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空间建构练习任务书
2014级空间建构练习任务书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任务指导书空间建构练习(二年级上学期)(建筑学2014级)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系2015年9月1 题目:空间建构练习2 教学概况: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的。
因此,建筑设计练习一般会围绕以下几个要点:空间的形成和界定;空间与表皮、体量的关系;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包括它的划分、相互关系和秩序;建筑的形态和结构;建筑的材料组织;建筑的建造顺序等。
本练习从空间的界定要素和形成方式入手,从体块(Block)、板片(Slab)和杆件(本次练习忽略)三种设定的基本要素开始,通过操作模型材料,制作一个具有空间意味的物体,观察和研究如何通过对实际材料的操作形成空间。
练习通过4个阶段:构思(Concept)、抽象(Abstraction)、材料(Materiality)、建造(Construction),进行循环往复的制作和观察,推进设计从构思(Concept)到物体(Object)、再到建筑物(Building)的演进。
练习最终形成一个各边比例为2:3:5,尺寸为6m×9m×15m的无特定内容建筑物(Building),并依据于场地接触方式分为平房(Flat)、板房(Thin)、楼房(Tall)三种类型。
3 教学要求:3.1体验、认知并理解空间是建筑的核心内容,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3.2 认知模型材料的物理特性和表现特性,掌握操作模型材料进行空间设计和表达的方法;3.3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和表现特征,练习将空间设计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初步掌握透视图和建筑图表达的技巧和规则,学习运用其推动设计的方法;3.4 训练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掘培养专业兴趣,培养踏实勤勉的学习态度。
4 指导教师:刘阳凌峰梅小妹曹海婴严敏宣晓东5 参考书目:顾大庆,柏庭卫,《空间、建构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教学内容:6.1 构思:操作与观察——通过操作和观察的方法来寻求一种建构的想法操作和观察的互动是建构设计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空间构成作业任务书
空间构成作业任务书•作业要求:•每个作业思考草图4-8张,从中选择1个作最终作业,并记录下整个思维过程,模型制作过程用图片(照片)记录每个阶段。
•将所有步骤和设计说明整理到1号图纸841mm×594mm)•手绘彩图,电脑模型,手工模型。
•上交作业前填好作业标签:课程名称,作品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时间等。
•作业周期:12周1 空间形态创造练习•作业要求:用10×10 cm 的平面(白纸,卡纸等)创造一个或几个空间体形态。
形式不限,可以切割,折叠。
•作业目的:空间基础形态分隔训练•训练关键点:区分空间和立体形态•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2 分割重组练习•作业要求:正方形体块(实体,可以为雕塑泥,泡沫,木块等)。
尺寸:10×10×10cm,进行分割,分出直线形、曲线形之后进行重组,做减缺、移位、重组练习。
•作业目的:认识空间,空间基础形态分割和重组•训练关键点:由体到空间的识别过程,学会分割体块并建立空间。
•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3 平面投影线发展成空间造型物的构成练习•作业要求:由平面投影线发展成空间造型物的构成。
选一幅平面设计图形(可以用过去的平面作业作修改)进行空间造型构成,借助空隙在空间结构发生投影的基础上进行演化;选用常见、熟悉的材料,并充分发挥该材料的特性与肌理效果。
尺寸:20×20×20cm•作业目的:由平面向空间转化•训练关键点:平面投影相同可以发展成不同的空间形态。
•日程安排:提交时间(课程结束后的周五)•成果要求:草图+思考过程+创意说明+手绘+电脑模型(1号图纸)4 竖断练习•作业要求:利用竖断三种类型【直面、L型面、T型面】做单元,通过对称的多种形式进行组合,创造各种流动的分隔空间。
建筑构造及实训任务书范文
建筑构造及实训任务书1. 任务背景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构造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行业做好准备。
2. 任务目标•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结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流程等;•理解不同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学会使用常见的建筑施工工具和仪器,并能进行简单的测量和绘图;•进行小组合作实践项目,包括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并进行模型搭建。
3. 实训内容3.1 建筑构造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包括力学基础、荷载计算等;•探讨不同类型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研究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包括钢筋混凝土、砖石、木材等。
3.2 建筑施工工艺学习•学习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工艺要点;•研究常见的建筑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浇筑、砌墙、装饰等;•参观实际的建筑工地,了解现场施工过程。
3.3 建筑测量与绘图•学习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测量,如测距仪、水平仪等;•掌握建筑绘图的基本技巧,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图练习,如测量一个房间的尺寸并绘制平面图。
3.4 建筑结构模型搭建•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模型;•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要求搭建模型;•进行模型展示和评估,讨论模型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4. 实训安排4.1 学习阶段•第一周:学习建筑构造理论知识,包括结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流程等;•第二周:学习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第三周:学习建筑施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测量和绘图练习。
4.2 实践阶段•第四周:小组合作实践项目开始,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模型;•第五周: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模型搭建;•第六周:对搭建完成的模型进行展示和评估,讨论改进方向。
空间构成任务书 2014
《设计基础(四)作业一》任务书
环境空间认知
目的:以对基本的城市空间或建筑空间的感知与讨论为出发点,引发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等空间环境构成等问题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激励学生善于观察、研究并提出创造性、理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内容:空间分析,例如校园空间分析、城市空间分析、园林空间分析等。
场地可与任课老师协商拟定,以班级为单位。
要求:A3图幅,抽象分析图若干,分析内容自定,表现手法不限。
具体时间安排:
1、2014年4月22日,布置作业,选定场地,现场踏勘。
2、2014年4月25日,交草图,课堂教学环节。
3、2014年4月29日,交作业。
房屋构造课程综合练习指导书、任务书(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建筑构造实训任务书适用班级建工11-1~10班一、课程实训的性质本次课程实训是在学习了《建筑构造》课程以后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次课程实训,进一步加深对已学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并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
把一般原理具体化,了解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表达方法。
本课程实训集中进行一周。
在《建筑构造》课程讲授完毕以后进行。
二、课程实训的目的和任务运用所学的建筑构造基本原理知识,先进行方案比较选择,再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从中了解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设计实际中,完成建筑物主要施工图以及主要节点构造详图的绘制。
三、图纸要求本次实习时间为一周,参照所给施工图,学生绘制以下内容:1、建筑主要平面图1个,比例1:1002、建筑立面图1个,比例1:1003、建筑剖面图1个,比例1:1004、详图: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如楼地板、墙脚、檐口、屋顶、门窗等构造详图。
5、绘制各部位构造做法表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建议:表1 时间安排及图纸要求序号练习内容时间分配(学时)要求备注1 熟悉指导书、任务书 4提高专业认知能力2 方案比较选择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绘制施工图20 A2图纸4张提高绘图能力4 整理、展示、自我评价。
2以提高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表达问题能力、会谈能力合计28 机动2学时六、实习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制图标准。
2、每个学生应独立绘制施工图4张(A2图,铅笔绘制)七、交图时间星期五下午由各班课代表(或学习委员)统一收图后交给老师,逾期不交者做缺考处理。
六、成绩评定依据成绩根据学习态度,设计过程中及图纸中所反映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质量来决定,一般分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正图成绩占50%,底图成绩占30%,考勤及学习态度占20%。
方案能力:指学生对选择的方案独立思考、分析运用能力,方案选择是否符合任务书要求。
建筑模型制作任务书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是建筑学及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项重要的专业基础技能,也是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及其综合设计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模型作为设计理念和形态的具体表现手段,二维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的实施模型,使设想变为现实,是设计理念的立体表现技法。
通过制作著名建筑师作品模型,达到以下要求:1. 通过感受经典作品,理解著名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设计素养。
2. 通过对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的观察赏析和模型制作,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能力。
3.学习三度空间内用模型表现空间,了解建筑空间、体量、光影的基本知识。
4.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造型手法。
5. 通过制作模型学会进行建筑体量和空间关系分析。
二. 设计内容:(自由组合3-4人的小组)1. 设计题目:制作著名建筑大师别墅或住宅模型,大师范围及作品内容可由指导教师指定,以小型建筑为宜,比例自定(1:50左右)。
要求模型特点鲜明,能够反映外部造型,或内部空间(可以酌情切开便于观察内部),或结构构造方面的特点。
2. 选题范围参考(可自选其他作品):理查德·迈耶、赖特、密斯·凡·德·罗、安藤忠雄、贝聿铭、阿尔托、柯布西埃、丹下健三、路易斯·康、艾森曼、隈研吾、伊东丰雄、哈迪德和赫尔佐格&德梅隆等著名建筑师的别墅或住宅建筑作品。
A、萨伏伊别墅B、流水别墅C、史密斯住宅D、范斯沃斯住宅E、犹太人博物馆F、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G、光之教堂H、艾瓦别墅I、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J、吐根哈特别墅3.最终成果要求:(1)设计调研要求:调研内容:名作方案解析、模型制作方法作业要求: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及图片完成:调研报告:包括:方案设计分析、大师背景分析摘要等。
最终以PPT形式上交。
模型制作分析报告:确定模型制作比例、步骤、材料等,完成模型制作分析报告。
2014级建筑学主题型休闲小建筑设计任务书
设计基础Ⅱ·校园主题型休闲小筑设计(茶艺馆、咖啡吧、书吧设计)2015.5.28——2015.7.13 (13 - 20周)一、教学背景设计基础Ⅱ是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启蒙教育课,它是继设计基础Ⅰ之后,为后继的各门建筑设计课程做准备,并起过渡作用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步骤。
建立建筑空间概念,提高造型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解决建筑功能、空间、形式、场地以及建造等的基本问题。
2、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理论。
学习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融贯的整体化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应的建筑方案设计技巧。
3、掌握准确、简明地表达建筑方案设计构思的表现技巧(包括草图、工作模型、正图、图解分析、鸟瞰透视和模型)。
4、培养严谨、有序、准确、求精的科学工作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室集中授课:设计基本原理,任务书讲解,优秀案例点评。
2、调研分析:勘察场地,观察基地的人车流、噪音、周边建筑、日照、风向、季节景观,记录校园生活的行为特点。
3、设计操作:要求绘制建筑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以及必要的说明、指标等。
强调分析力与概括力。
4、模型教学:要求能用简单易行的技法表现设计意图,制作建筑设计工作模型;学会应用一般材料表现设计方案。
5、草图与模型相结合,分组讨论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辅导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1、基于场地环境的建筑设计观2、基于人的行为的建筑空间生成3、基于材料特性和建造逻辑的建筑形态生成4、建筑设计的表达五、任务设置•任务概要:拟在校园内兴建主题型休闲小筑一座,为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外部人员提供茶饮、快餐、会友、读书的场所,亦可作为社团活动、影展、研讨会等的多功能集会场所,可规划相应的读书角、展示、饮食、休憩、室外露台等空间场所。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最大客容量50人(包括室外临时茶座),层数自定。
2014居住空间设计 任务书
2014《居住空间》任务书1、设计命题:“三居室住宅室内设计”。
居住问题目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也大力倡导中、小户型住宅的建设。
于是在有限的面积中,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环保、健康,高效的室内环境,就成为每个室内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2、设计条件:1)根据所提供户型平面图,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住宅平面(见附图)。
2)所提供平面为多层建筑内户型,采用地热采暖,公共面积忽略。
户内非承重墙可以改动。
3)条件:室内净高2800mm,除平面图纸及给定的条件外,户型其它条件及建筑环境条件等,可自行拟定。
3、设计要求:1)自行拟定题目。
2) 自行分析和确定以及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使用需求,充分利用室内的空间关系,表达设计者对中小户型设计的理解和展望。
3)积极拓展设计思路,通过对图纸的表达展开对现今和未来的社会、文化、消费等各方面的综合诠释。
4) 在设计中首先要充分满足家庭居住的功能要求,并应注意环保、节能、健康、安全的绿色设计。
4、设计表达:①概念分析、平面流线分析(若干)②平面图(CAD)(3张)(含地面铺装、展示布置)(1:100)1>平面布置图2>地面铺装图3>天花平面图③剖面图(1张)(空间主要的施工部分)(1:50)立面图(4张)(1:50)④效果图部分:1>室内效果图(5张):卧室1张;客厅2、餐厅、厨房角度自行选择视角共4张5、设计说明:前期分析:方案背景分析(如地理气候、历史文脉)、及用户定位等设计表达分析:设计理念和运用的表达方式的说明(如风格定位、材质的选用、低碳环保及科技等)6、效果图绘图方式“手绘”和“计算机”绘图均可7、提交形式(电子版形式提交):A.排版文件:A3竖向排版1张(jpg)1>设计说明要求在300字以上,打印于A3纸张上(包括方案名称、背景分析、用户定位、设计理念、平立面、剖面、效果图B.电子版部分:建立文件夹(例如:张三《“梦开始的地方”——青年单身公寓设计》)文件夹中名包含子文件夹为:设计说明(word文档)、效果图文件、CAD文件原文件、SU文件或扫描的效果图。
构造作业任务书
设计要求 成果要求
根据所给条件设计绘制基础及墙脚处构造详图。
绘图比例 1:15; 注明各部尺寸、标高和文字标注(包括材料符号及各层材料 做法); 标明冰冻线的位置和标高; 设计时间:十天。交图日期:11 月 12 日
建筑构造作业任务书
《建筑构造》(一)课外练习
基础构造练习
墙身与楼板构造练习
屋顶构造设计练习
教学目的
楼梯设计构造练习
激发学生对建筑构造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构造设计的能
力;
熟悉“三步节能”的基本要求,掌握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法和组合原理;
室内外装修:屋内顶棚、墙面、地面均为一般装修,部分外墙墙
面贴褐色和深灰色面砖,其他墙面刷米白色和深灰色涂料;
成果及 表现形式
门窗:采用铝合金塑料复合门窗,外窗采用中空玻璃提高门窗保 温性能,立口均在墙中,内门均做夹板门; 采暖:暖气采暖。
[整理版]空间构成任务书
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空间形态表达基础·设计任务书
题目:空间形态表达基础—游览空间(题目不写于正图上)
图幅:594×420,横竖幅不限。
图框:可不画
署名:班级、姓名用7mm高工整字体写于图纸反面右下方,距图幅底边10mm。
要求:
1、教学要求:
1)了解空间的基本概念。
2)学习在三维向度中创造有趣的空间形态。
3)学习简单建筑空间的构成技巧。
4)关注空间、形式、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5)训练用模型及图纸表达建筑空间的能力。
2、作业内容:
设计一个简单的游览空间,并根据构思适当布置周围环境。
3、制作步骤:
1)构思空间的基本形式;设定空间序列;
2)可以借助模型或草图表达空间的初步形态;
3)按照空间构成方法进一步深入调整;
4)加入尺度,反复推敲;
5)确定方案制作模型。
4、作业要求:
1)空间关系明确。
2) 空间组织条理清楚。
3) 简单明了。
4) 突出主题。
5) 比例协调。
6) 尺度统一。
7) 构图均衡。
8) 字体美观大方。
9) 图面整洁。
5、成果要求:
A2图纸:平面图(比例不限)、模型照片若干、设计说明
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郭逊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态构成》,蒋学志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4构造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10级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作业任务指导书
楼梯构造设计
授课班级:城建城规
指导老师:范颖
制定时间:2014年10月20日
一、教学目的:
掌握楼梯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训练楼梯构造图的表达方式和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设计条件:选择同学期“建筑设计”课所做的“别墅设计”,
2、设计内容:
进一步深化楼梯设计:确定梯段、平台的尺度;踏步步数、尺寸、断面形式;栏杆(栏板)形式和尺寸;扶手做法;栏杆、踏步、扶手等之间的连接;楼梯间的形式和尺寸。
完成楼梯平面、剖面及细部构造设计。
三、作业成果:
楼梯:1﹕100比例绘制别墅平面图,1﹕50比例绘制楼梯平面图,1﹕50比例绘制楼梯剖面图,节点大样图绘制比例自定。
A2×1墨线完成。
四、评分要点:
1、学习态度20分;2、设计能力50分;
3、图面表达30分。
五、进度安排:
1、2014年11月3日~11月4日草图;
2、2014年11月5日定稿;
3、2014年11月6~8日正图。
六、参考书目:
1、《建筑构造》-重庆大学李必俞;
2、《建筑构造设计资料集》(上、下册);
3、《现代建筑楼梯设计精编》-高祥生。
立方体构成任务书
任务:立方体空间构成
一、学习时间:12课时
二、作业规格:
1、cad设计制作排版,ps处理,电子稿和打印稿。
2、卡纸或硬纸板模型。
三、内容:90x90mm立方体
1、电子稿:各个立面:1:1,两个剖面:1:1,三个平面1:1
2、模型:总体模型1:1 分层模型1:2
四、学习目的:
1、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
2、学习掌握空间构成的基本方法
3、运用特定的材料作用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五、作业要求:
1、立方体空间构成符合空间构成的美学原则
(形象简明完整,统一与变异,结构关系定位,数的和谐,比例与模数)
2、电子图纸区分线性, cad及ps电子排版为594x420mm,图面排版设计符合美学原则
3、立方体模型整洁、能准确清晰表达出设计思路
3、立方体模型底座200x200mm,
六、作图步骤:
1、几何草模和草图,反复推敲立方体空间构成的可能方式。
2、确定立方体空间构成的最终方式。
3、在cad上在2#图纸范围内排版,注意表达要准确细致、
4、检查修改底稿,绘制cad和ps并打印s。
5、用铅笔将设计好的立体模型图纸绘制在拟制作模型纸上。
6、用裱纸好的3层卡纸板制作最终的正式立方体空间模型。
七、作图工具:
1、三角板
2、丁字尺
3、橡皮
4、铅笔:2H一支
5、图板
6、卡纸
7、拷贝纸8、削笔刀
9、浆糊10、水桶
10、kt版11、美工刀
12、白胶13、三合板
14、双面胶
八、提交时间:2周。
《建筑构造实验1》任务书
《建筑构造实验1》任务书
一、主要内容提示
1、观察实际工程中的砌块墙墙身基本构造:砌筑方式、各细部构造(包括勒脚、
明沟、散水、花台花池、墙身防潮、墙体门窗洞口构造、增强墙体整体性和空间刚度的基本构造等。
2、观察工程中的隔墙构造。
3、观察工程中墙面装修构造。
(包括特殊装修做法,如建筑系馆的东墙构造设计
等。
)
4、墙体的保温或隔热的设计思考。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的结构布置与传力问题。
6、地坪的构造。
7、地面装修构造。
8、阳台与雨篷的结构与构造要点。
9、栏杆的构造设计。
(包括形式设计与细部节点设计。
)
10、楼地面的细部设计。
(包括高差设置、排水设计、与墙体的交接处设计、
防潮防水设计等。
)
二、实验形式
每组实验由2~3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商量确定主要观察和研究内容,参观已建建筑,观察、测绘、了解、记录建筑构造,并通过思考分析现有建筑构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体会和创新性设计。
实验报告原则上每人一份。
三、实验报告格式
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
建筑空间构成任务书.doc
一、我们如何解读建筑任务书:(以2-3人合作小组完成)1、课题背景:在这次“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我们选取现、当代建筑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一系列的经典小型建筑作品展开分析,通过找寻它们的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发展轨迹,试图建立一个我们对建筑基本判断的平台。
2、参考:1)柯布西耶―萨伏依别墅2)卢斯-米勒住宅3)密斯-吐根哈特别墅4)特拉尼-柯默警察局办公楼5)特拉尼-湖畔别墅6)阿尔法•阿尔托-玛丽亚别墅7)诺依特拉-考夫曼沙漠别墅8)路易康-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9)巴拉干-自宅10)安藤忠雄-光之教堂11)卒姆托-奥地利伯瑞根兹美术馆12)库哈斯-巴黎别墅13)哈蒂德-维特拉家具工厂消防站14)西扎-维埃拉•迪卡斯别墅15)坂本一成-Hut T住宅3、解读经典的目的:我们如何解读建筑,如何分析建筑,是否有途径让我们找到通往认识建筑的路,最终我们怎样理解一个建筑和建筑大师作品,它会怎样启发和影响了我们的设计。
在建筑学习和设计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师们的建筑思想和他们的作品、他们建筑特点和语言手法,这些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本的建筑观。
4、解读的表现方法:1)分析建筑师的生平,解读建筑作品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再对照照片想象体验一下这个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师给我们讲的故事。
2)需按一定方法图解分析研究建筑:建筑如何产生、建筑师如何在空间和深度范畴内运用形状、构成、明暗、平衡、色彩、运动、材料以及其表达方式也就是建筑艺术的具体化,。
3)在课程中我们借助对大师们的具体作品进行历史纵线和横线的罗列,对大师作品进行图解式和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建筑基本问题上入手,感受和理解大师们的代表性建筑。
4)课题中我们分析的建筑,建筑的主人或者业主在什么情况下邀请建筑师为他设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规模,建造地点,建筑效用,建造年代,建造形式和材料。
如果我们忽略这些,我们在解读建筑时就相对不完整,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在建筑师设计时有了构思,在图纸上建成的,其建造建成到使用或者改建我们都需了解,因为建筑并不只是艺术品,其基本在于提供给人们生活和使用的空间。
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篇----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篇----任务书第一篇: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篇----任务书房屋建筑学Architecture For Buildings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题目5:楼梯构造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本设计掌握:①楼梯布置的基本原则;②楼梯的组成及承重结构布置方案;③楼梯的细部连接构造方式;④楼梯的装修特点及基本方式。
二、设计条件1.根据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中的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完成该教学楼左端次要楼梯的构造设计,楼梯间的平面尺寸为进深6600mm,开间3300mm;层数3层,层高均为3600mm,女儿墙高1200mm(本次设计中楼梯间不上屋顶)。
2.楼梯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
梯段形式、步数、每步高和宽、栏杆形式、材料及尺寸由学生自定。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承重。
4.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5.楼梯间窗可用木窗、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花格。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本设计用手工绘制,3#图纸。
完成下列内容:1.各层楼梯平面图比例自定,标注并表达如下内容:(1)楼梯开间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开间尺寸、梯段及梯井尺寸;(2)楼梯进深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进深尺寸、梯段长度及平台尺寸;(3)上、下方向及踏步宽、踏步数;(4)各平台标高(标注完成面);(5)引出楼梯剖面剖切位置及剖面编号。
2.楼梯剖面图比例自定,画出楼梯从女儿墙顶到建筑室外地面的完整剖面,表达并标注如下内容:(1)水平方向二道尺寸:楼梯的定位轴线及开间尺寸、顶层及底层的梯段和平台尺寸;(2)垂直方向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度、楼梯对应的楼层层高、各梯段的高度(踏步高×该梯段踏步数=梯段高度);(3)标注各楼层标高、各平台标高、室内外标高;(4)标注楼地面装修做法;(5)引出详图。
3.楼梯详图 1:10设计楼梯的连接构造及细部装修,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详图设计,要求详图能基本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可操作性。
按图例表示详图的构造层次、材料类型、尺度、连接方式并标注。
简单空间布置设计训练任务书
简单空间布置设计训练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在指定区域环境范围内,设计一个小型的公共建筑,具体建筑功能为休闲驿站。
二、设计要求:计划在沈阳建设一个供游人驻足小憩的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以提供各种饮品为主,并兼供简单食品、糕点等,是客人休息、交流、放松心情的场所,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平方米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5%。
2.客用部分:(1)营业厅:面积约120平方米,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要求安排不少于40个休息座位。
座位安排应包括开敞式和半封闭式两种布局方式,两者比例约3:1。
营业厅的空间分隔应灵活有序,并保证大多数座位甚至全部座位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
(2)门厅:面积约15平方米,功能上是室内外过渡空间,引导客人进入,并在此区域内提供一组沙发茶几,满足等候功能。
(3)柜台:面积约15平方米,用于食品、饮品的陈列和供应,同时用作收款台,应结合前两者设置。
(4)卫生间:面积约12平方米,设置男女卫生间各一间,每间设置两个厕位,其中男厕应另设两个小便池。
设置盥洗前室。
3.辅助部分:(1)制作间:面积约15平方米,用于开水烧制,饮品配置,食物的加热和制冷。
要求与柜台距离短,方便联系和递送饮食品。
(2)库房:面积约8平方米,存储各种饮品原料与食品。
(3)办公室:面积约15平方米,设置一间,随意设计。
(4)更衣室:面积约10平方米,男女各一间,设置座椅、更衣柜、洗手盆等。
(5)卫生间:面积约6平方米,男女各一间,各设一厕位,各设或分设洗手盆。
4.场地部分:(1)设置路径合理引导人流,并注意室内外过渡空间的设计。
(2)通过地面高差、铺装、遮阳设施及矮墙等手段,围合或限定不小于50平方米的室外座椅区,要求有良好的朝向和景观视野。
三、设计成果:1.图纸内容:总平面图1:200(清晰表达建筑及其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平面图1:100(不限)立面图1:100(两个)剖面图1:100(一个)整体透视效果图(一个,室内与局部透视自定)成品工作模型1:100或1:200设计说明文字与经济技术指标2.图纸要求:A1图纸制图1-2张,用手工尺规墨线的方式制图,并用水墨或水彩渲染,合理运用粗细线型,文字数字书写工整无误,可选择大小适宜的模型照片粘贴于图纸中也可通过手工作图的方式描绘照片。
《建筑结构课程实训任务书》.docx
《建筑结构课程实训》实训任务书一、实训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二、实训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2、了解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3、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4、了解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三、实训任务: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按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并绘制板的配筋图。
3、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并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4、主梁设计按弹性方法计算主梁的内力,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并绘制主梁的配筋图。
四、实训的主要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位置2、板的强度计算3、次梁的强度计算4、主梁的强度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板的配筋图(1: 50)2) 次梁的配筋图(1: 40)3) 主梁弯矩、剪力包络图及配筋图(1: 40、1: 20)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WDD 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2) ® @ ©图3楼盖平面图五、实训的要求1、 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整齐计算成果尽量表格化,并装 订成册。
2、 楼盖施工图采用A3号图纸,要求内容完整,比例适当,表达规范,图面整 洁。
3、 每位同学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若有雷同,一律视为成绩不合格。
五、实训考核办法1、 本次实训的考核分为两部分:考勤与实训报告。
2、 考核内容及评分办法上课结束时学牛按小组上交图纸、识图报告、评分表,教师根据图纸和识图 报告给定评分,并计算综合成绩。
.........................................................................£1 1■ 1 •1 •1 • •• ■rn1 1L「厂1frr厂1 1一―_ _ - . _一 .—11= --------------------- = ---------------------------►= ---------- : -------------- : ------------- : ------------- n: ---------------g UbI卜ub LtLr bU~unrin , f ;nnn “匚仃仃n “。
【VIP专享】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
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根据厦门市发改委《厦发改投资函[2012]181号文》的精神,厦门城建档案馆新馆按照省级一类档案馆建设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要求如下:一、位置和规模:基地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南侧的洋塘中学西北侧行政办公地块(属后房社区),总用地面积约1.15万㎡,总建筑面积:23000㎡。
(详见附录一:1.区位图)。
二、规划设计要点:1.基地指标控制总用地面积:11485.416㎡;总建筑面积:23000㎡(注;包括附属用房、地下车库);建筑密度:≤70%;绿地率:≥10%;2.红线退让要求: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详见附录一:2.用地红线图);3.建筑间距与日照控制要求: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日照规定要求;4.建筑高度、层数控制要求:建筑限高24米且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规范要求;5.基地主要出入口:宜沿西南或东北侧规划路设置;6.机动车、自行车停车泊位:应按《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置;三、设计内容和面积分配:城建档案馆建筑主要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属用房组成。
总建筑面积:23000㎡(建筑面积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各功能区域所需配设的各类具体功能用房、以及相关面积指标需求均参考《档案馆建设标准》,按其关于省级一类馆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附属用房面积宜按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总面积的10%设计。
1.档案库房:5500㎡(含交通面积)由纸质档案库、音像档案库、光盘库、缩微拷贝片库、母片库、珍藏库、实物档案库、图书资料库、其他特殊载体档案库和过渡间组成。
2.对外服务用房:5500㎡(含交通面积)由服务大厅(含门厅、寄存处、饮水处等)、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开放档案阅览室、未开放档案阅览室、缩微档案阅览室、音像档案阅览室、现行文件阅览室、现行文件保管室、展览厅、报告厅、对外利用复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厅、公共卫生间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任务指导书空间建构练习(二年级上学期)(建筑学2014级)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系2015年9月1 题目:空间建构练习2 教学概况: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的。
因此,建筑设计练习一般会围绕以下几个要点:空间的形成和界定;空间与表皮、体量的关系;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包括它的划分、相互关系和秩序;建筑的形态和结构;建筑的材料组织;建筑的建造顺序等。
本练习从空间的界定要素和形成方式入手,从体块(Block)、板片(Slab)和杆件(本次练习忽略)三种设定的基本要素开始,通过操作模型材料,制作一个具有空间意味的物体,观察和研究如何通过对实际材料的操作形成空间。
练习通过4个阶段:构思(Concept)、抽象(Abstraction)、材料(Materiality)、建造(Construction),进行循环往复的制作和观察,推进设计从构思(Concept)到物体(Object)、再到建筑物(Building)的演进。
练习最终形成一个各边比例为2:3:5,尺寸为6m×9m×15m的无特定内容建筑物(Building),并依据于场地接触方式分为平房(Flat)、板房(Thin)、楼房(Tall)三种类型。
3 教学要求:3.1体验、认知并理解空间是建筑的核心内容,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3.2 认知模型材料的物理特性和表现特性,掌握操作模型材料进行空间设计和表达的方法;3.3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和表现特征,练习将空间设计转化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初步掌握透视图和建筑图表达的技巧和规则,学习运用其推动设计的方法;3.4 训练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掘培养专业兴趣,培养踏实勤勉的学习态度。
4 指导教师:刘阳凌峰梅小妹曹海婴严敏宣晓东5 参考书目:顾大庆,柏庭卫,《空间、建构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教学内容:6.1 构思:操作与观察——通过操作和观察的方法来寻求一种建构的想法操作和观察的互动是建构设计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以模型的工作方法,块、板和杆这三种材料分别激发设计者不同的操作。
体块的操作方法可以是掏空、切割、位移和堆叠等;平板可以用围合或折叠、插接等方法;杆件用密度、框架或围栏等方法。
这个初步的练习可以用来讨论两个基本的问题:首先是空间的意图,空间设计的最困难之处在于操作是直接作用于要素本身,研究者往往容易忽视操作的目的,即空间。
其次是操作的方法,即是否可以识别出一些明确的操作方法来。
6.1.1 练习的目的:建立一个建构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探求一个建构的“构思”,引出后续的一系列练习。
6.1.2给定的条件:体块:给定一块尺寸为12×10×8cm的泡沫块;操作方法:挖、切、位移、组合、堆砌……等,最终操作结果放在一个A5大小的基底上。
板片:给定一块A5大小的硬纸;操作方法:围合、折叠、插接、搭接、并置……等,最终操作结果放在一个A5大小的基底上。
6.1.3方法要点:要素与操作:建立起操作、观察、记录的工作方法;通过操作形成空间,并以人眼高度观察空间,用素描描述空间,用数码相机或手机辅助记录空间;掌握基本方法后,重点要放在寻求建构构思上,即一种明确的操作及其相应的空间。
空间与观察:对空间的观察必须从人眼高度,模型不能太小,观察时将视点降低;数码相机的纪录不能代替素描,素描包含了对空间基本特征的抽象;素描的过程着重对光影的描述,加强对空间的体验。
操作和观察的互动:用操作和观察的互动推进研究的进行;不用过于关注最终的结果必须是一个完成品;鼓励对要素和空间关系的系统和基本研究;要避免先入为主形式想法。
6.1.4成果要求:模型固定在A5大小基底上;空间观察素描;有关操作方法的纪录:照片或者图解。
6.2,抽象:要素与空间——运用特定的建构想法来设计一个抽象的“建筑”研究的课题是设计一几何尺寸相同但方位不同的平房、板房或楼房。
我们的假设是块、板和杆这三种要素它们所形成的空间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区别是可以从模型的观察中得到的。
设计的目标是追求形式和空间语言的清晰,其关键在于操作的清晰。
设计的结果如何,需要从空间的体验来检验。
简单和清晰的操作并不意味着形式和空间的单一和单调,这是设计的困难之处。
6.2.1 练习的目的:清晰的操作获得清晰的空间语言;简单的操作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
6.2.2给定的条件:根据前一阶段练习得到的空间和建构构思。
用单一模型材料来设计一个非功能性的建筑单体。
建筑物的基本尺寸被限定为6m×9m×15m,即2:3:5的比例,该矩形体块按照不同的放置方式,形成平房、板房和楼房三种类型。
两种要素类型(体块、板片)和三种建筑类型(平房、板房和楼房)的组合会形成若干新的设计条件。
模型的比例1:75的(9cm×12cm×20m)6.2.3方法要点:操作的清晰与形式语言的清晰:设计的目标是获得清晰的形式和空间语言;清晰的操作必然会带来清晰的形式语言;要求分辨出自己主要的操作手段,并贯彻始终。
简单操作与丰富体验:简单和清晰的操作并不意味着空间的单调;丰富的空间体验取决于空间序列上空间的对比和变化,如:大小、形状、比例、方向、视线移动、光线变化;操作的清晰和空间的丰富决定了形式空间的复杂性6.2.4成果要求:模型:1:75,单一材料模型,无底板单一材料有助于明确特定操作方法,并将其贯穿模型制作的始终,有助于建立要素与空间的结构秩序连续透视:电脑建模或手绘的连续透视研究穿越单体内部时的空间体验,辨识各个空间的基本特点利用光影增强空间知觉建筑图:1:150,通过观察获得平、剖面图和立面图,立面图表现光影,手绘6.3 材料:区分与诠释——通过多种模型材料的运用进一步研究空间和建构的表达从前一个阶段的单一模型材料发展为现在的几种模型材料需要对原先的形式和空间关系作新的诠释。
这里,关键词是区分,即在原先单一材料的要素之间作出区分。
区分意味着差异,意味着对比,意味着重新诠释原先的设计,意味着在原先的秩序基础之上建立新的要素和空间之间的秩序。
当然,区分和诠释并不是随意的,它实际上是在抽象形式和空间的表达基础上寻求更丰富的表达内容,其依据在于对空间、要素、结构和气候边界等方面的考虑。
6.3.1 练习的目的:通过区分和诠释的方式来建立更加复杂的形式和空间秩序;通过同一视点视角的不同材料设计的多透视对比,研究材料带来的空间体验的变化;利用建筑图纪录设计。
6.3.2给定的条件:自行选择所需的模型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三种特性:质感、色彩和透明性质感:比如木材和金属的对比、不同肌理的纸板对比色彩:比如不同颜色的卡纸板透明性:透明、半透明以及不透明材料的对比本阶段练习则要求引入多种模型材料,来诠释原有的形式和空间,从而推进设计;引入多种模型材料的作用在于对比和区分,而并非模拟真实的建筑材料;6.3.3方法要点:区分与诠释:从单一材料模型发展为多种材料模型,需要对原先的形式和空间关系做出诠释。
通过加入不同的模型材料的来对空间进行区分,区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结构:例如区分结构和围护、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围护:例如区分内外部空间、水平要素和垂直要素行为:例如区分公共和私空间、开放和封闭空间材料与知觉:多模型材料运用必然改变原先的空间知觉。
注意观察其结果是增强、削弱的原有概念,还是产生新的概念。
注意透明、反射材料的运用。
通过相同视点若干不同材料模型透视,观察空间的变化6.3.4成果要求:模型,1:75,多模型材料制作2~3个多模型材料每一个模型限于2到3种模型材料,作为气候边界的透明玻璃除外单体范围内大约70%部分必须是内部空间,其余为外部空间空间观察比较拍照、手绘或电脑建模选择一个最能反映建构构思的典型空间角度,从人眼的高度来研究材料变化对空间知觉的影响生成至少三个相同视点的透视来比较不同的诠释建筑图:1:150通过观察获得平、剖面和立面,手绘建筑图要表达气候边界,以及垂直交通方式如楼梯或坡道在未知具体建筑结构和材料条件下,墙体厚度统一以1.5mm线宽表示以线条的等级和不同的线型来表示材料的区分6.4 建造:意图与实现——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以及建构想法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建造是从建造的角度来研究设计的意图和实现之间的关系,即从构思形式向建造形式的转换。
研究者在“方法”阶段找到一种建构构思,这个构思随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抽象、材料和建造。
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问题就复杂一层。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建构构思的纯净,力图实现建构构思的充分和准确的表达。
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就是这个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
6.4.1 练习的目的:思考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如何通过建造的手段来实现建构构思。
认识材料的类型、组织和建造方式对建构构思的作用。
用建筑图和透视图记录设计从抽象到实现的过程。
6.4.2给定的条件:自行选择所需的模型材料利用模型材料象征建筑材料本阶段的练习希望同学将设计再向前推进一步,思考如何运用建筑材料来实现或加强前几个阶段的建构构思。
本阶段并非实际的建造活动,但应当从建造角度来研究构思如何实现。
6.4.3方法要点: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材料的转换要考虑如何保持和发展原有的概念。
可以运用照片拼贴、计算机辅助等方法。
模拟的建筑材料要体现材料构件的连接方式、肌理、图案等需要关注材料在建筑中运用的三个方面:构件、拼接和层次构件:构成建筑的基本材料单元,例如砖、石块、金属件、玻璃件。
拼接:构件的并置关系。
例如砖的砌筑方式,砖墙和玻璃窗结合方式。
层次:构件纵向的层叠关系。
例如混凝土柱和砖墙的前后关系等。
6.4.4成果要求:模型,1:75,多模型材料局部放大模型,1:20,表达立面(façade)中的一个大约“3m×3m×3m”范围的局部设计局部的剖轴测图、局部的剖面图、局部透视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7 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9月15日上午):集中授课(构思);分组;个人练习(9月18日上午):个人练习;组内讨论;集中授课(抽象)第2周(9月22日上午):个人练习;组内讨论;集中授课(材料)(9月26日上午):个人练习;教师辅导;第3周(9月29日上午):个人练习;组内讨论;集中授课(建造)第4周(10月9日上午):个人练习;教师辅导;组内讨论;第5周(10月13日上午):个人练习;设计成果整理(10月16日上午):公开评图8 最终成果要求:模型:必须包含构思、抽象和材料阶段模型,体现设计发展的逻辑关系图纸:必须包含构思、抽象和材料阶段的模型照片、素描、建筑图、图解和简要说明(模板见电子文件)10月16日8时前提交作业,并布置好展场,8时开始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