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意图《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作者从儿童喜闻乐见视觉感受出发,讲述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重点语句充分朗读。
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
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
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自然段,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课前准备:实物、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实物观察,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陶和铁的物体的图片。
(如:碗、杯子等)2、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实物,引导谈话。
3、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实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特点,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一、引出课题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
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二、初读课文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掘出来相提并论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陶罐。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罐(),陶罐()。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1、自由读2到9小节: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什么/总/你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罐和铁罐》教案1【教材理解】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以“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学情简介】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
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过程与方法: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说一说,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关于看待别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22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22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
(梅花鹿)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
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句子)(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
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齐读。
板书:鹿腿难看)(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故事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铁罐与陶罐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铁罐与陶罐子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铁罐与陶罐子教案),以供参考。
陶罐和铁罐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
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
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慢懦弱代价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1.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预设点:(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
(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看课题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
)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
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
)表现出陶罐的什么特点?(谦虚、友善)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最新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最新10篇)《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篇一课题:陶罐和铁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
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
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铁罐)。
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
(板书;陶罐)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
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
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
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话音刚落)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开始吧!学生速读课文师:读好了吗?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
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生齐:是!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陶罐和铁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陶罐和铁罐(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2陶罐和铁罐(精选14篇)陶罐和铁罐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自编、自导、自演《陶罐和铁罐》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
3.将《铁罐和陶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性互换,变成《铁罐和陶罐》。
4.编写一则寓言故事,进一步掌握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读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瞧,它们来了。
(放课件)师:它们是谁?生:陶罐和铁罐。
(贴图)2、你们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就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读完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说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
5、同学间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甲: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
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态度谦和,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
(引导学生通过读出语气理解奚落一词。
)师:我们先讨论课后第一个思考练习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板书:奚落)还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近?生:(踊跃地分别说出)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乙:陶罐不但谦虚,而且很善良。
你看,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挖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受够了。
陶罐不计较前嫌,豁达大度,我很喜欢它。
丙: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
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8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8篇)陶罐和铁罐篇一教学内容:p107-p109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7、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 3、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2、它为什么看不3、起陶罐?请同4、学们自读课文,5、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6、并对不7、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8、学生自读,9、教师巡视10、学生交流质疑,11、教师点拨,12、引导解疑。
13、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14、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板书:谦虚傲慢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流程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
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
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
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按照课件提示的要求自学,可以围绕中心不偏离。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陶罐和铁罐教案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铁罐却被氧化,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有礼而不软弱。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罐”字入手,揭示课题1、出示“罐”字卡片,让学生齐读。
2、教师:罐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器皿。
你们都知道哪些罐子?(陶罐、铁罐、木罐、玻璃罐)4、教师小结:不同的罐子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它们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作家黄瑞云,抓住了陶罐和铁罐的优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创作了一个有趣的童话。
这个童话的题目就是——《陶罐和铁罐》。
(教师板书课题)5、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字词。
(出示课件)(1)课件内容:(加拼音):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去掉拼音):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出示课件: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却()了。
(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三、焦急对话,品读感悟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2—9自然段,想一想这8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
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
(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案汇编八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汇编八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一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师生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4、抓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
5、通过搜集信息和听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6、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全面地看问题。
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的弱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通过陶罐说的:“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 理解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朋友吗?出示图片:陶罐、铁罐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
齐读课题2、师:请你读读这些词:1)谦虚、恼怒、朴素、傲慢、骄傲、轻蔑根据我们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它们哪些是用来描写陶罐的,哪些是用来描写铁罐的?看来,我们对陶罐和铁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2)奚落:课文中写的是谁奚落谁呀?读读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除了铁罐奚落陶罐,你还读出什么了?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一)细读2-9自然段1、师:这一天,铁罐又来奚落陶罐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请你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管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3、铁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陶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精选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精选15篇)《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过程和方法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第五组的四篇课文主要是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谁来告诉老师都有哪几种故事(生: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谁又能说说这些故事都分别有哪些呢 (生:历史故事捞铁牛;生活故事科利亚的小木匣;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长城砖)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由陶罐和铁罐给我们讲的这个寓言故事.(出示课题:陶罐和铁罐)有没有同学可以自信的告诉老师,我们本组课文有一个训练重点是什么(出示: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怎样来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二) 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2)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命运(10—17)(三) 精读课文1, 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请找出来.2, 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命运.3, 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铁罐的自以为是和陶罐的谦虚.(四)品味含义1, 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 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编.《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篇2《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4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4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一文是小学语文第7册第6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
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这一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往;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有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放手学生自读自悟,并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学生们置身于故事中,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让学生仿造课文编写寓言,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1、学习用抓住人物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形象,体会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演读课文。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变化后的情况,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4、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做几道算术题,好吗?学生开火车口算1+1=? 2+1=? 3+4=? 4+9=? 5+7=? 6+8=?师:同学们算得很准确,而且速度也很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嘴皮子游戏,请大家自己快速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一个半罐是半罐,两个半罐是一罐;三个半罐是一罐半,四个半罐是两罐;五个半罐是两罐半,六个半罐是三满罐;七个、八个、九个半罐,请你算算是多少罐。
2、算不清多少罐没关系,数学课的时候就拿这个题目考考数学老师吧。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两个罐子,他们是(出示课件并板书)齐读课题。
3、(出示实物)看,老师把这节课的两位主角请到了现场,这位是陶罐先生,这位是铁罐先生。
原来大家都认识啊,那你能说说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吗?(板书)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王的御厨里,去看看这两个罐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大家读完了课文,这些生词都认识了吗?(认识了)我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
骄傲傲慢谦虚神气
恼怒理会荒凉惊讶
光洁朴素价值兴奋
轻蔑(miè) 争辩(biàn)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评价:小老师当得真不错,读得很准确,声音也很洪亮。
大家看这个字(和睦相处的处字),怎么读?据我所知,这个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谁知道?来组个词。
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
(出示课件)
2、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你能用上老师的这句话再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3、“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你解释得真准确,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查词典)恩不错,查词典是理解词语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以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一定要动手查一查。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2-9自然段)
1、那么铁罐是怎么用尖酸刻薄的话奚落陶罐的呢?课文中描写得很精彩,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用直线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
(一)铁罐
汇报:
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铁罐说每句话的语气、神态一样吗?(不一样)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知道的?(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懂吗?(懂)
那谁能带着傲慢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A.傲慢的铁罐,陶罐敢碰你吗?(不敢)
B.陶罐为什么不敢碰你?(因为陶罐易碎)
c.恩,多么傲慢的铁罐,他眼里根本就没有(陶罐),分明是瞧不起陶罐啊!
d.谁能再带着这种傲慢的语气读一读。
e.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来傲慢地问问。
――全班齐读。
面对傲慢的铁罐,陶罐只是谦虚地说了一句不敢,铁罐又是怎么奚落它的呢?(出示课件)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同学们,什么是轻蔑?(看不起别人)
b.轻蔑是怎么样的神态?大家看这个“蔑”字,草字头下面是个横着的目,而且这个“目”还这么扁,就像一个人眯着眼从眼角看别人,把别人都看扁了。
你学学轻蔑的神态吗?
c.真像。
谁愿带着表情来读铁罐的话呢?男生读、女生读。
真是一个骄傲无礼的铁罐呀!面对它的傲慢无礼,陶罐据理力争,与它争辩起来,这下可惹恼了铁罐(出示课件)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a.铁罐为什么恼怒了,觉得陶罐不能和他相提并论?
b.是呀,铁罐只看到了自己坚硬的优点和陶罐易碎的缺点,就觉得陶罐不能跟自己相提并论。
c.谁能把铁罐的恼怒读出来
d.小组读。
4:(出示课件)“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a.同学们,铁罐在前面是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此时此刻,它又是带着怎样的表情来奚落陶罐的,请你们想象一下铁罐说话时的表情,可以用个什么词?
b.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全班齐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只骄傲、蛮横无礼的铁罐。
(板书)
5:读到这里,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奚落“的意思吗?
对,除了查词典之外,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用上这种方法。
(二)陶罐
铁罐如此的奚落陶罐,依我看啊,它们俩非得打起来不可。
(没有打起来)没有打起来?那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请你们用波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
A.指名说,出示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请同学们再自由地去读读陶罐说的话,感受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
C.反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陶罐?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说理由)。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分角色读
师:这只谦虚、温和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骄傲、无理的铁罐。
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大家想不想演一演?(出示课件)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自由练)
2、请两组同学上台演演
3、师: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请想当铁罐的站起来,陶罐坐着,准备好了吗?)(评:同学们不仅读得好,而且也演得很棒,简直就是明星级的小演员了。
)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汇报(出示课件)
咦,铁罐怎么会不见了呢?
那陶罐呢?(出示课件)对呀,他依然存在,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丽,而且它成为了-—文物、无价之宝六、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评: A,是呀,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人贵有自知之明啊!
B,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C,你通过陶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真会学习!
D,你读书读到心里去了!真不错!
E,学习就是学做人啊!你已经学会了,了不起!
F,你对铁罐说的话我们大家都听到心坎里去了。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
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七、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仿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1、自编《铁罐和陶罐》,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性互换。
2、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笔》、《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