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试题
2023年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34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课时规范练3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C.检验硫酸根离子,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硫酸根离子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2.下列所设计的鉴定方案或者结论正确的是()A.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时,将KClO3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B.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逸出,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可能不含有C O32-和HC O3-C.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 O2-D.向如图所示烧杯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Fe在电极上失去电子生成Fe2+而不是Fe3+3.(2021重庆高三三模)室温下,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4.四氯化锡(SnCl4)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上的氯化催化剂。
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金属锡熔融时通入干燥氯气反应可生成四氯化锡;②无水四氯化锡熔点:-33 ℃,沸点:114.1 ℃;③无水四氯化锡遇水蒸气生成白色烟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⑥、⑦的试管中依次盛装MnO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NaOH溶液B.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点燃④处的酒精灯C.⑤装置用于收集SnCl4,浸泡在冷水浴中效果更好D.⑥、⑦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5.(2020河南新乡高三二模)实验探究是化学发展的必要路径。
下列实验中,为达到实验目的所用的实验操作和原理解释都正确的是()6.(2020江西抚州临川一中5月模拟)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证据与推理的关系正确的是()7.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_方_方案案二二__,理由是_方_方案案二二中中反反应应条条件件都都是常 是温常,温操,作操简作单简单__。 (2)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方案二 中体现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F_eF+e+CuCSuOS4O=4===F=eFSeOS4+O4C+u Cu__。
类型 1: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23·贵州)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
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选项
A B
C
D
实验
除去 CO2 中的 CO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鉴别 NaCl 和 NH4NO3 固体
鉴别 CuO 粉末和木炭粉
方案一
方案二
点燃
通过灼热的炭层
B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钾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
D
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3.★(2023·宜宾)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硫 酸铵和 氯化铵 固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
A
体
味
除去 NaCl 固体中少量的 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除去粗盐中的 CaCl2
将粗盐用足量水溶解,过滤
将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溶液中,取出,
C
测定溶液的 pH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制备 O2
向装有少量 MnO2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稀 H2O2 溶液
5.★(2023·宁夏)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2年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真题汇编(含答案)
22年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真题汇编(含答案)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 【解析】A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对比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B 、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H 、O 组成,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O ,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H ,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 、将0.5g 碘分别放入10ml 的水与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D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22Cu O 2CuO12832∆+,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128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则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 故选C 。
2.(2022年陕西省中考B 卷)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若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则不能燃烧,该选项解释合理;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泥沙流入烧杯中,使滤液仍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无法完全消耗氧气,使测得结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则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该选项解释合理,故选C。
3.(2022年陕西省中考B卷)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
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
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1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022·湖南衡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烧碱有吸水性B.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2.(2022·四川南充)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足量水、搅拌、过滤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D鉴别化肥KCl和NH4Cl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3.(2022·浙江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酱油和食醋闻气味B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C探究水的组成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D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4.(2022·山东泰安)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序号A B C D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2022·江苏扬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C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D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6.(2022·江苏连云港)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8.(2022·四川遂宁)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点燃该混合气体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D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9.(2022·云南昆明)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B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除去O2中混有的CO(质量比为1:1)先通过均热CuO,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D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NaCl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话量稀盐酸10.(2022·四川德阳)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KCl和MnO2固体加水溶解B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C除去NaCl溶液中CaCl2杂质加过量Na2CO3后过滤D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向水中通入氯气11.(2022·云南)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A.区分铁和硫化亚铁B.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C.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3.(2021·内蒙古包头)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B检验CH4中是否混有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D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14.(2021·江苏南京)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一氧化碳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 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空气中的一块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出现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15.(2021·浙江杭州)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可先加水,并加热溶解,再降温结晶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17.(2021·湖北孝感)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点燃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将4g浓硫酸加入到46g水中,搅拌C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D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酞溶液18.(2021·天津)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C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D分离硫酸钡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19.(2021·湖北宜昌)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20.(2021·四川成都)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产物有水21.(2021·山西)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2期)(学生版)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单选题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软水与硬水B.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C.验证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4.(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①CO2溶解性实验②电解水实验③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④用小木棍蘸少量的浓硫酸5.(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
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
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6.(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7.(2021·山西中考真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3•碑林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检验无水CuSO4固体中是否
取样,加水溶解
混有KOH
B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取样,点燃后闻气味
C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洗涤、干燥
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后,过
滤
A.A B.B C.C D.D 2.(2023•碑林区校级二模)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B.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第1页(共51页)。
题号14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
题号14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2020年贵州安顺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CuO固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B 鉴别CH4和H2杯C 鉴别羊毛和涤纶点燃,闻燃烧产物的气味D 分离铁粉、铜粉用磁铁吸引固体粉末【答案】B【解析】A、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都出现水珠,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另一种是涤纶,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磁铁能够吸引铁粉,从而能够分离铁粉和铜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2020年贵州遵义中考)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现象足以说明其结论的是选操作现象结论项A 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点燃某种塑料无刺激性气味该塑料一定是聚氯乙烯【答案】D【解析】A、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也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即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还可能是金属单质,选项错误;B、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即该气体还有可能是氮气,选项错误;C、聚乙烯塑料燃烧时也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该塑料还有可能是聚乙烯塑料,选项错误;D、向一未知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中含有钡离子,且该沉淀不溶于酸,则该沉淀为硫酸钡沉淀,从而说明原未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选项正确,故选D。
3.(2020年江西中考)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A、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检验,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A错误;B、鉴别硬水和软水应加入肥皂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B错误;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故C错误;D、自制酸碱指示剂,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遇酸溶液呈红色,遇碱溶液呈蓝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
2021届高考化学重点·难点专练: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原卷+解析卷)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H2S和HI的还原性强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剂甲可能是稀硝酸、稀盐酸或稀硫酸B.若装置Ⅱ中蓝色溶液褪去,可证明 H2S的还原性比 HI强C.装置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 H2S,防止污染环境D.若碘淀粉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可证明CuS难溶于水2.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3.科学家侯德榜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提纯粗盐操作依次是: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B .实验室中进行焙烧操作主要用到酒精喷灯、坩埚、泥三角、三脚架等C .通过降温进行“冷析”使NH 4C1结晶析出是利用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特点D .添加食盐进行“盐析”,使更多的NH 4Cl 析出的同时也更有利于NaHCO 3的析出4.实验室制备KSCN 溶液,先用2CS 和3NH 反应:2342催化剂CS +2NH NH SCN+H S 水浴加热制备4NH SCN 溶液,再滴入KOH 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前打开1K ,关闭2K ,通入2N ,目的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B .实验开始后,缓慢通入3NH ,并持续通入2N 。
通入2N 的作用是稀释氨气,使3NH 接触更加充分C .当三颈烧瓶内的溶液不再分层时,说明2CS 反应完全D .X 可选用NaOH 溶液,但不能用4CuSO 溶液5.用图示装置制备补血剂甘氨酸亚铁[(H 2NCH 2COO)2Fe](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已知: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有酸性和还原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先打开K 1、K 3排尽空气后关闭K 3,打开K 2,并向c 中滴加NaOH 溶液,加热B .c 中加入柠檬酸可调节溶液的pH ,并防止Fe 2+被氧化 C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NCH 2COOH+FeSO 4+2NaOH=(H 2NCH 2COO)2Fe+Na 2SO 4+2H 2O D .洗涤得到的甘氨酸亚铁所用的最佳试剂是柠檬酸溶液6.工业上常用CuCl 作2O CO 、的吸收剂,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测定高炉煤气中2CO CO 、、2N 和2O 的含量(已知:224Na S O 和KOH 的混合溶液可吸收氧气)。
高考化学: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
6.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345678
解析 加热氯化镁溶液,促进了镁离子水解,因为水解产生的HCl易挥 发,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镁,无法获得无水氯化镁,故B错误; 除去氯气中氯化氢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用装置 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分液的对象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苯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采用分馏 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12345678
解析 向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可产生 NH3,NH3可用碱石灰干燥,NH3密度比空 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乙醇和乙酸乙酯为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加热分解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 斜,故C错误;
12345678
浓盐酸加到KMnO4中产生黄绿色气体,锥 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 根 据 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 出,氧化性:KMnO4>Cl2,Cl2通入NaBr 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试管中发生 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由此 得出氧化性:Cl2>Br2,D项正确。
12345678
3.(2020·晋中市和诚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345678
解析 右侧导管插入碳酸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故A错误;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B错误; 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三种含氧酸中,硫、碳、 硅元素均为最高价,可以比较三种元素的非金属的强弱,故C正确; 挥发出的溴进入到右侧烧杯中,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不 能验证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故D错误。
解密15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解密15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1)【答案】【解析】A项,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B项,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C项,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2Cu+O22CuO,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D项,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NO+NO2+2NaOH= 2NaNO2+H2O,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故选A。
2.【2020•浙江1月选考】Ⅱ.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2S和Cl2O的性质,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1) 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 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设计实验方案检验________。
【答案】Ⅱ.(1)2H2S+Cl2O=2S↓+2HCl+H2O(2)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解析】Ⅱ.(1)由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可知,H2S和Cl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氯化氢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Cl2O=2S↓+2HCl+H2O;(2) Cl2O具有强氧化性,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过量的Cl2O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碘,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检验Cl2O 已过量的实验方案为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
专题1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第03期)(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含有少量的CO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C.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D.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加肥皂水振荡的方法【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不能通过燃烧法转化成二氧化碳,此选项表述不合理;B、铁比铜活泼,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混合物加过量铁粉,过滤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此选项表述合理;C、羊毛线燃烧时会有烧焦毛发的味道,故可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此选项表述合理;D、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产生丰富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此选项表述合理。
故选A。
2.(2021·福建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①③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B、②③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②③,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C、③④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①②③④,④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福建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取样,滴加酚酞溶液,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符合题意。
专题24 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
专题24 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1.(2020全国卷Ⅲ,14分)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a中的试剂为。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
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
(3)d的作用是,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A.Na2SB.NaClC.Ca(OH)2D.H2SO4(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 , ,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
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
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色。
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NaClO(填“大于”或“小于”)。
1.(1)圆底烧瓶(1分) 饱和食盐水(1分) (2)水浴加热(1分) Cl2+2OH-ClO-+Cl-+H2O(2分) 避免生成NaClO3(1分) (3)吸收尾气(Cl2)(1分) AC(2分) (4)过滤(1分) 少量(冷)水洗涤(1分) (5)紫(1分) 小于(2分)【解析】本题考查次氯酸钠与氯酸钾的制取以及二者氧化性强弱比较等,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由装置图可知,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是圆底烧瓶;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会混有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a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杂质氯化氢。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c中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因为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氯酸钠,为防止生成氯酸钠,该反应需在冰水浴冷却的条件下进行。
(3)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反应完剩余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吸收,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混合气体的,除杂所用的试剂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A CO 2NO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 H 2S H 2O 浓硫酸C SO 2HCl 饱和亚硫酸氢钠、浓硫酸D NH 3H 2O无水氯化钙A.A B.BC.CD.D【答案】C【解析】A.NO 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用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CO 2中的NO 2会引入新杂质NO,故A 错误;B.浓硫酸和H 2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 2S,故B 错误;C.饱和亚硫酸氢钠和HCl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硫,可以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浓硫酸除SO 2中的HCl,故C 正确;D.氯化钙和氨气反应生成23CaCl 8NH ,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故D 错误;选C。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工业上用SiO 2与焦炭在高温条件制备粗硅生成可燃性气体,得到黑色固体粗硅非金属性:C>SiB 向铁和过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四氯化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碘在四氯化碳的溶碳,振荡静置紫红色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制粗硅反应不是常温下的置换反应,而是在高温下进行,且焦炭作还原剂,硅是还原产物,不能得出非金属性:C>Si,A错误;B.浓硫酸过量,反应后浓硫酸有剩余,不能向浓硫酸中加KSCN溶液,否则酸液容易溅出伤人,B错误;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C错误;D.CCl4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红色,说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D正确;答案选D。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2•开封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区分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区分硝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
C.除去CO2中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Cl:加过量AgNO3溶液
2.(2022•江都区一模)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
B向土豆片上滴加碘酒,出现变蓝现象土豆片中含有淀粉
C称取5g 蔗糖,完全溶解在100mL水中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D将铝片和硬铝相互刻画,铝片上出现划痕硬铝的硬度大于铝A.A B.B C.C D.D 3.(2022•兰考县一模)下列实验方案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C D
证明铁生锈需要水证明质量守恒定律证明分子不停运动证明氢氧化钠溶
液能与二氧化碳
反应
A.A B.B C.C D.D 4.(2022•邕宁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第1 页共48 页。
高中化学第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作业)
训练(四十九)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1.(2020·山东烟台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比较水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D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性D[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而Fe(OH)3胶体的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A错误;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2水解产生的HCl易挥发,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生成Mg(OH)2,故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错误;铜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利用反应的现象: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可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D正确。
] 2.(2021·福建南安一中检测)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层D[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酸液飞溅伤人,A错误;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引起倒吸而使试管炸裂,B错误;操作时应先将气体产物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否则在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又引入水蒸气,C错误;萃取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
]3.(2019·全国卷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A [A 错: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Cl 2+2Na 2CO 3+H 2O===NaCl +NaClO +2NaHCO 3,不能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 专题40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解析)
专题40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省略)的是A.实验室制乙烯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D.若a为硫酸,b为纯碱粉末,c为苯酚钠溶液,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CClA.分离2I并回收4B .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C . 乙醇和乙酸反应D .实验室制取氨气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 2CO 3的酸性B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C2SO 通入4KMnO 溶液,溶液褪色2SO 有漂白性D向NaC1、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3AgNO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sp sp K AgC1>K AgI4.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B.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C.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瓶中,布条不褪色D.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气球体积由小变大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A装置Cu和稀硝酸制取NOB.图B装置实验室制备Cl2C.图C装置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D.图D装置若溴水褪色则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不饱和烃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1所示装置可实现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Na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液C.图3是原电池装置,有明显的电流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将铜粉加入到Fe2(SO4)3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铁比铜活泼B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某固体加入足量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此固体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 用某化合物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颜色为黄色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双氧水滴定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达到滴定终点B 向食用加碘盐中加入食醋和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紫红色该食用加碘盐中含有KIO3C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溴蒸气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溴蒸气D 最后试管有浅黄色沉淀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11.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 .X 若为苯,可用于吸收NH 3或HCl ,并防止倒吸B .除去CO 中的CO 2C .可用于分离C 2H 5OH 和H 2O 的混合物D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BCD目的比较碳酸根与碳酸氢根水解程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13.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氢钠的原理为NH 3+H 2O+CO 2 +NaCl=NH 4Cl+NaHCO 3↓,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制备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蒸馏烧瓶B.装置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装置C中橡胶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溶液顺利滴下D.实验开始后,应先打开K1一段时间,然后再打开K2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A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吴黄色原溶液中有,无B 将与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发生消去反应,且气体产物有乙烯C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与能大量共存D向盛有少量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上、下层液体均近无色裂化汽油不可用作溴的萃取溶剂1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 .量筒中发生了取代反应C .生成蓝色的烟D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了Cl2具有漂白性1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浓HNO3中加入炭粉并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有NO2和CO2产生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褪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 向稀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水层几乎无色苯与溴发生了反应D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Cu(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铜逐渐溶解铜可与稀硫酸反应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固体,溶液的红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 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铜将硫酸还原产生氢气C向浓度均为0.1 mol•L-1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Ksp(AgI)>Ksp(AgCl)D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18.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证明铁钉发生吸氧腐蚀B.乙装置:蒸发MgCl2溶液制无水MgCl2C.丙装置:制备Fe(OH)3胶体D.丁装置:除去Cl2中混有的HCl19.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A.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B.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并能较长时间保存C.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D.通入SO2气体后,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变浅20.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收集多种不同的纯净、干燥的气体 (考虑尾气吸收)。
化学实验设计试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设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2.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A. 电解水B. 加热高锰酸钾C. 点燃木炭D. 压缩空气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4. 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变化?()A. 铁生锈B. 蜡烛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败答案:C5.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氧B. 氟C. 钠D. 氢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______。
答案:浓硫酸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______。
答案:化学计量数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答案:元素种类和原子总数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
答案:氢气5. 实验室中,通常使用______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pH试纸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制备氢气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答案:实验室中制备氢气通常采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
注意事项包括:确保反应容器干燥,避免使用强酸,控制反应温度,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2. 说明为什么在化学实验中要使用标准溶液。
答案:在化学实验中使用标准溶液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标准溶液具有已知的准确浓度,可以用于校准仪器或作为实验中的参照标准。
3. 描述如何正确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液。
答案:实验室中的废液应按照化学性质分类收集,严禁随意倾倒。
对于有毒或有害的废液,应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如中和、沉淀、吸附等方法,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解释为什么在进行化学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条件。
答案:控制反应条件是为了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1.用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 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贮存在特制的塑料瓶里B.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C.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D.在同一层药品橱里存放浓氨水和浓盐酸3.今有下列实验:①为加快细铜丝和硫蒸气的反应,先将铜丝进行灼烧;②将0.01 mol/L -1KI 溶液8~10滴,滴入10 mL 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可制取碘化银胶体;③2%氢氧化钠溶液4~6滴,滴入10%CuSO 4溶液2 mL 中制取Cu(OH)2悬浊液,可直接用于检验醛基;④将等体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乙烯。
上述实验方法中( )A.①②正确B.②③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4.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Cl -存在B.加入NaOH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NaOH 过量时沉淀又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Al 3+C.加入NaOH 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4NH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大量-23CO5.按下列过程,最终目的能实现的是( )A.晶体溶液蒸发至恒定盐酸3322FeCl FeCl FeCl Fe Cl −−−→−−→−−−→− B.胆矾溶液冷却水加热至饱和再蒸发部分△−−−−−−−−→−−−→−−→−,4422CuSO CuO Cu SO H OC.镀锌铁皮刻痕上−−−−−−→−滴各、滴1KSCN NaCl 几秒后刻痕处显红色 D.醋酸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至pH =7−−→−蒸发醋酸钠晶体 6.①加热时试管中盛液量不超过1/3容积;②制溴苯时圆底烧瓶上方要安装一根长玻璃导管;③加热时烧杯内盛液量不超过21容积;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中靠近试管口处要塞一团棉花;⑤制乙烯时要在烧瓶里放些碎瓷片.在这五种实验操作中,主要是为了保证不使液体喷出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⑤D .①②⑤7.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需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块质量相等的滤纸.B .用25 mL 滴定管量取25 mL 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将调好零点的滴定管内所有液体放出.C .用10 mL 移液管量取10 mL 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必把残留尖嘴部分的液体用吸球吹出.D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用将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移入容量瓶.8.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有:①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②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炭化.③灯内的酒精只占灯容积的1/2.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只有①C .①②D .只有②9.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10.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就可鉴别的是( )C .NaCl 、3AgNO 、3NaNO 、HClD .42SO Na 、32CO Na 、2BaCl 、HCl11.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 .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 .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 g ;E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12.有些固体药品长期存放时,若因密封不严,则瓶内会逐渐积聚一定量液体,以下各组中的每种药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一组是( )A .无水硫酸铜,生石灰,烧碱B .红磷,烧碱,无水氯化钙C .纯碱,芒硝,熟石灰D .氯化镁,明矾,氯化钠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中和滴定时,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移液管和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内滴入l mL 指示剂②配制物质的量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溶质溶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待溶解后立即倾入容量瓶中,继续进行洗涤和定容③用NaOH 溶液和可溶性铝盐溶液大量制取3)Al(OH④制取2)Fe(OH 时,吸取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应插入4FeSO 溶液中,再逐渐注入NaOH 溶液 ⑤蔗糖加稀硫酸水解后,将水解液滴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即可见银镜A .①②③B .②⑤C .④D .以上都不正确14.为了区别五瓶无色溶液:HCl 、3AlCl 、23)Ba(NO 、NaCl 、32CO Na ,四位学生都没有用酒精灯,三位学生另用了试剂,一位学生没有另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一定最少的是( )A .甲另用了酚酞试剂B .乙另用了NaOH 溶液C .丙另用了石蕊试液D .丁不另用任何试剂15.将22O Na g 7.8溶到100mL 水中,要求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O 、Na 的原子量已知)( ) A .以上所给条件已经足够 B .还必须再给出放出气体的体积C .还必须再给出生成溶液的体积D .还必须已知22O Na 的密度16.在实验室欲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的质量,称量前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侧(托盘内无任何其他物质),这时可考虑进行的操作有:①使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②旋转螺母,调节天平至平衡;③将左右托盘对调;其正确的是( )A .①或②B .①C .③①②D .①或③17.现有磷酸钠、盐酸、碳酸钾和氯化钡4种溶液,分别盛于1~4号的4个试剂瓶中,但不知道哪一个试剂瓶盛何种溶液.若取2号和3号的溶液混合时,则有气体产生;将1号和3号的溶液混合时,则有沉淀产生.由此可知盛磷酸钠溶液的试剂瓶的编号是( )A .1号B .2号C .3号D .4号18.下列物质的制备过程中,要经过5个步骤的是( )A .以黄铁矿、空气、水、磷灰石为原料,制取过磷酸钙B .以海水、盐酸、石灰石为原料,提炼金属镁C .以电石、食盐、水为原料制聚氯乙烯D .以氨、空气、水为原料制硝铵19.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1)配制100 g 10%的4CuSO 溶液,称取4CuSO g 10晶体溶于90 g 水中(3)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42SO H 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4)用98%的浓42SO H 配制1∶5稀42SO H 时,把14 g98%的浓42SO H 溶于54 g 水中A .只有(1)B .只有(2)C .(2)(3)(4)D .(1)(3)(4)20.根据以下叙述制备氯化铜先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含有FeO 杂质的CuO 粉,充分反应,使其溶解,发生以下反应 O H C u C l 2H C l C u O 22++ O H F e C l 2H C l F e O 22++ 已知pH ≥9.6时,+2Fe 可析出↓2)Fe(OH pH ≥6.4时,+2Cu 可析出↓2)Cu(OHpH =3~4时,+3Fe 可析出↓3)Fe(OH 在除去溶液中的+2Fe 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可直接加碱,调整溶液的pH ≥9.6B .加入纯铜粉,将+2Fe 还原为FeC .先将+2Fe 氧化成+3Fe ,再调整溶液pH 至3~4D .通入S H 2使+2Fe 直接沉淀21.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硝硫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98%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A .蒸发浓缩结晶B .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C .用32CO Na 溶液处理滤液D .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22.某溶液含有较多的42SO Na 和少量的342)(SO Fe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42SO H 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②⑥③B .④⑥①③C .④⑥③⑤D .②⑥①③⑤25.(9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4CCl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如下几步: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 .把50 mL 碘水和4CCl mL 15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施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 .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G________→E →F(2)上述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上述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能选用4CCl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________.A .热裂汽油B .苯C .酒精D .正庚烷参考答案1.C2.A 、C3.D4.C5.B 、D 7.AB 8.C 9.A 10.AD 11.CD12.B 13.C 14.C 15.C 16.C 17.D 18.C 19.D 20.C 21.D 22.B23.本题考查学生称量、加热、溶解、结晶等基本操作,同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确定有关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溶解度.通过计算知:用50 mL 70℃热水与24 gKCl 制几乎饱和的溶液,再用25 mL 70℃热水与3gNaNO 28配制成饱和溶液,将此两种溶液混合、搅匀、静止、冷却,将陆续析出3KNO 晶体,至20℃时,减压过滤使3KNO 分离出来.24.(1)无机酸酯(2)X 可能是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3)回流冷凝易挥发的反应物:a ;b(4)用足量水洗涤,分液除去乙醇,加稀NaOH 溶液,分液除去碘.25.(1)C →B →D →A →G →H →E →F(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G )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3)4CCl 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4CCl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4)A 、C提示:(4)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气态烃如丙烯、丁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