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500-2009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浅谈电压监测仪校验的方法与技术改进

浅谈电压监测仪校验的方法与技术改进
4.2检定装置出来的RS232引出Rx、Tx、GND三线到多种转换接头输出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含四种厂家的电压监测仪校验数据口电路,利用单片机控制输出,可以选择输出各个接口电路
转接头设计图纸:
5检定装置的存放与维护
5.1检定装置应按照要求存放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室内
5.2每半年对仪器进行外观检查和通电检查
3.2改进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针对端子排进行改造,在采样回路的端子排中间处加装空气开关,当要解开或者恢复采样接线端子时,可以先操作空开,断开采样电压,能使定检时不带负荷拆接回路。
然后,我们也可以针对电压监测仪表头采样端子排上加装空气开关,也能更好的在拆接线上做到不带负荷,更加安全。
4全自动校验时通讯数据线的转接口改进
Rz=(Uq-Ub)/Ub x100%(1)
2.2电压测量误差
在电压监测仪通电的状态下,调节电源使其在电压监测仪的80%值、100%值、120%额定值条件值下记录电压监测仪测量值Uq和标准电压表显示值Ub,按式(1)计算电压监测仪对电压测量的误差。
2.3综合测量误差
这是电压监测仪的主要功能所在,是最主要、最能反映其性能指标的一个检验项目,包括合格率、超上限率、超下限率3个电压统计误差的检验。即把统计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在第一个时间段内,控制被监测电压在电压上限范围内波动,时间结束后纪律被检电压监测仪超上限率Cx和预置超上线率Cy,按式(2)计算超上限统计误差。在第二个时间段内,控制被监测电压在电压合格范围内波动,时间结束后记录被检电压监测仪在统计时间内的合格率Cx和预置合格率Cy,按式(2)计算合格率统计误差。在第三个时间段内,控制被监测电压在电压下限范围内波动,时间结束后记录被检电压监测仪在统计时间内超下限率Cx和预置超下限率Cy,按式(2)计算超下限统计误差。一般进行检验时将统计时间定为30min,即每个时间段是10min.

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气仪器仪表卷电压监测仪册)电压监测仪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302036-0000-00)国家电网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1 总则 (1)2 性能要求 (5)3 主要技术参数 (5)4 外观和结构要求 (5)5 电压监测装置安全防护要求 (6)6 验收及技术服务 (6)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电压监测仪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提出了对电压监测仪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采购标准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采购标准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1.6 本采购标准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采购标准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采购标准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采购标准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采购标准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投标人提供的资格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技术参数响应表;b)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的投标人技术偏差表;c)按附录A提供业绩资料;d)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填写仪器配置表;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1.3.1 本采购标准规范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组件材料配置一览表”中所列电压监测仪的设计、制造、试验、包装、供货和服务等技术要求。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发布)1)、绝缘监督部分1.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2.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4.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5.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6.DL/T 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7.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8.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9.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2部分:直流高电压试验》10.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介质损耗因数tan δ试验》11.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4部分:交流耐压试验》12.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13.DL/T 475-2006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14. DL/T 492-2009 《发电机环氧云母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导则》(2009-12-1实施)15.DL/T 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16.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17.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8.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22.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23.DL/T 617-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24.DL/T 618-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25.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26.DL/T 626-2005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27.DL/T 627-2004 《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28.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9.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30.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1.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2.DL/T 729-2000 《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电气部分》33.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34.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5.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6.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37.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38.DL/T 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39.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40.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41.DL/T 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42. 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43.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44.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45.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OkV~500kV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46.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0kV~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47.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48.国电发[2000]589号《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49.电安生[1996]589号《电力工业部变压器类设备管理规定》50.能源办[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试行)51.电供[1991]30号《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52.能源电供[1990]146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条例》2)、电测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发布)5.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5号发布)6. JJG 01-1994 《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7. JJG 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8. 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9. 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10. JJG 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11. 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12. 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13. JJG 366-2004 《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14. JJG 494-2005 《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15. JJG 505-200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检定规程》16. JJG 531-2003 《直流电阻分压箱》17.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18. JJG 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19. JJG 603-2006 《频率表检定规程》20. JJG 622-1997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21. JJG 690-2003 《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22. JJG 780-1992 《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23. JJG 1005-2005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24. JJG 1021-2007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25.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6. JJF 1022-1991 《计量标准命名规范》27. 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28.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9. 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30.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31. DL/T 460-2005 《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32. 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33.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34.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35. 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36. DL/T 973-2005 《数字高压表检定规程》37. DL/T 979-2005 《直流高压高阻箱检定规程》38. DL/T 980-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39.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40.DL/T 5043-19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41.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42.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43. SD 110-19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44. Q/GDW 140-2006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规程》45.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规范》46.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3)、继电保护监督1.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 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3.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DL/T 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5. DL/T 559-2007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6. 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 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9. DL/T 624-1997 《微机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10.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11.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12.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13.DL/T 1073-2007 《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4.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5. DL/T 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2009-12-1实施)16. Q/GDW 267-2009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17.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18.调继[2005]22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19. (82)水电生字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0.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21.国电调[2002]13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4)、励磁监督1. GB/T 7064-2002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2. GB/T 7409.1-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3. GB/T 7409.2-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4. 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5. 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监督规程》6.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技术规程》7. DL/T 650-1998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8.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9. DL/T 843-2003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10.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11. 国家电力公司标准《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年版)》12. 国家电网公司Q/GDW 142-2006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13. 国家电网公司 Q/GDW 143-2006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14.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5. 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5)、节能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7年10月28日修订)2.国电发[2001]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3.国电发 [2001]477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4. 电综[1998]179号《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5.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009-12-1实施)6. 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7. 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8. 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2009-11-1实施)9. GB/T 6422-2009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2009-11-1实施)10.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11.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12. 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13.GB/T 14100-2009 《燃气轮机验收试验》(2010-1-1实施)14.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009-11-1实施)15.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2010-5-1实施)16. 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2009-5-1实施)17. 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18. GB/T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9.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办法》20.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21.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2. GB/T 21369-2008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23.GB 24500-2009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10-9-1实施)24.DL/T 455-2008 《锅炉暖风器》25.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试验规程》26.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27.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28.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29. DL/T 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0.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31.DL/T 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32.DL/T 606.2-1996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33.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34.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35.DL/T 606.5-2009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2009-12-1实施)36. 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37. 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38. DL/T 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39. DL/T 750-200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40.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41.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42. 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43. 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44. DL/T 926-2005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45. 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46. 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47. 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48. DL/T 958-2005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49. DL/T 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50.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51. 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52.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53. 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54. 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55.DL/T 1106-2009 《煤粉燃烧结渣特性和燃尽率一维火焰炉测试方法》(2009-12-1实施)56.DL/T 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2009-12-1实施)57.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2009-12-1实施)58.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009-12-1实施)59.DL/T 5435-2009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2009-12-1实施)60.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61.JB/T 4358-2008 《电站锅炉离心式通风机》62.JB/T 5862-200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63. JB/T 8059-2008 《高压锅炉给水泵技术条件》64.JB/T 9633-1999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6)、环保监督1.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3. GB 1556.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4. GB/T 3286.1-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5. GB/T 6719-200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2009-10-1实施)6.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8. 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 GB/T 13931-200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10.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11.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2. GB 18599-2001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3. GB/T 19229.1-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第1部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设备》14. GB/T 21508-2008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15. GB/T 21509-200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16. 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7. 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8.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19. HJ/T 178-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20. HJ/T 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21.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22. HJ/T 255-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23. 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24. 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25.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26. HJ/T 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27. 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28. HJ/T 397-2007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29. 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格林曼烟气黑度图法》30. HJ/T 416-2007 《环境信息术语》31. DL/T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2. 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33. DL/T 514-2004 《电除尘器》34. DL/T 519-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定》35. DL/T 748.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36. DL/T 748.9-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37. DL/T 748.10-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38. DL/T 894-200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39. DL/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40. 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41. DL/T 960-2005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42. 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43. DL/T 1050-2007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44. 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5. DL/T 1121-2009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2009-12-实施)46. 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47. 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48. 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49. DL/T 5403-200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50. DL/T 5417-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1. 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52. DL/T 5436-2009 《火电厂烟气海水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3. JB/T 10921-2008 《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5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5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5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200257.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59.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6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200661.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662.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63.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200764.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20107)、金属监督1.能源部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2.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4.GB/T 9222-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5.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009-12-1实施)6.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7.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8.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9.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10.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11.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12.DL/T 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13.DL/T 654-2009 《火力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2009-12-1实施)14.DL/T 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15.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6.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17.DL/T 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18.DL/T 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19.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20.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21.DL/T 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22.DL/T 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23.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24.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25.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6.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27.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8.DL/T 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29.DL/T 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30.DL/T 939-2005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31.DL/T 940-2005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32.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33.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34.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35.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36.JB/T 3375-2002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37.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8)、化学监督1.GB/T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3.GB/T 2536-1990 《变压器油》4.GB 7252-2001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6.GB/T 7596-2008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7.GB/T 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8.GB/T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9.GB 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10.GB/T 12145-200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1.GB/T 14541-2005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12.GB/T 14542-2005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13.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14.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15.DL/T 502-2006 《火力发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6.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17.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18.DL/T 571-2007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19.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2.DL/T 677-2008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3.DL/T 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24.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25.DL/T 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26.DL/T 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27.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28.DL/T 805-200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29.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0.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31.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32.DL/T 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33.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34.DL/T 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5.DL/T 952-2005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6.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37.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38.DL/T 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39.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40.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1.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42.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43.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电厂化学篇》44.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45.SD 202-19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9)、热工监督1.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GB/T 4213-2008 《气动调节阀》3.GB/T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5.DL/T 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6. DL/T 590-1996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7.DL/T 591-1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8.DL/T 592-1996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9.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0.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1.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2.DL/T 658-2006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3.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4. DL/T 677-2009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009-12-1实施)15.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16.DL/T 775-2001 《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17.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18.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19.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0.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21.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22.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3.DL/T 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条件》24.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25.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26.DL 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27.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28.DL/T 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9.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30.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31. DL/T 5210.4-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2009-12-1实施)32.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33. DL/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009-12-1实施)34.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5.DRZ/T 01-200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10)、电能质量监督1.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2.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3.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4.GB 156-2007 《标准电压》5.GB/T 1980-1996 《标准频率》6.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7.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9.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2009-5-1实施)10.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2009-5-1实施)11.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12.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13.DL/T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4.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2009-12-1实施)15.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16.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17.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18.DL/T 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11)、汽轮机监督1. GB/T 6075.2-2007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2部分:50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发和电机组2.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3.GB/T 13399-1992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4. GB/T 11348.2-2007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_第2部分》5.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试题(含参考答案)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试题(含参考答案)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测量值为:0.01mm,0.02mm,0.01mm,0,03mm。

用极差法计算得到的测量重复性为()。

(注:测量次数为4时,极差系数近似为2。

)A、0.015mmB、0.01mmC、0.005mmD、0.02mm正确答案:B2、当磁电系仪表中的永久磁铁温度上升时,磁感应强度就会()。

A、减小B、增加C、不变D、消失正确答案:A3、在下述仪表中()电流表刻度是均匀的。

A、感应系B、磁电系C、电磁系D、电动系正确答案:B4、电磁系仪表如果在结构上采取改善措施,其标尺特性()制成均匀的。

A、不均匀B、仍不可以C、均匀D、近似正确答案:B5、作业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开关)跳闸时,不论与本工作是否有关,都应立即(),保持现状。

A、报告运维人员B、停止工作C、报告领导D、报告调控人员正确答案:B6、在不同的量程上DVM的分辨率()。

A、不一定相等B、不相等C、基本相等D、相等正确答案:B7、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

A、前臂上1/3处B、上臂中上:1/3处C、前臂中上1/3处D、上臂下1/3处正确答案:B8、测量仪器由于误操作或过载,所给出的结果可疑时,应()A、停用B、修理C、修理后继续实验D、停用,追查所有可能的影响量后给予纠正正确答案:D9、构成电力网的主要设备有()。

A、电阻、电容B、变压器、用电设备C、变压器、电力线路D、电缆、架空线正确答案:C10、计量器具的型式指某一计量器具、它的样机以及它的技术文件()等。

A、生产标准B、实验大纲C、实验数据D、图纸和设计资料正确答案:D11、单相电动系功率表的角误差在cosφ=1时()。

A、不呈现B、为1/4C、最大D、为1/5正确答案:A12、计量师初始注册者,可自取得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资格证书之日起()内提出注册申请。

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

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

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目标:研制一台高度自动化、便携式的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

背景:目前国网电压监测仪安装越来越多,电压监测仪的入网检测、定检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可以执行。

整体系统设计:该系统组成:电压监测仪、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Pad、主站系统。

Pad定期从主站系统获取电压监测仪的台帐信息、检测内容,并与检测装置通信,检测装置自动执行检测内容,在完成测试后,将测试结果发回给主站系统。

根据目前电压监测仪检测装置当前的情况,我们预计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二选一):方案一图1如上图,测试时,Pad上进行测试项的选择,形成测试方案,并将测试方案发送给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按方案中的步骤将电压源输出给电压监测仪。

检测装置通过RS232与电压监测仪通讯,通信规约符合国网《电压监测系统通信规约》(暂定),检测装置将测试结果收集,与输出电压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得到测试结果。

工作人员可通过Pad对测试结果进行读取,打印。

Pad与主站进行通讯,将当前的测试结果发送给主站系统。

方案二图2PAD分别与检测装置、电压监测仪通讯,检测装置按Pad给出的测试方案,输出标准电压源给电压监测仪,同时电压监测仪将采集结果发送给Pad。

由Pad 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电压检测装置其他技术指标1)检定装置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 500-2009《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2)可检定0.05级及以下的各种记录式和统计式电压监测仪。

3)具有灵活的交流电压调节方式,既可手动调节电压输出进行精度测试,亦可在设定的时间和电压范围内,使电压连续线性变化或突变输出完成综合误差测试。

4)能自动记录起动电压Uq和返回电压Uf,并可自动计算整定电压的基本误差r和灵敏度K。

5)检定装置需要对电压监测仪的测试项有:电压基本误差、整定电压误差、灵敏度测试、时钟精度、谐波影响量、谐波精度、功耗测试、电压合格率、超上限率、超下限率、统计测试、时钟准备确度、误差统计功能、对时后数据的正确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综合测试等。

DT6电压监测仪说明书(2014版受控)

DT6电压监测仪说明书(2014版受控)
时分秒)。 3) 当日、当月、当季一次停电时间超过 4 小时(240min)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总时间(min)。 3.1.5 本仪表具有掉电报警功能:
电网断电后来电,仪表向约定手机发送短消息报警。格式:[线路 XXX 仪表 XXX 掉 电 YYMMDD HHMM 来电 YYMMDD HHMM]。意为线路号 XXX 仪表号 XXX 的电压监测点,掉电 时间 YY 年 MM 月 DD 日 HH 时 MM 分,来电时间 YY 年 MM 月 DD 日 HH 时 MM 分。 3.2 主要参数 3.2.1 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5%; 3.2.2 综合测量误差≤±5%; 3.2.2 仪表内部时钟误差每天不超过±1s,每年不超过±5min. 3.2.3 仪表失电保护时间≥72h(时钟运行和统计数据可保存十年) 3.2.4 最大功耗<3VA 四、 使用与操作
5.4 检验仪表通讯功能 ……………………………………………………………………………13
5.5 现场安装 ………………………………………………………………………………………14
六、 通讯连接和采集数据 ………………………………………………………………………………17
6.1 必要条件 ………………………………………………………………………………………17
8.2 仪表接线错误排除方法 ………………………………………………………………………20
8.3 主站电脑操作注意事项 ………………………………………………………………………21
九、附录 …………………………………………………………………………………………………22
附录 1:短消息模式 ………………………………………………………………………………22
出现的时间;谐波合格时间、谐波合格率;谐波最大、谐波最大值出现时间。

技能认证电测仪表中级考试(习题卷8)

技能认证电测仪表中级考试(习题卷8)

技能认证电测仪表中级考试(习题卷8)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电平值就是被测量对某一同类基准量的()。

A)对数值B)对数值的比值C)比值D)比值的对数值答案:C解析:2.[单选题]检定一台准确度等级2.5级、上限为100A的电流表,发现在50A的示值误差为2A,且为各被检示值中最大,所以电流表检定结果引用误差不大于()。

A)-2%B)+2%C)-2.5%D)+4%答案:B解析:3.[单选题]常用()来扩大电磁系电流表的测量量限。

A)串联分流器B)并联分流器C)改变固定线圈匝数D)电流互感器答案:D解析:4.[单选题]将一根电阻值等于R的电阻线对折起来双股使用时,它的电阻等于()。

A)2RB)4RC)R/2D)R/4答案:D解析:5.[单选题]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额定电流均为5A,当两个二次绕组串联(极性端与非极性端相连)时,二次回路的额定电流为()。

A)10AB)2.5AC)5AD)7.5A答案:C解析:B)刻度一半C)最低档位D)最高档位答案:D解析:7.[单选题]下列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A)断路器B)继电器C)测量仪表D)控制开关答案:A解析:8.[单选题]关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错误的说法是()。

A)在RLC电路中,有功功率就是在电阻上消耗的功率B)在纯电感电路中,无功功率的最大值等于电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C)无功功率就是无用的功率D)无功功率有正有负答案:C解析:9.[单选题]DL/T980-2005《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中,直流电压的检定点选取原则:基本量程应选取5个-10个检定点,其他量程选取()检定点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10.[单选题]相序是电压或电流三相()的顺序,通常习惯用A(黄)-B(绿)-C(红)表示。

A)功率B)大小C)电位D)相位答案:D解析:11.[单选题]U=0.1mm的修约误差限是()。

电压监测仪校准规范

电压监测仪校准规范

黄云海(广西天湖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黄小雪(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III
JJF (桂)37 - 2016
目 录
引言 .................................................................................................................................................. II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概述 ...............................................................................................................................................2 5 计量特性 .......................................................................................................................................3 5.1 电压偏差 .................................................................................................................................3 5.2 整定电压值基本误差 .............................................................................................................3 5.3 灵敏度 .....................................................................................................................................3 5.4 综合测量误差 .........................................................................................................................3 5.5 时钟误差 .................................................................................................................................3 5.6 绝缘电阻 .................................................................................................................................3 6 校准条件 .......................................................................................................................................3 6.1 环境条件 .................................................................................................................................3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3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 校准项目 .................................................................................................................................4 7.2 校准方法 .................................................................................................................................4 8 校准结果表达 ...............................................................................................................................6 8.1 校准证书 .................................................................................................................................6 9 复校时间间隔 ...............................................................................................................................7 附录 A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8 附录 B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10 附录 C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第 2 页) ........................................................................................12 附录 D 校准证书校准结果页格式(第 3 页) .............................................................................13

DT5电压监测仪说明书

DT5电压监测仪说明书
5
4.2.2 按取消,进入主菜单
1、当前电压 2、数据查询 3、参数设置 4、通讯信息 5、IC 卡写入 6、数据删除 7、版本信息
4.2.3 光标停留处为被选择项。按“↓”或“↑”键,可向下或向上移动光标,从而选择 操作对象。按“确定”,可对选择项进行浏览或设定。
4.2.3.1“当前电压”,界面显示: (1)线路号、仪表号、 (2)当前电压 (3)当前日期时间 按“取消”键,再次进入主菜单。
图三: 仪表面板按键图
4.1 使用通则 4.1.1 第一、二排共十只键,为数字键。在调显和设定时作为数字输入。 4.1.2 第三排为功能键: “↑”、“↓”键用于移动选择对象和上下翻页 4.2 数据查询 4.2.1 仪表上电后的初始状态
线路 001 仪表 001 电压 XXX.XV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 XX 秒
GPRS 模式 IP 地址 (GPRS 方 式用)
掉电电话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 XX 秒
额定值 XXXX
时钟年月日时分秒。出厂时已设定为北京时间
10kV 0100
20kV 35kV 0200 0350
380V 0380
220V 0220
电压上限
10.70 21.40 37.45 406.6
图四(2)、配置 RS485/232、超限报警仪表接线端子标记实物图 5.1.1 接线示意图(100/220V 接线相同,380V 接三根线。)
AC100V或 者 AC220V
AC380V
N
Ua Ub
100V/220V的 接 线 示 意 图
380V 接线示意图
图五:电压监测仪接线示意图
7

国家能源局公告第

国家能源局公告第

国家能源局公告第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条件》等8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9项、电力标准(DL)37项、石化标准(NB/SH)34项,现予以发布。

上述标准中电力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煤矿瓦斯及煤炭建设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石化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2017年12月27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NB/T10041-2017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2NB/T47004.1-2017板式热交换器第1部分: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NB/T47004-20092017-12-272018-06-013NB/T47060-2017回转式空气预热器2017-12-272018-06-014NB/T47061-2017工业锅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及分级2017-12-272018-06-015NB/T47062-2017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2017-12-272018-06-016NB/T47063-2017电站安全阀JB/T9624-19992017-12-272018-06-017NB/T47064-2017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JB/T4782-20072017-12-272018-06-018NB/T51079-2017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7-12-272018-06-019NB/T51080-2017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2017-12-272018-06-0110DL/T1771-2017比率差动保护功能技术规范SD276-19882017-12-272018-06-0111DL/T1772-2017功率方向元件技术规范SD277-19882017-12-272018-06-0112DL/T1773-2017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2017-12-272018-06-0113DL/T1774-2017电力电容器外壳耐受爆破能量试验导则2017-12-272018-06-0114DL/T1775-2017串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15DL/T1776-2017电力系统用交流滤波电容器技术导则2017-12-272018-06-0116DL/T1777-2017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屏柜光纤回路技术规范2017-12-272018-06-0117DL/T1778-2017柔性直流保护和控制设备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18DL/T1779-2017高压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检测用紫外成像仪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19DL/T1780-2017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检验规范2017-12-272018-06-0120DL/T1781-2017电力器材质量监督检验技术规程2017-12-272018-06-0121DL/T1782-2017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规范2017-12-272018-06-0122DL/T1783-2017IEC61850工程电能计量应用模型2017-12-272018-06-0123DL/T1784-2017多雷区110kV~500kV交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导则2017-12-272018-06-0124DL/T1785-2017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2017-12-272018-06-0125DL/T1786-2017直流偏磁电流分布同步监测技术导则2017-12-272018-06-0126DL/T1787-2017相对介损及电容检测仪校准规范2017-12-272018-06-0127DL/T1788-2017高压直流互感器现场校验规范2017-12-272018-06-0128DL/T1789-2017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2017-12-272018-06-0129DL/T1790-2017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测量用电源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30DL/T1791-2017电力巡检用头戴式红外成像测温仪技术规范2017-12-272018-06-0131DL/T1792-2017发电机组功率突降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17-12-272018-06-0132DL/T1793-2017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监造技术导则2017-12-272018-06-0133DL/T1794-2017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联调试验技术规程2017-12-272018-06-0134DL/T1795-2017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运行规程2017-12-272018-06-0135DL/T1796-2017低压有源电力滤波器技术规范2017-12-272018-06-0136DL/T442-2017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使用技术条件DL/T442-19912017-12-272018-06-0137DL/T500-2017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DL/T500-20092017-12-272018-06-0138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7-12-272018-06-0139DL/T584-2017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20072017-12-272018-06-0140DL/T597-2017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技术条件DL/T597-19962017-12-272018-06-0141DL/T603-2017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维护规程DL/T603-20062017-12-272018-06-0142DL/T672-2017变电站及配电线路用电压无功调节控制系统使用技术条件DL/T672-19992017-12-272018-06-0143DL/T823-2017反时限电流保护功能技术规范DL/T823-20022017-12-272018-06-0144DL/T846.3-2017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高压开关综合特性测试仪DL/T846.3-20042017-12-272018-06-0145DL/T846.8-2017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DL/T846.8-20042017-12-272018-06-0146DL/T987-2017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DL/T987-20052017-12-272018-06-0147NB/SH/T0006-2017工业白油SH/T0006-20022017-12-272018-06-0148NB/SH/T0189-2017润滑油抗磨损性能的测定四球法SH/T0189-19922017-12-272018-06-0149NB/SH/T0383-2017炮用润滑脂SH/T0383-20052017-12-272018-06-0150NB/SH/T0385-20173号仪表润滑脂SH/T0385-19922017-12-272018-06-0151NB/SH/T0505-2017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的测定超声波剪切法SH/T0505-19922017-12-272018-06-0152NB/SH/T0570-2017重整催化剂铂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H/T0570-19932017-12-272018-06-0153NB/SH/T0656-201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SH/T0656-19982017-12-272018-06-0154NB/SH/T0842-2017轻质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测定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NB/SH/T0842-20102017-12-272018-06-0155NB/SH/T0943-2017FCC催化剂磨损性能的测定空气喷射法2017-12-272018-06-0156NB/SH/T0944.1-2017润滑剂抗磨损性能的测定FE8滚动轴承磨损试验机法第1部分:润滑油2017-12-272018-06-0157NB/SH/T0945-2017合成有机酯型电气绝缘液2017-12-272018-06-0158NB/SH/T0946-2017多元醇酯和双酯燃气涡轮发动机润滑油总酸值测定自动电位滴定法2017-12-272018-06-0159NB/SH/T0947-2017汽油调合用甲基叔丁基醚2017-12-272018-06-0160NB/SH/T0948-2017轧辊轴承润滑脂2017-12-272018-06-0161NB/SH/T0949-2017采棉机润滑脂2017-12-272018-06-0162NB/SH/T0950-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氧化镧和氧化铈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2017-12-272018-06-0163NB/SH/T0951-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粒度分布的测定激光散射法2017-12-272018-06-0164NB/SH/T0952-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微反活性指数测定法2017-12-272018-06-0165NB/SH/T0953-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灼烧减量测定法2017-12-272018-06-0166NB/SH/T0954-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表观松密度测定法2017-12-272018-06-0167NB/SH/T0955-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孔体积测定水滴法2017-12-272018-06-0168NB/SH/T0956-2017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折管式自动黏度计法2017-12-272018-06-0169NB/SH/T0957-2017发动机油对水和模拟Ed85燃料乳化能力的评价方法2017-12-272018-06-0170NB/SH/T0958-2017成型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机械振实堆积密度测定法2017-12-272018-06-0171NB/SH/T0959-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静态氮吸附容量法2017-12-272018-06-0172NB/SH/T0960-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助剂和吸附剂采样法2017-12-272018-06-0173NB/SH/T0961-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2017-12-272018-06-0174NB/SH/T0962-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光度法2017-12-272018-06-0175NB/SH/T0963-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中氧化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2017-12-272018-06-0176NB/SH/T0964-2017催化裂化催化剂磨损指数的测定直管法2017-12-272018-06-0177NB/SH/T0965-2017木质人造板用乳化蜡2017-12-272018-06-0178NB/SH/T0966-2017白油中芳烃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2017-12-272018-06-0179NB/SH/T0967-2017润滑剂包装标识通则2017-12-272018-06-0180NB/SH/T0968-2017无锌涡轮机油中受阻酚型和芳胺型抗氧剂含量测定线性扫描伏安法2017-12-272018-06-01。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知识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知识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电测仪表专业技能知识模考试题+参考答案1、经检定不合格的仪表应发给()。

A、检定结果通知书B、检定报告C、检定证书D、测试报告答案:A2、若绝缘电阻表电流回路附加电阻偏小,会出现示值()的情况。

暂无答案3、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标准温度计对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

A、0.22℃B、0.88℃C、0.11℃D、0.44℃答案:C4、第一次周期检定的DVM()。

A、不能定级B、可以定级C、经协商后决定是否定级D、经批准后可定级答案:A5、测量仪器在进行检定、校准时的使用条件时()。

A、标准工作条件B、极限工作条件C、额定工作条件D、参考工作条件答案:D6、因特殊需要,申请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须经()批准。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D、国家有关安全部门答案:A7、某电压表的量程范围OV-100V,等级为1.5级,其允许误差极限是()。

A、±2VB、±1VC、±1.5VD、±3V答案:C8、10kV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

A、+7%,-10%B、+10%,-7%C、±10%D、±7%答案:D9、在重复测量中保持不变或按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是()误差。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重复性误差D、标准偏差答案:A10、用普通整流系仪表测量非正弦交流电流或电压时()。

A、将不会产生附加误差B、将会产生附加误差,误差大小仅与谐波的幅值有关C、将会产生附加误差,误差大小不仅与谐波的幅值有关,而且与谐波的相位有关答案:C11、根据DL/T980-2005《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的检定装置要求,检定装置各功能的重复性应小于被检DMM各测量功能做允许误差的()A、1/3-1/10B、1/5-1/10C、1/3D、1/5答案:B12、使用分裂导线的主要目的是()。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终稿)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终稿)
3.6.2组织对电能质量干扰源用户从报装审查、评估、治理工程验收、投运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负责在与用户签订的购售电合同中,明确电能质量的要求、责任和义务,对需要进行电能质量监测的用户明确监测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数据上传要求;负责对用户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情况、电能质量污染治理或抑制设备的投运情况进行监督;对电能质量污染超过国家标准的用户,应按照“谁引起,谁治理”的原则,要求用户采取措施予以治理;配合归口部门建立干扰源用户档案库。
1.2本规定所指的电能质量是指南方电网内连接于并网发电企业、用户的公用电网(包括用户受电端)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衡量指标有:频率偏差、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为适应电网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内容还包括电压暂降、暂升,和电压短时中断等暂态电能质量指标。
1.3本规定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各级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电力设计单位也应遵守本规定。
1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供电营业规则》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12326)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15
16
技术监督管理机构
3.1.1南方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
3.1.2南方电网各级企业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由生产技术部门归口管理。各级调度机构、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各级规划部门、营销部门、农电部门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配合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DT3电压监测仪说明书

DT3电压监测仪说明书

DT-3型电压监测仪说明书目录一、产品简介 (1)二、产品型号说明及主要技术参数 (1)三、产品原理图 (2)四、产品数据采集 (2)1.GPRS无线通讯模块采集 (2)2.GSM短信采集 (2)3.RS485通讯采集 (2)五、通信管理系统 (3)六、监测终端设备功能 (4)七、产品按键说明 (6)八、产品安装 (6)九、产品外形尺寸图 (8)不会由于人为的误操作给您或您的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您认为说明书中所述内容有任何不清楚或不妥之处,请您与我公司技术服务部取得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由于用户违规操作或以非正常方式使用本产品所造成的损失,本公司将不承担责任。

在此,感谢您选用斯麦尔公司的产品。

DT3型100V/220V/380V电压监测仪根据DL/T 500-2009《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研发设计,是供电和用电部门、企业监测与统计工频电压有效值的智能仪表。

它除具有“时钟”、“电压表”功能外,还可显示、存储、统计电压超高、超低、合格时间,最高、最低电压及其出现时间,电压合格率等十几项电压质量统计数据,并且设备具备无线GPRS或GSM短信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是供电部门达到《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电压质四、产品数据采集设备提供三种数据采集方式,GPRS公网、GSM短信及RS485串口。

GPRS公网、GSM 短信均属于无线通讯,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同一种型号,通信模块具备工业级标准,三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点。

1.GPRS无线通讯模块采集GPRS方式利用移动的GPRS网络传输采集数据通信可靠、迅速。

此方式需要用户具备固定的IP地址,能够访问互联网。

GPRS传输特点:➢上电后自动拨号,寻固定IP地址➢掉线自动连接➢传输速率范围广(30Kbps~115Kbps)➢GPRS按数据流量计费➢数据传输速度快、数据量大2.GSM短信采集短信采集需要主站端配备GSM短信接收器。

GSM传输特点:➢配置简单➢数据量小➢GSM短信按照移动或联通资费标准收取➢采集数据慢3.RS485通讯采集采用RS485通讯时,装置需要与后台的RS485通讯接口连接。

国家电网公司电压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报批稿)08.29

国家电网公司电压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报批稿)08.29
DL/T 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500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国家电网生【2009】13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Q/GDW ×××-2012国家电网公司电压监测仪校验规范
生技改【2012】104号国家电网公司供电电压自动采集系统概要设计
IEEE 802.3 协议
6.7 时钟与对时功能
uu)电压监测装置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
vv)
时钟具有日历、计时、闰年自动转换功能;
ww)
在外部电源停电后电压监测装置应能继续计时;
xx)
时钟设置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
yy)
可具有硬件秒脉冲输出功能,秒脉冲的输出信号应与内部电路实现电气隔离,隔离耐压应满足性能部分第7.4.2.2条的要求,秒脉冲信号输出直流电压5V,电流不小于50mA;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本标准2012年X月首次发布。
电压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压监测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装置分类、功能要求、结构与性能要求、安全防护、试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以及数据传输规约等。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远程数据通信功能的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缓慢变化所引起的电压偏差进行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电子式仪器或仪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

9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市场〔2013〕7号附件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3.1配变监测计量终端 (2)3.2 计量自动化主站 (2)4技术要求 (2)4.1环境条件 (2)4.2机械影响 (3)4.3工作电源 (3)4.4外观结构 (4)4.5绝缘性能要求 (4)4.6温升 (4)4.7数据传输信道 (4)4.8功能要求 (5)4.9电磁兼容性要求 (26)4.10可靠性指标 (27)4.11包装要求 (27)5检验规则 (27)5.1检验分类 (27)5.2全性能试验 (27)5.3 到货抽检 (28)5.4 到货验收 (28)5.5 结果处理 (28)5.6 检验项目 (28)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汇总

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汇总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Q/CSG110004-2011 ICS备案号:目录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4)5 工厂验收 (5)6 现场验收 (8)7 实用化验收 .............................................................. 10 附录 A 验收流程 ........................................................... 12 附录 B 验收文档 ...........................................................16 附录 C 工厂验收测试原始记录表格 (80)前言为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验收工作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参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领步科技公司主要起草人:马健皇甫学真黄荣辉邱野梁洪浩刘文山钟聪曾强江健武赵继光李锐马明杨盛辉王海峰主要审查人:曾江韩民晓肖遥梅桂华刘军成董旭柱刘路彭波黄滔辛阔况华吴永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及实用化验收的验收职责、验收组织与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所辖交流50Hz 电网范围内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但鼓励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6587.7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 6587.8 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 6593
电子测量仪器检验规则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务工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压偏差 deviation of voltage 由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 1%时的实 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3.2 整定电压(标准)值(Ub)voltage limiting 在电力系统的电压监测点或各电压等级的用户受电端的电压监测点装设的电压监测仪(以下 简称监测仪),其整定电压值即为按 GB/T 12325 和 SD 325 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的上限电压与下限电压标 准值。 3.3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GB 6587.1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 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 6587.3 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 6587.5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 6587.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4.2 使用条件 4.2.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0℃~40℃(户内型);-10℃~+50℃(户外型)。 b) 相对湿度:40℃(20~90)%RH(户内型);50℃(5~90)%RH(户外型)。 c) 大气压力:79.5kPa~106.0kPa(海岸 2000m 及以下)。
d)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在表 1 规定的条件下应正常工作。
c) 允许的电测场强度:场强 10V/m,频率 80MHz~1000MHz;
d) 不允许有腐蚀金属和破坏性绝缘的气体和导电介质存在,不得含有爆炸危险地介质,不允许有严 重的霉菌存在。
注:当需要将监测仪安装在不符合 4.2 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时,购买方应与制造商协商。
4.3 外观
4.3.1 监测仪的面板应整洁美观,字迹应清楚醒目,各显示器件及调整器件应安装得当。
当监测仪失去工作电源后,其备用电源能保证监测仪保留所记忆的数据,且能继续
4 要求
4.1 分类与命名 4.1.1 产品分类 4.1.1.1 按安装方式分类
a) 挂装式 b) 槽装式 4.1.1.2 按被监测的额定电压分类 a)3kV 及以上 注:监测仪的采样电压取自电网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其额定值为 100V。 b)220V; 注:用于 220V 单相供电系统。 c)380V。 注:用于 380V 三相供电系统监测三相电压平均合格率 4.1.1.3 按使用条件分类 a) 户内型; b) 户外型。 4.1.2 型号命名:
表 1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要求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Ug) 100V 220V 380V
工作电压允许偏差 UR(1±20%)
工作电源频率 50Hz(1±5%)
工作电源波形 电压正弦波形总畸变率≤5%
a)
允许的振动强度:振动频率≤55Hz,振动幅值(峰值)0.19mm;
b) 允许的冲击强度:加速度 294m/s²,冲击波形为半个正弦波;
电压合格率(%)=(1—)×100%
注:电压监测总时间为实际总供电时间。
3.9
时钟误差 error of internal clock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以时间指示偏差表示的增量或减量。
3.10
失电保护时间 continued working time when power cutting
走时的规定时间。
启动电压 (Uq)the exact voltage when exceeding limit 刚好驱动监测仪超限计时,并使相应的超限指示器稳定显示时的被监测电压值。 3.4 整定电压值基本误差(rz)error of voltage limiting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上、下限整定电压的启动电压 Uq 和相应的整定电压(标准) 值 Ub 之差与整定电压(标准)Ub 值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压监测仪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缓慢变化所引起的电压偏差进行连续监测和统计 功能的电子仪器或仪表。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货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7
总和测量误差 (rc)error of statistical voltage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被测量的综合测量值 cx(如电压合格率、电压超上限率、电压超 下限率),对应于被测量的预置值 cy 的相对误差(以百分数表示)
3.8
电压合格率 rate of voltage
实际运行电压在允许电压偏差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之比百 分值。电压监测统计的时间单位为“min”。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
3.5
被监测的额定电压(Un)rated voltage of signal
被监测的额定电压即被监测系统的额定电压,其值为 0.22、0.38、3、6、10、20、35、 63、110、220、330、500kV 等。
3.6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Ug)rated voltage of power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的额定电压值,其值为 100、220、380V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