翠萍. 优 质规 范化 护理服务 在儿科病房的应 用[ J ] . 护理
管理 , 2 0 0 9 , 1 2 ( 6 ) : 7 2 9 . 张波 , 程 海丹 , 段 志英 , 等. 应 用 品 管 圈 降 低 产 后 尿 潴 留产 生率 的 实践 『 J ] . 中 国护 理 管理 , 2 0 1 5 , 6 : 7 5 3 - 7 5 6 .
,
—
产
、 一 、 ,
将 效果显著者制定成为提高儿科患者对 责任护 士满 意度的标准
化流程( 图6 )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 进一步拓宽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因此 , 品管 圈是解决住 院患者需求 , 持续 提高护 理质量行 之有效 的科学 管 理方法 。 [
参 考 文 献
立 品管 圈 , 圈员 1 3 人, 文 化 程 度 本 科 8人 , 大 专 5人 , 推荐 1 名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精神科医疗领域,危险物品管理一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精神科患者可能因精神病发作或情绪波动而产生暴力行为,导致自身或他人受伤。
对于精神科危险物品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安全措施不足等,这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品管圈活动被引入到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来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医院建立更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险物品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管理效果的影响,为提升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的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对品管圈活动的影响评估,揭示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和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精神科领域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保障医院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对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终目的是建立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危险事件,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正文2.1 品管圈活动的定义品管圈活动是一种通过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品质和效率的管理方法。
品管圈活动起源于日本,是丰田生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旨在通过员工参与和沟通,不断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稳定和持续改善。
品管圈活动通常由一组对特定业务或流程负责的员工组成,他们定期会议讨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措施来解决现有问题和预防未来问题的发生。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不断改进过程的循环性质的质量管理方法。
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事故和错误的发生。
1. 制定流程和规则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检查工作流程和规则,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以防止错误发生。
在精神科护理环境中,缺乏清晰的规则和流程会导致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不安全感。
因此,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流程和规则,以确保精神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2. 改进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改进治疗计划,确保他们是最适合患者的。
通过识别患者的个人需求并进行定期评估,可以使治疗计划不断改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提高通讯技巧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技巧,使得团队更好地协同合作,在处理护理问题时更加有效和高效。
在精神科护理环境中,通讯技巧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4. 改进绩效评估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改进绩效评估,确保有关治疗效果和质量的信息被有效收集和运用。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推动确保绩效评估期限得以遵循,评估过程得到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治疗的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完善工作流程和规则,改进治疗计划,提高通讯技巧,改进绩效评估,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06T10:26:48.0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熊凌凯李文杰[导读] 近年来,随着品管圈概念在各个行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为研发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病区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开展了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科;四肢;约束带;重塑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75-02 近年来,随着品管圈概念在各个行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1-3]。
由于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性,病房安全属首要处理问题,据统计精神科暴力攻击,自伤、自杀等不良事件占比明显居高,严重危害他人及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我院1986年建院至今仍使用传统的保护性约束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护士使用满意度仅为25%。
因此,研发一套适用于精神科约束带的出现尤为重
要、迫在眉睫。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为精神科男病区,护士共有16人,年龄19~41岁;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10人;学历:本科3人,大专7人,中专6人。
1.2 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及确定主题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QCC小组,小组由6名护士组成,其中2名圈员被推举为正副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第1次圈会在头脑风暴法后经讨论确定“萤火圈”作为圈名,并确定圈徽。
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选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QCC-story判定表进行判定,将“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的重塑”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课题明确化小组成员通过检索互联网并调研了省内7家精神病医院22种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情况。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调研,92%以上患者使用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对全院20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研。
结果91.6%的人表明,锁式约束带在安全性上优于其他约束带。
进行望差值及攻坚点的拟定,并根据上级政策、圈的优势及克服能力进行评分,确定攻坚点。
具体研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带锁定功能。
1.2.3目标值设定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我们并未发现约束带相关的衡量量表及相关标准。
根据品管程序我们自行设计较为合理的衡量量表。
舒适度状况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四个维度。
设计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舒适度及便捷度衡量量表。
1.2.4最适策实施与检讨及效果确认对应望差值和攻坚点,共拟定11条方策。
并按照可行性,经济性、效应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最适策追究。
根据8/2原则进行评价与筛选对策。
最终选定5个对策组,排序后开始分步实施。
1.2.5评价方法
1.2.5.1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舒适及便捷度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环境4个维度,该量表采用1-4likerlScale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反项题1表示非常同意,2表示同意,3表示不同意,4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表示越舒适及便捷。
填表说明:量表中每一个问题均有4个数字来作为答案,请选择最为接近你,现在感觉的数字,这就是你此刻的感觉。
注:*为反项评分项。
1.2.5.2使用同一查检表收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使用情况。
同时对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医院护理部制作的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10项,分别以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级评定,对应分值分别为5、4、3、2、1分;评分3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施前后约束合格情况
开展品管圈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目标达标率为102%。
进步率为48.1%,均达到预期目标。
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开展前的舒适性32分人,提升到开展后的52分;便捷度量表由开展前60.5分,提升到开展后82.3分;约束带由290cm,缩短到了93cn;成本从50元下降为25元;约束时间由90/次秒下降至30秒/次;解除约束时间由50秒/次下降至5秒/次;教学时间从10分钟减少至1分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
2.2 患者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开展后的72.3%,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
3.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的品管手法,成就感以及凝聚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数据显示:开展品管圈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目标达标率为102%。
进步率为48.1%,均达到预期目标。
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开展后的72.3%,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
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重塑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房安全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8.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