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思考
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监狱中的囚犯进行心理健康
评估、治疗和辅导。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囚犯解决心理问题,减少监狱内的暴力事件,提高囚犯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犯率。
首先,监所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心理健康工作者需
要对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评估囚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与囚犯建立信任关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治疗。
其次,监所心理健康工作需要与监狱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心理
健康工作者需要与监狱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并执行有利于囚犯心理健康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社区心理健康资源进行合作,为囚犯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最后,监所心理健康工作需要注重囚犯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不同的囚犯可
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治疗需求,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根据囚犯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总的来说,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心理健康工作
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关注囚犯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囚犯解决心理问题,减少监狱内的暴力事件,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犯率。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一、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常年面对社会消极群体,更加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对某省监狱警察的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监狱人民警察感到有心理压力。
1、职业要求和职业特征是监狱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首先,监狱押犯结构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一般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多技能型犯罪发展,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黑社会化转变,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罪犯的不断增加,等等客观原因,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增大,风险增高,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其次,随着国家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工作,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心理状态,身心常年处于紧张与担忧的应激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引发身心危机。
2、工作时间过长,长期疲劳作战也易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监狱一线警力不足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监狱基层民警工作在生产改造第一线,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
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监管安全,大部分监狱还停留在“人防”为主的防范阶段,只能以增加工作时间来弥补。
民警们节假日得不到休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再加上监狱大多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没有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容易恶化。
3、长期监管罪犯而不注意调节控制情绪,也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管理教育罪犯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耐心、细致、深入的进行。
同时,还需要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始终平和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要尽量避免将管理罪犯过程中的一些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来。
浅谈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由于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罪犯的繁琐工作,为了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一、当前监狱警察面临的消极心理问题及危害(一)紧张焦虑心理。
由于担心罪犯脱逃、斗殴等安全事故发生,加之要应付各种频繁的工作检查评比,应对家庭、生活等困难,监狱警察容易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二)麻木厌烦心理。
没有多少变化、没有什么新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重复、单调的工作和生活,容易使监狱民警产生麻木,厌烦心理,导致对工作、生活提不起兴趣,无价值感、无成就感,责任心、职业意识下降。
(三)委屈不平衡心理。
管理改造罪犯,既要当执法者、管理者、教育者,还要当医生、父母、心理咨询师,身兼数职,一专多能。
另外,工作中的竞争、激励及选拔机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
因此,就会产生委屈、不平衡心理。
(四)环境郁闷心理。
有些监狱警察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和隐私局限于封闭的环境,无法倾诉、宣泄,很容易产生苦闷的心理。
(五)狭隘攀比心理。
有些监狱警察一方面为自己的职业待遇感到苦涩,另一方面又经不起诸多利益的诱惑,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社会责任,并在这些不良心理的驱使下铸成大错,或被与罪犯有关系的人员所利用。
这些消极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不仅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还会影响罪犯改造质量,甚至可能会影响监狱警察公正执法水平。
二、影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一)职业要求和职业特征是监狱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监狱押犯的文化结构、犯罪类型、犯罪手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其次,随着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二)工作时间过长导致长期疲劳作战也易影响心理健康。
民警辅警身心健康工作总结

民警辅警身心健康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民警或辅警,工作压力大、岗位风险高,身心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工作中,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成为每一位民警和辅警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身心健康工作需要从心态上入手。
在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时,民警
和辅警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同时,也需要学会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要让工作压力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
其次,身心健康工作需要从身体上入手。
民警和辅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站立
和巡逻,需要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
因此,他们需要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身体健康问题。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身心健康工作需要从工作环境上入手。
民警和辅警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
复杂和危险,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安全意识。
因此,他们需要注重工作安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注重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让工作变得更加愉快和轻松。
总之,身心健康是每一位民警和辅警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每一位民警和辅警都能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做到安全工作、快乐生活。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jiānyù)民警心理健康据调查,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警察身心健康状况总体(zǒngtǐ)较好,但随着新形势的开展(kāizhǎn)和工作任务的加重(jiāzhòng),我国狱警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无视(wúshì)。
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政法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
对于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监狱警察,政法机关应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警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着力预防和解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把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纳入队伍建设。
一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1.身体健康问题(1)患病人数增多。
大局部基层警察患有疾病,且患病民警呈逐年上升趋势。
(2)职业性疾病凸显。
基层监狱警察除受到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威胁和煎熬外,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疾病多发,与职业特点相关的疾病不在少数。
如基层监狱加班加点多,食宿无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居多;生产一线的带班警察,常常在井下受潮气影响或顶烈日、冒酷暑,受空气和噪音污染重,患肺病和腰腿病的居多。
2.心理问题明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确实有不少警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据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警察由于心理问题影响了身体健康,7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精神疲劳,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疲劳心理。
由于压力较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不少警察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
(2)自卑心理。
一些年纪较轻的警察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认为穿上警服很威风,时间一长,感到工作单调枯燥,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很大差距。
(3)侥幸心理。
一些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察,认为年龄大了,在政治待遇上没有什么奔头,工作责任心减弱,只求度日保平安,不求上进,存在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4)内疚心理。
监狱警察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探讨

监狱警察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探讨据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49%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①就警种来讲,基层一线民警,尤其是监狱民警心理压抑状况更为突出,他们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接触少,长期面对犯罪服刑的特殊人群,易导致认知偏差和情感偏差,产生心理障碍。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心理疏导的重要观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现状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但是,监狱警察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加上监狱体制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都在时刻挑战着他们的心理承受极限,由此引发心理亚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危机:(一)规划危机未来该做什么?许多监狱警察很茫然。
调查显示,70%的警察长期处于机械而又忙碌的工作中,无法对自己的兴趣、水平、能力、期望、心理承受度等作全面分析,进而做出较为准确和理智的职业规划。
当监狱警察每一天盲目地奔走在从家庭到监狱的两点一线,想象不出几年后自己的工作将发展到哪一步,眼下的工作只是既定的程序,以后会做什么,想做什么,监狱警察毫无头绪。
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而琐碎的事务,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对于未来,却迷茫无措,没有合理规划的工作毫不留情地把监狱警察带入规划危机。
(二)工作危机监狱工作千头万续,常常使监狱警察身心交瘁。
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监狱警察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
正因如此监狱警察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超过他能够承受的极限,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
不少监狱警察工作几乎占据了所有时间,生活没有情趣,很少与人交流,抽烟,喝酒成为宣泄的方式,疲劳综合症如影随形,久而久之,倍感人生了无意趣,疲惫、无奈、失望、麻木等表情自然就会爬满监狱警察的面庞。
关于心理学知识在狱侦工作中运用的

关于心理学科学在监狱狱侦工作中运用的思考与实践湖北省监狱局刘金华一、心理学在监狱狱侦工作运用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如何将心理学科学知识运用于监狱狱侦工作中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行为预测、人格分析、心理咨询与矫治、多道心理生理测定(测谎)、催眠审讯、耳目选择、检举真伪鉴别、狱内案件侦破、追捕、心理危机干预、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一直是我们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认为将心理学科学运用于狱侦工作,是非常有作用的:一是可以准确科学地分析罪犯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罪犯危险性进行评估,为控管罪犯提供依据,提高防控的针对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是开展心理测试,可及时评估各项改造措施对罪犯心理的影响和改造效果,提前发现问题,为准确掌握狱情提供依据。
三是可以比较准确的甄别认定重大危险罪犯、选用耳目、对罪犯实施危机干预等,确保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
二、心理学在入监教育期间识别排查中的运用根据统计分析和多年实践总结,新入监罪犯是引发监管安全事故的高危人群。
他们从社会沦入监狱,失去人身自由,由此心理上萌发的种种非正常变化以及引发的各种行动,使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对监管安全和稳定构成突发性危害和潜在的威胁,有的甚至酿成重大的监管事故,所以,对新入监的罪犯绝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在监狱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厅局党委对监管安全工作提出高要求的条件下,科学地分析并且掌握新入监罪犯的心理特征,对重点人或异常现象进行排查,可以做到狱情明、犯情清、防患于未然。
为准确掌握新入监罪犯的状况,及时有效地做好排查工作,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查阅档案、个别谈话、心理测试、比较分析等方式对新入监的罪犯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掌握其心理行为特征,为今后的排查和控管工作提供参考。
(一)新入监罪犯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调研分析,新入监的罪犯心理行为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监狱认识方面的表现:新入监的罪犯对监狱的认识是模糊的,片面的,有的是完全错误的。
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监所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1. 在监所心理健康工作中,我们重视对囚犯的心理评估和干预,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抗压能力。
2. 我们密切关注囚犯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
3. 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向囚犯传授心理自助技能和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4. 同时,我们建立了心理热线和咨询服务,供囚犯随时寻求帮助和倾诉。
5. 在监所心理健康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合作,与狱警、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密切沟通,形成综合的康复计划。
6. 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安全、保密的环境,鼓励囚犯与心理保健专业人员交流,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7.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定期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8. 我们进行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并针对高风险和特殊需求的囚犯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9. 我们贯彻反复找寻、追踪和关注的原则,确保对囚犯心理状态的全面了解和有效管理。
10. 我们与其他学科合作,如教育、康复、职业咨询等,为囚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11. 我们关注囚犯的社会融入问题,推动他们在出狱后成功重返社会,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跟踪服务。
12. 最重要的是,我们秉持公正、客观、专业的原则,始终以囚犯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维护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协调一致 的状态 ” 相关 的研究 表 明 , …。 由于监 狱工作 的特
殊性 , 以及 工作 中扮演 角 色的复 杂 性 , 狱 民警普 遍感 受 监 到心理压 力增 大 。在多重 压力 之 下 心理 困扰也 明显 增 多 。笔者用 “ 症状 自评量 表 (C - 9 ) 对湖 北省 某监狱 进 S L 0” 行调 查 , 结果显 示 , 监狱 民警的 心理 健康 综 合指 数 显著 低 于全 国一般 从业 者 的平 均 水平 。在 被调 查 者 中反 映 自己 常 常感 到 紧张 、 安及 有强 迫 症状 的监 狱 民警 不在 少 数 。 不 为 了便 于研究 ,我 们把 当前 监狱 民警常 见 的一 些心 理健
康问题归 纳如下 。
( ) 业焦虑心理 。 一 职
监狱 是 国家 的刑 罚 执行 机关 , 治性 强 , 相 对封 闭 政 在 的军 事 化管 理之 下 ,监 狱 民警长 期 处 在 高度戒 备 和 紧张
由于监 狱工 作 的高 风险性 ,监 狱 民警 对 罪犯 时刻 处 于高度戒 备状态 , 怕罪 犯在 狱 内 出现诸 如 打架 斗 殴 、 深 自
杀、 脱逃 等安全事 故。再 加上要 应付上 级领 导对 工作 的各 种检查 考评 , 面对 家 庭生 活 以及个 人 前途 等 现实 困难 , 监
狱 民警特别 是基层 民警 极 易表 现 出职业 焦 虑心 理 。这不 仅 常常容易 引起他 们烦 躁 、 眠多 梦 , 至还 表 现 出对假 失 甚
学刘 邦 惠 副教授 所 著 的《 教 民警 心理 卫生 》 管 中记 载 ,有 “ 7 %的监狱 民警很 担 心 出现 如罪 犯 逃 跑 、 5 自杀 、 殴等 安 斗
对罪犯开展心理矫治及咨询工作的分析思考

对罪犯开展心理矫治及咨询工作的分析思考内容摘要: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我国也首次将保护公民人权列入宪法内容。
在此宏观背景之下,纵观全国的监狱、劳教系统,全国各省市(区)都遵循人本思路开始重视开展对罪犯和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和心理咨询的问题。
由此可见,此项工作已是大势所趋。
本文通过对开展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一些思路的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监所的安全稳定,提高教育矫治的质量。
关键词:罪犯监管场所心理矫治心理咨询一 .罪犯心理矫治改造罪犯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矫治,从狭义上理解,它包含“行为矫正”与“心理治疗”两方面。
也就是运用心理治疗的专门技术对违法犯罪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如品行不端、酗酒、吸毒、性淫乱等)进行矫正和对罪犯的心理障碍(焦虑、苦闷、悲观、抑郁以及某些变态心理、人格障碍等)进行治疗。
广义的心理矫治不局限于行为矫正,而且提倡对罪犯开展矫正教育,包括学业和职业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和技巧的训练等;它不仅着眼于医学意义上的心理治疗,而且延伸到社会意义上的矫正治疗,囊括改变罪犯的犯罪思想、情感与行为,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的一切活动。
罪犯心理矫治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
心理矫治通过心理测量了解罪犯心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消除罪犯情绪障碍、个性偏激、不良习惯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并通过心理卫生使罪犯能够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坚定、顽强、乐观、开朗健全的性格,提高罪犯对改造生活的适应能力。
同时,为做好罪犯的思想工作疏通渠道、奠定基础。
在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初期,由大(中)队联络员(民警)和信息员(服刑人员)提供最初的心理矫治对象名单给劳教人员心理矫治中心,中心进行筛选确定后通知相关大(中)队将心理矫治对象带至中心,实施心理矫治的各项措施,另外矫治中心也将设置服刑人员心理卫生信箱和心理矫治工作热线电话,分层次区分出需要施治的人员并对这些人员分别开展谈心教育。
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总结

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警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关爱民警的心理健康,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开展了心理服务工作。
在此,我们对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心理服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建立健全的心理服务团队,确保民警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其次,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民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警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让他们明白心理健康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再次,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服务网络。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包括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为民警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心理服务,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得到心理咨询和帮助。
最后,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心理服务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民警提供心理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开展民警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们相信,在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民警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试论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

试论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李永清 皮艳花(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内容摘要 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分别来自社会、职业、个人三个方面。
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会对自身、罪犯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改善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加强外界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改善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作者简介 李永清(1966- )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司法系主任。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主要力量,担负着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
然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使得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以及人们对安全要求的提高使得警察工作压力空前增大,警察心理问题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愈加严重。
由于监狱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监狱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监狱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下较深刻的痕迹。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源头性心理伤害就无法杜绝。
一、导致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因素。
由于监狱是收押和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这就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是管理在押罪犯。
由于受固有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人对监狱人民警察存有偏见。
在改革开放、百业兴旺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监狱人民警察容易将自身辛苦又清苦的处境与社会上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进行对比,从而因强烈的反差导致心理的不平衡。
(二)职业因素。
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在改造工作的第一线,在紧张状态下超时工作,造成相当一部人出现焦虑、压抑、烦躁等,在体能上出现疲劳综合症!∀心累#。
一成不变的监狱警察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承受力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丧失思想,无工作、生活信心,挫折感强。
监狱民警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监狱民警工作的思考和感悟。
在此,我要感谢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同事们一直以来的陪伴与帮助。
下面,我就监狱民警的工作交流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监狱民警工作的特殊性。
监狱民警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服刑人员,他们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工作的艰巨性。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监狱民警,我们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监狱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严守工作纪律。
监狱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严守底线,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执法。
同时,我们要关心服刑人员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第四,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监狱民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密切配合。
我们要加强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监狱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确保监狱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关注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监狱民警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关注身心健康。
在业余时间,我们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监狱民警,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 优化工作环境,提高民警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监狱民警队伍。
3. 深化监狱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狱工作水平。
4.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监狱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监狱民警进行个案访谈,同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得知,7.27%的监狱民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男性民警比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性格内向者比性格开放的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且不易治疗,同时随着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大,其心理不适应的几率大大提高。
这与监狱民警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物质待遇水平低有关,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
标签:监狱警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在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活动中,罪犯心理矫治悄然兴起。
进入20世纪90年代,罪犯心理矫治在国内很多监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到2006年为止,全国已有93%的监狱成立了心理矫治机构。
这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警察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
1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
而作为监狱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显得更为严重。
据资料显示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94%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警察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妒忌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忧郁化等都比一般人群高。
可见警察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警察遭受着心理困扰,并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
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
由此,警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1 警察心态的偏差降低对罪犯教育与改造的质量与效率警察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
警察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改造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罪犯。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作者: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5期摘要:监狱警察在警察中是比较特殊的执法群体,其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在监狱工作中因环境及工作压力影响,极易产生种种不良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狱警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监狱警察面临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以提高监狱警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进而提高监狱警察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职业风险解决措施由于监狱工作是一种压力大、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的工作,而且监狱警察身上肩负着改造和教育罪犯的神圣使命,再加上监狱工作环境的紧张、封闭以及压抑等各种因素,使得监狱警察要比其他职业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导致近年来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长期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的状态。
如何有效防范和解决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监狱警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结合监狱警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一、监狱警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1.监狱的工作模式重复、单调,时间过长监狱的工作过于机械化、重复化且时间长。
第一,监区工作单一化。
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的是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罪犯刑满释放换了一批又一批,而监狱人民警察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却没多大变化,一成不变的带班工作。
加之,业务灵活性强,业务繁重,生活作息普遍不规律,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心神不宁甚至失眠,极大加重了监狱民警的心理负担,使其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
第二,工作时间长。
按照普通公务员的工作标准计算,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7.5小时,每周为37.5小时。
由于一线的监狱民警的严重缺乏,使得监狱警察平均每天要工作近12小时,节假日更难得休息,这对监狱警察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
[1]2.监狱人民警察社会地位低、物质待遇差监狱人民警察普遍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已下降且收入偏低。
浅析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解决途径和方法

浅析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解决途径和方法四川省监狱局佚文监狱民警作为特殊的执法群体,由于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责任大、待遇低等原因,监狱民警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监狱各项工作的质量。
因此,监狱机关应当重视民警的心理问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帮助他们减压,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提高民警素质。
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
作为直接对罪犯实施管理、教育、改造,承载着有效履行监狱职能,保一方平安神圣使命的监狱民警,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数倍于常人。
特别是不少监狱青年民警,他们都在管教一线工作,成年累月与罪犯打交道,从事着高风险的工作,心理压力很大。
因此,不少民警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民警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有必要弄清他们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对策,才能加快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步伐。
一、监狱民警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监狱警察苦、累、险!是世界上最苦最累的警察。
而基层民警是监狱工作金字塔的底部,更是苦中之苦、累中之累、险中之险。
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诉。
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每一个基层民警的心声。
(一)工作因素由于监狱工作的特殊性,民警既要组织罪犯劳动生产,又要深入到罪犯改造和生活现场进行谈话教育,给罪犯上政治、技术课。
特别是连续-1-作业的工矿企业,经常要加班,且无正常的节假日加上值班,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一个在分监区工作的监狱警察平均每天加班4个小时,月累计超过一般工作人员120个工作时,也就是说,比正常上班族多干了14天,并且,常年没有休过双休日、公休假。
这样,长年累月地两点一线,成天与狼共舞,脑子里的弦始终绷的紧紧的,紧迫感、压力感、焦虑感象挥不去的阴云,压在民警疲惫的心头。
近几年来,押犯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刑犯比例不断上升,黑社会犯罪、涉毒犯、危险犯、职务犯罪等犯罪不断上升。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监狱警察是执法系统中非常重要且繁重的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监管犯罪分子,确保监狱内的秩序和安全。
因此,他们经常面临着高度压力和风险。
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监狱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
监狱环境是一个高度压抑和危险的地方。
警察们每天都被暴力、恐吓和悲伤包围着。
他们不仅需要处理与犯罪分子的冲突,还要应对监狱内部的职权斗争和管理问题。
这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工作压力是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监狱警察需要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和应对。
这种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监狱警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增加。
此外,监狱环境的帮派和囚犯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加警察的工作压力。
再次,监狱警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将工作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带回家。
他们需要保持坚强和冷静的外表以执行职责。
然而,长期的无法宣泄紧张情绪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
监狱警察可能会面临睡眠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以及其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挑战。
另外,监狱警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缺乏支持系统。
与一般办公室工作相比,监狱警察面临着较小的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
他们的同事很可能也处于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中。
因此,监狱警察很难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理解来应对心理压力。
为了应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监狱管理人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这包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支持组,为警察提供必要的情绪排解和心理支持。
其次,应加强工作场所安全措施,以减少警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同时,警察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和工作压力的能力。
此外,监狱管理人员应鼓励警察采取积极的应对机制,如运动和放松技巧,来缓解和减轻工作压力。
总结起来,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

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监区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是监狱的管理者。
既管物,又管人;既管生产,又管改造。
减少甚至杜绝监管事故的发生,保障犯罪合法权利,保障监管安全,保障生产任务地顺利完成,这不仅是一线监区民警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对一个监狱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监狱地理位臵偏僻,与外界接触较少,而监区民警每天都要接触罪犯,日复一日重复着几乎相似的工作,整天提心吊胆惟恐罪犯出现意外。
同时,在改造罪犯时提倡的是科学化管理,靠教育感化方式进行,这样的说服教育一天、两天甚至几个月都很难看到工作的成绩,因此很难激发监区民警的工作热情。
一些人就产生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间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长期的工作压力及精神的过度紧张很容易使监区民警心理健康状态出现问题,心身是整体的,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由于身心状态不佳,使得工作中的失误或差错增多,造成多种隐患。
监管安全工作在监狱各项工作中被列为头等大事,上级对监管安全工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监区民警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致使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从部分监区民警面谈及用心理量表SCL—90.SAS.SDS测试后发现,一部分监区民警确实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等)。
由于心理疲惫,心情压抑,烦躁不安,神经衰弱,自觉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极大。
这样就会给监管安全工作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民警职业倦怠。
监区民警职业怠倦的产生,使他们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工作敷衍了事,应对差事,得过且过,在岗不尽职,只保证自己在岗时不出安全问题就行,带好主班,点好名,根本不去对罪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为那些处心积虑的罪犯提供了自杀、自伤、自残、伤害他人、脱逃等可乘之机,给监区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隐患。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据调查,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警察身心健康状态整体较好,但随着新情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国狱警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政法队伍的稳定和战役力。
对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监狱警察,政法机关应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减缓警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役力,着力预防和解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把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纳入队伍建设。
一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1.身体健康问题(1)得病人数增多。
大部份基层警察得了疾病,且得病民警呈逐年上升趋势。
(2)职业性疾病凸显。
基层监狱警察除遭到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疾病的要挟和煎熬外,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疾病多发,与职业特点相干的疾病不在少数。
如基层监狱加班加点多,食宿无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占多数;生产一线的带班警察,常常在井下受潮气影响或顶烈日、冒酷暑,受空气和噪音污染重,患肺病和腰腿病的占多数。
2.心理问题明显由于各方面的缘由,确切有很多警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据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警察由于心理问题影响了身体健康,7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精神疲劳,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疲劳心理。
由于压力较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很多警察得了“慢性疲劳综合症”。
(2)自卑心理。
一些年纪较轻的警察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认为穿上警服很威风,时间一长,感到工作单调枯燥,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很大差距。
(3)侥幸心理。
一些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察,认为年龄大了,在政治待遇上没有甚么奔头,工作责任心减弱,只求度日保平安,不求上进,存在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4)内疚心理。
监狱警察整天忙于工作,占去了许多与家人团圆的时间,节假日又是场所安全“防护期”,影响了与家属子女的正常交换,家中的事务过量地依赖配偶和父母,造成对父母、夫妻间感情沟通不够,对孩子疏于管束的地步,内心产生了自责、内疚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思考
作者:蔚建新
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75期
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监狱人民警察是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的职业之一,监狱人民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如何提高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完善其人格,教会他们调整情绪及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提高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纷繁复杂的监狱工作,是我们应当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压力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执行刑罚、管理监狱、改造罪犯的特殊群体,其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比常人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担负着特殊使命,常年工作在较为偏僻、艰苦的环境下,每天与高危人群打交道,所以工作压力大,常年保持紧张的心理状态。
这种监狱工作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需要具有特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同时意味着监狱人民警察必定比他人面临更多的诱惑和心理冲突。
(一)紧张的人际关系
特定的心理素质取决于特定的职业,监狱工作这一特殊的工作造就了特定的人际关系,即监狱人民警察与在押罪犯,二者处于改造与被改造、管理与被管理、防范与被防范的对立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监狱民警长期形成“民警”、“罪犯”的等级观念,与罪犯形成了严格的界限,缺乏了社会上同志间的友爱、交流与协作,只有“法律”和“防范”。
这种长年积累起来的高度警惕、防范的心理素质,同时也会产生戒备、多疑、功利、缺乏平等的不良心理素质。
(二)严峻的工作形势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监狱人民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
监狱民警面对的是危害社会的特殊群体——服刑人员,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防御机制或疏通渠道,监狱人民警察就难以处理心理垃圾,各种心理问题就容易随之而生。
同时监狱民警肩负的责任不仅是将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而且要改造成适应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还要预防和打击重新犯罪,为改革开放、创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而这样的担子之重可见一斑,当这样的压力超过自身压力时,就会形成监狱民警的焦虑情绪。
(三)复杂的工作环境
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像监狱民警这样与罪犯共处,昼夜处在风险之中的几乎是没有的,为了防止问题的发生,监狱民警只有夜以继日地工作,整个身心都投入在监狱,进行忘我的工作,这样也就无法照顾家庭、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从而产生了过分歉疚和抱怨的复杂的不良心理。
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还来源于职业带来的孤独。
监狱是关押和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高墙电网表明它是相对封闭的环境,致使社会文化生活单调,涉外联系偏少,使得监狱民警不能及时缓解压力,始终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从而形成不良心理。
二、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相对滞后
近年来,社会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既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而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山西省而言,目前省内仅有一家专门针对民警心理的健康教育机构,机构设置的明显滞后,使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得到长足发展。
(二)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宣传有限
山西省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各监狱的工作开展参差不齐、水平有高有低,部分监狱采取的措施也仅仅是以外请心理学专家讲座为主,有计划的心理知识普及教育开展不够,民警心理健康普查评估、心理问题帮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性的心理学应用工作没能有效开展。
为了使广大监狱民警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促进精神健康,近几年,各单位培训部门都积极想对策,有的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有的借助监狱自身资源,分别以讲座的形式和团体辅导的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存在局限性
当前,民警普遍感到压力大、身心疲惫,心理不健康状态的现象比较突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心理健康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导致民警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而广大民警因为“出身”不同,有来自于个体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有来自于个体从小固有的处世模式,有工作、生活出现的突发情况,还有出现身体各种状况导致的压力,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所以,心理健康的授课内容应是多方面的,要有缓解压力的课程,有调适心情的方法,更应该有探索自我内心,改变不良认知,不断增强自我正能量的方法。
三、对策探析
(一)建立专职机构
监狱应专门成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由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民警负责,深入开展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民警心理健康中心应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广大监狱干警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因此,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是当前监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
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心理学知识和运用的培训,促进民警自觉调适心理、形成健康心态、完善人格,提高在管理教育罪犯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
从医学的观点看,任何疾病的事后治疗都是有缺陷的,最好的治疗就是事前预防。
因此,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之一。
(三)完善心理健康档案
由专职心理咨询师为民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咨询、辅导及治疗。
同时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特点,还可以根据其心理特点,结合人才测评的结果,提出最适宜的工作岗位建议。
为确保保密和保护个人隐私等问题,需由专人保管档案。
(四)运用多种方法
目前民警工作压力普遍较大,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容易情绪急躁,处理事情简单粗暴,易引发监管事故。
为了帮助民警缓解压力,调整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可以使用沙盘游戏、治疗音乐放松等帮助民警缓解压力,在反馈训练中调整状态、放松心情。
(五)购买社会服务
根据心理咨询的原则,熟悉的人之间不易进行心理咨询,所以在民警心理咨询和干预过程中,本监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宜形成咨询关系,有必要请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予以心理帮助。
除了坚持接受上级心理健康机构的指导外,还必须积极购买社会服务做民警的心理健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