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技术.ppt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
促进棉花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减少农业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研发出棉花种子包衣技术,并逐渐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棉花种子包衣技术,并逐步推广应用。
感谢观看
THANKS
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减少棉花的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此外,种子包衣还可以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减少种子的浪费。
降低生产成本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使得棉花在更广泛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
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保护环境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干燥处理
将包衣后的棉花种子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包衣剂。
原料准备
选择优质棉花种子和包衣剂。
种子包衣
将棉花种子与包衣剂混合,进行包衣处理。
主要生产设备介绍
生产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原则
05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提高棉花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棉花的质量。这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2
3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仅限于棉花,还可能应用于其他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扩大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
提高效益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种子生产技术课件——种子加工与处理
(二)机械通风干燥 即利用鼓风或排气设备将种子堆中的高湿
气体随风带走以干燥种子,如通风干燥仓、玉 米穗干燥室等。
1、通风干燥目的 2、种子通风干燥条件和限制 3、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
(三)加热干燥
即加热使种温上升,加快水分蒸发,从而 加快种子干燥
(三)种衣剂类型及应用范围 (四)种衣剂包衣处理种子技术 1、种衣剂准备 2、确定种衣剂用量 3、种子包衣的方法:机械包衣、人工处理
(五)使用种衣剂注意事项 (六)种子丸化处理技术
丸化剂则除了以上物质外,另加某些惰性物 质如粘土、硅藻土、泥炭、炉灰、膨润土等 1、转动成粒法 2、漂流成粒法
(七)种子包衣和丸化的作用: 有效防控苗期病虫害 促进幼苗生长 减少环境污染 省种省药,降低成本 利于种子质量标准化,防止假劣种子
摩擦分选机——摩擦系数不同
另有色选机等
(五)其它方法 1、根据种子的色差进行分离 2、根据种子的弹性差异分离种子
三、种子清选分级的程序 (一)预先准备 (二)基本清洗 (三)精选分级
四、种子清选设备 (一) 固定式振动筛
(二)5 X Z-1.0重力式种子精选机 (三)5 X F -1.3型种子复式精选机 1、筛选 2、窝眼筒选 3、风选 4、工作过程
第八章 种子加工与处理
第一节 种子加工概述 第二节 种子清选与分级 第三节 种子干燥 第四节 种子处理 第五节 人工种子 第六节 种子包装 第七节 种子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种子加工与处理
第一节 种子加工概述
种子脱粒或接受 → 预清 → 精选 → 分离分级
散装贮放
处理和包装
贮藏 销售
一、种子加工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就是把良种基地和种子田生产出来的
《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2 新工艺的探索
新型涂覆技术的研究将改善种子包衣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
绿色制备的种子包衣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语
现状和未来
种子包衣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 用,成为改善种子性能的重要手 段之一。
社会的影响
种子包衣技术已经促进了农业的 发展、药物制备的进步和工业的 进化。
《种子包衣技术》PPT课 件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种涂敷种子表面的技术,旨在改善种子的性能,增加其适 应性和有效使用率。本课件将介绍种子包衣技术的概述、基本原理、应用和 发展趋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概述
定义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种针对种子 表面的改性技术,旨在增强种 子的性能,提高种子的适应性 和使用率。
应用
种子包衣技术可应用于各个领 域,包括农业、医学和工业等。 它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抗 逆性和保护性。
优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优势包括提高 了种子的适应性、增强了抗病 性、增加了使用效率、减轻了 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等。
种子包衣技术的基本原理
1
基本流程
种子包衣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材、包衣材料的配方、涂敷技术等步骤。
2
材料选择
包衣材料的选择对种子包衣技术至关重要。它必须具有保护性能、营养性能和适 应性能。
展望
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种 子包衣技术将会更加成熟,优化 和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3
机理
种子包衣技术的机理包括保护种子、调节植物生长和增强营养等。
种子包衣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业领域
种子包衣技术可用于涂覆杀虫剂、 涂覆肥料、提高种子的质量等。
种子加工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机械护理课件
目录
种子加工技术概述种子包衣技术详解种子包衣机械的种类与选择种子包衣机械的维护与保养种子加工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及种子包衣机械的前景展望
01
CHAPTER
种子加工技术概述
种子加工是指对采集的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以满足种植需求的过程。
种子加工的定义
种子加工能够提高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源。
种子包衣的目的
种子包衣材料的种类
根据主要成分的不同,种子包衣材料可分为化学材料和生物材料两类。化学材料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天然提取物等生物源物质。
种子包衣材料的特性
具有高效性、低毒性和环保性,能够缓慢释放药效,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如玉米、小麦、水稻等。通过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包衣技术的效果
经过种子包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此外,种子包衣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种子加工的重要性
种子加工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简单的筛选、晒干等方法处理种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子加工技术逐渐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
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种子加工技术的起源
种子加工技术的分类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种子加工技术可以分为干燥、去芒、去壳、分级等类型。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机械(种子加工技术课件)
包衣前准备
一、选择包衣机 根据种子种类和包衣方式,选择适用包衣机。 丸化处理:小粒农作物、蔬菜等种子 包膜处理:大粒和中粒种子
二、机具的准备 首先要检查包衣机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如安装的是否
稳固、水平,各紧固螺栓是否有松动,转动部分是否有卡阻, 以及机具中是否有遗留工具或异物;然后应进行试运转检查 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各转动部分旋转是否平稳;搬动 配料斗轴摆动,观察供粉装置和供液装置能否正常工作。当 发现各种问题时,应逐一认真解决,妥善处理,确认机具技 术状态良好后即可投入作业。
《种子加工技术》
模块7 种子包衣技术
任务3 种子包衣机械
5ZY-1200B型种子(丸化)包衣机
1.料斗 2.丸衣罐 3.梁架 4.圆弧齿圆柱蜗杆 减速机 5.搅拌桶 6.电磁调速电动机 7.电机架 8.底架 9.减速机架 10.贮液桶 11.电磁换向阀 12.贮液池 13.回流管 14.电动高压无气喷液泵 15.电磁放水阀 16.输液管 17. 进、出液高压管 18.输料管 19.喷头 20.观察罩 21.陶瓷凉暖风扇 22.粉料输送装置 23.吸顶通风器 24.排尘管
粉料输送装置主要由料斗、料箱、输料管、搅龙、电机 及吊框架等组成。用以输送粉状物料。
机架主要由底架、梁架、减速机架和电机架等组成, 用以安装各个部件和零件。
陶瓷凉暖风扇,用以产生热气流,将包衣种子的水分 加热而蒸发。
吸顶通风器,用以将机器内的粉尘和液状物料悬俘微 粒吹出机体外。
3. 工作原理 丸衣罐旋转时种子被罐壁与种子之间及种子与种子之间
11. 严禁用喷雾器将含有吠喃丹的种衣剂用水稀释后 向作物喷施,因吠喃丹的分子较轻,喷施污染空气,对人 类造成危害。
第三节 种子包衣00(1)
第四章种子处理和引发技术第一节种子处理和引发的目的与意义1、概念广义的种子处理就是从收获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
包括有清选、干燥、浸种催芽、消毒、春化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
狭义的种子处理仅仅指播种前的各项种子处理。
二、种子处理的目的意义:1、防止种子携带土壤中的病虫害,保护种子正常发芽和出苗成长2、提高种子对不利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抗逆能力。
3、提高种子的耐藏性4、改变种子大小和形状,便于机械播种5、增强种子活力,促进全苗、壮苗,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第二节普通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晒种•二、温汤浸种•三、药剂处理•四、生长调节剂处理•五、肥料浸拌种•六、微量元素处理•七、物理因素处理(一)、促进种子发芽的处理1、晒种2、浸种催芽3、植物生长调节剂4、物理处理(二)、种子消毒处理1.物理处理(1)种子的汰选(2)温汤浸种2.种子化学处理(1)药剂拌种(2)药剂浸种(3)药剂闷种(三)肥料浸种和拌种处理1.微肥处理2.肥料浸拌种3.菌肥处理(1)根瘤菌:根瘤菌直接拌种、根瘤菌剂接种(2)固氮菌:进行种子拌种或直接施入土壤(3)抗生菌:浸种、拌种、蘸根•一、晒种播前晒种,能促进种子的后熟,增加种子酶的活性,同时能降低水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还可以杀虫灭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其方法是选择晴天晒种2~3天即可。
晒种时注意不要在柏油路上翻晒,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降低发芽率。
在水泥场上晒种时,为防烫伤种子,要注意不要摊得过薄,一般5~10cm为宜,并要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
•二、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是根据种子的耐热能力常比病菌耐热能力强的特点,用较高温度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并兼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进行温汤浸种,应根据各种作物种子的生理特点,严格掌握浸种温度和时间。
•三、药剂处理–(一) 药剂浸(拌)种–(二) 棉籽的硫酸脱绒–棉籽硫酸脱绒有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和黄萎、枯萎病的作用,又便于播种,这是目前防止棉花种子带菌的有效方法。
种子包衣技术ppt课件
特异型种衣剂是根据不同作物和目的而专门设计 的种衣剂类型。有人用过氧化钙包衣小麦种子, 使播种在冷湿土壤中的小麦出苗率从30%提高到 90%。
整理版课件
15
四、种衣剂配合成分
➢ (一)种衣剂配合成分
➢ 目前使用的种衣剂成分主要有两类。
➢ 1.有效活性成分
该成分是对种子和作物生长发育起作用的主要成 分。杀菌剂主要用于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和土壤病 菌,保护幼苗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应用于种衣剂 的农药有呋喃丹、甲胺磷、辛硫磷、多菌灵、五 氯硝基苯、粉锈宁等。微肥主要用于促进种子发 芽和幼苗植株发育。具体成分简介如下:
第四章 种子包衣技术
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
整理版课件
1
第一节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一、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8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种子包衣技术已基本成
熟。种衣剂发展为农药型、药肥型、以及目前的 生物型和特异型,许多种子公司拥有保密的独特 配方,包衣的种子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种子和蔬菜、花卉作物种子。 ➢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北京农业大学 在1980年开始研制种衣剂,并已成功地研制出应 用于多种作物和不同地区的不同型号的种衣剂, 1991年获发明专利,开发了“北农”牌种衣剂。 近年来,我国种子包衣率明显提高,开发天然、 无毒的种子包衣剂是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趋向。
➢ 目前种衣剂按其组成成分和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农药型、 复合型、生物型和特异型等类型。
整理版课件
13
➢ (一)农药型
这种类型种衣剂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种子和土 壤病害,种衣剂中主要成分是农药。美国玉米种 衣剂和我国“北农牌”等多种种衣剂都属于这种 类型。大量应用这种种衣剂会污染土壤和造成人 畜中毒,因此应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入 种衣剂中。
《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包衣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
包衣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可以提高种子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满足消费者 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03
种子包衣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促进作物的生长
包衣材料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提高作 物的产量和品质。
减少农药使用量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将农 药直接作用于种子表面,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农药的使用量
。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种子包衣技术开始发展,最初是为了 解决种子的病虫害问题。
20世纪70年代
随着农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种子包 衣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种子包衣技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种子包衣技术的作用 • 种子包衣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01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种子包衣技术的定义
01
种子包衣技术是指将种子与特定 的包衣材料混合,形成一层保护 膜,以保护种子并促进其生长的 技术。
02
胶囊化包衣
将种子包裹在由多种材料 制成的胶囊中,以提供更 好的保护和促进发芽、生 长的作用。
微丸化包衣
将种子制成微小丸粒,表 面包覆一层保护性材料, 以提高种子的流动性和均 匀性,便于机械化播种。
04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范围
农业领域
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领域 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提 高种子的发芽率、抗逆性 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应用领域拓展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
信息化技术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播种数据的 采集、处理和分析,为精准农业提 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播种
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作业,可大幅 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适用于大规 模种植和复杂地形区域的播种。
04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研究 展望
深入研究包衣材料的组成与作用机理
总结词
提高包衣效果
详细描述
深入研究包衣材料的组成与作用机理,探索 不同成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为优化包衣材 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包衣效果。
探索新型播种方式和智能化播种技术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提高播种效率和精度
针对现有播种方式的不足,研究新型播种方 式和智能化播种技术,提高播种效率和精度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精准农业。
加强包衣播种技术的田间应用与效果评价
增加播种密度
通过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也可以增加 植株间的竞争,促进植株的抗旱性。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 水分消耗。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发展 趋势
新型包衣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01
02
03
生物降解材料
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种 衣剂,可提高种子的透气 性和吸水性,促进种子萌 发和生长。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 和化学性能,可提高种衣 剂的防护作用和药效持久 性。
组合式种衣剂
将多种功能材料组合在一 起,形成多功能种衣剂, 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品 种的种植需求。
总结词
完善技术体系
详细描述
加强包衣播种技术的田间应用与效果评价,完善技术 体系,为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可靠支撑。同时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开展针对性 的应用研究,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和普适性。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提高播种效率
采用先进的播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效率,缩短播种时间 ,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实现精量播种
通过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可以实现种子的精确分布,提高种子的 利用率和成活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发 展趋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方向
01
02
03
智能化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种子包 衣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 动识别、分拣和包衣,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环保化
发展环保型种子包衣剂,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 体的危害,同时提高农作 物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多样化
针对不同农作物和不同地 区的气候条件,开发多种 类型的种子包衣剂,满足 不同需求。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实 际应用案例
种子包衣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等农作物的抗 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促进种子萌发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改善种子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促进种 子的萌发和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提高作物抗逆性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应用
大豆种子包衣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使用特定的包衣材料 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种子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效果
大豆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和传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大豆种植的效益和效率 ,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技术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合,使每粒种子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药膜(不增加体积),形成包膜种子。
种子包衣技术的优点• ①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②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 ③利于保护环境• ④有利于提高种子商品性⑤对于籽粒小且不规则的种子,经丸化处理后,可使种子体积增大,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播种。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一、种子包衣的概念和作用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物质称“种衣剂”。
种衣剂不同于以往的浸种和拌种药剂。
浸种和药剂拌种,种子表面上的药剂在播种入土后遇水会溶解,药效很快降低或很快消失。
而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种衣上的有效成份会逐步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植株的各部位,延长了药剂的有效期。
种子包衣有综合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危害,抗旱,防寒作用,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促进作物生育,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种子包衣还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便于机械作业,省工省时,节约用种等作用。
二、种衣剂类型种衣剂按其中所含药剂的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剂型,即单含一种作用的药剂,比如有防病的杀菌种衣剂,防虫的杀虫种子剂,肥料种衣剂,除草种衣剂,有蓄水作用、提高抗旱能力的抗旱种衣剂,调节生长、用于调节杂交制种双亲花期的种衣剂等。
另一类是复合剂型,就是具有两种以上作用的药剂,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起到防病治虫、抗旱、促进作物生长作用的种衣剂。
我国目前已研制出24种复合剂型。
可广泛应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西瓜、蔬菜、西洋参、当归、观赏植物、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种子包衣办法种子包衣之前,必须经过精选,棉花种子要经过脱短绒处理,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
种子包衣技术
03
种子包衣技术工艺流 程
原料选择与准备
01
02
03
活性成分
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 好的农药、微生物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成 分。
载体
选用与种子相容性好、吸 附性强、成膜性好的高分 子材料作为载体,如聚乙 烯醇、明胶等。
添加剂
根据需要添加增稠剂、乳 化剂、分散剂等,以改善 包衣液的物理性能和稳定 性。
促进农业生产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 此,种子包衣技术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范围
01
02
03
04
05
种子包衣技术的 定义和分类
种子包衣技术的 作用和优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 研究进展…
种子包衣技术存 在的问题…
种子包衣技术的 发展趋势…
包衣液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 包衣液。
种子处理
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进行清洗、干燥等预处理。
包衣
将种子浸入包衣液中,使种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包衣液, 然后通过干燥、固化等工艺使包衣液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 坚韧的保护膜。
质量控制与检测
质量控制
在包衣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包衣液质量、包衣厚度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 质量稳定。
检测
对包衣后的种子进行外观检查、活性成分含量检测、发芽率试验等,确保产品符 合质量标准要求。
04
种子包衣技术关键要 素分析
原料特性及作用
01
02
03
04
活性成分
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生 长因子,促进种子快速、健康
玉米种子的包衣措施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将玉米种子与杀菌 剂、杀虫剂、微肥等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可有效提高 玉米的抗逆性,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03
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 方法
生物型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
01
02
03
筛选菌种
选择对玉米病虫害有高效 拮抗作用的菌种,如芽孢 杆菌、木霉菌等。
玉米种子的包衣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玉米种子包衣的种类及作用 • 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 • 玉米种子包衣的应用范围及效果 • 玉米种子包衣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 研究展望与结论
01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概 述
玉米种子包衣的定义
玉米种子包衣是指将特制的种衣剂涂 敷于玉米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薄 膜的农业技术措施。
果。
02
成本问题
玉米种子包衣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材料,成本较高,对于一些贫
困地区和农民来说,难以承受。因此,需要寻找更加经济、实惠的包衣
材料和技术。
03
法规问题
玉米种子包衣涉及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遵守相关
的法规和标准。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的法规建设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
权益和安全。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 推广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经历了 从简单的种衣剂到复合型种衣剂 的发展过程。
02
现在,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已经广 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成为 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之一。
02
玉米种子包衣的种类 及作用
种子学chapter4.4-6 种子处理和包衣幻灯片PPT
3.种子引发方法和技术 渗调引发〔Osmotic priming〕 渗调引发通过控制吸水介质水势,来调节种子水
分吸收,种子可放于溶液湿润的滤纸上或浸于通气 或不通气的溶液中。
渗调引发的一般过程 (1)将种子置于盛有引发溶液的容器内; (2)将装有种子的容器置于恒温下〔通常10-30℃〕 经一定时间; (3)用蒸馏水漂洗吸湿至一定程度的种子; (4)通风枯燥种子; (5)种子用于播种或贮藏。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所用种子的不同,以上处理条 件会有所改变。如渗透溶液种类,渗透溶液的浓度, 处理的时间,处理的温度,处理期间的光强,处理 期间的通气,盛放处理种子的容器类型,处理后种 子的枯燥方式和程度等等均可以改变。
能够加快萌发出苗,并提早成熟。
(五)肥料浸拌种 1.菌肥处理 常用的有根瘤菌、固氮菌处理,菌种用量一般为
45×109~60×109 U/hm2。 2.陈尿浸种 陈尿(经充分发酵后的人尿)浸种,一般以2~4 h
为宜。 3.肥料拌种 常用的主要有硫酸铵、过磷酸钙、骨粉等。 (六)微量元素处理 目前世界农业中广泛施用的微肥是硼、铜、锌、
⑧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冬季不结冰,夏季有效成分不分解, 一般可贮存2年。
⑨对种子的高度平安性和对防治对象较高的生物活性。
三、种子引发 1、种子引发的概念 Heydecker等(1973)首次创造出“引发〞(priming)这个词用于描述控制下的种 子吸水作用。 原理:控制种子的吸水作用至一定水平,即允许预发芽的代谢作用进展,但防
滚筒引发 滚筒引发包括四个不同的阶
段: 一是校准,这一过程是确定
引发时种子吸湿的适宜水平, 以决定将多少水参加到种子中。
二是吸湿,在一定时间内 (一般是1d或2d),加水至校准 的水平使种子吸湿。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均一型
分层型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0
缓释型包衣
缓释型包衣是利用特殊处理方法,或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包衣剂有效成分( 如农 药、肥料等) 互作,使有效活性成分按照预先设定的浓度和时间持续而缓慢地 释放到环境中,并能长时间维持一个特定的浓度,达到 提高药、肥利用效率 ,延长药、肥作用时间的目的。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2
种子包衣技术的作用
防虫保苗 增强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节约成本 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3
种子包衣技术国内外进展
国内发展历程:
西汉 《汜胜之书》 清代 杀菌剂处理棉种 1976年原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对甜菜种子包衣进行了研究 1980年 北京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系统研究 “九五”期间国家将种子包衣技术列为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我国种衣剂的应用面积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全国种衣剂应用面积不到150万hm2
(5) 包衣方法多样化
种子学(吕世献
[1]颜启传. 种子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83 - 292. [2]王少先,彭克勤,萧浪涛,等. 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 [J]. 种子,2002,21( 5) : 32 - 35. [3]马文广,郑昀晔,李永平. 种子引发与催芽包衣丸化技术在 我国烟叶生产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11 ( 1 ) :211 - 215. [4]赵磊磊,聂立水,朱清科,等. 种子包衣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 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 23) : 126 - 131. [5]Taylor A. G. ,Grabe D. F. and Paine D. H.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pelleted and film-coated seeds [J]. Seed technology, 1997( 19) : 24 - 32. [6]西山雄悟. 凝胶包衣种子[P]. 2002,中国专利: 公开号 CN 1406459. [7]Nishiyama Y. Gel-coated seed [P]. 2011,US patent: No. 7921598 B 2. [8]Vytas M. ,Audrone M. ,Regina R. ,et al. Phosphorus seed coating as starter fertilization for spring malting barley[J].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Science,2008,58: 124 - 131. [9]韩萍,杨双,朱玉芹,等.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J]. 玉米科 学,2002,10( 4) : 80 - 84. [10]Peltonen J. ,Aksela R. and Weckman A. Coated seed and method for coating seeds[P]. 2006,US patent: No. 200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经济安全
由于种衣剂紧贴种子,既能杀死种子内部和表面的病虫, 同时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使周围有害生物难以存活, 因此药力集中、利用率高,比叶面喷洒、土壤处理、毒土、 毒铒等方法省药、省工和省种。由于种子包衣在小范围内 隐蔽施药,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有利于综合 防治,且使作物地上部药物残留量减少,有助于高毒农药 实现低毒化。
➢ 4.防治地下害虫为害
使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后,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下害 虫的为害。各地试验证明:种衣剂对金龟甲幼虫 及成虫、蝼蛄、蛴螬、金针虫防效均好于其他药 剂处理。种衣剂对金针虫具有较高的防效,保苗 效果达95%。
➢ 5.防治根结线虫病效果明显
为了防治线虫病对作物的为害,采用含有呋喃丹 的种衣剂处理种子,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在根结 线虫病重的地区,种衣剂区感病指数低于其他处 理区。
➢ 3、甲基硫环磷 为高毒、高效、广谱、残效期长、 残留量低的内吸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 口器的多种害虫,如蚜虫、红蜘蛛、蓟马、甜菜 象甲、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龟子等均有良好 的防效。
➢ 4、多菌灵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 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具有保护和治疗 双重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麦类黑穗病、纹枯病、 根腐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棉花立枯病、炭 疽病。多菌灵与福美双混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有特效。
五、种衣剂理化特性
➢ 优良包膜型种衣剂的理化特性应达到如下的要求:
➢ 1.合理的细度。细度是成膜性好坏的基础。种衣剂 细度标准为2~4μm。要求≤2μm的粒子在92%以上, ≤4μm的粒子在95%以上。
➢ 2.适当的粘度。粘度是种衣剂粘着在种子上牢度的 关键。粘度小,分层沉淀严重;粘度大,展开性差, 包衣效果不好。不同种子因表面平滑度不同,其动 力粘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50~400mPa·s之间。 小麦、大豆要求在180~270mPa·s,玉米要求在 50~250mPa·s,棉花种子要求在250~400mPa·s。
(1)主要使用农药
➢ 1、呋喃丹 属高毒、广谱性的内吸杀虫、杀线虫 剂。呋喃丹毒性甚高,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输 送到植株各器官,在土壤中残效期30~60d,主 要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地下害虫、蚜虫、蓟马和 线虫等。
➢ 2、甲拌磷 又名3911,为高毒、高效、广谱的内 吸杀虫、杀螨剂,有臭味。甲拌磷进入植物体内 后,受植物代谢的影响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氧化物 (亚砜、砜),因而毒性极强,药效期可长达1—2 个月,甲拌磷因毒性甚高,只准用于种子处理, 防治作物地下害虫、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 等。
➢ 填充剂。种衣剂中其他助剂成分包括黄原胶、硅 藻土等或尿素等肥料,可以保证种衣剂物理性能, 赋予种衣剂新的作用,对种衣剂包衣的均匀度、 种衣的脱落、种衣的光滑程度、种衣外层的保水 透水性、透气性亦有重要影响。
➢ 乳化湿润悬浮剂。作用是使种衣乳化、湿润和悬 浮均匀。
➢ 其他配套助剂。主要有:交链剂,渗透剂,防冻 剂,防腐剂,消泡型,警戒色。
种衣剂包衣处理对苗期的立枯病、炭疽病等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防病效果提高33.3%~41.2%, 保苗效果提高30%~33.3%。
➢ 3.防治苗期虫害
各地试验证明,种衣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如棉花种衣剂区比药剂区和常规区蚜株率和百株 蚜量都低。另外,种衣剂对花生蚜虫防治效果也 十分明显,能推迟和减轻花生病毒病的发生和蔓 延。种衣剂对棉花蚜虫防效期为48d左右,对花 生蚜虫的防效期为50d以上。
➢ (四)特异型
特异型种衣剂是根据不同作物和目的而专门设计 的种衣剂类型。有人用过氧化钙包衣小麦种子, 使播种在冷湿土壤中的小麦出苗率从30%提高到 90%。
四、种衣剂配合成分
➢ (一)种衣剂配合成分 ➢ 目前使用的种衣剂成分主要有两类。 ➢ 1.有效活性成分
该成分是对种子和作物生长发育起作用的主要成 分。杀菌剂主要用于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和土壤病 菌,保护幼苗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应用于种衣剂 的农药有呋喃丹、甲胺磷、辛硫磷、多菌灵、五 氯硝基苯、粉锈宁等。微肥主要用于促进种子发 芽和幼苗植株发育。具体成分简介如下:
二、种子包衣方法分类
➢ 目前种子包衣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 1.丸化种子
这是指利用粘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染 料、填充剂等非种子物质粘着在种子外面。 通常做成在大小和形状上没有明显差异的球 形单粒种子单位。这种包衣方法主要适用于 小粒农作物、蔬菜等种子。 ➢ 2.包衣种子 这是指利用粘着剂,将微量元素,杀菌剂和 杀虫剂等物质粘附在种子外表以改善种子出 苗特性,而不明显改变种子形状的包衣方法。 这种包衣方法适用于中、大粒种子。 ➢ 3.包膜种子 这是指利用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 肥、染料等非种子物质包裹在种子外面,形 成一层薄膜。经包膜后,基本上像原来种子 形状的种子单位,一般适用于大粒和中粒种 子。
三、种衣剂的作用特点
➢ 1.高效 种衣剂是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起点着手,抓住关键部位和 有利时期来发挥农药的作用,因而必然会取得较理想的效 果。多种病菌以种子传播、土壤传播和空气传播等多种方 式侵染幼嫩娇弱的根芽,众多地下害虫、线虫、吸浆虫、 鼠类等咬吮刚刚萌动的幼体,无疑对农作物造成重大威胁, 因此保种、保苗十分关键。从有害生物看,作物苗期病虫 多处于冬后复苏或夏后入眠的阶段,是它们生活史中最薄 弱的环节,对药物反应最敏感,最容易被消灭。随着生长 期的延长,病虫个体抵抗力增强,群体增多,一旦发生蔓 延,势必造成重大灾害。因此,种衣剂是体现预防为主的 一种新的农药剂型,能充分发挥药剂效果。
➢ 成膜剂。是种衣剂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成膜剂能使种衣剂 具有一定粘度,而均匀固化在种皮表面形成种衣。成膜剂 在成膜、成型过程中,形成毛细管型或膨胀型、裂缝型孔 道,同时把农药等有效成分及其他添加物网结在一起,把 种子包裹起来。播种后,膜质种衣在土壤中潮解膨胀而缓 慢溶解,以保证种衣剂中的活性物质逐步释放,参与作物 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不被淋溶。在增加后效 的同时,又不会因养分、农药的聚集而产生药害,达到防 治病虫害,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
➢ (二)复合型
这种种衣剂是为防病、提高抗性和促进生长等多 种目的而设计的复合配方类型。因此种衣剂中的 化学成分包括有农药、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或 抗性物质等。目前许物型
这是世界上新开发的种衣剂。根据生物菌类之间 拮抗原理,筛选有益的拮抗根菌,以抵抗有害病 菌的繁殖、侵害而达到防病的目的。从环保角度 看,开发天然、无毒、不污染土壤的生物型包衣 剂是一个发展趋向。
➢ 6.种衣剂促进幼苗生长
用种衣剂处理过的种子,出苗一星期后, 幼苗生长旺盛,长势强,苗壮,真叶片多, 植株高,苗色深绿,百株鲜重高。
➢ 7.应用种衣剂能增加作物产量
种衣剂有增加产量的作用,平均增产幅度 为11%~18%。
➢ 8.应用种衣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种衣剂后,使田间苗期开放式喷施农 药,改为隐蔽式施药。病虫害一般发生的 年份,可以持续40~50d内不需进行喷药防 治,重发年份可推迟喷施时间和减少喷药 次数,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减少了人畜 中毒机会。
➢ 目前种衣剂按其组成成分和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农药型、 复合型、生物型和特异型等类型。
➢ (一)农药型
这种类型种衣剂应用的主要目的是防治种子和土 壤病害,种衣剂中主要成分是农药。美国玉米种 衣剂和我国“北农牌”等多种种衣剂都属于这种 类型。大量应用这种种衣剂会污染土壤和造成人 畜中毒,因此应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入 种衣剂中。
➢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和腐植 酸等。
➢ 微量元素 主要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和硼酸 等。
2.非活性成分
➢ 种衣剂除有效活性成分外,还需要有其他配用助剂,以保 持种衣剂的理化特性。这些助剂包括有包膜种子用的成膜 剂、悬浮剂、抗冻剂、防腐剂、酸度调整剂、胶体保护剂、 渗透剂、粘度稳定剂、扩散剂和警戒色染料等。
➢ 7、萎锈灵 为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 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锈病和黑粉(穗)病,对棉 花立枯病、黄萎病也有效。萎锈灵对植物生长有 刺激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 8、福美双 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中毒杀菌剂, 抗菌谱广,兼具有杀虫剂、动物拒避剂的作用。 福美双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白粉病、黑穗病 和菌期立枯病。福美双具有很好的复配特性,能 与很多种杀菌剂混用,产生增效作用。
➢ 5.改进种子外观,提高种子商品性
经包衣的种子外观一致,色泽明亮,商品性好。 但是种衣剂的残效期有限,对生育期长的作物需 重视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并配合必要的栽培管 理措施。
第二节 种子包衣方法分类和种衣剂性能
➢ 一、种子包衣 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 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 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 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 适于机械匀播,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 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的一项种子新技术。
三、种衣剂的类型及其性能
➢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种子包衣的新制剂,主要由杀虫剂、杀 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 成膜剂或粘着剂等加工制成的药肥复合型的种子包衣新产 品。
➢ 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借助于成膜剂或粘着剂粘附在种子 上,很快固化为均匀的一层药膜,不易脱落。播种后种衣 剂对种子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吸水后膨胀,不会马上被溶 解,随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成长,有效成分逐渐被植株 根系吸收,传导到幼苗植株各部位,使幼苗植株对种子带 菌、土壤带菌及地上地下害虫起到防治的作用,促进幼苗 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第四章 种子包衣技术
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
第一节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一、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8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种子包衣技术已基本成
熟。种衣剂发展为农药型、药肥型、以及目前的 生物型和特异型,许多种子公司拥有保密的独特 配方,包衣的种子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种子和蔬菜、花卉作物种子。 ➢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北京农业大学 在1980年开始研制种衣剂,并已成功地研制出应 用于多种作物和不同地区的不同型号的种衣剂, 1991年获发明专利,开发了“北农”牌种衣剂。 近年来,我国种子包衣率明显提高,开发天然、 无毒的种子包衣剂是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