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一估测题新人教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07:力 课件(30页ppt).ppt

(1)将弹簧悬挂在支架上,测量出弹簧原长记录在表格中;
(2)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的 钩码 ,分别测出对应的伸长后的长度,
把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弹簧原长L0(cm
)
12.56
拉力F(N)
0.5
弹簧长度L(cm
)
12.96
弹簧伸长长度△L= L- L0(cm)
0.5
1.0
13.36
1.0
1.5
13.76
10N/kg
3
要安全过桥需卸下货物的质量:Δm=m总-m=12.5t-10t=2.5t=2.5×10 kg
卸下货物的箱数:
2.5×103kg
n=
=
= 8.33(箱) = 9(箱)
300kg
300kg
典型例题
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小试牛刀
如图甲所示,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熊猫悬吊在
这根竹子的不同位置,竹子被压弯的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作用点 (选
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如图乙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开另一艘小船,
同时自己的小船也会向相反方向运动。用力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
(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 悬挂法 确定它的重心.
3.重心 不一定 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 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 球心
。
典型例题
例1.一辆自重是5.0×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
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示)的桥前。问:
①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
(2)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的 钩码 ,分别测出对应的伸长后的长度,
把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弹簧原长L0(cm
)
12.56
拉力F(N)
0.5
弹簧长度L(cm
)
12.96
弹簧伸长长度△L= L- L0(cm)
0.5
1.0
13.36
1.0
1.5
13.76
10N/kg
3
要安全过桥需卸下货物的质量:Δm=m总-m=12.5t-10t=2.5t=2.5×10 kg
卸下货物的箱数:
2.5×103kg
n=
=
= 8.33(箱) = 9(箱)
300kg
300kg
典型例题
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小试牛刀
如图甲所示,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熊猫悬吊在
这根竹子的不同位置,竹子被压弯的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作用点 (选
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如图乙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开另一艘小船,
同时自己的小船也会向相反方向运动。用力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
(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 悬挂法 确定它的重心.
3.重心 不一定 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 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 球心
。
典型例题
例1.一辆自重是5.0×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
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示)的桥前。问:
①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
中考物理专题一 估测题 课件 (26页)(通用版)

23.(2022·营口)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0 cm的是( C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 B.课桌的高度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 D.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
专题一 估测题
专题解读
估测题是河北中考的必考题型,主要考查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一般以 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属于容易题。
命题方向
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温度、质量、时间、重量、速度、电功率、电压等数值的估 测判断。
解题方法
(1)直接法:熟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数据,直接进行判断,如黑板大约长4 m,人体正常体 温是37 ℃,一个鸡蛋重50 g,普通中学生重500 N等。 (2)对比法:利用自己熟悉的物理量数值推据公式可以计算第三个物理量
13.(2022·哈尔滨)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A ) 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 N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 ℃ C.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D.人体的安全电压约为380 V
14.(2022·宜昌)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一些数据,能与事实相符的是( C ) A.穿39码鞋子表示脚长39 cm B.身体的体积约为3.9 m3 C.长跑训练的速度约为3.9 m/s D.正常的体温约为39 ℃
21.(2022·苏州)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 A.教室的门宽约80 c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600 g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 D.初中生跑完1 000 m的时间约为100 s
22.(2022·锦州)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D ) A.蚂蚁的爬行速度约为2 m/s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 C.比赛用篮球的质量约为6 g D.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 W
15.(2022·常德)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D ) A.水芯笔的长度约30 cm B.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 s C.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25 m/s D.淋浴用热水的温度约42 ℃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23页PPT)

3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4.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滑动 。
(2)王永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 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8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9.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6g;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住体的重力G=0.54N;
③如图所示,将圆住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侧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保
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
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
9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2) 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脸数据:(表中h2>h1 )
6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7.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 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4.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滑动 。
(2)王永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 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8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9.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6g;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住体的重力G=0.54N;
③如图所示,将圆住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侧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保
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
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
9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2) 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脸数据:(表中h2>h1 )
6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7.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 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48份) 人教版15优秀课件

放大镜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考点七 眼睛及视力矫正
1.眼球的结构
眼睛中的角膜、瞳 孔、晶状体和玻璃 体共同作用,相当 于“凸透镜”,视 网膜相当于“屏 幕”。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 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眼睛的视物原理
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答案】(1)倒立、等大的实像 20.0 (2)物距小于焦距
真题体验
1.(2017年丽水)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
A
B
C
D
【解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平面
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在水中的笔看起来弯折了,是由于
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手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
---牛顿(英国)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 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1.太阳光通过三棱 镜后,被分解成各种 颜色的光,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色散。
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 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 大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凸透镜: 第一条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一定通过焦点. 第二条光线,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化. 第三条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一定平行主轴. 凹透镜: 第一条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经过左侧焦点。 第二条光线,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第三条光线,延长线经过右侧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 平行主轴。
中考物理(人教)复习课件:专题训练一 估测题 物理学史(共12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1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2021/8/312021/8/312021/8/3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12021/8/31August 3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12021/8/312021/8/312021/8/31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2:47:5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2:47:5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共23张PPT)

(1)“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周的路程约为4.2×104km,它的运行速度约为7.5km/s,其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s.
(2)宇航员工作时,双手用力一推舱壁,人立刻反向弹出,这说明 的缘故。
,反弹后宇航员在舱内继续后退,这是由于他具有
(3)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下潜试验,潜水器在7000m的大海深处成功地与
பைடு நூலகம்
(相等/不相等),则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
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20
解析
21
解析
22
解析
23
实验专题(一)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体的长度是
cm.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_N。
,该物
2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4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4.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 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 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估值题

1.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 ) A 0.015千克 B 0.15千克 C 1.5千克 D 15千克
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于50克的物体是( )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五分硬币
D 一枚针
1.某家用电器工作时,实际功率约2×103瓦,则该家 用电器可能是( ) A 彩色电视机 B 挂壁式空调器 C 吊顶式电风扇 D 台式电脑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电吹风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安 B 29吋电视机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安 C 普通电饭煲的电功率约为800瓦 D 学生用的台灯的电功率约为100瓦
1.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A 35℃ B 37℃ C 39℃ D 42℃ 2.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的 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 0℃ B 25℃ C 50℃ D 75℃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两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0米 B 家用照明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2安 C 中学生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约为20米/秒 D 一张课桌重约500牛 2.李明同学快速地由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他的 功率最接近于( ) A 5瓦 B 50瓦 C 500瓦 D 5000瓦
1.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 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 ( ) A 50米3 B 50分米3 C 50厘米3 D 50毫米3 2.一台高层居民住宅楼乘客电梯的额定载荷量最接近 ( ) A 10千克 B 100千克 C 1000千克 D 10000千克
3.如图所示,一本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科书, 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 约为500厘米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8帕 B 80帕 C 800帕 D 800帕
3.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米/秒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 C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0.5米 D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电流大约为2安 4.下列估计结果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25吋彩电的功率约25瓦 B 洗澡水的温度约50℃ C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10米/秒 D 一般放大镜的焦距约1厘米
2023年中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课件:第09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

考点二 液体的压强
• 1.液体的压强
产生原因 液体受 重力 作用,且具有 流动性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 ;
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 ; 的特点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大
在液体中截取如图所示的液柱,则液柱对接触面的压力F=G液。
推导公式
• ①容器对桌面的D压力:F甲>F乙 • ②液体的密度:ρ甲液=ρ乙液
•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液>p乙液
•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图9-9
重难二 压力与压强的相关计算
• 例5 如图9-10所示是一辆质量为6 t的6轮载重车,每只轮胎与路面的 接触面积均为0.02 m2。(g 取10 N/kg)
•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图9-11
• 例7 正方体木块A和B,A的重力为20 N,B 的重力为30 N,A的底面积为
2×10-2 m2,B 的底面积为4×10-2 m2。
• (1)如图9-12所示,甲、乙两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2)如图丙所示,若沿着竖直方向将A 切去一半,则木块A 剩余的部分对
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所用盐水密度ρ盐水=1.2×103
kg/m3,ρ水=1.0×103 kg/m3,g 取10 N/kg)
500
图9-16
• 实验拓展
• 用如图9-17Ⅰ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 关”的实验。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 两部分,隔 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 小的一侧凸起。
《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05: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

与责任 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章概述
透镜是上一章“光的折射”知识的重要应用。光从空气进入透 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对于一束平行 入射光而言,光线越远离透镜主轴,出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 生了会聚或发散的效果。通过本章和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将对经典 物理学的古老分支——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形成初步认 识,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 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经历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过程并 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D项说法错误。
核心考点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2f u=2f 2f >u> f u=f
u<f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实像 缩小 倒立 实像 等大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不成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动态
应用
物近像远 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获得平行光束
焦距以外,即20cm>2f,f<10cm故B不符合题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间,即物距10cm<u<20cm故A不符合题意;CD.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型例题
例2. 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
重难解析
透镜对光的作用
光心
O
小结: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重难解析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 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本章概述
透镜是上一章“光的折射”知识的重要应用。光从空气进入透 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对于一束平行 入射光而言,光线越远离透镜主轴,出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 生了会聚或发散的效果。通过本章和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将对经典 物理学的古老分支——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形成初步认 识,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 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经历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等探究过程并 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D项说法错误。
核心考点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u>2f u=2f 2f >u> f u=f
u<f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实像 缩小 倒立 实像 等大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不成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动态
应用
物近像远 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获得平行光束
焦距以外,即20cm>2f,f<10cm故B不符合题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间,即物距10cm<u<20cm故A不符合题意;CD.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型例题
例2. 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
重难解析
透镜对光的作用
光心
O
小结: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重难解析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 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最新精品课件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32张

L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再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3
O
L
L F
最小力作法归纳:力最小, 力臂要最长,当为直杠杠 时,以杠杠为力臂时力臂 最长,垂直于杠杠的力最 小
3、滑轮组的装配
n=2 F
图16
n=3
F
作法归纳:奇动偶定 ,注意绳子拉力的方
向, 由 内 到 外 ,绕线不 重复 .
最省力时,先绕 动 滑轮
力学作图练习:
1.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各球静止 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如果小球下沉应该怎样画?
作图时要注意: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 确。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 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 线)。如:力臂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 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 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3)根据题目要求,既不要多画,也不要少 画。
F浮
●
G
2.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斜面和墙 面受到的压力。
●
F
F
●
3: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 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 法。
F 提醒:看清省力要求,先内后外,不 重复绕。
4.如图所示,在杠杆A0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 在杠杆上A点画出最小的动力F和它的方
通常也作在物体的重心上
v
f
2、简单机械(画杠杆的力、力臂)
注意:
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是作用在杠 杆上的,注意不要画错力的作用点
如图,画出人对杠杆的力 怎样画力臂呢?
F1
F2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三步骤): 一、找支点。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再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3
O
L
L F
最小力作法归纳:力最小, 力臂要最长,当为直杠杠 时,以杠杠为力臂时力臂 最长,垂直于杠杠的力最 小
3、滑轮组的装配
n=2 F
图16
n=3
F
作法归纳:奇动偶定 ,注意绳子拉力的方
向, 由 内 到 外 ,绕线不 重复 .
最省力时,先绕 动 滑轮
力学作图练习:
1.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各球静止 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如果小球下沉应该怎样画?
作图时要注意: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 确。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 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 线)。如:力臂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 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 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3)根据题目要求,既不要多画,也不要少 画。
F浮
●
G
2.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斜面和墙 面受到的压力。
●
F
F
●
3: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 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 法。
F 提醒:看清省力要求,先内后外,不 重复绕。
4.如图所示,在杠杆A0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 在杠杆上A点画出最小的动力F和它的方
通常也作在物体的重心上
v
f
2、简单机械(画杠杆的力、力臂)
注意:
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是作用在杠 杆上的,注意不要画错力的作用点
如图,画出人对杠杆的力 怎样画力臂呢?
F1
F2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三步骤): 一、找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测题是近几年来中考的必考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四个选项考查对四个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有对物理量直接估测的 ,也有对物理量进行估算的,对结果不要求精确,,二是数据错 误,不论何种错误,都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在中考中,这类题 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估测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小。
A.1.8 m B.3.3 m C.4.8 m D.5.5 m 4.(2016,广安)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 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 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D )(导学号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C.手机电池电压是3.7 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
11.(2016,泰安)学习物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理现象,以 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D )
①泰安市冬天最低气温约-30 ℃; ②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2.1 m/s ; ③通过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100 mA; ④手托两个鸡蛋匀速 向上抬高1 m约做功1 J(导学号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③、④ 12.(2016,济宁)一间15 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 体的质量( C ) A.一支粉笔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辆轿车
13.(2016,呼和浩特)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导学 号 48622457)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博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B 5.(2016,株洲)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重约10 N B.一根筷子长度约22 cm 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人体密度约7.9×103 kg/m3 6.(2016,怀化)估测是我们学好物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列是几个 同学估测的几个物理量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C导学号 ) 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 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 dB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9.(2016,三明)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B ) A.人正常的体温约为20 ℃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 s C.酒精分子直径约为70 μm D.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5 A 10.(2016,天津)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 实际值的是( A ) A.课桌高度约为0.8 m B.课桌质量约为50 kg C.课桌面积约为4 m2 D.书箱容积约为0.8 m3
7.(2016,丹东)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D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 km/h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200 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 8.(2016,河北)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 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 m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 s
1.(2016,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 )( 导学号 )
A.18 μm B.18 mm C.18 cm D.18 dm 2.(2016,吉林)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该用 电器可能是( D )(导学号 ) A.手机 B.节能灯 C.遥控器 D.电饭锅
3.(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 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 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B )
估测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小。
A.1.8 m B.3.3 m C.4.8 m D.5.5 m 4.(2016,广安)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 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 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D )(导学号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C.手机电池电压是3.7 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
11.(2016,泰安)学习物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理现象,以 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D )
①泰安市冬天最低气温约-30 ℃; ②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2.1 m/s ; ③通过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100 mA; ④手托两个鸡蛋匀速 向上抬高1 m约做功1 J(导学号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③、④ 12.(2016,济宁)一间15 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 体的质量( C ) A.一支粉笔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辆轿车
13.(2016,呼和浩特)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导学 号 48622457)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博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B 5.(2016,株洲)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重约10 N B.一根筷子长度约22 cm 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人体密度约7.9×103 kg/m3 6.(2016,怀化)估测是我们学好物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列是几个 同学估测的几个物理量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C导学号 ) 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 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 dB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9.(2016,三明)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B ) A.人正常的体温约为20 ℃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 s C.酒精分子直径约为70 μm D.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5 A 10.(2016,天津)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 实际值的是( A ) A.课桌高度约为0.8 m B.课桌质量约为50 kg C.课桌面积约为4 m2 D.书箱容积约为0.8 m3
7.(2016,丹东)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D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 km/h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200 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 8.(2016,河北)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 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 m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 s
1.(2016,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 )( 导学号 )
A.18 μm B.18 mm C.18 cm D.18 dm 2.(2016,吉林)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该用 电器可能是( D )(导学号 ) A.手机 B.节能灯 C.遥控器 D.电饭锅
3.(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 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 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