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物肖像画比较(答题版)
高中美术教学能手、基本功等仿真、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高中美术教学能手、基本功等仿真试题、美术基本能力1.绘画的种类有很多,按其使用的不同的工具材料及绘画技法,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版画等。
对以下绘画所属的画种, 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A.油画、油画、版画、版画、中国画B.水彩、壁画、素描、素描、水彩C.油画、壁画、素描、版画、中国画D.蛋彩画、油画、版画、素描、中国画2.国画又叫中国画,它是用毛笔在宣纸或绢上绘制而成的作品。
国画与油画相比更容易长期保存,历久弥新,其主要原因是A.使用的纸张特殊B.所使用的墨及颜料化学性质稳定C.装裱工艺特殊D.不容易吸水3、欣赏画家米勒的这幅作品,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画家当时居住农村,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
这幅作品是画家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立场上创作的B.当时法国正处于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时期C.作品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D.这是一幅油画作品,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4、《江山如此多娇》创作于1960年,其艺术效果非凡,与宏伟的建筑空间很协调,至今仍然装饰在人民大会堂。
回答1—2题。
(1).该作品原作是一幅()A.国画 B.油画C.素描 D.版画(2)原作者是()①徐悲鸿②董希文③关山月④傅抱石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②③5、右面是一幅什么作品A .中国画B .版画C .油画D .年画6、发明并流行于欧洲的油画是外来画种,我们也称之为( )A .水墨画 B.彩墨画 C.水彩画 D.西洋画7.图中指的是哪条河A .尼罗河B .莱茵河C .伏尔加河D .密西西比河8.图中的河位于下列哪个国家 A .埃及 B .德国 c .美国 D .俄国9.《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 ( )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凡高D .拉斐尔10、在下列美术的形式规则中,哪一种规则引起心理与情绪的波动?______A 比例B 和谐C 韵律D 平衡11、《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 )题材A.现实生活B.历史C.宗教D.神12.看下四幅图片回答问题:(1)亲情一直是众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之一,请从美术的种类分析这些《母与子》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类?(2)说出第一幅作品的作者。
专题11 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解析版)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专题11 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三者虽有交集,但仍有不同。
外貌描写更广,外貌描写包括了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
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
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1.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
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2.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 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若举一个例子说明,可以理解为肖像描写主要专注于人的面部特点,外貌描写专注于人的体貌的全部特征且包含肖像,神态描写专注于面部表情变化。
当然这样说只是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是要深刻理解它们各自的概念,肖像描写和外貌描写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已经不做明显的区分。
阅读时这几种描写方式经常同时出现。
【范例1】天津市2020中考题艾香悠悠溢端午钟芳①“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直接打印版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直接打印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考名师在线语文阅读模版一、字词类阅读题【词义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义二】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词义三】“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类习题)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答题公式: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3、……意思是……【词义四】加点动词含义理解类习题答题技巧: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二、句子类阅读题【句子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句子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九、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记叙文中的抒情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十一、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人像审美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像审美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 蒙娜丽莎B. 星空C. 睡莲D. 向日葵答案:A2.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肖像画闻名于世?A. 梵高B. 毕加索C. 达芬奇D. 莫奈答案:C二、填空题3. 人像摄影中,_______是构图的关键要素之一。
答案:光线4. 肖像画中,_______是传达人物情感和性格的重要手段。
答案:眼神三、简答题5.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像画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像画特点包括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再现,注重人体比例和解剖学的正确性,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
四、论述题6. 论述现代摄影技术对人像审美的影响。
答案:现代摄影技术通过高清镜头、数字后期处理等手段,极大地丰富了人像摄影的表现力。
它不仅能够捕捉到人物的细微表情,还能够通过光影效果创造出独特的氛围,从而在审美上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五、案例分析题7. 请分析以下人像摄影作品,并说明其审美特点。
[此处插入人像摄影作品图片]答案:该人像摄影作品通过柔和的光线和自然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人物的表情自然,眼神深邃,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
整体构图平衡,色彩搭配和谐,体现了摄影师对人像审美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艺。
六、实践题8. 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人像摄影计划,并说明其审美理念。
答案:设计的人像摄影计划将采用自然光作为主要光源,选择户外自然环境作为背景。
人物将穿着简约的服装,以突出其自然美。
构图上,将采用三分法原则,使人物成为画面的焦点。
审美理念是追求自然与真实,通过摄影捕捉人物的内在美和独特气质。
浅谈中西方人物画异同

浅谈中西方人物画异同学号:2008级美术学(1)班【摘要】中西方人物画给我们的感受截然不同,不仅是体裁、主题等内容方面的差异,从造型上看,一个是意象的,一个是照相般的真实;从色彩上说,一个以水墨为主,一个色彩变化多端······总之,处处感受到巨大的反差,感受到两种艺术图体系的存在。
不过仔细一想,二者的构成因素又是大体一致的。
【导论】下面我将从形象和色彩两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方人物画的区别和联系。
(一)形象欣赏中国人物画的形象,都应该先知道两个名词概念,即“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
“以形写神”最早是由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提出的。
“形”指人物外在的视觉特征,“神”指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当然也有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只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精、气、神的捕捉而不求外貌的苟合。
“气韵生动”是比顾恺之稍晚一些的南齐的谢赫提出的,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将气韵放在其余五法之首称为中国历代以来公认的最高准则。
“以形写神”虽然近似于西方画的再现、写实的作品,但只能说是近似但不能划等号。
初唐时期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刻画神态的成就就很高,画中的晋武帝司马炎是开国之君,不难看出他器宇轩昂和唯物英明的气度;相反,对陈后主等沉湎于淫逸生活的亡国之君,则刻画了他们萎靡不振的内心世界。
中国人物画中,还有一类作品对人物以简化和夸张、变形等处理使之“传神”,如南宋梁揩的《泼墨仙人图》。
另外五代画僧贯休的《十六罗汉图》以“浓眉大目、高额隆鼻,而貌奇异”的外形,传达了难能可贵的精神神韵。
明代画家陈洪绶贯休的路子,他的人物外“丑”内美,表现了一种超尘脱俗,刚正不阿的精神。
中国人物画除了在手法上不最求科学真实外,当我们再看看米开朗基罗、鲁本斯、提香的作品时,相比之下总会直觉地感受到西方人物画毕竟那么“实在”;而中国作品留下的印象却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现代词汇来概括,这时还是觉得“气韵”二字比较符合中国人物画的实际。
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古代人物画的风格形成有着差异巨大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人物画对外形要求不苛刻,讲究表现人物精神,注重“以形写神”。
而西方的人物绘画受民族宗教影响很大,在科学探索的精神基础上求真求实,西方画家注重对人物的进行再现和描绘,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理性求实精神与悲壮热烈气质的追求。
中西方在绘画材质方面,绘画的功能性和写实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中西古代人物画也不完全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个体,在探索中,它们还是有融合渗透的艺术共同点,相互影响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古代人物画比较民族意识审美人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的花园中绽放奇葩。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人物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这里,我们对中西古代人物绘画进行分析,看看古代中国和西方在人物画上有怎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对中西的艺术比较,宗白华先生说:“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番礴,任意挥洒。
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相的刻画。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
物体形象固宛然在目,然而飞动摇曳,似真似幻,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
西洋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
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凸凹的晕染。
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1】。
”它非常透彻地表现了中西艺术的差异,而在古代人物画中,这种差异更是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风格的发展和形成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
画像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画像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画像师在进行人物肖像绘制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人物的面部特征B. 人物的服装风格C. 人物的背景故事D. 人物的肤色答案:C2. 画像师在绘制肖像时,以下哪种画笔不适合用于细节描绘?A. 细头画笔B. 平头画笔C. 圆头画笔D. 扇形画笔答案:D3. 在肖像画中,以下哪个颜色通常不用于人物肤色的绘制?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黑色答案:C4. 画像师在绘制肖像时,以下哪种光线效果不适合表现人物的立体感?A. 侧光B. 顶光C. 背光D. 正面光答案:C5. 以下哪种绘画材料不适合用于绘制肖像画?A. 油画颜料B. 丙烯颜料C. 水彩颜料D. 粉笔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画像师在绘制肖像画时,如何捕捉人物的神态?答案:画像师在绘制肖像画时,首先要仔细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捕捉人物的微妙情感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特征,并通过绘画技巧表现出来。
同时,也要注意人物的体态语言和环境氛围,以增强肖像画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7. 画像师在进行肖像画创作时,如何处理光线与阴影的关系?答案:画像师在处理光线与阴影的关系时,首先要确定光源的位置和强度,然后根据光源的方向和强度,合理地安排人物面部的明暗对比。
通过明暗对比,可以增强人物面部的立体感和深度感。
同时,也要注意阴影的过渡和渐变,使画面更加自然和和谐。
8. 画像师在绘制肖像画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背景?答案:画像师在选择合适的背景时,首先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情感状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背景。
其次,要考虑背景与人物的协调性,避免背景过于抢眼或与人物不协调。
此外,还可以通过背景的色彩、线条和纹理等元素,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画像师在绘制肖像画时,如何平衡艺术性与真实性?答案:画像师在绘制肖像画时,需要在艺术性与真实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古代中西绘画中的人物肖像画比较研究

起伏和 结构 , 最后再用渲染 的处理 方法 画出真 实的皮肤 、 有光泽
积进行细 致入微 的刻画 ; 并且保 留中国古代 绘画的传 统优 点, 即
以“ 骨 法用 笔” 为本 旨的线条运用 , 让其始 终在 画面 中作为 重要 的骨架支撑 , 增加其线条变化 的多样性 , 引起人们 无限的遐 想与
咀嚼 的兴 趣 。
行 吟 图》 最为典型 , 寥寥数笔就将 大诗人李 白那种 才华横溢 的风 度、 神韵刻 画 出来 , 可谓 笔简 意繁。在 五代和 宋代 的人物 画中, 也 有相 当明显 的写实主义风格特 点; 到 了明清两代 , 由于 中西文 化 的交流 , 多数人物 画与西方 肖像 画相似 , 注重刻 画对 象的个性
人物 肖像 画是 一种刻 画人 物具 体形象 的绘 画。在 中国绘 画 中, 为 了将 它与花鸟 、 山水 等画种进 行 区分 , 因此喜欢称 它为“ 人 物画” , 传 统说 法上又把 它称为 “ 传 神” 或“ 写真” 。 而在 西方 , 则
更 习惯说成“ 肖像 画” ( p o r t r a i t ) , 即是 以客观 对象 的外貌为 主要 内容 的绘 画方式。 由于 中国人和 西方人在 外貌 、 价值 观 、 生 活 习惯 、 地理 位置
调“ 墨骨” 和“ 传 神” 的基础上 , 融合 西洋画法创造 了更加 重墨染
和体 积感 的“ 凹凸法” , 为 中国传 统人物画开辟 了新道路。 因此 , 我们应该 辩证地 看待 中西古代人物 肖像 画, 提倡包容思想 , 学习
西方绘 画的优 秀传 统 , 并且 要正确地 看待 自己的 问题 , 发 扬 中国 古代绘 画流传 下来的精髓 , 在今 后的绘 画道 路上创作 出有 中国 特色并且能被全世界认可的艺术作 品。
中外古代人物画特点和异同

中西方人物画艺术特点的特点和区别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物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两者在关于人物画的一些基本创作观念方面有某些共同性。
比如:注重人物形象的“形神兼备”,善于选择具有情节性的题材,注重题材的认识与教育意义等等。
但在对人物画的认识与表现方面也有不同之处或不同的侧重点。
在对人物画的造型认识方面,中国称之为“传神”或“写真”,西方称之为“肖像”。
中国画以事物为载体,来表现画者的思想与情趣,追求事物在"似与不似之间'',西画却重在写实,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去表现事物。
这反映出东方对人物美的认识与西方的差异,即,中国人物画一般不留意人体的形象美,不强调严格的形似,而侧重“神识风采”之美。
它强调“以形写神”、“以神写形”,甚至“以神写神”。
着重于通过强调展示人物内在气质的一定外形,或强调从作者的主观理解出发的通过绘画画面笔法来体现的神采,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气度和内心世界,表现出画家的审美判断。
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目标和追求是“美”与“恶”的分辨,“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形成传统,彰示后世,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以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意境,中国人物画的这种追求使得它和西画表现真实准确的美在造型要求上突显区别。
西方的肖像画常常以理想化、典型化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并赋予高尚的品格传神。
另一方面,西方美术则重视人体形象美,探索比例、解剖等形体美的规范,在高度重视肖似的基础上强调。
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中表现突出。
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及兴趣自古希腊起由来已久。
古希腊人钟情于人体的表现,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的精通、体积空间的塑造,完全在于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各门科学意识的渗透。
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中西传统绘画特点的异同与其背后原因的比较——以肖像画为例

46艺术论丛中西传统绘画特点的异同与其背后原因的比较——以肖像画为例方苹中国人民大学摘要:在艺术发展史上,“人”的形象始终存在在中西各个绘画流派的题材中,西方肖像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而中国的肖像画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民族性格和哲学观有所不同,导致中西方绘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共性中又有个性。
关键词:中西对比;艺术;肖像画;审美纵观中西绘画,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性格,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趣味各有各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共性。
东方的画派多注重写意,而西方却注重写实。
但两者追求美的精神是始终一致的。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三大分支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在西方,肖像画在绘画中的地位更为基础。
文章将从风格迥异的中国传统绘画和欧洲传统绘画找立足点,展现肖像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不同的特点并揭示其原因,并试图为中国绘画的未来之路提出建议。
一、中西方人物画发展及特征对比1.1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原因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动荡的魏晋时期空前活跃,潜伏在古老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在这个时期被发掘出来,成为文化创造中的一种自觉,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
东晋顾恺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大画家,提倡以形写神,他的理论中所提到的“写神”之“神”可以解释为人物内在的生命或精神,艺术家以毛笔为媒介,将人物的“神”传给画面上的“形”,这一理论实际上受到慧远所著的《形尽神不灭论》中思想的影响。
①自此艺术家们就摆脱了客观实在的限制。
顾恺之之后相继涌出数批大师级别的画家,而这一时期的绘画理论和学说也为后世的人物画奠定了基础。
1.2.西方画派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原因希腊人在古代世界的个民族中,最能代表西方的社会精神,人物美术在西方第一个高峰就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与中国魏晋时期相同,古希腊人热情坦率的表露人天性中丰富的感情,一切的对象和出发点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灵——人。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造型艺术繁荣的时期,典型性的雕塑家Myron创作了众人所熟知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整个作品展现着运动员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
人物画画考试题及答案

人物画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人物画中,通常所说的“三庭五眼”是指人物面部的哪一部分比例?A. 眼睛与耳朵的比例B. 额头、鼻子、下巴的比例C. 眉毛、眼睛、鼻子的比例D. 头发、额头、鼻子的比例答案:B2. 在绘制人物肖像时,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观察技巧?A. 对称观察法B. 网格观察法C. 动态观察法D. 色彩观察法答案:D3. 下列哪位艺术家不是以人物画著称?A. 列奥纳多·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莫奈答案:D4. 在人物画中,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最重要元素是什么?A. 服装B. 表情C. 背景D. 动作答案:B5. 人物画中,光影的处理对表现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至关重要,以下哪一项不是光影处理的常见方法?A. 对比法B. 渐变法C. 平涂法D. 交叉法答案:D6. 在绘制人物画时,以下哪一项不是构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人物的姿态B. 人物的肤色C.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D. 人物的动态答案:B7. 人物画中,透视法的运用可以帮助表现人物的什么?A. 情感B. 动作C. 空间关系D. 服装质感答案:C8. 在人物画中,以下哪种色彩搭配通常用来表现悲伤或沉重的情感?A. 红配绿B. 黑配白C. 黄配蓝D. 橙配紫答案:B9. 人物画的线条处理中,以下哪种线条通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柔和与优雅?A. 粗犷的线条B. 断续的线条C. 流畅的线条D. 粗糙的线条答案:C10. 在人物画中,以下哪种技法不适合用来表现人物皮肤的细腻质感?A. 点彩法B. 渲染法C. 刮痕法D. 涂抹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人物画中“三庭五眼”的具体含义及其在绘制人物面部时的重要性。
答案:三庭五眼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人物面部比例的一种描述方法,其中“三庭”指的是将面部从上到下分为三等分,即发际线至眉毛、眉毛至鼻底、鼻底至下巴;“五眼”则是指面部宽度约为五个眼睛的宽度。
人物肖像画考试题及答案

人物肖像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物肖像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画家需要考虑的因素?A. 人物的面部特征B. 人物的服装风格C. 人物的背景环境D. 人物的身高比例答案:D2. 在绘制人物肖像画时,以下哪一项是画家需要重点表现的?A. 人物的动态B. 人物的表情C. 人物的服饰D. 人物的配饰答案:B3. 人物肖像画中,色彩的使用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色彩鲜艳B. 色彩和谐C. 色彩对比强烈D. 色彩单一答案:B4. 在人物肖像画中,光影的处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光影强烈B. 光影柔和C. 光影均匀D. 光影复杂答案:B5. 人物肖像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画家需要考虑的因素?A. 人物的面部特征B. 人物的服装风格C. 人物的背景环境D. 人物的发型设计答案:D6. 在绘制人物肖像画时,以下哪一项是画家需要重点表现的?A. 人物的动态B. 人物的表情C. 人物的服饰D. 人物的配饰答案:B7. 人物肖像画中,色彩的使用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色彩鲜艳B. 色彩和谐C. 色彩对比强烈D. 色彩单一答案:B8. 在人物肖像画中,光影的处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光影强烈B. 光影柔和C. 光影均匀D. 光影复杂答案:B9. 人物肖像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画家需要考虑的因素?A. 人物的面部特征B. 人物的服装风格C. 人物的背景环境D. 人物的身高比例答案:D10. 在绘制人物肖像画时,以下哪一项是画家需要重点表现的?A. 人物的动态B. 人物的表情C. 人物的服饰D. 人物的配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人物肖像画中,如何表现人物的眼神?答案:在人物肖像画中,表现人物的眼神可以通过细致描绘眼睛的形状、瞳孔的深浅以及眼角的细微变化来实现。
同时,通过光影的处理,可以增强眼神的立体感和深邃感。
2. 描述人物肖像画中,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在人物肖像画中,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以及饱和度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达技巧总结(答题模板)

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顺序1)顺叙:以……为顺序,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脉络清晰,文气自然贯通,使文章条理清楚,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一是按时间顺序记叙。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2)插叙:1. 补充交待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好地表达了……的中心(深化主题)2. 结构上错落起伏,富于变化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一般出现在文章中段,且结构鲜明。
)3)倒叙:1. (内容)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兴趣。
2. 使行文波澜起伏,(结构)上避免平铺直叙3. 引出下文要写的主要人物(叙述的内容)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结局提前、中间扣人心弦部分提前、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4)补叙:对上文作补充解释,对下文作交代,充实内容,使理解更透彻二、2.描写(1、内容:环境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1)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提供人物活动场所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内容作铺垫,埋下伏笔,推动高潮的到来;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反映人物心情、感情),表现人物品质;5、突出、深化主题。
中西方绘画比较

西方静物与中国花鸟画
海达 静物 虚谷 松鹤延年图
吴昌硕 白菜
海达 静物
这比萄发生明 就较一出非末 是不样了常画 中同被霸坎家 国身抛狂坷徐 古份在般,渭 代,野的多没 绘不藤感次有 画同里慨参帝 内地,和加王 在位人愤科那 的的们怒举样 不画说,考的 同家,他试心 的,这画,态 精他张墨没, 神们画葡有更 所的的萄一没 在花墨图次有 。鸟点,成优 画就正功欲 明 透如是。的 露徐比徐生 徐 不渭喻渭活 渭 同辛自怀条 的酸己才件 墨 情的像不, 葡 感泪野遇他 萄 ,珠葡,一 图 。
中国由审美走向人际,回到生活:西方由审美走向宗教, 皈依上帝。
中国林肉兼顾,情、理交融;西方尊崇灵魂,鄙视肉体。 中国与自然同在,重视此在;西方向上帝赎罪,祈求来世 中国中庸平衡,西方纵欲禁欲
富凯 圣母子 齐白石
霍去病墓雕:伏虎
米洛斯:阿芙罗蒂特
无论是东西方人类在生产劳动、文化娱乐活动中都 要在人本身之外寻找支持和依赖。就是说,要找到力 量和归宿。这方面东、西方都一样,找到了一个权威 的东西,就是“合”的过程。西方找到“神”,中国 找到了“天”,于是形成了“神人合一”和“天人合 一”这也就是中西美术的差异之一。 中国古代画家多以儒家的思想来看待绘画的社会功 能,审美方面则以道、释思想为指导,用道、释的宇 宙观去领悟自然。中国绘画的审美心理,要求所描绘 的东西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诉诸人的情感和想象,也 即“天人合一”。
构 图 显 露 个 人 特 色 , 画 面 以 上 、 中 、 下 分 为 三 段 。
画 卷 描 绘 江 南 渔 村 秋 景 及 平 远 山 水 , 以 其 独 特 的
差 不 多 , 充 分 展 示 了 他 成 熟 时 期 的 典 型 画 风 ,
人物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人物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人物画中,“三庭五眼”是用来衡量()的标准。
A. 人物比例B. 人物神态C. 人物服饰D. 人物色彩答案:A解析:“三庭五眼”是人物面部比例的一般标准。
2.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时期达到成熟。
A. 秦汉B. 魏晋C. 隋唐D. 宋元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中国古代人物画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成熟。
3. 以下哪一位画家以人物画著称?A. 徐悲鸿B. 齐白石C. 黄宾虹D. 吴昌硕答案:A解析:徐悲鸿是著名的人物画家。
4. 人物画中,表现人物皮肤质感常用的技法是()。
A. 皴法B. 晕染C. 勾勒D. 点苔答案:B解析:晕染常用于表现人物皮肤的质感。
5. 西方人物画中,注重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的流派是()。
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D解析:表现主义强调表现内在精神和情感。
6. 人物画中,“以形写神”的观点是由()提出的。
A. 顾恺之B. 吴道子C. 张择端D. 唐寅答案:A解析: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7. 画人物眼睛时,眼珠的高光通常位于()。
A. 上方B. 下方C. 左侧D. 右侧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眼珠的高光位于上方。
8. 人物画的构图中,()构图能突出主体人物。
A. 三角形B. 圆形C. 方形D. 菱形答案:A解析: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性,能突出主体人物。
9. 以下哪种线条适合表现人物的动态?A. 直线B. 折线C. 曲线D. 虚线答案:C解析:曲线更能体现人物的动态和优美姿态。
10. 人物画中,色彩的冷暖对比主要是为了()。
A. 表现空间B. 突出质感C. 营造氛围D. 强调明暗答案:C解析:色彩的冷暖对比有助于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11. 画人物头发时,常用的笔法是()。
A. 中锋B. 侧锋C. 逆锋D. 散锋答案:B解析:侧锋适合表现头发的蓬松和质感。
12. 西方人物画中,强调光线和明暗对比的是()。
中西皇室肖像画比较——以《历代帝王图》与《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为例

中西皇室肖像画比较——以《历代帝王图》与《教皇英诺森
十世像》为例
刘芳
【期刊名称】《今传媒(学术版)》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中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但是,艺术无国度.在艺术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国家在艺术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政治、经济、宗教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也使得艺术得到更加广泛的融合.本文试着将西方十七世纪艺术大师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与中国初唐绘画大师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做对比.这两
位艺术大师都是宫廷画家,又都擅长画皇室肖像画,所以我从他们的众多绘画作品中
选出了这两幅更具有可比性的绘画作品,从时代背景、神态刻画、肖像画功能、艺
术表现等方面对比他们的异同,从而从这两幅画作中对比出中西方在皇室肖像画方
面的异同.
【总页数】2页(P167-168)
【作者】刘芳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
【相关文献】
1.解读《根据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习作》 [J], 刘强
2.中西传统绘画特点的异同与其背后原因的比较r——以肖像画为例 [J], 方苹
3.肖像画的构图与“爱憎之情”——以《保罗三世法尔内塞像》《英诺森十世像》和《嚎叫的教皇》为个案 [J], 李珂
4.中西传统绘画特点的异同与其背后原因的比较——以肖像画为例 [J], 方苹
5.传统肖像画与现代肖像画之比较——以《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与《尖叫的教皇》为例 [J], 刘雨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肖像画是一种刻画人物具体形象的绘画。
在中国绘画中,为了将它与花鸟、山水等画种进行区分,因此喜欢称它为“人物画”,传统说法上又把它称为“传神”或“写真”。
而在西方,则更习惯说成“肖像画”(portrait),即以客观对象的外貌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方式,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一、起源
中国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历史十分悠久。
在周代就出现了历史人物壁画。
至战国秦汉,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中国人物画是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与《人物驭龙帛画》。
西方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的形象,包括人形和手印。
古埃及壁画中有一幅戴花冠的男子像,浓眉大眼,皮肤呈棕褐色,表情平静,此画可以被看做西方肖像画的开始。
从同期的雕塑和面具来看,这时期的艺术家已经掌握了人物造像的技巧。
罗马艺术继承和模仿了希腊艺术,从庞贝古城出土的《面包师夫妇》来看,其肖像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心理的表现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材料
中国画所用多是毛笔、砚、墨、绢、纸、水性颜料,可通过水来调和各种颜色,笔尖长而尖圆,柔软,落笔后不可更改。
西方画则多用油画笔、油性颜料、油画布,笔尖扁平整齐,较硬,可再三涂改。
油画颜料则是通过油来调色,着色力和覆盖力强,颜色结实牢固,可以和多种颜料混合使用。
三、绘画特色
1.构图
中国画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中国画喜爱留白,习惯运用画面中的空白,人物往往站画面的面积很小,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西方的人物肖像画则站整个画面的主导位置,大概三分之二的面积。
中国画属二维空间,西方则注重体现三维空间的构图。
2.造型
西方绘画以造型为基础,要求科学严谨的形体塑造,讲究“以形写形”,所以更注重写实手法的运用。
同时,通过色彩搭配的表现.来烘托作品所散发的主旨及内涵。
中国画造型上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因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一般来说,中国画造型的重点是用笔和墨。
用笔讲究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状态和笔韵的自然流畅。
中国画的用墨之妙于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
3.光色的表现
西画在用色上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影变化来表现人的体积感、厚重感,画面中往往会有比较集中的光源,并且通过光影的不同的变化,表现出真实的色彩空间,强调色彩的多样性,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来塑造空间感。
如卡拉瓦乔的作品。
中国画则以用墨为主。
用墨亦如用色,即用墨的浓淡变化代替色彩,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
同时墨还可以与色相互结合,形成墨色互补的多样性。
4、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
中国肖像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相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怀、寄托情思。
西方肖像画常常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严谨写实,具有一定的的社会功能。
油画强调对生活的再现和表现性,画面给人以美感和趣味性,而中国画除了表达情趣意境传神外,还要有画品的要求。
特别是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
在具体作品中讲究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知,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