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样全分析实验报告

环境分析实验报告小组成员:靳培培、张园园、范君、梅丽芸、饶海英、闫盼盼指导老师:刘德启教授日期:2012年5月19日水样全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的测定水质的指标;2、掌握测定常用水质指标的方法;3、掌握测定COD的方法;4、学会使用TOC仪、气相色谱、离子色谱及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重铬酸钾氧化法,其原理是在强酸溶液(硫酸)中,用一定量的K2Cr2O7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过量的K2Cr2O7以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算出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再换算成氧气的量即为COD的值。

该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2、总有机碳(Total Oxygen Carbon,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高温燃烧,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因此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目前广泛应用的测定TOC的方法是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其测定原理是:将—定量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温度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CO2,然后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因为在高温下,水样中的碳酸盐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故上面测得的为水样中的总碳(TC)。

水文分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水文分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水文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基于DEM 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利用ArcGIS 的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利用DEM首先尝试计算水流方向,判别洼地并进行填充。

4.计算水流方向,然后计算累计流量。

二、实验原理1.水文分析使用DEM 数据派生其它水文特征2.提取河流网络、自动划分流域。

这些是描述某一地区水文特征的重要因素。

3.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被较高高程区域围绕的洼地是进行水文分析的一大障碍,因此在确定水流方向以前,必须先将洼地填充。

4.通过填充洼地(Fill Sinks)得到无洼地的DEM三、实验内容运用水文分析工具(Hydrology Modeling),对实验数据:某地区1:5 万DEM 数据进行水文分析,其实验内容为:1. 获取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3. 计算流水累积量4. 提取河流网络5.盆域分析四、实验步骤1. 获取数据基础:无洼地的DEM在ArcMap 中加载DEM 数据,2. 关键步骤:流向分析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 arc tool book]中的菜单命令[ 水文分析]>>[ 流向],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参数指定为“Fill dem2”确定后得到流向栅格,了解流向栅格单元的数值表示的含义是什么3. 计算流水累积量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中的菜单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参数指定为确定后得到流水累积量栅格4. 提取河流网络(1) 提取河流网络栅格: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运行工具在中输入公式说明:通过此操作将流水累积量栅格中栅格单元值(流水累积量)大于800 的栅格赋值为1,从而得到河流网络栅格得到的的河流网络栅格:rastercalc关闭除[rastercalc]之外的其它图层(2) 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工具条[Hydrology Modeling] 中的菜单命令[ Hydrology ]>>[ Stream Network As Feature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Direc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Flow Dir-fill 1”,[Accumulation Raster]参数指定为“rastercalc”,确定后得到河流网络矢量数据(3) 平滑处理河流网络打开[编辑器]工具栏,执行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开始编辑],确保目标图层为河流网络图层[Shape1], 通过打开[Shape1 属性表,并选择属性表的所有行选择图层[Shape1]中的所有要素,也可以通过要素选择按钮选择图层中所有要素执行[编辑器]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更多的编辑工具]>>[高级编辑]打开工具条:[高级编辑],点击其上的[平滑]按钮(下图中前头所指):在[平滑]处理对话框中输入参数[允许最大偏移]:3得到平滑后的河流网络矢量图层,执行命令: [编辑器]>>[停止编辑],保存所做修改。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对水质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测定水样的pH 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以评估水质的优劣。

2. 实验材料和仪器•水样:取自自然水源或市区自来水•酸碱指示剂•溶解氧测试仪•浊度计•硬度试剂盒3. 实验步骤3.1 测定pH值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pH试纸盒中。

2.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与参考表对照,确定水样的pH值。

3.2 测定溶解氧含量1.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将其探头浸入水样中。

2.根据仪器上的读数,获取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3.3 测定浑浊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浊度计中。

2.根据浊度计的读数,获取水样的浑浊度。

3.4 测定硬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硬度试剂盒中。

2.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硬度测定,并记录结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pH值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pH值为X。

pH值是衡量水样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pH值在7附近说明水样为中性,低于7则为酸性,高于7则为碱性。

对于饮用水来说,中性的pH值范围更为理想。

4.2 溶解氧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溶解氧含量为X。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溶解程度的指标,一般用于评估水体中生物生存的情况。

较高的溶解氧含量通常被认为是水质较好的一个指标。

4.3 浑浊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浑浊度为X。

浑浊度是描述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指标,通常与水体的透明度相关。

较低的浑浊度说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相对较少,水质较为清澈。

4.4 硬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硬度为X。

硬度是描述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与水的硬度有关。

较高的硬度通常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水垢等问题。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样的pH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水样的水质进行初步评估。

然而,仅通过这几个指标是无法全面评估水质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水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版

水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版

水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级:班级:名:姓名:学号:号: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实验1 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天平的使用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天平的使用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日期日期 室温室温室温 同组者同组者同组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实验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水分析化学实验非常重要,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实验中按老师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 认领洗涤后请老师确认,再进行天平的称量练习;2、 确认自己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后每次实验结果后均需原物归位,并请老师确认;3、 班长按排好值日生,实验后负责实验室和天平室的卫生工作。

一、目的要求1、 认领水分析实验中常用的一些玻璃器皿、仪器等;2、 根据水分析化学的要求洗涤玻璃器皿,并明白洗涤干净的标准;3、 学会电子天平称量药品的方法学会电子天平称量药品的方法--减量法,能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二、基本原理三、电子天平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1.1.取下天平罩,折叠后置于台面靠墙处。

取下天平罩,折叠后置于台面靠墙处。

2.2.观察水平仪中的观察水平仪中的水泡是否位于中心。

3.3.按按“ON ”键开启显示器。

4.4.若显示屏显示不为若显示屏显示不为0.00000.0000((g ),按“TAR ”键使显示为0.00000.0000((g )。

5、按老师的示范进行正确操作;6.6.称量完毕后,按称量完毕后,按“OFF ”键,取下被称物,关闭天平门,盖好天平罩。

四、数据记录:ⅠⅡ Ⅲ 空坩埚重(空坩埚重(g g )称量瓶称量瓶++试样重(试样重(g,g,g,倒出前)倒出前)称量瓶称量瓶++试样重(试样重(g,g,g,倒出后)倒出后)称出试样重w 1(g )坩埚坩埚++试样重(试样重(g g ) 称出试样重w 2(g )绝对差值w 1-w 2(g )序 号项目实验2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室温同组者实验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水分析化学实验非常重要,请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1、确认自己仪器的放置位置,实验结果后均需原物归位,并请老师确认;2、长按排好值日生,实验后负责实验室和天平室的卫生工作。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对不同来源的水样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以评估水质的优劣,并探讨可能的污染源。

通过测量水样的pH值、溶解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污染威胁。

因此,对水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实验方法:1. 收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地下水。

2. 使用标准化学试剂和设备,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水质分析。

3. 测量水样的pH值,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计。

4. 测量水样的溶解氧,使用溶解氧计。

5. 测量水样的总固体,使用干燥炉和称量器。

6. 测量水样的氨氮,使用氨氮试剂盒和分光光度计。

7. 测量水样的硝酸盐,使用硝酸盐试剂盒和分光光度计。

8. 测量水样的磷酸盐,使用磷酸盐试剂盒和分光光度计。

实验结果:1. 样本一:自来水pH值:7.2溶解氧:8.5 mg/L总固体:120 mg/L氨氮:0.5 mg/L硝酸盐:2.0 mg/L磷酸盐:0.1 mg/L2. 样本二:河水pH值:6.8溶解氧:6.2 mg/L总固体:180 mg/L氨氮:1.2 mg/L硝酸盐:5.6 mg/L磷酸盐:0.8 mg/L3. 样本三:地下水pH值:7.5溶解氧:9.2 mg/L总固体:90 mg/L氨氮:0.3 mg/L硝酸盐:1.8 mg/L磷酸盐:0.2 mg/L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较好,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含量较高,总固体和污染物含量较低,符合饮用水标准。

2. 河水的水质较差,pH值稍低,溶解氧含量较低,总固体和污染物含量较高,可能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的污染。

3. 地下水的水质良好,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含量较高,总固体和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合作为饮用水。

水质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水质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质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水质状况,为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某地区某河流的水质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揭示水质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的水质数据来源于某地区某河流的监测站,数据时间跨度为2019年至2021年。

监测项目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pH值等。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转换:将监测数据转换为标准化数据,便于后续分析。

(3)数据分组:根据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组,便于分析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水质状况。

三、水质统计分析1. 水质指标统计(1)COD:COD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COD年均值为30.5mg/L,超标率为15.3%。

(2)NH3-N:NH3-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NH3-N年均值为2.1mg/L,超标率为10.2%。

(3)TP:TP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TP年均值为0.6mg/L,超标率为5.1%。

(4)BOD5:BOD5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BOD5年均值为4.2mg/L,超标率为12.3%。

(5)DO:DO是衡量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DO年均值为6.5mg/L,达标率为85.2%。

(6)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

2019年至2021年,pH值年均值为7.5,达标率为95.2%。

2.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通过对2019年至2021年水质数据的分析,发现以下变化趋势:(1)COD、NH3-N、TP、BOD5等指标的超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纯化水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纯化水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纯化水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方法,对纯化水进行质量分析。

2. 掌握纯化水的制备和质量检测方法。

3. 了解纯化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和其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原理:纯化水是指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水,去除了其中的杂质、微生物和有机物,达到纯净水质量标准。

纯化水的制备包括预处理、反渗透、电离交换和消毒等步骤,其中反渗透和电离交换是常用的纯化水处理方法。

质量分析包括外观观察、pH值测定、溶解固体测定、微生物检测等。

实验材料:1. 纯化水设备:包括预处理设备、反渗透设备和电离交换设备。

2. pH计、电导仪等实验仪器。

3. 试剂:NaOH溶液、HCl溶液等。

4. 平皿、量筒、比色皿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从纯化水设备中取出一定量的纯化水样品。

2. 外观观察:将纯化水样品倒入平皿中,观察其外观是否清澈透明。

3.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纯化水样品的pH值。

4. 溶解固体测定:取一定量的纯化水样品,将其蒸发至干燥,称量干燥后的残渣重量,计算溶解固体含量。

5. 微生物检测:将纯化水样品接种于适当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实验结果:1. 外观观察:纯化水样品呈现透明的状态,无任何悬浮物或沉淀物。

2. pH值测定:纯化水样品的pH值为7,接近中性。

3. 溶解固体测定:纯化水样品在蒸发至干燥后,残渣质量为0.02克,溶解固体含量为0.02毫克/升。

4. 微生物检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纯化水样品上无微生物生长。

实验讨论:1. 外观观察结果表明,纯化水样品具有较好的外观质量,无悬浮物或沉淀物,符合纯净水的要求。

2. pH值为7表明纯化水样品属于中性,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影响。

3. 溶解固体含量为0.02毫克/升,远远低于饮用水的标准,证明了纯化水中几乎没有溶解固体污染物。

4. 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纯化水样品无微生物生长,符合纯净水的卫生要求。

实验结论:通过对纯化水进行质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纯化水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符合纯净水的质量要求。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样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情况,并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水质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

2. 实验原理水质分析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了解水样的组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影响。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2.1 pH值的测定pH值反映了水样的酸碱性。

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可以了解水样是否酸性、中性或碱性。

2.2 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通过使用溶解氧电极,可以测量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以评估水体的氧气供应情况。

2.3 总硬度的测定总硬度是水样中可溶性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离子物质的总量。

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水样中总硬度的含量,从而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4 阴离子的测定水中常见的阴离子包括氯离子、硝酸盐离子和硫酸盐离子等。

通过使用离子色谱仪,可以准确测定水样中各种阴离子的含量,并评估水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 实验步骤3.1 pH值的测定步骤1.取一定量的水样,放入容器中。

2.加入酸碱指示剂或使用pH计进行测定。

3.记录测得的pH值。

3.2 溶解氧的测定步骤1.取一定量的水样,放入溶解氧电极中。

2.进行溶解氧的测定,并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3.3 总硬度的测定步骤1.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2.使用标准滴定液进行滴定,直至颜色出现变化。

3.记录滴定液的用量,并计算出总硬度的含量。

3.4 阴离子的测定步骤1.取一定量的水样,进行前处理步骤。

2.将处理后的水样注入离子色谱仪中。

3.进行阴离子的测定,并记录测得的各种阴离子的含量。

4.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pH值为6.5,属于中性水质。

2.溶解氧浓度为8 mg/L,符合水体生态要求。

3.总硬度含量为150 mg/L,低于标准限值。

黄河净水实验报告总结(3篇)

黄河净水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之源和文明之根。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质污染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改善黄河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我们开展了黄河净水实验,旨在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黄河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2. 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3. 评估净化效果,为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水样采集:在黄河流域选取不同河段,采集水样,分析其水质指标,如COD、BOD、SS、NH3-N、TP等;2. 污染源调查: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3. 净化实验:针对不同污染源,设计相应的净化方案,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实验;4. 净化效果评估: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水质指标的变化,评估净化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污染现状:实验结果显示,黄河水污染严重,COD、BOD、SS、NH3-N、TP等指标普遍超标。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净化效果:(1)物理法: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物理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2)化学法:采用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化学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法对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一般。

(3)生物法: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生物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3. 综合净化效果: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组合,对黄河水进行综合净化。

湖水测定实验报告

湖水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湖水水质的基本情况。

2. 掌握湖水测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湖水水质状况,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湖水测定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湖水中的主要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来判断湖水的水质状况。

这些指标反映了湖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含量,对于评估湖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湖水样品、玻璃棒、试剂、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pH计、溶解氧仪、C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在湖水采集点,用无菌容器采集一定量的湖水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新鲜度。

2. 溶解氧测定:(1)取适量湖水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将溶解氧仪放入样品中,待仪器稳定后读取溶解氧值。

3. pH值测定:(1)取适量湖水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用pH计测定湖水样品的pH值。

4.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1)取适量湖水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按照COD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湖水样品的COD值。

5. 氨氮测定:(1)取适量湖水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按照氨氮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湖水样品的氨氮值。

6. 总磷测定:(1)取适量湖水样品,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按照总磷测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湖水样品的总磷值。

7.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解氧:实验结果显示,湖水样品的溶解氧浓度为5.6 mg/L,属于良好水平。

2. pH值:实验结果显示,湖水样品的pH值为7.8,属于中性偏碱。

3. 化学需氧量(COD):实验结果显示,湖水样品的COD值为30 mg/L,属于良好水平。

4. 氨氮:实验结果显示,湖水样品的氨氮浓度为1.2 mg/L,属于良好水平。

水环境调查实验报告(3篇)

水环境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了解我国某地区水环境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水环境调查实验。

本次实验选取了某城市主要河流作为调查对象,旨在分析该河流的水质状况,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某城市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包括水质指标、污染源及污染程度。

2. 分析水环境现状,探讨水污染原因及影响。

3. 提出针对性的水环境治理建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点:某城市主要河流2.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一)水质指标测定1. 样品采集:采用随机采样方法,沿河流上下游各选取3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L水样。

2. 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铜、锌、铅)等。

3. 测定方法:参照《水质标准》及《水质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二)污染源调查1. 问卷调查:对周边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污染源情况。

2. 实地考察: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

(三)水环境现状分析1.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项水质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2. 污染原因分析:根据水质指标及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水污染原因。

3. 水环境影响分析:分析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水质指标测定结果1. pH值:在6.5-8.5之间,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 溶解氧:在5-8mg/L之间,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 化学需氧量(COD):在20-40mg/L之间,略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在5-10mg/L之间,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5. 氨氮:在1-2mg/L之间,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6. 总磷:在0.1-0.3mg/L之间,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水质分析实验时间2010年4月12 实验室生科院实验楼综合2 一.实验预习1.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和pH、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总磷的方法。

了解这些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地位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实验原理:水是水生生物生活的场所,水体洁净程度如何,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多少,是我们选用不同用途水源时的主要依据,进行水质分析已成为环境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

溶解氧的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4MnSO4 + 8NaOH 4Mn(OH)2(肉色沉淀) + 4Na2SO42Mn(OH)2 + O22MnO(OH)2(棕黄色或棕色沉淀)2H2MnO3 + 2Mn(OH)22MnMnO3+ 4H2O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就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4KI + 2H2SO44HI + 2K2SO42MnMnO3 + 4H2SO4 + 4HI 4MnSO4 + 2I2 + 6H2O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含量(碘量与溶解氧量成比例关系),计算出水样溶解氧的含量。

氨氮的测定: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

反应式如下:2K2(HgI4) + 3KOH + NH3 NH2HgOI (黄棕色沉淀) + 7KI + 2H2O亚硝酸盐测定:测定亚硝酸盐氮,通常使用重氮比色法,此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α-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水样分析报告

水样分析报告

水样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水样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评估水的质量和潜在的污染物。

本报告将涵盖以下内容:•样品来源和采集方式•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结果和数据解读•结论和建议2. 样品来源和采集方式本次水样分析的样品来源为供应社区的自来水。

样品采集方式为在供水管道上设置取样点,使用专用取样瓶直接采集水样,并保证取样过程中无外界污染。

3. 分析方法和仪器本次水样分析使用了以下分析方法和仪器:3.1 pH值检测使用酸碱度计对水样中的pH值进行测量。

3.2 溶解氧测定使用溶解氧测定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3.3 氨氮测定使用氨氮分析仪对水样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测定。

3.4 总大肠菌群检测使用标准培养方法对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

4. 分析结果和数据解读经过以上分析方法的测定,得到了以下结果:分析项目检测结果单位pH值7.2 -溶解氧含量8.5 mg/L氨氮含量0.3 mg/L总大肠菌群数500 CFU/100mL5. 结论和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及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pH值为7.2,符合饮用水标准;2.溶解氧含量为8.5mg/L,符合饮用水标准;3.氨氮含量为0.3mg/L,高于饮用水标准,建议进一步排查污染源;4.总大肠菌群数为500CFU/100mL,超过饮用水标准,可能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供水管道的维护和清洁,避免外界污染;2.增加氨氮治理措施,减少氨氮释放;3.加强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降低大肠菌群的含量。

6. 总结本报告对水样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了水样的基本质量和潜在污染的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相应的建议。

这些结果和建议对保障供水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相关部门和社区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为水样分析报告的模板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水处理检验报告

水处理检验报告

水处理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的检验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水处理是指对原始水进行净化和改善其质量的过程,以便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本次检验实验主要从水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水质和化学水质三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2. 实验方法2.1 水的理化性质测试在此实验中,使用了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水的理化特性:•pH值测试:使用酸碱试剂来测定水的酸碱性程度。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样的pH值。

•悬浮物测定:通过过滤和称量方法,测定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溶解氧测试:采用溶解氧测试仪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氯含量测试:使用氯试剂来检测水中的氯含量。

2.2 微生物水质测试在此实验中,通过进行微生物平板计数实验来评估水样中的微生物水质。

将水样注入培养皿中,利用琼脂培养基固体化后进行菌落计数。

2.3 化学水质测试在此实验中,使用以下方法来评估水样的化学成分:•总硬度测试:使用EDTA试剂测定水中的总硬度含量。

•亚硝酸盐测试:采用巴氏试剂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铜含量测试:采用菲林试剂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

3. 实验结果3.1 水的理化性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水。

•悬浮物含量为0.05mg/L,表明水样中悬浮物含量较低。

•溶解氧含量为8.5mg/L,表示水样中溶解氧含量适中。

•氯含量为0.2mg/L,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2 微生物水质测试•经过微生物平板计数实验,发现水样中的菌落总数为100 CFU/mL,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3 化学水质测试•总硬度含量为150 mg/L,水质处于中硬度范围。

•亚硝酸盐含量为0.02 mg/L,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铜含量为0.05 mg/L,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4. 结论通过对水处理过程中的检验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水样的理化性质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pH值在合理范围内,悬浮物含量、溶解氧含量和氯含量均符合规定标准。

•微生物水质测试结果表明水样中的菌落总数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化学模块实验-水分析及净化实验报告

化学模块实验-水分析及净化实验报告

1.实验背景略2.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pH试纸、pH计、酸碱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离子交换树脂柱、电导率仪试剂:pH=4.01缓冲剂、pH=6.86缓冲剂、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邻苯二甲酸氢钾、EDTA-Na、盐酸、三乙醇胺、硫化钠、碳酸钙、氯化铵、氨水、镁离子溶液、铬黑T、钙羧指示剂、硝酸银、重铬酸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坑坏血酸、酒石酸锑钾、钼酸铵、过硫酸钾、高锰酸钾、磷酸、N-(1-萘基)乙二胺、对氨基苯磺酰胺、亚硝酸钠、草酸钠、硫酸、硫酸亚铁铵、邻菲罗啉、硫酸亚铁、硫酸银、硫酸汞、硝酸、柠檬酸三铵、无水亚硫酸钠、盐酸羟胺、硝酸铅、双硫腙、氯仿、氯化铵、碘化钾、酒石酸钠、氯化汞、硝酸钠、硫酸钾、碳酸钠、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3.实验内容3.1水样pH值和酸碱度的测定3.1.1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沾取水样滴至pH试纸,检测其酸碱情况;3.1.2用两个干净的小烧杯分别溶解pH=4.01和pH=6.86的缓冲剂,并将其用蒸馏水定容至250mL容量瓶中;3.1.3将容量瓶的缓冲液分别倒至小烧杯中,用于pH计的校准;3.1.4取少量水样于小烧杯中,用校准好的pH计测定其pH值;3.1.5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称取0.84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入500mL水溶解;3.1.6氢氧化钠溶液标定:分别称取0.1600g-0.2000g之间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于三个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进行溶解再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滴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3.1.7水样滴定:分别移取10.00mL水样于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和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微红色。

3.2水样的总硬及钙硬的测定3.2.10.01mol/LEDTA溶液的配制:称取1.87gEDTA于烧杯中,加入500mL蒸馏水溶解;3.2.21:1盐酸溶液配制:用量筒量取50mL盐酸于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2.31:2三乙醇胺溶液配制:用量筒量取10mL三乙醇胺于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2.410%硫化钠溶液配制:称取10g左右硫化钠,加入90mL蒸馏水,转移至试剂瓶中备用;3.2.510%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称取10g左右氢氧化钠,加入90mL蒸馏水溶解;3.2.60.01mol/LCa2+溶液配制: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0800g-0.1200g碳酸钙于小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后加入1:1盐酸溶解,溶解后加入少量蒸馏水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3.2.7pH=10的氨性缓冲液配制:称取14g左右氯化铵于盛有100mL浓氨水的烧杯中,溶解后将其转移至试剂瓶中备用;3.2.8pH=10的氨性缓冲液(加入Mg-EDTA)配制:移取10.00mLMg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5mLpH=10的氨性缓冲液、少量铬黑T,用配制好的EDTA溶液滴定,记录其消耗的体积,按照Mg2+溶液、pH=10的氨性缓冲液和EDTA溶液三者溶液体积的比例关系配制pH=10的氨性缓冲液(加入Mg-EDTA)300mL;3.2.9EDTA溶液标定:分别移取25.00mLCa2+溶液于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3.2.8配制的溶液20mL,再分别加入少量铬黑T,用配制好的EDTA溶液进行滴定;3.2.10水样总硬测定:移取50.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1:1盐酸、5mL三乙醇胺、1mL硫化钠溶液、5mLpH=10的氨性缓冲液(加入Mg-EDTA)、少量铬黑T,用EDTA溶液滴定,颜色由紫色变为兰色为止;3.2.11水样钙硬测定:移取25.00mL3.2.1配制的EDTA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再从中移取25.00mL溶液于另一250mL容量瓶中,定溶至刻度线,移取25.00mL水样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分别移取25.00mL稀释后的水样于三个锥形瓶中,各加入几滴1:1盐酸溶液,在每个锥形瓶中都加入1滴管的三乙醇胺溶液、硫化钠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和少量的钙羧指示剂,用稀释100倍EDTA 溶液滴定,颜色由紫色变为兰色。

bod 实验报告

bod 实验报告

bod 实验报告BOD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水体中的有机物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包括化学需氧量(BOD)。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样中的BOD值,评估水体的有机物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BOD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水样处理的基本步骤;3. 分析并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

三、实验原理BOD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实验中,我们采用BOD瓶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取样水样加入装有养分培养液的BOD瓶中,使水样中的微生物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然后,将瓶口插入含氧气的瓶塞,利用瓶内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测定不同时间内溶液中溶解氧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BOD值。

四、实验步骤1. 取样:选择代表性的水样,避免污染和氧气接触;2. 制备BOD瓶:用洗净的BOD瓶加入适量的养分培养液;3. 加样:将取样水样加入BOD瓶中,注意避免氧气进入;4. 封瓶:将瓶塞插入瓶口,确保密封;5. 测定初始溶解氧:在实验开始时,测定瓶内初始溶解氧浓度;6. 培养:将BOD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温度为20℃;7. 测定终点溶解氧:在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瓶内溶解氧浓度;8. 计算BOD值:根据溶解氧的消耗量计算出BOD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水样的BOD值。

根据国家标准,BOD值的范围可以用来评估水体的有机物含量。

较低的BOD值表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较低,水质较好;而较高的BOD值则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较高,水质较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不同水样的水质状况,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BOD测定的方法,对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水样的BOD值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反映了水体的水质状况。

水质分析报告单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写

水质分析报告单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写

水质分析报告单水质分析报告怎么写水质分析报告单表色度项目K+ Na+ 1/2Ca2+ 阳离子1/2Mg2+ 1/2Fe 1/3Fe2+ 3+8PCU mg/l 2.12 17.46 32.03 9.96 0 0 0 0.34 0.54 0.25 12.37 25.09 moml/l 0.054 0.76 1.60 0.82 0 0 0 0.019 7.82×10-3 5.71×10-3 3.27 0.35 0.52 2.41 0 0.036 0 0 3.16×10-3 3.32嗅项无目总硬度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负硬度甲基橙碱度酚酞碱度总碱度(以CaCO3 计)第一文库网酸度PH 值游离CO2 侵蚀性CO2 全硅非活性硅溶解固形物全固形物悬浮物COD BOD5 NH3-N 游离余氯味mg/l无moml/l 2.42 0.01 2.41 0 2.41 0硬度酸碱度1/3Al3+ NH4+ 1/2Ba2+ 1/2Sr2+ 合计Cl1/2SO42+ HCO31/2CO3NO3NO2OH1/3PO43合计120.66 0 6.95 0 0 4.65 2.03 165.2 167.8 2.6 14 阴离子其2.22 0 0.10他水质分析仪使用报告在线水质分析仪保德煤矿矿井充水水源快速识别仪试用报告为了及时、准确地判别矿井充水水源,为矿井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保德煤矿计划购置1台矿井充水水源快速识别仪。

2013年12月北京华安奥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奥特公司”)到保德煤矿进行了仪器的推广试用,2014年11月生产管理部联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到保德煤矿进行了试用。

试用前保德煤矿建立了水源数据库,采集了顶、底板砂岩裂隙水、老空水、奥灰水等水样进行了化验对比,结果如下:一、检测精度方面利用华安奥特公司生产的W600型水质分析仪对顶、底板砂岩裂隙水进行了化验,均可以准确识别出水源类型,且重现性较好,同一水样两次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利用西安研究院生产的YHS5型水质分析仪对老空水、奥灰水进行了化验,结果识别出两个水样均为老空水,准确性较差,且重现性较低,同一水样两次化验结果有一定差异,如Ca 离子前后差4mg/l,Cl 离子前后差20mg/l。

水样分析实验报告

水样分析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水样分析实验报告篇一:水样检测报告1采样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水质控制的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本水样的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均未知,故称x水样。

2水样保存应采用2℃恒温冷藏的方法保存水样,以抑止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3实验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常用地面水监测项目,选取了以下指标进行监测实验,分为物理性质实验和生化性质实验。

物理性质实验包括ph值、总残渣(Ts)、总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ss)、浊度;生化性质实验包括Do(溶解氧)、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和细菌总数。

实验项目及分析方法3.1物理指标(1)ph值:表现水体酸碱程度的一个数值指标,采用玻璃电极ph计来测量。

(2)浊度:使用浊度仪进行测定。

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样呈现浊度。

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关。

悬浮固体体系对光有散射或吸收,浊度仪运用了上述理论,建立了相关透射光和散射光与颗粒物固体浓度的关系。

(3)总悬浮物:水样中的悬浮固体,正式名称叫总不可滤残渣,简称ss。

将地表水水样通过滤纸后,将滤纸及其上的固体残留物于103~105℃时烘干、称重,再减去滤纸重量(差重法),即为总悬浮物重。

(4)总残渣:总残渣是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简称Ts,包括总不可滤残渣(ss)和总可滤残渣。

将地表水水样注入蒸发皿中,在水浴炉上蒸干,移入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量此时的蒸发皿,增加的重量即为总残渣。

3.2生物、化学指标(1)溶解氧:指的是溶解在水中分子态的氧,简称Do。

监测方法为碘量法(由于样品较少本次实验选用溶氧仪进行测量),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