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复习题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科学技术史期末复习

作业:教学内容的延伸总复习:一.科学史学科的确立与萨顿的贡献二.科学与正确的关系三.科学史研究中的内史和外史四.李约瑟及“李约瑟”难题第一讲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一、对万物本源的探究人们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来了解自然二、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公理化体系公理化方法第二讲古代中国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一、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模式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元气说(王夫之)万物相生相克二、天人关系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学科体系农医天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二、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封建制度……第四讲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一、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思想在中世纪的遭遇(2个方面)二、文艺复习第五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天文学革命一、哥白尼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日心地动二、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圆的个数第六讲近代科学革命之物理学革命一、牛顿的伟大成就与前人工作的关系二、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第七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化学革命一、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炼金术二、为什么说波义耳是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三、为什么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第八讲第一次技术革命了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过程第九讲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意义(物理学第二次大综合)第十讲第二次技术革命一、电磁理论建立的过程(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三部曲二、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比较行动在先与理论在先第十一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重大成就(物理学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大综合)二、物理学思想的变革考试必带:1.《科学史十五讲》2.《告别中医中药》3.课堂笔记4.作业(10次)(1)托勒密的天文学成就(2)王夫之的元气学说(3)对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所提观点的思考(4)达芬奇的科技成就(5)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的事迹(6)牛顿与炼金术(7)道尔顿的原子论(8)试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9)试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10)试论“科学家是人不是神”。
科学技术史(复习)

科学技术史(复习)1.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创造文字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
2.古巴比伦人按加进制把圆分为360度,一度分为60分,一分分为60秒。
3.古埃及人创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4.现今通用的10进制位计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5.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
6.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出现在唐代。
7.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秦朝。
8.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9.《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10.马克思把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11.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12.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
13.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德,他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14.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5.古罗马科学家托勒密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16.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动轮》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
17.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8.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首先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9.1632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用充分的证据阐述了哥白尼的学说。
20.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燃烧理论》一文,论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世界科技史复习资料

世界科学技术史简答题1.用火的意义?答:1.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利用,它大大地改变了猿人的生活。
2.用火给猿人最大的好处是熟食。
熟食使食物中的营养更易吸收,缩短了消化的过程,而且也使以前不适宜食用的植物和动物,尤其是鱼类,可以食用了。
这样便扩大了食物的来源。
这对人类肢体和大脑的发育产生了极为有益的影响。
3.因为猿人居住在洞穴,火可以驱散洞穴中的潮湿,因而减少了疾病,降低了死亡率。
4.用火照明给黑暗的洞穴带来光明,也给晚间的烤肉、分配、准备第二天的活动等带来方便。
另外,洞外的火堆还可驱走乘夜晚来袭的猛兽。
5.用火改善了猿人的生活质量,带给猿人更多的安全感,也大大扩展了猿人的生活空间,造成了热带和亚热带猿人向温带和寒带的缓慢迁徙,从而使他们摆脱了人口增长和原居住区食物来源减少带来的危机,6.原始宗教和科学?答:1.人类意识苏醒的幼年,相对于生存环境的力量是弱小的,然而,人类置身其中的大自然现象却是无比丰富的,由于这些现象,原始宗教便产生了。
在众多自然现象中,给幼年人类的心灵带来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自身的死亡了,确切地说,是同类的死亡。
当他们逝去后,其音容和遗物仍伴随活人的生活,但真实的世界中不会在遇见他们了,但偶尔在梦中能与他们相会。
这样的生命秘密困惑着原始人。
他们试图以自己的朴素方式消除这一困惑:把灵魂理解为可以同肉体相分离的东西,死亡只是灵魂的一去不返。
躯体生命的丧失只是灵魂离去的结果,梦寐则是灵魂暂时离开躯体的现象。
基于这种理解,原始人把死者生前用过的工具和一些事物作为殉葬品, 这说明他们相信人死后还有生活,和活着的人一样需要物品和事物,一般的氏族成员或未成年子女的去世所引起的只是悲伤和惋惜,而哺育了大量子女并作为生产指挥者和生活组织者的祖先去世后,人们除了悲伤,还要重新思考家族的前途和命运,甚至重新安排生活,而这种重新安排当然最好能得到逝去长者的护佑,于是祖先崇拜就自然产生了。
7.图腾崇拜是旧石器晚期发生的事,这个时期也是人类狩猎生活的黄金时代。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一、下面二题作答。
(每题25分)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国科大科学技术史题目

国科大科学技术史题目
1. "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3. "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和影响"
4.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5. "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6.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环境"
7. "科学技术史中的文化交流和跨学科合作"
8. "科学技术史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9. "科学技术史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0. "科学技术史中的失败与教训"。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科技史复习题

科技史复习题科技史复习题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而要了解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科技史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下面是一些科技史的复习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1. 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尺寸和性能如何?答案:第一台计算机是于1946年发明的,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它的尺寸巨大,占据了一个房间的空间,重达30吨。
尽管尺寸庞大,但它的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 什么是互联网?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案: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
互联网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军事和学术机构开始建立起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的普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交方式。
3. 什么是人工智能?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案: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技术。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和决策过程。
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等。
4. 什么是3D打印技术?它是如何工作的?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案: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物理对象的技术。
它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创建三维物体。
3D打印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制造业、医疗、建筑等。
它可以用于制造复杂的零件、定制医疗器械和建筑模型等。
5. 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它是如何实现的?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让用户可以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它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感应器等设备来实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娱乐、培训和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技术发端的代表及意义
第一个标志:打制石器(人类掌握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
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人类第一次支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跨越时空传递信息的工具;对历史的认识更确切和完整;人类生经验和自然知识容易传播、继承和积累;记录人类感情和命运的文学流传和影响更广远)
意义:
1)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是现代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原始雏形;
3)古代技术出现的次序,恰好也是近代历次技术革命的顺序。
2.古希腊自然哲学
1)自然科学包含在哲学中
2)米利都学派:
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亚和赫拉克利特
共同点: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宇宙万物由某种基本的东西演化而来
水、无限者、空气、水
3)毕达哥拉斯学派
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和菲洛劳斯
数是万物的本原,企图用数学关系来解释自然想象;
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生二,产生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线、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元素
意义:关于地球运行的第一个猜测,启迪后世学者追求体现宇宙和谐的规律。
4)德谟克利特学派
代表人物: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有原子所组成的,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
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
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
意义: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最重要的、最高成果之一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及发展特点
1)古代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
2)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3)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
4)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5)官办为主
6)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7)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
4.16、17世纪观念的革命(哥白尼日心说)p46
在16-17世纪摆脱神学统治的斗争中,近代自然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宣告科学革命的开始。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经典力学理论的综合,将这场革命推向高潮,确立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兴起及学科体系的完备标志着以提出“日心说”为起点的近代科学革命达到巅峰,经典力学体系对近代科学技术整体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起了主导作用。
5.18世纪思想革命与科学精神关系(传播者)
18世纪的思想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这场思想革命的开端是发生在法国的理性启蒙运动,后来扩展到几乎整个欧洲,成为长期的国际性发展过程。
到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启蒙运动不仅宣传天赋人权,还宣传新的科技成果,促进了科学精神的传播。
把当时的时代比作一个人类由蒙昧进入文明的时期.
6.现代科学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
(1)现代科学技术特征:
1、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必要条件,对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全球化等都产生重大影响。
3、现代科学技术还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诸多正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负面的消极影响,即全球问题,如:人口爆炸、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使人类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上世纪的后5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次伟大的变革。
第一个10年,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时代。
第二个10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
第三个10年,是以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第四个10年,是以微机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
第五个10年,是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步步逼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导、超强磁场物,彻底失重等研究取得了进展。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被列为重点研究领域,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7.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区别和联系
(1)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积累,在理论上的不断总结与概括,就是科学的发展过程。
(2)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类不断地积累着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又不断地用这些经验和技能改进劳动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这种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积累的过程,就是技术的发展过程。
(3)区别和联系:科学和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经验的总结。
科学和技术的共同本质,就在于它们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科学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关系;技术表现为人对自然能动的控制和改造关系。
这就是科学技术力量之所在。
9.近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及特点(从归纳演绎分析)
近代自然科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思辨、理性的传统,同时将视线投向实践,在发现科学事实、建立科学理论中,形成了以观察实验的感性方法与假说推理的理性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论传统。
(实验科学方法论:设计→操作→观察→思考)
1、弗兰西斯培根:以实验和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观 1.放弃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2.暂时不要试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2、笛卡尔:第一个系统表述了机械自然观,创立了数学演绎方法。
他认为培根的经验为基础的推论很容易出问题,但是演绎法却不可能出错,主要前提没有问题
3、伽利略与牛顿:把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紧密结合在一起,代表了近代科学方法论的真正精神。
4、机械自然观的确立:自然界完全由微粒组成。
基本思想:自然与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东西,人是自然界的旁观者,自然界中只有物质和运动,一切感性事物,均有物质的运动造成;所有运动本质上都是机械位移运动;宏观的感性事物由微观的物质微粒构成;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是某种机械;自然这部大机器是上帝制造的
5、机械自然观的衰落:首先,法拉第提出了与机械自然观图景不同的新图景————场的图景。
其次马林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评判。
6、发展和演化的新自然观:以熵理论为基础的新自然观,体现出以下特征: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可逆性;反均衡化的观念;物质存在的非永恒性;非实体思想;非决定活性的因果论;非还原论的观念;时间的方向性;空间的不对称性;真理的非普遍性。
8.19世纪三大支柱的系统化过程(简单说学科是如何建立的重点看物理)
物理:
力学领域:惠更斯、莱布尼兹建立了运动量和活力守恒原理。
建立分析力学;热学领域:设计新的温度计,创立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提出的热容量、比热、潜热等概念为瓦特改进蒸汽机提高理论;
电学领域:区分正负电,伏打电池,库仑定律等的建立。
电学与磁学的统一:
1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定律)
2.欧姆定律的建立
3.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4.电磁理论的建立
光学与电磁学的统一:
1.光的本质之争
2.波动说的复兴和光学的发展
热学与牛顿力学的统一: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
3.热学中分子运动论的引入
化学:
19世纪,物质的原子,结构学说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化学原子论引入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使无机化学走向了系统化,19世纪化学最重要的成就: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论的提出和确立。
将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原子论。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关于元素周期表质性的研究,提出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之间存在周期性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德国化学家维勒突破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鸿沟
人工合成尿素
李比希发展了有机化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生物:
1.博物学在16、17世纪与古代相比无质的差别,1735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出版《自然系统》,植物分为纲目属种
2.法国生物学家布丰引入变化和发展的思想
3.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建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进化理论
4.19世纪博物学达到了它的最高成就: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理学方面:16、17世纪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8世纪发展缓慢,19世纪取得了伟大成就。
主要归功于实验条件的大大改善。
细胞学和微生物学得以创立,再此基础上统一了生物学的各种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