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2024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01课程概述与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计算机知识体系课程背景与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对于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通过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知识体系。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调试及基本维护;具备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介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基本维护讲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课程内容与结构02计算机硬件组装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保障计算机快速运行。
内存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处理图形数据,将其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信号。
显卡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源组装步骤1. 安装CPU及散热器。
2. 安装内存条。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连接电源、硬盘、显卡等设备。
5.连接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等。
注意事项 1. 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确且牢固。
3. 在组装过程中避免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施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施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常见计算机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就业所需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电脑销售员、电脑技术服务员、计算机硬件维修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总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强调实践。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相关知识;能组装计算机并安装软件系统;能对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进行维护;具备组建机房的相关技能。
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组成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作用;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或过程.2.掌握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等的品牌,性能参数知识以及选购技巧.3.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及与外设的连接方法,组装的要点。
4.明确组装微机的注意事项,知道组装完成后测试的方法。
5.理解计算机主流设备的性能参数、作用及市场参考价位。
6.能设计出满足需求、性价比及稳定性好的计算机配机方案.7.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8.掌握BIOS参数设置相关知识;CMOS知识。
9.理解硬盘分区技术相关知识。
10.掌握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关知识。
1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12.了解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CPU、内存、主板等计算机各部件以及各部件相关参数。
2.根据客户需求填写《计算机组装配置单》,能进行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
3.能正确识读各部件使用说明书。
4.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5.能熟练识别不同类型计算机开机画面并熟练设置BIOS参数。
6.能根据用户需求熟练进行分区规划并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分区工具的使用、分区维护操作.7.能根据客户需求熟练安装常见的操作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处理进行系,统安全设置。
8.能熟练进行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更新、升级、维护操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2 学分:6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组建与应用》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主要部件的作用、硬件的选购、组装、维修和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常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常见硬、软件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小型局域网的连接和常见网络连接故障的排除,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杀除, 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规范、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计算机维修调试中级工职业能力。
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计算机维修调试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时典型的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计算机维修调试工”中级工的职业能力。
2.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识别计算机硬件维修需要的常用工具,能说出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能识别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件,能讲出各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3)能说出计算机硬件、软件维修的基本原则、方法;4)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特别是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的功能,能说出安装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流程;5)能说出CMOS设置中各项目的功能;6)能说出计算机病毒传播机制,当前主要病毒类型及清除方法;7)能画出小型局域网连接图,说出家庭上网、小型局域网的上网的连接方法;8)能写出常见计算机常见硬件、软件故障检测方法;9)能写出维修记录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搭建、网络设备配置等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的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装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主机内部组成结构、计算机硬件连接与拆卸方法、计算机部件分类和功能介绍等内容。
2.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践包括计算机主机组装与相应驱动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硬件连接和调试等实践内容。
3.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包括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类与判断、故障排除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4.计算机系统搭建与配置包括计算机系统安装与配置、BIOS设置、操作系统安装与优化等内容。
5.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包括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内容。
6.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最新硬件技术的介绍、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3.课后作业与实验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和实验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材选择: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教程》本教材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经典教材,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
2.《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护》本教材是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护方面的教材,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的一种参考,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以下能力:1. 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各部件功能及相互关系,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实践能力,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工作。
3. 问题解决,能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具备较强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
4.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具备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硬件接口标准等。
2. 计算机组装技术,包括计算机组装的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3. 计算机维护技术,包括计算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常见故障的诊断和修复、硬件升级和更换等。
4. 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环保要求等。
5.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技能。
三、教学要求。
1. 知识扎实,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独立完成计算机组装和维护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问题解决,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进行问题诊断和解决。
4. 创新意识,学生应具备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实训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1211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专业必修课,占6.5学分。
该专业是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臵、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国家“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能力,让学生毕业后不需要企业另外对其培训就能上岗。
本课程以《计算机操作系统》、《office高级应用》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臵、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售后服务岗位最重要和基本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应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
经过课程建设小组同联想、方正、TCL等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多次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依据计算机售后服务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项目的思路,将整个教学设计成11个典型工作任务和综合实训项目。
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主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同时融合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CompTIA A+、联想技术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综合实训过程中利用本地市场及企业资源,派遣学生走访本地市场,走上企业工作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实现课堂、实训基地及工作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递进式编排模式。
如:先认识和安装维护单个设备,再对单个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再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进行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设臵,最后是对系统整体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维护维修、综合实训)的学习内容,通过以上五个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购方法和原则,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等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微机)调试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前导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辅助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培养更适应计算机相关岗位的合格从业人员。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正确选购计算机的主要部件;(2)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3)能胜任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计算机硬件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原则和方法;(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3)了解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计算机系统测试等知识。
3.态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在教学中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展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计算机调试、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系统维护三个岗位在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上,结合实际操作来设计的。
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因此,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计算机的组装与调试,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以及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主要部件的名称、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的安装与设置。
3、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包括硬件的连接、BIOS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等。
4、常见故障检测与排除: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
5、网络安全与维护:包括防病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等。
三、课程实施建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实施建议: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2、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应加强教材建设,选用符合新标准的教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后继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做前期准备。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 设置和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系统测试、系统维护、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具计算机网络维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二)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性能。
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3.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及维护方法。
4. 掌握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能力目标1. 能够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2. 能够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备份、恢复。
3. 能够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
4. 能够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5. 能够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错误排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内容设计建议表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应该在机房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维护维修、综合实训)的学习内容,通过以上五个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购方法和原则,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等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微机)调试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前导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辅助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培养更适应计算机相关岗位的合格从业人员。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正确选购计算机的主要部件;(2)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3)能胜任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计算机硬件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原则和方法;(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3)了解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计算机系统测试等知识。
3.态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在教学中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展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计算机调试、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系统维护三个岗位在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上,结合实际操作来设计的。
4.《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4门对口升学发必考课程之一,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系统安装以及计算机维修等几个方面,本书通过对计算机全方位的拆解,不仅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同时也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设计思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职教育中的多数计算机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根据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需要,2012年在内蒙古教育厅的组织下召开了计算机专业教材编写、修订会议。
对计算机专业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充分适应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为原则,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为就业及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CPU与CPU散热器、主板、内存、外存储器、光盘和光盘驱动器、显卡和显示器、其它外部设备、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与COMS、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计算机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本书注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熟练组装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能够对计算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2.技能与素质要求: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具备安全防护与规范操作意识。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说明(一)教学设计(二)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应用,解决现实问题,从企业用户的需求入手,教学中所涉及的组装需求和故障检测需求,要组织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充分体现任务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3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根据人才方案确定,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此外,广大从事计算机营销、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
因此,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维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选购、安装、应用、计算机系统调试与维修、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调试与信息安全等能力,能够在信息服务类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维护、能够使用维修维护工具进行计算机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根据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调研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应该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调试与维护、IT设备的采购、设备安装及维护、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IT 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职业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岗位能力如下表所示。
(三)课程性质与作用??????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岗位能力,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所必需的一项职业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和核心课程。
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为了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硬件组成、选购与组装、操作系统安装与调试、故障排查与解决等。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大纲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知识1、硬件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2、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频率、缓存、内存容量等2、计算机配件的选购与组装1、配件选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配件,考虑性价比等因素2、硬件组装: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保证正确连接电源和信号线3、操作系统安装与调试1、硬盘分区与格式化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3、软件安装与调试4、故障排查与解决1、常见故障诊断:了解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2、故障处理:掌握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如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更换硬件等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2、实践教学: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四、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提交,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2、实际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估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4、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五、总结本课程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IT运维专业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依托现有的实训条件与实训基地,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侧重培养学习者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操作技能。
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以及系统维护。
使学生学习后,不仅具备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能,而且具有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使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经验的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维护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和结构,掌握有关硬件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会自己选购各种配件,会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并会正确地安装使用操作系统,会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会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可以解决电脑的常见软硬件故障,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性能指标;2、了解计算机整机硬件组成。
(二)计算机主机部件与外设1、掌握主机里各主要部件的原理、性能指标及选购2、了解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选购外设;(三)计算机的组装1、熟悉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3、掌握整机检查整理和通电检测。
(四) BIOS的基本设置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1、掌握 BIOS的基本设置及常见错误的处理;2、掌握操作系统(xp和vista)的安装和使用;3、掌握常用设备驱动程序安装;4、掌握常用软件安装。
(五)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与诊断1、掌握计算机维修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3、掌握计算机常见软件故障诊断和处理。
(六)笔记本电脑组成与维修1、了解笔记本电脑的组成;2、掌握笔记本电脑软件设置和日常维护;3、掌握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处理。
(七)常用测试软件和维护软件的使用1、掌握硬件系统测试优化软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标准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2014年3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根据人才方案确定,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此外,广大从事计算机营销、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
因此,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维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选购、安装、应用、计算机系统调试与维修、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调试与信息安全等能力,能够在信息服务类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维护、能够使用维修维护工具进行计算机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根据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调研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应该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主要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调试与维护、IT设备的采购、设备安装及维护、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IT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等职业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岗位能力如下表所示。
(三)课程性质与作用
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岗位能力,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所必需的一项职业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和核心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前续课程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多媒体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等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生产过程等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思路,以及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紧跟IT行业发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通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根据IT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为主体,兼顾软硬件的调试、维护以及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由计算机硬件的识别、选购、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计算机软硬件的调试、维护以及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等内容组成。
课程突出模块化教学特点,强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技能的培养,构建了11个教学模块,按照“认识计算机—选购计算机—组装计算机—配置计算机—
软件的安装—优化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的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基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工作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采用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拓展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练、思”于一体。
课程面向课堂教学全过程设置教学环节,每个模块包括9个教学环节:知识技能目标、操作任务描述、预备知识、操作实践、课堂实践、疑难解析、课外拓展实践、小结、思考与习题。
将讲解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体系。
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基于计算机组装的工作过程,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不断增设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实验、课程实训。
积极发展与校外企业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一线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体现实践教学的真实性。
重视工学交替,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平时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办公用计算机和实验室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聘请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
暑假期间,积极鼓励学生到IT公司参与技术服务实习,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三)、考核形式的设计
职业证书制度反映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建立以检测职业能力掌握为目标的考核体系。
从2004年起,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计算机维修职业技能证书(中级)》。
职业技能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实践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整机组装、BIOS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系统安装配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装机步骤。
3.掌握微机主机和内存基本功能和作用,了解市面常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选购、使用的注意事项。
4.掌握微机外存基本功能,了解市面常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选购、使用的注意事项。
5.输入/出设备基本功能,了解多媒体的概念,了解市面常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选购、使用的注意事项。
6.掌握微机组装与CMOS设置,掌握微机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7.掌握微机维护维修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8.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能动手、爱动手的实践能力,提高独立维护和维修计算机的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
1、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2、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熟练组装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维护,以适应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的要求。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有证的)
计算机维修工
四、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基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工作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采用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拓展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练、思”于一体。
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基于计算机组装的工作过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不断增设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实训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如课程实验、课程实训、IT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校外实习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学习项目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硬件
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硬件
(二)项目二名称: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
(三)项目三名称:软件系统安装
(四)项目四名称:计算机故障的维护
项目四:计算机故障的维护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项目导向
2、任务驱动
3、案例分析
4、启发式、交互式教学
5、现场教学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2、网络教学
3、仿真实训
七、考核与评价
进行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了,从而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体成绩有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认证(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50% ,职业技能认证(实践)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50%。
课程整体成绩表
课程考核成绩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