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科技的发展与南瓜在欧亚的传播_李昕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3期) 0

02012J.Shanxi Ag

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3 Vol.12 2013收稿日期:2013-01-

27作者简介:李昕升(1986-)

,男(汉),河北秦皇岛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史方面的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域外蔬菜作物的引进及本土化研究(12BZS095

)航海科技的发展与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李昕升,丁晓蕾,王思明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由于航海科技的不断发展,1492年,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与世界开始发生联系,美洲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始传播,南瓜即是其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关键词:航海科技;地理大发现;南瓜;传播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3)03-0319-

06Development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issemination of Pumpkin in EurasiaLI Xin-sheng,DING Xiao-lei,WANG Si-m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Abstract: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Kolumb succeeded voyage to America anddiscovered the new continent in 1492,making the overseas trade route transfer 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the Atlanticcoast.America started to contact with the world and American crops spreaded all over the world.The pumpkin is one ofthe oldes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merican crop

s.Key 

words: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Geography;Pumpkin;Disseminate 中世纪后期,海上贸易和航运的开展,对航

海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伴随着航海科技的发展,使原来只能在其居住范围附近活动的人类有了可以探索外部未知世界的能力。古希腊的航海者就曾到过欧洲和非洲海岸线进行探险,中国历史上也有“海上丝绸之路”,不过,最初的航海者只是紧依着海岸线进行航行,随着以指南针为主的导航仪器的发明与使用以及造船术、天文学等航海科技的发展,全球性的远航活动开始实现。

本文主要探讨的时间段是15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末期,也就是学术界所说的“

地理大发现”时期。这个时期航海科技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于是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美洲作物开始向世界传播,南瓜即是其中重要的美洲作物。

一、航海科技的发展

与中世纪落后的航海科技相比,进入15世纪,航海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造船术、航海仪器、天文学和制图术。

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航海在人类交通史上一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海还具有速度快、前进远、花费少、载重大等优点,所以航海是地理大发现的首要方式。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各国一般都是通过航海发现来探察大陆、岛屿的海岸线,然后进行陆地探险。

如果说15世纪的欧洲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或本质需求,那么航海科技的发展就是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原因和现实条件。而且新航路的开辟需要远洋航行,航海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反过来,地理大发现又进一步促进了航海科技的发展。

首先是造船术。中世纪以来欧洲的造船术就一直在发展,地理大发现开始后,欧洲造船术发展更为迅速,逐渐领先于世界。15世纪前后是欧洲南北海域帆船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南欧造船工艺技术先进,早就采用船壳板平接的建造技术。6世纪中叶,马赛港出现了一种大船,它装有三角帆,具有吃水较深的龙骨,可以戗风掉向。[1]自公元9世纪起,南欧习惯上使用单桅或双桅三角帆船。北欧诺曼一维京人从10世纪以来就使用带龙骨的帆船,以后龙骨帆船逐渐在欧洲流行,排挤了希腊罗马式的多层划桨船,北欧帆船使用横帆和艉柱舵。北欧帆船只有采用平接建造法,学会用锯,把每块平接船壳板的两头锯平,便于板间平接,才能克服搭接船结构不够牢固的缺点,船才能造得更大,多载货,适应远洋运输的需要;南欧帆船只有使用舵及纵、横帆的混合帆装,才能适应海上风向多变的气象特点。[2]在顺风航行时,横帆特别有效,而在逆风时,则必须使用尾三角帆与舵的联合操纵,使船继续前进。到了15世纪,随着航船海区的扩展,终于创制出欧洲统一格式的三桅全帆装帆船,这类船实际上一直延续使用到19世纪帆船时代的结束,只是在帆装上不断有部分改进而已,其基本形式却一直维持不变。[3]

15世纪的欧洲有两类标准船型。一类是大船,另一类是快船。大船统称卡拉克船(car-rack)。卡拉克船在14世纪初由热那亚人创制,由单桅演变成双桅,在15世纪初英国建造了卡拉克三桅大船,它已经是一艘三桅全帆装帆船了。该船型有较高的船尾楼和船首楼,至少有五帆在工作:船首斜桅帆、前帆、主帆和主桅顶帆、船尾帆,后桅挂三角帆,主桅、前桅、船首桅挂横帆。16世纪的热那亚、威尼斯乃至法国都已能建造载重约2 000吨的大型卡拉克船,这一大船吨位一直延续到18世纪,几乎没有任何突破。[4]三桅多帆的卡拉克船一般长度为24至27米不等。横帆可能更适合于跨洋航行,而三角帆则适于沿岸航行和岛际航行。

另一类快船又称卡拉维尔船(caravel)。葡萄牙亨利王子选其为航海探险的主要船型,卡拉维尔船航速很快,顺风每小时可达22公里。该船由单桅发展到两桅和三桅,有一个小的低矮尾楼,无首楼,挂三角帆,长宽比5∶1~4∶1,船长而窄,航速快,其总长一般达15米~18米。[2]这类三角帆船适于逆风航行,在非洲西海岸回航遇到北风时能顶风前进。15世纪中期和后期,该类船型成了货船的一种普遍式样。到了16世纪,由于该船型装载量终究有限(一般载重200吨以下)而为大船所替代。

此外,从1400年前后起,开始将舵装置在艉柱上,这一改进使大船的舵掌变得平稳可靠,尤其遇到北方沿海一带的强劲潮流时更是如此。

其次是航海仪器。这里主要说的就是指南针,指南针是远洋航行最重要的导航仪器。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足以作为海中船只一旦偏离视野中的陆地时赖以纠正航行方向的主要工具。最早记录指南针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成书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公元1119年,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一书中第一次明确记载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指南针在中国发明后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欧洲,欧洲于1190年才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记载。欧洲的指南针技术发展较快,罗盘中的磁针被改为用一枚黄铜小针固定在指示罗盘各主要方向点的方位盘上。13世纪欧洲便有了旱罗盘,15世纪,罗盘已经装在罗经柜里,有玻璃护罩,配置在铜的常平架上。旱罗盘的指针不像水罗盘那样飘荡不定,便于观察,也免除了加水、打湿、溅水、漏水等许多麻烦;常平架则能使罗盘保持水平,指针不被卡落、震落,因而在船摇晃颠簸厉害时也能正常工作;罗盘上的标准罗经卡这时通常稳定在32个方位点的精度上。[5]

除了指南针,航海仪器还有计时器。欧洲在地理大发现时期在船上使用沙漏、水漏等原始计时器。计时器用途较广,可以用来测航速、观天体测纬度、航行管理和日常工作等。

再次是天文学。天文学主要应用于克服远洋航行船只定位的困难。古希腊人已经能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和方法来确定纬度,中世纪经阿拉伯人将它传入西欧。在无海图指引的大西洋上航行,往往越航行离陆地越远,所以不得不用天文学仪器———星盘和四分仪。第一种是星盘。星盘有一个圆环,直径约30~60厘米,环上标有刻度(共360度),圆环中心固定一根可转动的星杆,

3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3期)201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