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9张PPT)

三 中国共产党领
大 导的多党合作
基 和政治协商制
本
度
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治
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度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与法律依据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一、 民 族
区
内蒙古自治区
域
1947年5月1日
自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三级。 治
我国古代有两 个由少数民族建 立的统一的政权, 分别是哪个少数 民族建立的什么 王朝?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满族建立的清朝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友好交往
西汉时期加强同西域各族友好往来的使者是谁?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唐朝促进了汉藏友好往来的女子是谁?
想一想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 哪些举施? 2.共同繁荣发展的举措
(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经济上: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战略上: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五、国家计委、国家民委、物资部、国务院宗教局等部门均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维修工程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照顾和积极支持。
国务院 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1张PPT)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
新气象 ( )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 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拓展目标:
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派出大 量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的建设, 孔繁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请搜集有关资 料,了解他为当地发展作出的贡献。
想一想: 历代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汉代:设立西域都护 元朝:设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行政区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
差异等 2.含义:
(1)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前提条件) (2)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3)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 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3. 确立和实施
(1) 1949年,通过《共同纲领》确定 (2)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
——教材64页 课后活动2
再见
“一五”计划时期
2006年,青藏铁路全 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 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独龙族新居
新疆大巴扎
(3)重视少数西部大开发战略
小结:
1. 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 2. 含义
民 (基本政策和
3. 确立和实施(5个自治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6张PPT)

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相年和依19存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 藏大的刀侵、略长战矛争等。落英后勇武的器西,不藏同军用可民快分奋枪起、离抵火抗炮,武连装僧起人来都的行英动国起侵来略,军他进们行用了土殊枪死、
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 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 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 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 内部事务。
确立:
制度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 下来。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这首歌体 现了民族 大团结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材料:
•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 (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法律化
①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 入宪法。
②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 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
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 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 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 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 内部事务。
确立:
制度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 下来。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这首歌体 现了民族 大团结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材料:
•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 (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法律化
①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 入宪法。
②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 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共28张PPT)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的意义
这是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 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民族平等,满 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从 而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和伟大, 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种权利,过着 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祖国大家庭 充满了欢乐。
参加人大会议的 少数民族代表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高 原 交 通 干 线
新疆 学生 在上课
少数民族地区的科 教文等方面也加速发展
大 代 表一 、九 全五 国六 政年 协, 常汪 委宗 载猷 涛爷 合爷 影与 全 国 人
广 州 市 满 族 小 学 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誉 校 长
广 州 市 满 族 历 史 文 化 研 究 会 会 长
维吾尔族代表 在投票
建国初期,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发展非常缓慢。
刀耕火种
原始渔猎 依靠汉族输入 铁农具
广种薄收
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水平低下
存在封建制度、 农奴制度甚至 原始社会制度 的残余
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实行 的一项根本性的方针
一、 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充分发 挥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 速发展本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二、国家在财政、人力、物力上大 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是 以生态、电力、交通运输、 旅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 重点 ,取得重大突破。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如果祖国需要你到 西部支援建设,你愿意 去吗?如果你愿意去, 你会选择哪种工作呢?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6张PPT)

新
青
藏
藏
公
公
路
路
川
滇
藏
藏
公
公
路
路
西 气 东 输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 标志性工程。
谢谢观看!
(1)进行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他们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援助: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保护: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 萨尔王传》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回顾: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
一统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王朝?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 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西藏改革 前的农奴 与下层民 众
西藏改革后变化
西藏改革前
2、措施及结果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
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 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
含 义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 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4张PPT)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 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 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 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 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改造和扶持
1.政治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 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 了社会主义社会。
受压迫奴役的西藏农奴
西藏农奴得解放
2.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民 族 大 团 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 提出 5个自治区 意义
共同繁 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上 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 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合乎国情, 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再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D) A.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18张PPT)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30个自治州、 100多个自治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 意义?
1、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 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
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奠 定了基础。
昨天的家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帮助各少数 民族,让各少数 民族得到发展和 进步是整个国家 的利益
——毛泽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结果
民主改革和社 会主义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
翻身做主人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 经济发展,人民生
资金、物资等支持
活水平日益提高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 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 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有重要 意义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 藏铁路等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
孔繁森
作为我们的中学生能为民 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 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促进
促进
1、全国目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②④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 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 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 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 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确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30个自治州、 100多个自治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 意义?
1、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 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
2、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奠 定了基础。
昨天的家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帮助各少数 民族,让各少数 民族得到发展和 进步是整个国家 的利益
——毛泽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结果
民主改革和社 会主义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
翻身做主人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 经济发展,人民生
资金、物资等支持
活水平日益提高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 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 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有重要 意义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 藏铁路等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
孔繁森
作为我们的中学生能为民 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 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促进
促进
1、全国目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②④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 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 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 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 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确定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ppt(24张PPT)

直击中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直击中考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直击中考
6.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2、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
2
3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佤族的木鼓舞
傣族的泼水节
2、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直击中考
3.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直击中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直击中考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直击中考
6.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2、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
2
3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佤族的木鼓舞
傣族的泼水节
2、为了实现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直击中考
3.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直击中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共29张PPT)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问题思考
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谈一谈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新时代的民族 关系?
课堂小结
民 族 大 团 结
依据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位 提出 5个自治区 意义
共同繁 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将以下自治区名与相应的民族名连线。
内蒙古 广西 新疆 宁夏 西藏
维吾尔 藏
蒙古 壮 回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B (
)。
A.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机制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新时期干部楷模—孔繁森
他先后两次进藏,在高原工作10年,最后牺牲在阿 里地委书记任上,谱写了一曲新时期藏汉人民友 好的壮丽颂歌。每次下乡,他都背着药箱,随身 携带用自己的钱购买的药品,走村串户,慰问受 灾群众,给被冻伤的牧民们看病。尽管孔繁森自 己家庭负担比较重,但每次下乡,他总要把钱分 给那些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往往刚过半个月, 工资就花得所剩无几,有时连交伙食费的钱都不 够了。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后,他经济上更加拮据, 最后他靠献血获得营养费来抚养三个孩子
2006年,青藏铁路 全线通车,大大加 强了祖国内地与边 疆地区的联系,促 进了青海、西藏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 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 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 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 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 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
经济上: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加强经济建设。
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和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孔繁森随身携带小药箱为 农牧民看病、治病
新时期共产党员楷模—孔繁森
Hale Waihona Puke 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于傣历6月15日 举行,相传为纪念十 二个姑娘杀死魔王, 轮流抱着滚烫的魔头 泼水降温直到魔头死 去,后发展为辞旧迎
回族、乌孜别克族 哈萨克族、保安族 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东乡族 撒拉族、维吾尔族等
古尔邦节 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在
每年回历的12月10日,节前人们清扫庭院, 准备节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 参加会礼 。图为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 原因
自治实行 内容 民
族
意义
傣新的族节、日阿。昌被族泼、的水 德越多多。昂受族到、的佤祝族福就越
布朗族等
哈尼族、拉祜族、纳西族、 傈僳族、白族、彝族等
火把节白天
饮酒,并举行 摔跤,赛马, 斗牛等庆祝活 动,入夜点起 篙火,燃起火 把在田间林边 游行,以祈愿 除虫害,祝福 健康快乐!
藏族
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子的
节日起源于17世纪前,时间 从藏历的6月29日到7月5日结 束。
•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
1、中国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行这一制度符合国情。
2、各民族长期经济文化联系,形成 了只能合作而不能分离的民族关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 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民族大团结
高山族 满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苗族 壮族
瑶族 侗族 彝族 维吾尔族
回族 藏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是什么? 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民族大团结 宜宾智慧教育资源库
大杂居 小聚居
少数民族分布图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课堂总结
•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 上第一 次打破 世界各 地区的 封闭状 态,逐 渐使世 界连成 一个整 体。为 什么在 以后的400年间 会产生 这样的 奇迹? 简而言 之,是 由于资 本主义 创造了 巨大的 生产力 。以蒸 汽机为 代表的 第一次 工业革 命和以 电动机 为代表 的第二 次技术 革命, 人类的 生活 进入了 一个新 时期。
1955年10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由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又实 行了什么政策?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新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实行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 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 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 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约有旧制1度0下0的万西藏人为封口建贵;族无保偿劳留动的农奴 原始公社制度的约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 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大
团
政治上: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结 各民族共 经济上: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加
同繁荣发展 强经济建设。
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 护和发展。
西部大开发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