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调理师讲义
保健调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保健调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7d0d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0.png)
保健调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 引言保健调理师是指通过专业技能,为人们提供各种保健和调理服务的专业人士。
为了规范保健调理行业的发展,提高保健调理师的技能水平,本文档旨在制定保健调理师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 职业背景保健调理师主要负责为客户提供保健和调理服务,促进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他们需要了解人体构造和功能,熟悉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并能运用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保健和调理。
3. 技能要求3.1 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了解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常见病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知识。
•理解保健调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草药等。
•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解读客户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态。
3.2 技术与技能•掌握各种保健调理技术,包括中医推拿、经络按摩、足底反射等。
•熟悉常用调理方法,如针灸、火罐疗法、拔罐等。
•能够制定个性化的保健计划,并实施有效的保健调理措施。
•了解常见疾病的保健调理方法,并能根据客户情况进行针对性调理。
3.3 沟通与服务•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客户需求并做出合理建议。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主动关心客户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专业的建议。
•善于处理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并能主动改进服务质量。
4. 职业道德保健调理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士,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尊重客户隐私,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诚实守信,不夸大疗效或进行虚假宣传。
•积极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尊重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不从事非法或违规行为。
5. 职业发展保健调理师可以在各类健康保健机构、美容美体中心、疗养院等工作岗位就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保健调理师的职业前景也十分广阔。
为了提高个人职业技能和发展空间,保健调理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获得相关证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6. 总结保健调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旨在规范保健调理行业的发展,提高专业人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
保健调理师-五行学说
![保健调理师-五行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07b379d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6.png)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相克
掌握
(二)五行制化
(三)五行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一)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克,即克制、制约之意。 相生,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 作用; 相克,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 或制约的作用。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掌握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的概念
掌握
五行与五材相区分
五材——木、火、土、金、水称为“五材”,是人们日常生产和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是就事论事地谈“五物”,而并非 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 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世界上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这五种物质运 动变化的结果。用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解释其生成及运动变 化的规律,即为“五行学说”。
肺(金)气肃降,以防肝(木)气升发太过; 肾(水)阴滋养肝(木)阴,以保持肝之阴血充足。
(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阐释脏腑的发病 2.说明脏腑病的传变
1.阐释脏腑的发病
在五时中,脏腑发病以主时之脏首先受邪发病为基 本规律。
时令已至而其气未至,此为不及,所胜之脏妄行而 反侮,所不胜之脏乘虚而发病,生我之脏亦受其累。
案例:用于疾病的诊断 陈某,女,35岁。咳逆上气阵作,咳时面赤半年, 每因情绪紧张、恼怒时发病。咳时胸胁胀痛,痰
少质粘,咯之难出,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其它如: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
实则泻其子--肝木旺泻心火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2.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3.指导确立治则和治法 4.指导情志疗法 5.指导针灸取穴
按摩学讲义-保 健 按 摩 篇
![按摩学讲义-保 健 按 摩 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ec63a9b0717fd5360cdc1e.png)
按摩学讲义-保健按摩篇全身按摩手法操作流程之一头部操作:接受按摩者体位:仰卧。
按摩操作者体位:坐于接受者头部上方。
1.开天门(一)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受试者两眉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前发际的神庭穴止。
两拇指轮流交替进行,约20~30次。
动作要求轻柔连续。
印堂穴:在前额部,当两眉头见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2.开天门(二)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受试者两眉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前发际的神庭穴止,由轻到重3~5次,并点按印堂、神庭。
3.抹双柳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
经鱼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推而抹之。
4.掐鱼腰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丝竹空穴摩至上关穴止。
5.揉太阳两拇指横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做环转揉动2~5分钟。
6.推揉颊车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一按三揉)1~2分钟,而后以两手拇指置于两耳前下与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至大迎穴处,反复推揉5~7次。
7.推颊车以双手拇指指腹点颊车穴3~5次,再以双手拇指指腹自耳门穴推至大迎穴,可缓解面部肌肉紧张。
8.搓掌浴面双手掌相搓至热,迅速置于额部、面部。
9.推正顶双手拇指由印堂穴至百会穴边压边推。
胸腹部操作10.分肋法以双手拇指置于胸骨柄两侧的俞府处,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歇,由内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止。
由上而下,分推至肋弓。
11.腹部横摩法以两手掌侧并置于腹部(左或右侧的腹哀、章门穴处,经关门,太乙、商屈)横摩至另一侧(的腹哀、章门穴处止)。
反复横摩上腹部5~8分钟。
以单手摩之。
12.腹部斜摩以双手掌侧,并置于左右季肋下(腹哀穴),自上向对侧内下方(经太乙、水分、神阙、四海、水道、归来),双手交替,反复5~10分钟。
13.狮子滚绣球双手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并拢略屈曲,呈半园形,以尺侧小鱼肌及掌根部着力于受术者腹部中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滚转,3~5分钟。
保健调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
![保健调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260494bdd88d0d232d46a6f.png)
保健按摩师(中级)教学计划及大纲一、编制说明本培训汁划依据《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保健按摩师(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具备良好得职业道徳素养,掌握中级保健按摩师必要得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按摩基本手法完成全身按摩操作任务.三、模块课时分配表1、按摩基础3 2课时2、人体解剖32课时3、经络喻穴40课时4、按摩手法4 0课时5、全身操作9 6课时6、足部保健按摩(或指压按摩)6 4课时7、特色按摩术训练24课时8、辅导与机动32课时总课时3 60课时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按摩基础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具备良好得职业道徳,熟悉中级保健按摩师得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
(2)使学员能区別与治疗性推拿得关系,掌握保健按摩得禁忌症,熟悉保健按摩师得操作与个人卫生注意事项。
(3)熟悉我国历代保健按摩得历史。
(4)熟悉保健按摩得作用原理,能向宾客作介绍,并能对下级保健按摩师作讲解。
(5 )了解美容按摩、美发按摩、瘦身按摩、沐浴按摩、运动按摩、旅游按摩、踩蹟按摩法、拍打按摩法得一般方法与作用;掌握手足反射按摩法,熟悉指压按摩法.(6)了解按摩介质得剂型,了解10种常用按摩介质得应用;掌握拔罐法与热敷法,熟悉刮痂法.(7)了解常用保健按摩器械得种类与各类按摩器械得一般功能,熟悉保健按摩器械得使用与保养。
(8)熟悉按摩感觉心理学知识;熟悉按摩服务心理学知识,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髙按摩服务质量。
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徳与岗位规范1、2保健按摩基础知识1、3中国保健按摩史1、4保健按摩得基本作用1、5各类保健按摩法1、6保健按摩常用介质及辅助方法1、7按摩器械1、8按摩心理学基础1、9实用英语会话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一般常规课堂教学形式。
模块2人体解剖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熟悉神经系统、血管结构解剖学知识(2)熟悉手部与足部得局部解剖知识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主要内容1、1中枢神经系统1、2周用神经系统1、3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4手部与足部得局部解剖知识模块3经络脸穴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了解经络系统得构成(2)熟悉十二经络与任、督二脉得体表循行(3)掌握57个常用丿揄穴得左位,了解英主要保健作用(4 )了解保健按摩得穴位选取原理(5 )掌握5 7个常用脸穴得位宜,能用手指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正确触摸定位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经络系统得构成1、2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得体表循行1、3常用脸穴2操作技能2、1脸穴模型左位训练。
特色中医调理师培训课件
![特色中医调理师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c9dd17eff9aef8951e060a.png)
阴阳理论基本原理
交感互藏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 任何方都包含着另一方。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相互对立——— 阴阳双方互相制约 、互相斗争的 结果“阴平阳 秘”。 (相互的动态平衡) 相互依存———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阴消阳长是事物发生发 展的动力 阳消阴长 转化过程——— 由阴转阳 是事物发展的量变过程 形(促)成事物的转化
由阳转阴 (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质变过程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 (1)阴阳的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2)阴阳的偏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 阴。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静脉)流经 于肺,经肺的呼吸运动(吐故纳新)进行体内外清浊 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的宣降之性促进下,将 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动脉)输送到全身。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 故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 3、主宣发与肃降:“肺气宣发”“肺气肃降” 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体现于 (1)呼出体内浊气 (2)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 达于全肾皮毛肌腠; (3)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 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保健调理师
![保健调理师](https://img.taocdn.com/s3/m/5006ff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保健调理师引言: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和身体状况的关注越来越高。
保健调理师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利用各种技术和技能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并提供全面的保健服务。
本文将介绍保健调理师的概念、职责、培训和发展前景,以及他们如何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目标。
一、保健调理师的概念保健调理师是指专门从事健康和身体状况调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别和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
保健调理师可以通过中医理论、按摩、针灸、草药治疗等手段来为人们提供保健服务。
二、保健调理师的职责1. 评估客户的健康状况:保健调理师首先需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评估,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疾病史、生活习惯等。
通过评估客户的健康状况,保健调理师可以确定适合他们的保健措施。
2. 提供个性化的保健计划:根据客户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保健调理师会制定个性化的保健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饮食建议、运动方案、中药治疗等。
保健调理师会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进展情况来调整和优化计划。
3. 执行保健措施:保健调理师将根据客户的保健计划执行相应的保健措施。
这可能包括按摩、针灸、草药疗法等。
保健调理师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客户提供细致入微的调理服务。
4. 提供健康咨询:保健调理师还会为客户提供健康咨询。
他们可以告诉客户如何改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并解答他们对健康问题的疑虑。
保健调理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
三、保健调理师的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保健调理师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通常,培训课程包括中医理论、按摩技术、针灸技术、草药知识等。
通过系统的培训,保健调理师将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地进行保健调理工作。
除了理论培训,实践经验也是成为一名优秀保健调理师所必需的。
在实际工作中,保健调理师将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客户,并面临不同的健康问题。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保健调理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保健调理师-气血津液完整
![保健调理师-气血津液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4159b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9.png)
保健调理师培训主讲教师学习目标1.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 熟悉气、血、津液的生成等内容。
3.能将气、血、津液间的关系运用临床。
第一节气第三节 津液第二节 血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关系♉气的概念♉气的生成、运动♉气的功能♉气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功能一、人体之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生成之源及相关脏腑先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肾为生气之根肺为生气之主脾胃为生气之源人体之气三、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一)✉ 1、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 2、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3、气运动的意义: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
气的运动失调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
气闭:气内结于内,不能外出。
脏腑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四、人体之✉推动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
✉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
✉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
如血、津液等。
✉气化作用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五、人体之水谷之精气先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元气: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
宗气:谷气与清气结合而聚于胸中之气。
积聚于胸中。
保健调理师-病因
![保健调理师-病因](https://img.taocdn.com/s3/m/4eacc32e4afe04a1b171dea6.png)
1.饮食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2.劳逸 (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
(二)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 但这些病理产物又可反作用于机体,成为一种致病因素, 称病理产物性病因。
1.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 稠厚的为痰,清稀的为饮。 (1)痰饮的形成: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停聚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病证 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6、百病之长是指( ) A、风 B、寒 C、湿 D、火
7.常食酸味,容易损伤的脏腑是( ) A、心 B、肝 C、肺 D、肾
8.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致病因素是( A、暑 B、湿 C、寒 D、风
9.多夹由湿邪致病的是( ) A暑 B寒 C风 D火
课 程 回 顾
2.导致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3.七情内伤致病最易伤及的脏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肺脾肾
A1型题 4.与痰饮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三脏是 A.心肺脾 B.肺脾肾 C.心肺肝 D.肺肝肾 E.肺脾肝
5.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A.固定不移的刺痛 B.疼痛昼轻夜重 C.局部青紫肿胀 D.疼痛部位喜温喜按 E.出血多紫黯或夹有血块
3.暑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
,乃火热所化。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其性为暑。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凡致病具有重浊、 粘滞、趋下等特性 的外邪,称湿邪。
4.湿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有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 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中医食疗调理师培训课件
![中医食疗调理师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f8b2a32af90242a995e580.png)
(二)阴阳的特性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3.指导疾病的诊断 4.指导养生治疗 5.归纳药物的性能
三、五行学说: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 运动变化规律
(一)五行属性 木:具有生发、条达之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二)五行生克 1.相生:相互滋生、相互促进。 2.相克:相互制约、相互抑制。
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一)心: 主神志、主血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其充 在脉,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2.肺: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上通咽喉,外合皮毛,开窍于 鼻,与大肠相表里。
3.脾: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 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与胃相表里。
4.肝: 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 在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5.肾: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 二阴,与膀胱相表里。
(二)六腑 1.胆:主储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3.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 4.大肠:主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主储尿和排尿。 6.三焦:主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的通路。
食疗调理师
第一章 中医的生命认知
第一节 中医的天人相应观
一、天人相应 1.精气——天人一气,本质相通
《黄帝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保健调理师考试内容
![保健调理师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21ba39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7.png)
保健调理师考试内容
1.健康知识:考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常见病症和预防方法等。
2. 营养学: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摄入量,以及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建议等。
3. 中医基础理论:考生需要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经络系统等,并能应用于保健调理实践中。
4. 常见疾病的保健调理: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和治疗方法,并能制定相应的保健调理方案。
5. 健康管理和促进:考生需要了解健康管理和促进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心理健康、运动、睡眠、环境卫生等方面。
6. 保健调理技能: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保健调理技能,如按摩、针灸、拔罐、气功等,能够进行简单的保健调理。
- 1 -。
中医养生保健讲义
![中医养生保健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ed584acaaedd3383c4d391.png)
中医养生保健讲义提纲第1课时走进健康1、健康的概念精神、身体、社会交往——健全的状态2、健康的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3、健康的形象化标准五快、三良好4、人的寿限是多少?人到底能活多久?(1)根据蒲丰氏的“寿命系数”学说推算(寿命系数为5—7)人的寿命=25年×(5—7)=125—175年(2)根据美国海弗里克提出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推算人肺成纤维细胞分裂40—60次,寿命110年。
(3)根据哺乳动物性成熟期的“寿命系数”推算人的寿命=14×(8—10)=112—1405、中医养生保健原则顺应自然,法于阴阳运动形体,和于术数充养正气,食饮有节固护阴精,不妄作劳调节情志,静神内守避免六淫,摒除恶习6、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第2课时心理养生法1、情绪的概念、分类及产生因素情绪的概念:人从事任何活动,对周围事物,总会在态度上引起一定反映,产生兴奋或抑制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活动就叫情绪。
分类:愉快的情绪,积极,满意,快乐,喜爱,和悦,好感。
不愉快的情绪,消极,愤怒,不满,焦急,害怕,痛苦,沮丧,厌恶。
2、情绪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1)平常状态:机体内环境稳定(2)心情愉快:脉搏、呼吸、血液、消化液、新陈代谢正常(3))愤怒: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
(4)消沉悲伤: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生物化学调节失常3、情绪不调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病变(1)神经系统: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更年期综合征、心源性知觉异常、慢性疲劳等。
保健按摩讲义
![保健按摩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4f63d6195f312b3169a551.png)
通识课《保健按摩》讲义按摩亦称推拿,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作用于机体,以提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第一节按摩的作用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按摩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对神经系统可起兴奋或抑制作用,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各器官的功能。
不同的按摩手法,对神经系统起着不同的作用,扣打、重推起兴奋作用;轻推、轻揉起抑制作用。
同一按摩手法由于运用的方式不同,对神经系统有着不同的影响,手法缓慢、用力轻重、时间长短的不同,其作用也各不一样。
一般地说,缓慢而轻、时间较长的是手法,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时间较短的手法则起兴奋作用。
运用按摩手法,可以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有助于消除疲劳,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痛。
二、对皮肤的作用按摩首先作用于皮肤,使局部衰亡的上皮细胞得以清除,皮肤的呼吸得到改善,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以及汗液和皮脂的排出。
按摩可以使用皮肤内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开放,局部血流量增加,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得到相应提高,改善皮肤的营养,使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经常进行按摩,可以促使皮肤代谢,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对运动的系统的作用按摩能是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后备毛细血管开放,使局部的血液供应加强,营养改善,提高肌肉的各种能力,并可加速疲劳肌肉中乳酸的排除,有助于消除疲劳。
采用适宜的手法按摩,能增强韧带是柔韧性和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这不仅对体育运动有实际意义,而且还能消除骨伤病人因固定过久关节、韧带、肌腱的不良影响,并能预防关节韧带因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损伤。
四、对循环系统作用按摩可以引起周围血管扩张,降低大循环中的阻力,加速静脉血的回流,影响血液的重新分配,调整肌肉和内脏的血液流量,以适应肌肉紧张工作时的需要。
按摩后可以是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增强抗病能力。
五、对呼吸、消化系统的作用按摩可以直接刺激胸壁或通过神经反射使呼吸加深。
中医康复调理师课程大纲完整版本
![中医康复调理师课程大纲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7074db3f90f76c660371a16.png)
中医康复调理培训大纲职业定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按摩、灸疗、刮痧、拔罐、砭石、耳穴疗法、运动疗法及各种物理疗法(电疗、光疗、磁疗、蜡疗、水疗)等康复手段,从事中医康复调理的人员。
培训内容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一章职业道德学习要求:1、学员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2、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3、掌握中医康复调理师职业守则的内容第二章服务礼仪学习要求:1、中医康复调理师工作前的准备2、怎样接待顾客3、中医康复调理师的礼仪要求4、中医康复调理师康复后服务第三章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要求:1、掌握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概念、形态、特性。
2、掌握人体肌学的基本常识,主要肌肉的分布作用与起止点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
4、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胸膜、纵膈的分布和作用特点。
5、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6、生殖体统的分类;男性生殖系统的分类及(内生殖器、外生殖器)组成。
女性生殖器的分类及(内生殖器、外生殖器)组成。
7、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心血管系统1)心的位置、形态、功能2)血管肺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动脉、体循环的静脉的循行分布8、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一般功能;脾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9、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的分布与作用10、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的的组成、分布、作用。
11、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和功能活动、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2)31对脊神经的分类及其分布3)重点掌握脑的分类和12对脑神经的作用;第四章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2、阴阳学说的概念、阴阳的分类及阴阳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的特点、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4、脏腑的基础知识,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五脏六腑的位置、形态以及生理功能6、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7、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源、分布、作用;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8、病因的概念,分类;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病理产物,其他病因的致病特点。
保健调理师-中医基本特点、阴阳学说
![保健调理师-中医基本特点、阴阳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bdb8e8c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b.png)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互相依存 生理功能────物质基础
(完成新陈代谢) 阳 互相消长 阴
阴阳互相滋生、协调、维持 动态平衡---阴平阳秘
现代生理学中在各个生理系统、器官、甚 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都离不开对立统一 平衡规律的作用
如: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对立统一 交感神经作用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的对立统一 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的对立统一 内分泌系统的雌激素和睾丸酮的对立统一 消化道的蠕动和抑制蠕动 肾脏利尿与抗利尿抗原抗体等等
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症、证
•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 括。
•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 症状、体征。 • 病:疾病,具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
转归的一完整过程。
10
举例:
• 感冒: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
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
5
(一)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六 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联系成有 机整体;同时还强调人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
秦皇岛水运卫校
6
掌握
1.人是有机的整体
(1)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2)人体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3)人体机能活动的联系性
脏心 肝 腑 小肠 胆 体脉 筋 窍舌 目
阳偏盛
理解
阴偏盛
理解
阳偏衰
理解
阴偏衰
理解
例4. 用于疾病的诊断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__偏盛 失调 偏衰
阴偏盛___ 阳不足(偏衰)
阴证
阳偏盛___ 阳证 阴不足(偏衰)
“阴盛阳衰” “阴虚阳亢”
最新保健按摩实际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保健按摩实际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210ac714791711cd791701.png)
下
• 侧下肢伸直。 • (二)医者体位
• 主要有站立位和坐位两种,根据情况选择, 一
• 般取站立位。
• 十、推拿介质
• (一)介质的定义:推拿时涂擦于施术部位的 物
• 质。
• (二)介质的作用:一是保护皮肤;二是通 过
癣
• 等); • 8.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酒醉者,体质极
度
• 八、手法的刺激量 • 刺激量是包括术手的压力、操作时的加速度、 • 频率与持续时间等物理量的力学综合参数。 • 手法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阈上刺激强度,才
能 • 引起机体的应答性反应,过轻的阈下刺激则无效。 •
•
• 九、推拿时的体位
•
在推拿操作过程中,术者与受术者双方均
• 【定义】将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 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第二指节背上,余指握拳。 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体表。做内外 摆动的手法。
• 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推法。
• 【操作】沉肩、垂肘、悬腕,以肘为中心,通过 肘的屈伸带动前臂、腕做内外摆动。
• 【要领】 • 1、腕要放松,操作时不要故意加力下压; • 2、腕的摆动幅度宜小而灵活。
• 一、保健按摩的定义:将推拿手法作用于人 体
• 的表面,达到消除疲劳、健身防病、延缓衰老的 一
• 种方法。它不属于医疗性质,属于社会服务性质,
• 对象为宾客。取得资格证,即可从业。
•
二、保健按摩的分类:可分为自我保健按
摩
• 和他人保健按摩。他人保健按摩主要有全身保健 按
• 摩、足部按摩、美容按摩、运动按摩、瘦身按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医学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1]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具备整体观念的特色,它就不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医学,具备了整体观念若是还不具备动态的性质,那么,这种理论也就还没有完全把握到中医学的真谛。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色,但现有的中医学,除了《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几乎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脏腑的阴阳气化规律、沟通与天地阴阳气化规律联系,又能揭示疾病的证侯规律的理论体系。
比如说中医学有从整体观念角度形成的“正气与邪气是构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说这应该是中医确定病名的理论依据。
然而,由于其几乎丧失了阴阳五行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与“证因”的区别与联系,意识到“病”和“证”是构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与“证因”混为一谈,甚至最后连病症这些分别处于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也混淆。
然而,阴阳五行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将哲学和医学混为一谈,这使得部分人不能信服,也成为了质疑其科学性者的把柄。
第二节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五行学五行生克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第三节藏象学说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
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第四节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
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
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
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第五节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参见:针灸学及腧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本草纲目》第六节拔火罐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上端,迅速投于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入2、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挟干棉球古裹紧,沾95%酒精点燃后,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3、架火法:用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约两厘米左右,放在患处,上置小酒精棉球,点燃后罐子罩上,即可吸入4、贴棉法:将1厘米见方的脱脂棉一块,浸酒精后贴于罐内壁上中段,点燃后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入5、滴酒法:在罐子内壁上中段滴1——2滴酒精,再将罐子横侧翻滚一下,使酒精均匀附于罐壁上,点燃酒精后,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第七节刮痧1、选环境,选一个风不大,不能开空调和风扇干净的地方进行刮痧。
当我们刮痧的时候,刮到皮肤的时候,我们的毛孔会打开,风吹到毛孔里面对人体不好,选一个适合环境对刮痧前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对下面刮痧顺利起到一个整体的作用。
2、准备刮痧的用具,其实刮痧的用具很多的不仅仅只限于刮痧板,只不过刮痧板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用具,在家没有刮痧板的朋友们可以用表面光滑的器具比如勺子,杯子,碗都可以进行的刮痧的。
除了刮痧板以外还要备好刮痧油,其他护肤的精油都可以的。
3、选取刮痧的部位,选取肌肉丰厚的地方避开血管,刮痧前应该用清水清洗皮肤,避免灰尘还有一些不干净的通过刮痧进入毛囊里面,引发毛囊炎的不良感染。
4、刮痧时饥饿的时候,不能进行刮痧,容易发生晕厥,女性生理期的时候不能进行刮痧,容易把生理期紊乱,遇到这些情况下要避开,之后进行刮痧。
5、刮痧后20分钟以内不可以吹风以及洗澡,等过后才可以洗澡,刮痧会有疼痛感,对于刮痧的部位和症状的刮法,哪里痛可以往哪里刮,避开血管,疏通症状就会减退。
6、刮痧是个很好的防病治病的手法,治疗的方面很广的,操作起来挺方便简单的,记住以上的几点就可以了,学会对自己还有身边的人都会有帮助的。
第八节艾灸1、艾灸就是用艾条点燃后产生的烟雾来刺激人体的穴位,用这种方式起到活血化瘀以及增强人体抵抗能力的作用。
2、那么为什么进行艾灸会起到这些作用呢?古人分析的原因是人体体内有一条虚拟的经络线,这些经络线上面布满了各种穴位。
3、我们在刺激这些穴位的时候会起到一些特别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起到各种的调节作用。
4、而艾条是许多刺激方式中比较实用的,所以我们常常实用艾条进行穴位刺激,慢慢就发展成了艾灸的一门技术。
5、一般来说我们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寻找这些问题应的穴位,按下这些穴位的时候就会有痛感,对下面这些穴位进行艾灸就会缓解症状。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后正中线上,与两耳尖连线相交处,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或左右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命门穴】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八髎穴】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穴方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神阙穴】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取穴方法:伸出右手,将拇指和食指分开,展露虎口,把左手拇指横纹放在右手虎口处,向下按住,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向下按压有胀痛感)。
左手合谷穴取穴与右手相同(合谷穴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缘中间凹陷处,)。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