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祖先的几大基因传播史
人类DNA起源之谜追溯我们的家族
人类DNA起源之谜追溯我们的家族人类DNA是关于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之一,它承载着我们的遗传信息,揭示着我们的家族起源和演化历程。
追溯人类DNA起源之谜,可以通过对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深入了解我们的家族历史和演化。
一、DNA的遗传变异DNA由四种碱基组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基因和基因组。
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DNA序列的差异。
这些遗传变异在人类DNA中广泛存在,反映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多样性。
研究人类DNA中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测量不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来推测人类的家族历史。
例如,通过对线粒体DNA的变异分析,可以追溯人类祖先的迁徙历史;通过对Y染色体的遗传变异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的父系家族关系。
二、人类遗传多样性人类遗传多样性是指人类群体内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多样性。
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类群体在遗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地理环境和人类迁移有关。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遗传特征。
例如,非洲人群在基因多样性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反映了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亚洲、欧洲和美洲人群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反映了人类在历史上的迁移和分化。
三、基因演化与家族历史基因演化是指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改变和传播。
通过对人类基因演化的研究,可以还原人类的家族历史和迁徙史。
研究人类基因演化的方法包括分子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
通过对人类DNA中的突变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分析,可以推测人类基因的起源和演化路径。
例如,人类与现代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可以通过对人类基因组与其他物种基因组的比较来推测。
四、基因突变与起源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的突发性变化,是基因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对基因突变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基因的起源和进化。
研究人类基因突变的方法包括单碱基多态性、拷贝数变异和结构变异等。
通过对人类遗传疾病的研究,可以揭示基因突变在人类DNA中的作用和影响。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和进化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和进化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人类种群的历史、环境、遗传性状、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因素。
但是,研究表明,这种多样性是由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和不同地区的群体间的遗传交流所导致的。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源于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
人类最早出现在大约600万年前的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的人类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而随着新的基因型在群体中逐渐传播,群体中的基因型和表型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遗传变异在人类种群中不断积累和传播,这些变异可以显性或隐性地影响个体的外表或内部特征。
例如,在非洲耳的适应性进化中,一些非洲人种群具有较大的外耳比例,这有助于增加热散发和提高体温调节能力。
除了与环境适应性有关的特征之外,人类的遗传多样性还表现在大脑发育、身体形状、骨骼结构、皮肤色素等方面。
许多基因变异在人类种群中极不常见,只有少数人会携带这些基因变异。
这些人类特征让人类更加多样化,而这种多样性是因遗传异质性所导致的。
进化研究与人类基因多样性进化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多样性的起源和本质。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差异。
例如,一些大规模的遗传分析已经显示,欧洲和非洲的人类基因组相互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源于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人类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换史。
此外,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人类基因组的亲缘关系能够为人类疾病,如癌症和肺炎等,提供解决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类基因组的变异是无害的,它们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个体的健康。
但一小部分大规模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排斥反应和严重的疾病。
因此,证实这类基因变异的影响以及它们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对于人类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基因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源于人类祖先的漫长进化历程,这个进化过程呈现出复杂和多样的面貌。
古人类的进化启示我们,人类进化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
关于黄种人来源和东亚人种迁徙再探讨
关于黄种人来源和东亚人种迁徙再探讨(2011-12-29 16:03:21)转载▼关于黄色人种或蒙古人种,其人种体质特征与产生来源等观点有很多。
一般认为黄种人主要体质特征有:- 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 头发黑且直- 面部平坦,圆润,较宽几年前复旦李辉先生在他那篇有名的《走向远东的两大现代人种》文章中根据当时已经有的粗略数据给出了一些“惊人”结论,归纳起来我以为他主要认为黄种人在缅甸产生论,黄种人(NO)屠杀驱赶棕色人种论(CD),或叫新老亚洲论。
这几年有了更深入的分子人类学数据,回头再看,我认为李辉先生这两大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而新老亚洲论更是给很多人怕被测出是“老亚洲”或者已经被贴上“老亚洲”标签的人背上了心理包袱。
没有时间做很多精细研究和给出精细数据分布,但大致理出本人观点。
1 黄种人产生地应该是在中亚下图是一张人类肤色深浅分布图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皮肤越白,越接近赤道,皮肤越黑。
说明肤色与纬度关系很大。
可能其他环境要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显然纬度会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从肤色分布看,最初的黄种人不太可能在东南亚或者中国南方产生。
对比一下现在中国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地方人种皮肤颜色,当肤色更深的澳美人种从接近赤道地方进入到缅甸或华南北纬30度线附近的时候,应该不足以产生黄种人突变,说明该地不太可能产生肤色更浅的黄色人种。
而现在中国南方人种较浅的皮肤颜色主要是很晚期的黄色人种从北向南扩散与本地混合为主而形成的。
李辉说在缅甸产生黄种人,这没有任何逻辑或其他证据证明,这是根据当时猜想的NO迁徙路径纯粹想当然地凭空而说。
相反肤色分布图的逻辑是可以看做对这种看法的否定。
实际上更高纬度的中亚与所处地理位置则应是诞生黄种人的最佳理想场所。
最初的黄种人最有可能就是在中亚产生的。
2 东亚父系人种的南北两线迁移路径(注:以下单倍群名称以Y-开头表示是父系单倍群名称,以mt-开头表示是母系单倍群名称)根据中科院昆明所文章,认为东亚中国人种93%的父系(主要指Y-NO系,包含Y-CD系), 来自于南线的迁移。
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
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txt19“明”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儿。
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前言我在1998年参加了一个“中国高龄老人长寿监测服务”的国际合作项目,发现美国、德国等一些机构偷偷地在中国采集老人血样,从事基因研究,我站出来坚决反对,当时有一百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此次事件。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拜访了一些遗传学专家,并对中国人遗传基因流失非常敏感和关注,总感觉到中华民族因此而会受到严重威胁。
北京“非典”时期,我到重庆中国嘉陵股份有限公司开董事会,在首都机场,发现人山人海,简直是成了口罩的海洋。
开完董事会后,我自动在重庆我胞弟的一套闲置的新房子里隔离了20天,正好有空闲思考一些问题,我每天注视着“非典”疫情,发现全世界的中国人对“非典”病毒是那么的易感和致命。
我们在寻找“非典”的来源时,还是按照过去的思维模式,一头扎在动物身上找证据,却没有意识到目前世界上的各种病毒制造和买卖早已司空见惯。
因此,我根据5年来学来的一点点遗传学知识,结合以前我反对美国等国来采集中国老人遗传基因的实际经验,再仔细分析这次“非典”瘟疫导致只有中国人死亡率高的特殊现象,逐渐形成了我的基本观点,即“非典”病毒可能是人为的,可能是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等等。
我之所以提出上述观点,是在“非典”病毒的原因未真正找到时,给人们提出一个新思路,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遗传基因大流失的一次沉痛的反思。
目录第一章“病毒”突袭世界东方第一节“病毒”伴随人类历史一自然界存在的病毒二利用自然界的病毒三制造病毒四病毒与人类的遗传基因第二节恐怖笼罩中国人一中国第一例“非典”患者二北京一个不幸的家庭三“非典”超级传播者第三节“病毒”幽灵光顾全球一其他国家“非典”死亡者华人居多二俄罗斯、日本等中国周边国家没有“非典”第四节“非典”病毒从何处袭来一动物说二自然说三太空说四生化武器说第二章中国人遗传基因大流失第一节所谓合作的人体试验一大量中国人DNA送到美国实验室二“非典”与气管感应三现场抽取中国人血样第二节大量采集中国老人的血样一中国老人易感“非典”二采集中国老人血样的历史三美国掠取中国老人基因资源的合同规定第三节攫取中国古人骨基因一大量中国古人骨基因被研究二古人骨基因与现代人基因是一脉相承第四节大量收集中国情报一实地调查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口构成二卫星收集等各种监控第三章基因战的形态描述第一节让人喜忧参半的双刃剑一生物界的阿波罗登月二引起世界的恐慌三中国人的遗传基因令人担忧第二节具有基因武器特点的病毒一一些病毒具有基因武器的特点是杀伤力大二找不到发病原因三难以防范四只针对特定人群第三节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验场”一选择的是某国人种二针对不同国家整个防疫和控制疫病的系统三针对中国人习性四选择人口流动大的地方五针对老百姓的迷信心理第四节基因病毒给受害国带来巨大影响一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二中国失去100多万个工作职位三带来歧视第四章制造基因武器的条件第一节掌握大量对中国人细菌试验历史资料一美国研究细菌武器晚于日本二获得大量对中国人细菌试验资料第二节向中国人及其他人使用生化武器的历史一日本在中国使用生化武器二美国对中国人和其他人使用生化武器的历史第三节世界研究冠状病毒历史一美国研究冠状病毒历史二“非典”是否是由已知冠状病毒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第四节美国具有合成病毒优势一合成病毒是已知的应用技术二“非典”病毒人造之谜第五节生化、基因武器的实验和买卖一美国生化、基因武器的实验二美国向世界输出生化武器第五章使用基因武器的动机和渠道第一节使用基因武器的动机一组织和政府的动机二企业的动机三个人的动机第二节基因武器的传播渠道一传播渠道研究历史悠久二“非典”病毒传播到中国有几种可能:第三节一个无形的计划步骤一“非典”疫情发展的初期二180度的大转弯第六章基因战争将毁灭人类第一节基因恐惧在可能性之中一客观存在针对人种的基因武器二基因的另类思考三基因殖民主义第二节谁敢打开“潘多拉匣子”一静悄悄的谋杀二基因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三美国对这次“非典”的应急措施四人类将毁灭在自己手里第一章“病毒”突袭世界东方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拥有了克服和战胜自然的非凡技艺,但无穷尽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和侵蚀一直没有停顿;当一种病毒缠绕着一个活着的躯体时,他就受着痛苦的煎熬,这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的个体疾病现象,不会引起人类的恐慌和社会的震荡。
历史真实存在的五个超级祖先,大多数中国人是他们的后代
历史真实存在的五个超级祖先,⼤多数中国⼈是他们的后代中华民族的起源,据史记等书记载,最远可追溯到炎黄伏羲时代,但是⽆论炎帝黄帝还是伏羲,有太多传说的味道,⽽后代好多姓⽒都把祖先盖在他们⾝上,⽽他们本⼈存在的真实性,⼜渺不可考。
我们知道,中国的最早书籍是在西周时期,甲⾻⽂的发现将中国的⽂字记录推前到商朝时期。
据⽬前可靠的记录,春秋时期各⽅国关于⾃⼰祖先的记载才是最靠谱的,因为他们作为封君,有条件⼀代代保留⾃⼰关于祖先的记载。
⽽这些都成为那个时期⼈们的共识。
⽐如宋国⼦姓是殷商的后代,秦国嬴姓是皋陶后代。
⽽这些古⽼的姓⽒经过不断的分⽀壮⼤,繁衍了今天⼤多数中国⼈,其中以上古五⼤姓⼈数最多,这五⼤姓直接记载的最早祖先,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超级祖先。
第⼀个是后稷,他是姬姓的最早祖先,虽然史记记载了周⼈把祖先认到黄帝,显然那很牵强,⼀般⽽⾔,各部族关于⾃⼰最早的男性祖先传说,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多半都是其母要么踩巨⼈⾜印,要么吃鸟卵⽽怀孕⽣育的。
所以姬姓的可靠祖先应该是后稷。
后稷⼤约和舜同时代,传说他是舜的农业部长,负责农业⽣产的。
后稷的后代姬昌姬发推翻了商朝,建⽴周朝,历代周天⼦⼤量分封⼦弟和亲戚功⾂以及名⼈后代。
由姬姓所演化出来的⽒族有王、张、杨、周、吴、孙、郑、管、鲁、蔡、霍、康、⽑、曹、卫、毕、魏、滕、杨、蒋、韩、詹、何、于、许、万、常、武、乔、贺、赖、龚、⽂、智、傅、沈、彭、吕、卢、贾、刁、阎、余、潘、杜、戴、汪、⽥、任、⽅、⽯、廖、邹、陆、秦、史、顾、侯、邵、召、段、雷、易、冯、董、程、茅、单、⽢、耿、焦等等上百个姓⽒。
繁衍⾄今⼈⼝达四亿之多。
姬姓建⽴的国家有周朝、东吴及王莽新朝、隋朝等。
姬姓始祖后稷第⼆个是皋陶,他是嬴姓始祖,是舜的司法部长,中国司法⿐祖,嬴姓部落是东夷族中最强⼤的部落之⼀,他们建⽴了徐国、秦国和赵国等。
徐国还曾经和周王朝对抗,最终被周穆王所降服。
其后代最有名的是秦始皇,统⼀六国,建⽴第⼀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
近代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gene”的中译
‘自然科学史研究“㊀第42卷㊀第2期(2023年):226 240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42㊀No.2(2023)近代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 gene 的中译徐丁丁밨(深圳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中心,深圳518060)摘㊀要㊀20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 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㊂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 基因 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㊂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 基因 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本土化过程的典型案例㊂中国近代遗传学共同体对译名学术性和普及性等要素的反复衡量,也体现了多种因素在科学传播中对概念形成的共同作用㊂关键词㊀遗传单位;gene ;基因;中译中图分类号㊀N092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0224(2023)02-0226-15㊀㊀㊀收稿日期:2021-12-14;修回日期:2023-04-25㊂㊀㊀㊀作者简介:徐丁丁,1982年生,湖南益阳人,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㊁生命科学史,Email:tritonx100@㊂㊀㊀㊀基金项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2019年度项目 近代遗传学名词的中译与演变 (项目编号:YB2019015)㊂㊀①㊀相关论著很多,如:刘玲:‘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中遗传与进化内容的变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付雷:‘现代遗传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中学生物教科书的视角“(‘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2期,第147-157页);刘丹:‘高中生物教科书中基因相关内容的变迁“(‘中学生物教学“,2015年第9期,第6-8页)㊂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对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观察和总结㊂㊀②㊀高翼之记载,谈家桢在中国遗传学会第2次遗传学教学学术讨论会(1984㊃广州)的致词中曾说: 我一生中作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基因 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出色的中文译名之一㊂20世纪初, gene 概念出现后不久传入中国,其名词的中译和演变,对遗传单位概念的理解和近代遗传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影响深远㊂探究 基因 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日益引发研究者的关注㊂①关于 基因 一词中译名由谁提出,遗传学者高翼之十分肯定为谈家桢㊂他说: 谈家桢在留学美国期间应邀为国内科学杂志撰文介绍现代遗传学时,把gene 的汉译名定为 基因 ㊂有趣的是,当时因校对人员工作疏漏,误刊为 因基 ㊂[1]他在其他文章中也坚持此说㊂②[2-4]作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最著名的遗传学家之一,谈家桢被视为 基因 一词中译名的定名者或许是一些后辈学者的良好愿望,也符合把 伟业 归功于伟人的某种传㊀2期徐丁丁:近代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 gene 的中译227㊀㊀统㊂然而,愿望和真相是两回事㊂无论是该名词的翻译,还是谈家桢的科学活动,都是近百余年间的事情,近现代史的考镜源流有大量史实可据,高先生的说法可靠与否,还得看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视㊂最得意的杰作是把gene 翻译为基因㊂ 这一句话后为许多出版物引用,有的直接将谈家桢写作 基因 的第一位译者㊂甚至有人据此引申出 中国人使用基因概念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的推断㊂此后,高翼之回忆谈家桢的话,曾说 从他讲话时的表情和语气来看,更多的是带有调侃的成分 , 但我可以肯定他是讲过那句话的,并且我也相信把 Gene 一词译为 基因 是始于谈家桢先生,因为他不需要无中生有地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㊂ 见:高翼之致冯永康信函,2014年6 7月㊂谈家桢夫人邱蕴芳在‘我忆谈家桢“(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2页)中则认为, 自约翰逊提出 gene 这个单词之后,国际遗传学领域就用 gene 替代了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的 factor ,中译为 因子 ,而中国的遗传学领域在1937年前依然沿用 factor 的中译名 因子 ,这显然在语言上与国际同行脱节了,因此家桢把 gene 译成 基因 并引入了中国 ㊂这一表述似是对上述说法的一种细化和加工㊂但是,就高翼之所述的字句本身而言,似不能认为谈家桢有表述自己首次翻译了 基因 的意思㊂本文在文献追溯和合理探讨的基础上,认为谈家桢确实在 基因 一词的中译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表达是有历史根据的,对此的引申则不符合谈家桢的原意㊂此外, gene 一词1922年即中译为 因子 并流行多年,中文的 因子 不能只看作 factor 一词的译名㊂在此,笔者感谢冯永康老师提供信函内容㊂㊀①㊀钟扬㊁李辉2016年8月18日在上海图书馆所做讲座‘解读我的美丽基因组“,讲座预告见: /jiang /list /list.aspx?id =3981,讲座音频见::81/vod /mp3/160808.mp3㊂㊀②㊀卢惠霖(1900 1997),湖北天门人,医学遗传学家㊂1925年在岳阳湖滨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经教会选派赴美留学进修生物学,1926年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深造,是在摩尔根(T.H.Morgan)实验室学习的第4位中国学生(前三位分别为陈桢㊁陈子英㊁李汝祺,第5位即谈家桢㊂不过谈氏赴美时,摩尔根已在加州理工任教)㊂1929年秋回国,1935年执教于雅礼中学,兼任湘雅医学院副教授,1943年担任湘雅医学院教授㊂㊀③㊀在讲座中,钟扬提到谈家桢晚年托付他写文章予以澄清,但他一直未能找到谈家桢提到的那篇文章㊂此事 至少已过去十年,还没有完成谈老的遗愿 ㊂不料,2017年9月,钟扬在内蒙古出差途中不幸去世,这篇未竟的文章遂成永远的遗憾㊂㊀㊀实际上,根据植物学家钟扬回忆,谈家桢在去世前不久曾特意提到, 基因 这个中译名由他创造的说法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他还在20世纪40年代在武汉大学的学报发表文章,反对把 gene 译为 基因 ㊂①对于这一译名的贡献,谈氏认为应当归功于较他更早赴美留学且同出摩尔根实验室的另一位中国学者 遗传学家卢惠霖㊂②不过,公众认同一旦形成,就不易在短期消解或改变㊂在谈家桢去世后, 最早将 基因 一词带入中文 仍然与发现嵌镶显性现象一道,作为谈氏一生中最出色的成绩之一,并列出现在全国各大报刊的新闻通稿里㊂[5]其影响更加深远㊂追溯文献,上述谈家桢和高翼之所指的文章实系一篇,即谈氏于1936年发表于‘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的‘遗传 因基 学说之发展“(谈家桢言 40年代 或为晚年误记,故钟扬一直未能找到此文③)㊂[6]但全文均用 因基 而不用 基因 ,校对疏漏的说法似不能成立,也可佐证谈氏当时未认同 基因 这一译法㊂这一名词的翻译和传播,显然另有途径㊂科学名词术语在出现和传播后,需要相关科学共同体的参与和认可,才能成为科学共同体所遵从的范式的重要内容,科学术语的译名正是如此㊂特别是当一门学科尚未完全本土化之时,一些重要译名的选择与确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点在近代科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㊂一个重要名词的引进㊁翻译㊁传播与接受,其背后往往反映着一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本土化进程㊂ 基因 一词的中译,也应回到这一背景中来考察㊂㊀228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2卷㊀1㊀遗传单位概念的早期演化与 gene 一词的出现1865年,近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G.J.Mendel)在德国小镇布隆(Brunn)自然科学学会的年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报告了他对豌豆杂交实验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㊂在这篇划时代的论文中,作者写道:实验证明,稳定的后代只有在卵细胞和受精花粉属于同样性质因而两者都具有创造十分相似个体的要素(Analge)①时才能形成,就像在纯种正常受精的情形那样㊂所以我们必须认定,在杂种植株中产生稳定类型时,必然有完全相像的因子(Fac-toren)在起作用㊂②事实上,从理论方面,这个假设完全足以解释各代杂种的发育,只要我们同时假定在杂种中不同种类的卵和花粉细胞其平均数目相等㊂[7]20世纪初,随着孟德尔工作的 再发现 ,1901年,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W.Bate-son)将其论文翻译为英文,并加注释说上述两段话 包含着孟德尔遗传原理的精髓 ㊂[8]必须指出的是,孟德尔在论文中采用了多个具有 特性 ㊁ 因素 含义的名词来表示遗传单位的概念,如Merkmale㊁Charakter㊁Element㊁Faktor等[9],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但并不对应某种具体的物质㊂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于把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实验分析,从而归纳出清晰可辨的遗传规律,他不曾探究其理化基础和生物学功能的实现途径(当时也不具备相关的研究基础)㊂因此,孟德尔的遗传单位是符号化的,它是具体的 性状 在抽象层面的表述㊂③20世纪初,随着孟德尔定律的 再发现 和颗粒遗传观念的发展,生物学家们又陆续采用了一些意义相似的词汇,如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 ㊁ 单位因子(unit factor) ㊁ 因子(fac-tor) ㊁ 性状单位(character unit) 等,便于对实验的统计㊁分析和说明㊂[10]可以看出,在孟德尔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性状 和 因子 的含义是紧密相连的㊂在今天的知识里,作为外在表现的 性状 和作为内在机制的 因子 显然是两个概念㊂但在当时,人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缺乏了解,既然特定性状本身和决定特定性状表现的遗传单位互为表里,因此 单位性状 这类词汇既可以表示遗传的实际结果,又有着遗传中不变因素的含义㊂今天仍在使用的 显性性状 (dominant character)㊁ 隐性性状 (recessive character)等概念,还可看出这种思维的影响㊂①②③吴仲贤将之译为 材料 ㊂Mendel Gregor.Versucheüber Plflanzen-hybriden.Verhandlungen des naturforschenden Ver-eines in Brünn,Bd.IV für das Jahr1865,Abhandlungen,1866,pp3-47.此处译文参考高翼之‘解读宝籍 孟德尔和他的论文 植物杂交的实验⓪“([4],10页)㊂如陈文盛就认为,孟德尔并未提出遗传物质的具体概念,把merkmale等词汇译作factor(因子)或determinant (决定子),是贝特森等人的 过度诠释,让大众以为孟德尔已经有基因的观念 ([25],33-34页)㊂㊀2期徐丁丁:近代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 gene 的中译229㊀㊀随着颗粒式遗传观念的发展,在达尔文泛生论(pangenesis)①的基础上,荷兰生物学家德㊃弗里斯(H.de Vries)于1889年提出,生物的每一个外部性状都是由细胞内一种看不见的特殊颗粒决定的,他把这种颗粒称为 泛生子 (pangene,德语为pangen)㊂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W.L.Johannsen)在其著作‘精密遗传学原理“(Elemente der exakten Erblichkeitslehre)中,把 pangene 一词缩短而成 gene (德语为gen),试图代替语义含混的决定子(determinant)等词汇,从而独立出某种具体的遗传因子概念㊂[11]不过在他的认知中,gene只是 一种计算或统计单位 ,且反对将其实质化㊂②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不少学者开始在不同的物种中进行实验㊁证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广泛性和有效性㊂与此同时,一些生物学家也开始了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探索㊂这些研究推动了人们对遗传因子在细胞内的位置㊁ 颗粒遗传 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等问题的认识,使 遗传因子 这一抽象的假设逐渐具体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概念㊂20世纪初,萨顿(W.S.Sutton)和博韦里(T.Borevi)通过研究减数分裂和染色体行为的关系,提出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㊂这些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及其弟子斯特德文特(A.H.Sturtevant)㊁穆勒(H.J.Muller)㊁布里奇斯(C.B.Bridges)等人,以果蝇为材料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随后又解释了性状连锁现象,提出连锁互换规律,并进行了遗传作图㊂1915年,他们出版了‘孟德尔遗传的机制“(The Mechanism of Mendelian Heredity),肯定了遗传因子的实在性㊂此后,他们逐渐用 gene 一词取代了此前使用的 factor ㊂1926年,摩尔根出版了巨著‘基因论“(The Theory of Gene),系统地介绍了基因学说,把基因视为在染色体上排列的实体,开始形成经典遗传学中基因集遗传(功能)㊁突变㊁交换 三位一体 的最小遗传单位的理论㊂[11] gene 成为现代遗传学上最重要的名词之一,其含义在百年间迅速发展,至今仍在不断充实和更新㊂2 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0世纪10年代之后,孟德尔学说和遗传学新知逐渐传入中国㊂时人对此颇为注意,说: 遗传学,系一千八百六十年,补林(Brunn,布隆)之僧明铁若(孟德尔)所实验而得者, 近十三四年来,日形发达,有旭日冲天之势 ㊂[12]一生以科学救国为执念的秉志在‘科学“杂志第1卷第1号中介绍道: 自门德尔植物遗传论(后) , 近世欧美业牧畜者,无不习门德尔之学说 ㊂[13]在这种情形下,遗传单位和遗传因子的概念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㊂和国际情形一致,早期的中文文章即介绍性状(character)为遗传单位㊂1913年,一①②这是一种早期的颗粒遗传思想㊂法国哲学家莫佩尔蒂(P.Maupertuis)认为,来自父母双亲的粒子(particles)决定子女的特性(attribute)㊂1868年,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一书中提出,身体各部分都能产生 微芽 (gemmules),通过血液集中到生殖细胞㊂受精卵发育时,这些微芽分别发育为身体的各个部分㊂在生殖细胞中聚集的微芽组合不同,后代的发育表现也就不同㊂他将这一理论命名为泛生论㊂江可达编著:‘承载生命的符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59页㊂㊀230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2卷㊀篇译文提到孟德尔对其遗传实验的机制猜想时说: 其结论谓遗传物质之一物,宛如化学者所论之原素 , 此一定不变之遗传物质,梅氏(孟德尔)与以单位性质之名 ㊂[14]1917年,陶知行(即陶行知)介绍说 孟特儿之三原理为何,一曰单独性情(Unit Characters),二曰性情分立(Segregation),三曰性情之隐显(Dominance and Recessiveness) ㊂①这类名词,反映了前述20世纪初期遗传学界的流行看法㊂1917年,时为北平农业大学学生的卢守耕②发表了‘生物上子不类亲之理由“一文,详细描述了遗传学自孟德尔到摩尔根的工作,主要对遗传中何以发生性状改变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其举例包括豌豆㊁鼹鼠㊁多塞特羊㊁血友病㊁果蝇㊁色盲症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根据孟德尔遗传学所进行的各物种的代表性实验㊂[15]值得注意的是,卢守耕在文中引用了约翰森的 表型 和 性型 (即基因型)两个概念,并提及了 gene 一词:植物中,又有表面观之似为一个之独立性质即gene(遗传单性)㊁而实则由二种以上之性质结合而成者,是亦由异性交配,遂起性质上分离结合之作用,而发现与亲相异之性质也㊂就目前所见,卢氏是国内最早对 gene 一词进行解释的人㊂但就此句而言,他注释的 遗传单性 实际上指的是性状㊂作者同时在前后文中又引用了 单位形质 和 因子 等词,但他既未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也未提及其间的关系㊂1923年石正邦的一篇文章,解释杂交后子二代呈现显隐性状的原因是 雌雄两亲所具的 遗传质 (或称 因子 )一方是 优性 ,一方是 劣性 , 优劣二种因子合起来便称一对 对等形质 ,优劣因子多数时则称 复对形质 ③等㊂[16]以优劣作为命名,不知是否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而此处所指的 形质 其实也指性状㊂1923年6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遗传学“,被认为是中国学者自己编写的最早的遗传学教科书㊂该书由金陵大学农科毕业生李积新④编著,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校订㊂作者在文中注释道: factor,因子者,各项性质之谓也 ㊂不难发现,把因子(factor)和性状(character)相混同,是当时常见的情况㊂随着遗传学的进步和遗传物质基础研究的进展,性状和因子概念逐渐区分,得以更加准确地阐释孟德尔遗传学的现象和机制㊂这些进展也得到中国学者的注意㊂1917年,赵经之⑤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遗传质者,有只谓在核之染色体中 , 此遗传质者,恰如一个①②③④⑤今称单位性状㊁性状分离㊁显性和隐性㊂卢守耕(1896 1988),浙江余姚人,农学家㊂191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㊂1925年后任浙江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教员㊁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讲师等职㊂1930年考取留美公费,赴康奈尔大学研究植物育种等,193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技正,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㊂1945年任台湾糖业试验所所长,1954年任台湾大学教授㊂从这里也可以再次看到早期遗传学界对 因子 和 形质 (即性状)两种概念的认识㊂文中所称的对等形质(alleromorph)概念,此后为等位基因(allele)所更新(复对形质和复等位基因亦同)㊂而在当时, 形质 表示的是抽象概念的性状(character), 因子 的含义则还比较模糊㊂李积新(1892 ?),浙江杭县人,近代农学家,191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系该科首批毕业生(同批有陈桢㊁叶元鼎等),历任金陵大学农林科教员㊁‘农林新报“主笔㊁江苏省农工厅农事科长㊁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等职㊂赵经之,生卒年与生平不详,20世纪20年代初似任山东省立模范蚕业讲习所所长㊂㊀2期徐丁丁:近代遗传单位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 gene 的中译231㊀㊀之化合物,由种种之元素组合而成㊂其构造遗传之单位,即因子之一 ①, 集因子而造种种之遗传质 ㊂[17]赵文明确介绍 因子 为遗传单位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这是目前所见中文文献里最早者㊂1918年,蒋继尹②在‘学艺“上发表的‘闵德氏之遗传率“一文,堪称当时介绍孟德尔遗传学最详细者[18],他将 factor 译为 要素 ㊂[19]此后,factor的概念越发普及,而 因子 也成为遗传单位的常用译名㊂1922年,棉作学家冯肇传和冯锐等人在康奈尔大学讨论遗传学名词,并于次年发表‘遗传学名词之商榷“一文,其中把 Genes 也译作 因子,因 ㊂③[20]这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给予 gene 的明确中译名㊂在明确遗传因子的实在性,并将之作为生物学基本概念进行传播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摩尔根学派的中国弟子们,其中具有开创性的是陈桢㊂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指导他的是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lson)㊂他也是第一个在摩尔根实验室进修的中国学生㊂1924年,时在东南大学担任动物学教授的陈桢出版了中国国内第一本大学中文生物学教科书‘普通生物学“㊂在第六章 遗传 中,作者用 因子 概念详细解说了 孟德尔定律 一节;在 遗传的物质基本 一节中则写到: 孟德尔因子就是染色体,或者染色体的一部 , 每个染色体是许多因子的物质基本结合而成的群体 ㊂[21]其后,作者又仔细介绍了摩尔根发现的连锁现象,说: Morgan以为这是因为在普通的二对因子的遗传现象里每对因子的物质基本,叫做因基(Gene) , 两个因基因为同连附在一个染色体上,在遗传的时候发生的连带关系叫做环连④ ㊂([21],209页)这可能是中文文献里第一次介绍 gene 是具有物质实在性的遗传单位㊂⑤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陈桢强调 因基 作为 物质基本 的属性,但由于他已经明确 因子 为 染色体的一部 ,包含着物质基础的意义, 因子 其实也就是 因基 ㊂此后,陈桢于1933年出版了‘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学“,与‘普通生物学“的处理一脉相承:在 遗传 章节中,以 因子 来阐释孟德尔实验的结果,而以 因基 说明摩尔根等人发现的连锁问题㊂[22]作为中国近代动物遗传学奠基者和在国内讲授遗传学课程的第一人,陈桢所介绍的近代遗传学知识体系,对学界同仁和后来者的影响极为深远㊂⑥1929年初,陈桢前往北京的清华大学担任生物学系主任㊂他所审定的一篇清华学生写作的关于遗传与性别决定的文章,即以 因子 为基本名词㊂[23]从清华留美的彭光钦等人,在1930年出版的译著‘普通生物学“中写道: 在前段内曾假定精子细胞或配子受有数种决定素,现名为因基或因子,此种因子遗传于子代 ㊂[24]可见,即使对陈桢及其周围人来说, 因子 也是更为习惯①②③④⑤⑥这种把遗传质和因子的关系,看作化合物和分子㊁原子的关系,反映了19世纪末期物理和化学的发展对遗传学的影响㊂蒋继尹(1891 1929),字叔贤,广西全县人㊂少年时代获广西省公费赴日留学,获农学士学位㊂历任济南农场技师,山东农专㊁北平农大教授㊂1928年曾受聘为广西大学化学教授㊂该文发表于‘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早期对科学名词翻译的系列讨论文章之一㊂今称 连锁 ㊂当时已经有用 因子 一词来介绍连锁现象的,如夏道湘翻译的‘家蚕遗传因子连锁关系之新发现“(‘新农业季刊“,1924年第1期,第53-61页)说 美国木鲁干氏谓 同一染色体中之遗传因子有连锁关系 ,该文主要介绍日本学者的研究㊂以‘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学“的传播为例,该书到1949年5月为止,共印刷158版次,堪称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学生物学教材㊂㊀232㊀自㊀然㊀科㊀学㊀史㊀研㊀究42卷㊀的用法㊂因子 一词的生命力何以如此强大?简而言之,作为惯用名称,当时以它来研究和阐释遗传学和遗传现象已经足够,中外皆然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染色体和遗传因子的关联仍然是一种推理的结果,其中关键证据是 染色体与孟德尔因子的行为的相似 ㊂①此时距离孟德尔定律 重新发现 不过二十余年,即便斯特德文特已经通过计算重组频率进行了因子的遗传作图,其本质上仍然是数学方法对遗传现象的解释㊂ 在理论推演中,遗传学家所观察的个体性状都只担任符号的角色,性状本身不是重点,可以忽视 ㊂[25]自陈桢以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条件有限,中国遗传学者能开展的研究寥寥无几,且基本属于经典遗传学的范围㊂学界知名的遗传学家如罗宗洛㊁李汝祺㊁周承钥等人,都在其译著和编写的教科书中采用了 因子 这一译名㊂[26-28]特别是留日归来的罗宗洛,未使用日译汉字的 遗传子 ②而选择 因子 ,可以说明这一译名当时已得到学界普遍接受㊂而李汝祺更是将其师的名著The Theory of Gene的书名译作‘因子论“㊂([27],26页)此后译作 遗传因子 的也不少㊂③[29-31]1945年之后,一些学术出版物在英汉译名对照表中,依然将gene译作 因子 ㊂[32-33]3 因基 与 基因由上述情况可见,在现代遗传学传入中国后的二三十年间, 因子 是遗传单位的主流译名㊂不过,随着对摩尔根学说的介绍, 因基 一词也得以逐渐受到关注㊂它早期常与 因子 一词并用,如前述彭光钦的译文即是㊂又如吴元涤在1932年出版的‘高中及专科学校用生物学“中即在 遗传 一章专辟一节 因基说 ,称其 补充孟氏说明的缺陷,以期适合于孟氏定律 ,其中提到:关于一染色体附有多数遗传单位的事实,美儒茅根氏Morgan更就其研究的结果,创为因基的假说以证明之㊂氏称遗传因子的物质基本为因基Gene,在普通的遗传现象,如具有两对因子的相对形质,其每对因子分别存在于一对相异的染色体上,即每染色体各具相对形质的一个因基㊂[34]在这里,吴氏沿用了陈桢翻译 因基 的含义和语境,即强调其 物质基本 ,并主要用于解释摩尔根的发现㊂随着gene概念的传播,有的报刊和文章开始用 因基 替换 因子 ㊂①②③农学家俞启葆所撰‘遗传质在染色体上之证明及其例外“(‘科学世界“,1934年第12期,第1107-1112页)详细阐述了相关科学发现和推理,其文末数语云: 遗传质 之定义(Heritable Substance)有二方面,一种指控制遗传之基础物质㊂一方面指所遗传之性质(Inheritable Character)㊂后者即前者之表现,前者实为后者之基础㊂有时甚难区别,有时有区别之必要㊂本篇所用,未加以区别,但所指有时为内的,有时为外的,亦有时同指内外㊂祈读者以上下之口气,自加辨别,以免混乱 ㊂可见,作者虽然清楚因子和性状是两个概念,但认为 有时甚难区别 ,而笼统地以一个名词让读者自行辨析㊂对于一篇专业性较强的文献而言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也说明对当时的遗传学家来说,符号化的因子和性状常常可以互通㊂日文为 遺伝子 (いでんし)㊂这是一个具有典型的颗粒遗传观念的译名㊂民国时期医学领域出版时间最长㊁影响最大的医学辞典‘高氏医学词汇“也采用 遗传因子 这一译名㊂见:鲁德馨㊁孟合理合编:‘高氏医学词汇“第9版,中华医学会出版委员会,1939年,第177页㊂。
从基因组溯源人类进化史
从基因组溯源⼈类进化史点击标题下「⼤数据⽂摘」可快捷关注导读:DNA分析取得的进步正在帮助我们改写过去,更好地了解历史对⼈类的意义。
每⼀天,我们的DNA都有⼀些突破。
我们活着的时候,特殊的酶让我们的基因组不受损伤,但我们死后,氧⼀旦耗尽,就不会再有修复活动了。
化学损伤不断积累,分解也开始出现独有的萎陷:薄膜溶解,酶泄漏,细胞增殖。
还有多久DNA就会全部消失?⾃从发现纤⼩的分⼦后,⼤多数科学家们就假定,死⼈的DNA不可避免地迅速消失。
斯范特·帕博(Svante P??bo,现任德国马普进化⼈类学研究所负责⼈)在三⼗多年前最初考虑到这⼀问题时,已经敢于怀疑这⼀DNA是否可能存活超过数天或数周。
但如今帕博和其他科学家已经表明,如果体内的万亿个细胞中只有少数幸免于毁灭,基因组也许会存活数万年。
帕博在他的第⼀本书——《尼安德特⼈:搜寻丢失的基因组》——中记录了⼈种史上⼀个最具开创性的科学项⽬的诞⽣:测定⼀个尼安德特⼈的基因组序列。
尼安德特⼈是⽣活在4万年前的类⼈⽣物。
帕博的⼈⽣,⼀部分是英雄的旅程,⼀部分是科学范式粉碎指南。
他⼉时曾从故乡瑞典前往埃及旅游,然后就开始向往古⼈。
长⼤后,他进⼊医学院学习分⼦⽣物学,但对历史的浪漫情怀从未消退。
作为⼀名年轻的研究⼈员,帕博曾试图在实验室烘⼲箱上把⼩⽜的肝弄⼲并保存,然后提取其DNA。
帕博的⼤部分指导⽼师都把远古DNA当作“奇怪的爱好”,但帕博在经历了数年令⼈失望的结果后依然顽强坚持,耐⼼地等待着能让他的研究开花结果的技术创新。
在此期间,对于招募研究员、吸引资⾦、引发关注度与寻找远古⾻骼⼯作,帕博也愈加得⼼应⼿。
最终,帕博的决⼼有了回报:1996年,帕博带领⼈们测定了尼安德特⼈部分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
(作为细胞的能量包,线粒体看上去是远古单细胞⽣物的残存物,线粒体有⾃⼰的DNA,⼦体会从母体遗传到这⼀DNA。
与完整的⼈类基因组相⽐,这种DNA更容易读懂。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内容概括-解释说明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内容概括-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古老历史。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充满谜团和争议的话题,但通过考古学的研究和人类基因组学的进展,我们逐渐揭示了人类起源的一些重要线索。
人类起源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祖先的进化过程,从最初的共同祖先开始,逐步演化为现代人类的形态。
这个过程涉及了物种间的适应性演化和遗传变异的积累。
通过对化石记录和遗传证据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人类起源的背景和演化趋势。
早期人类的进化是人类起源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从类似猿的生物逐渐进化为直立步行、使用工具的物种。
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智力和社会行为得到了显著的进化。
人类的大脑容量和智力水平的提升,为后来的文化和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现代人类的形成是人类起源历程中的最终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的外貌和行为特征逐渐趋于现代人类的模式。
人类开始使用复杂的语言、制作工具、开展社会合作和文化传承,这些特征将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人类起源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文明的形成以及生命演化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起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为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启示。
总之,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令人着迷的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人类起源的背景、早期和现代人类的进化,以及人类起源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人类进化的可能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人类起源的奥秘,以及我们作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本的组织方式,它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逻辑和框架。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描述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1. 引言: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2.1 人类起源的背景: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人类起源的历史背景,包括一些关键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
人类进化迁移简史及人种分布情况
人类进化迁移简史及人种分布情况一、人类演化史生物学家把所有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物种”。
而所谓属于同一物种,就是它们会彼此交配,能够产出下一代。
从同一个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属”。
例如狮子、老虎、豹和美洲豹,虽然是不同物种,但都是“豹属”。
许多属还能再归类为同一科,例如猫科(狮子、猎豹、家猫)、犬科(狼、狐狸、豺)、象科(大象、长毛象、乳齿象)。
同一科的所有成员,都能追溯到某个最早的雄性或雌性祖先。
例如所有的猫科动物,不管是家里喵喵叫的小猫或是草原上吼声震天的狮子,都是来自大约2500万年前的某头祖先。
至于我们“智人”也是属于某个科,与我们最相近的亲戚,就是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
其中,黑猩猩与我们最为接近。
不过就在600万年前,有一头母猿产下两个女儿,一头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另一头则成了所有人类的祖奶奶。
最早的人类是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
大约200万年前,这些远古人类有一部分离开了家园而踏上旅程,足迹遍及北非、欧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带。
北欧的森林白雪皑皑,印度尼西亚的热带丛林湿气蒸腾,想活命显然需要不同的特征,因此人类也开始朝着不同方向进化。
于是人类发展出几个不同的物种,而科学家也为每一种都取了华丽的拉丁名称。
在欧洲和西亚的人类成了“尼安德特人”。
比起我们这种“智人”,尼安德特人更为魁梧,肌肉也更发达,非常适应西方的欧亚大陆在冰河时期的寒冷气候。
至于在东方的亚洲,住的则是“直立人”,一共存续了将近200万年,是目前所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
比如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10万年前的蓝田人,和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他们和晚期的智人都不是一个种。
至于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则住着“梭罗人”,这种人很能适应热带的生活环境。
同样在印度尼西亚,还有另一个小岛弗洛里斯,这里住的远古人类则是经历了一场侏儒化的过程。
曾有一段时间,因为海水水位格外低,于是人类初次抵达了弗洛里斯,而且当时和大陆的交通往来十分便利。
正在流失的遗传基因资源
“如此一来,中国野生大豆资源便变成了美国人的 专利。”绿色和平项目经理施鹏翔向《科学时报》 记者表示:“专利如果在美国被批准,以后中国 如果向美国出口含有这种基因的大豆,可能都要 缴纳一笔专利费;专利如果在中国被批准的话, 种植这种大豆的中国农民甚至要向美国人付专利 费!” 现在,随着大豆资源的流失,中国已从世界上最 大的大豆出口国变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产量在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
有专家分析,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受到破坏是因片面追 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大量引入外国品种、滥用杂交、国内 外营销市场对产品的误导造成的。许多地方不顾实际盲目 推广外国品种,甚至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有些地区的领 导,常把地方猪种说成“劣种”,并采取排斥、淘汰的手 段加以消除,甚而当成一种经验加以宣传。江苏某区以 《改良猪种消灭黑猪提高养猪效益》为题发放文件,要求 在其辖区内彻底消灭地方黑猪,大力引进外种猪。农户凡 将黑种公猪淘汰后换成“长白”、“大约克”、“杜洛克” 种公猪的,每淘汰一头黑种公猪补贴品种改良基金200元; 反之,每饲养一头黑种公猪,征收品种改良基金200元。 如此做法只能加速中国地方优良品种灭绝的脚步,使得我 国畜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外国。
1998年,某些人就打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旗号,潜入浙江一些山区,以每份血清 10元人民币的象征性价格,偷取这些地区 隔离人群的基因标本。 2000年12月20日,《华盛顿邮报》以《在 中国农村,有丰富的基因母矿》为题报道 了哈佛在中国安徽农村采集大量血样并偷 运回美国的生物剽窃事件。
合作的人体试验 大量采集中国老人的血样 攫取中国古人骨基因 大量收集中国情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美国、丹麦、日 本等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以及一些大学、研 究机构和企业怀着不同的目的,利用中国对基 因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机会,对中国人的基 因资源进行了举世震惊的巨大掠夺。利用这些 中国人的DNA,在一些发达国家现有军事科技 水平的条件下,足以研究出针对中国人的各式 各样的基因武器,能研制出让中国60岁以上的 人患老年痴呆症、让中国的妇女患绝育症以及 让中国士兵在激烈的战场上熟睡三天三夜等等 各类的基因武器。
人类的DNA起源与历史
人类的DNA起源与历史人类的DNA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非洲。
如今,DNA成为了一项可靠的手段,用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历史。
通过对DNA的分析,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信息,例如人类是如何演变的,人类的祖先分别是谁,以及现代人类如何从非洲传播到全球。
本文将会探究这些问题,并介绍DNA在如何帮助研究人类历史中的应用。
人类演化历程根据现代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DNA差异,可以得知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仅为1.23%。
这说明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灵长类动物,而这个共同祖先的出现时间大约在500万年前。
在随后的数百万年中,人类的祖先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逐渐变成了现代人。
人类的祖先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一些已经灭绝了,而另一些则适应了环境的变化,得以延续至今。
最早的人类祖先大约出现在700万年前,他们的身体结构与黑猩猩非常相似,主要栖息在非洲的森林里。
然而,当非洲的环境发生变化,草原逐渐取代了森林,人类的祖先也开始适应这种新的环境。
他们的身体结构逐渐改变,开始具备类似于现代人的双足行走的能力。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逐步提升。
最早的人类祖先只是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慢慢地,人类开始制作更加高级的工具和武器,逐渐开发了灌溉系统、农业等技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最终,现代人类在大约30万年前出现,具备了良好的智商和高度的社会组织能力。
人类历史的DNA记录通过DNA分析,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许多方面。
例如,DNA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现代非洲人的DNA和一个名为“L0”的祖先相似。
这个祖先大概出现在20万年前,而之后的适应和演化让人类从非洲向其他大陆上迁移。
DNA还可以揭示人类从非洲迁移的路径。
通过对DNA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们从非洲出发,先后到达了南亚、东亚和欧洲。
这个漫长的迁移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从而帮助人类各地的族群发展出了自己的特定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还利用DNA分析研究古代人类历史。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四、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 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 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 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 代的过程,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 展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 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直到文字的出现。
第二讲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
社会的共有现象。 早在 1923 年,奥地利动物学家卡尔·冯·符
利士就发现蜜蜂群体中有一种奇异的“ 8 字 舞”现象: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以下 几种:
电子传播媒介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 尔等人在 19 世纪 70 年代研制的电话系统, 后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的计 算机通信网络。无线系统的出现以意大利人 马可尼 1895 年的无线电通信实验获得成功 为标志,
1892
电
话
线 路
年 贝
尔
架
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一)人类语言的特点: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1世纪,Web2.0概念的提出,注重用户的交 互,创造了新的传播模式。
计 算 机 的 应 用 INTERNET国际互联网
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与演化
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与演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生命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巨大的复杂性。
而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与演化。
在漫长的生态历程中,生命不断发生着变异、适应、进化,因此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和交流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与演化进行探究。
一、物种间基因交流的方式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基因交流,这是由于基因的可移性所致。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环境因素、适应性压力等因素常常导致一些基因的改变,而这些基因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
常见的基因交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水平基因转移水平基因转移是指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点对点地传播,而非像垂直遗传一样,由父母亲直接遗传给子代。
水平基因转移的过程中,目标物种会将其细胞膜上的可溶性因子与其他物种的细胞进行结合,使DNA断链后被其他物种细胞摄取。
水平基因转移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包括细菌、古菌、真核生物等。
例如,耐药菌的出现就是因为细菌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
2. 共生共生是指两个或者更多物种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它们需要相互合作。
同时,它们也会相互影响,包括在基因上的影响。
一些细菌和寄生虫等可以通过共生来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同时,它们也会有基因交换等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基因组。
3. 外源基因插入外源基因插入主要是指某些DNA物质,如细菌质粒、病毒等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细胞内。
这种现象在基因改造中也得到很好的运用。
外源基因插入主要发生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二、物种间基因演化的影响物种间基因交流对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具有深刻影响。
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既有利于生物基因组发展,也可能对生物进化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物种间的基因交换可以加速基因组的进化和演化。
例如,在恒河猴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些人类基因,而这些基因是在猴子与更早期的祖先交配过程中传递的。
此外,一些微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换还可以帮助生物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
走进人类起源的微观世界:DNA探索与基因演化
走进人类起源的微观世界:DNA探索与基因演化1. 引言1.1 概述人类起源一直是科学界和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人类起源的认知主要基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化石和遗物的发现来推断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演化历程。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DNA 探索与基因演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逐渐把镜头对准了微观世界中最基本的生命单位——DNA。
DNA(脱氧核糖核酸)作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承载着构建和保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
通过对DNA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许多有关人类起源、进化历程以及个体间遗传差异等重要问题,并且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DNA探索与基因演化的微观世界,系统地介绍从DNA的发现与结构到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并探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基因演化的过程,从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角度剖析基因演化中的重要科学原理,并揭示突变与遗传变异在基因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详细讨论DNA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包括通过DNA考古学解读古代DNA信息、追溯人类祖先之旅以及揭示人类迁徙史谜团等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了文章内容和目的;第二部分介绍了DNA探索:人类基因的奥秘,包括DNA的发现与结构、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基因演化:从原始生命到现代人类的过程,涵盖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突变与遗传变异以及基因演化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第四部分探讨了DNA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包括通过DNA考古学解读古代DNA信息、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追溯人类祖先之旅以及通过DNA 分析揭示人类迁徙史谜团等;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与展望,主要讨论了微观视角下的未来方向,包括继续探索基因组海洋的深处、基因编辑技术对未来研究的影响与挑战以及人类基因研究对社会医药进步的启示与反思。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摘要]本文考察了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分析了它在中国传播的动因及影响。
进化论促使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彻底打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谎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深深地影响了封建社会改良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进化论中国传播历程人类关于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是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
康德的星云假说为近代进化论思想的发展拉开了序幕,随之一大批科学家开始摆脱“自然界绝对不变”的机械论思想的影响,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最终形成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十九世纪下半叶,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它促使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外国传教士对进化论的传播通常认为,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898年正式出版的严复所译《天演论》。
事实上,1877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就在其主编的中文杂志《格致汇编》上对进化论作了初步的介绍:“西国人士近年来多稽考人类之原始初生何处,原由何法所成,及地球自生人以来历有几何年岁等事,详考细究,不殚烦劳,或从西教之《旧约》书内溯考人之源流,又有地学家于各层土石内细查人与各动物之骨迹,知地球已有人之时约在若干年间,又云初有之动物皆甚简便,后始逐渐由简而繁也,即初有者为虫类,后渐有鱼与鸟兽,兽中最灵者为大猿,猿渐化为人。
盖从贱而贵,从简而繁也。
此固理说明通,可以入信也。
”[1]傅兰雅此处主要介绍的是近代地质学与考古人类学对进化论的某些贡献,而不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在1883年出版中文书籍《西学考略》中说:“法国有赖摩(引者按:即拉马克)者又创新说……谓动植各物均出于一脉,并非亘古不易。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和人口遗传学——探究人类群体遗传方面的历史和时空分布
生物进化知识:进化和人口遗传学——探究人类群体遗传方面的历史和时空分布进化和人口遗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在研究人类群体遗传方面的历史和时空分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进化和人口遗传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群体遗传方面的历史和时空分布。
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生物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各种特征和适应能力。
在人类进化史上,我们知道人类的共同祖先生活在非洲,大约在200万年前,这个阶段被统称为人类起源时期。
在之后的时间里,人类渐渐地分散到全球各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种族和族群。
这个过程中,人类的遗传信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例如,降低了皮肤色素的数量,让人们适应更寒冷的气候,而增加了皮肤色素的数量,则让人们适应炎热和阳光充沛的气候。
关于人类的进化和遗传信息,人口遗传学是一个专门研究的领域。
它主要关注人类遗传信息的特征和在人类群体中的传播。
人口遗传学家使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例如DNA分析、基因测序等,来研究人类群体的遗传差异。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存在着一种共同的遗传物质,它被称为线粒体DNA(mtDNA)。
这种遗传物质遗传自母亲,因此可以有效地追溯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传播。
在人口遗传学的研究中,经常会听到“遗传多样性”这个术语。
遗传多样性指的是同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出现的遗传差异,包括基因多样性、等位基因多样性等。
在人类历史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的人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很大的差别。
例如,在非洲大陆,不同地区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是由于非洲大陆拥有多种生态环境和各种地形地貌,导致人类在这个地区不断分化和进化,同时也使得这里的人类群体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人类的进化和群体遗传会被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迁徙。
迁徙是人类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会导致人类群体遗传信息的迅速变化和传播。
例如,历史上的汉族和藏族,他们相距很远,但是通过迁徙和交流,他们的血缘遗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融合。
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基与力量源泉
84 专栏
英国教授马丁·雅克在《了解中国崛起》的讲演中说纵观世界史,世界上曾经产生了很多大帝国,它们纵横世界,强悍无比,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
但它们基本上都昙花一现,后世不再有。
与西方不同,东方帝国却在几千年里历经了一个个朝代更替,而帝国永传。
冯友兰先生也曾写道:“并世列强,虽新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
马丁·雅克说,这让人感到疑惑,不禁要问其原因。
他自答:“因为中国本身是一种文明,尽管它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国家!”“文明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兴衰,只不过是一个摔倒再站起来的动作而已。
”
这是许多年来的一个最好的回答,但不是一个最准确的回答。
无比珍贵的中华文化基因
强大中国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我认为是它拥有一种能够贯穿历史、联通文明的强大基因,即强大的中华文化基因。
“文化是基因,不易改变;文明是肌肤,可以改善。
”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化核心元素和能保持其文化性质的最小单位,支持着文化生命有机体遗传的基本构造和性能。
文化基因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从亲代文化到子代文化相似的复制与拷贝能力,强大的文化基因可以保证文化遗传的稳定性、经久性和完整性。
强大中国和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亘古亘今、微信扫一扫
阅
读
与
分
享
85专栏。
人类基因迁徙史
人类基因迁徙史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类基因的传播、扩散和演变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涉及到遗传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人类基因迁徙史主要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中的遗传标记来追溯人类的迁移和扩散历史。
这些遗传标记可以是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基因突变等,它们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演化历程和遗传变异。
通过对全球不同地区人群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追溯人类的迁移路线和扩散情况。
例如,人类Y染色体研究显示,现代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男性祖先,被称为“Y染色体亚当”,他的后代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开来,形成了现代人类的Y染色体谱系。
同时,线粒体DNA的研究也显示,现代女性的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被称为“线粒体夏娃”,她的后代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开来,形成了现代女性的线粒体DNA谱系。
此外,人类基因迁徙史的研究还包括对古代DNA的研究。
通过对古代人类DNA的检测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遗传特征、种群结构和迁徙情况。
例如,对尼安德特人DNA的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祖先与尼安德特人有过基因交流,这种交流对现代人类的遗传特征和疾病易感性产生了影响。
总之,人类基因迁徙史是一个研究人类演化历程和遗传特征的重要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起源、迁徙和演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现代人类的影响。
从基因组进化的角度分析南京回族的迁移和融合
从基因组进化的角度分析南京回族的迁移和融合南京回族是中国回族民系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江苏南京地区。
南京回族的迁移和融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基因组进化的角度来看,可以揭示南京回族的族群起源、历史迁徙和融合的轨迹。
本文将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出发,对南京回族的迁移和融合进行分析。
一、南京回族的基因组起源南京回族的基因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亚地区。
根据研究人员对南京回族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显示,南京回族的基因组中包含着中亚地区特有的基因标记,这表明南京回族的祖先可能起源于中亚地区。
中亚地区一直以来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这里的民族融合和迁徙历史较为悠久,南京回族的祖先可能就是在这个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南京回族的基因组中还具有东亚地区特有的基因标记,这表明南京回族的祖先在迁徙过程中与东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发生了交流和融合。
可能是在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南京回族的祖先与东亚地区的民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使得其基因组中具有了东亚地区特有的基因标记。
二、南京回族的历史迁徙南京回族的历史迁徙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时期,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穆斯林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来到了中国。
他们在中国的不同地区进行着定居和传教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穆斯林逐渐形成了中国回族民系的一支,其中就包括了南京回族。
南京回族的祖先可能是在唐代时期从中亚地区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在中国的不同地区进行着定居和传教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南京回族这一特定的民族群体。
据史料记载,南京回族的祖先是在元代末期从西北地区迁入南京地区的,这一迁徙过程也是南京回族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在这一历史迁徙中,南京回族的祖先与周边的其他民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京回族的基因组特征。
三、南京回族的民族融合南京回族的基因组中还具有一部分华夏民族特有的基因标记,这也反映了南京回族与华夏民族之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祖先的几大基因传播史
分子人类学学科研究自从DNA遗传基因分子结构被发现以后就进入了快车道发展,人类开始正式以解析DNA分子结构的方式来破解地球物种的生物密码。
人体各部位的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它们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信息的实体是DNA(去氧核糖核酸)。
人类的DNA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包含在染色体中。
孩子的22对(每对两条)常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另外,还有一对性染色体:如果是女孩,她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如果是男孩,他的一对性染色体是YX,Y染色体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
可以看出,只有男孩才能承继父亲的Y染色体,并向下一代传递这个Y染色体。
这就很好的为人类寻源寻根创造了有利条件,从现代出土的远古遗址和古人骨DNA基因反推,中华大地上自一万三千年前第四纪冰川末期开始,有数个现代人的祖源群体向北翻过冰冻融化的高山峡谷来在陕甘,来到山东,来到东北,来到浙江。
其中D系(出现7万年)Y基因绝大多数在藏族传播,D系是最早来到亚洲的现代人(四万年前),所以也被称为老亚洲,不过他们与NO系现代人的竞争中失败了,人数极少,只在藏族男性中有50%以上,藏族另外50%则为五千年前进入西藏的O系下O2α(古羌人)基因,因为O2α占汉族的60%,古羌人语言与汉语相似,所以现在也从汉羌同源转为汉藏同源,另日本也有45%以上的D,也是来到日本最早的现代人(二万年前)。
C系(出现7万年)紧跟D系来到亚洲,也被称为老亚洲,C系现在主要在东北,内蒙古,蒙古占比高,满族,蒙古族有大量C2北支,C2南支,在华北有大量C2南支,在古代与NO的竞争中C系也一度逃往东北,不过大致在五六千年前开始,C系不断在内蒙和东北淘汰了北方霸主N系,迫使N系前往西方,现代的芬兰有大量亚洲北部来的N 系,孔子是C系的代表人物。
O系(三万年)是亚洲第一大系,人囗众多,无论中日韩还是东南亚,几乎都是O系的天下,中国O系里O2α占男性人数的60%,O1α占10%,O1b占10%,C占10%,N占3%,ON糸总和近83%以上。
其中西北以O2α下M117称雄(仰韶文化),华东以O2α下002611为主(龙山文化),其中M117与D系C系有过密切的战争接触,族群中有大量D系C系老亚洲女性基因,而O1b主要在两湖两广到越南富集,是古代屈家岭文化,吴城文化的创造者,是百濮主体,百越来源之一。
O1a主要在浙江福建落脚,浙江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福建昙石山,台湾亮岛等都是O1α人群创造,O1α是古代水稻农业的创造者,也是海洋文化人群,从八九千年起就横渡台湾,大致四千年前起,不断从台湾岛南下菲律滨,渡过几内亚,占据夏威夷等太平洋各大岛屿。
这是信史之前的一段历史,真真假假还需重新推敲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