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九:宗法
古代文化常识 第九章 宗法
古代文化常识第九章宗法1、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2、族,表示亲属关系。
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这是同姓的族。
九族之外,还有所谓的三族。
称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是三种说法的其中之一。
3、“使武安侯在者,族矣”,这句话中的“族”是族诛的意思。
后世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专制时代最惨无人道的刑法。
4、周代贵族把始祖一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
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点。
周代贵族用“昭”“穆”区别父子两代,隔代的字辈相同。
5、古代宗法上有大宗、小宗之分。
嫡长子孙这一系是大宗,其余的子孙为小宗。
大宗比小宗为尊,嫡长子比其余诸子为尊。
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的,称为宗子。
只有宗子才有主祭始祖的特权,继承更多的财产,受小宗的尊敬。
6、兄弟之子为从子,兄弟之女为从女,后来又称为侄儿侄女。
夫又称为婿,夫之父称为舅,又称为嫜,夫之母称为姑。
夫之父母连起来称为舅姑或姑嫜。
妇之父母与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分开来说,妇之父为婚,婿之父为姻。
7、嫡庶之分,在宗法社会里是非常严格的。
正妻称为嫡妻,嫡妻生的儿子为嫡子。
妾生的儿子称为庶子。
这是一种区别。
长子为嫡子,非长子为众子,这又是一种区别。
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承袭的资格。
妾所生的儿子即使年长,如果正妻有子,仍应由正妻的儿子承袭。
8、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
“五服”是指丧服的五个等级,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攻、缌麻。
9、在丧期中可看出重男轻女,妻子为丈夫居丧三年,丈夫为妻子居丧只有期年。
在丧服中可看出嫡庶区分很严,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改为期年。
在丧服中表现了血统亲疏的等级。
习惯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中国宗法常识
宗法常识1.宗法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
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六亲泛指亲属。
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8.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9.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
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10.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
古文化常识积累(宗法礼俗类)
古文化常识积累(宗法礼俗类)一、宗法宗法,指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1.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2.宗子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3.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4.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
5.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
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
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宗法礼俗)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宗法礼俗)宗法是指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嫡子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直至清末。
而宗子则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XXX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庶子则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XXX以后XXX由嫡子,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
在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惯上以伯、XXX、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如《左传·文公十八年》:“XXX有才子八人:XXX、XXX、叔献、XXX、XXX、XXX、XXX、XXX。
”次序XXX、XXX、叔、季并循环使用。
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XXX”,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XXX”。
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如XXX《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XXX(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XXX时,说XXX是“大义灭亲”。
而“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当“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
一、孝悌孝:指赡养父母、尊敬父母。
如“今之孝道,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
悌:指对兄长敬重、顺从。
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二、祭祀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三牲: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只有羊、豕,没有牛,称为“少牢”。
因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称这类牺牲为牢。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如“至易水上,既祖(祖,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取道”(《荆轲刺秦王》)。
三、行礼长揖: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敬意。
如“子路拱而立”(顿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后也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迟顿首。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丘迟《与陈伯之书》)。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
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后来,子拜父,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天,拜神,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膜拜: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现代汉语“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宗法礼俗)
古文化常识-----宗法礼俗(一)宗法常识、宗法,指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1.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2.宗子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3.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4.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
5.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
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
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间!”堪伯仲..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而事君者,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古代文化常识 之 宗法和礼仪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和礼仪(一)宗法1.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血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
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六亲泛指亲属。
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8.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9.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
《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如《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古代文化:宗法常识
古代文化:宗法常识宗法,即祖宗之法,是以血缘和家庭为纽带建起来的等级制度,1949年以前的三千年中,宗法制度的力量一直都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人在谁是自己祖宗的问题上从来都很严肃。
人们使用“不肖子孙”这个词时的心态,要么是高度的内疚,要么是最刻毒的指责。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漫长而艰险,如同穿过三峡。
这个进程已经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到今天仍然没有结束。
假如我们把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危机和灾难比作从天而落的巨石,那么国家的各层力量就是一层层用来托挡巨石的网,使得巨石下的人不会全被砸死。
而这些网中曾经最靠下面同时也是最有力量的一层,就是宗法。
在宗法制度的时代,人民是“高度自治的”。
常见的民事纠纷(包括小的经济纠纷和刑事案件)都是请“三老”(同族的三位长者)裁断。
三老不能解决,才会开祠堂。
闹到要开祠堂,通常都是非常大的事了。
祠堂里族长和长辈甚至有权决定当事人的生死。
经过宗族力量过滤后仍需要上升到官府手里的案子,是不多的。
宗法制度和“三百文官治天下”的国家机器,由功能上协同互补。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抗日战争沦陷区的中国民众,在彻底没有政府真正管理的十几年中如何得以生活尚有一定秩序。
宗法制度在1949年以后訇然中塌,被摧毁得几乎不留痕迹。
这让我们既欣喜又惋惜。
宗法制的解体带来了社会某些方面的进步,但宗法体系所具有的维护国计民生的力量,也永远地消散了。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层的世袭统治,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
下面把有关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分四方面加以叙述。
族、昭、穆族,表示亲属关系。
《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依旧说,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族还有别的说法,这里不讨论),这是同姓的族。
九族之外,有所谓三族。
三族有三说:(甲)父子孙为三族;(乙)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丙)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宗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宗法宗法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
学术界有不少人据近代中国社会仍残留有宗法组织的事实,把直至近代的中国社会一概称为宗法社会。
而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宗法社会只存在于秦以前的时代里。
宗法在三代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经济、军事秩序等等都是按宗法编制起来的。
宗族领袖也就是行政长官、经济管理者和军事首领。
秦以后的宗法组织虽仍存在,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西周时已不可同日而语,郡县制、君主直接委派地方官吏、土地制度和兵制的改革,都使宗法组织和宗族领袖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下面把有关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分四方面加以叙述。
一族、昭、穆族,表示亲属关系。
《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依旧说,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1],这是同姓的族。
九族之外,有所谓三族。
三族有三说:(甲)父子孙为三族;(乙)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丙)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
《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依张晏说,这里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2]。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族是族诛的意思。
后世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专制时代最惨无人道的刑法。
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点。
试从大王(古公父)算起,大王的下一代是大伯、虞仲和王季,这是昭辈;王季既属昭辈,则王季的下一代文王、虢仲和虢叔就是穆辈。
古代文化常识——宗法礼俗
返回
16.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
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
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
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7.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4.礼俗习俗称谓 (1)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 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2)六礼 有两种解释: 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 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 发,不戴冠;20 岁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后代冠礼 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 《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 弱.冠.(初加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粤行。”
直至清末。 2.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
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
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3.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返子回 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返回
古代文化常识
——宗法礼俗
四、宗法礼俗
返回
一宗法常识 宗法,指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
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
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
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22张))-优秀课件
三从四德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五教 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 兄友、弟共(恭)、子孝。
(2)古书中所说的“三族”“九族”,各家解释不同。一般认为,九族 是指同姓亲族的 高祖、 曾祖 、祖、父、自己、子、孙、 曾孙 、玄孙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
张娇娇
文化常识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称谓
宗法礼俗 传统节日 科举官职
1.宗法
(1)宗法是根据 血缘关系 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核心 是 嫡长子继承制 ,基本点在大宗、小宗的区分。
1.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 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2.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 ,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 3.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 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4.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所生的庶子。 5.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 “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 ,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
(《伶官传序》)
2.宗族 (1)古代讲究礼仪,重视孝悌。孝指 对父母的孝敬、顺从 ,悌指 对兄长的敬重、友爱 。
古代文化:宗法常识
古代文化:宗法常识【宗法】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宗子】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六亲】泛指亲属。
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
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
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共22张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三从四德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五教 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 兄友、弟共(恭)、子孝。
(2)古书中所说的“三族”“九族”,各家解释不同。一般认为,九族 是指同姓亲族的 高祖、 曾祖 、祖、父、自己、子、孙、 曾孙 、玄孙 。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黔首 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 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如《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妾 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 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
姬 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 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 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礼俗》课件 (共22张)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 考专题 复习优 秀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宗法
宗庙
【太庙】天子的祖庙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 七庙供奉祖先。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 序。太祖庙在中,以下各代按照辈分, 分别列于两侧:二、四、六世居左,为 昭;一、三、五世居右,为穆。又泛指 一般宗族的辈分。
家族关系
【亲戚】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 “戚”主要指外亲。“亲”与“戚”连 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 有时指内外亲属。 【六亲】泛指亲属。具体说法不一。 【三党】父党、母党、妻党。 【考妣】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 称“妣”。
谢谢大家!
——宗法
高112班余文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宗法
宗法,旧时以家族 为中心,按血缘远 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嫡长子继承制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 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 “嫡长子”。 【宗子】指嫡长子,又称“宗主”。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妻生的儿子。 也指正妻所生长子以外的儿子。 【众子】指嫡长子外诸子。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
古代文化常识之宗法焦文林指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血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
”指嫡长子。
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
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会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故又叫“宗主”。
如清刘大槐《方氏支祠碑记》:“封建废而大宗之法不行,则小宗亦无据依而起。
于是宗子遂易为族长。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
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如《韩非子·说难》:“夫分势不二,庶孽卑,宠无藉,虽处髦老,晚置太子可也。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即嫡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
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
”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中写到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
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
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
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九:宗法阅读天地0508 1848宗法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
学术界有不少人据近代中国社会仍残留有宗法组织的事实,把直至近代的中国社会一概称为宗法社会。
而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宗法社会只存在于秦以前的时代里。
宗法在三代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经济、军事秩序等等都是按宗法编制起来的。
宗族领袖也就是行政长官、经济管理者和军事首领。
秦以后的宗法组织虽仍存在,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西周时已不可同日而语,郡县制、君主直接委派地方官吏、土地制度和兵制的改革,都使宗法组织和宗族领袖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下面把有关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分四方面加以叙述。
一族、昭、穆族,表示亲属关系。
《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依旧说,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1],这是同姓的族。
九族之外,有所谓三族。
三族有三说:(甲)父子孙为三族;(乙)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丙)父族、母族、妻族为三族。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
《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依张晏说,这里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2]。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族是族诛的意思。
后世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专制时代最惨无人道的刑法。
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点。
试从大王(古公父)算起,大王的下一代是大伯、虞仲和王季,这是昭辈;王季既属昭辈,则王季的下一代文王、虢仲和虢叔就是穆辈。
以后各代依此类推,文王的下一代是武王,又是昭辈;武王的下一代是成王,又是穆辈。
由此可见周代贵族用"昭"、"穆"字样来区别父子两代,隔代的字辈相同。
这种昭穆的分别,也体现在宗庙、墓冢和祭祀上,始祖居中,昭的位次在左,穆的位次在右。
了解到这一点,就会知道《左传·僖公五年》所说的"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3],不过是说大伯、虞仲是大王的下一代,虢仲、虢叔是王季的下一代。
《左传·定公四年》说:"曹,文之昭也;晋,武之穆也。
"曹、晋都是姬姓封国,这是说曹国的祖先是文王的儿子,晋国的祖先是武王的儿子。
二大宗、小宗古代宗法上有大宗、小宗的分别。
嫡长子孙这一系是大宗,其余的子孙是小宗。
周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这是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
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是大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
卿大夫在本族是大宗;余子为士,对卿大夫来说是小宗。
士和庶人的关系也是这样。
在宗法上,大宗比小宗为尊,嫡长子比其余诸子为尊。
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的,称为宗子。
只有宗子才有主祭始祖的特权,才能继承特别多的财产,应该受到小宗的尊敬。
《礼记·大传》说:"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这样,嫡长子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高贵,对其余诸子来说,在家族上是以兄统弟,在政治上是以君统臣,这就抑止了统治阶层的内讧,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统治,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都努力保存宗法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只在统治阶层贵族社会里实行。
广大的庶族,则实行分家制。
这是为了防止民间力量积累过于强大,终至不可收拾,聚集出足以对抗贵族社会的力量而有意识地采取的措施。
中唐以后,伴随着贵族社会的消匿,只有皇帝家才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他一切人家都要分家。
分家制下的财产永远无法集中,从而也就不能产生出资本主义革命所必需的力量。
这是中国很早就有了高度繁荣的商品交换,却迟迟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三亲属中国宗法的特点是:(甲)亲属关系拉得远;(乙)亲属名称分得细,特别是先生后生要有不同的名称,如兄弟姊妹等。
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父之母为祖母,古称王母。
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父之兄为世父(伯父),父之弟为叔父,简称为伯叔。
世父叔父之妻称为世母(伯母)叔母(后来称为婶)。
伯叔之子(堂兄弟)称为从父弟,又称为从兄弟,这是同祖父的兄弟。
父之姊妹为姑。
父之伯叔称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称为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称为从祖父,俗称堂伯、堂叔,这是同曾祖的伯叔,其妻称为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称为从祖弟,又称为再从兄弟(从堂兄弟),这是同曾祖的兄弟。
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称为族曾王父;其妻是族曾祖母,称为族曾王母。
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称为族祖王父。
族祖父之子为族父。
族父之子为族兄弟,这是同高祖的兄弟。
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弟妇。
兄弟之子为从子,又称为侄;兄弟之女为从女,后来又称侄女。
《尔雅·释亲》:"女子谓弟之子为侄。
"《仪礼·丧服传》:"谓吾姑者,吾谓之侄。
"可见上古姑侄对称。
兄弟之孙为从孙。
姊妹之子为甥,后来又称外甥。
女之夫为女婿或子婿[4],后来省称为婿。
父之姊妹之子女称为中表(表兄、表弟、表姊、表妹),中表是晋代以后才有的称呼。
母之父为外祖父,古称外王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古称外王母,外祖父之父母为外曾王父与外曾王母。
母之兄弟为舅,母之姊妹为从母,母之从兄弟为从舅。
母之兄弟姊妹之子女为从母兄弟与从母姊妹,后来也称为中表。
妻又称为妇。
妻之父为外舅(岳父),妻之母为外姑(岳母)。
妻之姊妹为姨。
夫又称为婿。
夫之父为舅,又称为嫜。
夫之母为姑。
连称为舅姑或姑嫜。
夫之妹为小姑(中古以后的称呼)。
夫之弟妇为娣妇,夫之嫂为姒妇,简称为娣姒,又叫妯娌。
妇之父母与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分开来说,则妇之父为婚,婿之父为姻。
两婿相谓为娅,后代俗称为连襟(襟兄、襟弟)。
在重视宗法的封建社会里,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求妇女讲究妇道。
实际上,统治阶级自己并不遵守这些道德。
弑父、杀兄等事,史不绝书。
嫡庶之分,在中国宗法社会里也是非常严格的。
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之子为嫡子。
妾之子称为庶子。
这是一种区别。
长子为嫡子,非长子为众子,这又是一种区别。
当然,所谓长子为嫡子,也必须是正妻之子。
嫡庶之分,关系到承袭制度。
《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根据这个原则,正妻所生的长子才合乎承袭的资格,妾媵所生的子即使年长,如果正妻有子,仍应由正妻的子承袭。
这样做法,据说可以不引起争端。
但是由于争夺利益,统治阶级杀嫡立庶的事情也是史不绝书的。
古代最重要的文献体系有两套,一套叫"经",一套叫"史"。
"经"是理想,是标准,是用来匡正现实社会的根据。
"史"才是现实社会的记录,它一定不会与"经"完全相吻合,因为人都是父母所生养而成长于现实社会中的,而不是按照"经"的模型制造出来的。
这里提到的《公羊传》,就是"经"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著作,而那些记载"杀嫡立庶"的文献多属于"史"系统。
四丧服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
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
五服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下面根据《仪礼·丧服》所记,分别加以叙述。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
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
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做斩衰,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
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5],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这叫"(zhuā)衰"。
斩衰都是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
齐衰次于斩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
因为缝边整齐,所以叫做齐衰。
《仪礼·丧服》载齐衰分为四等:(甲)齐衰三年,这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乙)齐衰一年,用杖(丧礼中所执的),这叫"杖期(jī)",这是父在为母、夫为妻的丧服;(丙)齐衰一年,不用杖,这叫"不杖期",这是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的丧服,已嫁的女子为父母,媳妇为舅姑(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也是不杖期;(丁)齐衰三月,这是为曾祖父母的丧服。
大功次于齐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
功,指织布的工作。
大功是九个月的丧服,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是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
小功又次于大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是五个月的丧服。
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姊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服更精细,丧期是三个月。
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为外孙(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都是缌麻。
以上是礼经上所记的一套丧服制度。
这套制度在当时虽然不见得全部实行,后世的丧服丧期虽然也有所改变,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第一,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
妻为夫居丧三年,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
明代以前,如果父亲还在,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
第二,在丧服中又可以看出嫡庶的分别甚严。
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明代以后,庶子为自己的母亲也服丧三年),但是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来改为期年丧。
长子、长孙在服丧中很重要。
在丧制中有所谓"承重孙",就是由于嫡长子已死,应由嫡长子的儿子承担丧祭(和宗庙)的重任。
又有所谓"承重曾孙",承重孙或承重曾孙在讣闻(讣告)中名字是列第一位的。
第三,在丧服中明显地表现了血统亲疏的等级。
因此,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尔雅·释亲》:"族父之子相谓为族弟,族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注:"同姓之亲无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