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的黑暗社会并同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孔乙己的艺术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要有同情心,继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一、分析第二部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分析层次,理清故事情节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五个片断的内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评析: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
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
2、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点评: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点评:孔乙己受尽了成人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说话。
他把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当做学问来炫耀,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很深。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4、分茴香给孩子们(吃多乎哉?不多也。
部编人教版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
(开端、发展)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高潮)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结局)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5.2[教学设计]孔乙己(第2课时)
第5课孔乙己(第2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2.感受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教学重点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感受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了一个迂腐、落魄的孔乙己。
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了孔乙己这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解读。
新知探究一、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相关信息,为他创建一份履历表。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刻画。
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找出文中刻画孔乙己的语句,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根据表格的要求,分别从人物描写角度找到对应语句,再结合课文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活动内容】3.品读文中关键语句,找出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从孔乙己的衣着、行为、结局等方面入手思考分析,先找出能体现孔乙己矛盾之处的词句,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点,可结合社会背景分析。
【设计意图】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孔乙己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孔乙己2 设计使用者课型新授使用日期学习目标分析孔乙己形象重点分析孔乙己形象难点分析孔乙己形象导学探究【复习回顾】【孔乙己其人】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主要工作成就工作生活经历主要社会关系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总体评价【解读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的人。
【深入探因,分析性格】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复杂性格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
归纳出如下答案:【悲哀的孔乙己】1.从文中找出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孔乙己的性格分析。
(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通过对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个性。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3.教师小结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但后来由于自己并非真正地辛苦苦读、又好喝懒做,最终在人们的嘲笑声中以及在科举制度的摧残下,将要死去了。
从孔乙己的遭遇中,体现当时国民的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4.综合分析,归纳性格。
【口语训练】学生谈对孔乙己的印象。
(可针对一些方面)反思盼盼。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精品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学作品《孔乙己》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故事情节等方面的信息。
2. 理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并学会通过分析文本予以表达。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孔乙己》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帮助学生掌握通过文本分析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的技能。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体认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
2. 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1. 课前导入:通过精心安排的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敏感度。
2. 课内阅读、讲解:老师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主题等方面的信息。
3. 小组讨论:老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并互相启发。
同时,老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表现的学生进行分享和点评,拓展学生思维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4. 课后复习:老师布置相应的文学作品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积极进行总结、复习。
同时,老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孔乙己》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拓展自我阅读视野、扩展阅读品味,并由此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同时,学生也能够掌握通过分析文本表达思想的技能,提高自我表达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孔乙己》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认识孔乙自己这一人物形象。
3.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难点、重点分析:1、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2、难句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3、介绍作者写作《孔乙己》的时间、背景和写作用意。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
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未有作者的《附记》,其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
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自己告我,也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二)整体感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
大作家巴金说,《孔》写得多好啊!日本一位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
为什么鲁迅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1.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查清字词。
(1)应掌握的字:阔绰(chuò)舀(yǎo)羼水(chàn)绽(zhàn)拭(shì)蘸(zhàn)打折(shé)(2)应掌握的词: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揭示的主题;2、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和精巧含蓄的布局;2、加深对小说有关知识的掌握。
情感价值观l、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冷漠无情;2、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2、体会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难点l、本文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以及精巧含蓄的布局,对小说初步欣赏。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充;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天,我们又提出了: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读书,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可见,读书是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人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人是为了报效祖国,那么在封建社会末期,读书人的命运如何呢?周围的人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一起走进他最喜爱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
(多媒体展示课题)二、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摄取文中所透露的信息。
(主要着重学生阅读的差异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1)让学生自由发言;(2)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总结:这是一篇小说,要注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这篇小说以“笑”为线索,勾勒了孔乙己的几个生活片段,给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在不动声色中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三、师生共同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本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通过孔乙己“咸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段来反映主题。
《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孔乙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
2. 理解和体会小说所表现的现实题材和时代背景,反思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情节、人物形象的解读;现实题材和时代背景的理解。
2. 教学难点:现实题材的理解和思考,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思想价值。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小说阅读(课时2-3):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孔乙己》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感悟小说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2. 人物形象解读(课时2-3):通过对孔乙己、黄四爷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感受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处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3. 现实题材的思考(课时2-3):通过分析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现象和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作品评析(课时2-3):通过对小说结构、语言、形象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教学法:通过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乙己》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师生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讨论答案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小说的主旨和思想。
3. 思维导图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
五、教学资源1. 电子教案:制作适合自己班级的电子教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视频教学资料:可以引入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小说的生动情节。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强调小说中的思想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思考和探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案2
《孔乙己》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重要字词。
2.探究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体会小说精巧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比阅读,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刻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对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印象深刻。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其中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预习检测(一)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荤.菜(hūn)羼.(chàn)阔绰.(chuò)绽.出(zhàn)绰.号(chuò)间.或(jiào)夹.袄(jiá)颓.唐(tuí)乱蓬蓬.(péng)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羼:混合,掺杂。
格局:结构和格式。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颓唐:精神萎靡。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间或:偶然,有时候。
服辩:即认罪书。
文中指不经官府而自行了案认罪的书状。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固,安守。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不屑,认为不值得。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五课《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孔乙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从正面、侧面不同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
3.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用微课了解人物鉴赏的方式,明确可以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塑造人物。
2.通过白板等媒体,学生合作、交流、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小说主题,了解作者对封建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现实意义。
3.学会关注社会,思索人生,关爱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主题思想突破方法:学生自主探究,用填写“档案”的方式初探孔乙己生平,再合作探究孔乙己形象。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突破方法:由孔乙己性格命运出发,从分析他身边人的言行着手,探究造成他悲剧的社会根源,并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加深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层次的诵读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
2.合作探究法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鼓励大胆提问。
3.比较阅读法将孔乙己出场与离场进行对比,酒客的笑和孩子的笑进行对比,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在自己所创作的33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
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上节课,我们用人物档案的形式,对他有了初步认识,但要想了解有血有肉的孔乙己,我们还得走进咸亨酒店,走进他的生活,对他进行一番近距离的观察。
2.回顾作业:上节课课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的精彩片段,做以批注,看看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品析孔乙己的形象。
人教版九年级下《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
人教版九年级下《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
孔乙己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独特的叙述视角、社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等。
扩展阅读,与《范进中举》加以比照。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课文
请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朗读个人习作,师生共同点评。
二、研读探讨,深透理解文意
1.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也即“序幕”部分,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幺? 学生思考,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插播江南城镇图片,“咸亨酒店”图片资料,并点拨: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
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幺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幺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下《孔乙己》教学设计之二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瞪小眼。
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足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
教师点拨: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
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可以说,他们虽结局不同,但却是“殊路同归”。
《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而《孔乙己》是以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意义更深刻。
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
批评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
四、课堂练习
阅读刘云龙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回答问题。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
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
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
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
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
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
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
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
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
遗
憾的是。
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
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
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
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
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
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
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
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③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
3.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④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
4.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陈旧的思想与观念”或“陈规陋习”。
2.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由于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为了私利,而不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无奈”“鄙视”“痛恨”“否定”等。
4.只有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时代才能进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塑造的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形象,与别里利夫何其相似。
面对时代的变革,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六、布置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迅
环境:咸亨酒店封建社会
人物形象:
热衷功名——科举失败
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孔乙己好喝懒做——至死不悟
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主题:
批判麻木冷漠的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