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生命科学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共60张PPT)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共60张PPT)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这个计划里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功能基 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 有人提出了“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 因组学”,“癌肿基因组解剖学计划”等 等,希望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能把人类遗 传密码破译以及对导致乳腺癌、糖尿病、 肥胖症、哮喘等遗传特征的基因加以具体 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将整个 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 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来。
•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20世纪末取得了迅猛地发展,为农业、 医药卫生、工业和国防等事业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21世纪的前景更加辉煌。学好生 命科学,对于我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预测:
•21世纪将会成为生命科学取得
重大突破的世纪,生命科学将 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社会、 经济、人类生活方式及思维方 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 人脑科学是现代人体科学中未知因素最多
的领域。为了探索人体奥秘,攻克各种疾 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美、欧、日等国 家纷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 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 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形成了生物脑、意识
脑、非常脑和人工脑的一些研究热点。
生命科学的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 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等领域。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 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 到其它物种中,改造 生物的遗传物质,使 被改造的生物在性状、 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 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 转变。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课件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课件


应 速 度
胃 蛋 白 酶
淀淀 粉粉 酶酶 (( 植唾
胰 蛋 白 酶
物液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酸性← 中性 →碱性
PH
同样,在不同的pH条件下,测定某种酶的活性, 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曲线图:



B



A
C
pH
提示:注意纵坐 标和横坐标所表 示的变量之间的 变化关系
9g/L,在70 ~ 80℃条件下作用12小时,退浆率为50%~60%;加
酶法,用少量的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作用5分钟,退浆率为 98%,这一事实说明酶具有 ( A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活性
4、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C )
(A) A ~P —P ~P;
(B) A –P –P ~P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酶的应用
酶的应用
果胶酶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升高 到38℃ ,虽然只有1℃,但人已感觉 非常没有精神,如果升高到39℃甚至 40℃以上,而且持续高烧,就会出现 一系列严重的反应,如昏睡、昏迷、 惊厥,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为什么呢?
酶的本质: 酶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酶 2H2(O2或Fe 3+)2H2O + O2↑
3.5%FeCl3 (Fe 3+)
新鲜猪肝
(H2O2酶)
3%H2O2 溶液
1
2
酶的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或者说酶的活性)通常
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

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却一直没有找到可能引起
脚气病的病原菌。1890年他的实验鸡群中爆发 了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与脚气病相似,得病的鸡出 现痉挛,颈部向后变曲,但仍没找到致病微生物。
这时一位饲养员用米糠代替精米,喂养的鸡个个都 很健康。这一现象引起艾克曼的注意,他意识到脚 气病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米糖中可能含有治疗 脚气病的因子。艾克蔓把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进行胃饲实验。1897年艾克曼终于证明实验鸡 群的多发性神经炎是由白米喂养引起,加入米糠即 可治愈。他也用米糠治愈了所有求诊的脚气病病人。 后来格赖恩(G·Grijns )证明米糖含有一种营 养因素,1926年两位科学家Jansen和 Donath 从米糠中分离出这种营养因素维生素B1或称硫胺素。
4、上海市常见桂花品种与古桂亲缘关系的孢粉学研究 (论 文 PPT)
5、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叶片气孔数量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论 文 PPT)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脚气病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人群中经常发生的一
种疾病,得病的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 力,心动过速,并伴有精神症状。1882年荷兰医生
艾克曼率领一支医疗队到达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
在的印度尼西亚。艾克曼注意到脚气病在当地人群 中蔓延。翌年,由于脚气病爆发并流行,艾克曼开 始研究病因,最初,他根据疾病的突发性,认为脚 气病可能是一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讨论结论
实际生活中的课题研究
1、轨道交通对沿线高层建筑噪音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 文 PPT)
2、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沪科科标板高中生物第一册3.1《细胞膜》优质课件(23张)(共23张PPT)

沪科科标板高中生物第一册3.1《细胞膜》优质课件(23张)(共2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2021/8/292021/8/292021/8/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
分析的物质 离子的浓度
K+
Cl—
海水
0.01
0.50
植物细胞 0.59
0.04
该植物从海水中吸收K+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
1)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2)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3)需要消耗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活细胞的主要方式, 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地选择吸收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 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 质。
材料(二)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
来,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广角镜:为什么使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细胞核逐渐退化,
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优课】高中_生物沪科版第一册课件: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共18张PPT) - 最新

【优课】高中_生物沪科版第一册课件: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共18张PPT) - 最新
造林,调节气候、减少灾害;…等系列问题。各国政府和人 民取得了一致的科学认识,并为此目标共同努力。
•㈣ 现代:

——生态学阶段
近十几年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对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影响越来越大,
①1997年克隆动物(多利羊)和 转基因生物工程成功 ②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③人体器官移植成功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高二 生命科学绪论)
丰华中学 生物组
人之初:
被精子 包围的卵子
人(哺乳动物)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16个星期之后,
受精卵发育成 初具雏形的胎儿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生命科学与人类生产实践)
(一)早期: 1.东方
①中国公元前5世纪种植水稻,公元前3世纪饲养猪。 ②中国春秋时代《诗经》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③中国公元6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作《齐民要术》,
⑶、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成果:
①中国分配到1%测序任务,是第三条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碱 基对,测序后发现142个基因,其中80个为预测基因。 精确度99.99% ,达国际先进水平。
②改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国际格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⑷ HGP的意义与影响
①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与40年代“蔓哈顿”原子弹计划、
例如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有3对染色体上的
基因和遗传学疾病高度相关。

①第1号染色体基因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 (老年痴呆前期)
②第6号染色体基因与人类智能相关,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③
③与人类性别有关的X染色体有数十种疾病基因(色盲基因、
血友病基因)
二、展望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临许多重大课题 1、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 (基因组研究的第二阶段)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2章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2章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沪科版

分布
功能
主要(zhǔyào)存 主要的遗传物
在于细胞核中, 质——控制蛋白 线粒体和叶绿体 质的合成 中有少量
tRNA:转运工具
主要(zhǔyào) mRNA:传递遗传
存在于细胞质 信息

rRNA:核糖体的
构成成分
第二十页,共26页。
U U A G A U AUCUAA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DNA的化学(huàxué)结 构(3)
第十页,共26页。
有机物——蛋白质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构成元素:C、H、O、N、S,微量的P、Fe、Cu、Mn、I、Zn 等元素。 氨基酸 1、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结构(jiégòu)通式:
氨基酸结构简式
不变区:中心碳直接连—H、—NH2、—COOH ——判断(pànduàn)是否是氨基酸,至少含有1 个氨基和1个羧基 可变区:即—R基团——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结构简式:C2H4O2N—R(74+x)
动物 1葡萄糖+ 1半乳糖
细胞
(C6H10O5)n
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 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动物 贮存能量的物质 细胞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淀粉遇I2变蓝:(1)鉴定是否有淀粉生成(shēnɡ chénɡ);(2)
第七页,共26页。
葡萄糖分子结构图 多 糖 分 子 结 构 图
U A G C
T
DNA的化学(huàxué) 结构(2)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zhǒnglèi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T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1沪科版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1沪科版

资料2: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是人到了老年,身体自然退化的过程, 最初没有症状,慢慢出现腰酸、背痛,接着动不动就骨折甚至 致残。因此骨质疏松被称为损害健康的“无声贼”。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2.6%,女性患者几乎是男性的一 倍。专家指出,虽然骨质疏松患病的人不少,但真正懂得补钙, 接受正确治疗的人寥寥无几。有关医院最近开展的一项社区调 查表明,有95%的骨质疏松病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
3.水的生理功能
结合水:与其他大分子物质一起构成细胞的组成成 分 自由水:
(1)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如:细胞中的离子 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参加细胞中的化学反应。代谢废物 也要溶解在水里才能被运走。 (2)运输作用 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需要借 助于水,同样,代谢废物的排除也要由水来运输。 (3)调节温度 如:出汗可以帮我们带走体内的多余 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4)参与各种代谢作用 如: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维持细胞形态 如:缺水植物容易发生萎蔫现象。
钾 K 细胞内的阳离子,维持体液平衡
钠 Na 细胞外的阳离子,维持体液平衡
钙 Ca 骨骼、牙齿的主要组分,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必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日需量
微量 元素





人体 含量
4~5g
2.5g
14~ 21mg
25~ 50mg
1.4mg
日需 12~ 10~ 20~ 100~ 3.3~ 量 15mg 15mg 350μg 200μg 4.1mg
生物 水母 鱼类

质量 分数 97 80~85 78 %
哺乳 动物
藻类
高等 植物
65
90
60~80
表3:人体各组织器官水的含量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2 光合作用 课件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2 光合作用  课件

结采论用:碘植液物检在测淀光粉下的产方生法了进淀行粉实验
②光照

①暗处理
滴 加

萨克斯,

J.von
Sachs
(1832~
1897)
五、1880年 美国 恩格尔曼
小资料:水绵是 常见的淡水藻类, 每条水绵由许多 个结构相同的长 筒状细胞连接成 的。水绵最明显 的特点是:叶绿 体呈带状,螺旋 排列在细胞里。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就是光合作用。
光能 CO2+ 2H2O* 叶绿体 (CH2O)+ O2 * + H2O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
1939年
光合作用
1880年 释放的O2

叶绿体是 全部来自 1864年 光合作用 H2O(美
? CO2
?
绿色植物
(如小球 藻)
H2O
H218O
第一组
第二组
预测1:若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则全部来自H2O 预测2:若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则全部来自CO2 预测3:若两组既有18O2、也有O2,则来自两者。
C18O2
O2
CO2
18O2
Hபைடு நூலகம்O
H218O
第一组
第二组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光能 CO2+H2O 叶绿体(CH2O) + O2
六、1939年 美国 鲁宾和卡门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 化碳还是水?
1、需要标记什么元素? 2、如何作出假设? 3、怎样设计分组对照实验? 4、预测实验结果有几种情况? 5、得出什么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