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

要植被类型。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

响植被的自然环境条件。

水平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典

型植被,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水平4:结合区域,分析植被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

理布局植被。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

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

被类型,探讨其与植被的关系。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判断正误。

(1)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一定不同。(×)

(2)苔原植被一定分布在极地地区。(×)

2.亚热带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

3.温带植被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4.寒带植被的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常绿硬叶林分布在( )

A.南北纬10°之间

B.热带干旱地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亚欧大陆北部

答案 C

解析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区发育的典型植被。

3.对比说明雨林、硬叶林、针叶林形态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提示雨林茂密、常年葱郁,因常年水热丰富;硬叶林叶坚硬、有蜡质,因夏季干热;针叶林稀疏、叶片呈针状,因为热量不足。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01减少,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的格局。

(1)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

(2)距海远近不同、□02水分条件存在差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异。

(3)洋流也是影响植被的因素之一。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03光合作用影响大气成分。

(1)通过□

04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通过□

05水土的作用。

(3)植物根系具有保持□

(4)植物残落体变成□06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5)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判断正误。

(1)决定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水分、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植被通过呼吸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成分。(×)

2.干旱地区植被再度减少,可能引起( )

A.气温年较差变小B.空气更加洁净

C.土壤水肥增多D.沙漠化加剧

答案 D

解析干旱地区植被减少,防风固沙功能下降,空气中沙尘增多,故B项错误。区域气候变干,气温年较差增大,故A项错误。植被减少,枯枝落叶减少,土壤有机质累积少,土壤肥力下降,故C项错误。植被减少后,气候更加干燥,土地沙漠化加剧,故D项正确。

3.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通常海拔4 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滚动,被称为流石滩。这里没有茂盛的草甸,更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少量植被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

试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提示流石滩地势高峻,多山地大风,温差大,土壤浅薄,无法生长高大、稠密的植株,所以植被小而少。海拔高,暖季短,所以植被多速生;叶片肥厚利于保温抗旱;根系发达可以抵御干旱和大风。

任务探究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下图为内蒙古植被类型分布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A、B、C三种植被类型。

(2)描述内蒙古植被的分布规律。

(3)指出影响内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成果展示] (1)A为森林;B为草原,C为荒漠。

(2)森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

(3)水分(降水)。

1.植被的分类

2.森林

3.荒漠和草原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300 mm;大西洋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印度洋D.小于300 mm;北冰洋

科学思维

荒漠与草原区别的分析思路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根据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2)题,丁地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地降水在300毫米以上。

[答案](1)B (2)A

提升运用能力

某类植物(下图)不跟土壤接触,其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读图,回答1~2题。

1.该类植物为( )

A.藤本植物B.附生植物

C.草本植物D.寄生植物

答案 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生长”和图示信息可知,该类植物为附生植物,故B项正确。

2.该类植物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A

解析附生植物主要出现在热带雨林,故A项正确。

任务探究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左图为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模拟图,右图为西双版纳森林景观。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将植被分为哪两类?两图分别属于哪类植被?

(2)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要说明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形成的原因。

(4)西双版纳生物物种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

[成果展示] (1)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左图为人工植被,右图为天然植被。

(2)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3)根据阳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经济林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逐渐形成垂直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