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体系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确保数据的可 靠传输。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连接、管理数据流量和控 制数据传输等。它还提供诸如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 等传输服务。
总结词
总结词
传输层通过使用诸如TCP和UDP等传输协议来提供可 靠的传输服务。这些协议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和
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数 据的表示和转换。
详细描述
表示层通过使用各种表示协 议(如MIME和TLS)来处 理数据的表示和转换。此外, 表示层还负责数据的加密和 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任 务,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
应用层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 顶层,负责处理用户的具体 应用需求。
会话层通过使用各种会话协议 (如RPC和SQL)来管理会话连 接,并确保通信的同步性。此 外,会话层还负责管理对话控 制,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可 靠性。
表示层
总结词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编 码和加密等任务。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 的表示、编码和解码、加密 和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 它还负责转换上层的数据格 式以适应下层的协议要求。
传输效率。
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安全策略制定
安全风险评估
利用OSI参考模型,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 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多层安全策略制定的框 架,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 用层的安全策略。
安全事件响应
OSI参考模型有助于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快速 定位问题所在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概述 数据封装和拆封过程 TCP/IP协议栈 常见的TCP/IP协议
1
OSI七层模型
网络世界的法律标准!
2
OSI Reference Models
Data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接收方
ACK 3 Window size = 2 数据 3 被丢弃
TCP 窗 口
发送方
Window size = 3 Send 1 Window size = 3 Send 2 Window size = 3 Send 3
接收方
ACK 3 Window size = 2 数据 3 被丢弃
Window size = 3 Send 3
16
数据封装
发送数据的过程,就是 一个数据封装的过程
端口号 源IP+目的IP+ 上层协议 传输层报头 数据 数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数据段 Segment 数据包 Packet
网络层报头 源MAC+目的MAC 数据链路层报头
数据
网络层
数据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Frame 比特 Bit
17
将数据帧转换成高低电 平,即“0”或“1”代码
• • • • • 接口和媒体的物理特性位的表示 传输数率 位的同步 线路配置:设备与媒体的连接。 物理拓扑:星状拓扑、环状拓扑、总 线拓扑,等等。 • 传输模式: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
15
各层间的联系
应用层 对数据进行转换、 加密和压缩 表示层 会话层 提供可靠的进程到进程的 报文传输和差错恢复 传输层 网络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 提供节点到节点方式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在媒体上传输比特; 提供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 将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 提供网络互联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允许接入网络资源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一、OSI参考模型在整个参考模型中,下层是为上层提供服务。
二、TCP/IP常见的协议(一)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指定相应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传输层所使用的端口等。
应用层的PDU被称为Data(数据)。
Telnet:端口号23,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远程接入协议,提供远程管理服务,通过Telent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服务器,用户在客户端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在服务器端运行。
FTP:端口号20、21,使用传输层TC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文件的下载和上传,采用C/S((主机/服务器)结构。
TFTP:端口号69,使用传输层UDP协议,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SNMP:网络管理协议,一般用在管理平台,可将交换机、路由器等一些设备信息上传到网管平台HTTP:端口号80,使用传输层TC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提供浏览网页服务。
SMTP:端口号25,使用传输层TCP协议,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进行访问网址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匹配IP地址(二)传输层传输层协议接受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端口号的取值范围:0-655350-1023:知名端口号,发送过程中会在发送端随机匹配一个端口号,并且是在1023之外未使用的。
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1.TCP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在传输前先建立连接,之后才可以传输,传多少接收多少,丢包之后重传确保全部收到。
使用场景在文件传输或者文档传输中使用。
(1)TCP的建立-三次握手A.主机1向主机2进行syn(查询B.主机2向主机1进行syn查询,ACK确定C.主机1进行ACK确定----------TCP连接建立--------------(2)TCP四次挥手A.主机1向主机2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B.主机2向主机1发送ACK确认C.主机2向主机1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D.主机1向主机2发送ACK确认----------TCP连接断开--------------(3)TCP序列号与确认序列号序列号:对包进行排序,根据序列号确认序列号:对收到的包进行确认A.主机1向主机2发送3000的数据包,最大数值需要1500包,进行分段传输,0-1499,1500-2999B.主机2收到包后向主机1进行发送确认序列号,未收到或者丢包,主机2会向主机1再次发送所丢失的包进行重传。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运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并不在物理层之内而是在物理层的下面。
因此也把物理媒介当作第0层。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简称链路层。
在发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ing),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在接收数据时,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指导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和到哪个比特结束。
这样,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就从其中提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
控制信息还使接收端能够检测到所收到的帧中有无差错。
如发现有差错,数据链路层就丢弃这个出了差错的帧,然后采取下面两种方法之一:(1)不作任何其他的处理,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方法。
差错的处理由高层处理。
(2)由数据链路层通知发送方重传这一帧,直到正确无误地收到此帧为止。
3、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体系中,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或数据报。
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4、运输层(transport layer):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的通信。
英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1)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的hi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
OSI参考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层(物理介质,比特流)、数据链路层(网卡、交换机)、网络层(IP协议)、传输层(TCP/UDP协议)、会话层(创建/建立/断开连接)、表示层(翻译,编码,压缩,加密)、应用层(HTTP协议)简化为TCP/IP模型:网络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表示层,应用层)1.物理层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物理层中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有限的,信号会缩减,影响数据的传输。
为了使传输的数据能够准确的传输,中继器是可以放大传输信号,保持原数据的准确。
比如,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100m,而超过100m则信号会衰减在两台pc中间加上一个中继器,则相当于两台pc到中继器的距离均为100m,有助于信号的增强。
集线器和中继器的区别是:中继器只有两个以太网接口,而集线器相当于多个端口的中继器。
知识点:冲突域、广播域冲突域:当两个比特流在同一介质上同时传输就是产生冲突,冲突域是指发送数据给一个单一目标(单播)所影响的范围广播域:发送数据给一个不明确的目标所影响的范围集线器有一个冲突域和一个广播域IP地址:>ping (ping命令所用的协议有ICMP/ARP协议)返回数据说明两者是相通的,可以发送信息当想向发送数据时,发送报文时,将包发送到集线器,集线器将包广播发送给所有连接在集线器上的其他端口,当,发现该包不是发送给他们的,就将拒绝接收,而发现是发送给它时,就做出应答,返回一个应答包,应答包先发到集线器,集线器又进行广播,然后再发送到上。
但是!!数据包向所有的端口发送,不安全,且所有的机器共享带宽,更容易产生拥塞,所以不能用于较大的网络集线器是物理设备,不是智能的,所以不具备学习能力,故每次发送数据只能使用广播的方式。
2.数据链路层功能:完成网络之间相邻结点的可靠传输,通过Mac地址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的可靠传输。
物理层传输的是比特流,而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帧。
主要设备:网卡、网桥、交换机网卡:网络适配器,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硬件设备,整理计算机发往网线的数据,将数据分解成大小的数据包之后向网络上发送Mac地址与IP地址的区别:Mac地址:是厂商烧录在只读存储器上的,出厂厂商的唯一标识,且不可更改IP地址:网络地址,相当于门牌号查看网卡的Mac地址(十六进制)命令:ipconfig /allPysical Address :xx-xx-xx-xx-xx-xx网桥:将两个LAN链接在一起,变成一个LAN,并按Mac地址转发;分割冲突域;例如:如何分割冲突域每个PC机网卡的Mac地址:AA-AA-AA-AA-AA-AA、BB....网桥更具Mac地址学习能力,目标Mac地址转发IP地址:>ping (ping命令所用的协议有ICMP/ARP地址解析协议)过程:第一次发送ICMP数据包到集线器,集线器发给和网桥,网桥接收到数据包后(工作原理是根据原Mac地址(的Mac地址)学习,目标Mac地址(地址)进行转发,Eth0/1端口学到Mac地址),学到地址,网桥把包传输到下一个集线器,集线器会把包发给,,这两个会扔掉不属于它们的包,接收到后会返回数据给集线器,集线器发送给网桥,这时网桥会学到的Mac地址,由于网桥已经记录了的Mac地址,则会直接发送给而不会又进行广播发给和。
名词解释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提出。
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并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这个模型旨在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相互兼容,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通信。
具体来说,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分别是: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即数据的物理传输,包括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同时管理节点之间的连接。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目的地,并管理路由选择和网络拓扑结构。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并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维护和断开会议连接,提供会话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将应用数据转换为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格式,同时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等操作。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使得网络设备和协议能够相互兼容,同时也方便了网络故障的诊断和解决。
OSI的名词解释
OSI的名词解释OSI,全称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参考模型, 是ISO制定的一种标准化的网络互联模型。
OSI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定义各层之间的接口和协议,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处理。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主要负责将数据转换成物理信号,以供在网络中传输。
该层的主要任务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传输速率的规定等。
例如,物理层负责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网线传输到下一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负责将物理传输的数据在节点之间进行可靠传输的层次。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分割成更小的数据包,并为每个数据包添加错误检测和纠正的机制。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定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顺序,并处理数据包的错误。
例如,这一层会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错误检查,如果有错误发生,则进行重新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负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寻址和路由的层次。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通过处理数据包的路径选择和路由选择,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
例如,网络层会根据目标节点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节点。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是负责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的层次。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数据从一个端点传输到另一个端点,并提供流量和拥塞控制机制。
传输层还负责确保数据包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处理数据包的丢失和重传。
例如,传输层会将数据包从网络层接收并分割成更小的数据段,然后再将这些数据段传输到目标节点。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是负责管理不同节点之间的会话的层次。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维护和终止不同节点之间的会话,对会话进行同步和控制,并提供数据的传输方式的定义和管理。
例如,会话层会对不同的数据传输进行排序和管理,以确保数据在会话中的正确传输。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是负责数据格式转换和编码解码的层次。
OSI参考模型
1.2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见图1-1)是一个纯的理论分析模型,也就是说,OSI参考模型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协议的真实分层。
在该模型出现之前,也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协议栈具有完整的7个功能分层,这与网络的历史发展有关。
虽然今天使用的协议没有严格按照OSI七层分层,但人们仍然使用OSI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尤其在研究和教学方面。
这正是体现了OSI的理论指导功能。
从图1-1中可以看到,整个参考模型分成7层(Layer),为了便于描述,为每层编了序号,起了名字。
从下到上依次是:第1层,物理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第3层,网络层;第4层,传输层;第5层,会话层;第6层,表示层;第7层,应用层。
分层是为了降低复杂程度。
不难想象,把一个复杂的事物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去分析就会简单得多。
分层也有利于加速协议的发展和优化,更好地体现开放性。
针对某一层所进行的优化和修改并不影响其他层的功能。
根据功能不同而分层是OSI分层的原则。
如果功能相同或相近,就把它们划分在同一个层上,如果不同,就要分层。
不同的层所完成的工作是不同的。
层与层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的关系是:下层为上层服务(请参阅1.3节)。
常见的协议如TCP/IP、以太网、FDDI、IEEE 802.3和IEEE 802.5等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对比)关系,如图1-2所示。
1.2.1 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和电气规范。
组网使用的电缆规范就属于物理层的范畴。
如双绞线和光纤等。
物理层涉及比特流的传输问题,例如,用什么样的电流、电脉冲、光或者电磁场来代表逻辑的二进制信息。
由于在数据通信中用二进制组合来表示字符,所以,用什么样的脉冲信号来表示数字"0"和"1",对于各种通信场合下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把用直流信号表示"0"和"1"的信号形式叫做码型;将二进制数转换成电或光信号的方式称为编码。
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
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是什么?在今天的网络世界中,OSI参考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个框架,用于描述和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会分别介绍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1. 层次结构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个主要概念是层次结构。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划分为7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这些层次按照功能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但是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协同工作。
通过层次结构,OSI参考模型将复杂的网络通信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部分,使得网络设计、实现和调试更加科学和有效。
2. 分层协议OSI参考模型的第二个主要概念是分层协议。
为了实现层次结构,每个层次都需要使用相应的协议来完成特定的功能。
OSI参考模型中定义了各个层次的协议标准,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协议栈。
每个协议栈都包含多个协议,这些协议协同工作,完成特定层次的功能。
当一个计算机发送数据时,这些数据会经过每个层次的协议,分别添加相应的信息和处理方式。
而接收端的计算机则按照相反的顺序,逐层处理数据,最终将数据转化为应用层的信息,供应用程序使用。
3. 模块化设计OSI参考模型的第三个主要概念是模块化设计。
由于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层次结构和分层协议,它使得计算机网络设计成为可能。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网络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并且每个领域可以专门研究和发展。
物理层可以研究网络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方式,数据链路层可以研究MAC位置区域和帧格式,网络层可以研究IP位置区域和路由协议。
在实际的网络实现中,每个层次的技术和设备也变得更加专业和高效。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也为网络通信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提供了基础,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OSI参考模型的3个主要概念是层次结构、分层协议和模块化设计。
这些概念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网络技术得以规范和发展。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1、OSI的来源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络互连模型。
ISO为了更好的使⽹络应⽤更为普及,推出了OSI参考模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这个规范来控制⽹络。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定义了⽹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
如下图。
每⼀层实现各⾃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通信。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种能⼒,它通过接⼝提供给更⾼⼀层。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关。
3、各层功能定义这⾥我们只对OSI各层进⾏功能上的⼤概阐述,不详细深究,因为每⼀层实际都是⼀个复杂的层。
后⾯我也会根据个⼈⽅向展开部分层的深⼊学习。
这⾥我们就⼤概了解⼀下。
我们从最顶层——应⽤层开始介绍。
整个过程以公司A和公司B的⼀次商业报价单发送为例⼦进⾏讲解。
<1> 应⽤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户的⼀层,是为计算机⽤户提供应⽤接⼝,也为⽤户直接提供各种⽹络服务。
我们常见应⽤层的⽹络服务协议有:HTTP,HTTPS,FTP,POP3、SMTP等。
实际公司A的⽼板就是我们所述的⽤户,⽽他要发送的商业报价单,就是应⽤层提供的⼀种⽹络服务,当然,⽼板也可以选择其他服务,⽐如说,发⼀份商业合同,发⼀份询价单,等等。
<2> 表⽰层表⽰层提供各种⽤于应⽤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个系统的应⽤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个系统的应⽤层识别。
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种标准表⽰形式,⽤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格式转换成通信中采⽤的标准表⽰形式。
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 比特流,定义物理特性 如电压、线缆规范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 特流组合成帧,控制数 据传输的流程,如流量
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 路由和转发,处理数据 包的逻辑地址寻址和路
径选择。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 端的通信服务,处理数 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保 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分组交换,负责路由和逻辑寻址。 网络层负责建立和维护通信子网,实现网络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网络层使用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 网络层还提供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功能,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
传输层的功能: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交互,实现端到端通信。
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和发展趋 势
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场景
远程教育 电子商务 物联网 云计算
OSI参考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提供了 一种标准化的 网络体系结构, 使得不同厂商 的设备和系统 能够相互通信。
缺点:层次过 多,导致协议 复杂、实现成 本高、传输效
率低。
OSI参考模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普及,使得OSI参考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物联网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推动OSI参考模型向更高层次的应用。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OSI参考模型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为OSI参考模型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THANK YOU
表示层的功能和特点
表示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格式化,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正确的语法和语义。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所需的带宽。 表示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校验和计算,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错误。
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常用网络设备工作在OSI哪一层
▪ 1、网卡——工作在物理层
▪ 2、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 3、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 4、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关系
▪ 为了更准确地表示出当前讨论的是哪一层的数据,
OSI给每一个对等层数据起一个统一的名字为— —协议数据单元,即PDU(Protocol Data Unit)。
将要传送的数据用特定的协议头打包,来传送数 据。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在数据尾部加上报文, 这时候,也称为封装。
▪ OSI 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保
证数据能够正确无误的到达目的地,被终端主机 理解,执行。
应用层头
数据
表示层头
数据
会话层头
数据
TCP头
数据
IP头
数据
帧头
数据
11001110001110
物理层
• 定义各种媒体及接口标准 • 提供透明的二进制比特的发送和接收 •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数据单位:比特 典型规范代表: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 RJ-45 设备:网卡、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提供物理寻址 •生成帧 •流量控制
TCP/IP 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 TCP/IP协议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得以完善的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所以TCP/IP模型由于其协议 而被广泛认可。虽然使用OSI模型作为指导原则, 但是网络通常建立在TCP/IP模型的基础上。
▪ 从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中可知,OSI
OSI模型
OSI模型OSI模型OSI模型一,概述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 /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0SI/RM协议是由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它有三个基本的功能:提供给开发者一个必须的、通用的概念以便开发完善、可以用来解释连接不同系统的框架。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将七层比喻为真实世界收发信的两个老板的图。
分层名分层号描述比喻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台湾翻:应用层) 7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老板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台湾:展现层) 6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会话层Session Layer (台湾:会谈层) 5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台湾:传输层) 4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网络层Network Layer (台湾:网络层) 3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台湾:资料链结层) 2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台湾:实体层) 1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二,数据传送在数据发送到另一层时,都要分成数据包。
数据包是一个信息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从网络中的一个设备传送给另一个设备。
1,数据包结构数据包包含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某种类的计算机控制数据和命令会话控制代码数据包头数据报尾2. 创建数据包数据包的创建过程是从OSI模型的应用层开始的。
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标准是ISO/iIEC 7498,又称为X.200协议。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开放系统 OSI标准定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方法。
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定说明。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
它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练的概括与描述。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同时,各种服务定义还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和各层的所使用的原语,但是不涉及接口是怎么实现的。
OSI标准中的各种协议精确定义了应当发送什么样的控制信息,以及应当用什么样的过程来解释这个控制信息。
协议的规程说明具有最严格的约束。
ISO/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
ISO/OSI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在OSI范围内,只有在各种的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而各种产品只有和OSI的协议相一致才能互连。
这也就是说,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在历史来看,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CCITT和ISO。
CCITT与ISO TC97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CCITT主要是从通信角度考虑一些标准的制定,而ISO的TC97则关心信息的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
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
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
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划分层次的原则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OSI/RM分层结构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对等层通信的实质: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在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协议数据单元PDU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Bit)OSI的七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ppt课件
物理 层
数据 链路 层
网络 层
传输 层
低三层,面向_数据通 最重 信__,属于_通信子网。要一
层 精选课件ppt
会话 表示 应用 层层层
高三层,面向_数据处 理__,属于_用户资源 子网。
5
特点: (1)上层通过接口向下层提出__请求__,而 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_服务___。 (2)两个用户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时, 除物理层之外,其余各对等层之间均不存 在直接的通信关系,而是通过各对等层的 协议来进行通信,只有两实体的对等物理 层之间才通过媒体进行真正的数据通信。
链路管理、控差制错、控_制差、错流__量控控制精制。选课控件pp制t 方法:自动重发请求法7
层次
主要功能
传输单位 举例
路核由心选任择务、:流控量制控通制信、子传网输的运行
网络层 确提认供、两中种断服、务差:错数及据故包障服的务、分虚组电路服路务由器
恢复。
传输层 实任 主现要务端:功到传能端输:的差可错靠控通制信、。流量控报制文、故障恢复
(2)作用: ①各层之间相互_独立___。 ②灵活性_好__。 ③容易__标准化___。 ④各层可以选择最合适的_实现技术___。 3)网络体系结构: __层和协议的集合___。
精选课件ppt
4
1)ISO/OSI网络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1年正式发布了一 个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作为国际标准,称为开 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精选课件ppt
6
OSI七层参考模式
层次
主要功能
传输单位 举例
物理层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_服务__,实 负责传输线现_物理上互联系统间的信息传 上的位流信输__,该层定义了通信设备与 号同步 传输线接口硬件的_机械__、_
OSI参考模型讲解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禁止了不同主机间的对等层之
间的直接通信。因此主机A的每一层必须依靠主机A相邻层
提供的服务来与主机B的对应层通信。
假设主机A的第四层必须与主机B的第四层通信,那
么主机A的第四层就必须使用主机A的第三层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层通过一个服务接入点(SAP)给第四层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接入点使得第四层能要求第三层提供服务
物理层
链路层协议3 物理层协议3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物理介质 路由器 通信子网 路由器
物理介质
• 逻辑通信:位于不同主机和网络设备中同层通信实体间的对话,对话遵 • 循某一特定协议,且每层协议各不相同; • 传输层及以上层不同主机通信实体间的逻辑通信是直接点对点的通信, • 下3层中主机与路由器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也是直接通信,且同 • 层通信协议不尽相同。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分层模型的优点
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 语言层解决不同种语言的相互翻译问题(汉-日) 媒介层解决信息传递: 语音(电话)/文字(传真)
分层模型的优点
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 概念层只关心会话内容, 不关心语种和会话方式 语言层只关心语种, 不关心会话内容和方式 媒介层只关心信息的传递, 不关心信息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
网络的体系结构。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即
是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该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
义。即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层应提供哪些功
能的精确定义,至于功能如何实现,则不属于网络体
系结构讨论的范围。换句话说,网络体系结构只是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协议规范。
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
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的传输。
物理层: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
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
换言之,你提供
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用户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做第0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
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及IP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
帧无差错到达。
如果在传送数据时,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 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
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A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B的最佳路径。
由于网络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即连接网络各段,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
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
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
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
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
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
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 T C P / I P 协议套中的T C P (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 P X / S P X协议集的S P X (序列包交换)。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
当通过拨号向你的 I S P (因特尔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 S 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
向你与你的P C 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
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你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
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
表示层: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
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
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秘。
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问价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